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业论文范例6篇

陶瓷工业论文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景德镇学” 陶瓷文化 创意产业

“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及其构成体系

“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和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可见,“景德镇学”并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或景德镇市学,而是两者的有效组合,且有所超越。

首先,“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景德镇学”跟景德镇陶瓷有关,它当然要研究陶瓷,而且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器物文化、消费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并由此拓展和延伸至这些文化所积淀和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工艺思想、经济思想等,并进而研究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思想、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思想等。因此,它决非是单一的瓷学所能概括的。瓷学主要是研究瓷本身,是有关瓷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陶瓷的材质及其组成、工艺过程等,着重阐明的是与陶瓷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技特性。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专门性学科。“景德镇学”是要研究瓷学的,但仅仅研究瓷学是不够的。而且,瓷学实际上早已存在,并且早已取得辉煌成就。“景德镇学”是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

其次,“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市学。“景德镇市学”是以景德镇为对象,研究景德镇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学科,其研究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研究,也包括了“景德镇学”的相关内容。但是,“景德镇学”既是景德镇区域的学问,又不仅仅限于区域研究,而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起和主要线索,由景德镇的研究拓展和延伸,并用新的学术理念,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意思就是,“景德镇学”是景德镇这个地域的,又不仅是这个地域的,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要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放到国际上去,要把学术的研究从文化本身的研究拓展到文化史的研究、文明史的研究、生活方式的研究、科技史的研究与中外交流的研究,要拓展至研究人类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与样式,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传统到现代,从区域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又回归理论,从理论到生活到社会而又服务于生活与社会的一种研究。

可见,“景德镇学”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研究具有创造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创意。

景德镇学的构成体系。“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景德镇学”的理论研究,即“景德镇学”的本体研究,主要由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三个部分构成。

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即直接研究景德镇陶瓷本身,具体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二、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三、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四、景德镇官窑文化。五、景德镇民窑文化。六、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七、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八、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九、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十、景德镇陶瓷与科技。

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陶瓷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二、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三、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四、景德镇地域文化。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六、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七、景德镇陶瓷文献。八、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

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学”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二、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三、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四、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五、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

基于“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是“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体系的完整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它不仅仅是器物馆,而且还是集材质馆、工艺馆、装饰馆、器物馆、习俗馆、传播馆、官窑馆、民窑馆、陶瓷与生活馆为一体的综合馆,是对“景德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全而展示。可见,“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借鉴,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而且还可以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

一、“景德镇学”博物馆建设指导思想。“景德镇学”博物馆将本着“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千年文明,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着力建设成为一个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考古与鉴定、研究与创作、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与信息编撰、发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二、“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基本原则。“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将通过事先的精心规划和充分的全盘考虑,在准确定位和充分考虑未来困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景德镇学”博物馆建成富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具体的说,“景德镇学”博物馆将采取三新三高二多和综合发展的原则。

三新原则。新思路:在吸取同类博物馆经验基础上,以博物馆为载体,将博物馆建成收集、展出、研究和交流中心。新特色:从空间上拓展博物馆的界限,增加陶瓷民俗文化走廊、传统陶瓷手工艺走廊、世界文化遗产陶瓷墙等室外展区;在表现手段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博物馆具有动感,赋予时代的新精神。新观点:博物馆将充分吸取国内外陶瓷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与时俱进,对展示内容进行新的安排和论述。

三高原则。高起点:要树立建设一流博物馆的观念,制定战略性规划,并保证博物馆长期有效的运作。高技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建设,以提高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高标准:注重博物馆建筑物的庄重和陶瓷文化特征,体现景德镇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

的有机结合。

二多原则。多变化:采取模块化手法,使一些展厅以吸引观众再次或者多次参观博物馆。多形式:形成文字、图片、实物、模型、音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改变传统博物馆的呆板表现形式。 综合发展原则。博物馆将建立包括展示,收藏,研究,交流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互动体系,切实做到收藏是基础,研究是手段,展示是目的,交流是影响。并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基本布局。博物馆由主体展馆、陶瓷艺术走廊、陶瓷体验馆三大部分组成。

主体展馆包括中心展厅和办公楼两个部分。中心展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主要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与现状的展示场所。具体包括:陶瓷名人馆,主要收藏陶瓷世家、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教授的作品;陶瓷名品馆,主要收藏历代名瓷,如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光致茂美、冰肌玉骨的景德镇青白瓷,似玉如冰、类银似雪的白瓷,黑色珍珠、气象独特的黑釉瓷器,艳丽纯正、受人喜爱的高温颜色釉瓷,五彩缤纷、爽心悦目的低温颜色釉瓷器,幽雅沉静、清婉温润的釉下彩瓷器,多姿多彩、娇爱迷人的釉上彩瓷器,清新自然、朴素醇厚的民间瓷器,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雕塑瓷0;陶瓷文献馆,主要收集和展示历代陶瓷文献、古籍、诗词等文献书籍;陶瓷文化标本馆,主要收集、制作陶瓷文化与中国文化,陶瓷文化与宗教,陶瓷文化与神话传说,陶瓷文化与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陶瓷文化与文学,陶瓷文化与民俗文化,陶瓷文化与饮茶等标本;陶瓷技术馆,主要收集和整理历代陶浇工艺、陶瓷装饰、陶瓷烧成等方面技术,以多形式再现实际操作景象;口述档案馆将主要是运用数码音像技术,从制瓷原料的采集、制作、加工、装饰、烧制、到包装、运输、销售的整个景德镇制瓷业产销链,通过口述的形式,将老一辈陶瓷艺人的经历录制下来,再现优秀的传统制瓷手工艺。

陶瓷艺术走廊是连接中心展厅和陶瓷体验馆的地带,主要是以陶瓷壁画的形式再现陶瓷古代生产、商贸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景观。

