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心得范例

网站建设心得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1

检察信息网站一般都会采用红色或者是橙色作为网页的主色调,红色是一种充满激情并且是情感特别强烈的色调,其内涵既可以是勇气与热情也可以是力量与自信,它与传统用色中的蓝色、青色等中性色调相比,会给人截然不同的强烈感觉。信息网站可以大量使用红色,并可以使用红色醒目标题的独特设计,会让红色的力量与占主导作用的大标题产生共鸣,从而使红色所代表的信心隐约可见,网站所体现出的自信在其主题上也必然显露无遗。使用红色最佳的方式就是浓墨重彩地渲染,辅助色调即便要使用,也要尽量避免冲淡红色的设计效果,设计者不要担心大量使用红色会破坏网站的色调的平衡状态,相反,特别醒目的红色网站元素必将充分反映出网站的信念与权威。橙色也是一种比较强烈的色调,虽不如红色那么鲜明和醒目,而且由于其灵活性,缺乏创新的使用很容易让橙色的应用落入俗套,但应用它绝对极具挑战性。检察网站的设计者一旦要考虑使用橙色作为网站的主色调,可以参照红色调的布置方式,并应该在保证一定的专业性、严肃性和趣味性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友好和时尚的氛围。当然,也并非一定要使用红色这种积极、亮眼的色调来作为检察信息网站的主色调,这样也不利于区分各检察机关信息网站的独特个性。相反的,在强调激扬共性的同时,也可以使用与两色截然相反的淡色调来彰显自己的个性。淡色调不像亮色那样主动、耀眼,它比较内敛、精妙。能够让网站呈现冷静的姿态,使人感觉典雅、轻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表示中性色调的淡青色与淡蓝色,以及它们与白色的混搭将是这种色调的代表。使用淡色调可以很容易地突出某个主题,或者网页的某个部分,即网页中区别于淡色调的饱和色调将会很快吸引住浏览者的眼球,这是这一风格的重要特点。而且,淡色调特别容易营造一种高雅、朴素的气氛,特别容易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检察信息网站如果很好地使用了淡色作为主色调,浏览者甚至可以透过网页的淡色调了解到检察机关谦逊、朴实的一面,打破了那种高高在上的不良形象,从而能使网站更好地贴近民众。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采用黑色和灰色作为检察信息网站的主色调,尽管黑色也是力量感较强的颜色,它的视觉冲击力也几乎和红色一样强大,由于它所代表的内涵包含邪恶、悲伤、叛逆等负面信息,大面积地使用黑色甚至会造就压抑恐怖的氛围。因此,笔者不建议使用黑色作为代表正义、激扬的检察网站的主色调。此外,灰色、黑色与白色、灰色与白色搭配也不建议作为主色调使用,它们在渲染现代设计和科学技术的情形下使用比较合适,但不利于渲染公平正义的氛围。

二、在选定主色调后,辅助色的选择时要注重网站整体色调搭配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在计算机中,颜色由一种称为像素的发光点构成,每个像素点把光的三原色R(红)、G(绿)、B(蓝)按照一定科学原理组合成各种色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RGB颜色模型。一个像素点包含8位(bit)信息量,共可存储28=256个颜色值,其中0是全暗状态,255是全亮状态。网页的安全色彩就是以8位256色为基础,去除在网页浏览器中表现的40种颜色后所剩下的216种颜色。因此,在设计网页配色的同时,为了保证所有在设计时的颜色都能在运行时正常显示,设计者必须使用这216种网页安全色进行配色。另一种常用的色彩计算模型被称为:HSB模型。它采用色度、饱和度和亮度来定义和描述色彩。色度是不同色彩混合后产生的数以万计种颜色;饱和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和它最大可能的鲜艳程度的比值;亮度是色彩的明亮程度。颜色越不饱和,看起来越淡,饱和度为0时表示完全没有颜色。把色度、饱和度和亮度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任何一种肉眼可见的颜色。要想把各种颜色有效地调和起来,就需要制定一个调色规则,例如,在用同一色系的色彩着色某种网页元素时,可以按照只变换色彩的明度或饱和度,或者维持一定的明度和饱和度,只变换色度方法。使用同样的颜色,变换饱和度差异或明度差异是简单又有效的配色方法。在配色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整体的平衡性。例如,为了强调标题使用与标题色对比强烈的图像或色彩作为标题的背景,用以突显标题。切忌采用单纯色调而没有明暗对比变化,而且最好有中间辅助的色彩进行衬托,这样才可以使色彩达到均衡的效果。网页的色彩不能偏于一方,例如,页面中间如果有大块色域,四周就一定要有小色域进行辅助,这样色彩调配才可以相辅相成,避免整体效果失重。

(1)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配色方案红色在可视光中的波长是最长的,它使人联想到火与血,使人热情高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备受瞩目和极度吸引人的颜色。它通常象征着热情、自信、权威等。信息网页的大标题、网页主菜单、各功能菜单、和网页底部的页脚部分可以考虑使用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突出网站的力量主题。红色与少量黄色相搭配,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极富动感和张扬的个性。个别需要突出的板块标题可以使用黄色作为辅助色调,可以很快吸引住浏览者的目光使红色力量得以在黄色区域得以延伸。红色与黑色的搭配在商业设计中被誉为商业成功色,是一种经典的搭配方式。在信息网站中黑色所占的成分主要体现在标题字体颜色,正文字体颜色或是标题装饰性的过度区域上,黑色作为辅助色使用比作为第二主色调使用更符合信息网站的内涵。此外,红黑搭配常被用于较前卫时尚、彰显个性的版块中,信息网站的检察文化专栏、休闲娱乐版块等可以考虑使用这样的配色方式。红色与灰色、褐色等暗色调搭配使用,给人以现代、激进的感觉。网页中心区域可考虑留白,留白部分使用一些灰色色调的元素,将与标题和页脚的红色色调形成很好的呼应效果,大方而不失典雅,稳重中带有活波的氛围。

