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范例

数字化医疗

数字化医疗范文1

【关键词】病历管理模式;医疗档案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

1我国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不足

1.1数字化医疗档案标准化问题。

数字化医疗档案所具有的书写、查阅方便,可反复查用等优点。但这些优势离不开其标准化的统一。但现阶段中国的多数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对数字化医疗档案的推广产生了直接影响。以往国家在制定相应的书写标准时,受到强针对性的影响,其适用范围小,实施效果不佳。数字化医疗档案中包含了众多专业医疗术语,因此提升疾病名称和书写格式的标准化水平成为了必须,要以相关法律为基础,让数字化医疗档案的网络服务功能得以实现。数字化医疗档案具备的生成速度快,可重复应用的特点,能让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因为病历模板的存在,也导致了雷同病历的出现,当患者所患基本相似时,某些缺乏责任心的医生就会依照模板进行书写,而忽略了病人的实际情况,最终让数字化医疗档案出现明显漏洞。即影响了医生基本能力的提升,也让医疗档案的真实性收到影响。

1.2数字化医疗档案安全性问题。

数字化医疗档案作为病患整体医疗进程的记录总结,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医疗资料,而数字化医疗档案可以帮助医生迅速、正确的根据病患情况制定适用的治疗方案。所以,数字化医疗档案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极为关键。数字化医疗档案的安全性主要可以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数字化医疗档案本身所存在的不足,存储数字化医疗档案的数据库中的资料可能被人为篡改病历,同时数字化医疗档案容易丢失,让医疗档案的安全受到威胁。其次,数字化医疗档案的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往往无法保障。数字化医疗档案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受其脆弱性的影响,易被计算机病毒等所侵扰,同时受到设备故障、网络老化等影响。

2建立完善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的方案

2.1完善数字化医疗档案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对系统精确性有更高要求。信息化医院的构建对医院管理系统的完善性有较高要求。医疗管理者必须对数字化医疗档案系统进行完善,包括存储和传输系统。只有以此为基础,方可让其支持信息系统的预设功能,并帮助其完全发挥,和医疗机构和信息化完美结合。将各类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帮助各种医疗信息进行有效传输,保障信息传递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让医疗档案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为医疗机构和病患所服务。

2.2提升行业标准化

在进行新型的数字化医疗档案的管理时,必须要先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再参考和吸收先进的国际经验和标准。一定要确保新系统和现有卫生系统之间的兼容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整个系统的拓展性。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不止要让数据共享的技术水平获得保障,还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系统间对接标准。唯有此,才可让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得以施行。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已经对数字化医疗档案的优势有了充分体会,但数字化医疗档案这一病患资料录入工具的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利用数字化医疗档案进行病患资料录入时,还必须将其视为医疗卫生机构间进行信息沟通的载体。因此,若要让数字化医疗档案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就一定要让整体系统间的实际作用的标准性得到保障,以此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

2.3提升数字化医疗档案安全性。

在数字化医疗档案系统运行中,可以采用使用者身份识别等方式来减少安全隐患。在实际应用过程,很多医生的安全意识不足,这也是对系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数字化医疗档案记载了众多病患的信息,本身归于医疗级保密信息。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就加入对应的加密和安全保护功能。现阶段常用的安全保护技术为数字证书认证技术。该技术可以提供临床医师签名以法律保护,同时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将未授权用户隔离于数字化医疗档案之外。从而保证数字化医疗档案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避免随意浏览、篡改等危险行为的出现,保护用户隐私权。

2.4促进医疗档案管理集成化发展

作为医院临床信息的交汇,数字化医疗档案记录着包含患者自身状况及医疗机构治疗方案等多方面的数据,无论是从医院的角度出发,还是病患的角度出发,数字化医疗档案都十分重要。在现阶段,中国各大医院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其对数字化医疗档案有更清楚的认识,慢慢明确数字化医疗档案系统在整个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但被实际情况所困,数字化医疗档案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在新病例管理模式下,必须要增强系统之间的链接,促进数据的汇总,让数字化医疗档案的集成化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并体现出数字化医疗档案不断临床化发展的显著趋势。

3总结

在现阶段,数字化医疗档案系统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其不仅仅能让医疗档案的书写质量得到提升,也可促进医院信息化发展。但因其自身所具备安全性,标准化不足最终让数字化医疗档案建设工作的发展。在新病例管理模式下,相关从业者必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于数字化医疗档案建设过程,推动其标准化发展,增加标准适用范围,让其能更好的为医院、病患服务。数字化医疗档案的建设仍需要医疗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其过程极为漫长,唯有持续不断的推动数字化医疗档案的进步,才可让信息化医疗服务模式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边继凤.浅析新形势下病历档案现代化管理[J].兰台内外,2017(2):61-61.

[2]刘兴云.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处理问题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5):155-155.

