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艺术中民族文化元素研究

综合材料艺术中民族文化元素研究

[摘要]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正逐渐摆脱西方艺术理论影响,在艺术展现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对综合材料艺术的起源和审美方向以及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关键词]当代综合材料艺术;民族文化;文化属性

越来越多的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家将民族文化元素注入自身艺术作品中,创作出了更具中国特点的综合材料艺术。因此,我们需对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综合材料艺术的起源和审美方向

综合材料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立体艺术运动。勃拉克和毕加索在他们的抽象创作中,将木屑、金属、废料和铜丝进行在组合,开辟了综合材料艺术的先河,将综合材料融入传统的绘画艺术中。继立体派出现之后,达达主义对于材料的运用更为直接;杜尚的作品《泉》被誉为西方当代首件装置艺术作品。达达主义的盛行引发了反美学思潮,继而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了非定型派。他们将不同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并置入画面,改变原有的成品具象的艺术形式。非定型派主导者安东尼极为善于运用纤维、土壤、沙子、石粉和纤维等材料,采用各种综合技法融合丰富的色彩,形成奇特的艺术效果。20世纪中叶,波普艺术继承并创新了这种艺术思想,将抽象表现主义同实物相融合,对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再创作。20世纪后期德国艺术家基佛在其艺术创作中大量运用煤灰、土壤、虫胶和稻草等材料,其作品运用多种后现代艺术手法,将主观精神和客观物质充分融合,展现了浓重的民族情怀。综合材料艺术表面是艺术创作手法与综合材料的结合,实际是综合材料的在创作。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家将材料的自然美感、人造美感以及美感再创作作为自身艺术的艺术语言,传递出自身的情感和感悟。

二、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当代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中西方的艺术开始出现碰撞。1985年年底,波普艺术派在北京举行艺术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非定型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画展;其中塔皮埃斯和劳申伯是代表的艺术大师。这两次画展将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思想和理念带入中国,敲开了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大门,并在其后长时间影响着中国艺术家。此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将带有明显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显像融入创作中,使其更具中国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国龙前往德国留学,主攻当代艺术方向;他在1994年回国后便始终致力于综合材料艺术的创作。1997年,张元在中央美术学院创立材料艺术表现工作室;其在材料语言中寻求个人的艺术切入点。随后,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展开对综合材料艺术的研究。到了20年代初期,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逐渐具备显著各异的艺术语言形式,更为着重与自身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综合材料艺术,并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三、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展现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符号化。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不仅要表达优美、真诚和精准,更应展现其个性化。艺术家对于中国民族文化不应一味地顺应,更应有所反省,并坚持自身的个性表达。纵观我国艺术史,弘仁、董其昌和朱荣等都在坚持自我的个性表达的同时成了各自时代的美学代表。在现代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基于材料的特征和内涵,产生并发展出了综合材料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和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流派;由绘画造型手段形成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绘画语言,展现了特定的艺术形象。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利用材料的外部特征,寻求独特的艺术展现手法和效果。在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绘画语言中,材料的特征和制作方法都极为重要。当某个艺术品被艺术家赋予一定的含义后,能够成为特定的符号。通常艺术界根据符号和意义的区别来判断作品的形式和内容;颜色、声音、花纹等显像为形式,信息、含义等精神物质为内容。艺术家借助艺术符号抒发自身的情感与感悟,而符号的形成与其自身意义和所处环境有必然关系。将民族文化元素作为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符号能够很好地传递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例如,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其抽象性、特殊的文化属性、鲜明的形象被徐冰用来创作当代艺术。其装置艺术品《大书》,将汉字分解并进行艺术创作;运用活版印刷工艺,将数千繁体艺术性文字依照古板线方式排版,形成了《大书》。该艺术品充分展现了汉字的抽象性、文化属性和象形性,同时,又冲破了国人固有的定式,借助汉字这一特殊的符号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传统服饰同样可以成为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符号。艺术家冯劲草以文化和艺术为视角,采用色彩渲染等处理方式,结合古代的传统服饰设计创造出《服饰》系列艺术品;以中国传统服饰为符号,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艺术家借助符号进行自我表达,观众通过与艺术品的接触感知艺术家的灵魂。当代艺术家善于打破传统艺术观念,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借助综合材料艺术充分表达其对民族文化的独特理解。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主题和意象。综合材料艺术的主题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重点,其创作主题来源于当代艺术家们的生活并高于生活,而艺术主题的真实性也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以民族文化中的山水画为例,中国山水画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元素,中国古代艺术家极为看重山河风光,每幅画卷中均展现出浓重的东方气韵。当然,艺术家在表达自然时,并非是直接复制自然景象,而是借助山水风光传递自身的情感和感悟。在艺术家尚扬的艺术作品中,没有直接套用中国古代的山水绘画概念,而是结合当代的流行观念,表现了其对于传统艺术语言的颠覆。艺术家彭薇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启发进行了带有浓重民族文化色彩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当代艺术家胡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追求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受众提供更为充足的精神体验。在其综合材料艺术作品《水银沁》中,以寄情于山水为主题展现了穿越文化和历史时空的意向;其以釉废料为材料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在主色为青、绿的基础上点缀大红和银粉,同时添加传统文化中的朱砂作为发色体。他曾说,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在明确了创作主题之后,在后续的创作进程中,很难预料到艺术作品的走向。艺术家彭薇的综合材料艺术作品以水墨画为主题,结合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和综合材料艺术的综合性。系列作品《身体的装置》以服装模特为基础,覆盖麻纸,用水墨在其上绘出人物、花鸟和山水,将中国古典绘画与现代物品相结合传递出水墨主题的特殊情境和意象。黑格尔曾说,意象比直接的显像更为深远,艺术作品应该追寻其内在的意象。黑格尔认为意象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需要借助完整的艺术作品展现。当代艺术家尚扬通过无意识的线条、松散的笔法和水墨特有的色彩,清晰地传递出自身对自然的感悟。他在综合材料艺术品种借助图像符号,并结合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实现现实重组。他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材料艺术之间穿梭转化,消融两者之间的差异和隔阂,完成了从传统画家向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家的成功转变。