陶瓷体验馆一方面在建筑上除了复原古代景德镇城市的风貌之外,还尽可能地收集和展示古代的制瓷器物,让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能进入“时光隧道”去体验当时的生活与情调;另一方面,陶艺现场表演与游客动手体验相结合,寓教于乐,成为实训基地。

“景德镇学”与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

陶瓷文化艺术资源是景德镇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则成为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瓷都”战略,加快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是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构建环鄱阳湖经济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创新型旅游都市,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优势:

首先,景德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与人文基础。一方面,景德镇官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特别强的影响力,如世界上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持续时间最长的皇家瓷业遗址――珠山御窑遗址,是我国目前现存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皇家瓷厂,埋藏着世界上最精美的并可供复原的古瓷堆积。另一方面,民间陶瓷文化影响力也深远流长,如形成了“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还形成了“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特别的节日规定。同时,这里仍然遗存着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城池衙署、技艺民俗等,依然能够完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景德镇陶瓷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属地景德镇。该校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以陶瓷工科为主体,以材料工程和艺术设计为特色,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此外,景德镇还有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设计与创作大师。

第三,景德镇市实施“文化瓷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陶瓷旅游业,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

第四,景德镇市拥有较为完善的陶瓷文化市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也初具规模,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环境。据统计,2007年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10000万元,税收409万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环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哈哈尼)工业总产值5498万元,税收479万元,出口创汇594.4万美元。两企业分别位居景德镇市2007年部分陶瓷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行表的第二位和第五位。

“景德镇学”研究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景德镇学”研究既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中国和世界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历史悠久,成就显著,引人注目。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停留单个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无法构成学术体系,自然也构不成一门学科、一种学问。“景德镇学”是把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形态加以研究,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

第二,“景德镇学”研究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传统的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关门研究,而不关心景德镇文化艺术和景德镇的命运与前途,缺乏对社会应有的学术关怀与人文情怀。“景德镇学”以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复兴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服务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复兴。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

第三,“景德镇学”研究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景德镇学”学术理念的精髓揭示出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道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灵魂和旗帜。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景德镇学”及其研究成果,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对策

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依托,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培育市场主体,适度建设

产业园区,构建以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生产研发、文化旅游、文化交流为龙头,陶瓷新产品设计、陶瓷产品包装设计、陶瓷广告、陶瓷文化演艺娱乐为重点,陶瓷网络文化、陶瓷会展为支撑,陶瓷时尚消费、陶瓷产业咨询策划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推动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必由之路。

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一致原则。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不仅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与景德镇城市转型目标相衔接,通过对相关战略目标资源的整合,最大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战略目标。

其次,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目标的超前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相统一原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创意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既是产业的前导,也是产业的延伸。因此,在产业规划中,在结合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同时,重点关注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超前性。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做到可行性实践与实现超前性规划相一致,以免目标脱离实际,变成产业发展的空想。

第三,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促进安全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的同时,积极推动和引导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运作中壮大和发展自身。

第四,要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激发产业活力,不断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使之逐步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各类企业相互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合作相协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第五,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传统陶瓷产业集群相结合原则。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对传统产业集群的陶瓷产业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传统陶瓷产业集群不仅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转化基础,也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延伸发展成产业的先决条件。

第六,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景德镇人文环境相结合原则。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和人文环境氛围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集聚奠定了社会环境基础。因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应与景德镇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注意产业内涵的提升和置换,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使老城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物质遗产为新产业发展服务。

要求。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学术支撑,以支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建设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指导与扶持几个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使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初步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跨越,实现激活陶瓷文化艺术资源,使之由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向创意经济方向发展与跨越。着力打造一个具有景德镇特色和国内外影响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品牌,成为在国际有影响,在中国有特色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中心。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策略。

第一,高度重视着力加强不断深化对“景德镇学”的研究,尽快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国际“显学”,使之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库。首先,“景德镇学”是以区域和产业两个纬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并使之深化提升为国际“显学”,是一个创意集群,是对传统陶瓷文化研究的飞跃,更有利于景德镇城市品牌的提升和导入新的精神与灵魂,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学术的思想智慧的理论。因此,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也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而是景德镇市政府和社会需要全力打造的学问。其次,“景德镇学”既重视理论的研究,更注重实践的研究。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其理论支持,更需要加强对其实践研究的扶持力度,以支持其既出理论成果也出实践成果,以取得示范作用。

第二,加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一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谋划。二要定期、不定期召集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对涉及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课题、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三要围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法律咨询等环节,加快各类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其规范运作。

第三,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推进管办分离,从以往对产业建设的微观管理转到宏观管理,实现政府“办产业”、“办文化”逐步过渡到“管产业”、“管文化”。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产业;陶瓷职业教育;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基地课题“景德镇陶瓷艺术传承问题的研究”(编号:YG2016206),主持人:胡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5-04

景德镇历史上曾经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制瓷的历史达到1700多年,自从宋真宗把自己的年号赐给了这个小镇,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的官窑所在地,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唐代白瓷洁白如玉,宋代景瓷名闻天下,元明清时代成为我国制瓷中心,清代康、雍、乾时期瓷器发展到颠峰,被称为“天下窑器所聚”。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凝聚了书、诗、画、雕塑等于一体,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享誉世界,不仅是中国帝国时代的皇帝的专用品,而且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中华文化和经济的交往大使,也成为的“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

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自晚清开始就已经日渐衰落,民国许之衡曾在《饮流斋说瓷》中评述景德镇瓷业时说:“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这枢纽”。清末和民国时期,我国大环境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各种战争不断,景德镇陶瓷产业也日益萧条,陶瓷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力落后,还基本处于手工制瓷的阶段,未能跟上工业时代的发展,陶瓷业在国内的地位不断下降。建国后景德镇对原有的小作坊进行了重组整合,组建了十大瓷厂,但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由于体制的落后和机制的呆板,景德镇这个千年瓷都又陷入新的危机,人才外流、资金短缺、企业倒闭。