数字化医疗范文2

关键词:医疗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俗称病案或病历,是患者就诊和住院进程中记录疾病救治过程的文件,它从首次诊断、入院记录、病程日志、各种检查报告、手术记录、各种知情同意书以及出院诊断等多项内容完整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资料和原始档案,同时也是医疗纠纷中的重要证据来源。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住院病人数量的激增,现有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临床、科研、患者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寻求一种高效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1我国医疗单位目前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

(1)医院存放医疗档案的空间严重短缺。目前,我国省级医院归档医疗档案数量均已达到几十万份,一家三甲医院平均每年的出院病人5万人次以上,庞大的医疗档案数量对医院医疗档案室的工作造成极大压力。随着年出院病人数的逐年递增,医院存放医疗档案的空间捉襟见肘,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存储需求。(2)医疗档案库设施不完善,不利长期保存。据调查,很多医院的医疗档案全部储存在住院部地下室的仓库中,由于地下仓库防潮防水及通风设施不健全,导致医疗档案潮湿,年代久远的医疗档案有些字迹难以辨认,非常不利于长久持续保存。(3)病案室反复借阅,损耗纸张。目前医院的病案借阅主要有医疗保险检查(省保、市保、铁保、农合)抽检病历、科室借阅及科研借阅三个方面,反复借阅和使用的损耗,不利于纸张的长期保存。(4)医疗档案查找和复印效率低下。一家三甲医院的日均医疗档案复印量最少在100份以上,由于是人工查找医疗档案,楼上楼下跑,工作效率低下,患者等候时间长、意见大,严重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

2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医疗档案数字化的含义。所谓医疗档案数字化是指通过数码设备将纸质医疗档案记录转换为数字图像,存储于数据服务器内,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传输、利用和管理的医疗档案。利用网络检索系统,医护人员无需再到病案室查阅原始纸质档案,数字化病案信息以及图像可以在全院范围共享。(2)有利于医疗档案的长期存储。原始医疗档案经扫描存档后,可以统一装箱堆放,大大节约储存空间。箱子经特殊处理,可防水防潮;原始医疗档案的使用率降低,可减少翻阅和磨损,有利长期妥善保存。(3)提升病案室的服务能力。数字化后的医疗档案可满足教学、科研和随访等需求,还能更方便服务于临床,对患者提供的复印病案服务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4)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医疗档案管理水平。原始医疗档案需要先从病案仓库中找到相应病案,然后再由人工一张张手动复印,数字化的医疗档案如需复印,直接从电脑中提取、选择内容、点击打印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5)节约物力成本。一般医院病案室用来复印病历的复印机使用寿命为2年左右,购买加上维修、耗损和墨盒都需要成本,医疗档案数字化后只需打印机打印即可。另一方面,医疗档案数字化使用成像仪拍摄患者身份证自动存储服务器,省去复印的时间和耗材,每年可节省大量打印纸及墨盒等耗材约和人工成本。同时,医疗档案数字化后医疗档案直接打印条码装箱,利用定位系统准确快速查找医疗档案,所有需求都可在电脑上进行。每年可节约上万套医疗档案袋,节约了工作人员编码装袋的过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6)能够加强对医疗档案质量的控制。医疗档案的数字化过程就是对医疗档案的再整理过程,通过医疗档案的数字化,可以使手工整理的医疗档案错误在数字化时被发觉并得到改正。同时,通过病案数字化制作过程,对新归档的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修改,对现运行病案的质量管理也能起到促进作用。(7)是今后医院病案无纸化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医疗档案的数字化是未来医院彻底实现无纸化的基础条件,电子病历经过CA(电子签名)认证,和HIS、LIS、PACS、EMR、手麻、心电、病理等相关系统数据进行对接后才能完全实现无纸化,是构建智慧型医院的重要一环。

3医疗档案数字化系统的功能分析

(1)纸质医疗档案数字化制作。管理员从病案室领取医疗档案,为每份医疗档案贴上条形码,并将条码信息与医疗档案首页信息进行对应,将指定部分医疗档案分派给指定的翻拍员加工。翻拍员正常翻拍结束后,由管理人员进行质检,管理人员确认无误后,交由打包人员进行封箱打包,打包员按指定位子堆放医疗档案,最后在系统中记录每个箱子堆放的位置。(2)打印功能。病案数字化后,只要在计算机上输入病人姓名或医疗档案号,计算机马上显示数字化医疗档案,点击打印即可。根据各类人群的不同打印需求,提供相应的打印模式、打印权限等,方便快捷。(3)科研功能。数字化处理后的病案内容图像可以在院内网的医生工作站上阅读,医务人员可以自定义科研模板,并从数字化医疗档案中摘录数据,可将数据导出到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后期建模分析,使得过去无法做到的工作现在很容易就能实现。(4)借阅功能。医疗档案数字化后,不再借阅纸质医疗档案,所有的阅读都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阅读按权限进行分配,在阅读前,阅读人必须向主管部门申请阅读权限,只有授权的人和医疗档案内容才能阅读。

4结语

新时代医疗单位发展步伐加快,随着构建智慧型医院和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逐步提高,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必经之路。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更好的发挥医疗档案的作用,优化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进步,最终推进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汤伟.大数据对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8):59-60.

[2]杨丹妮.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03):90.

[3]方孝梅,明星辰,杨婷.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及地位[J].办公室业务,2013(13):160-161.

