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论文范例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1

随着音乐学院视唱音乐会的逐渐普及,一些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也开始尝试举办视唱音乐会,但限于学生能力,从曲目的选择、表演的形式到音乐会的质量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二、视唱音乐会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专、精、深”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高师音乐学培养的是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与教师技能较强的音乐教师,作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职业的工作者,需要全面的音乐教学,音乐表演与示范,音乐活动组织,音乐节目的策划、创编与排练等综合能力。高师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以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为例,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读谱能力与音乐听觉能力,还需要掌握视唱练耳的教学规律,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提高其课程教学能力、艺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审美层次。因此,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我们强调的不只是训练专业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课程学习中启发、开发、激发学生学会体验音乐、表达音乐、创作音乐的兴趣并从中得到锻炼。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对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1.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能促进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积极寻找新形势下符合学生需要、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师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语境下,高师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需要教师们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首先,生员基数的扩大使得大班授课成为必须,学生学习程度不一导致教学内容难以符合每一个个体。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不同程度且人数众多的学生的需要。其次,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莘莘学子在实用论的影响下漠视专业基础课程,上课不专心、下课不练习,无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而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视唱练耳的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可以在高师的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引起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系列变革,促使教师积极进行教研教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学内容,与学生们一起在实践中熟悉音乐作品、创编作品、表现作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2.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能更好体现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表现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提高教学质量。视唱音乐会的开展是以学生的舞台表演为手段,实现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舞台表演是以学生为主体,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音乐会的策划、组织、创编与排练过程中,学生们与教师一起共同努力,一丝不苟地进行各项工作。舞台表演、观众认可等因素对视唱练耳表现的技术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与训练中,每一首作品所包含的技术要求与技能技巧,如音准、节奏、气息、力度、速度、音色等,学生们都必定认真练习,务求完美,以此保证演出效果。因此,平时在课程中所积累的诸多问题,如音准不好、节奏不稳、声音不统一、气口不整齐、力度层次不清晰、速度把握不够准确等现象,在舞台表现的压力下受到充分重视并通过努力训练得到解决。要做到这些,很多学习任务要延伸到课外,学生们将更自主地通过刻苦的训练去提高音乐表现力,这无疑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训练效果。

3.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把课程教学与音乐表演相结合

融合多种元素,开拓教学新思路,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了教师教育的综合性特征。视唱音乐会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音乐会的曲目与表现形式上,可以采用单声部、多声部,独唱、合唱、对唱、弹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还可融入说白、打击乐器、舞蹈动作与律动等多种表现形式。演唱曲目除教材上的内容以外,还可选择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和民族民间音乐甚至流行音乐进行创编。这种融合多种元素进行的学习与训练,能开拓教学新思路,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视唱音乐会作品内容的多样化、风格的多元性、展示手段的创新性,极大地补充和延伸了传统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为了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课堂形式亦可进行灵活的多样化的教学安排。通过音乐会的展示,将作曲技能、表演技能、视唱练耳技能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同时,把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与表演实践相结合,很好地体现教师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师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是基础音乐教育,这不仅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技能,更需要较强的艺术实践综合能力,能根据基础音乐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艺术活动的排练和指导。在视唱音乐会的组织与排练过程中,对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视唱音乐会的实施

视唱练耳在高师音乐学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短时间的大班授课是很难培养出学生高水平的视唱能力。高师视唱音乐会与音乐专业院校不同,它强调的不是曲目的难度、技巧的程度与表现内容的深度,而是遵循师范教育的特点,为师范教育的教学目的服务,从内容选择到表演形式都体现多元化和综合性。

(一)视唱作品的选择要注意专业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一般开设时间为4个学期,周课时为2。学生刚入学时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基础较差,甚至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好一点的学生一般学习程度在一升一降以内。整个大学阶段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内容以首调唱名法为主,主要包括三升三降以内的视唱与听觉训练,采取联系调的方式可以兼顾七升七降以内的所有调号与谱号,难度适中。在视唱音乐会的内容设计时,一方面要兼顾师范性与专业性,要追求演唱的规范与完整性而不是曲目的难度,选曲的范围可以包括民间歌曲、艺术歌曲、中外经典器乐作品节选与改编、视唱练习曲、自主创编作品等等。演唱形式可以分为单声部视唱作品、双声部视唱作品、多声部视唱作品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注重表演形式的丰富性与节目编排的趣味性而不是调性的复杂与技巧的繁难。摈弃旋律音程跳跃频繁、变音较多,调性游离多变、节奏复杂的作品,选用旋律优美、节奏顺畅、易于传唱的作品,甚至可以灵活运用视唱练耳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生活与传说故事,自编节奏情景剧与视唱音乐剧等。