2003年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先后评选过六个瓷都,其中2004年把“中国瓷都”荣誉称号授予了广东省潮州市,2015年世界手工艺界联合会国际专家组开展“世界陶瓷之都”评选,福建德化成为“世界瓷都”。十多年的时间,景德镇二次落选“瓷都”称号,景德镇的瓷器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显示着景德镇瓷器发展中的尴尬与困境[1]。

景德镇作为历史悠久的瓷都,在千年的制瓷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同r培养了大量的制瓷专业人才,人才的储备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经济的竞争最基础性的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人才也能够为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基础,能够促进产业的大发展。提高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的发展水平,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效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能够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提升产业的换代和升级。景德镇陶瓷产业的重振和发展,需要大力开展陶瓷职业教育[2]。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教育模式与当代陶瓷职业教育的特征

(一)前工业时期的景德镇传统陶瓷教育模式

景德镇的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几乎一统天下,朝廷在景德镇设置官窑,以供宫内使用,同时也带动了民窑的发展,官民竞市,陶瓷业在景德镇空前发展,从业者达到十几万人数之多,其中包含了大量外地来景德镇人员在此学习制瓷技艺,从事陶瓷业的生产。传统的前工业时代的景德镇陶瓷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3]:

一是师徒传承。师徒传承关系是景德镇陶瓷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主要教育模式,历史悠久且极为有效。师徒传承方式极大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的特色,以家长制的形式和经济依附关系为核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不仅是技艺的传授人同时也带有感彩的父亲角色。“三年徒弟,四年伙计”,徒弟在学艺期间,还要为师傅做家务,同时师傅还是徒弟的老板。师徒传承的方式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但同籍内部没有严格的限制。如匣钵业带徒弟小器有禁,三年一届。师徒相承时注重言传身教,徒弟在做中学,随时随地地学。师傅注重口诀,徒弟要依葫芦画瓢。师徒长期相处,相互熟悉,能够根据各人的性格、天资、能力和资质分类传习。师徒传承不仅教习技艺知识,同时也教习行业规范和为人处世的要求。

二是家庭传承。《礼记・学记》中记载:“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治之子必学为裘”,传统技艺的家庭世代相传,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手艺的祖传常常被作为家庭的无形资产,常常会对技艺进行高度保密以求生计。而且家庭传承还常常体现出父系的直系传承的特点,即所谓“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的体现。在家庭传承中更优于师徒传承,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子”。同时由于家庭原因,家庭成员长期浸润于家庭技艺中,耳濡目染,长期熏陶,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体会技艺的精髓,更易掌握技术。

三是行帮传承。随着瓷业的迅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营业规模不断拓展,原有家庭模式人员数目有限,无法完成大规模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传承的模式遇到瓶颈,需要通过其他形式来扩大生产,即形成了行帮传承的模式。行帮传承是以师徒传承作为基础的,是师徒传承的一种扩大版。这些行帮常常以一定的纽带来联系,如籍贯等。籍贯等为基础的行帮传承事实上也是家庭传承放大,促进了技艺的发展和传承。其中比较著名的行帮有都帮、徽帮和杂帮,他们分别把持了一些行业,只有同籍的人才可以入帮。

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和行帮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简单易行,保留了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千年传统,促进了技术的代代相传,甚至在大规模战争之后都能够迅速恢复。但是传统的陶瓷传承模式在后工业时代后,由于其农业社会的基本属性,局限性非常明显,阻碍了景德镇瓷业的创新与发展,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落。

传统的技艺传承固步自封,具有显著的垄断性。既导致了陶瓷产业的陈旧落后墨守成规,又加大了陶瓷产业的成本。这种行业垄断壁垒森严,容易恃强凌弱哄抬价格,同时为保证自身的垄断利益又经常互相拆台。黄炎培的《考察本国教育笔记》中就深刻地揭示了其中弊病:“景德镇制瓷者,墨守成规不可改,担心一经改良,手工技g竟被淘汰而无啖话,势且出于合群抵制之一途,故迁地以避之”。同时这种过细的分工也导致陶瓷产业的整体性被割裂,无人能够独立承担陶瓷制作的全部工作,专业过于狭窄,非常不利于陶瓷产业创新无法参与现代竞争。

(二)同步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当代景德镇陶瓷职业教育模式

从晚清至民国,中国社会陷入了极度动荡之中,战乱纷呈,传统社会支离破碎,传统产业面对现代工业化的竞争不堪一击,景德镇陶瓷产业也陷入了落后的困境之中,曾经行销世界的景德镇瓷器陆续退出世界市场,面对国内竞争也力不从心。传统的陶瓷教育传承模式与现代的学校教育并存,景德镇陶瓷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也在蹒跚而行。1776年景仰书院建立,这是景德镇最早的具有启蒙意义的陶瓷职业教育机构。1934年陶业人员养成所成立,1947年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立,1955年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成立,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景德镇陶瓷职业教育的体系就此形成[4]。我国近代陶瓷职业教育挖掘了传统的陶瓷技艺精华,继承了传统的技艺文化,同时为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为:

一是“美院式”的陶瓷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我国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1982年开始招收陶瓷美术硕士研究生,采取的是传统的美院式的办学模式。景德镇陶瓷大学虽然是江西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试点单位,但在教学历史和现实中更注重的是用美术教育的模式进行陶瓷设计教育,而并未能够明显突出陶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待加强。同时在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也比较显著地呈现出重“艺”轻“工”,重“工艺”轻“思维”,重“理论”轻“实践”[5]。以陶瓷设计为例,如果创作瓷和设计瓷不能加以区分的话,将无法体现陶瓷的特色。

