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1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体检人群
中图分类号:R446;R1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6)02_0150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60225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巯基的酸性氨基酸,它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均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列为高血压诊治的实验室检验指标之一,并指出血清Hcy升高≥10μmol/L作为一项新的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Hcy已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监测中。
由于Hcy和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以胆固醇为主的血脂异常可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水平的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水平的升高,且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分别是HDL_C和LDL_C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负责其转运,那Hcy与Apo A1和Apo B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5,6]。本研究通过对18146例体检人群血清Hcy、Apo A1和Apo B水平的回顾性研究,分析血清Hcy、Apo A1和Apo B的分布情况以及指标的相关性,为Hcy、Apo A1和Apo B等指标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测及机制研究中提供实验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我院体检的人群,经排除选取收集信息完整的18146例进行分析。18146例体检者的年龄21~88岁,平均(4022±1214)岁,其中男9494例,年龄21~88岁,平均(4128±1255)岁;女8652例,年龄21~87岁,平均(4907±1158)岁。对所有人员按照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共6组。
12方法:采集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于促凝剂管,立即轻轻摇匀,待血液凝固后,3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应用Olympus AU5800全自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Apo A1和Apo B的水平,其中Hcy检测采用酶法,挪威Axis_Shield试剂盒;Apo A1和Apo B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德国AUTEC试剂盒,均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检测。每日检测高、低2种不同浓度室内质控样品,并绘制Westgard质控图。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版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Kolmogorov_Smimov检验对Hcy、Apo A1及Apo B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均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形式表示;男女两组间数据以Mann_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各年龄组间数据以Kruskal_wallis H检验进行多组间非参数多重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P
2结果
体检人群男性组、女性组血清Hcy水平均呈偏态分布,并且男性血清Hcy水平高于女性(Z=-7031,P
与总体水平相似,男性组和女性组的Apo A1和Apo B水平从21~30岁组到61~70岁组略有增高,但≥71岁组Apo A1和Apo B水平均略有下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Apo A1水平(χ2=5188,P
3讨论
血清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达成国际共识,美国已将Hcy升高≥10μmol/L列入卒中指南。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血清Hcy升高≥10μmol/L作为一项新的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本研究对体检人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升高≥10μmol/L者比例较高,达占5316%(9647/18146),显著高于已报道健康人群血清Hcy升高占28%的比例,分析原因是由于本研究的体检人群未排除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本研究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男性组显著高于女性组;进一步按年龄分为6组,血清Hcy水平在各年龄段组中男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组和女性组的血清Hcy水平与总体趋势相近,即血清Hcy从31~40岁组起呈增高趋势。国外研究也表明Hcy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与已报道结果相近,Hcy水平在低年龄组(21~30岁组)呈现略增高的现象,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临床中应将对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的Hcy水平检测年龄段提前,尤其是男性患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中备受关注,但结果尚不一致。有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HDL_C水平呈负相关、与LDL_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_C的主要组成部分Apo A1也呈负相关;也有研究结果显示,HDL_C及LDL_C与Hcy水平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Apo A1和Apo B水平男性总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在各年龄段组中男性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女性(除外Apo B水平51~60岁及≥71岁组),且呈现随年龄增高呈增高趋势(≥71岁组略有下降)。血清Apo A1和Apo B与Hcy趋势相近,相关性分析虽显示Hcy与Apo A1呈负相关,但r值均较低;Hcy与Apo B水平在男性组、女性组间的相关性更分别呈现正相关、负相关及无相关性,且r值均较低。因此,血清Hcy与Apo A1及Apo B虽有相关性但均呈弱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异常虽均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两者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Hcy与血脂指标作为评价及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两者联用将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Hcy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纪增长呈增高趋势;血清Hcy与Apo A1及Apo B虽有相关性但均呈弱相关。
参考文献
Zylberstein DE, Bengtsson C, Bjrkelund C, et al. Serum homocysteine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24_year follow_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of women in Gothenburg[J]. Circulation,2004, 109:601-606.