(二)视唱作品的表现形式要注重创新性与趣味性

一场新颖、别致的视唱音乐会,除了视唱本身的规范与精致以外,作品的创意与形式的编排也是重要的环节。如在变现视唱作品是恰当运用“声势”。“声势”训练最早来源于奥尔夫教学体系。在作品表现中,突破课堂中用手匀速击拍的固有模式,根据作品情感起伏、节奏速度、句法结构、力度变化、内容传递等信息,学生学会加入捻指、拍手、拍脚、跺腿等身体语言去传递节奏、表现音乐,增强舞台感和观赏性,传达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其次,可以结合作品内容加入旁白进行场景的描述,配合表演动作的运用,让音乐与场景有机结合,增强趣味性与音乐表现力。如表演以三首小曲串连而成的《卡农小曲》系列时加上情景设计;《祁东山歌》设计女生们手拿簸箕晒谷米,男生们肩扛镰刀砍柴的劳动场景动作,以此展现朴实的农家生活片段;《摇摇摇》则辅以划桨的动作设计,配合小曲中的节拍强弱关系,来描绘摇船的姿态和心情等。通过情景动作的设计,来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场景特征,让三首小曲自然、流畅地进行过渡,结合“情、声、景”等要素,让观者既能听得有味,也看得有趣。

(三)视唱曲目的演唱要体现艺术规律与审美要求

对于视唱的训练,不能只要求读谱、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更要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宏观把握好整体音乐形象,进行准确、精致、动人的二度创作,细致入微地表现音乐。这种驾驭音乐的能力,体现一种真正意义的审美要求,把视唱练习从一种单一、枯燥的技能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呈现出色彩缤纷的音乐美感。视唱音乐会的宗旨即在于此。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严格要求视唱表现的准确与传神,在反复的练习与排练中提高视唱水平与表演能力,并深刻体会艺术表现的内在规律与审美要求。

四、结语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2

教师的个人能力对专业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动画实践操作。在招聘专业教师时要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从教师的个人能力出发培养优质的专业学生。

加强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光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实现的,要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拓宽动画专业实践教学路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去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是学生增长实践经验,扩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去校外实习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学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搭建毕业生就业的渠道。

完善校内实验平台:校内是学生学习动画实践操作经验的地方,加强对校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关键,校方应该完善校内的实践场地,将实践教学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搭建实践学习基地:实践学习基地是模拟现实动画操作实践的平台,因为校外实习以及实验平台的范围有限,搭建实践学习平台能够满足更多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这是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在这里可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画设计实践操作技能。

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有自身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完善实践教学:四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包括了模仿、联系、讲解、举例四个环节,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将学到的动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师为学生示范,学生理解并且模拟再到自我消化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实践教学方法灵活丰富收到学生的喜爱,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断丰富的内涵,教师专业化日渐明朗地凸显了重新审视教师教学个性的必要性。综观关于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要求,绝大多数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深化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适应研究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的能力以及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以及强调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等方面,但是对于教师的职业情感、自我效能感、心理品质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等影响教学个性方面的因素关注较少。或者说,在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论和操作中,教师教学个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学个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难看出,大部分教育者重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意识的重要性,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种理念的最佳途径就是设计活动法、探究法等还课堂给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推动教学。这种模式颠覆了旧的课程标准设定下实行的教师单向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板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引导”的现状。但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限制下,教学并不可能达到上述理想的效果,至此,就形成了“汉堡模式”,一方面是来自课程改革实施的巨大推动力,要求彻底摒弃课堂死板灌输的陈旧教学模式,主张给学生鲜活的课堂、活跃的氛围,在活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交往关系,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另一方面,来自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考试作为在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的金钥匙,为了获得好的升学率,学校将压力倾向教师。教师被两种截然不同的要求夹在中间,既要创新教学模式,多搞活动,又要随时绷紧意识控制教学进度,抓紧时间落实对学生的知识点考察,处境尴尬。教师忙于应付两端的要求,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早已疲惫不堪,自然无力思考、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个性不是指个人的人格和特性,而是指作为职业人出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的教学特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方面。一名新教师很难具备完整的固定的教学个性,这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是在学习、总结、反思的基础上长时期形成的。这充分反映了教学个性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不断成长后习得的。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是推动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举个例子来说,学校经常向教师开设教育法规的学习课程,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法》和《教师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在学习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将领会到教育法规的精神,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深刻体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无私奉献的积极氛围,将社会对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逐步内化为个人的内在需求。教师具备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使得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提高有了更大空间的追求。在实现职业目标的动力下,教师将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丰富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形成娴熟的教学技巧。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至此加深。反观教师专业化对教学个性的作用,在专业化背景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教师享有一定的职业权利和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的彰显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