数字化医疗范文3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强化设备管理和维护是保障其正常发挥效益的基本措施,文章将针对如何做好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展开论述,给予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在各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属于核心医疗设备,它在医院所有设备中占据极大的比例,促进医院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正因为该设备为医院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加强对其管理与维护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述,提出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相关措施,以此作为参考依据。

1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数字化影像设备而言,要想做好其管理与维护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影像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对设备维护知识有所涉猎,这样才能保障该设备正常运作,发挥真正的效益。除此之外,这类人才还必须对以下方面知识熟练应用,比如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网络知识,熟练使用分各项软件,对于设备经常出现的硬件或是软件问题,能够了解基本的解决方法,对于设备的常规的维护必须清楚了解。数字化影像设备只有维持正常作业状态才会发挥真正的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是年久失修,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知识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施岗前培训,依据操作规程进行,对于该影像设备而言,其必须具备独立的专属计算机,同时还需独享一个工作站,上述相关信息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所有设备来说,做好详细的存档工作,记录好工作日志,严格执行以下制度,即交接班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的管理,主要针对重要数据,还涉及到信息资料。如非本科室人员,严禁上机操作,不可以拷贝资料以及程序,教学中涵盖的影像资料,除管理员之外,不能随意拷贝复制。针对维护与操作人员而言,他们必须对设备进行管理,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即使出现极小的故障,也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并做好相应记录。如若该设备出现硬件或是软件问题,维修工程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排除,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拆卸设备。除此之外,医技人员、工程人员,两者要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合理有效使用设备,做好其管理与维护工作。

2做好存档、传输以及管理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这样才能保障该设备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必须对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包含其网络存档、传输与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其创造极佳的社会效益,并且获得良好经济收益。针对数字化影像而言,其主要是通过PACS系统运用,以此使影像信息发生变化,实现数字化,这相较于传统医疗模式有所创新,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数字化的形式,采取无胶片方式开展以下活动,如影像资料采集、阅读、存储以及管理等等,这样不仅为临床医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数字化图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高清晰度,这可以帮助医生直观了解到早期病变,对于一些比较细微的病症,也能及时发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影像诊断水平大大提升,而且其准确率与效率也有所提高。针对数字化影像而言,其在医院网络以下工序,即存档、传输以及管理,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实则程序极其复杂,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涵盖了先进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以及医院信息管理,因此优化该项工程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以下功能,比如数字影像极其数据收集、影像管理、显示与处理以及硬件拷贝与输出等,还涉及到比较重要的工作流程,诊断报告系统等。因此针对数字化影像来说,其在医院网络中的以下方面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即存档、传输以及管理,这对于医院的医疗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如医院准确诊疗率有所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疗流程有所缩短,因此数字化影像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开展预防性维护

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对于医院而言可谓是一个好帮手,一旦其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加强其管理与维护,这其中预防性维护非常关键,这可以保障该设备能够实现最大功能性。针对预防性维护而言,它属于一种超前意识,在故障未发生之前就对其进行维护,以修代养,化被动为主动,医院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这样针对数字化影像设备进行维护,他们不仅要具备医学常识,懂得机械相关知识,对电子专业也要有所涉猎,并对专业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具备上述知识储备,以此应对预防性维修,这样才能保障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预防性维护来说,其在模式上实现创新,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实现了良性循环机制,主动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维修人员可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如参量的检测、校正与调整、将机房的温湿度维持在正常标准,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机件不会发热受潮,做好清洁处理,去除灰尘沉积,避免发生静电现象,进而击穿设备零件。依据相关调查显示,数字化影像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于设备电源、运行环境,这两种因素引起故障占到了45%,人为操作不当比例为15%,自然损害占40%。由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故障发生频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实际医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功效。要想使该设备可以持久的为医院医疗工作出力就必须做好相关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晓艳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颖辉.论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通报,2013(02)

数字化医疗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医疗统计数据;质量;影响;提高措施

医疗统计数据是医院统计工作的生命,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一直都是统计部门的工作重点[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医院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HIS,不仅加快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速度,也提高了医疗统计数据的要求。

一、医疗统计数据的内容和质量影响

(一)统计数据内容

医疗统计数据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患者数据,在住院登记过程中,记录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②入出转数据,在护士工作站,记载了患者的入院信息、出院信息、转科信息,以及床位属性。③电子病历,首先建立结构化病历和数据库,然后利用监控、打印、功能扩展等技术,将医疗信息集合在一起。电子病历不仅能展示患者的静态信息,还能实现功能扩展,开展相关服务。④诊疗数据,患者在门诊和住院期间,接受医疗服务时,产生的诊断、治疗、处方、手术、检验、转归等数据,一般会呈现在病案首页。⑤护理数据,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期间,产生的护理天数、护理等级、查房记录、特殊护理事项等。⑥影像学数据,以PACS系统的应用为例,可对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进行记录和传输。⑦医学管理数据,患者在门诊、住院、接受医疗服务时产生的管理数据,例如手术费、床位费、器材使用费等。

(二)质量影响

医疗统计数据的质量影响是:①将统计数据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中,低质量数据具有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专项研究结果偏性[2]。②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一旦治疗、护理、医嘱不当,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引起医患纠纷和矛盾,甚至出现医疗事故。③一定时期内的医疗工作,要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表现和评价,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会影响决策的合理性。

二、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医疗统计数据的特点

(一)统一性和可靠性

以往统计工作,是以各个科室为落脚点,对数据进行记录、处理、归档,由于案例工作分散,责权不清,影响数据的统一性。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将各个部门和科室的医疗、服务、管理等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结合医院的信息需求,对数据进行反馈,确保信息提取是同一个数据源,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二)可用性和适用性

