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毕业论文范例

水利毕业论文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专业评估;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推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发展思路[1-4]。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放在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5-7]。本文以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为背景,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办学特色,分析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详细的建设方案。

1专业评估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和完善专业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为了有效评估各专业办学水平,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在以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专业评估通用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省高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的通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同时按照《水利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测绘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吸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在通用性标准基础上,增加水利测绘类专业的补充标准。通用标准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共24项,另加特色项目,其中重要项目14项,分别为:(1)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法、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2)专业与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双语教学、教材选用、教材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考试改革;(3)师资队伍。主要包括:高水平教师、教师数量与结构、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4)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装备及利用、实践教学、图书资料及其利用、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成果;(5)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6)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改革;(7)科研水平。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8)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创新能力;(9)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生源、毕业生就业、社会评价;(10)专业特色与优势。主要包括:专业办学特色、专业教育特色、专业教学特色、专业教学管理特色。专业补充标准包括:(1)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论文;(2)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专业背景、工程背景、国际化背景;(3)专业条件。主要包括:实验条件、实践基地。

2专业评估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测绘工程专业于2005年立项申报审批,2006年09月正式开始招生,从专业开办至今,我校非常重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办学,我校测绘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评估背景下,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全面建设,有利于我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及诊断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从而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专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合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基础性建设工作,具体如下:

2.1突出古建筑测绘的特色,进一步探索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是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重点突出古建筑测绘,在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关课程,为学生打造牢固的理论基础。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综合考虑当前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绘的应用前景,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3个课程群:单体建筑课程群(面向古建筑外业测量及内业绘图)、古建筑变形监测课程群(面向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三维建模课程群(面向古建筑三维精细模型构建),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课程群,全方面培养古建筑测绘方面的高级人才。

2.2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评估的相关要求以及我校测绘专业特色和具体实际,着重对如下两方面进行建设。

2.2.1实验室建设

自2006年以来,在校内建立了普通测量实习基地,布设了7个图根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立了数字城市虚拟实验室、测绘工程综合实验室及3S实验室,可以开展全校工科专业测绘基础技能实习及测绘专业的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实习。根据专业评估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①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着重掌握扎实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拟每年定期举行校测绘技能大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②为了响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拟定期举行校测绘程序设计大赛,加强培养学生测绘程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能力。通过两次大赛结果,选拔每年全国测绘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

2.2.2实习基地建设

我校与安徽国土厅、安徽省测绘院、合肥测绘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及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现场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建立有效地野外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场问题掌控能力,加强学生对仪器的动手能力。根据专业评估要求,我校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实习基地建设:①校外教学基地应满足我校古建筑测绘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可以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包括:单体建筑的平面图、各层平面图、正横剖面图、监测古建筑形变特征以及古建筑三维建模等。因此,我校正积极与黄山市歙县联系,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②校企合作办学基地,近年来我校积极与古建筑测绘企业联系,不断寻求更好的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期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3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从专业开办至今,我校非常重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自开办专业至今,我校测绘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一些增强,现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人,占72.7%。专业评估中要求师资队伍具备合理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科研与教学能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专业教师数量充裕,但是以青年教师为主且具有高水平教师较为缺乏,参考专业评估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引援以及业内交流,包括引进企业、研究所的一些高级工程师,补充实践经验丰富、科研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加强师资培养工作,提高现有师资的实践工作水平,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留住人才。

2.4深化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评估标准中有人才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8]。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及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9],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重点从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贯彻在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通过学生科学研究课题(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学校创新计划项目等)、专业竞赛(全国GIS大赛、论文大赛等)、创新大赛等活动,以老师指导为辅助,指导学生在课题或竞赛过程中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嗅觉,并尝试将学生引入到老师的纵向课题中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根据我校以往情况,需要加强工作具体如下:①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定期召开交流会,指导学生解决所遇见的问题;②严格把关毕业论文,并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拟将引入二辩机制;③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实验教学、创新活动相结合,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以及创新活动,可以明确学生的特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便于因材施教,二是便于选题。通过此举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从大二贯穿于大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设目标

