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论文范例

水利建设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1

1我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农业以及农民问题是制约我国改革发展以及建设方面的基础问题,对“三农”问题进行重视,同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对“三农”问题进行更加重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保证农产品的供应,保证农村稳定发展,实现整个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1.2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耕地面积较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重视,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改进灌溉技术和条件,对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1.3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因此,农业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非常必要。

2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其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的工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就导致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出现了不能相互兼顾的情况。

其次,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重复情况,导致很多的工程建设出现了较多的纠纷,在进行施工时,工程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以及施工技术含量较低,都会导致很多的安全隐患出现。

再次,施工管理比较粗放,导致工程建设标准非常低。我国的很多工程建设因为出现资金短缺和工程建设单位违规建设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建设标准较低,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过早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的问题。

最后,很多的工程建设比较缓慢,很多的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了年久失修的情况,导致其过早的失去了使用功能,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的情况。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也会导致工程规划不合理,在工程建设过程只能怪出现了纠纷,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对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要进行加强,同时,对相应的制度要进行健全,促进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成为便民工程。

3我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对策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在水利建设方面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开源和节流问题进行重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要进行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保证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向着生态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要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保证农业生产不会受到影响。在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合理进行利用与保护

在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要对相关的水利法规进行建立和完善,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要加大水利执法的力度,对出现的违法用水时间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查处,对水利活动进行规范,保证用水的规范性。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对费用进行收取时,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要进行重视,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3.2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提高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收益非常小,因此,其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农业经济发展不好,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这样就导致农民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在相关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税费进行了变革,同时,农田水利建设中也得到了公共财政的支持。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要对前期的资金投入进行重视,对财政支出情况要进行了解,保证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同时,要对农民的建设热情进行提高。

作者:张艳辉 单位:东宁县水务局

第二篇

1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致使水利建设现代化发展受阻

近些年,受改革的深入和国家为农民减负政策的影响,对农田水利的建设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使得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也相应的发生变化。黑龙江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早,现损坏较严重,整体水平较其他省份都明显落后。一直以来,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且大部分资金还不是集中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上,因此,别说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建设,即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修都是一大难题。

1.2工程建设盲目随意,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轻重区别较小

防汛抗旱一直是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的主题,但很多工程的建设都缺少规划,盲目随意,导致资金的投入和设施的建设不能合理配合,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划,多重于对大中型水利设施的修缮建设、配套整顿,却忽略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致使一些落后的地区严重缺乏标准和完善的水利设施。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极度不足,遇到雨水天气,道路泥泞、河流淤堵、河道渗水随处可见。

1.3只注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后期对设施的维护管理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国家一直以来比较注重黑龙江省农业的生产发展,也投入了不少资金进行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近些年,为了防洪除涝、治理水土流失,黑龙江省大兴水利工程。但是,由于缺少维护,一些设施经过长年的使用出现了老化、损坏现象,有些还无法再适应当地需要,而基层的水利部门却只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忽略了建设后的管理维护,导致很多设施无法再利用。当前,黑龙江省水利部门管理机制不明确,对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只顾建设,建设后却放任自流、不加管理,使得很多设施尤其是小型水利设施损坏、淤堵甚至功能消失,从而丧失了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2加强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设施标准,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知度,培养专职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设施检查维护。农田水利建设不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更高程度上还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紧密相连。普及农田水利知识,提高人们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科学的设施标准,使水利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培养专职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能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增强对洪涝灾害的抵抗能力。总之,黑龙江省应加强对本省水利设施情况的了解,因地制宜,学习他省的经验,结合实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促进水利设施的合理建设。

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资金是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先决条件,要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设施的现代化,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应该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开源节流,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开拓思路,不只局限于政府的投资,多渠道融资,利用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家兴办水利;让农民体会到水利建设的好处,自觉积极的加入水利建设,自己投入自己受益。总之,政府应从多方入手,筹集资金,促进水利设施兴建的步伐。

3)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注意水利设施兴建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大的整体,虽然大中型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但是小型水利设施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农村的田间道路和沟渠的连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业发展好了才能更好的带动经济的腾飞,而全省大部分农业生产都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通常都是小型的,这样就要求更加注重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只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好了,地方农业发展带动整体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小型设施的建设,使水利建设协调发展。