数字化医院的典型特征,是数据的处理流程更加优化,能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满足在线决策分析的需求。基于此,只有保证统计数据的可用性,才能开展在线提取分析工作。另外,随着医院快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指标不再适用,要求部门科室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更好地满足不同分析需求[3]。基于此,统计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三)多级别数据共存

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要求分析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数据处理要求,同时尽量降低损失效率。实践证实,如果粒度过低,开展年度分析时,大部分精力会浪费在数据的提取、归纳、汇总上;如果粒度过高,每天进行分析,又会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多级别数据共存,才能满足统计数据的实用性需求。

(四)有权限实时共享

医院的运行管理工作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部门只有密切协作,才能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不同部门内产生的数据,应该及时输入系统,方便相关部门进行查询和获取,实现数据在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共享。但是,考虑到这些数据存在误修改、误删除的风险,共享必须建立在一定权限上。

(五)高效监控和反馈

在医院运营的各个阶段,都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基于“垃圾进、垃圾出”的理论下,无用数据只会带来无用决策,提示医院必须重点关注。对于医院本身而言,针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应该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从数据的产生开始,到数据的分析为止,全程保证数据质量。

三、目前医疗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失真

从医疗系统的整体发展来看,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是可靠的,但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中,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医院管理层不重视,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低,尤其是基层填报人员经常更换,导致原始记录不全。②统计部门的执行力度不足,没有严格按照我国统计法的要求执行,导致虚假数据出现。③医院内统计部门的地位低,管理人员可能干预统计数据,或者监督控制不到位,导致数据失真。

(二)适用性差

医疗统计数据的适用性差,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统计指标缺失,或者随意更改统计指标,无法和整个体系完美衔接。②医疗统计的指标、方法、口径不统一,或者指标设置有歧义,统计人员使用指标时有困难,无法进行对比或滥用数据。③数据产生环节控制不到位,以患者信息为例,没有准确记录来源地,在数据分析时会影响深入性和准确性,没有发挥出统计信息的功能。

四、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措施

(一)依法进行统计

医疗统计工作有章可循,是提升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如果是重要的统计数据,应该制定完善的政策规定,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完善法制建设,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改进,杜绝虚报、伪造、篡改数据的行为,也不能擅自发放统计调查表。依法开展医疗统计工作,才能推动统计作业顺利实施,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规范统计方法

我国医疗统计工作中,不仅调查方法单一,而且指标设置不合理,制度和实际情况相脱节。对此,应该加快统计改革步伐,首先统计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了解统计工作的类型、范围,数据收集后,还要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完善医疗统计指标体系,在医院发展的特定时间段内,这些指标应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尤其是统计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等,应有明确的界定[5]。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反映出现象背后的特征;结合医院的发展情况,对统计调查方法进行创新,以减少医疗统计报表的数量,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优化统计指标

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必须对统计指标进行不断优化,分析医院统计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其一,确定统计指标时,应满足多元化、全面性的特点,保证统计工作落实和推进。其二,统计指标要有具体描述,不能存在歧义,以科室成本数据为例,要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情况,参考国家或地区标准制度,能服务于后续的查询、考核等工作。其三,在医院发展的特殊阶段,应对统计指标进行调整,切实满足统计工作的需求。五、结语综上所述,数字化条件下,医疗统计数据增多,如何保证数据质量成为一个关键。分析可知,目前医疗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数据失真、适用性差、孤岛效应、人才缺乏。对此,应该依法进行统计,规范统计方法,优化统计指标,加强监控评估,并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医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财

参考文献:

[1]刘洪云,曲巍,王秀霞,等.某三甲医院病案数字化浅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1):169-170.

[2]陈彩贺.关于医疗卫生统计在数字化医院环境下的应用与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831-1832.

[3]刘芳.医疗卫生统计在数字化医院环境下的应用与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249.

[4]谢若清.数字化医院统计工作理论模式与实践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9):317-318.

数字化医疗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自助机;数字化医疗;门诊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

引言

如今在以数字化发展的转型为开端的新经济形势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数字技术正在不断崛起中,并且时刻提醒着我们已身处数字化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变革,公立医院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型步伐正在加速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对于数字化发展战略,医院管理将越来越接近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从而加快信息化发展,应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早在2013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推出了“跨院一站式付费银医通服务”计划,从而实现上海市38家市级医院之间跨医院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的现代医疗环境。尽管当时一站式自助服务系统较早地引入了上海市各大市级医院,但由于技术和就医习惯等各方面原因,其使用率一直不太乐观[2]。但由于近些年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医院从各个方面着手,努力改变传统的就医诊疗模式,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缓了不断扩大的门诊人流量压力。近年来,面对大环境下,生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自助服务已全面推开,并对现代医院管理的高效稳健地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助机使用现状

我院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诊治心、肺、食管、气管、纵膈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我院于2011年开始实施自助机服务项目,以中国银行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各挂号收费窗口旁开辟自助服务区域,集中摆放自助机,全面实现门诊患者的一站式付费就诊流程和预交金跨医院使用功能。目前,我院自助机多种机型已经全部上线,包括胶片自助打印机、自助入院机等,但同样面对使用效率并不理想的困境。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各方面的实际管理,我们不断改进自助机的服务流程的方式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多次更新迭代,并且实施志愿者和导医的人员配置,从而提高自助机的使用率,方便患者就诊,减少患者的非就诊医疗排队时间,改善医疗环境[3-4]。