(2)以橙色为主色调的配色方案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等效果。运用得当,信息网站会带给人一种清新时髦的感觉。背景以白色为主色调,采用橙色的大标题,各板块的橙色小标题,一两个橙色的较少范围的装饰性边框以及橙色的网站标识,个别需要突显的橙色文本内容加上个别橙色为主色调的标志图片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配色方案,在这个方案里,其他大面积的文本可以采用深灰色或者深褐色的颜色,点睛之处采用有分量的小面幅黑色背景的图片可以让网站营造出一种友好而又专业的氛围,网站既可以体现出严肃性又不至于让人感觉到强势。在这里关键要把握运用橙色应适量的问题,虽然橙色在这个方案里作为主色调来使用,但实际上应该给人一种它不是主角的感觉,没有大块的橙色,只有遍布页面的,贯穿整个页面的整体感觉。如此才不至于让橙色的主色调设计落入俗套。另外一个极端的选择则正好跟上述方案相反,背景可以使用浅黄绿色,页面大标题和各板块背景均采用橙色,页面主菜单和个别需要突显的文本采用褐色或者枣红色,其他文本采用深灰色、浅灰色,再配上橙色为主色调的网站标识以及醒目的橙色调的图片也将是不俗的选择。在这里,留白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使用空心的字体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以淡色为主色调的配色方案淡色可以有效解除眼睛疲劳,达到缓和紧张、释放压力的效果,有很强的中立性,给人安静祥和的感觉,并让人感到新鲜,给人希望、明朗的感觉,也给人清新和活力。使用淡色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可以很容易地突显网页的某个部分。也就是说,只需要在页面上加入一点全饱和色,就会使这个元素立即突显出来。但这样的元素也不宜太多,否则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不良效果,势必会破坏原有色调的和谐,并会消弱其他元素的显现程度。合理地使用淡色调同样也会取得时尚的效果,对于有丰富的设计细节的网页这样的色调选择绝对是最佳方案。网页中各种标识和图标都会很显眼,亮点突出,且不会使人厌烦。一个普遍的设计方案是背景采用淡色调,可以是淡青色或是淡蓝色,标题部分可以做得简单一些,可以由一些浅色调的图片和文字组成,主菜单和各板块标题最好使用深灰色或者其他淡色调,大面积的文本也应当采用淡色调,至此,其他要重点勾画的元素,就可以尽情使用饱和色,或者背景为透明或是淡色的图片,但要注意的是,饱和色的种类不宜太多,否则会破坏色调整体的和谐性,页面会变得花俏而不严肃。这样的设计在信息网站中,会营造一种平易近人的氛围,典雅不失庄重,大量图片、标识的使用会起到丰富页面的效果,整体和谐,重点突出,且使人放松,容易让浏览者增加对页面的访问机会。

三、网站配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1)色彩要能够帮助浏览者使用网页元素。使用色彩来区分版块可以使浏览者很容易地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把主菜单改成不同色块的按钮也会有效地诱导浏览者进行选择。

(2)色彩的运用要注意集中浏览者的注意力。设计者要利用色彩将浏览者牢牢吸引住,即使网页上使用了很多种颜色,设计者仍旧可以采用一个与众不同的颜色将浏览者的目光吸引到某个元素上去。

(3)通过色彩来提高浏览者的体验或让其产生共鸣。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例如线绿色可以起到镇定的效果,粉红色可以增加人的食欲等等。要使网站面向国际,了解色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4)注意色彩的稳定性。要注意网站的主体颜色不要经常改变,改变最多体现在设计风格、动画方式上。网站的色彩应该是稳定的、持续不变的。

(5)色彩的数量要少而精。一个成功的网站,尽管它的元素很多,但颜色数量是有严格控制的,设计者不要试图将所有颜色都用到,网页配色应尽量控制在三至五种色彩。

(6)背景色和前景色要有对比。尽量不要用花纹繁复的图案作背景,而且背景色与前景色尽量采用对比色,以便突出主要的文字内容,让浏览者阅读时不至于感到费劲。检察信息网站属于政务网,内部网络面向的都是检察系统的广大干警,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审美观,网页设计者在选择配色系统时应尽可能地采用符合他们审美倾向的色彩,以达到共鸣的效果。而检察外部网站面向的将是未知的广大社会大众,他们普遍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和年龄差异,网站更多地需要向外传递庄严稳重、公正公开等反应国家机关威严肃穆的信息,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网页配色时必须要更多地考虑色彩能够烘托出相应的氛围。同时,设计者还要考虑当前流行色的发展趋势,努力将新的色彩观念应用到自己的网页设计中去。因为流行色是人们对色彩的偏好和追求时髦的心理表现,受时间性和季节性的影响,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色彩的选择和情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只有这样才会使设计出的网页作品富有朝气,充满人气,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四、总结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2

关键词:有线网络;一网整合;广电5G;智慧广电

1.全国一网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

全国一网整合稳步推进。2021年由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牵头的全国一网整合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国23家非上市省级广电网络公司中已有22家完成更名工作。在11家上市的广电网络公司中,歌华有线、电广传媒已完成整合。中国广电正以广电5G网络建设为契机,通过资本纽带,继续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广电5G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广电携手中国移动开展“700MHz共建、全网共享”的合作,进入广电5G实质性建设阶段。双方签约共建共享48万座700MHz基站工作计划正在实施中。截至2021年11月,海南广电和海南移动提前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贵广网络与贵州移动首批7674个5G基站已全部开通。此外,河南、安徽、广东、福建等多个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加快部署落实,确保按时完成2021年20万个基站的建设任务。5GNR广播完成测试验证。中国广电在五棵松体育馆部署了5GNR广播系统,完成了“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的场内多视角、全景VR视频直播等新型广播服务验证,为现场观众提供了自由视角、超高清、低时延、零卡顿的观赛体验,这是全球首个5GNR广播技术在商业场景下的系统能力验证。中国广电已在北京、南京、上海三地应用5GNR广播技术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充分验证了5GNR广播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广电192号段完成放号测试。2021年9月,中国广电正式启动广电5G内部友好用户192号段放号测试,现场测试了19210701具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殊含义的号段,全面检验网络、业务、系统、客服等各方面运转和联动情况,完成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工作。

