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方法

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方法

一、网络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其智慧结构论中指出,能力结构分为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②。但在实际中,能力显然不仅仅局限在心理维度。唐康指出,对形成编辑能力的各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指出编辑主体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是编辑能力得以形成的自然前提;编辑主体知识技能的转化是编辑能力的必要条件;编辑主体的实践活动是提升编辑能力的基本途径③。基于此,本文结合网络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新的角色定位,从职业信念和组稿审稿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互协作能力以及网络出版技能和市场营销能力3个方面提出编辑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坚定编辑职业信念,提高组稿审稿能力

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超载和工作量的增大、期刊评价体制的存在以及自身知识结构不适应工作需要所产生的焦虑,使得学术期刊编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工作压力,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较为普遍④。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学术期刊管理相关部门帮助编辑坚定职业信念,适当采取激励的方式帮助编辑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更需要编辑自身坚定职业信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坚定职业信念,是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有所得、有所成。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主要形式是传统纸刊的网络化,因而,质量仍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石。组稿审稿在编辑工作中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学术期刊的质量。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能够迅速判断稿件的学术水平;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专业学术领域的热点选题和难点问题,组织优秀稿源,策划出精品选题和栏目。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对专业学术知识的深入学习,降低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引起的心理焦虑,提高学术素养和审稿能力;二是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跟踪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升对学科领域前沿和热点选题的前瞻性;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公开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精心组织策划热点选题和栏目。最后,学术期刊编辑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能够从众多投稿中筛选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也能通过网络出版平台发现新人,推出精品,从而做到既是编辑人又是总策划人,在提升自身期刊学术水平的同时,积极扩大优秀稿件的学术影响力,促进学术传承发展和知识共享。

(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提升交互协作能力

在传统出版环境中,人们对于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总是期望他们具有最佳的知识结构: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编辑和出版经验;每一个编辑都是专业领域的“学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①。但在网络出版背景下,一个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拥有完美的知识结构,还要发挥出新角色出版策划人的职责。从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到稿件优化,在出版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编辑与各方沟通,尤其是与作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因而编辑需要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需要编辑首先对与编辑相关的工作进行一定的分析调研,看清事物的本质;然后要善于思考,结合自身的特长,对编辑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最后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在多种场合与编辑同行的交流,提升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以此积累社会活动经验。网络出版具有交互性,这是其有别于传统出版的一个重要特定,因此在网络出版背景下,除了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外,学术期刊编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互协作能力②,包括编辑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编辑与外审专家之间、编辑与读者之间以及编辑与网络出版平台之间的协作等。典型的交互协作行为就是利用网络采编系统,作者、不同审次的编辑和外审专家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己的职能,协作形成终稿,最终完成网络出版。而编辑与网络出版平台之间的交互协作,不仅可以实现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即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能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大大提高学术期刊的传播速度和发行效率。编辑的交互协作能力越强,期刊的出版周期就越短,与网络出版平台之间的协作就越顺畅,就越有助于期刊提升学术影响力。因而,编辑根据工作任务,协调和分配各种资源,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各个群体之间的活动,并使之能够相互融合,对于学术期刊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编辑的交互协作能力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升:一是加强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通过制定阶段性目标计划增长个人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积累的经验有效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二是提高交流沟通技巧,承担与组织协调相关的编辑工作,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或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不断尝试和锻炼提升交互协作能力。

(三)培养网络出版技能,增强市场营销能力

网络出版时代,传统的出版物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出版介质的变化,学术期刊则由传统的纸质期刊转变为电子期刊和由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的电子学术刊物。在此背景下,网络采编系统信息处理、网络传播等数字技术就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掌握的基本网络出版技能,也应该成为学术期刊编辑的必修课程,应用到编辑出版的实际工作中去。以在学术期刊中已广泛应用的网络采编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包括稿件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发行管理等编辑日常工作模块,通过完善而系统的审编校流程和基本模块信息,既可以及时了解稿件、作者、稿酬、发行等工作的执行进度和落实情况,又可以用于统计、检索、查询、跟踪各种模块信息,弥补了部分期刊出版单位管理上的漏洞,提升了编辑工作效率,保障了期刊出版质量。在网络出版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要掌握基本的网络传播技术,如电子文本处理、图片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出版平台,积极扩大期刊传播。编辑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向编辑同行学习或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来培养网络出版技能。在网络出版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传播的主体,必须要转变角色定位,不能只是单纯地对学术稿件进行编校和出版,还要进行出版后期的期刊推介和市场营销工作。编辑要在掌握网络出版技能的基础上,拓宽网络出版渠道,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可以在众多渠道上予以呈现,例如,学术期刊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百度学术搜索、中国知网、超星“云出版”等网络出版平台。学术期刊编辑应加强与这些网络出版平台的沟通和协调,在组织网络出版内容时就考虑向支持主题检索、开放链接和知识发现等方向发展,如实现引文文献自动链接、检索词开放链接等,以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学术期刊更好的市场呈现效果。

二、结语

网络出版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出版领域的变革,导致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和定位也在发生转变。首先,由于传统纸质期刊出版模式较为固定和僵化,学术期刊编辑主要从事相对较为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扮演着文字编辑人的角色,但在网络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在原有文字处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统筹安排各类资源的搭配与布局,从而逐渐转变成能够独立担当出版策划人的角色。其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出版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网络出版还未形成成熟规范的管理,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编辑能够熟悉相关法律政策,并以此为工具维护作者和期刊的合法权益。最后,迅速发展的网络出版市场为学术期刊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市场和大规模的潜在受众,而现有学术评价体制的外生性和学术期刊同质化发展又恶化了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出版平台和渠道推介期刊,通过网络传播实现向市场营销者的角色转变。学术期刊编辑在角色的转变中,为了适应网络出版对编辑的工作要求,需要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主动改变、主动适应适应网络出版发展的大潮流;另一方面,应基于网络出版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破旧立新,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具体而言,首先,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坚定职业信念,树立尽职、奉献的工作态度,并凭借敏锐的眼光,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众多稿件中筛选并刊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次,需要全面提升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既要通过分析调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又要加强学习和沟通技巧,提升交互协作能力,促进学术传承发展和知识共享。最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掌握网络采编系统信息处理、网络传播等基本网络出版技能,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学术期刊更好的市场呈现效果。因此,一名称职的学术期刊编辑既要是专业的学术编辑人,又要是优秀的社交专家和营销专家,才能在网络出版的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