二、教师教学个性缺席的原因浅析

新课程改革总是给人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但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些非常棘手和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教师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个性?是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还是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过重而无暇顾及?教学个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严重的缺席状态,造成教师教学个性的根源涉及到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第一,教学体制和评价制度的禁锢。

这种禁锢突出表现在教材、考核方式方面。“教材”限制了教师对知识的个人诠释的空间。新教材的“留白”与部分知识点的调整体现了课改的方向与目的。“留白”赋予了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可以彰显自身的教学个性。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按照知识储备的慢节奏获取全部的知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课程改革追求自主和探究的前提下,仍然需要考试制度把关,而“教材”实则为应试制度的化身。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现实的条件不允许教师随意选择取水工具的形状,取水量的多少都被“教材”这一模型限制好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落实教材的知识点,习惯于尽可能依据大纲要求教学。这种状况使得教师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自主诠释知识的愿望。美国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中指出,专业工作是指专业人员对他们本行工作拥有特殊知识并在工作中能够享有较多自主权的职业。在现实情况下,教师受到行政权力的制约在教师专业自主权中处于服从的弱势地位,学校教育过多受到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自主权丧失,从而难以形成完善的教学个性。另外,虽然我国实施了各级教师的评选制度,但考核的方式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率等量化手段衡量。教学评价方法标准化、绝对化。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师形成教学个性。而评价标准的细化是为了更加全面地考量教师的教学活动。但是如果将标准作为不可变革的、唯一的评价体系,则反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造成教学个性形成的障碍。

第二,教师主体性角色缺失。

首先,表现在日常生活的销蚀,不少教师在刚入职时激情澎湃,而随着教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创新意识逐渐单薄,失去了追求教学个性的心气。日常生活是一种既定的重复的模式,凭借传统和习惯维系。教师若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无革新与批判意识,长此以往,在熟悉的工作环境中养成了惯性的授课模式,备课时,也会根据以往类似的教学方式设计课程。刻板地遵循教学步骤、教学流程使教师个性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其次,教师专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和进取心弱化,使得原本作为理想的教师职业成为简单的谋生工具,长此以往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举一反三、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学风格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并且将知识内化,融入教师个体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形成深厚的理论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教学个性的形成还应当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的深入把握上。

第三,系统的师范教育使得新教师思想趋于僵化。

师范生在正规的师范院校接受了包括教学方法类的实践课以及教学论等理论课程。大学专业的设置目标是为了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师范生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的机会,导致预备教师过于信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入职时,由于缺少经验过分依赖课本中学习到的原则,这种“本本主义”必然会使得新教师四处碰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放弃对理论的信任转而模仿老教师的教育经验,使得教学成为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局限于框架模型中的教师又缺乏反思能力,则难以继续提升,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

三、探讨教师教学个性彰显的路径

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制度化为教学个性的形成提供了环境和方向。在“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下,教师会自发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符合潮流的教学风格。古代的教育制度强调师生关系体现在尊卑地位上,在此背景下,教师大多形成了严谨、刻板、严厉的教学风格,形成了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增强,师生关系交往化,教师也形成了随和、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所谓个性,即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个性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与普适观念的冲突,否则将与共性无异。教师需要制定教学任务,并严格遵循计划执行,课时一定,应试的压力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度要求就会与课程标准提倡的学生自主探求发生冲突,此时,教师选择跟紧教学安排也是教学个性的另外一种体现。教师的个性喜好差异,决定了不同个性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过于差异化也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追求教学个性的教学活动中,制度化的课程标准起到了调节教学活动的作用。