根据专业评估标准,我校拟采用三年左右的建设周期完成上述建设内容,达到专业评估的要求,为进一步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3.1通过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

以专业评估标准为依据,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根据评估标准寻找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不足之处,加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力度和效率,在高质量通过专业评估的同时,提高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

3.2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办学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可以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行培养,可以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3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

根据专业评估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入高水平教师、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师资待遇等方面,在吸引高水平教师的同时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最大程度上提高师资力量。

4结语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产学研融合;毕业设计;水利类专业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本科四年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考核,能够全面的地、综合的展示和检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自己所在领域的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但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校招生的扩张,本科生规模逐渐壮大,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已不再适应于现在的教学目标。[3-4]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探索毕业设计新模式,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5]其中,基于产学研融合是取得良好效果一种新模式。[6]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公司这些具有不同分工的社会机构在资源优势和功能性质上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7]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水利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当前的产学研融合模式,明确在其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探索如何将水利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深度融合,并从培养方案、学生选题、课题指导和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等方面提出产学研融合的水利类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

1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与培养目标的不适应

在目前水利类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独立完成,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作,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更不善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1.2毕业设计选题的不易

目前很多院校的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是由导师提前拟定,然后由学生在拟定的题目中进行选择,但是这种比较约束性的毕业选题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陈旧,可能已经偏离水利学科的发展方向,也不注重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工作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有些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知识面较窄,相应的工作量难以满足毕业要求;还有些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完成时间较短造成课题难以进行更深的研究,只限于基础的分析讨论,也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有些水利院校的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较少,在题目的拟定上缺乏实践性,同时有些指导教师连续多年使用同样的题目,毕业设计缺乏科研型,导致同学之间抄袭问题严重,查重率较高。

1.3指导方法及研究条件的束缚

目前水利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比较传统和陈旧,基本上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并不是在基础专业知识上进行加强拓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较弱;疏于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去完成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成果与预期目标相差很大;疏于向学生介绍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失去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许多水利院校的科研资源相对紧张,毕业设计配套的科研经费相对短缺,课题的研究条件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要求。

1.4学生存在的问题

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主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水利院校的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到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这往往与学生考研(准备及等待录取结果)、毕业求职等冲撞在一起,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忽略,重视程度降低,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复习考研、参加招聘会上。有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毕业设计通过较简单。还有些学生参加工作、硕士研究方向与水利专业不对口,认为毕业设计对自己意义不大,以后用处较少,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本科生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精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导致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5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导致毕业设计质量较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时间、精力有限,因为大部分教师平时既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毕业设计的工作又集中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完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利院校的有些指导教师专门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本身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所以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情况,降低毕业设计质量。还有一部分指导教师责任感较低,使命感较差,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指导,甚至直接交给自己的研究生对其进行指导,对毕业学生完成的成果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也不予理会,但是却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对自己指导的学生打人情分等等。

2产学研融合在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在本科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重要方案,将知识学习与企业生产、社会实践、科研任务相互协作、有机沟通、深度融合,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专业实践的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培养成为实践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2有利于促进企业、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

基于产学研融合模式的毕业设计性质,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人才计划,通过与院校的协调配合,参与对水利专业学生的培养,企业与院校相互促进发展。同时学生也可以尽早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基本构架、管理模式、技术开发等基本内容,也参与到企业技术实施和科学研究中来,能够从生产实际、具体经营和研发角度去具体思考问题,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节约学生对企业以及生产实践适应的时间,克服由于所学专业知识不扎实,难以适合企业要求的弊端。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省企业对应届毕业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费用。

3水利类专业产学研融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

3.1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本科毕业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市场导向与社会角度出发,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有效匹配,而且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两个主体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时有效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原则。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是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产学研融合模式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毕业设计的题目不仅要符合水利类专业的实际情况,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用性、创新性、科研型。以学生为本的盲选机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毕业设计中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所以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可以首先只毕业设计题目和相应的研究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在了解课题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双盲式的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机制不仅可以避免了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时的影响,而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可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关注程度和积极性。课题难度应适中。每一位毕业生的基础和工作能力不同,各有优势,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及研究内容后,院校及指导教师在符合水利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合理调整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这也就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一个毕业设计题目制定不同层次的难度。