4)加强对水利建设的管理,促进工程多元化发展,重建设的同时重视设施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水利建设的多元化,同时,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让农民个人和相关管理单位都主动加入到对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中;对项目实行责任制,谁建设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责任明确到单位到个人;克服只重建设却忽视管理的倾向,定期对各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3结论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发,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了解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对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能够提高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

作者:马天昊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局

第三篇

1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现状

1.1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资金不足

在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中,一般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的。在支渠以下级别的农田水利设施是由当地的政府来管理的,其建设管理资金也是由当地政府投入的。但是由于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没有过多的资金收入,基本上算是入不敷出,而且地方政府向上级政府申请的建设资金一般也都用于道路建设上面了,很少会用于这种不能立刻收益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所以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1.2农民群众没有自发管理意识

农田水利建设步伐进展缓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群众的观念不正确。大多数农民群众都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和自己没有关系。政府水利部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水费,仅靠这些是不够,还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还有一点就是水利建设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从某项关于大学生调查中可以发现,几乎有很少的人会选择水利专业,而那些水利专业的学生最后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才的缺失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比较缓慢,管理模式单一传统,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其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

2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要点

2.1规范管理过程,明确管理责任

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首先就要规范管理,对于管理人的责任要明确。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详细地登记记录,并且对于本区域内的水利工程项目确定其具体为主,绘制出水利工程位置图,必须每一个水利工程都要在图中体现。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工程项目,政府水利部门还要将监管落实到人,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对建设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资金和物品的来源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且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突击检查,防止一些违法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政府水利部门还要加大对改建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加大关注,对资金的使用要有合理的安排,做好统筹规划,全面了解整个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2.2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利法律法规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除了要靠人之外,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当前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往往会给一些无良的施工公司有可乘之机,对于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处罚制度,增派相关人员做好水利管理执法制度,重点抓水利违法现象,对于出现的违法现象和违法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保证水利管理工作可以高效进行。政府水利部门还要积极进行管理改革,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收费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管理方式,规范水费的制定和收取,保证人民的合法利益。

2.3促进农田水利信息化管理

最近这些年,国家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并且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很多行业中去。而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往往都是人力占了管理工作的一大部分,没有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信息化。政府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就是用科学的思想观念和创新的理念来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的角色,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促进管理高效化。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为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带来方便。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信息化管理水利、激光技术、遥感技术,在这几个方面研究新技术,为农田水利管理注入活力。最后,还要做好科技宣传,大力推广科学管理,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2.4做好外部管理和后期管理

在进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资金的来源只从一个方面获得是不现实的,需要从多个途径获取。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向社会人群进行资金的聚集,求助于团体或者是个人,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宣传,调动社会人群的积极性,鼓励社会的各个群体和个人为农田水利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这种多种途径获取建设资金的方式,保证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足够,有利于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做好建设的后期工作。政府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在建设后期,安排管理人员做好农田水利项目的后期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年数。政府要着眼于水利项目的长远发展。

3总结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2

1.1城市水环境资源遭受严重污染

近几年,武汉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水资源也遭受到了严重地破坏,其主要体现在:水源地污染、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工业废水严重超标、居民节约用水意识淡薄等方面。特别是武汉市的居民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淡薄、未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使得水资源的人为破坏渐渐加重。因此,武汉市水利部门应积极就目前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研究,制定出改善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1.2城市防洪标准不高

各种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堤防的要求愈来愈高。武汉市近几年连续出现高水位的现象,说明长江武汉河段的水情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中高水位出现的频率增大。从有水位记载的1865年以来至1964年的100a中,武汉市水位只有4a高于27~30m,平均25a一遇;而从1965年至今的35a中,武汉市水位就有8a高于27~30m,平均4a一遇;特别是从1990年至今的10a中,武汉市水位高于27~30m的年份达4a之多,平均2~5a一遇。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由于江湖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武汉河段水情形势正越来越频繁出现高洪水位。因此,武汉城市面临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3城市水环境和水景观设计不够合理

