学术期刊构建专业化智库的意义

学术期刊构建专业化智库的意义

学术期刊的智库化转型既是媒体融合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学术期刊的发展可谓困难重重,不仅面临自身体制机制的制约,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新媒体的冲击:首先,我国学术期刊受体制机制限制,存在市场化思维不强、经营模式落后、盈利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次,学术期刊的编辑大多是对他人稿件的二次加工、润色,难以体现自身职业存在感,这就导致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对自身职业处境不满,另外,由于学术期刊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薪资待遇较低,这就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再次,由于学术期刊自身的特殊性,在新媒体语境下,其经营模式、传播模式受到极大冲击,发行量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急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学术期刊作为期刊的特殊形式,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权威平台,而且能够成为国家政策传播的优质媒介,这些因素为其智库化转型提供了天然助力。具体来说,首先,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唯一平台,以刊载、发表前沿科学和研究成果作为主要目标,而智库作为智慧的集合地,同样也以智慧研究成果的展现作为主要目的。从这点来看,学术期刊和智库的作用是相一致的;其次,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者主要以专家、学者、研究员为主,能够为智库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再次,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议题设置能够对学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能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互动。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的智库化转型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其发展的必然。但学术期刊要实现智库化转型,提升自身在融媒时代的适应力和影响力,首先就要冲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探究全新的发展、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自身选题策划、内容平台、优质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融媒时代进行智库化发展,这将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学术期刊向专业智库转型的意义

学术期刊向专业智库转型可谓“一举多得”,不仅能够为所专注的领域、行业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在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满足自身多元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还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助力,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1.能够为所专注的领域、行业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学术期刊向专业型智库转型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所专注领域、行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撑,以促进行业的转型发展。这是由于学术期刊在实现专业智库转型之后,能够成为其所专注领域、行业的专业性、权威性代表,对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展现出来,引起行业内决策者、从业者的关注,能够极大促进行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专注传媒行业的学术期刊能够根据近年来我国融媒体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路径、新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传媒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如传媒业从“融媒”向“智媒”的转变中,媒体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时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注意的细节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便利,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2.能够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满足期刊多元化发展需求。由于大部分学术期刊都有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对市场的运行规律了解不够深入、经营理念较为滞后,这就导致学术期刊面临盈利模式单一、人才流失的发展困局,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所以,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智库转型不仅能够为其未来发展寻找到新路径,而且能解决目前盈利能力薄弱的现状。例如:智库型学术期刊能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咨询费;还能够接受政府机构委托进行专项研究,从而获取相应的研究经费。此外,学术期刊内部的数据库,所刊载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等都能够成为学术期刊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的专业智库转型能够为学术期刊的盈利找到新的模式和增长点。

3.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助力,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智库”已成为社会治理中的关键组成,同时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智库”以为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为宗旨。学术期刊的专业智库转型能够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和政策制定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知识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另外,学术期刊的专业智库转型还能够产出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智慧成果,以内参、研究报告等形式为政府机构的政策制定提供学术依据和意见参考,成为助力社会治理和发展的学术力量。智库型学术期刊能够将学术知识转变为社会效益,充分满足社会治理和构建知识型社会对创新型知识的渴求。

二、学术期刊构建专业化智库的主要策略

在融媒语境下,许多学术期刊都面临着重塑自身价值、缩短运行周期、拓展受众范围等问题。对此,学术期刊必须对目前的期刊定位、运营理念、人才建设、既定目标等因素进行重构,不断探索智库化转型的可能。

1.期刊定位的重塑:从出版组织转为研究机构。目前,学术期刊在大众眼中仍然是出版商而不是研究组织,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的可能。就智库属性而言,其本身是智慧成果的制造者而非传播者,这与学术期刊传播学术知识的功能有着根本区别。所以,学术期刊要实现智库化转型,首先就要从发展定位上实现从出版商向研究组织的转型,使其具备学科研究能力。具体而言,学术期刊可以利用自身与学科专家、学者、研究员之间的强连接,与专家、学者积极进行合作,并积极承接国家有关部门或企业的科研项目、研究课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产出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其次,学术期刊还要深植于自身所关注的学科领域,努力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不仅能够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还要通过产出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带头人、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再次,还可与各大院校、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为科研者的培养、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搭建起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该领域的学术力量。

2.期刊运营理念的重构:从生产商转向服务商。学术期刊从知识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是对知识资源的科学使用,同时也是利用知识资源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但目前,学术期刊主要以传播学术知识为己任;以生产学术知识为宗旨,发表、刊载学术文章,所以仍然是知识生产商。而学术期刊要实现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型,就要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前提下,以用户需求为基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用户体验与交流互动,在用户中建立起知识服务商的形象。学术期刊的智库化转型,要以转变运营理念为基准点,从目前的知识生产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变,以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为抓手,使学术期刊从传播学术知识向平台化、服务化、智库化转变。同时,学术期刊还要改变目前盈利能力单一的现状,寻找出更加多元的盈利模式。例如:学术期刊可以定期举办学科知识培训、讲座,不但能传播学术知识而且能获取可观收益;还可以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进一步深挖用户需求,对用户进行线上授课或提供个人专属的知识定制付费服务,以此拓展自身盈利渠道,提升知识变现能力。

3.期刊既定目标的重置:从服务学术转向服务产业。以往,学术期刊主要是进行学术知识加工和传播,以服务读者、服务学术为己任。而在新时期,学术期刊以往的目标和定位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也难以为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蓝海。所以,学术期刊要在服务专业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基础上,服务其专注的领域或者行业,不断增强自身服务功能。首先,学术期刊应当服务好专业研究者,因为专业研究者不仅是学术期刊内容的制造者、提供者,而且是其实现智库化转型的核心助力。其次,学术期刊还应利用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因为读者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受众,同时也可能成为二次传播者。学术期刊应该尽可能地将研究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为其智库化转型拓展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再次,学术期刊还要服务于自身专注领域或行业,为领域或行业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例如:专注于传媒行业的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当前融媒发展情况、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路径做出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提升学术期刊的行业实用性以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力。

4.编辑队伍的重建:从普通编辑转向学者编辑。学术期刊向智库化转型发展,也就意味着目前学术期刊内部的普通编辑难以满足其未来的发展需求。所以,在学术期刊实现专业化智库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对于人才建设的重视程度,打造出拥有学者型编辑的人才队伍,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学术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在不断提升其基本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将其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其次,学术期刊还可以聘任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将其融入期刊日常运营之中,为提升期刊的研究力提供人才储备;再次,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平台,还可以聚拢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打造起专家团队。这种团队可以是常态体制,例如期刊内的评审会、顾问团、专家委员会等。专家团队可以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就领域中出现的焦点、热点进行交流、探讨;或者组建起临时专家团,针对一定时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或探讨,从而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以提升学术期刊在某一热点问题上的影响力。另外,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在向专业智库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将会越来越复杂,所以,在人才队伍的打造上也应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可以培养出一批懂得新媒体的专业人才,能够对学术知识进行多样化呈现;针对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现状,学术期刊还可以聘任一批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学术期刊在“智媒”时代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胡永国 吴宗辉 单位:西南大学《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