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谈水利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摘要]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以及高职院校转型进程之中,借助学校社会认可度、毕业生状况等方面的跟踪评价情况来展示数据应用情况,协助校方加强涉及的各方面能力,构建学校内外的整改、诊断、管理等一系列的机制,在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的活动。文章将职业发展规划、岗位需求两方面内容加以有机结合,采取筛选文献、德尔菲法、调查分析等方法对水利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调整,精简了现行的评价指标,构建成从不同调查维度出发,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一层面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包含八个维度,其涵盖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8个。

[关键词]水利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1引言

高等职业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这一机构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个人工作技能,注重技能应用上的培养。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以及高职院校转型进程之中,通过跟踪评价反馈学校社会认可度、毕业生状况等数据,协助学校方面加强自身的管理、教学、服务等能力,并建立各种管理、整改机制,已成为业内的主要活动之一。然而,由于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不同专业存在差异、有所侧重,统一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适应不同专业高职院校的特殊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统一指标体系的不均衡发展、不规范评价指标(来自多维度)、孤立的评价监测体系等都难以协助学校乃至于政府相关部门理顺此方面各种工作。本次研究基于上述情况开展了水利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的研究活动,选取高职院校(水利类)开展就业质量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研究,是综合考虑到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加贴近岗位需求,毕业生可以将自身的真实水平在短时间内有所体现,将研究的周期予以最大程度上的缩短。通过提出如何形成适宜量化测量、能真实反映水利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院校教育水平的指标,与有效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一套易于推广的指标体系,更加符合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真实情况,能够客观地评价学院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同时通过研究就业评价问题寻找更加精准的高职学生培养方向。

2高职院校通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所推行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评价主要特点在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评价、政府统计、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三种方式。

3高职院校通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

3.1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合理

随着市场的发展,教育部门针对就业率指标的评价进行了多次完善。但个别院校为了获得较好的排位,可能采取“造假”用工协议,“注水”其中的评价指标数据;尤其是“就业对口率”界定标准更是缺失权威性,导致该指标发生难以体现就业质量的“虚胖”情况。

3.2部分评价指标的实施操作存在困难

其一,有效样本具有唯一性。监测毕业生职业的有效样本(来自评价授权人)有明显的唯一性,以至于只能“片面指导”数据分析活动。其二,没有完善的参考标准对岗位能力做出相应的确定。在所获得的数据,不同专业的岗位能力层面指标都有着明显的分值高下不一,这也体现出各种专业对指标的侧重点不同。

3.3现行评价指标孤立未形成体系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很多指标来自于劳工组织、第三方机构等所做出的评价,而我国在此方面的“评价源”一般都来自三个层面。首先,以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签约率、就业率等的统计,主要目的在于对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做出有效掌控,使用更有效的办法来减少待业毕业生占比,保证社会稳定。其次,学校方面为了有效了解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管理机制运行效果等情况,并对之开展必要的跟踪调查,与人才机构、用人单位等联手实施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调查等活动,但其主要活动一般只限于预判招生计划的设置这一层面,容易造成和教育教学质量彼此割裂,无法干预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最后,长期观测毕业生就业情况能够获取学校未来教育的正确方向,但这样的活动一般都需要至少三年,方可获得考量、反馈的数据,学校方面的调整、优化自然是“等不起”的。

4水利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这一层面确立的原则在于:①保留量化指标中政府部门所需部分;②重点选取职业发展能力类、就业岗位能力类等方面的指标可以和毕业生需求相互映射;③就业质量、就业动态的反馈指标为主要提取对象;④提取能够对服务能力、就业指导等有一定作用之指标;⑤遴选核心知识培养状况所体现出来的指标。指标这一方面的选取重点内容主要定位为就业情况分析、教学及管理监测、管理监测/综合服务这三个层面之上。新增指标及选取依据:采用德尔菲法,针对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选取5位专家,制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再将专家确定的指标咨询10家用人单位对其进行权重赋值,最终形成了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含八个方面,涵盖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8个。

5结论

文章结合水利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通行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和分析,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以对标来完成整改方案。本研究由于时间较短,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进一步从各项指标的科学可考、易测易得性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徐瑶雅 单位: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