在我国城市规划中,设计师不仅要重点考虑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还要使得这些设施既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与城市的景观搭配一致。总之,在对城市水利建设进行规划时,既要考虑到水利功能的适用性,还要使其与城市的景观设计联系在一起。而武汉城市在进行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武汉市水利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武汉市水利规划和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目前,武汉市虽已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城市水利规划和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然而,武汉市的水利整体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在武汉市未来的水利建设规划中,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城市整体战略的角度出发,结合武汉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专业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2.1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武汉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建设为主要战略目标,而基于此目标,武汉市未来的水利建设,需要逐渐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武汉市未来水利建设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结合现存的实际问题,应不断培养本土的水利人才和引进外来的专业管理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扩大技术专业培训,进而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社会人才。这将会对武汉市的城市发展,特别是水利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2.2增强水利规划和建设的现代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城市水利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方向,是基于现代高科技的侦测和管理手段,实现水利规划、设计、管理、维护的自动化建设。武汉市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应通过对全市的水利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实行现代化管理,进而为未来做出长远地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水利建设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建设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详细地分析,使得这些基础资料能够具有时效性和完整性。并对通过设备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分类,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剖析,从而为提出具体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还要对于水资源配置进行不断优化,进而提高水利建设的整体水平。

2.3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

由于武汉曾屡遭洪灾,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的洪涝问题已成为武汉市水利建设的工作重点。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使得海平面逐渐上升,城市的洪涝灾害日益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武汉市需要结合水势情况设计好城市主河道和洪水水位之间的距离,并做好河堤整治设防。

2.4运用先进污染治理技术、降低水污染

立足于武汉市的长远发展,在对水资源污染进行治理时,要做到标本兼治。要防止未经处理的三废任意排放,不断增强对水源的保护。还要剖析雨水、河流污染的原因,从根本上扭转水源污染的现状。要对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方式做出改变,对污染源进行彻底的改善,实行边污染边处理、谁污染谁处理的方式,将污染源从根头上进行遏止。针对武汉市内的一些重污染企业,需要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的企业。并从政策的制定上引导污染企业的升级转型,对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放宽,并给予奖励。

2.5加强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发展

从总体上来看,武汉市的建设应该是个相对协调过程,其主要包括水利建设、资源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等。水利建设、资源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对武汉的经济建设和水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武汉市水利建设的规划和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这就对现代化的水利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市水利建设和规划要与生态环境的建设结合起来,使其与城市的生态发展相一致,为城市的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做好硬铺垫,从而促进武汉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3结论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关系“三农”问题的大事,要以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突出科技、确保实效为宗旨,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重点,做到农、林、水、牧、机综合治理,沟、渠、路、田、林、庄全面配套,使引黄灌区整体达到灌排便利、农田规整、林网齐布、道路畅通、村庄整洁、环境优雅的现代新农村景观。同时,着力加强灌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普遍提高各类工程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中卫市农业生产上档次、上水平,上台阶,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

2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

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是新形势下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必由之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总体发展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注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一是要大力争取国家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灌区续建配套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债资金项目和财政支农等项目,用这些项目逐步完善和配套斗级以上水利骨干设施,以减轻农田水利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的压力;

二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利益驱动、“一事一议”等方式,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受益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三是要加强资金管理,按照统一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加大统筹和整合各项国家支农资金和补助资金的力度,取消涉农补助资金一刀切和平均主义,而是将这一部分资金用作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投入,以市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按镇、村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发放和奖励;

四是按照审批后的农田建设规划核实农民投工投劳基数,对农民投工投劳实行“多劳多得、多劳多补、超劳超补、不劳不补”的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真正尝到给自己干事还能拿补助的甜头,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和“抢着干”的转变,真正体现国家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严格绩效考核和奖罚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来凤县;农村水利;问题;对策