二是“灌输式”的陶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把所有教学内容都作为普遍的客观的知识的传授,其教学过程极其封闭,强调对学生的控制,教学中完全远离了生活世界,基本方法机械呆板。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材被视作知识的精华,是绝对的真理,学生只需要理解和记忆,而不需要去进行检验,学生的任务就是尽量多地去接受任务,尽最大的限度去吸收知识,学习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这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与现代批判式学习理念是相冲突的,也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在我国的陶瓷教育中也以此教学模式为主,这与职业教育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冲突的,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服务产业升级,创新景德镇陶瓷职业教育模式

在内外压力的形势面前,景德镇陶瓷产业进行了深刻思考,重新调整了战略,国退民进、结构调整、脱茧重生。2004年在浮梁建立了陶瓷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通过对接国内外高新技术陶瓷产业企业,通过引进名牌陶瓷企业,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陶瓷产品,生产高新特陶瓷。在原有的艺术瓷的基础上,重建建筑卫生瓷,大力发展高新特瓷。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重新崛起,既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千年传统的积淀,也是景德镇陶瓷人才储备所发挥的作用。景德镇陶瓷产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的保证,这需要陶瓷职业教育的开展,也需要提升陶瓷职业教育的效率,需要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一)转变陶瓷职业教育的思想,提升教育质量

陶瓷职业教育应该以质量提升为目的,强化素质教育,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陶瓷职业教育应该传授陶瓷行业的知识基础、建立良好的思想情操、掌握熟练的陶瓷职业技能、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陶瓷职业教育中应该建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方案、该完善职业教育内容、丰富职业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升职业教育师资的结构和层次;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提升教师的自主性。

(二)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

陶瓷教育中应该采取动态性的方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模式的转变,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主。学术与产业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在陶瓷职业教育中。学生到企业中去工作,能够了解企业的运行和实践操作,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感性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到企业中还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洞悉行业的发展动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专业研究、课堂教学与产业相合作,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企业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学术提升,使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市场,研究更加有针对性,能够促进教学工作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使产学研都得到最佳发展。

(三)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陶瓷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实现的,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陶瓷职业教育中首先应该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美学知识,通过这种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建立学生的艺术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结构;再次应该加强操作性的实践理论学习,陶瓷职业教育涵盖了陶瓷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职业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四)加强创意基地的建设,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陶瓷职业教育是与其他职业教育的一个区别是,它与艺术具有天然的联系,陶瓷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陶瓷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创意与传统工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τ谌瞬诺乃嘉习惯也有着不同,不需要人的过分严谨和墨守成规,而更多地需要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给陶瓷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内乐天陶社创意集市就为景德镇的陶瓷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作用,乐天陶社周边有数百个手工作坊,其中涵盖泥料生产、模具工人、拉坯艺人、青花艺人、泥雕艺人等,这些各种类型的创意作坊构成了完整的陶瓷文化产业链,是学生学习的天然场所,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陶瓷制作环节,直观地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学生们也可以在这里进行艺术创作,既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又能够实现创业就业的直接对接。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其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质量的好坏。陶瓷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的范畴,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景德镇拥有悠久的陶瓷产业历史,拥有完整的陶瓷产业链,陶瓷产业中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师级人物,这些人都能够成为景德镇陶瓷职业教育的教师,完全能够为陶瓷职业教育提供服务。同时可以安排职业院校的教师参加陶瓷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经营活动,甚至定期直接到陶瓷企业去全职挂职,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齐皓,张俏梅.中国陶瓷设计教育模式的弊端与对策[J].江苏陶瓷,2008(2):26-28.

[2]蒋小兰,高颖.基于职业技能教育下的陶瓷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35):58-60.

[3]李松杰,练崇潮.近代中国陶瓷教育的嬗变和传承[J].沧桑,2011(1):139-140.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市场化;本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0-01

一、陶瓷艺术教育的普及不够

《雅》记载:“居中国之人,不能使其国以坚船利炮称雄于海上,其次又不能以其……于商场,而仅凭借其国初所出之瓷之声誉以相夸耀,至使寰球之人目其国为瓷国者则有司者之辱也。居瓷国而不通瓷学,又使寰球之人嗤其生长于瓷国……所以显名,则吾党之耻也。”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延续几千年流传至今,代代相传,中国人的确应当懂得陶瓷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精髓,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对器物的欣赏和制作工艺的了解,而是应该真正去理解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神价值。由此观之,关于陶瓷艺术教育,清人早已有觉悟,陶瓷艺术教育的普及势在必行。

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是发扬中国陶瓷文化、继承陶瓷工艺技法、培养优秀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理论家的核心力量。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已经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历程,至今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根深蒂固的纯绘画教育体系;其二是陶瓷艺术市场的繁荣下陶瓷艺术教育的日益浮躁。陶瓷艺术教育必须关注自身学科与其它艺术类学科相关联,形成教育的综合性力量,从而达到学科自身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以此来辅助并增加陶瓷艺术课程的魅力。纵观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创作风格始终无法在传统技法上有显著的突破,创作题材虽非千人一面却也大多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题材或图案搬前挪后,创新甚少,总结起来,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美术教育中这种不可撼动的对纯绘画教育的体系的“保护”。另一个原因便是艺术市场,艺术市场既可以让不断发展的陶瓷市场更加繁荣,亦可以让这种繁荣止步不前,陶瓷市场的繁荣与否取决于陶瓷创作者们作品的“有料”与否,而如今陶瓷艺术市场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着陶艺教育教学。我们应正确利用艺术市场这个媒介,让它成为展现当代陶瓷艺术的平台而非追逐经济利益的手段。

关于陶瓷艺术教育,还有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别是美术类高校应积极开办陶瓷艺术及陶瓷理论学科专业。陶瓷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开设专业的高校,除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几所美术类院校外,绝大部分高校包括若干艺术类院校都无陶瓷艺术专业,陶瓷艺术类人才极度缺乏,陶瓷艺术专业的开设亟待展开。

