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输出培养的创新

谈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输出培养的创新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普及的大环境之下,随着本科播音主持专业呈现出不断扩招的态势,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每年的招生名额只有几十个。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下,社会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个本科院校积极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但是结合当前社会背景来看,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压力非常大。本文将针对“就业优势强化”模式理论构架进行分析,明确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问题,提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输出培养中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就业优势强化;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一、引言

传统媒体在很长时间内是我国主要媒体手段,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诸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扩招。很长时间以来,播音主持专业成为考学热门专业。但是当前社会媒体环境出现了变化,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相对饱和状态,导致新毕业生就业成为困难。此外,新毕业的实际能力与岗位素质往往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岗位专业需求,造成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率持续创新低。如何在“就业优势强化”模式之下,实现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成为高校教学教育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将针对“就业优势强化”模式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输出培养中的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二、“就业优势强化”模式理论

构架“就业优势强化”模式顾名思义,便是结合当前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在充分展现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爱好和特点的基础上,在专业化、规范化的教学系统之下,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强化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强化”模式便是以就业为目标,对社会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细分,让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具备指向性。结合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来看,已经约定俗成的将其按照“艺术人才”目标进行培养,忽视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就业优势强化”模式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性”培养,使其成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与社会上本专业领域对口的人才,促使人才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本专业对口工作。结合当前社会背景来看,播音主持专业就业形势紧张,贯彻“就业优势强化”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顺利就业,具备极大推广与实践意义。结合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来看,并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措施,一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不明确,甚至一些高校教学时,人才输送方向不明确,导致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降低。

三、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问题

(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授课,大多使用小组授课、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们在校内学习时,课业压力非常大,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因为学生们没有机会去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社会实践,导致学生们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岗位存在脱节问题。很多学生们刚刚进入社会岗位时,这一问题便被逐渐放大,很容易挫败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很多毕业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专业知识运用也不够灵活,专业系统知识了解不够深入,促使学生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二)不符合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

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复合性知识。想要在同行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需要学生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增加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播音主持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一定采访、编辑、拍摄、制作等技能,但是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只具备某一项单一的技能,无法满足社会的综合性技能需求。

(三)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之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数量激增,导致师资力量和学生之间呈现出不平衡态势。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专业经验直接影响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结合当前大多数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脱产教学多年,知识更新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过去积累的知识存在滞后性。很多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研究之后,对于媒体产业、岗位了解的则相对较少,无法最大程度为学生们学习提供帮助。虽然一些高等院校邀请了业界优秀的媒体工作人员来学校承担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等,但是因为很多一线媒体工作人员的自身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很难长时间承担授课责任,造成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效率较差,教学知识与岗位需求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效率。

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输出培养中的创新策略

(一)加大教学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就必须要从课程上对播音主持专业开展教学改革。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要将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深化,让学生们将播音主持体系知识学深、学精,还应该结合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覆盖面。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独立的专业,但是与其他专业知识联系紧密。在课程设置优化中,应该合理整合新闻学课程、文学课程、播音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编导课程、文学创作课程等诸多内容,培养学生们综合素养技能。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时,必须要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们综合能力和综合专业知识。

(二)构建“双师化”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因为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教学专业,所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较高。教师必须要明确了解当前媒体行业的一线要求,并且应该由具备一线从业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起教学责任,否则教学工作则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并且无法给予学生们专业化的就业帮助。为此,应该在播音主持专业当中构建出“双师化”模式,实现高水平师资配置。所谓的“双师化”模式,指的是教师既能够承担理论性知识教学、文化课教学,又需要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综合性专业水平。为了满足“双师化”模式构建,必须要注重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针对人才引进来说,应该选择具备一线工作经验、紧跟时展趋势、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这样便可以保障教师教学内容于当前媒体行业需求相契合,为学生们提供一手的教学实践素材。针对人才培养来说,便是增强原有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践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让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走到媒体单位当中进行脱产实践学习,让教师在学习和实践当中,总结出当前播音主持领域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此外,高校还需要斥资引进行业内一线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特聘教师,定期来高校进行专业性授课,构建出一支具备专业化水平的师资团队。

(三)专业考核“证书化”、落实就业“无缝化”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职业专业技能需求,高校应该将播音主持专业“证书化”与本专业的课程考核联系,制定出多元化科学的考试机制,既要保障“课证结合”,又要满足“双重考试”的需求。切实将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与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满足职业能力考核需求,这样学生们毕业之后,在进行同专业竞争时,则会获取一定的竞争力。将“课证结合”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学生们需要向教师提交特色教学作品来完成职业证书考核需求与课程考核需求。高校为了增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必须要积极与媒体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育工作与人才就业的无缝衔接。借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媒体单位进行合作,结合本地媒体单位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当学生们毕业前,便可以去该媒体单位进行实习,学习专业技能之后,可以选择是否留在该媒体单位。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参加选拔赛事,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尽可能地缩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就业优势强化”模式之下,高校如何强化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重点。高校必须要结合当前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对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业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构建“双师化”模式并落实就业“无缝化”,借助“课证结合”与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为学生们获取更多实践机会和专业化岗位体验机会,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率。

作者:张宇楠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