1来凤县农村水利的现状

从地理位置上看,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来凤县有18个镇,384个行政村。来凤县有一级行洪河道有6条,二级河道有2条,建有扬水站24座,大型二级水库1座,水库的储蓄水量可达1.5亿m3左右;来凤县所有的一级河道的沿河闸涵有84座,外加大洼闸涵有59座,且全县共有干渠36条,总长为522km,支渠有386条,总长为1030km。这些建造的水利设施会为来凤县未来构建高强度的水利格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来凤县还依次建有东淀洼、文安洼和贾口洼、团泊洼4个洼淀,总面积为1284km2,这4个洼淀更是来凤县的主要蓄滞洪流区。虽然来凤县水利工程设施较多,但却因境内地形低洼封闭,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干旱少雨,汛期雨水又汇集于个别地区和一些特别的天然地质等原因,让来凤县依旧受到洪涝和干旱的危害。

2来凤县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

来凤县水利设施多,布局也较为妥善,但来凤县大部分水利设施是上世纪60~70年代所建设的,直到现在,过半的水利设施已经严重老化,且无人管理,除了老化问题,大部分设施也已经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但这些破损设施却依旧在来凤县运行着,最危险的是,来凤县的一些机电设备早已属于淘汰品。在工作中,大部分设施都是长时间不间断使用且维修次数很少,这些问题都会是造成来凤县设施安全方面的危险因素。

2.2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反复恶化

来凤县的水土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环境反复恶化使得水资源急剧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再加上居民生活、工作方面废水的排放,也使得地下水的污染越发严重;由于工程管理不到位,行洪河道淤积严重,流通不畅又加快了水污染;围湖造田,滥砍乱伐的现象依旧存在,让本就珍贵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2.3工农相互争水,缺水日趋严重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做后盾,来凤县也是如此,来凤县工农业的持续发展,让这两大业成为了用水大户,但来凤县近年来干旱较多,境内部分河流干涸,水污染严重,使得工农业生产严重缺水,现在随着来凤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日益加强,各行各业的用水量更是只增不减,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显露出来。缺水严重,让来凤县的经济发展处在瓶颈期和尴尬中。

2.4农业用水老套,节水难跟节奏

走到来凤县的田间地头发现,来凤县在农业用水方面,大部分农田依旧采用着粗灌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让水在农业方面的利用效益处在最低点,让来凤县本就不多的水资源在农业这方面变得更为紧张。农业的用水节水方法老套,整体用水节水水平不高,并且来凤县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进度和标准都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3来凤县产生农村水利问题的原因

3.1对水利的重要性缺乏认同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或国家认可后才能逐渐壮大。可至今,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且在来凤县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前线干部和领导在对于水利建设能更好解决农村民生民计的这样一个重要性问题当中也存在着个人认识的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更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是敷衍了事,能简则简。

3.2水利基础建设资金不足

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钱,足够的资金来源才是农村水利建设的基础。从来凤县财力方面来看,财力困难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对于上级配发的资金,发展中就已经消耗过多,无法对水利方面投入太多。往下看,来凤县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实力不强,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不高,使民众对这方面的投资投劳缺乏积极性。还有,从来凤县的水利公益来讲,公益性方面是强,但却投入高回收低,难以吸引来自社会外界的资金投入。虽然来凤县近几年来建立了许多的融资平台,但却苦于只有形式上的成立,投入机制未完全形成,使资金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的欠缺已是水利工程建设急待解决的最大瓶颈。资金不足,设备跟不上,设施就无法完善,发展必将滞后。

3.3水利监督管理困难较多

在农村,水利项目建设从开始到完成后运行,管理是一大难点,从来凤县的水利管理方面来看,管理模式不尽人意,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高,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运行过程中长时间无人监督等,都说明了在农村水利管理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来凤县缺少的就是一套完整严格的用人管理制度体系。

4加强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改革用水制度

首先要克服团队里“有散沙”的问题,干部和领导要从自身做起,要充分理解国家出台的各项农村水利建设政策,然后再统一团队的思想与目标。其次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克服管理难,不能让底下的人员在做事的时候出现“耳边风”和“差不多”的情况,交代的事情就要听进去,记心里,做工程时态度要认真严谨,而不是敷衍了事。来凤县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用水制度。首先就要认真贯彻实施来凤县的节水规划。可以建造水厂,推动全县农村进行集中供水规范化;推行节水示范工程,做好节水项目的建设;加快农业用水计量的设施建设,使居民的水费使用透明化,让民众看得到政府对水利的发展与管理;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先搞好关于污水处理工作,累积和总结经验,以便于以后再全县的推广实施;其次是要加快农村节水项目的建设,在用水量多的地区实行用水限制措施,避免水资源过多的浪费。对于居民区,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提高生活水的利用率。