二、陶瓷艺术教育模式的陈旧

在现今高校陶艺教育教学中,沿袭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坚持传统表现方法和审美理念的现象普遍存在,宏观上,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坚持,但从陶艺教育发展来看,这无疑也是一种因循守旧。现如今国家经济水平与日俱增,科研条件不断提高,而高校美术教育特别是陶艺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始终未能搭上改革的末班车,而在倡导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学习陶艺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较深厚的人文基础与悟性,而后者正是陶瓷艺术创新所需要的素养,更是陶艺教学中的核心体系。

从材料技法上寻找艺术与市场的交集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更重要的,我认为,陶艺创作者和陶艺教育工作者应从思想观念和审美品位上加以提高,广泛阅读、积累理论知识等,再结合传统的工艺技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陶瓷制作技法的提高,更应着重于对学生审美品位、陶瓷文化等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既有文化内涵又不失时代特色的好作品,培养出即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的陶艺新人才。

三、陶艺教育应基于对陶瓷本源的探寻

有借鉴地传承是中国陶瓷发展得以生生不息、传承千年的原始动力。当代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正是取决于当代陶艺人对陶瓷自身价值观和对陶瓷文化根源的定性,而不是盲目地求多,求变,这并不代表陶瓷发展的兴盛,甚至有时一些粗制滥造的瓷器不仅会降低陶艺市场的整体水平。殊不知,源头上的水是最清澈的,而中国陶瓷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正是我们现今陶瓷创作和陶瓷教学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理论家以及陶瓷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从中国陶瓷文化的本源上去探究和创新,挖掘中国陶瓷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

中国的陶瓷文化不仅蕴含着器物的器形美、釉色美、纹样美,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传承者,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应该深入到陶瓷文化的历程中,虽然不能还原那熊熊的窑火,也回不去历史原本,但我们可以透过几千年的窑火回溯陶瓷历史的长河,去寻找那隐藏着的陶瓷艺术文脉。

参考文献: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文化 创意产业

一、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景德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利用自身优势着手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城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大小实体有3000余家。景德镇围绕陶瓷文化品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文化产值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该产业已成为景德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最主要的就业渠道。经过调研,笔者了解了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

二、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深入景德镇雕塑瓷厂、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厂校区陶艺一条街等地160个工作室,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了工作室的经营、管理、发展方向等信息资料。通过走访、分析、调研,制约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如下:

1.思想落后,自主创新观念不足。

景德镇陶瓷作坊型生产惯性根深蒂固,绝大部分经营者的经营思维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小工厂生产阶段,思想观念落后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创意与创新,致使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薄弱,难以实现规模化。有57.5%的工作室经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室应该向公司企业发展,20%的经营者希望自己的工作室保持原来状态,5%的经营者想转行到其他行业,17.5%的经营者表示没有考虑过此类问题。

2.创业者融资困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在这些工作室经营者当中,67.5%的经营者通过自筹资金创办工作室,创业的融资渠道较匮乏,27.5%的经营者拥有一定的创业资金,5%的经营者通过与企业合作,来获取创业的机会与资金。当谈到产品被别人模仿、被人抄袭时,55%的人强烈反对这种做法,有27.5%的人觉得无所谓。受访者表示,作品被模仿,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瓷器的推陈出新有促进作用。17.5%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被模仿表示支持。

3.艺术瓷产业化有待提升,创意产业发展缺乏品牌集群效应。

调研时了解到,景德镇的艺术瓷产业化遇到不少困难。不少陶瓷艺术大师认为,艺术瓷产业化会丢失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独特性、唯一性属性,大众化的艺术瓷将失去收藏价值。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很小,地域品牌响亮但企业品牌力薄弱,长期以来只有产地概念而没有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

4.人才支撑不足,产品设计单一,缺乏创意。

部级工艺美术大师等高级人才往往将主要精力限于个人创作,影响范围有限,很难支撑起全市的陶瓷产业。人才结构失衡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陶瓷制作技术为主,对于中层的陶瓷创意设计型人才较为短缺,同时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师级人物年事已高,中青年艺术家还没有很好的成长起来,存在着断层现象。调查显示,陶瓷首饰成为院校毕业生和在校生经营产品的新宠,其中有55%的工作室设计生产陶瓷首饰。由于近几年陶瓷首饰类市场还是比较火热,再加上学生作品物美价廉,市场需求量大,催生陶瓷首饰市场的表面繁荣。

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创新思考

1.做好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宣传和推介工作

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把文化的要素融进陶瓷产品,使陶瓷产品艺术化、创意化。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应增加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使艺术陶瓷走出“象牙塔”,变艺术圈内孤芳自赏为大众的掌上明珠。其次,积极培养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免费对市民开放景德镇历史博物馆、古窑遗址、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等,通过教育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可以享受到创意生活。另外,开发多种形式的以陶瓷为特色和主题的文艺表演节目。例如依照传统制瓷工艺流程编排一台集科教普及和文艺欣赏于一体的大型舞台剧目,以一种独特新颖的视觉方式诠释陶瓷文化,既普及陶瓷有关知识,又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如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艺术作品《瓷魂》以动态人体雕塑语言呈现了最朴素、最单纯最真实的制瓷工序,成功晋级了2013年《我要上春晚》栏目。

2.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专门机构

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尽快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全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机构,建立全市性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机构,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和指导。该管理机构必须要有相当的权威与独立性。

3.做好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局部规划工作

首先要对单一的、不同类别的陶瓷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规划,确保其各具特色而不重复建设。其次,要做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创意产业园作为国际上最常见的创意产业的孵化基地,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此外,还要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制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

4.做好陶瓷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

一要创新人才政策,引入全面的创意产业相关的培训,健全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使用、激励和引进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文化创意行业的人才包括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吸引他们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工作或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承租、创办、联办、兴办各种经济实体。二要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实现高校、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地方化。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大力培育创意与创新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江华.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0