The Homocysteine Studies Collaboration.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meta_analysis [J]. JAMA,2002,288:2015-202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Gotto AM Jr, Moon J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importance of meeting lipid targets[J]. Am J Cardiol,2012,110(1 Suppl):3A-14A.
Xiao Y, Zhang Y, Lv X,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 profiles and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cystein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oronary angiographic subjects[J]. Lipids Health Dis,2011,10:137.
Bamashmoos SA, Al_Nuzaily MA, Al_Meeri A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homocysteine, total cholesterol and creatinine levels in overt hypothyroid patients[J]. SpringerPlus,2013,2:423-428.
Kernan WN, Ovbiagele B, Black HR,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2014,45(7):2160-1236.
连莲.99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33-2336.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2
【关键词】 行为,成瘾;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74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27-02
Behavior Problem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TAO Xingyong, LI Yingchun, RUAN Liang,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Methods A cluster sample of 809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ners 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behavior problem was 16.6%. Mea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le than those in female for the factors of conduct disorder,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in mean scores of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mean scor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both in psychosomatic disorder and anxiet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ewer fostered children in family, poor health of children, negative appraisal for children and scolding/humiliating children by parents/guardians frequentl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behavior problems. Conclusion Some behavior problems exist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especially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relevant psychosocial 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s health.
【Key words】 Behavior,addictiv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Child;Rural population
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农村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农村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农村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皖南地区某县3所农村小学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09份。其中男生492名,平均年龄(9.98±1.57)岁;女生317名,平均年龄(10.20±1.54)岁。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学生经过统一培训后担任。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监护人及家庭基本状况、教育方式、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等。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儿童的父母,“留守儿童”信息由目前的监护人提供。
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1]是儿童行为问题筛查中应用很广泛的量表。父母问卷有48个条目,采用0~3四级评分法。可归纳为6个因子即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本次研究以被调查儿童行为量表有1个或1个以上因子分超过常模2个标准差即评价为异常[2]。
1.3 资料处理 采用Epi 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0.0软件完成数据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与常模[2]比较显示,有行为异常者134例,异常检出率为16.6%,其中男生80例,女生54例,行为异常检出率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72)。各种行为问题按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焦虑57例(7.0%)、冲动-多动48例(5.9%)、多动指数43例(5.3%)、学习问题36例(4.4%)、心身障碍32例(4.0%)、品行问题26例(3.2%)。
2.2 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1。
对不同性别儿童各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个因子的得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龄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将不同年级学生各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3个因子上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有162人,占总调查儿童的20.02%。“留守儿童”有行为异常者34人,检出率为20.99%,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9,P=0.090)。进一步对2类儿童行为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在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5 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行为异常与否为因变量,将儿童与监护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再将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引入法,纳入回归方程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家庭抚养儿童数、被调查儿童健康状况、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4个变量,见表4。
3 讨论
行为问题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儿童行为检出率为5%~30%[3-4]。本次利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对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村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高于国内陈虹等[5]以同一量表在大连市的调查结果(11.27%),符合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的规律。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男生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与苏林雁等[6]和范娟等[2]的报道基本一致。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在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高年级学生行为问题更为突出。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学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0.02%,比例较高。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因子进行比较,显示“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身障碍和焦虑问题。提示缺乏正常亲子的监护可能导致该群体的心理负荷增加。王东宇等[7]通过对中学生调查也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由于正常监护的缺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有关行为问题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由于抚养儿童较多的家庭能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机会,从而减少儿童心理行为上的压力和困惑;健康状况差的儿童可能受到身体因素影响而导致心理行为变化;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产生叛逆心理。父母过分斥责、打骂儿童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且明显增加儿童日后行为[8]。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涉及多种因素,本调查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异常率较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应相互配合,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3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城市;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3994-01