首先,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改善学校的教育制度。

这里的“民主”并不是从政治学角度解析,而是指社会应当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制度是必须的,因为它是教育有序、有效的保障。教育活动应当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但不应限制得过于严格。学生的校园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制度的规范,同样,教师教学活动的细节也从上课的时间、课堂的行为、考试乃至个人着装等也都被圈定在一张无形之网中。学校过于严格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等给老师划出了多个教学禁区,担心出现教学事故的老师则“畏手畏脚”地选择最稳妥的“讲授练考”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制度本是从防范的角度制定,为了使教学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而诞生,却最终忽视了制度也是可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的。假设教学目标既定,那么在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方法和路线上就可以给教师空间,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力。例如,只要教师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那么就将是否布置作业、选择何种方式考核的微小细节交由教师自主选择。除此之外,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当形成尊重和谐的氛围。教师获得经验无非来自两种途径,即自身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向同伴习得的间接经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专攻和擅长的学科领域以及专业方向。人人是学习之人,教师之间应及时沟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之间在借鉴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教学个性。

其次,教师应当自觉主动提高水平,养成随时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环境虽然对教学个性的形成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但主观条件则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个性的养成根本上还要靠教师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课程改革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这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新生的一代的教育素养的问题。

第三,实现教学管理体系与教师专业个性发展制度的良性互动。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4

目前诗歌教学固定死板,不能发掘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师生都不太重视诗歌,双方都比较排斥诗歌。教师认为诗歌难以把握,不好教,将古典诗词与其它文言文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讲清楚字词含义,学生能将古诗翻译现代白话就可以了。现代新诗只要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看到诗歌就头疼,十分讨厌。就连作文考试说明中都要加一句“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像散文、小说一样分析层次,概括段意,过多、过于琐碎的分析讲解使诗歌变得没有一点趣味,原本是最富抒情意味和丰富意蕴的诗歌,却被分解得不成样子了。整个教学过程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和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的针对性教学,使整个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极富功利性、应试性。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向都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2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2.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了。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使我们在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时变得更加现实,缺少诗意。诗人臧克家撰文分析认为,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李道英教授分析指出,现在的诗歌教育上,古典诗歌因其易读易背性还好一些,而新诗在内容形式和艺术上都不能迎合中学生的需求,切合不了他们的兴趣点,更是不易被他们接受。

2.2现行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考虑更多的是应试性与道德说教,过多地分析与讲解,丧失了语文的灵魂

当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还是对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像一盆冰冷的水浇灭学生的情感火焰。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辗北辙了。

2.3教师学识素养的贫乏

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平时,语文教师对诗歌的阅读也是不多的,有时恐怕比学生还少。他们在教学时受教学参考书的影响,往往套用机械的教学流程,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精髓、激情和韵味。

3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出路

3.1提高教师的诗歌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爱好诗歌,然后才能教好诗歌。从孔子讲授《诗经》到“五四”前期,中国一直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五四”以后“诗教”传统实际上难以为续)。古今文人墨客都喜欢诗歌,并能吟诗作词,我们虽不能人人会写诗,但会诵诗,会教诗,却是每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怎样诵诗呢,那就是一定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和情感,这样才有抑扬顿挫之美,诗的感情也会被表达的恰如其分,对学生也有示范和陶冶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教师平时要多读诗词。读的方面要广,不只要读诗词,还要读诗词以外的文言典籍,读现实生活的大书,即了解现实社会生活。象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指的是熟读经史,掌握词汇、句法、声律、对偶等的诗法训练。“诗外功夫”主要是养成自己的思想、激情和理性。

3.2重视朗读

学诗歌尤其要重视朗读,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朗诵投入强烈感情,融入到诗歌当中,体会其意境。如果毫无变化,平平淡淡的朗诵,就不能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表现作品的内涵,更不能体味诗歌其它方面的美。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偏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3.3开设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比如“意象”,首先给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潺潺”“;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3.4介绍相关背景

虽然我们一般在上课时是不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诗歌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诗,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比如说,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因此,我们在这基础上来学习他的作品,学习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5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实验项目的多元化和新颖性