[2] 陈金圣,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J],商业经济评论,2011

[3] 胡晓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日用陶瓷 应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60-01

1.引言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精美的陶器。在西周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到了唐宋时期,陶瓷技术已经成熟并发展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明清两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声誉。建国之前,我国陶瓷行业受到重创,而此时的西方制瓷业正迅速发展,我国在陶瓷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发展陶瓷行业,陶瓷业又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1]。

陶瓷按照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工业、艺术和日用陶瓷三大类。其中日用陶瓷具有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热稳定性较好,传热慢、化学性质稳定,经久耐用、气孔极少,吸水率很低以及彩绘装饰丰富多彩,尤其是高温釉彩及青花装饰等无铅中毒危害,可大胆使用的优点,很受人们欢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们所用。

2.日用陶瓷的应用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它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陶瓷制品[2]。目前,其在日用方面的应用,主要为餐具、茶具、咖啡具及容器、花器等。除此之外还可应用于家庭装饰[3],其中家具制造是目前陶瓷制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家具的制造需要大量木材,其中还涉及到一些天然的珍贵木材。由于大量木材的缺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需开发出新型的家具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木材。而将陶瓷作为家具材料制造家具,可使家具拥有不变形、不褪色、耐磨、容易清洗等优点,而且还具有其他材料不具备的艺术效果。陶瓷由于其独有的艺术效果和优良性能在家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陶瓷的抗冲击强度低,不耐摔碰,容易破损,以及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其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中,这些缺点还有待于研究解决。

随着日用陶瓷工艺水平的不断改进及新型陶瓷的出现,其产品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可以更好应用于为人类的日常生活。

3.日用陶瓷的发展趋势

陶瓷的发展已成为文化艺术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4]。纵观陶瓷的悠久发展史,对日用陶瓷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以下3点总结。

(1) 降低成本

从提高产量、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的角度去降低陶瓷产品的成本。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研究开发新的技术装备,来提高陶瓷产品的重复使用性和可靠性,从而达到降低陶瓷产品的成本。

(2) 健康绿色化

现在“绿色”已然成为各种产品健康的代名词。陶瓷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绿色陶瓷产品必将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日用陶瓷中含有超标的铅、镉等重金属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达到了无毒耐用且造型美观的要求。除了解决传统的日用陶瓷重金属超标问题,我们还应该发展新型的健康陶瓷。目前已经有的健康新陶瓷种类有: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微量元素保健釉、抗菌陶瓷、远红外线高能量生化陶瓷[5]。

陶瓷制品要绿色化,其生产过程必然也要绿色化。走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发展道路是陶瓷工业的必然趋势,实现陶瓷工业的现代化、文明化、绿色生产。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以及节能环保。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通过引进世界上发达国家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或者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应用高效成型技术和装备。

(3)设计艺术化

目前国内的日用陶瓷产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理念。在国外日用陶瓷产品早已脱离“锅碗瓢盆”的概念,而是被当作很有价值的艺术品来设计和经营的。随着国民素质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审美能力的也在不断提高,日用陶瓷制品已被当成艺术品来看待,传统的陶瓷制品样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追求。因此,陶瓷制品应当向造型异形化、装饰艺术多样化、人性化、高度技术化、主题鲜明化的方向发展[6]。日用陶瓷的设计是生活、艺术、科学结合的产物,设计者要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设计出各式各样高品质高艺术价值的日用陶瓷产品。

4.结语

日用陶瓷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是不缺乏市场的。因为人总要吃喝,这就少不了餐饮具。而从健康的角度着想,餐饮具还是陶瓷制的最好。但是人们对日用陶瓷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用陶瓷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绿色道路,在产品的设计上要不断创新,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日用陶瓷制品,满足人们的要求,更好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处. 我国日用陶瓷工业生产技术现状及展望. 中国陶瓷工业,1995

[2] 赵中良. 试论我国日用陶瓷设计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J].2012,23(2):1-2

[3] 郑丰银. 论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J].中国陶瓷,2003,39(6):59-61

[4] 李国祯,郭演仪. 中国名瓷工艺基础[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喻斐,詹伟. 日用瓷的发展趋势[J].景德镇陶瓷,2005,15(2):4-7

[6] 闫欢. 论日用陶瓷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陶瓷,2009,45(2):71-73

作者简介:孔双华(1970-9),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211300,江苏省南京市,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日用陶瓷设计和装饰。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萍乡瓷厂;校厂合一;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2-0074-04

“校厂合一”是校厂合作的深化,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和工厂两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抗战时期,工业陶瓷的需求量增大,这对培养大批掌握现代陶瓷生产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要求。面对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为促进资源利用的优化,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与萍乡瓷厂采取 “校厂合一”办学模式。

一、“校厂合一”办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相对安全、陶瓷业基础较好的萍乡地区是抗战时期江西陶瓷发展的首选地,为“校厂合一”办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同时,战时国家急需陶瓷教育和生产之保障,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和萍乡瓷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萍乡处于相对安全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赣北地区纷纷沦陷,位于江西最西部的萍乡地区成为江西抗战的后方基地,较为安全。萍乡之所以成为相对安全区,主要原因有:第一,萍乡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较赣北落后,战略地位不突出,容易被日军忽略。第二,萍乡三面环山,境内丘陵、山地、盆地e综分布。相对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赣北地区,这种多山的地形条件是抵抗日军的天然屏障。第三,萍乡东北邻宜春,东南邻吉安,西与湖南接壤,萍乡及其周围地区在抗战时期长期为国统区。直到1944年夏秋之际,日军三次进犯萍乡,校、厂纷纷停办。在此之前,萍乡地区一直为陶瓷教育和生产提供了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萍乡上埠陶瓷基础较好

