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论文范例

统计教学论文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1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求用统计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计思维,就是能够从统计学角度思考,并能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注重学生统计思维的培养,只强调统计方法运用的误区,往往只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统计学的很多概念、原理没有完全理解,遇到实际问题只能机械地照搬统计方法,或者思维混乱,不知该用何种方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统计理论结合,讲授完统计方法后介绍一个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去解决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通过学生讲解、教师点评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典型的统计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克服传统统计教学的弊端。另外,案例教学的应用也是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社会的发展,更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要通过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熟练地运用统计分析软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能够透彻地理解每一个统计分析结果的含义,而不仅仅局限于知道概念,会用公式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在回归分析中,计算出回归方程后要能够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学意义;在假设检验中,计算出的结果表示要拒绝原假设,那么拒绝之后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合理的等等。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师生之间通过互相启发、彼此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学会团结协作。为保证案例教学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的选择要适当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案例,案例要能够体现出知识点,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比如在讲解方差分析知识点后,安排这样一个案例:消费者协会在零售业、旅游业、航空公司、家电制造业四个行业抽取部分企业,这些企业被投诉的次数用统计表给出,分析四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这个案例,先让学生指出方差分析中的有关术语,如因子、水平、观测值等在这个案例中各是什么;再逐步讲解方差分析中的知识点是怎样在这个案例中体现的,如方差分析的原理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所讲授的知识点,并且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另外,案例需经常更新,能够跟上时代变更的步伐,富于趣味性,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如对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对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

2.案例的安排要循序渐进

根据相应知识点安排的案例分析与解决的问题通常较简易,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积累和深入,当学生掌握的统计知识逐渐增多时,可以编排融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案例,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完时间序列分析这一章后,可以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获得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然后进行预测分析。学生可以尝试平均增长量法、平均发展速度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曲线拟合法、ARIMA模型预测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实证结果的比较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存在一个比较优良的解决方案,学生应该根据限制条件在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中找出比较优良的方案。通过该案例,学生不仅掌握了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预测方法,而且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统计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来,最好是让学生自己编写案例,用所学统计知识分析解决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都是不同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在听取他人的发言后,对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进行修正和完善,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编写当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针对大学生的月消费设计调查问卷,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就促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来解决,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教师已经讲授过的,运用这些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后,学生会很有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

4.重视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

案例教学中涉及到的大量数据必然要求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求解,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S-plusR等专业软件和简单易学的Excel。利用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对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还可以进行数据模拟和试验,演示概率统计的原理。在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入统计软件,首先使学生从烦琐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的解释分析等方面。其次许多统计结果可以在统计软件中以图形的形式输出,这样更加直观形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

三、结语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2

首先,统计案例素材来自于石油院校的各院系的真实课题。整个解题过程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背景,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将统计教学培养和专业教学培养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辨析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以石油为背景的案例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作为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主体,还可以作为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课题,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任何一个统计问题都需要论证和检验,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所选择的案例,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促使学生思考自己所做的结论是否具有可行性。

如果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比预期的结果要好,就可以适当考虑统计模型的可行性及与原始结论的差异性。3案例教学分类依照案例性质可分为解题型、分析型。解题型是指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统计原则和具体方法而采用的教学案例,其特点是通过实例性习题、例题进行具体的计算,简单地体现出多元统计学中的原则、定义、原理和方法。分析型案例是指由教师提供背景和材料,并具有明确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存在的状况、条件以及问题的发展演变趋势,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依照案例内容多少可分为专题型和综合型。专题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问题的某个方面的案例,也称专门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是对统计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或分析,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含量多。综合型案例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2案例式教学法三个步骤

2.1提出问题。案例教学当中的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可操作性、知识体现性这三个要素。真实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为将来处理实际问题做好有效的前期铺垫。可操作性是指案例应该有合适的解决办法,结果不能含糊,整个过程尽量思路清晰。知识体现性是充分考虑到我们的目的是教学,因此选择案例时候需要挑选能充分体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知识点的案例。