2.智慧广电工程深入推进

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助力强边固防与兴边富民。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固边工程建设,已经实现20个边境旗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全覆盖。云南省2021年完成沧源县试点,后续将完成25个边境县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制了总体实施方案,规划建设34个边境县智慧广电固边工程。黑龙江省计划分三批在18个边境县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升级改造广电基础设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开始东兴市、龙州县的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建设。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江苏有线积极推进落实“智慧乡镇”民生项目,开展乡村广播电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阵地建设、信息化服务和治理水平提升工程、区域性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农业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广西广电网络以“智慧社区”“智慧乡村”为抓手,推动智慧广电政用、民用、商用等新业务新业态进村入户;湖北广电网络强化“两个中心进万家”平台应用,新建“数字乡村一体化云平台”,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驾驶舱、数字乡村小程序、一户一码等功能运用,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智慧广电助力养老服务。智慧广电助力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难题,多措并举开展各类数字化适老服务。江苏有线“孝乐工程”成为“十四五”时期江苏省重点支持发展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浙江华数推出适合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多种专属优惠资费方案,精准定向惠及老年群体,推进“数字健康养老”创新建设工作;山东广电围绕“数字化+公益化+老年教育”,开通“汇学琴岛电视学堂”,使用智能电视技术,打通学校与电视的应用场景,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智慧广电赋能智慧教育。江苏有线上线了全国首个服务于省域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均等化发展问题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名师空中课堂”;中国广电天津网络广电云课堂全民终身学习电视平台已上线试运营;山东广电在享TV平台开辟“红色齐鲁展馆”专区,将山东省内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资源搬上有线电视荧幕,实现了红色展厅的可视化呈现,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广西广电在数字电视互动点播平台上线“党史学习教育专区”;贵广网络“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运用“统一平台+校园应用”的架构模式,建设部署安全管理平台和教育应用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数据中心建设方兴未艾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各地广电网络公司纷纷自建数据中心或积极参与地区数据中心建设。目前,我国超半数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已完成数据中心建设,陕西广电、四川广电、云南广电和重庆广电的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中。江苏有线数据中心部署机柜超过5000架,新疆广电、广西广电、天威视讯数据中心机柜规模超过2000架,黑龙江广电数据中心已建设1300架,东方有线、河北广电数据中心已建设1000架。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23家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已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搭建省域平台。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单位分别为: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区域中心)、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域中心)、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区域中心)、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域中心)、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中心)、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区域中心)、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盟区域中心)、中国广电新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多语种区域中心)。国家文化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湖北广电网络负责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和湖北省省域中心,湖北广电光谷传媒基地IDC数据机房一期可提供500个标准机柜;新疆广电网络依托“天山媒体云文化科技支撑基地”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多语种区域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规划部署2000个云数据中心机柜,根据承载数据及业务量分批投入使用;广西广电网络拟将东盟区域中心和省域中心建在“广电云”平台上,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提供2000核虚拟CPU资源(一期),按需线性扩容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能力。稳步开展国家文化大数据“三库”和文化专网建设。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浙江等15家广电网络公司已完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建设。陕西广电网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9家一级博物馆的标本库建设。同时,分阶段解构、萃取周、秦、汉、唐以及延安红色革命的文化元素、文化标签,形成文化素材库。吉视传媒依托中国广电省干光纤网络,推进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广电网络高质量、大带宽互联互通。文化体验体系和文化生产线建设成果显著。广东广电网络将结合中国广电5G粤港澳大湾区试验网建设,进一步加强数据链路建设,有效连接文化企事业单位、省内文化场馆、国家文化大数据文化体验体系(园、馆、厅)等,通过技术创新和手段创新,推动省内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融合发展。江苏有线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全省13个县市打造50家左右文化体验馆,并重点打造省演艺集团数字戏曲版权再利用平台、凤凰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心等一批重点数字文化生产线。

4.频率迁移逐步推进

频率迁移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中国广电启动700兆赫频率迁移招标工作,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标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国广电全国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项目将对全国范围内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的现有发射机系统及天馈线系统进行改造,涉及台站6900座,频道14058个。建设与移频同步进行。各地广电网络公司联合当地移动围绕“边建设、边移频、边运营”总体推进思路,按照总局整体安排,统一部署,纷纷成立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工作小组,稳步推进本地清频迁移工作。目前,北京、河北、福建、湖南、四川、安徽、甘肃等省市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数字广播电视频率迁移工作。

5.IPv6规模部署持续深入

对IPv6行业应用谋篇布局。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广电网络IPv6改造。8月,国家广电总局召开推进广电领域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会议,总局领导就推进广电领域IPv6升级改造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编制印发了广电总局IPv6重点工作任务台账,推动建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IPv6发展监测与地址管理平台。11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骨干网节点设备均已支持IPv6。中国广电正在加紧推进有线、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IPv6业务部署。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多地骨干网建设已完成,所有节点网络设备均支持IPv6。福建广电网络于2021年8月率先完成IPv6改造和基于国产密码的SSL升级,为参与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系统化、体系化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中国广电及各地广电网络公司拓展IPv6部署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充分释放IPv6技术潜能和优势。中国广电已在5G核心网先行示范区域内,开展了IPv6+等融合媒体直播应用的探索,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成效。

6.重大规划引领行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推进六大工程建设。202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智慧广电建设工程、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安全播出工程、管理优化工程”六大工程建设任务。11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要围绕六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落实“发展新业态、培育新视听、建设新平台、重塑新网络、打造新终端、构建新支撑”六项任务工作。重点聚焦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2021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广电行业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求,要求推进智慧广电固边工程、“三区三州”市级广电融合提升工程建设。6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实施方案》,指导边境省市广电网络公司推进固边工程建设,拓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内容和方式,着力巩固文化边防。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2021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组织制定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2021年推进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目前,北京、安徽、青海等省市先后印发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指导推进各省市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国广电推进“1359”战略路线。中国广电印发了《中国广电“十四五”发展战略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广电“1359”战略发展路线。“1”是要实施“圆心战略”;“3”是要秉承创新、融合、开放三大发展理念,聚焦有线电视、5G、媒体内容及创新三大业务板块,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5”是要落实创新驱动先行、经营统分结合、资源配置精准、效益统筹兼顾、组织管理领先五大举措,践行建设新网络、重塑新内容、培育新业态、构筑新平台、搭建新体系的五新路径;“9”是要推进云网边端融合等九大任务,确保“圆心战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7.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完善5G高新视频系列标准体系。为满足5G环境下“更高技术格式、更新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高新视频新业态发展需求,2021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印发5G高新视频系列标准体系,包括《5G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标准体系(2021版)》《5G高新视频-沉浸式视频标准体系(2021版)》《5G高新视频-VR视频标准体系(2021版)》《5G高新视频-云游戏标准体系(2021版)》四部分,对促进5G高新视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促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规范有序发展。在行业管理、工程建设、应用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推进设施建设、设备配置、运行维护、服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了《广播电视工程监理标准》《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大数据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大数据技术规范第2部分:平台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大数据技术规范第3部分:数据规则》《应急广播标准体系》等标准文件。

8.高新视频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广播电视频道加速高清化。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各级播出机构经批准开办高清和4K超高清电视频道918个。其中,高清频道909个,包括普通高清频道852个、付费高清频道57个;4K超高清频道8个,包括普通超高清频道6个、付费超高清频道2个;8K超高清频道1个。各地广电网络公司加速推广4K超高清相关业务及应用,同时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打造优质传输网络。业务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中国广电启用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党建教育基地,是5G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场景的一次有益尝试;北京冬奥列车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正式运行,是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上依托5G技术打造的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歌华有线基于TVOS3.1智能操作系统,推出了面向IP化技术方向、结合DVB-C既有技术体系的新一代智能4K机顶盒,不仅支持传统有线电视业务,还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多屏互动、融媒体等创新业务与应用。探索广电万兆光纤传输方式。吉视传媒打造有线电视8K超高清广播传输系统,以有线基础网络升级改造为发展核心,运用IP传输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万兆IP广播的视频传输与应用解决方案——I-PON技术方案;广西广电网络自主研发的万兆IP广播分发器解决了传统网络难以实现端到端、大码率视频信号多用户稳定接收,以及广覆盖、低时延、高保真传输的技术难题,为8K超高清的应用和普及打下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万兆全IP光纤入户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并在“智慧广电”工程建设中全面应用。8K超高清视频发展提速。2021年央视春晚以8K超高清形式制作是全球首次实现5G网络下的8K超高清电视直播;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展出5G+8K超高清转播冬奥全场景应用方案,同时展示了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2021年年底全国首个8K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2022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8K超高清频道开播,“百城千屏”项目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北、江苏、安徽、四川、山东、福建、江西等十多个省市启动建设;北京冬奥会期间总台CCTV-8K超高清频道在全国数百块超高清大屏上同步播出。