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的儿童健康问题。在传染病和严重营养不良性疾病被基本控制后,单纯性肥胖也逐渐成为我国儿童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单纯性肥胖可造成机体一些器官、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同时还可对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此外,还是成年期肥胖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保健老师的健康教育,对增强学龄前儿童体质和预防成年期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我所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
3 讨论
3.1 从结果显示:1、我区4-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率逐年增加;2、农村儿童患单纯性肥胖率逐年下降而城镇儿童患单纯性肥胖率逐年增高。城镇儿童单纯性肥胖率较高,因此健康教育重点放在城镇。分析相关因素:1、饮食因素 摄入营养素超过机体能量消耗和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引起肥胖。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进食过快是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一个摄食特征。2、活动减少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即使摄入不多,但能量消耗过低,也引起肥胖,而肥胖儿童由于活动不便和笨拙不喜爱活动,形成恶性循环。3、遗传因素。4、家长的动机因素,尤其是溺爱对儿童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改变产生巨大影响。
3.2 具体措施:1、工作重点在城镇;2、加强对托幼机构保健老师及家长的培训,合理膳食结构,确保托幼机构儿童摄入量达到均衡的水平;3、适当加强单纯性肥胖儿童有氧运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控制体脂增长在正常速率范围内;4、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4-6岁儿童每天应该进行的活动量制定计划,选择如:步行、小步快走、球类、跳绳等。
参考文献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4
相关分析法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主要用于测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规律性。将其应用到课程相关性分析中,可从大量的、有噪声的、随机的课程教学所得数据中,使用成熟的数据处理模型,提取出隐含且有用的信息,以便于研究两个变量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直接量化两门课程间的相关性。相关分析法计算过程中,通常以计算相关系数R(又称皮氏积矩相关系数,计算式如式1)来判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其绝对值在0.8以上表明高度相关,必要时对R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结果|R|≤1。当R>0时为正相关,即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当R<0时为负相关,即两个变量变化趋势相反;当R=1是为完全相关,R=-1时为完全负相关,R=0则不相关。一般来说,0.3≤|R|<0.5称为低度相关,0.5≤|R|<0.8称为显著相关,≥0.8则为高度相关。课程相关性分析实践中,一般会选择学习成绩为变量x或y来考察两门课程的相关程度。
二、相关性分析
《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和《资产评估》两课程间的相关性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即对课程成绩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通过计算两两课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的大小,判断出是低度相关、显著相关还是高度相关。分析采用的软件是SPSS,其变量因子是课程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数据、相关分析过程的实现和结果研究。(一)数据导入在SPSS中提供了多种导入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导入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和导入数据库中的数据。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因此选择由数据库导入数据的方式。在菜单栏中选择FileOpenDatabaseNewQuery,把Access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到SPSS中,部分数据如图。(二)相关分析过程的实现数据导入完成后,进行相关分析。在菜单栏中选择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进行两变量相关分析,将弹出对话框左边的备选源变量通过箭头按钮输入到Variables选项框中。相关性分析的参数含义解释如下:(1)CorrelationCoefficients选项区内可选择计算相关系数的种类,课程相关分析的变量是连续型变量,故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即r系数。(2)testofsignificant选项内可选择显著性检验的类型,课程的相关分析中,事先并不清楚课程变量之间的差异方向,故选择Two-tailed。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SPSS自动进入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具体结果相见表1。(三)相关性结果分析R系数是课程相关性紧密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大于0.5时,则认为两课程显著相关;当R大于0.8时,则认为两课程高度相关。由表1数据可知:(1)《统计学》与《基础会计学》和《资产评估》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69和0.532。(2)《基础会计学》与《资产评估》两课程高度相关,R值达0.861。
三、结束语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5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研究表明,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且好发于机械通气48 h后, 是临床常见的机械通气并发症之一[1]。本文将对本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 为临床医生用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 其中男57例, 女43例, 年龄3个月~11岁, 平均年龄(5.57±1.34)岁,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2~21 d, 平均时间(7.13±1.46)d, 原发疾病:胎粪吸入综合征7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肺透明膜病22例、脑挫伤7例、病毒性脑炎41例、脊髓炎2例、重症肌无力4例、瑞氏综合征12例、神经根炎3例。