4.2加大环境治理,综合利用资源

关于来凤县的环境治理问题,需让相应执法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政府更要做好污染河道的治理工作;对排污点进行调查摸排;对非法排污、私设排污口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对水污染案件的调查和处罚力度;加强地下水管理,采取节水措施,实施水源取水许可管理,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并进行有计划的回填;建造污水处理厂,实行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定时清理河道内的淤泥,防止出现堆积,可用河道的淤泥进行土地回填和农田保养。

4.3强化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必需先做好来凤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来凤县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加紧完成来凤县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和河道、水库的更新改造工作。继续加大对工程的质量管理。抓好各项工程的岗位、部位和环节的督查。工程招标与投标要透明,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4.4坚持依法行政,稳定资金投入

对于资金,来凤县政府可以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并强化水利方面的融资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要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大水利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资金增长机制;争取国家资金,提高国家资金投入比例;提高民众积极性,引导民众积极投身农村水利建设。最后,要依法对水事违法案件进行查办,全面提高来凤县的执法水平与成效。

[参考文献]

[1]向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研究——基于湖北来凤县的调查[J].长江论坛,2015(4).

[2]何姣云,龙振华,余周武,等.加强我国山区民生水利建设的主要措施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

[3]王桂敏.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J].中国科技财富,2012(17).

[4]杨眉,胡玉萍.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5

除了是指建设灌溉设施之外,农田水利设施还是一种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建设手段,其主要目标的促进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其采用先进的方法或科学技术建设水利工程,从而对该地区的水利情况加以改进,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提高,当地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它对于某个区域在某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另外,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尤其是一些极端天气,如暴雨天气或干旱天气等,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程度不同的损失。而农田水利建设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农民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民达到稳产增收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顺利完成建设过程,促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增加农业效益。

2.我国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管理现状并不理想,还需要采取加强措施。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北方,持续干旱的天气较多,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这也是缺乏完善的水利设施的结果。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三、四十年,许多缺陷在建设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加上在建成以来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与维修,造成目前其各项能力都已经大大减弱,甚至难以抵挡干旱或暴雨天气。其次,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通常其管理需遵循分级原则,若农田水利设施的级别低于支渠,管理者就是当地政府,自然应当由当地政府投入建设及管理资金。然而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资金收入并不富裕,有些甚至入不敷出,那些向上级政府进行建设资金申请的地方政府通常在道路建设方面投资较大,对于这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因难以获得短期利益而发展资金不足。最后许多群众缺乏自发管理意识。农民观念不端正是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进程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农民群众以为工程管理者是政府等部门,和自己无关。而且该方面比较缺乏人才,我国选择水利专业的人很少,即使是该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从事该类工作,导致水利建设发展缓慢,管理水平较低。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措施

3.1管理过程规范化,管理责任更加明确

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是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人员应详细登记和记录农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确定本区域中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水利工程位置图的绘制,在图纸中体现出每一个水利工程。如果某些工程项目需要特殊关注,政府水利部门应落实到由哪个或者哪些人监管,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与任务,同时要详细记录应用于建设过程中的物品与资金,而且可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避免发生违法现象。另外,政府水利部门应当关注和重视改建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合理安排需要使用的资金,科学的统筹规划,对该区域内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把握管理力度。

3.2建立健全关水利的法律法规

虽然人的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样必不可少。目前在该方面我国仍然没有制定出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导致部分无良的施工公司钻法律的“空子”,最终建设出的工程项目不仅质量差,安全性低,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建设过程受到法律的约束,保证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并安排工作人员严格管理与执法,及时发现违法现象,加大力度处罚违法人员与其所在的施工单位,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效率。政府水利部门应深入改革管理工作,转变以往的收费模式与管理方式,以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设计新的管理方案,制定规范的水费收取制度,使人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证。政府除了处罚制度之外还应制定有关的奖励制度,一定要奖罚分明。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中的主导是政府,但是其中还包含了多元化的投入者,比如农民、企业、集体和社会,它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别,并且需要一种新型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并巩固其管理效果。该制度可以对金融机构、企业、农户与地方政府在建立、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所发挥的作用分别进行考核,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将水利设施的绩效加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跟踪并监督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使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在年底进行综合的评价,可以对那些始终遵守法律和规定的企业、农户或地方政府等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出现违法行为或破坏生态坏境者就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罚制度进行处理。