9.新业务新应用加速落地

2021年广电网络公司在三方面加快部署新业务新应用:一是开发基于互动云平台的融合业务提升家庭用户规模;二是大力开拓集客业务来增收拓局;三是挖掘5G差异化优势,赋能家客与集客业务,推进“5G+”新业务新应用落地。广电网络公司充分发挥融合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和融媒云与5G内容平台的运营管理效用,向教育、医疗、农业、工业、应急等行业垂直领域赋能,开展智慧石化、智慧电网、智慧矿山等应用探索,推出更多网络级、平台级、应用级创新,培育适应“5G+”发展的产业新业态。融合业务推陈出新。湖北广电推出以鳄鱼TV为核心的“电视+宽带+OTT”业务;江苏有线推出“1000M光纤宽带+超清机顶盒+特色内容+海量点播”业务,充分利用“4K超高清点播”和“强国TV”“爱奇艺”等全新特色业务的上线运营,加强高清特色业务的宣传推广;陕西广电推出2021新版秦岭云套餐,突出大带宽、超高清视频、全屋Wi-Fi覆盖解决方案及组合产品优势,加强市场推广;中国广电辽宁公司推出“5G+电视+点播+宽带+4K+语音+X”融合套餐;贵广网络与贵州联通联合推出“广电+联通”融合服务“惠农一家亲”,套餐包括广电TV、广电宽带及联通移动手机语音、流量等服务。媒体融合亮点频频。2021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公布“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征集评选结果”,共评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10家、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15个、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15个,其中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5G广播标准和产业推进项目”入选媒体融合成长项目,陕西广电“微信电视双屏融合项目”、江苏有线“以‘视界观’客户端为载体的全媒体融合转型案例”获得媒体融合项目提名奖;山东广电“网络平台融合项目”获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提名奖。集客业务深入推进。歌华有线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城市,天通中苑公租房智慧社区项目完成公租房监管系统和3D展示系统集成,计划开展昌平区数字菜田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吉视传媒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签订了智慧林草系统集成项目,在桦甸市开展雪亮工程建设,将完成社会综合治理指挥平台、综治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以及129个监控点的建设。广西广电推动“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建设,已完成11202个智慧乡村“一村一屏”覆盖建设;在“空中课堂”基础上,推出“有线数字电视大屏+移动客户端+PC端”三屏呈现的智慧教育产品,打造“广电+互联网+教育”生态圈。5G深度赋能行业发展。中国广电在陕西成功实现了我国首个5G700MHz&2.6GHz融合技术的煤炭领域应用——中煤集团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5G700MHz&2.6GHz融合组网项目;中国广电河南公司利用5G700MHz基础网络、物联网号段、数字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提升水文预报、洪水演进、水库调度智能决策等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在“5G+智能制造”“5G+北斗车联网”“5G+智慧物流”等5G示范应用场景下,中国广电山东公司已完成9个应用场景的10多个应用的实验。5G+8K助力北京冬奥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所有场馆、交通道路、非竞赛区域等已全面实现5G网络的覆盖,5G云转播、超高清直播、5G智慧观赛、智慧指挥调度等技术深度应用,助力打造科技冬奥;赛事期间,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作为科技冬奥5G+8K应用示范集成播控平台,将转播赛事信号,播出精品节目,并为公共区域LED大屏、示范社区电视中屏、移动终端小屏提供统一信源;在远程拍摄上,在京张高铁列车上打造5G+4K的直播间,冬奥高铁专线上的清河、延庆、太子城、崇礼四个车站已设置了8K超高清大屏,播出央视总台8K超高清频道节目。

10.新技术新平台加快创新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3

(一)旅行社网络营销中诚信缺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意识的增强,旅行社的数量也在不断膨胀,竞争愈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旅行社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不惜牺牲诚信,压缩成本,以欺骗顾客为手段来牟取暴利。比如旅行线路价格制定不准确,旅行路线介绍模糊不清,虚假广告,交付产品与网站描述不一致等等。这些网络营销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大大影响了旅行社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二)旅行社网络营销安全机制不健全

网络营销作为新型营销手段,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热点,但其安全性的问题也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我国个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旅行社电商化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网络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旅行社在投入了资金、辛苦地转型,借网络获取了大量新用户和订单后,因信息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14年春、秋各有一起旅游电商用户信息被泄露,使旅游电商企业不仅付出了经济赔偿,更蒙受了信誉损失。另外,以傻牛等机票、旅游、酒店预订类网站为仿冒对象的钓鱼网站成为近期增速和增幅最大的类别。这些仿冒度极高的钓鱼网站,采用克隆正规网站、以超低价格诱骗消费者、假借系统维护要求银行转账、虚假客服收取订票保证金或佣金等诈骗方式对游客进行欺诈。网上做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这就加大了旅行社网络营销的难度,阻碍了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旅行社网络营销对网站的利用率低

网站是旅行社电商化的第一步,有利于各种旅游资源和信息的整合,能够更好地服务游客。但是,目前很多旅行社的网站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网页杂乱、内容陈旧、没有明显的旅游标志、景点介绍单调、缺乏图片和动态演示等内容上的问题。首先,很多旅行社网站设计技术含量低,依照现成网站模版设计,主要由静态页面构建而成,用以简单展示旅行社相关职能并信息。形式单一,网站内容雷同,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旅行社开通网站时,只是把网站作为信息与传播的平台,却没有综合利用各种网站营销工具,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只会浏览个网页。如果旅行社网站建设仅仅停留在低层次阶段,满足不了高层次的电商化需求,就不能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也实现不了旅行社的资源优化组合。

(四)旅行社网络营销推广方式不成熟

很多旅行社虽然已经认识到网络营销对旅行社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网络营销的内涵却并不了解,更多的旅行社网络营销只是浮于表面,仅仅建立一个网站,被动地把旅游信息传递出去,这样就使营销的效果大打折扣。真正的网络营销应该采用多种营销手段,主动出击,通过网络把旅行社产品和品牌真正地传递给游客,提高旅行社在网上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并抓住游客。比如,搜索引擎对于旅行社来说就是整个网络营销推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高效率和高品质的优势,成为衔接终端游客与旅行社的需求的途径。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4.90亿,同比增长8.5%,截至2014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07亿,使用率为80.3%。旅行社关键词有品牌类型关键词、产品类型关键词、疑问关键词、同质互代关键词等,很多旅行社在挖掘关键词时,经常会遗漏其中的某些。

(五)旅行社网络营销对客户服务不重视

旅行社客户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活动前的服务,二是旅游活动中的服务,三是旅游活动结束后的服务。服务做不好,建立客户关系就是空谈。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行社都不太重视服务,特别是售后的服务,觉得旅游完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旅行社网络营销不重视售后服务,造成游客选择旅行社随意性很强,游客对旅行社的忠诚度低,很少定点报名旅行社,而客户群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业务。另外,基于相同模板建立起来的旅行社网站功能相似,缺少新意,主要通过网上留言提供服务,没有在线客服,不能与客户进行及时互动、对客户需求缺乏了解,这会导致客户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格,从而造成旅行社网站之间的竞争只能靠打价格战的方式吸引人气。