1. 2 方法 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套管抽吸或气管插管采集痰液后, 接种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选择性巧克力琼脂平板、5%~10%羊血琼脂平板, 霉菌则采用沙保弱氏琼脂培养基培养, 北京天坛有限公司提供药敏纸片, 记录痰液标本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指定1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100份痰液标本检验工作。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分析 100份痰液标本共检验出100株致病菌, 其分布情况如下:肺炎克雷伯菌44株(44.00%)、大肠埃希菌21株(21.00%)、铜绿假单胞菌15株(16.00%)、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13.00%)、其他(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臭鼻克雷伯菌等)8株(9.00%),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最高, 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耐药性分析 100株致病菌耐药性分析结果如下:①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20%、庆大霉素91%、头孢哌酮77%、哌拉西林58%、环丙沙星31%、头孢曲松0%、头孢他啶20%、头孢唑林0;②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26%、庆大霉素86%、头孢哌酮100%、哌拉西林59%、环丙沙星29%、头孢曲松13%、头孢他啶18%、头孢唑林0;③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18%、庆大霉素80%、头孢哌酮60%、哌拉西林60%、环丙沙星0、头孢曲松0、头孢他啶50%、头孢唑林0;④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0、亚胺培南17%、庆大霉素78%、头孢哌酮20%、头孢曲松45%、头孢唑林22%、哌拉西林67%、环丙沙星43%。由此可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主要致病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临床常用药物未发生敏感, 提示对此类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不适于临床治疗使用,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敏感性较高, 提示对此类药物具有较低耐药性。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获得的感染称为院内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感染或住院期间获得而出院后感染[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属于院内感染, 是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部实质性感染疾病[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常见的肺实质性院内感染疾病, 其发生原因为机械通气使患儿呼吸道屏障消失, 且局部留有创伤, 因此利于细菌侵入机体引发炎症反应。近年来,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 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患儿治疗过程中, 虽可对其原发疾病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但若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则将加重机体病情, 增加其脱离呼吸机治疗难度, 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对其身心均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 应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4]。
本文研究可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高达44.00%), 但仍有少数患儿出现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不常见致病菌感染, 且患儿大多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应用此类药物治疗将无法获得满意效果, 提示临床医生对此类患儿进行治疗时, 不应仅凭以往经验盲目用药, 以免贻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 临床医生应对疑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进行及时的实验室检验, 明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后给予针对性的用药治疗, 从而保障患儿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丽佳, 朱以军, 徐瑞龙, 等.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7): 2699-2701.
[2] 钟和悦, 冯宁益.小儿肺炎480例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广东医学, 2010, 31(6): 770-771.
[3] 刘明华, 张庆玲, 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1): 116-118.
统计学相关性分析范文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2~10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导致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重症监护病房是关键因素。结论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外科伤口感染;生殖器疾病,女(雌)性/外科学;手术室护理
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疾病及分娩等相关治疗均需通过手术进行,因此,在手术室患者中妇产科患者占据了较大比例。患者手术伤口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其中手术室中存在的因素是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2]。如何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3]。本研究将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旨在为指导手术室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34.5±1.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35.6±2.3)岁。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种类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方法:(1)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知识培训[4],让患者对目前疾病发展现状及术后恢复具有全面认识。(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妇科手术前由于对术后结果不了解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慌、紧张,甚至打算放弃手术等情绪[5]。护士应该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术前护理。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对患者体内各器官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手术和护理方案。(4)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士应该维持手术室安静,且随时保持手术室内环境清洁,加强无菌控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6]。为术中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可有效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5)术后护理。完成妇科手术后护士应该时刻对患者血压、心率及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建议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针对突发状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7]。
1.2.2观察指标
对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等进行记录分析,并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
2.2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
2.3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等因素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妇产科常用治疗手段之一[8],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规避相关术后感染因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9]。本研究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不仅与单一因素相关[10],可能同时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ICU是关键因素,同时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之,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规避危险因素的发生,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玲 单位: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钟水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33):161-162.
[2]王凤英,吴香竹,张菁云.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96-1397.
[3]房迎辉.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9):1556-1559.
[4]牟宗梅,王凌燕,陈秀娟,等.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97-2799.
[5]赵丽娟.妇产科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J].中外医疗,2013,32(34):174.
[6]王菊利.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11-312.
[7]陈利红,来金君,王晶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3):662-663.
[8]潘丽莹,刘翠花,杨满芳,等.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7):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