2.2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的主体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于陌生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案,作为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讲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总结利弊,再借助统计软件向学生演示,讲解问题的整个过程。讲解的同时注重理论的渗透和方法的总结。

2.3实验操作。通过案例的演示,明确具体要求,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白己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并介绍在其他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以利于学生知识的升华。

3结论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案例的正确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能更好的进入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身临其境的体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带来的学习乐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选择概率和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对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然后将概率和的中奖率联系起来,提出概率的运算思路,在其中添加统计的知识点,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最后,对概率和统计进行归纳,对概率和中奖率的关系进行解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正确选择案例,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师的带动作用下,数学教学可以变得很轻松愉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质量可以得到快速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开放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是教学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可能的开放,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概率的概念、公式进行仔细讲解,将统计知识点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使案例突出教学重点,达到知识点融汇教学的教学目的。开放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熟练握更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更能拉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自己的师生距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有效组织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在数学学习是整个过程中,打好基础是非重要的,因此,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教师要有效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难点和易点,循序渐进的提升难度,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培养学生敏捷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能力变得更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针对篮球投篮问题,根据球队人数的变化来计算投篮的概率,从最简单的计算开始,随着人数的变化,计算复杂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是一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逐渐加深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不断增强,综合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四、课后教学总结,不断改革创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应用的课后总结,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不足的完善,可以有效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时促进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课后总结,分为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总结,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对案例教学进行仔细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师总结时,对重点知识进行再度印象加深,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的不断创新。

五、结束语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4

1.教师按章节授课,把每章知识孤立分割教学,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是杂乱无章的,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和方法仍存在不足。虽然CAI等教学课件的引入提高了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但从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上看,效果不显著。

3.重视理论,重视知识的培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对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较差。

二、机械设计系统教学法研究

系统教学法是以具体机械设备(项目)为背景;以学生、项目和实际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教材和课程。把整个课程内容在一台具体机械设备上得到有机的整合,使机械设计各章节内容与课程体系衔接地更加紧凑、顺畅。学生开始接触课程就了解了科 学、严谨的设计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相关章节的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通过结合具体实物讲述,使学生对相关内容零部件的作用产生较高认识,对每一个零部件的理解与选择,必然会达到“学有所用”的要求。系统教学法课堂理论教学以改变过去传统单独各章节的分散学习,知识体系杂乱无章,使学生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对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去掌握有关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从而使学生具有设计其他通用零部件和某些专有零部件的能力。系统教学法特点:①系统性。整个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系统,每个章节内容作为要素。②典型性。具体机械设备包含大多数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③目的性。学习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选型。④科学性。根据学生理解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实施教学。⑤直观性。设备结构和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一目了然。⑥应用性。应用书本理论直接解决设备失效的问题。⑦关联性。充分体现各个零部件相互关联关系。