1.1资料与方法

对2017年7~12月,我院门诊的一站式自助服务系统使用情况的分析,重点研究总计580842例门诊就诊患者使用两种方式就诊的差异,并且结合现场使用情况,多因素综合考虑分析自助机使用状况。

1.2自助机与窗口的数据对比

相对于窗口挂号和收费接近各一半的情况,自助机相对的挂号患者更多。使用自助机收费的比例较挂号的比例低,仅占自助机使用的37.6%。考虑到实际操作使用中,由于收费相对于挂号,对于不熟悉就医流程的患者,可能会有部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需要花费时间去了解,所以部分病患会更倾向于自助挂号,窗口收费。2017年7~12月就诊患者挂号收费情况。自费患者在窗口挂号收费占窗口人流量的30%左右,而在自助机挂号收费占自助机使用率的40%左右。由于医保患者会有更多是就近医院就医,而自费患者会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慕名而来,所以面对更高的就医时间成本,自费患者会有更高比例的预约挂号就医思维,从而带动自助机的使用倾向。但考虑到,由于系统原因,目前还无法实现大病医保自助机挂号收费,会影响到一部分医保患者对自助机的使用率。

1.3自助机使用率数据分布

自助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上午8:00~11:00之间,并在9:00~10:00达到峰值,下午在13:00~14:00。考虑到我院窗口的人流高峰时间段在上午7:15~11:00,下午13:00~15:00。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自助预约的便捷性,在时间上带来一定量的分诊,避免了每天刚开窗的时间段的大量人流堆积的压力,同时在自助机方面,对数字化预约平台有一定依从性的患者,往往会更容易倾向于尝试使用自助机,并养成自助服务的思维习惯。使用自助机的患者平均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由于我院为专科医院,与我院主要就医平均年龄基本一致,并没有预期中的年轻化。但根据现场观察就医情况,会有部分年老患者由家属陪同就医,年轻一辈的子女选择使用自助机挂号收费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随着一代一代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活习惯的不断转变,加上医院主要服务人群的年龄分布性倾向,数字化医院的自助服务模式会有部分的时间滞后性,需要一定时间的堆积并呈阶段性增长。自助机使用者年龄分布图。

2我院实际应用中的探讨与效果

大力发展自助机服务是建设数字化医疗体系的必然趋势。医院自助系统的不断更新完善,患者可全程在自助设备上自主进行预约、挂号、收费、查询等一系列就诊操作[7]。可以有效分流部分患者,从而节省患者排队时间,优化门诊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并且减轻医院各服务窗口的人流堆积带来的工作压力,有效地帮助医院改善就医状况,提升患者满意度。但若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反而会变成医院日常运作的鸡肋[8-9]。

2.1我院就医环境的转型

我院主要采用集自助发卡、自助充值、自助预约、自助挂号、自助缴费、信息查询六大功能于一体的自助服务系统。自助机的投入应用,最基本直接地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改善“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排队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门诊医疗现象。我院不仅力求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为挂号难开辟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也在尝试为定期复诊的患者提供便利。所以在预约途径方面,除了自助机、网络、电话预约方式外,我院实施病患就诊后医生直接系统预约下次复诊时间。自助机的收费项目查询功能,使得各项费用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医患之间的医疗信息得以互通,有效缓解医疗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医患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优化了就医环境。我院系统为患者创建的预交金账户,采用就诊卡绑定身份证的方式,支持跨院支付,并且同一身份证号的账户金额实现共享。“互联网+医疗”不仅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使就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跨院银医通服务”也为实现医疗信息在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发挥着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2.2我院目前待解决的问题与举措

(1)在传播学中,有一条著名的选择性定律:“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都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协调一致”[11]。在患者面对人工窗口挂号收费和自助机服务的选择时,一个是虽然要大排长队,却是已固有的、熟悉的操作流程,另一个是也许会更便捷,却是没有接触过,操作后可能仍需窗口排队的自主操作[12]。目前我院对自助机的推广力度主要集中在让受众获得足够的信息量和更多的对自助服务的使用机会,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更清晰的应用思维体系。所以我院大力推广自助预约系统,并且目前已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预约就诊体系。通过自助预约的应用带动自助机的其他使用功能。(2)部分老年患者面对自助流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可知性,特别是充值后对钱款使用的担忧,使他们更加依赖与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当面现金交易。由于老年人群仍然是大部分医院最为主要的患者人群,如何让老年患者愿意多多尝试自助服务并提升对自助机的信任度,才能让自助机更广泛地被运用是我院主要的思考方向。所以通过自助机自愿者的人员配置的尝试过程中,我院于2018年3月正式为自助机配备固定的引导人员。在引导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患者顺利操作,从而让每位患者在成功实践中建立对自助机使用的信赖度[13]。(3)随着软件的不断完善和新的功能开发,机器由原先单一的挂号、收费功能,增加了自助发卡、充值、检查预约等等功能,而功能集成的越多,对于不熟悉电子设备的新手,由于部分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极易导致各种状况的发生,进而直接导致患者对自助服务系统的不信任和不依赖。面对自助机出现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往往都是由窗口服务人员妥善处理,总结状况后,向统管人员反馈,在实践的积累中,我院努力在简单操作与多功能化之间不断探索更好的平衡点。(4)在系统技术上,我院在门诊大病医保无法在自助机上自动识别、有效发票需前往人工窗口打印、没有实现换号退费的自助操作等应用功能方面,需要创新和突破。软件工程师们也在各种尝试,一步步实现技术更新。如果自助机服务应用设备的故障率较高,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患者对自助服务的信任度与就诊满意度。技术更新改革的步伐只有紧跟人性化服务的需求,才是更完善的操作系统,才能为更智能、更便捷的数字化医疗服务模块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2.32018年39月的数据对比