二、加强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对策

(一)网络营销信息真实,承诺和服务一致

由于旅游产品本身的无形性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就使得旅游者在购买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风险,因此旅行社在开展网络营销时,首先,可以在网站醒目的位置展示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的电子版,客户浏览到旅行社的经营资质和荣誉,对旅行社的品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对已经服务过的游客进行回访,把他们的旅游感受和心得刊登在网站相应的栏目下,通过游客的口碑来证明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从而加强新游客选择旅行社的信心;最后,旅行社在服务条款中要尽可能详细的介绍路线,解说行程,通过网站在线互动,与游客及时交流,如果游客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解释说明,免得旅行社和游客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二)加强管理,确保网络营销的安全性

旅行社应加强和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银行合作,大力发展多种支付手段,并且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支付手段的多样化与支付系统的专业化,使得游客与旅行社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也使双方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截至2013年年初,央行分6批颁发了233张支付牌照,并出台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有力地引导了互联网支付行业的发展,而这又推动了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活跃。另外,网上交易能否做到保密和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在网上“黑客”横行的情况下,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网络营销的关键。从技术层面来看,旅游网站要安装有效的防火墙以及数据库加密技术,维护好信息安全,树立游客对旅行社网站的信心。还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以防范技术问题带来的隐患,保证旅行社网络营销业务的平稳发展。

(三)重视旅行社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

首先,旅行社应加大网站技术投入,聘请或培养专业网络技术人才,结合旅行社的自身特色,建设专业旅行社网站,网站内容要全面,能够提供网上信息查询、问题咨询、产品预订、酒店预订、票务代购、导游导购、服务追踪等一系列服务,并且要对网站内容进行实时更新与维护。其次,旅行社网站要设计自己的LOGO,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网页设计要美观而有特色,符合行业形象标准,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企业文化,强化专业网站和突出企业产品形象。

(四)采取多种推广方式,做到全方位的宣传

网络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讲,首先要将网络作为媒体来经营。也就是说,将自己的网络媒介经营成功才能成功经营企业的旅游业务。旅行社网络营销的推广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比如,搜索引擎登录,将域名交给各大搜索引擎;网络广告,旅行社集图、文、声、像等为一体,将旅游产品的具体信息以及价格和购买方法等形象具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电子邮件促销,可以有针对性将旅行社的信息发给有潜在旅游消费的客户。旅游旺季的线路推荐、旅游黄金周的大力宣传和打折出游等活动,都能为旅行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加强服务,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4

 

1、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现代档案馆最基本的特征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由此引发了整个档案馆领域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如今,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档案信息化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档案信息化体系,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内涵上看,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和规划下,把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处置和为社会提供服务,使得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加速实现的进程。这也就是说,档案信息化是指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得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档案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部门进行装备,从而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相关机关和社会大众对档案利用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2.1上海大学档案馆学生档案数据库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上海大学档案馆自94年合并后,就建立了学生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平台,实现学生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十多年以来,在继续应用计算机管理的同时,上海大学档案馆也在不断吸收学习新近计算机技术,不断改进管理平台。而在启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以后,上海大学档案馆定期将学生传递数据及时挂接到上海大学档案馆网站,目前,档案馆网站可供查询的学生档案数为107553条,可检索到学生档案传递情况、所在地等详细情况。   在实现了学生个人档案传递在线查询后,上海大学档案馆网站的浏览量从初期的每日不足50,飙升到每日有近200的点击率,单学生档案传递的检索总量就达到11000余次,尤其在2008—2009学年的暑假期间更是达到了6000余次。极大得方便了毕业生及时获知本人档案的去向,为毕业生离校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依据。   2.2西藏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西藏档案馆收藏有始自元代、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直至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档案,时间横跨700余年,共有150多个全宗、300余万件(卷、册)。为了加快档案整理工作步伐,该馆组织人力对西藏历史档案的形体、质底等特殊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自主研发出“西藏历史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可支持对历史档案的保管、著录、抢救保护、编译及开发利用等,2010年该系统获得中国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用计算机操作和自动检索代替传统手工抄录和手工检索,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准确、高效。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西藏档案馆正在整理当中的噶厦全宗档案,仅用半年就完成了10万件(卷、册)档案的数字化和全文录入。   2.3重庆江津区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随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出台,各类档案资料的利用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新焦点,到江津区档案馆查阅的市民络绎不绝。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不少群众在查询时面对堆积如山的纸质档案资料都显得相当吃力。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这一需求,江津档案馆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数字档案馆”工程建设,先后分期投资400万元,历时3年,建成了以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为核心,八大系统为支撑的数字档案网络。目前,该馆已建立健全了馆藏档案268个目录数据共350余万多条数据,馆藏电子档案1800多万页,仅2011年以来,就先后接待社会各界查阅者10236人次,提供档案7736份,为社会各界提供着及时准确的服务。   2.4青岛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青岛数字档案馆是青岛市档案局(馆)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数字档案信息查阅平台,旨在实现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由青岛市1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同建设。数字档案馆主页包括导航栏和检索体系两部分内容。导航栏包括13个综合档案馆馆藏介绍、利用制度、利用指南和利用效果等四个介绍性栏目,以期方便用户了解档案馆的基本情况;查档咨询、查档预约、在线查档等栏目提供了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在线交流和在线查档功能。主页向用户提供了一键检索方式,只要在关键字输入框中输入你想要检索的关键字,就可以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档案信息;为方便用户检索,主页上还设置了按照区域范围、档案类别、档案来源、文件文号、成文时间等非常方便的检索途径;提供了各级档案馆依据馆藏档案编制的专题目录和档案馆主动向社会公布的档案原件,用户只需要点击即可得到想要检索的档案信息。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加强档案信息化规范和设施建设。完善或者制定相关电子文件管理及文件级目录采集标准的相关规定,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平台要尽快建成,立档单位档案网上接收工作也要初步实现。室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也要在相关的立档单位要建立,规范电子文件管理、归档和收集工作,促进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与移交逐步实现,以确保本单位形成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的有效、完整与真实。各单位要配备与本单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建设相适应的,对电子文件管理和归档要求能够满足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相应设施。   3.2完善档案网站建设。丰富档案网站资源,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如已公开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等,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公益性文件的社会共享,将网站建成交流档案工作经验、档案信息服务、宣传档案工作的平台。   3.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数据安全就是要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可靠、可用、不泄密、不被非法更改等,系统及其网络平台安全就是要保持系统软硬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控性。建立较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安全,例如横向、纵向的电子档案使用权限控制,从而杜绝资源的非法使用;数字证书加密传输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一致性、不可抵赖性。另外,建立电子文件及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机制,严格把关未开放档案的查阅手续。#p#分页标题#e#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5

网络资源琳琅满目,但开发者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资源进定位与建设。从对目前涉及环境艺术设计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大体可以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商业型三类网络资源。

1.1教学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教学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各教学机构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教程等。该类型资源具有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大多内容和功能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资源库偏重素材库、交互程度低、内容更新速度慢、与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脱轨等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使用率。