三、机械设计系统教学法实践

“系统教学法”的核心是一台具体机械设备,具体如何实施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设备应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有本质的区别,是把整个课程知识作为一个系统,而系统又是以一台具体设备而体现的,各章节的知识通过设备零部件的设计和选型来学习。设备零部件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以提升绞车作为一台具体设备实例教学。课程教学前,学生首先通过视频了解这台设备的用途,然后到实验室参观,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设备的外形。教师上课根据视频首先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这台机器的设计。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使用场合—失效形式—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结构设计”这一主线,本课程的学习分成三个单元进行,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诸如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组合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等内容列为重点内容作为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单元知识,在课堂上重点讲授;而把比较易于理解的某些章节,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择原则、过盈连接、摩擦轮传动等列为一般性内容,安排学生自学。第一单元———减速器。①减速器原理。强调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设计减速器时,应根据工作机的选用条件、技术参数、动力机的性能、经济性等因素。②齿轮。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然后讲解制造齿轮需要材料和热处理、齿轮的受力和强度计算、齿轮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齿轮的润滑和齿轮的设计、材料、加工热处理。③轴。根据减速器中轴具体结构进行教学,还要结合齿轮的结构和受力分析讲授轴的结构,对轴的设计、材料、加工工艺、热处理和精度公差要结合实际详细讲解,并对轴的失效形式和国内外最新维修方法进行介绍。④键连接。结合减速器的齿轮和轴进行教学,解释键的作用,重点学习平键和花键的选型计算和实效形式,其他类型的键作为扩展知识进行介绍。⑤轴承。结合减速器的轴系,解释轴承的作用,介绍轴承的种类,重点学习轴承的选型计算;结合减速器的工作特点学习轴承的润滑和实效失效形式。⑥螺栓连接。以减速器箱体的各种螺栓为例,学习螺栓连接的种类、应用特点和使用场合、预紧力的作用、防松的措施、引伸学习螺栓的强度计算和提高强度的措施。第二单元———提升绞车其他部件。①联轴器。首先根据提升绞车介绍各个联轴器的作用,重点学习联轴器的选型设计,联轴器的种类以自学和课堂讨论为主。②刹车器。教师简单介绍提升绞车中刹车器的作用和类型。第三单元———机械其他知识。①带、链和蜗轮蜗杆传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把这三章内容进行整合,改变过去按章节分别教学的方式。首先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就是以齿轮传动为参照物,重点介绍三种传动的特点、应用场合,然后再分开单独学习。②摩擦、磨损及润滑。学习时以减速器为例,讲解摩擦和磨损的危害以及润滑的作用。重点学习润滑剂的选用和润滑方式。③机械零件强度。结合齿轮、轴和轴承的失效形式,学习材料的疲劳特性;结合齿轮、轴和轴承的工作中的受力形式,学习交变应力特性。要通过具体减速器齿轮、轴和轴承的失效案例,使学生掌握零件疲劳破坏的危害。

四、结语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5

一、确定清晰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所在。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众所周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文本在进行编排时,就已经明确反映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点的分布等。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教学目标,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针对小学数学的具体特点,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放在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上。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兴趣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同时还要兼顾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检测来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这样既符合教育精神,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目标要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予以贯彻。

二、有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效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首先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其次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分散,使学生听课后无法把握教材知识,不能做到学有所获。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教师依据课程目标确定的,一般而言,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只集中在一两个知识点上,教师要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有效把握,并在课堂上充分落实。教学难点一般而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明白,让学生真正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找规律”这一内容时,依据教材给出的场景,给学生规律性地摆放了三种物体:盆花的颜色依次是蓝、红、蓝、红……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彩旗的颜色依次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能观察到盆花、彩灯、彩旗这几种物体的摆放规律吗?按照这种规律,右起第12个是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是重点。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法找出规律,运算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具体方法,这样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三、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生成

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教学生成的具体效果。童趣化教学设计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其设计得科学与否。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中,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例如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设计一些师生间的互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设计之前一般只是设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状况,比如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学环节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或者由于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在活动后,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现和改进。有的时候,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和不同班次间学生的差异性也具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班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学设计是理论,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童趣化教学具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讲好课,就要通过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教学设计来提升教学效果。童趣化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授课的文本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一堂课上得效果如何,教学设计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

作者:周宏梅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篇

一、通过童趣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生展示出求知欲的同时,教师应当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去探索新知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亲身体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中,小学生已经对图形有了一些比较初步的认识。这时可以问学生认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认为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东西。然后给学生一些长短不全一样的小棒,让学生自己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可以进行引导,拿三根小棒问学生是否能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思考用三根小棒摆不出的原因。

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明白长方形与正方形是四条边。接着再拿出两根长的、两根短的小棒让学生摆出,并提问把两根长的和两根短的摆成相对的位置的原因,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对边是相等的。然后老师将摆成长方形的小棒移成平行四边形,询问学生它是否还是长方形,并问为什么,让学生明白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最后将摆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二、鼓励童趣化的主动练习巩固知识