3.3实现信息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

目前,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国家只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其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各地区往往是以人力管理为主,丝毫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的优势,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需要秉承创新的理念与科学的思想观念。政府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对角色进行宏观调控,科学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管理效率。第二,政府应在科研方面增加投资,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从而实现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方便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将遥感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化管理水利等方面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最后,应加强科技宣传力度,对科学管理进行推广,使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3.4加强外部管理与后期管理工作

作为组成民生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保证管理的全面性,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外部管理与后期管理。在建设农田水利项目时,众多资源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单纯依靠一个途径获取资源是无法满足建设需求的,应尽量寻找不同途径。首先是政府投入的资金,其次就是向个人或团体等社会人群求助,从而聚集资金,通过宣传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社会人员主动参与,鼓励有能力的个人与群体贡献一份力量,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尝试获取不同方面的资金,才能有足够的外部条件,开展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促进建设工作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建设的后期管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关地方政府应培训管理人员,使其专业技能与素质得到提升,并要求其在建设后期严格管理农田水利项目,延长使用年限,提高项目质量,保证水利项目能够稳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结语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6

1.1权责不清,运管趋向滞后性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倾向于大型水利工程,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在管理方面,权责不清,不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市、县级水利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匮乏和老化,相比较而言,乡镇水利技术服务缺失,虽然在管理中以受益人自主管理为主,但是这些设施一旦出现技术问题,老百姓束手无措。受益人自主管理中存在推诿现象,设备出现问题,无人参与维修。明明花费大力气建设的水利工程只能闲置废弃,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1.2资金短缺,维护缺乏常规性

相对于大型水利工程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后期维护管理缺乏常规性,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短缺,无形中削弱了管理力度。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但是面对庞大的农村人口,单纯的政府财政投入还是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和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相比,国家财政资金更偏重于投资大型水利工程和防洪保安工程,因此,解决维护管理资金问题成为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重要工作。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相关的改善措施

2.1严审设计资质,确保工程建设过硬

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设计粗糙的问题,作为水工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设计资质管理制度,选择具备一定资质的单位及个人,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有效的实现最优化设计;保证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为接下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流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建立施工准入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严格审批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具有专业技术和生产设备,在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做好验收工作,并将资料存档,为今后工程管理维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2.2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管理水平过硬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与运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配备好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落实相关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积极引进大中专院校高端水利技术人员;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自主管理,自己受益”。小农水利涉及到的是老百姓自身的利益,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都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变原来的“要”我干,为现在的我“要”干,鼓励农民自主管理意识,让农民明白国家投资只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部分,最关键的是要靠老百姓自主筹建,明白“谁投资、谁受益”的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真正的发挥作用。

2.3探索筹资途径,确保管理常规过硬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中,管理资金的缺乏导致问题屡屡出现,生产效益降低,设备老化失修,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资金的筹措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无法满足常规管理的需求。针对于这一问题,创新资金筹措方法,构建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如加强水价管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合理确定水费价格,并严格执行收费标准,避免乱收费,杜绝收费不透明现象;再如,在水利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融合,正确处理好3者之间的关系,实施科学规划,促进水利投资的经济回报,将回报再用于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又如,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供求管理和竞争机制,让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入法制管理之中,通过强化立法,严格执法,促进水利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进而解决日常维护管理资金问题。

3结束语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7

除了是指建设灌溉设施之外,农田水利设施还是一种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建设手段,其主要目标的促进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其采用先进的方法或科学技术建设水利工程,从而对该地区的水利情况加以改进,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提高,当地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它对于某个区域在某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另外,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尤其是一些极端天气,如暴雨天气或干旱天气等,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程度不同的损失。而农田水利建设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农民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民达到稳产增收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顺利完成建设过程,促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增加农业效益。