3.3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后,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科研经历,在刚开始接触课题会无从下手,找不到研究方向,假如指导教师任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可能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研究方向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不能按时间节点,直接将文献资料、实验方案、研究方法提供给学生,这会造成学生只会根据教师的下发任务完成毕业设计,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从而缺乏自主动手能力。针对上述两种极端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指导教师应该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依据指导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案进行分层合理的指导。水利专业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例如从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过程及论文撰写过程等;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依据毕业设计任务定期指导;专业知识功底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确定等方面适当指引即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采用分层指导的方式不仅减少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压力,而且帮助学生收货更多知识,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4构建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联盟

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公司这些具有不同分工的社会机构在资源优势和功能性质上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产学研就是促进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构建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联盟。鼓励支持企业在院校建立实验基地,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学生,院校可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可以实时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与院校良性协作、共同进步的双赢目标。

3.5规范毕业论文写作

由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是第一次完成大论文的写作,所以毕业设计出现表达不合理、结构不明确、层次不清晰等现象。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多阅读文献,把握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毕业设计中也经常出现格式不规范、书写版面不工整的问题,指导教师在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对其严格要求,端正写作态度,规范论文格式,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4结语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4

一、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一)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从历次修订和执行的本科教学计划看,农业水利专业以往和当前开设的课程,足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工作和基本科研所需,关键问题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专业识并能灵活地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否在大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加强知识储备和拓展专业实践技能。毕业设计内容一般不局限于一门课程或一本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即使在学习成绩好,或者已经被确认录取为研究生的学生当中,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并不多见,“学习好”基本等同于“课程考试成绩较高”,而不能代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强。

(二)主动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利用便利的校园网查阅文献的学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查过文献,需要专业文献时仅在网上搜索一些网页文件,复制粘贴一下便草草了事。指导教师详细布置好的设计任务,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需要老师事无巨细地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试验方案的制定,数据的观测、收集及分析处理等能力均为空白。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独立完成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密切配合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有时需要小组集体完成,然而小组成员往往存在观望、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理,相互推托,不愿主动承担任务和责任。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

农业水利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多,一般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如MicrosoftOffice系列)、编程语言(如MicrosoftVisualBasic)、绘图软件(如AUTOCAD)等。从专业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无论对于学习或工作,开设的这些课程和课时量已足够,并且这些软件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自学并逐步提高熟练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配备个人电脑的学生为数不少,但学生在基本的Word编辑排版、Excel绘图及公式计算、简单的程序编制、CAD制图出图等方面的熟练程度远不及网络聊天和电脑游戏。

(四)文字及口头表述能力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层次不清,语句不通,详略不得当,标点符号乱用,错字别字常见。在与教师的沟通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明显不足,不善于应用专业词汇表达专业研究内容。

二、农业水利专业毕业设计发展模式

(一)知识脉络的传承

从农业水利专业阶段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课程的学习方面:在大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从大二学年开始进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至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基本修完教学计划开设的所有课程。在此期间虽然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更多的情况是在每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很快转入到新学期的课程学习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毕业设计往往针对较完整的项目,可能涉及“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水力学”“、钢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概预算”“、水泵”等多门课程知识,然而,在这些课程的独立授课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传达涉及的其它课程的所有知识。课程设计虽然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一门课程知识的运用。因此,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角度看,需要专业任课教师间的密切配合,尤其要突出强调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应用范畴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重点解决好专业知识脉络的传承问题。

(二)与专业对口单位的协作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解决学生毕业与工作衔接的一系列问题,除依靠全院教师的言传身教外,还可以加强与农业水利专业对口单位(如: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的协作,通过邀请工程师、专家、学者等到学院作报告或现场指导,将大四学生直接派往设计部门或其他生产实践部门参加实际项目等方式,开展多方面的沟通和配合,使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生产实际[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还可以及时了解对口单位的人员需求信息,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同时对教师工作也是一种交流和促进。