学生在教学中占着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小学数学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如:喜羊羊手里有十二颗糖,沸羊羊手里有七颗糖,它们想把糖一起送给美羊羊,美羊羊最后会收到多少颗糖?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讨论,听取他们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其进行鼓励,最后对其存在的错误进行改正和讲解。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范围,让学生能够快乐主动地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很难集中,因此数学教师在将新知识教给学生后应进行必要的巩固。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练习。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小朋友感兴趣的有着各种形状的积木、模型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询问长方形和正方形跟其他图形如三角形形状不同的原因。让学生能够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进行学习。并让学生用有趣的方式对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三、融合童趣化的生活体验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因此可以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统计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记录在一个星期里父母给的零花钱以及自己每天的花费及一周花费的总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乐趣,还了解和关注了自己生活的状况,同时让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总结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6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医患关系由原来的医生主导、患者从属的地位逐渐转变,患者可以自主就医,因此,在一些医院,由于没有足够的病源,造成临床实习的学生无法找到充足的病例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由此可见,单靠传统的临床见习培养模式培养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故此,寻找一种新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2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本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新兴的、系统化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把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临床体格检查视频相结合,采用多环节、多角度教学手段,具体步骤如下。(1)购进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为模型,通过参数调控模拟临床所有疾病体征,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对疾病的特定体征进行感性认识和实践,采用问、视、触、叩、听基本手法对临床需要掌握的体格检查基本知识进行实践和操作。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的病历之中,使临床教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增加,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思维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2)让有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的教师亲自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并录制课件,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合理化的体格检查视频课件,以弥补临床实践教学不足。(3)将多媒体示范教学与视频课件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上进行反复练习,使其在进入临床之时已经具备规范的技能操作手法,使学生有更高的热情进入临床见习。(4)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对学生进行标准的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3实验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3.1实验分组

实验分组的目的是检验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该实验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组:采集64名未培训前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然后根据析因设计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学生进行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乙组学生进行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授课,半年后,比较分析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第二组:选取我校见习生112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和B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授课),半年后,对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第一组实验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第二组实验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3.3.1第一组实验甲乙两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对比采用析因设计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成绩的影响不同,其中,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甲组(教学前成绩:2921.9分、教学后成绩:3745分)优于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乙组(教学前成绩:2999.3分、教学后成绩:3412.8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3.2第二组实验甲乙两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对比本次实验规定,学生考核成绩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通过对甲乙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可知,采用系统教学的A组的平均秩次为47.68(其中优秀14例、良好29例、及格11例)小于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B组的平均秩次64.88(其中优秀8例、良好17例、及格27例)差异显著(P<0.01),因此,可以说明,系统化教学组的效果优于传统带教组。

4讨论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7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已经广泛运用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成为高校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设备之一。在很多高校,对传统计算机机房做了改造,增加多媒体设备,改造变化成多媒体计算机机房;甚至很多学校将教室全部改造成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都安装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经完全覆盖高校,成为高校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高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现状

各个高校在对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管理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一下小结如下: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

较多学校对于多媒体系统的管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甚至少数学校对于多媒体系统的管理根本没有制度。和计算机机房管理一样,随着学校多媒体系统的增多,需要严格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管理好系统设备,以便正常教学。

②管理人员能力不强

多媒体系统管理岗位,是近年来随着系统设备的增加才增设的,但较多学校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安排一下简单开关设备,照看设备就行了。其实,系统的管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背景,或者具备操作和简单维护的技能,以便能够随时处理简单的系统设备故障。但实际情况上,较多学校的系统管理人员参差不齐,总的来说,没有管理系统设备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