1.2研究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研究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专业团体建立的网站,如设计在线、中国室内设计网、以及有关设计论坛等。该类型网站主要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国内外行业动态、最前沿的设计思潮以及各级设计竞赛信息。它具有前沿性、学术性、交流性等特点,但该类型资源偏重于理论与概念性、高端性设计,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才有所帮助,普及性不够。

1.3商业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商业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咨询机构建立的盈利性网站,如室内设计联盟、装饰材料网等。网站主要用于企业与设计师宣传、工程招投标、案例欣赏、装修知识介绍等。该类型资源更新快、针对性强、与市场接轨最为紧密,但因其商业性特征,服务对象主要是客户,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学生很难参与其中。

2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思路

网络化的开放性特点可以将专业教学的优势与劣势都展现在公众与行业面前,接受透明公开化的监督,这无形中提升了专业与企业发展一样存在的生存危机感。用课堂、工作室、公司这些面对面的小群体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到网络大群体交流的立体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2.1建立网站对同行业网站、装饰企业和装饰建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结合专业课程及内容合理划分版块,按版块内容设立项目组,让学生走向市场,通过资料收集、实际参与等方式,完善各版块内容。

2.2建立工作室(实体公司)工作室实行导师制,在网站上设立专栏,及时展示在校师生和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接受公众的考核,打造特色的教考分离,进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3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

基于网络平台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就是以教学与商业相结合的网站为平台,以工作室(实体公司)为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专业信息”的传递,进而扩展教学内容,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3.1“装修建材”版——基础知识积累平台

该版块可将同城装修建材市场搬入网站,实行实体店与网络店一对一关系。由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市场进行网站宣传、信息收集,经整理分类后上传。该版块为《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装饰工程与材料》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方便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同时,了解工程材料知识。该板块为收费项目,广告费一半用于网站建设与推广,另一半作为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

3.2“案例欣赏”版——设计前期调研平台

该版块定期更新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参考案例,由2年级学生按设计风格进行收集并整理上传。该版块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为学生做虚拟案例设计与实践型案例设计提供丰富的调研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

3.3“装修服务”版——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该版块可为同城客户提供免费测量、制图及咨询服务,主要为学生在学习《设计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提供实践训练机会。二年级的学生要在该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平台,完成的服务内容及时上传,教师定期检查,以其服务数量和客户评价作为相关课程的重要考核依据。

3.4“寻找装修”版——实际项目操作平台

该版块定位为同城企业、设计师、包括专业能力强的在校学生展示和业务联系平台,客户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招标信息。该平台为学生完成《室内空间专项设计》、《室外空间专项设计》《、施工预算与决算》、《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实战平台,三年级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承接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3.5“精品家园”版——实践成果展示平台

该版块主要为校建企业、工作室师生和优秀校友提供展示平台,重点展示完成的实际项目、优秀学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作品,并及时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比赛,展示我校学生的参赛作品,这也是办学成果重要展示平台。

3.6“专业论坛”版——行业学习交流平台

该版块主要是行业知识学习与交流平台,校内外专业人士可通过该平台上传专业知识,交流工作心得,客户也可以参加提问交流。该板块内容涉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课程知识。

4结语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6

一、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轻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潜力和主动性,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手段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环境设计对于网络课程很重要,但是目前的网络课程仍以教为主,强调对学习者知识的传授,忽略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网络课程特点分析,不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没有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

2.轻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在网络学习中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而且是网络课程的设计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合作者,教师在网络课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目前的网络课程大多以在线答疑为主,缺少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关注,缺乏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3.缺少评价与反馈

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网络课程,评价与反馈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论是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还是五大教学法,都非常注重评价与反馈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行动主义学习理论,更是由反馈与强化组成的连锁反应。传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教学,课堂反馈比较及时,连续的强化和反馈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网络课程对客观题只给出答案,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学习者知其果而不知其因,造成囫囵吞枣;主观题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和语言组织能力,但是这种题目采用人工阅卷方式,由于受技术和学生数等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从而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4.开发手段单一

开发工具主要是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这些工具都是专业的网页设计和开发工具,有利于进行快速简便的专业化设计,但是整体上重在呈现、过于刻板,没有创意,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学内容刻板,大部分网络课程注重讲解和演示,按照原来教材的章节顺序安排,目的是尽可能地将课程知识讲全面。但是相当一部分网络课程仍是以文字阅读为主,有些甚至是简单的教材搬家,忽略了网络课程的特点和对象,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策略,目的是避免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出现类似问题,以改善网络课程质量,提高网络教学水平。

二、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针对网络课程所具备的共享性、交互性、时效性、个性化等特点,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网络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一方面,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者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这与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谋而合。在创设网络课程学习环境时,要求根据学习者特征和网络课程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共同体中,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潜力和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潜力是无穷的,相信一切可能性,任何不合理的猜想都是可能的,真理正是从不可能开始,因此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予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网络课程的特点和对象,利用各种有关的技术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文本、视频、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各种形式的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网络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和学习服务个性化,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管理者,这方面两者有一致性。因此,相关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课程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促进网络课程发展是一条可行途径。

2.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资源提供、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由于学习经历、环境等因素,导致各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对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环境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学习者认知结构同时又能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教学内容作为网络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其它环节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必须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慎重选择具体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编写训练题目。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还应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源,包括练习、视频、书籍、专业网站等。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学习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有利于知识的强化。网络课程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好而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外,还要有一些测验。对于客观题,网络课程在给出答案的同时要加上对问题的详细分析,分析包括问题考察的知识点和相关的知识,并给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解答,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点是否掌握;对于主观题,不要给出固定的答案,在保证不跑题的情况下给予学习者发挥的空间。教学内容、资源提供、学习评价是教学策略的组成部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及时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设计一种能为学习者提供有效并能带来可靠结果的教学环境,要求能为不同的学习任务提供最好的方法,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方法。教学策略要依据教学实际进行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和普遍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者情况和学习环境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目前有很多教学策略适用于网络课程设计,如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讲解演示、个别辅导等,这些教学策略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合理的时间安排满足学习者需要,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3.以教师为主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甚至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一直以来,教师在学习者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是不允许被挑战的。但是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师的参与固然不可缺少,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监督者、管理者、合作者。同时,教师的观念改变非常必要,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与学习者处于同等地位,可以与学习者建立伙伴朋友关系,避免形成和学习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应消除教师对新技术的抗拒,激发教师了解新事物的积极性和参与网络课程的积极性,与教学设计专家、学科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开发团队,整合一切有用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接受新技术,还要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者讨论情况等,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既满足学习者需求又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作为网络教学的组织者,除了在线答疑外,还要根据问题的相似度和频率对问题进行归类,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帮助学习者解决各种问题。此外,还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

三、结语

自“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网络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但调查发现,在网络课程开发和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轻学习环境设计、轻学习活动设计、开发手段单一、缺少评价与反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充分认识网络课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提出了解决网络课程现状的策略,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期为网络课程建设的完善提供有益建议。