(三)本科的导师制

实行本科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指导教师也有了比较稳定的助手。对于有课题和项目而无助手的中青年教师而言,导师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结合我校农业水利专业阶段教学的实际,可以考虑学生从大三学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来,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通过协助教师和学长查阅资料、开展试验、撰写材料等逐渐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研究内容,从容地完成毕业设计。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5

实践教学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概况,进行了实践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从实践教学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效果总体较好,满意度较高,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

实践教学;效果调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2],通过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为例,通过对近几年毕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效果,明确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实践教学开展概况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重庆市唯一培养水利水电类高级人才的本科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专业定位紧密围绕国家建设重大需求,瞄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一流大学的发展水平,强化教学科研特色,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及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专业特色是注重水利和水运有机结合,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水利、水运行业的契机,培养水利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紧密联系水利行业建设的第一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利工程领域及其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毕业学生能够胜任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应用研究工作[3]。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类型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类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安排了相关实践教学。研究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4-5]。从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情况及学分组成来看,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4个部分,实践环节总学分为32.25分(必修课程),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18.4%,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依次为4.75分、7.5分、8分和12分,占实践环节总学分的比例依次为14.7%、23.3%、24.8%和37.2%,相对较为均衡。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0~2015届本科生毕业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1份,回收率为为83%。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男生253人,比例为76.4%,女生78人,比例为23.6%;在校期间总评成绩前20%、中60%和后20%的分别为122人、178人和31人,各占36.9%、53.8%和9.3%;目前工作单位性质为管理、设计、施工、读研和其它(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的分别为23人、65人、160人、58人和25人,各占6.9%、19.6%、48.4%、17.5%和7.6%。同时,问卷调查表还要求被调查人结合近几年的学习工作经历,给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和意见。

(二)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分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软件条件、效果评价及后期改进四个部分,其中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包括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力量等,软件条件包括教学方法、实践方式和管理考核等。围绕上述内容,共设计了三类题型,第一类为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4个备选项;第二类为不定项选择题,可单选也可多选,共10小题,每题4~6个备选项;第三类为简答题,共1小题,主要征求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认识与评价

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环节组成的认知方面,表示了解和熟悉的毕业生分别占96.1%和61.9%,说明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构成总体上有较好的认知。对实践教学质量水平及满意度方面,75.2%的毕业生认为我校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较高,有84.9%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效果感到满意,但也有15.1%的毕业生认为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目前在专业上较缺乏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在校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非常必要。

(二)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83.3%的毕业生认为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与其工作需求是相适应的,但由于学生毕业后有跨专业甚至跨学科就业现象,仍有16.7%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不太适应目前的工作需求,有必要丰富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学时方面,除少数毕业生认为偏多外,75.7%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适宜,有13.6%的毕业生认为课时不足,占总课时的比例应从目前的18.4%提高到25%或以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印象最深刻、总体效果最好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其次为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和实验。创新实践方面,有52.9%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创新竞赛活动,主要参加的竞赛类型包括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28.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3.6%)、挑战杯中国创业计划竞赛(23%)和学校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竞赛(29%),说明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创新实践活动较多,但引导力度有待加强,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科研训练方面,60.7%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科研训练,主要参加的训练有学生自主实验(35.6%)、专业教师主持或主研的科研项目(34.7%)、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9.6%)和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8.4%);今后仍有必要加强科研引导和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校内实训平台(如实验室、模型试验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是学生实践的良好场所,少数毕业生认为平台开放时间不够灵活、对学生的限制较多、实验条件有待更加完善;实验过程中应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同时建议某些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内容可聘请校外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讲授。

(三)实践教学的软件条件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影响因素方面,73.4%的毕业生认为影响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54.1%的毕业生认为是实践方式,34.7%的毕业生认为是管理水平。可见,教学方法和实践方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质量有重要影响。实践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教授如何开展某个具体实践环节,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复演,直至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72.5%的毕业生认为这种方法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较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方式方面,70.7%的毕业生认为现有实践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生产实习,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方面,64.7%的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最规范的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87%的毕业生认为今后应重点加强实习实践和课程设计管理。