(三)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材料选择。任何艺术形式在其自身发展进程中,都会经历不同形式的革新,形成独特的语言形式;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过程中,将其艺术语言和精神融入当前的艺术创作中,并进行适当的延展与创新。当代综合材料技术中的材料语言的创新意味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继承与革新。只有对综合材料艺术的材料深刻了解,并研究其中的变革规律,才可以辨识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当代综合材料艺术是全新的艺术展现形式,在当代艺术家中备受推崇。材料是艺术展现语言体系的主要元素,它是艺术创作过程的具象方式。将综合材料作为艺术创作语言的艺术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正如世界上本没有音乐,而是音乐家们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总结和升华,进而创作出的美妙声音;其本质同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一样,皆是艺术家的主观臆想表达。一幅完美的画作应有细有粗、有刚有柔、有繁有简,将力度与柔美相结合,才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发出众多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当代艺术家张国龙的《黄土》,借助黄土、蜜蜡、石墨等材料,通过艺术创作充满浓浓的东方韵味,极具黄土大地的特殊。艺术家朱进偏爱使用中华大地纯天然的土壤材料,尤其擅用紫砂土;通过黑白黄红青等五种颜色的罕见天然土质材料表现自然的活力和韧性。除了运用中华大地特殊的土质材料,他的艺术作品还表达出了对当前社会精神和各阶层命运的探讨,充满浓重的人文情怀。其多个系列作品展现了对当代人精神枷锁的反思,影射当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他经过长时间摸索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独特的土色结合的艺术技法,借助这类材料表达博大和茫然。这种情怀与材料的融合使其艺术作品充满了对当下社会的人文关怀以及更深远的艺术思考。综合材料艺术家把感觉借助各种各样的材料灵动地展现出来,以达到艺术效果。中国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家们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并融合了当代的流行艺术语言形式,创作出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艺术作品。优秀的综合材料艺术作品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吸收,不能简单地将民族文化符合进行注入,而是通过深入地研究,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在创作;借用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当代艺术的表达。

作者:刘润红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