③计算机软件不能及时升级造成使用障碍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很迅速,不仅硬件发展快,软件的更新升级也很迅速,例如,OFFICE软件的升级换代就很快,前几年2003的版本还在广泛使用,这几年从2007版本一下子就上到了2010版本或2012版本,由于微软公司的OFFICE版本从2007开始变化较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家里或办公室用的是2007以上的版本,做的文件在教学中到教室的多媒体系统中去使用,而教室的多媒体系统还采用2003的版本,不能够向下兼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影响教学成效。

3.高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安全策略

对于高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管理,综合各个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

①建立管理制度策略

如今的高校,一般在教室里都建立了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因此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设备数量是较多的,在管理上就应该形成一种制度,根据学校特定的情况和多媒体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只要有了制度,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起来就有章可循。

②确定专人专管策略

只是建立管理制度还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实施制度。在实施制度的同时,要确定多媒体系统应该是专人专管。对于这个管理人员,以前很多学校较少用到专业人员,这样给管理带来一些难度。专人专管,不仅仅是设置一个管理岗位,什么人都能够胜任。最好这个管理员具备计算机管理或多媒体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差也要做到对管理员进行专业管理和日常维护的培训。

③定期维护系统设备策略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主要由计算机、音频设备、视频设备、投影设备等组成,这些设备都和计算机相关,也可以说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便及时排除这些设备的故障。

④安装病毒防范软件,定期联网杀毒

由于多媒体系统中计算机起了主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计算机发生故障多媒体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因此,计算机在多媒体系统中占有绝对地位。对于计算机的管理,其中病毒的防范是保证其安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多媒体系统的计算机上要安装病毒防范软件,并且若有可能的话,尽量做到联网对病毒库升级,或者定期联网杀毒,做到防范于未然。

⑤适时软件升级

统计教学论文范文8

从现用的教材选文情况来看,低年级的童话课文比以往教材中出现的要多,而且低年级的要比高年级的多,它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减。但当前的童话教学幻想性缺乏,不利于小学生的想像力培养,而且从童话教学的目的来看,童话教学内容比较重教化而缺少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语文教师的童话素养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当中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还很不足。而且教师对于童话教学的课外拓展不足,明显缺少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童话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时期孩子们正处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中的事物。而童话教学不仅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借助网络的共享性、交互性进行教学,无疑可以更加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增进学生们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强化课堂童话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含义,掌握童话的表达特征和表现手法,指导学生欣赏童话并创作简单的童话故事。所以,在童话课堂上充分利用多教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其科学、准确、生动、形象、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起到优化语文童话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作用。同进还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童话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入门和认知基础。比如,在学习《雪孩子》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进行导入,然后通过雪孩子牺牲自己勇救他人的动人场景,让孩子们形象的感受到它一点点被火烧融时还拼命去救小伙伴的感人画面,使学生在看的同时,增强内心的感受,从而明白这篇童话的精神主旨,认识到这则童话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进行学习,则更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兴趣,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优化童话课堂的教学方法

语文童话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强化其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所以,在其优化加强的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是其中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使一些深入的道理简单化、生活化,从而把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童话易于理解和接受,引发学生们的共鸣,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理解力、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完成学习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促进童话课堂时教学成效

首先,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童话教学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所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以有声有形、视听结合、声情并茂、动静交错、富于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特点,将课文内容做文字、声音、图象、图形等方面的展现,通过图文处理、动画、视频音频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们视听感官的需要,吸引他们的集中注意力,以更佳的状态和更多的兴趣抽入到童话学习当中来。将其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性有效的运用到学习当中,生发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童话教学的直观性,易于理解和突破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应用于童话教学的导入部分,更贯穿于整体童话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所以,可以说闻和见在教学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的基础。怎样把童话课文中的一些静态场景以及一些抽象的图象、表情等生动的表现出来,这是教学当中的难点和重点。而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可以将符号、语言、文字以及声音和图像综合运用,灵活多变,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化的浅显易懂,将不好理解的问题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达到解决困难,形象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再次,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童话课堂“活”起来。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