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受“大土木”传统思想[6]的影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包含了较多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然而,这些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明确,尚未形成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训练体系。因此,建议进一步理顺实践教学的逻辑主线,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开展多层次递进式的立体实践教学训练。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目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大约为27.5周,约占教学总周数的18%。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虽有75.7%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适宜,但也有13.6%的毕业生希望能适当增加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在培养计划制定与完善过程中,可适当考虑这一需求。加强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调查显示,在校期间未参加过创新竞赛活动和科研训练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7.1%和39.3%,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兴趣的培养,对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缺少必要的科研引导与训练。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有针对性地强调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使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实践平台建设与开放

实践是工程的本质特征[7],增加实践教学机会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实践平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和基础保障,加强实习平台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8]。从问卷调查结果看,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开放,建立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办企业和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实践平台,增加平台的开放时间,提高开放的灵活度,完善实验设施和条件。同时,要调动学生利用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许多实验教学往往是严格遵照实验大纲去做,甚至连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目标结果都固定了,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不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此外,结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今后大多进入施工单位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调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应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四)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通常指校企双方以各自的发展和需要为导向,借助对方的条件与资源优势,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9]。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模式,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校外实习机会不够多,难以真正深入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为此,今后应进一步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例如,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学校可尝试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讲授,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学生也可借此获得深入企业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实践锻炼的更多机会。

(五)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和考评制度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估、考核机制以及管理规章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10]。要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除要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方法和模式外,实践教学管理与考评制度的规范与健全至关重要。今后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到全程跟踪与考评,确保相关规定的严格执行,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作者:钟亮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12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

[3]重庆交通大学招生信息网.水利类本科专业介绍[EB/OL].[2015-09-03].

[4]李树林.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5.

[5]郑艳娟,张宇敬,赵秀明.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1):54-55.

[6]张弘.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63-66.

[7]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8]余明东,钱波,郑发平.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7-129.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6

一、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专业将围绕我国及四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需求形势,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改革与建设。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针对农村病险水库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农业污水灌溉、农村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及整治等问题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09年省教育厅已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抓手,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继续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2.以培养质量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及野外教学实习。①实验教学方面:实验类型: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通过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工程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②野外教学实习方面:校区周边地区及岷江流域水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水利教学资源,地缘优势特别突出。根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的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学校“双支计划”和百名博士招聘为平台,加大师资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校“双支”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派遣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以此作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补充。

4.以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并加强专业教学的标准化管。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着规范教学管理,依据教学管理的规律,着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切实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教学实施者的作用。

二、建设进展

1.人才培养。以学校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继续保持和完善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定单式培养、开放式办学模式;聘请国内、外高级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主管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作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的指导教师,增强学生与社会的和生产一线接触的机会;对具备良好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科研专项辅导,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发表科研论文,确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已引进人才4人;构建专业负责人———专业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有机结合的金字塔形专业梯队;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和外出进修,加强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的申报工作。

3.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力争国家课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及水利部门的横向合作力度。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7

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

由于全国高校近年来的扩招,教学设备的建设相对迟缓或维持原状,工科学生们毕业设计所需实验研究仪器设备是否具备,所需经费的投入能否充分,实验室场和图书网络资源是否齐全等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文档、动画和图纸是毕业设计成果的重要呈现的方式,尽管大学们都已经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育,学生计算机素养也逐年进步,但调查对象对水工应用的基本软件实践来看,对office、CAD、3D等操作水平低,灵活性差,文字排版、图表编排、公式编辑、CAD操作命令混乱、精密运算不准确、三维动画多媒体演示障碍等方面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内容结构,不规范的命令操作和不熟练的技能运用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而影响到毕业设计质量的解决方案

学生要从自身提高对计算机技术对毕业设计质量影响的认识,了解这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特别是专业的计算分析能力培养。建立研究团队,小组成员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仅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专业领域中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必须规范选题范围,指导教师组织主导学生毕业设计全程,对指导教师而言,除了完成本职教学任务和高度的责任感外,更要加强工程科学知识和现代工程设计创新的引导,必要时也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子课题的研究,对于毕业设计过程全面掌控,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科学选题,保证理论切合实际,适应时展,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专业高效整合的因素。目前国内各院校四年制本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利工程计算机绘图,水利工程制图等课程,基本为每周2~4课时,考虑到学生基础差异和自主学习效果差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计算机应用类基础课程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整合起来,使课程设置体系与时俱进,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以一个专业为整体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每种计算机技术在不同项目中的作用可能截然不同,例如:“90年代以来陆续开发的水电站地面厂房CAD系统、重力坝CAD系统、隧洞CAD系统等实例中包含了很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坐标画线、沿曲线标注、表格生成等,每种计算机技术在每个项目中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因此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为毕业设计各个方向的研究创建人才基础。