2018年3月,我院正式为自助机配备固定的引导人员。对于自助机的使用情况,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效果,故选取这6个月作为与2017年7~12月的自助机使用率的数据对比。2018年3~9月就诊患者挂号收费情况。通过对比,自助机的使用情况有明显的大幅度提升。其中,自助机挂号与2017年下半年的7.4%相比提升了5.5%;自助机收费与2017年下半年的4.5%相比,提升了3.4%。2018年3~9月每个月的挂号收费整体情况看,从3月引导人员的落实,3、4、5三个月自助机的使用情况呈稳步提升,6、7、8三个月趋于平稳,同时加上我们其他各方面的各项举措不断落实,9月有再次增长的迹象。2018年3~9月挂号收费每月使用率。

3多因素考虑提升自助机使用率的探讨

3.1自助机设备的宣传推广

在自助服务区位置方面,通过明显的自助服务区域的指向牌,并把自助机放置在优于人工窗口的地理位置。从心理学上说,人们更喜欢着眼于确定的事物。因此,在各区域自助机旁放置详细的操作流程宣传展板和手册,自助机上标有显眼的注意事项及重点操作步骤,更多的信息获取,有助于引导更多的患者对自助设备的选择与尝试[14]。

3.2自助设备人员的配置

前期需要一定量的志愿者和引导人员的宣传指导,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培养就诊者对自助机的操作习惯从而提升信任度和依从性。其中,以指导为主进行先期引导,并对使用者心中的不安,可以实时提供解答,为患者建立起对自助服务系统的信心。只有前期人员配置的投入,不断促进一站式服务系统的使用率和人性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使自助系统的使用进入良性循环,体现数字化自助服务的切实价值。

3.3人工智能的发展

数字化信息发展的趋势将是依托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接下来自助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中,医院自助服务系统的主要方向将是大力提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尽可能让软件替代患者进行选择和判断,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捷。就内部操作系统布局上而言,通过自动为就诊者快速定位选择从而达到更为高效便捷自助体验[15]。

3.4发挥窗口人员的岗位优势

面对数字化自助服务的全面推开,窗口挂号收费人员的岗位需求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易与录入,而是更倾向于服务。作为拥有专业会计知识的财务人员,并且身在一线基层窗口,更需要的是他们的岗位优势,将窗口的实践操作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保证他们与管理者的沟通与反馈,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的深入研究,向推进数字化服务的设计者转型。通过基层窗口财务人员与软件工程师的有效沟通与共同协作,技术的改革,在实践经验的依托下,才能真正的高效与人性化。这将有助于更科学合理地整合财务岗位,实现岗位最优配置,落实数字化现代医院的服务品质。

4结语

数字化医疗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医疗档案;档案管理;应用策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传统纸质载体为主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对比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弊端尽显,不仅档案整理、存放及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较大,而且后续对这些资料的使用率相对较低。除了要在资料查找方面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时刻面临资料丢失或者损害的风险,由此可见对传统纸质医疗档案管理进行优化改革的重要性。本文将以开展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并阐述数字化管理手段在医疗档案管理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应用策略。

一、开展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的优势

医疗档案属于国家众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医疗教学与医疗科研方面均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医疗档案的重要意义,各医院在日常活动中均会产生诸如文字类、图片类、表格类的医疗档案,并对其进行全面且细致地存放与管理。此种传统医疗档案管理具有零散的特征,即使各医院可将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细致存放,其使用效率也受到一定限制,十分不利于医疗教学和医疗科研的实际应用。此外,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传统档案管理具有档案损坏和丢失的危险。因此,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各医院十分有必要利用科学手段将各类医疗档案以数字档案形式进行存放和管理,并尝试构建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平台,这样不仅可提升档案查询和使用的便捷性,而且能最大限度保护传统医疗档案的完整性,有效避免档案借阅、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害和丢失的现象。传统医疗档案管理主要就人工、手工模式进行应用,与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其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差异性非常明显,而且以案卷、袋装、文件箱保存为主的纸质档案存放与查阅均相对繁琐,无法满足当前阶段行业快节奏的工作需求,所以十分必要就医疗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反之,应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医疗档案可以按照类别、年限、价值等进行分层管理,档案查阅与应用时只需获取相应的权限即可,不仅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大大降低,而且便于有关人员的应用,医疗档案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此外,还可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省市乃至全国级别的医疗档案共享平台,打破传统医疗档案应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面,加大医疗档案流动性的同时推进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规范与统一原则