作者:吴海彦 王会燕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站设计原则

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站的系统力争满足下述原则:①具有交互性。网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学习者通过网站提供的交互界面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向网络输入信息,进行查询、控制和操纵等;网站则通过交互界面向学生呈示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②网站界面直观友好。网站界面要美观,总体风格一致,界面设计清晰,条理性强,操作简单,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易学易用,所见即所得,网络中的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等。③具有可操作性。为方便学习者或教师的操作,网站设计过程中应力求高透明度的系统功能;对不当操作的宽容性好;操作界面与现实世界及其在系统中不同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灵活性等。④网站设计要符合科学性。网站中所表达的知识要科学准确,措辞严密,行文流畅,并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积极地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学习者的信息文化素养。⑤网站设计力争具有协作性。协作学习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而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网站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和空间。

二、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站要实现的功能

网站是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平台。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便可通过网站开展主题学习,学生主要是在任务的驱动下,收集、处理资源,得出结论制作作品,并通过主题论坛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站应该至少实现如下几个功能:

(1)能实现资源共建和共享功能。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网站建设初期主要由教师设计组织资源,网站后期建设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将搜集的资源和自己制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站。因而网站必需具备丰富的资源,且还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资源库,具备资源的上传和浏览功能;

(2)具有探究性学习的功能。网站在学生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还提供相应的网站导航和链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学习资源环境。网站还需要为学生总结提出一些可探究的任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网站搜集资源、分析信息最终完成任务;

(3)具备在线交流功能。学习过程中需要小组内学生和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多方会话和交流,在学习末期需要一个分享学习心得、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平台,因而网站必需具有一个在线咨询平台、组内与组间协作平台和一个自由开放的主题论坛。

三、《计算机基础》网站的组织结构

网站的基本结构包括主题知识、后台管理、主题资源、主题论坛、网站服务五个部分。当然,网站的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根据网站的基本结构和其所要实现的学习功能,结合普通网站的一般结构体系,我们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设计网站的系统结构。

四、结语

学习网站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由过去的固定书本内容转变成基于真实任务的多学科渗透的动态媒体内容。这样,学生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可以学到更多更好课程。基于学习网站的教学,学生不再是教师进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主动的探索、获取知识的主体。学生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自主学习,也可以利用论坛与同学协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杨 石翠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第三篇

一、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

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借鉴国外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实现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建设特色性与通用性为一体的现代化会计网络精品课程,需将会计课程集成化,加强信息化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高质量的网络精品课程,配套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结合“问题引导”和“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课堂与网络的结合,进一步实现开放式课程内容、开放式教学手段、开放式学习环境、开放式实践环节、开放式评价系统。加强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应用,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

2.建立会计仿真实验与实习基地。虚拟实验可以更多地展示操作的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网络模拟需要进一步扩大模拟的虚拟项目实践基地的建设,深层次地展开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密切注重校企关系,教师需要进行从“纯老师”到“会计”的角色转换,尤其需要掌握符合现代技术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一方面,培养教师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课件制作能力;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学创新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中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提高会计实训软件使用率,完善会计模拟训练、金蝶财务软件、电算化信息系统、用友ERP-U8等实验功能;另一方面,建立沙盘模拟操作训练中心,以扩展校内实训平台和功能。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深化合作的程度,扩大合作的范围,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同时,开拓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为新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使用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好的环境和师资保障。相关内容与信息要及时地在网络精品课程中得以呈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3.重视网络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而不用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我校在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之后还不断加强课程网上使用情况反馈,继续对该网络精品课程开展后续建设工作。第一,通过网络、参加比赛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网络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第二,引导学生使用优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应用网络精品课程深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利用多种交互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第三,构建网络精品课程反馈制度。多方面获取反馈信息,依据反馈信息对网络精品课程及时进行调整。第四,开展网络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研究,不断调整网络精品课程的结构功能,及时更新、补充网络精品课程的网上学习资源。第五,重视网络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工作,确保网络精品课程在使用期间课程的正常使用,促使课程做强、做大、做活,交互活动全面开展。

二、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构建

1.总体思路。根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我校将该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分为课程信息、导学部分、助学部分、促学部分四个部分。(1)课程信息。课程信息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相应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师简介、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考核说明等。这些信息使得学生阅读后能对本课程有基本的了解。(2)导学部分。导学部分的功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引导。导学部分按教材对应设计制作,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3)助学部分。助学部分的功能是网络精品课程的核心部分,是课程知识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重要环节,包括电子教案、视频点播、多媒体课件、在线测试、案例分析等。本部分采用多种媒体资源,如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4)促学部分。促学部分的功能是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丰富学生的课外专业知识,包括在线答疑、课程论坛、QQ专业群、辅导书推荐、网络资源荟萃等。

2.资源建设。(1)录制微型视频。微课最大的特点是微小,如何在微小的载体上实现内涵的扩展,是微课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的关键。课程的设计离不开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同时要求教师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和创作热情。微课程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寻找解决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开发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强,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创意对课程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将多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3)建立题库资源。学习者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在线测试上的习题是有交互性的,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次进行测试。学生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网上提问,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将有专门的专业责任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解答。

三、总结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7

(一)新媒体使社区教育超越时空限制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的特征,社区教育所面对的受众是相当庞大的,因而社区教育对教育传播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存在时空局限性,通常在固定的场所与时间进行,然而社区成员通常在繁忙工作之余学习,很难有固定的时间。此外,社区中的老年人也会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社区学校进行学习。新媒体的出现,成为社区教育较为得力的辅助工具,打破了时空局限这道鸿沟。社区成员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在第一时间参与社区教育,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学习机会。新媒体这种跨越时空的能力优势,是其他任何工具和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新媒体非常适合用来开展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征的社区教育。

(二)新媒体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学习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为多媒体化、图文并茂、有声有色,且丰富多样。新媒体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网络视频、图片以及电子图书等资源,能够涵盖家庭教育、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多个方面。既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使其便于理解,又可以极大地激发社区成员的学习兴趣。开放性的网络媒体为社区成员提供了世界范围的数字资源,只要社区成员了解基本的网络技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新媒体扩展了学习内容的广度,丰富的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社区内各个层次成员的学习需求。

(三)新媒体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社区教育并非以统一的教材和进度安排学习活动,而是由每位社区成员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时间自主安排,因而,针对社区成员的教育活动需要充分体现社区成员的个性化与自主性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冲破了原有教育中僵化、呆板的体制与不合理的限制,以灵活的方式使学习者置身于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社区成员,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分享全球的知识,在线与网络上的任何人进行实时的意见交流。新媒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个体化的公共媒介”,建立了“技术化的人际传播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异质化信息传播渠道,保障了师生的知识自由选择权和意见表达权,满足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全民化、数字化、现代化与人性化发展。