2.我国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管理现状并不理想,还需要采取加强措施。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北方,持续干旱的天气较多,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这也是缺乏完善的水利设施的结果。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三、四十年,许多缺陷在建设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加上在建成以来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与维修,造成目前其各项能力都已经大大减弱,甚至难以抵挡干旱或暴雨天气。其次,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通常其管理需遵循分级原则,若农田水利设施的级别低于支渠,管理者就是当地政府,自然应当由当地政府投入建设及管理资金。然而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资金收入并不富裕,有些甚至入不敷出,那些向上级政府进行建设资金申请的地方政府通常在道路建设方面投资较大,对于这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因难以获得短期利益而发展资金不足。最后许多群众缺乏自发管理意识。农民观念不端正是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进程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农民群众以为工程管理者是政府等部门,和自己无关。而且该方面比较缺乏人才,我国选择水利专业的人很少,即使是该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从事该类工作,导致水利建设发展缓慢,管理水平较低。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措施

3.1管理过程规范化,管理责任更加明确

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是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人员应详细登记和记录农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确定本区域中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水利工程位置图的绘制,在图纸中体现出每一个水利工程。如果某些工程项目需要特殊关注,政府水利部门应落实到由哪个或者哪些人监管,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与任务,同时要详细记录应用于建设过程中的物品与资金,而且可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避免发生违法现象。另外,政府水利部门应当关注和重视改建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合理安排需要使用的资金,科学的统筹规划,对该区域内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把握管理力度。

3.2建立健全关水利的法律法规

虽然人的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样必不可少。目前在该方面我国仍然没有制定出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导致部分无良的施工公司钻法律的“空子”,最终建设出的工程项目不仅质量差,安全性低,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建设过程受到法律的约束,保证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并安排工作人员严格管理与执法,及时发现违法现象,加大力度处罚违法人员与其所在的施工单位,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效率。政府水利部门应深入改革管理工作,转变以往的收费模式与管理方式,以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设计新的管理方案,制定规范的水费收取制度,使人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证。政府除了处罚制度之外还应制定有关的奖励制度,一定要奖罚分明。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中的主导是政府,但是其中还包含了多元化的投入者,比如农民、企业、集体和社会,它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别,并且需要一种新型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并巩固其管理效果。该制度可以对金融机构、企业、农户与地方政府在建立、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所发挥的作用分别进行考核,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将水利设施的绩效加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跟踪并监督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使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在年底进行综合的评价,可以对那些始终遵守法律和规定的企业、农户或地方政府等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出现违法行为或破坏生态坏境者就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罚制度进行处理。

3.3实现信息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

目前,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国家只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其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各地区往往是以人力管理为主,丝毫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的优势,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需要秉承创新的理念与科学的思想观念。政府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对角色进行宏观调控,科学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管理效率。第二,政府应在科研方面增加投资,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从而实现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方便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将遥感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化管理水利等方面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最后,应加强科技宣传力度,对科学管理进行推广,使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3.4加强外部管理与后期管理工作

作为组成民生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保证管理的全面性,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外部管理与后期管理。在建设农田水利项目时,众多资源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单纯依靠一个途径获取资源是无法满足建设需求的,应尽量寻找不同途径。首先是政府投入的资金,其次就是向个人或团体等社会人群求助,从而聚集资金,通过宣传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社会人员主动参与,鼓励有能力的个人与群体贡献一份力量,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尝试获取不同方面的资金,才能有足够的外部条件,开展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促进建设工作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建设的后期管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关地方政府应培训管理人员,使其专业技能与素质得到提升,并要求其在建设后期严格管理农田水利项目,延长使用年限,提高项目质量,保证水利项目能够稳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结语

水利建设论文范文8

(1)沟渠。

是人工挖出的水道,主要用于引水和排水,在农村中,也可以用于分洪和灌溉。

(2)围堰。

是防止泥沙和水进入水利建筑物的临时挡水建筑,也可以用于排水。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围堰避免发生进泥、进水等情况,从而导致工程被破坏或者延误工期。