规范统一是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础原则之一。首先,统一医疗档案业务技术标准。医疗档案资源标识、数字档案格式等均为医疗业务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其次,统一医疗网络信息标准。通常情况下局域网、地域网、广域网是医疗档案信息主要存在的网络语境,所以需要保证数字来源、编码方式与此类网络语境的适配性。最后,统一医疗档案软件标准。统一医疗软件标准后可切实提升各类医疗档案应用软件的通用性,有利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目的早日实现。

(二)实用与高效原则

对于医疗档案信息来说,其不仅作为医疗技术科研类资料,同时还需承担医疗与救治服务的重要任务。所以说,实用与高效也应是开展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换言之,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与行业特征就最优数字化档案工作流程进行选取和应用,并持续优化医疗档案数字化的具体方案,继而可在保证医疗科研、医疗诊疗和医疗档案数字化良好衔接的同时完善有关制度,提升医疗档案的服务性并强化其使用价值。

(三)安全与真实原则

在医疗档案管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化管理手段,虽然较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其安全性大幅度提升,但仍旧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档案资料的误删、错改等,均会影响档案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所以说,开展医疗资料数字化管理时还需确保其安全性与真实性,只有如此才可保证医疗档案的使用价值。

三、医疗档案管理中数字化管理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医疗档案专题数据库

开展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需将医疗档案类型作为依据构建对应的专题性数据库,确保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支持与平台支撑。具体而言,需构建医学论文专题数据库,及时、全面、准确地收录并归档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论成果,以医疗档案的形式进行呈现;构建医师医疗专利数据库,主要用于收集、整理和归纳医务人员专利申请以及授权资料等;构建科研项目与成果专题数据库,主要用于医疗工作者科研资料的存放与管理。通过上述几类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可为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

(二)完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在持续完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同时需构建数据检索数据库。此外,还需完善与数据检索数据库对应的电子文档系统、档案查询/录入/应用系统等,并创建医疗档案查询和具体应用界面与窗口,提供医疗档案的数字化服务,进一步强化医疗资料应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

(三)细化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政策

管理层人员的关注、重视是推动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得以落实的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普通医务人员也要给予支持。结合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切实需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在医院基础工作中纳入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与其他基础工作相同也要接受监督与考核。持续强化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档案查询、借阅以及应用服务。此外,作为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帮助医疗工作者就医疗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进而可确保医疗档案的收集符合有关原则,为后续医疗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综上所述,开展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可进一步提升医疗档案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促进医疗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医疗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开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共同强化数字化医疗档案管理的质量,充分发挥医疗档案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扬,马卫星.数字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12S):157.

[2]杨尚霖.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170.

[3]陈红,潘淮宁,戚建伟.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和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9):851-853.

[4]马清.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C]//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2016.

数字化医疗范文7

【关键词】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

前言

医疗设备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当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数字化时代的医疗设备管理备受人们关注,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作为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部分,在当前的实践中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个完善。

1数字化医疗设备

数字化的医疗设备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在计算机软件的协助下进行医疗设备的运行。实现了医疗设备数据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为进一步实现医院的自动化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控制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展开的,在对计算机的操控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的,在这一部分的系统运行中如果发生故障,将会致使整个机器设备都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整个系统都有序运行的关键[1]。

1.1数字化医疗设备常见的故障

常见的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故障大都是有计算机系统的设施引起的。软件的故障,基本上都是因为工作人员错误地操作造成的,软件的故障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亦或是应用程序文件数据的丢失,并进一步的阻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硬件故障,硬件出现问题在数字化医疗器械使用中是较为常见的。硬件作为一种高新的科技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如果发生较大的振动,就有可能造成硬件磁头与盘片的撞击从而导致系统崩坏。并且硬盘的故障造成的医疗设备数据的丢失是难以找回的,对于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2数字化医疗设备引进前的管理

1.2.1充分的进行调研

在引进高质量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前,要对医疗设备的型号,适用范围等都充分的加以了解。并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总结该医疗设备引入后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总结。避免产生医疗设备与医院不相匹配而产生的的资源的浪费。

1.2.2有关材料的积累

要对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的技术操作上的资料进行整理,将设备的结构、路线、安装等技术类指标都以一一进行整合。帮助医院拥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不仅仅是为现在的安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更多的是为以后医院数字化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借鉴。

2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安装及维护

2.1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安装

2.1.1安装过程

在进行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时,要着重对计算机相关的主板、驱动程序等的处理。将安装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妥善的处理。在安装的过程中医院的维修人员要积极的向厂家的工作人员学习,加深对于设备的安装,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与安装人员及时的进行沟通,保证整个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2]。

2.1.2保修协议的签署以及软件的备份

将保修协议放到一个数字化设备安装的首位,在进行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安装前。要与厂家签订一份软件维修的协议,将软件维修的时间、内容以及故障的判定等进行一一详细的说明,并要求厂家在进行软件的升级或系统的重装时提供必要的注册码,保证在设备遇到故障时可以及时的修复。同时,软件的备份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软件安装的过程中对系统和应用软件金进行统一的备份。