高校作为人才储备基地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结合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软件的选用、计算机技术的选择方法、软件的升级、怎样保证科学计算的准确性等,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个弊端,作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极尽所能为学生创设实践基地,发挥计算机时代教育优势。目前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还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和客观,各位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也是一个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拟定一个质量评价标准如下:选题。选题应当来自水工科学、工程建筑、社会实验、模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调研论证。通过查阅书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和实体工程项目考察等形式调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备分析问题、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顺便考查学生对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毕业设计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性。实施方案、数据、图纸以及对设计数据的分析、论证科学正确、反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手段新颖独特、理论与实际结合,在某项研究上体现独创的见解、设计成果有实际价值。适当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不忽视手工计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倡计算机辅助手段和手工计算有效结合,对必要的技术提出手算要求,促进学生对算法切实体会和深入研究。毕业设计文档撰写质量。主要是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精准的数据表述安全有效、原理引用得当、论据充分、推理缜密、逻辑性强、行文流畅、设计成果和结论科学合理,参考文献资料翔实,格式规范等。毕业设计成果应该包括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以及实践日记等,严格要求毕业答辩环节。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答辩,答辩组老师要严格把关,考查学生对目标实现和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的见解,客观公正打分。此外,评价标准可参考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体化评价等,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等。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8

1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水利类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重水利工程建设,轻水环境保护;重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轻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尚未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有新技术新方法参与、多学科交叉综合,实施研究性学习,激发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认知—验证为主,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还未实质性地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传统方法密切结合进行教学方法的训练。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向水利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野外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科交叉、综合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等优势的发挥,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现本科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的方针指导下,根据社会要求与水利专业在新形势下的特点,为适应和配合四川农业大学对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作新一轮调整与改革的需要,应该通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心和责任心强、专业基础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的“五强人才”,培养成为全面型、综合型、高素质、面向21世纪的新型水利人才。因此,必须首先改变以往野外教学的许多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实习教学条件、野外实习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条件方面加大建设投资。基于上述背景,笔者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2,4]。首先,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等方面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重特色、前后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课程进行全面整合与重建,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块;其次,更新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按“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层次安排实践课程,在不同层次,分别设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系列。由此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4个层次,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又划分为7个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水利学实验模块、水工建筑物实验模块、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模块、水利工程施工模块、野外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4个层次由基础到综合,将知识—能力—素质作有机的相互衔接与整合。