远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山背文化时代,萍乡地区就开始制陶。明清时期,萍乡陶瓷中心从南坑窑下移至上埠。据记载,上埠“土人多倚山俯坡结窑其间,掘泥而陶,不下数百家”[1],形成一定规模。在长期制瓷过程中,萍乡陶瓷生产者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萍乡上埠及其附近地区蕴藏着大量瓷业资源。上埠及附近地区瓷石“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良好,可以单独制坯。风化较浅的瓷石,可以配釉。附近又出产镁质耐火泥,可制匣钵,也可作配釉的熔剂”[2],制瓷原料纯正且丰富。加之,萍乡树木众多,又有“江南煤都”之称,煤炭储量大,可为制瓷业提供柴、煤等燃料。萍乡地区悠久的陶瓷业历史和丰富的陶瓷业资源,为陶瓷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观的本土教育资源,确保了陶瓷职业教育“校厂合一”办学的顺利实施。

(三)抗战要求陶瓷教育和生产的保障

抗战爆发后,国防、民用实用技术人才急缺,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紧迫。1938年4月,颁布《抗战建国纲领》,规定:“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才,与以适应之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3]战时教育方针要求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相配合,共同促进,以支援抗战。

江西作为产瓷大省,承担着陶瓷救国的使命。抗战爆发后,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景德镇常受到敌机的轰炸,加上运输阻滞,瓷业急剧衰落。国民政府遂选择萍乡上埠作为战时全国陶瓷生产和教育基地。1938年8月,江西陶业管理局从景德镇迁往上埠。与此同时,汪[等人奉命到上埠创办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之后陆续更名为“萍乡瓷厂”“民生瓷厂”和“江西萍乡瓷厂”)。陶瓷管理和生产部门定址上埠,但还必须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人才。为使职业教育与生产配合,直接服务于抗战建设,1938年12月,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从靖安迁入上埠。厂、校采取了最有效的“校厂合一”办学模式,以实现抗战救国之共同目标。

二、“校厂合一”办学模式的内涵

在萍五年,陶校与萍乡瓷厂一体化办学,共用师资、共享技术、共育人才,开创了“校厂合一”的职教办学模式。

(一)“校厂合一”机制的建立

陶校迁来萍乡上埠后,校址就设置在上埠附近的龙王桥村,距离萍乡瓷厂不到四里。学校校长先“由厂长汪[兼任校长,以后由舒信伟任校长”[4]。在迁萍初期,萍乡瓷厂厂长汪[在舒新伟到职之前曾短暂担任陶校校长,为“校厂合一”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设有教务处、训育处、军训处、后勤处等机构,分初级班和高级班两种级别,实行“三三学制”。尽管抗战时期陶校物资缺乏、环境简陋,但学校努力克服艰苦的条件,与萍乡瓷厂充分合作,开创了“校厂合一”的陶瓷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二)校、厂共用师资

抗战时期,一大批中国陶瓷界的顶尖人物集中于萍乡上埠,从事陶瓷生产和教育工作。这些云集萍乡的陶瓷专家,大多与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多为陶校历任校长、教师,“不少人曾留学国外,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当时较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5]。

如表1所示,陶校首任校长张浩任技术指导,陶校教师汪[任厂长兼技术股主任,陶校第二任校长邹如圭为电瓷部主任,陶校教师、汪[堂兄汪琛为普通瓷部主任。此外,许多陶校毕业生也迁入萍乡,担任瓷厂的技术管理人员,如伍礼F、石年龄、潜方鸿等。同时,这些陶校出身的技术专家在发展好生产的同时,也不忘陶瓷教育,多在陶校兼课任教。据汪大绶记载,其父亲汪[和潜方鸿“除同心协力做好萍乡瓷厂的工作外,还一起在陶业学校兼职授课,颇受学生欢迎”[6]。石年龄在抗日时期也兼任陶校教师。瓷业专家同时担任瓷厂技术专家和陶校教师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当时在陶校读过书的学生一致认为陶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水平高于蜚声省内外的萍中”[7]。

(三)校、厂共育人才

校、厂在课程教材、在校学生实践、毕业生培养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在学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共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目标。

在教材方面,陶瓷专业教材“由任课教师或厂方高级技术人员自撰自编”[8],充分体现了“校厂合一”的办学理念。

在实践方面,萍乡瓷厂为陶校学生提供实践基地。瓷厂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教学场所。学生在陶校上完陶瓷专业理论课后,便“及时到萍乡瓷厂去实习,一星期大约有二、三次之多,实习内容包括原料、淘洗、成型、上釉、烧窑、检验等成瓷的各道手续”[9],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时,担任教学事务不仅有陶校任教的教师,还有厂方专家和技术人员,真正做到了厂校亲如一家。

在后期培养方面,萍乡瓷厂对毕业分配到厂的陶校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这些优秀的陶校毕业生,均要求分调“到生产第一线,做到能文能武,既管理生产又指导生产”[10]。据载,当时分配到萍乡瓷厂工作的陶校学生有邹美如、张功裕、沈爱华、艾必斌等,他们皆锻炼成为当时瓷厂的重要骨干力量。

(四)校、厂共享技术

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自创办之初,就以“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也”[11]为办学宗旨,以训练和培养操作新式机器以及烧窑技术人员为办学目标。萍乡瓷厂也“在生产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组织科学实验”[12]。因而,陶校和萍乡瓷厂皆以培养改良传统陶瓷业为宗旨。抗战时期,校、厂共同致力于陶瓷科研,把现代科技知识融入到陶瓷教学和生产中去,以振兴中国陶瓷业。

由于陶校和瓷厂联合办学、充分合作,厂、校之陶瓷生产技术处于全国一流水平。在电瓷方面,厂、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共同研发和创新电瓷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由于厂、校同时在上埠,因而对瓷业发展促进很快。厂、校都是试烧煤窑与机压成型,尤其在电瓷方面发展很快”[13]。厂、校都筑造小型煤窑和采用机械辘轳制造电瓷,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美术瓷方面,有两大创新:一是在用釉方面,“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釉……配置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欢迎”[14];二是在产品式样方面,突破了传统设计,推出了仿古瓷、青花瓷等高级陈列品。这些技术研发成果,不仅应用于萍乡瓷厂生产,也成为陶校教育之主要内容。