(3)水窖。

水窖是一种地下蓄水装置,是中国农业长期发展的结晶,可以大量储存泉水和雨水等分散的水源,主要用于植物的灌溉。

(4)塘坝。

是一种在山沟或低洼处建设的小型蓄水设施,用来储存泉水或雨水等分散的水源,农耕时,可用于植物的灌溉。

(5)水库。

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拦洪和蓄水设施,可用来养鱼、灌溉、发电、防洪等,一般在河流或山谷的峡口处建设,通过拦截的水流形成天然的人工湖泊。

2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

2.1水利设施遭到破坏

本文以江西省石城县的水利建设工程为例,由于石城地理位置偏僻,水资源丰富,因农民的水利意识也比较薄弱,未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中大部分的水利设施过于陈旧,一些水利设施都是50年代到60年代左右集体经济时代修建的,设计、施工不规范,很多水利设施使用年限长,管护不到位,并且经过长期使用很多部位已老化,导致水利设施的功能减弱或者处于不工作状态。

2.2农村饮用水问题

目前,石城县近年每年有大量的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包括农村小流域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加固、山塘整治、水陂维修、沟渠的衬砌、农村人蓄饮水等,其中中小型水库大部分已经加固完工;中央、省级、县级共投资5250万,要求3年内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第一轮建设。山塘整治问题已经编制实施规划,在上级奖补资金及各级资金整合下在2020年将前全面完成山塘加固;农村饮用水是目前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石城供水水质成份差,含矿物质多,还有部分自然村用的水是自流引水,没有经过过滤静化的,现在虽已签约省水投公司准备筹建城镇化一体供水,但很多乡村供水很难得到全面改善,特别是村级和组级较为分散和偏僻的地方基本得不到改善。

2.3蓄水不当

石城县中经常会出现蓄水不当的问题,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雨季时,地势高的位置如果蓄水不当,会导致雨水流失,损失了宝贵的水资源,导致农作物需要灌溉的时候,没有水资源可以用于灌溉。而地势较低的位置,如果蓄水不当,就会因为流入的大量的水源,从而发生洪涝灾害,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损失。

2.4水灾治理不足

农村中经常会由于水灾治理不足而产生水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了350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水土流失会让江河淤沙沉积、导致河床海拔过高。黄河近年来河床海拔不断升高,决口状况经常发生,灾害频发,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人身安全。

3农村水利建设改进措施

3.1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确保让全省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农村水利建设的公益性和保障性决定了必须将其纳入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框架,保障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政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健全完善了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仅重视城市的发展,更要加强农村的建设,合理安排、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用于投入水利建设的资金。政府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充分发挥其引导的职能,发挥好国家、上级政府、社会各项扶助资金的牵线搭桥作用,如:防护林、水库除险加固、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等。建立“民办公助”的投入机制,对农民在农田水利规划区内自主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的工程,给予财政补贴,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

3.2项目管理规划与设计

在水利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制定项目管理规划,使工程使用功能具有前瞻性,能适应新时代现代化农业生产,也为为后期的施工指明方向。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不同于施工组织设计,其侧重于管理,且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前期条件。相关部门要确定目标规划,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同时还需要确定管理效率判断依据。另外,在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中还应该体现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规划的相关情况,制定对策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3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

水利建设施工中技术要求较高,不同工种交叉施工,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大,施工部门较多,工程工期较长,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难度系数较高。所以必须成立强大的项目管理机构,由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其他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要在项目管理部门内部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个人的管理责任,按照上级指示进行工作。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要根据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等的要求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把守质量关,

3.4建立管护机制

政府能依法建立长期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明确各相关利益者的义务、权利和职权,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工程管理,建立必要的激励政策,比如:以劳动或者资金入股,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完善用水者协会管理制度,改善组织管理效率,构建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控制农户用水成本。水政监察部门要加大巡查的力度,对于乱倒垃圾堵塞河道、乱设河障、乱去沙石、乱挖大堤等认为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要及时发生,严厉打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破坏、盗窃水利工程设施案件的侦查力度,尽快处理,保护好水利工程基础上设施。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力度,教育农民爱护当地水利设施,明确当地水管员、水管站的职责,使其承担起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指导和管理的责任,对泵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