2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1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开展专题研讨,邀请校内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等研讨活动,将实验类型分为: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3]。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数量,优化设计新的实践教学设置,降低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和应用型实践课程比例达60%以上。结合水利工程科研和生产实践,动态地不断更新管理设置实验课程,开发自主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本科生导师和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选修实验,自主设计研究型实验,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或社会应用实践项目,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精神、工程意识、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全面开放现有的实验室,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考核办法,加大实验考核和监督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学习的有效机制,利用假期进行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2实践教学与科研、实际工程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耦合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社会应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实践教学模块均采用多种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共同促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如通过野外工程实践,将某些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请生产单位的高级专家作为兼职老师等形式,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营造良好的工程现场情景,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刻领会理论知识,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将老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将老师的科研项目作为综合实验内容开设,将科研中使用的先进方法引入实践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具有科研优势的专业老师为指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设置实验室开放项目、创新课题,引导学生自主科研或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在选题、确定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实践兴趣。通过这些实践改革,探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及有效途径。实验室建设解决了课程实验教学和部分专项研究问题,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则要解决专业综合实践训练及专业理论向工程实际的转化与延伸。为缩短学校与工作单位的距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弥补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困难,根据岷江流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实习手段以及实习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以达到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目标。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并构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工程化、自由式教学方法,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尤其迫切。根据本专业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实习基地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成果,编写出高质量的野外实习指导书,加强了多媒体、录像片、网上教学等辅助教学手段,并在实习时间、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切实做到了点、线、面结合,统筹安排,不断优化设计了农业水利专业野外实习实践网络体系,满足了网络体系精干、紧凑、省时、省工、节约开支的要求[6]。设计了如下几条实习线路:(1)大兴电站、雨城电站、多营坪水文站线路,主要针对《工程水文学》等;(2)飞仙关镇河口地貌及岩层产状测量、雨城区李坝乡周公山温泉、雅安峡口灾害地质监测示范区、雨城区北郊乡碉堡山灾害地质现场线路,主要针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力学》等;(3)校内农场、都江堰灌区、名山灌区线路,主要针对《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4)紫坪铺电站、陇新水电站、龟都府水电站、水津关水电站、下村水电站、槽渔滩水电站、大石板水电站线路,主要针对《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水泵站》、《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水利制图》、《工程测量学》、《社会实践》等;(5)《水利工程施工与监理》、《毕业实习》等课程瀑布沟在建水电站实纲及实习指导。在学校周边地区的中型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灌区工程的建设管理等单位设立了实习基地,制定和逐步完善了双方合作共建的协议和相关管理制度,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习基地自建立以来,先后有2001-2009级多个专业1000多名学生在雅安周边的岷江水系进行了为期2~3周的野外实习。#p#分页标题#e#

2•3强化管理,加强质量监控,构建“1137”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模式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对社会需求、办学资源、专业特点及优势、学院家底、师生现状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学院构建了“1137”管理模式,即“1个目标、1条主线、3个阶段、7个环节”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模式。1个目标:即围绕工科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1条主线:即保证学生在大学4a的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这个培养主线不掉链。3个阶段:即新生入学阶段,明确专业目标和定位,稳定专业思想;2、3年级课程实践阶段,以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为主,夯实专业基础;4年级专业综合训练阶段,强化产学研三结合,完成专业理论与行业生产标准向综合成果的转化。7个环节:第1个环节(专业思想教育环节),明确专业定位;第2个环节(专业认识实习环节),强化及稳定专业思想;第3个环节(课程实验环节),掌握专业基础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第4个环节(课程实习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巩固和掌握;第5个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促进应用专业理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第6个环节(实践基地训练环节),进入并参与校内外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平台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团队作战”的综合能力;第7个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最大限度地从实际生产项目建立毕业设计课题,“真刀真枪把成果写在大地上”。

3实施成效

通过几年时间的强化建设,构建并完善了基于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野外实习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专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专业特色更加明显。主要成果与成效如下[7-8]:

(1)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期间,本专业作为全校的重点专业进行评估。评估专家新疆农业大学侍克斌教授在全面审查了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教师课堂讲授等情况后,又专门随机抽取了水利2003级10名本科生进行了混凝土砂浆坍落度试验、土力学剪切试验等专业技能测试,测试结果令侍克斌教授十分满意。评估中,由于表现出色,本专业被评为优秀专业,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

(2)本专业以突出学生的科技创新的特色优势,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等部级和省级奖励。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01级的吴娟等同学主持并参加的“四川雅安博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获得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四川赛区金奖,全国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历届毕业生中,有7个学生毕业论文获校优,在第4、5、6、7届中国水论坛上16篇,在重要核心期刊上1篇;参与编写内部教材5部,专著3部,总计300多万字;研发了农村水安全决策支持系统、水质健康风险评估系统、野外实习网站等;2009年2007-2008级多名同学获得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1项。

(3)水利2003级毕业生杨岳林、林森、李晓波等3人以及水利2004级徐冰等在成都的中国水电工程5局刚就业参加工作,就以出色的综合素质表现,分别被派遣出国到苏丹参与修建麦洛维水电站(该工程被称为“尼罗河上的三峡工程”,现已竣工发电)及摩洛哥高速公路;另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国家、省级公务员,如2005级的张炅?于2009年考取了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国家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