(四)新媒体加强了社区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社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为实现便捷、高效、新颖的知识传播渠道提供了可能。在以传统媒体为媒介的社区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同质化传播使得社区成员成为被动的受众,与教师、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异质化的新媒体为社区成员提供了自由、广阔的交流空间,社区成员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拥有自由表达权的个体,不再需要芯片植入式的传统教育,而是可以清晰的说出他们所期待获得的知识,也可以指出教学中的问题。这一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大自由度的互动式交流,从而确保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真正实现。

二、新媒体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平台

首先,提升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社区成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必须提升社区成员的信息化素养,使其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为此,需要加大对必要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社区成员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并使用新媒体设施;在社区范围内普及信息化教育,大力推广新媒体的使用,将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教授于广大社区成员,推动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其次,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一方面,建立供社区成员学习的门户网站,网络学习在新媒体时代中成为社区成员主要的学习途径之一,集合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使社区成员进入网站便可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网站建设是新媒体时代下社区教育的先导工程,加强社区网站建设也至关重要,将其作为构建社区大教育格局的助手和民众终身学习的阵地,充分发挥其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的作用。此外,在条件较好的街镇和社区内建立接收终端,使网络能够覆盖到全区范围,真正使新媒体的作用惠及每个社区成员,从而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新旧媒体双管齐下,满足各类社区成员的需求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交互性强,为社区成员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受到年轻的现代化社区居民的青睐。然而对于部分无法使用新媒体或不习惯使用新媒体的社区成员来说,新媒体的优势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也许更习惯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所需信息,这成为新媒体在社区教育中的短板。此时,依然需要传统媒体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成员,满足不同层次社区成员的需求。

例如,社区教育可以保留原来与报纸合作开设的教育专版,以方便习惯于传统媒体的社区成员进行学习,同时利用手机或电脑将社区教育的内容第一时间以手机报或者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各类社区成员以便捷的方式获得各自需求的信息;大多数社区设有专门播报社区新闻的电视台,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栏目视频资源上传至网络,供社区成员随时观看,这一做法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不错选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管齐下,使社区报纸、广播、电台与网络共同发展,使不同的成员根据不同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使他们享受到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促使新媒体的优势功能最大化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建立虚拟学习社区能够将现实社区教育转移到网络环境中,成为现实社区教育的延伸,既可以将新媒体的优势特征发挥到极致,又可以弥补现实社区教育触角涉及不到的地方。为此,可以通过设立适合不同群体的专门网站,方便社区成员在虚拟社区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圈;也可以通过微信为具有相同学习兴趣的社区成员建立一个群,在这个群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学习的心得;还可以通过云端建立一个社区教育的平台,社区成员可以在云端上分享专家的专业知识、价值观、实践经验,当成员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在云端里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解答。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可以突破现实社区教育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真正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开放,促使新媒体的优势在社区教育中得到最大发挥。

(四)创办网络“学分银行”,加强社区与高校的联合

新媒体视域下的社区教育要求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更加紧密,多层次、多维度、多行业的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中沟通无极限的优势,迈出狭窄的空间,打破封闭的区域限制,使社区教育向多维度空间发展。为此,可以通过创办网络“学分银行”的形式,加强社区与高校之间的联合,并借助高校这一外部力量优化社区教育的渠道与形式,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首先,社区教育可以引入“学分银行”的理念,社区成员通过在各类教育机构学习或通过教育部的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

网站建设心得范文8

1.1工作式运行模式

工作室充分学习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运营模式,建立“2+1+4+n”的工作室组织运行模式。即工作室由2名教师作为主要负责人,聘请1名高水平的企业专家顾问,选取4名左右素质高的学生作为核心群组成员,每个群组成员再带动n名学习同伴。

1.2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成员档案管理:更新成员基本情况、发展计划、发展情况等。活动管理档案:对工作室进行的每项活动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总结和材料归档。经费管理:对于院系给予工作室的经费支持及工作室项目收入,由工作室负责人负责记录、定期向系部领导汇报财务收支情况。

1.3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工作室的发展状况及业务教学需要,制订学习培训、内部交流、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活动规划,并且根据活动规划,切实执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1.4政策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工作室负责人有足够的精力做好工作室的工作,可以相对减轻工作室负责人的教学工作量,系部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中适当倾斜。项目验收后,依据相关规章制度,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贡献大小分配收入。对于参加项目开发的学生除了发放津贴外,另外给予创新学分的奖励,学分的多少由考核小组根据其个人业绩核定。

1.5考核评价机制

由项目委托人、系部、教研室、外聘专家共同组成考核评估小组,制订考评标准,对工作室按学期进行考评指导,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调整表现不好的成员。

2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中,结合承接项目的情况及专业发展需求,大概分为前台静态图片处理、DIV+CSS页面布局、FLASH动画制作及后台程序开发四个模块。以一个项目为例,说明工作室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

2.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以甲乙双方签订项目开发合同为准。如果项目较小,内容较简单,简单的协议也可以替代合同。在此过程中,积极与企业专业顾问联系,确定项目开发所需技术要领及阶段性成果验收、付款方式等。

2.2成立项目小组

根据项目特点,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小组教师成员及学生成员。此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团队的选取方面,首先面向全系学生公示项目开发内容,接受学生申请,最后由班主任、任课教师、项目负责教师、辅导员组成选拔小组,择优选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加入开发团队。同时,向系部申请使用网站设计工作室,履行相关手续。

2.3项目开发

由负责老师将任务具体细化,根据学生特点将任务进行分工,整理出相关联的技能需求。工作室团队中的学生如果有不会的内容,由负责老师进行辅导,师生合作完成项目的开发。在此过程中,项目开发团队向教学团队提供技能需求,教学团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将技能需求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然后确定相联系的课程,最后将知识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去,将教学效果辐射到全体学生。

2.4项目收尾

项目开发完成后,向委托方申请验收,验收合格以后,项目团开发队完成工作室的交接手续。然后,考核小组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收入,确定分配给项目开发团队的津贴。另外,教师和学生分别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3网站设计工作室实践成果

经过两年的网站设计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3.1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以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评价,而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由于承接的都是实际的项目,项目能不能顺利开发完成对教师影响比较大,面对这种压力,迫使教师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对领域内相关知识进行持续性学习。教师都反应切切实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及实践技能。在两年的时间内,项目团队依托工作室完成了部级精品课程《食品生产技术》和《食品生物化学》两门课程网站建设,完成了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海外合作与交流、网上校史馆宣传类网站制作,完成一些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个人获批市级课题、完成横向课题开发、获得相关的软件著作权等等。

3.2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前基于某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相对片面,学生其实学习的是一些零散的片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了陈旧的教学体系,面对需要开发完成的完整项目,学生不再在课堂在等待教师的传授和辅导,面对项目开发时间的限制及项目开发完成的奖励措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请教教师外,学生更多地会主动上网或是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进行针对性学习,并且这种主动学习在其他学生中间起到了辐射作用。

3.3基于项目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在基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模式中,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托实际项目,普通采用的是小组讨论、阶段评审等新型教学模式。另外,采用真实项目教学,学生带着实际任务进入工作室,教师则转变成项目负责人。在这种接近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有帮助,学生经常接触到团队合作、分工、事务管理等内容,对于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非常有帮助。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