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工智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引擎

谈人工智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引擎

摘要: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搭建安全开放的信息互动共享平台,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自己“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向往什么”“讨厌什么”等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深层次的、起驱动和制约作用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人关于善恶、好坏、美丑、得失的判断依据、衡量尺度和态度选择。因此,有效地引导和帮助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价值观既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又受个体经济基础、成长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历经60余年的演变和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场景,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科技驱动时代变革,教育也必受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变革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突破现有思维范式,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机遇,前瞻性地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和使命。

一、人工智能时代概述

人工智能是对脑科学、神经科学、大数据、物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的一种集成创新,可以通过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某些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对人类意识、思维和行动的高度仿真。因此,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为人造的类人物。当前的人工智能在信息感知、数据处理等“浅层智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概念抽象、推理决策、话语的解析等“深层智能”方面还很薄弱。总体而言,目前人工智能仍然处于有智商没情商,有智能、没智慧,有专才、无通才,会计算、不会“算计”的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局限性[1]。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嵌入式芯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量子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的高度交叉渗透融合,人工智能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发展高潮,逐步从功能单一的专用人工智能向更有“智慧”的通用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应用领域将进一步迅速拓展到人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机遇

价值观教育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但价值观高度抽象、凝练、内隐,如果教育方法手段陈旧、载体单一、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不足,就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人工智能为全面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提供了现实可能。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以大数据、深度学习和算法为运行逻辑与技术基础,它之所以能够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因为它能够以数据的形式揭示、分析、预测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2]。如果数据被赋予背景,它就成了信息;如果数据能够提炼出规律,它就是知识;如果数据能够在分析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正确决策,那它就是资源[3]。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的认识已经实现了从随机抽取小样本数据到使用完整大数据,从追求精准性到接受混杂性,从注重因果关系到关注相关关系,这些变化正逐渐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资源[4]。

(一)人工智能保证了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人的思想变化具有动态、复杂、隐蔽的特点,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行为痕迹均将被抓取、记录并数据化。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便能相对全面地掌握大学生不同时期的行为轨迹和思想状态,既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又规避了“口是心非”的刻意伪装。这些具有全面性、客观性、随机性、过程性特点的数据,尤其是那些未经加工处理的非结构化原始数据,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真实情况,数据分析结论更加可信,使以往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价值观教育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范式,这无疑更有利于教育者作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决策。

(二)人工智能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教学过程因载体单一、形式枯燥、时代感不强等问题影响了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随着大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和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从以往的他赋性角色向自主性角色嬗变,对理论学习的排斥和抗拒心理愈加明显,这对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人工智能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式生动活泼,可以全方位深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的语境中感受真知,在鲜活生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升华思想。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实时捕捉和分析学生行为的数据,进行个性化更新迭代,实现教育内容的差异化呈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人工智能实现了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科学研判

人工智能的大数据采集虽然是碎片化、离散式、杂乱性的,但其集成共享、融合链接、综合分析机制能够有效地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集点成线、集线成面,从而分析大学生群体性思想行为规律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析和预测,可以为研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科学制定教育目标和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三、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教育首当其冲[5]。教育是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和考察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人工智能带给教育的改变是彻底的、全方位的,科学地利用人工智能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式。

(一)革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具有统摄性和导向性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育的思维框架、运行机制、实现方式和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第一,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工智能时代已悄然而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教育者要紧跟时展步伐,主动探索人机协同育人的契合点,不断挖掘技术潜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促进价值观教育创新发展,切实改变价值观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现状。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运用人工智能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这样才能在技术发展与价值伦理产生冲突时作出明智选择。其次,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道德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一个有“温度”的人际沟通互动过程,而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其工具属性决定了它并不能直接提供道德抉择。人工智能只是辅助性手段,教育者必须避免“数据崇拜”,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时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性格特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其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更加智慧,更具魅力,更显实效。最后,尽管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会让人工智能更了解人们,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存在隐私和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科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第三,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人工智能的优势之一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和处理,教育者借助全面真实的数据资源,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规律和行为取向,这有利于进行个体或群体价值观特质的差异化分类,便于为学生定制个性化教育内容和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真正实现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教育者应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构建社会价值秩序的内容,整合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6]。教育方法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具体教育策略。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不容动摇,新时期价值观教育可以灵活采用介入体验式、实践式的隐性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举行重大节庆典礼和仪式,开展志愿服务、支教帮扶、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红色旅游等实践活动,这些方式都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有助于实现从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到自觉践行的完美跃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扩展了价值观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形式。人工智能手段打造的虚拟情境将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和载体创新的生长点。

(三)搭建安全开放的信息互动共享平台

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对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分高校也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通过学生饭卡在一定时间的使用额度,筛选出家庭经济状况真正困难的学生群体,并给予精准资助帮扶。但也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待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校内各系统间没有实现教育信息的共建共享、良性互动和整合利用。因此,打破信息壁垒,搭建信息互动共享平台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信息的开放互动共享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为防止数据泄露、滥用、被非法利用,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划定安全边界底线,确定责任主体和惩戒措施,建立严格的数据监管制度体系,实施“分级分类、有限开放”管理模式,加强安全防护和信息审核,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四)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虽然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但教育的本质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决定,教师并不会被机器所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师虽然逐渐从传统的、常规的知识传授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但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工具,在情感沟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价值引领等方面还无法取代“教师”角色。尽管如此,人工智能还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家教师队伍是顺应人工智能时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是教师队伍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的人格感染可以弥补说教之弊,化解抵触情绪,使教育发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直达学生内心深处,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提升价值观的层次。此外,符合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教师还应具备“数据化胜任力”,具体表现为对数据的敏感与热情,对数据的搜集、判断、提炼、整合、分析、利用和生成的能力,更体现为将数据信息转化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学管理和教育环节设计的能力[7]。只有这样,人工智能才会真正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引擎”,切实发挥其技术优势,助力价值观教育向纵深发展;教师也才会实现智能时代的角色再造,回归育人本质,真正成为既是价值观教育的专家,又是人工智能的行家里手。

作者:王健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