此外,陶校教务处主任戴亮侪在抗战期间编写了《初级陶瓷学》《高级陶瓷学》《燃料学》《矿地学》等陶瓷专业书籍,也成为萍乡瓷厂技术改革之借鉴。

三、“校厂合一”办学模式的意义

“校厂合一”办学模式不仅促进了陶瓷生产,又培养了大批现代陶瓷专门性人才,有效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由于厂、校齐聚萍乡,对萍乡传统陶瓷向现代转型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使萍乡地区成为全国电瓷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一)树立陶瓷职业教育典型

制陶工作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种知识来自于生产,并运用于生产的“校厂合一”办学模式,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应用到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并在生产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完善,从而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现代陶瓷技术人才。

抗战时期,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实行“校厂合一”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陶瓷职业教育办学的新路子,为当今的陶瓷职业教育树立了典型。正如汪大纲等言,“这种厂、校结合的教育……在当时我国的教育界可谓‘标新立异’,就是对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仍有借鉴作用。”[15]纵观陶瓷职业教育史,以往陶瓷职业教育或在学校设实验工厂,或仅把工厂作为学生实习场地,都不以生产为第一要务。而抗战时期,陶校为满足战争对陶瓷产品和人才的需求,与瓷厂紧密结合,以产养教,以教促产。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还充分参与生产,实现了教育和生产共同兴盛的双重目标。

(二)有力支援抗战建设

电瓷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支持和绝缘的作用,用途十分广泛,是战争前线亟需的产品。抗战时期,由于“当时景德镇靠近前线,产品难以运出,醴陵尚未研制电瓷,上埠在全国行业同类产品中是名列前茅”[16]。萍乡瓷厂遂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主要的电瓷生产厂家,年产电瓷200~500吨,“以军交两部定购者,占主要地位;其次,则行销于省内外,各交通与电讯机关及湘桂、黔桂铁路局”[17]。陶校和瓷厂共同致力于电瓷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改变了当时国内依赖进口电瓷的状况,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愿望,有力支援了当时的军政、交通、电力等重要部门的抗战工作。同时,萍乡瓷厂亦生产普通日用瓷、美术瓷和化工、耐火、医药等专业用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极大满足了战时国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萍乡瓷厂还把留厂的优秀陶校毕业生,派往支援各地。瓷厂“先后曾经介绍张圣兴、谢谷初、汪珏方去湖北恩施创办瓷厂,黄履兴去四川,熊]去广西搞陶瓷工作。”[18]校、厂共同培养的大批陶瓷科技人才将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使中国陶瓷业未因战乱而中断,反而得到发展,为救亡图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推动萍乡陶瓷业向现代化转型

在抗战之前,萍乡陶瓷业以传统手工业生产为主。据光绪时萍乡知县文乃麟所言:“职邑上埠等处,制造土窑,历百十年”[19]。上埠等地长期以手工生产粗瓷为主,技术较为落后。在抗战之后,萍乡陶瓷业开始采用机器生产陶瓷。据《萍乡陶瓷考》记载,萍乡陶瓷生产“在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前沿用旧法。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以后,动力初用柴油引擎,嗣用蒸汽引擎制造,应用机械辘轳,脚踏辘轳模型铸坯,机械粉碎练泥、吹釉等烧成。以煤窑为主,提高品质,改良图案”[20]。可见,抗战时期陶校迁入和瓷厂创办为萍乡传统瓷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萍乡瓷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在S、校共同努力下,萍乡陶瓷业采用了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首先,“萍乡瓷厂脱离传统古旧的手工作坊生产、经营模式”[21],采用了最新的生产技术。其次,萍乡瓷厂的兴盛也带动了当地的陶瓷业的繁荣。“萍乡瓷厂‘龙头’在前,附近小厂紧随其后,纷起仿效”[22]。在萍乡瓷厂的推动下,上埠及附近地区的现代陶瓷小厂纷纷建立,陶瓷生产兴旺,萍乡已经成为全国颇有名气的现代陶瓷业重地。

参 考 文 献

[1]谢增明. 上埠陶瓷记[C]//昭萍志略. 萍乡:萍乡私立邑志馆,1935:903.

[2]汪[. 回忆我在江西陶瓷界[C]//江西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4辑),1984:50.

[3]中国抗战救国纲领[C]//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重庆:正中书局,1939:123.

[4][7][8][9]吴行敬. 抗战时期省陶校迁萍始末[C]//芦溪文史资料(总第4辑 工商史料特辑),1990:130-131.

[5][21][22]朱伦.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萍乡瓷业[C]//萍乡市芦溪区文史资(第1辑),1988:137-139.

[6]汪大绶. 难能可贵的两代情[C]//三乐居情思. 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2005:168.

[10]邹建金. 陶业专科学校校长汪[[C]//景德镇文史资料(第12辑 陶专・浮师・天中),1984:37.

[11]陈海澄. 首任商会总理康达[C]//景德镇文史资料(第9辑),1993:166.

[12]汪大绶. 汪[与陶瓷[C]//三乐居情思. 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2005:68.

[13]石年龄. 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简史[C]//景德镇文史资料(第12辑 陶专・浮师・天中),1984:1.

[14][18]汪[. 萍乡开办瓷厂[C]//萍乡文史资料(第2辑),1984:105-106.

[15]汪大纲,汪大维,汪大梁. 记陶瓷学家和陶瓷教育家汪[[C]//乐平文史资料(第7辑),1992:23.

[16]吴行敬. 江西陶瓷界知名人士在萍简况[C]//芦溪文史资料(总第4辑 工商史料特辑),199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