2.2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2.2.1硬件的管理与维护

首先要保证整个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场所干净整洁,没有过多的粉尘产生。保证整个设备的运行处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其次是对于硬件的维护,要定时的对计算机的内外进行清洁,并及时的更换受损的或是老化的零部件,将潜在的故障进行排除。减少设备带并运行的的次数,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整个设备的使用效率,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转。

2.2.2软件的管理与维护

关于软禁的管理要按照相关的操作顺序来进行操作,减少因错误操作出现的软件上的破坏和数据的丢失。在软件的运行中,若是发现运行软件出现故障要及时处理,以免为临床的医疗工作产生阻碍。并且在软件运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及时的对软件进行升级,提升整个控制系统的功能[3]。

2.2.3制定严格的使用规程

关于使用流程的规范化:①要培养规范化操作的意识,保证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开关机的处理,并且在关机之前要先将所有的程序进行关闭,再按照正常的顺序退出,并及时切断电源。②要做到专机专用,每一台医疗设备的运行都有其对应的计算机系统,严禁在医疗设备的计算机中进行其他的操作,不随意的删除和添加程序,严格控制外来介质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影响,适当的进行按安全监测,消除故障的隐患,将故障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对于反复出现故障的现象,要积极的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确定故障来源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③要在计算机系统运行遇到障碍时,要将病人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备份,保证各种数据信心不会丢失。在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要配备公用的光盘刻录机,对于医疗文件进行定期的保存。④关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护,计算机在运行当中会产生许多的垃圾,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产生系统漏洞,电脑病毒也会随之侵入计算机。因此在日常的系统使用时要及时的清除垃圾,及时的修复漏洞,为了避免因计算机病毒侵入而造成数据的丢失,要及时的进行备份[4]。

2.2.4技术人员的培样

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的运行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操控,因此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也不能放松。在数字化医疗设备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建设队伍中。对于已经从业的技术通信设计与应用73人员来说,则要不定时的开展专业知识的普查活动,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牢牢的掌握住技术操作的要领。当然在对于技术人员的考核方面也不可以放过,制定合适的考核制度,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确保数字化医疗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在对于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管理中,技术与人才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构建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同样也离不开技术人员为之付出的努力。因此在今后的医疗器械发展中,要更好的将技术与人才结合起来,为实现医院的数字化提供更多的借鉴。

3总结

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不可逆转,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实现医院的数字化提供了借鉴。以数字化为契机,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加以提高,帮助医院的发展趋向更好的角度。综上所述,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对于一个医院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积极地促进整体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进一步的保障医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德医疗推出医用气体数字化解决方案[J].深冷技术,2016(07):40.

[2]刘宇静,朝洛蒙,龙建成,等.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J].中国医学装备,2016(10):105~108.

[3]方玉贵.互联网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6(10):88.

数字化医疗范文8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医疗设备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度融合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医疗领域中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标志着医学信息化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就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无线互联、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能、利用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开展数字化诊疗服务的角度,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从客观的角度揭示出了一条有效的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路径。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1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无线互联

在移动互联网进入“5G”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对人们日常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应用,也实现了高度的移动互联。首先,我们为每一台医疗设备设置了单独的二维码,利用设备扫描终端,只要轻松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就能够与医院信息中心进行连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医院医疗设备的无线互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之中,如“经颅多普勒”“心电图仪”等检查仪器设备可以在检查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生电脑进行实时互联,通过移动互联网及时传输检查信息,令医疗检查更加方便。如“体外呼吸机”“生命体征监视仪”等治疗设备,可以就患者的实时数据,及时地进行运转,当患者生命体征发生波动时,能够及时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患者的实时病情信息以警报的方式发送给医生,以促进进一步的抢救与治疗。

2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能

医院的医疗设备众多,对各种型号、年份、功能、款式的医疗设备管理也就成了一项难题。在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从而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能。首先需要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将不同型号、年份、功能、款式的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有效录入,并根据这些设备的具体信息,科学地对这些设备进行归类管理,之后为每一个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相应的条形码,使医生或医技人员通过扫描医院医疗设备的条形码,就能够获得不同设备的具体信息。对于医疗设备的数据库信息管理,可以使医生或医技人员更好地掌握不同医疗设备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有效运用医疗设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利用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开展数字化诊疗服务

医疗设备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需要构建起有效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并利用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开展数字化诊疗服务。在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中,以医疗设备为终端,以医疗人员为主体,通过理疗设备的移动互联,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在数字化医疗设备应用的基础上,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将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医院工作人员,与医疗设备进行移动数字化联网,医生利用电脑终端、护士利用二维码及条形码扫描仪终端、医技人员利用设备终端进行实时互联。通过在移动互联过程中的信息共享,能够使医疗设备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服务,帮助医生更好地获得患者的病情,便捷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如对重症监护人员,医疗设备使用医技人员可以将“体外呼吸机”“生命体征检测仪”等重要的生命维护设备信息,通过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时与主治医生进行共享,为医生的下一步治疗及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因此,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平台对提升医疗诊疗服务的效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能使医院工作人员更好地把握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医院的医疗仪器信息化管理、应用与维护,标志着医疗体系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领域。通过医院医疗仪器的信息化管理,促使医疗仪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加细致、周到的治疗。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要以人为本,利用人工数字信息化管理过程,更好地服务患者,促使医疗仪器设备发挥出更好的功能,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维民,刘伟海.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5,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