1.1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方法.在组织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预做实验设计,发现并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全程指导,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全面的掌握,最终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做出正确与否的评判,并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心得体会.这种学生全程都能够参与的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的关键点.实践表明,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2打破成规,开设多元化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实验项目进行优化设计,使实验内容充实提高.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的、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结合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非化学专业实际,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实验项目力求多元化,所开设的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经典验证性实验和科研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包括实验基本知识的学习、实验原理的掌握和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处理和问题讨论,如对物质的量取、称量、结晶、纯化以及玻璃仪器制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吸管的使用、酸碱滴定等操作.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氯化钠的提纯、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组成分析、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等.增设经典验证性实验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将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同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如自来水硬度的测定等.科研型实验主要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成立实验小组,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自行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同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内容不仅深浅适度,而且要有创新性,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参与到实验科研中的积极性.通过开设多元化实验项目教学,可以达到既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创新实验教学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

2.1化学实验公共课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考核体制一般采用的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但这种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就平时成绩而言,由于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每次的实验中是2个同学1组,这样就容易使一部分学生钻空子,实验自己几乎不动手,完全依靠同组的同学,实验报告与数据处理结果完全照搬同组同学的,教师只能通过实验报告给出成绩,但是却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每位同学实际的实验操作水平;就卷面考试而言,学生只要充分准备理论知识就会取得高分,这样也就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操作技能.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我们在实验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并制定了实验考核的新机制.

2.2实验考核机制的改革

首先针对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化学实验考核总成绩的比例为30%.该部分成绩有实验态度,预习报告,操作成绩,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处理成绩5个部分.预习报告成绩是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评分;实验态度和操作成绩是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实际表现给予分数;最后实验结束,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给予实验报告处理项目的成绩.其次,期末考试是对实验教学的全面考核,分别采取笔试和操作考试两种类型,占总成绩的70%,其中操作考试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笔试占期末考试成绩的60%.在操作考试中,采取单人单组,根据学生平时做过的实验,在考试现场进行抽签,学生抽到实验项目后,独立完成实验.而在这个过程中由监考教师对每一位学生从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总结等方面进行打分,结果即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新的实验考核方法促进了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方法的养成,从而可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化学实验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人,必须要有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大规模扩招使得实验师资匮乏,现在很多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参与了实验教学,但有些年轻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可能会带来诸如对实验理解不全面、操作不规范、指导不到位、要求不严、批改实验报告不仔细等一系列问题,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经验、积极性和责任心,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师的要求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同时通过集中备课,利用老教师经验,在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技巧与能力等方面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另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增强与兄弟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使实验教师能胜任实验教学工作,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

4、结语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作为致力于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高校老师,应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但是,仅仅依赖于现有的改革和探索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更深入的去探讨教改工作,为高校的化学实验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作者:马东 马伟 王飞 马方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第二篇

一、与时俱进的化学实验教学观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教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等,一些概念的形成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借助于化学实验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落脚点。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知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反映的化学事实、随堂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概括,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达到对教学内容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我们认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转变观念:首先,学生是实验化学课堂的主角,应将时间、空间充分让给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去获取感性知识。其次,教师要转变本位教学观。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只导不演、做好实验教学的指导才是其最恰当的角色定位。最后,教师应充分领悟当下教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认知自然并改造自然。理论课堂知识的传授环节只是一个铺垫,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认知在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化学实验教学的不可替代性。

二、多方并举,提高实验化学教学效果

1.学生才是化学实验课堂的主角

场景式、开放式的化学实验教学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必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实验操作前,首先分析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实验内容及要求,并给出与此匹配的思考题目,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来完成,我们当堂测试、当堂对预习结果进行评估,再次对实验操作的某些关键点进行强调后,学生进入实验环节。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将化学实验的空间、时间充分让渡给学生,使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

2.引入多媒体教学对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进行提升

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角。国内外理论研究表明,通过声、光、影像(动态或静态)全方位多感官的刺激后,人类获得的信息更直观、更深刻。形式活泼的多媒体教学使得所呈现教学内容的更加丰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个重大优势是仿真实践教学的引入。仿真教学也称为模拟教学,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仿真教学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客观条件的不足,是对普通化学实验的扩充,能为学生创设近似真实的实验环境,能够充分调动感觉、思维,学习效率会有极大幅度的提升。此外,仿真教学可供学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自学,并反复试验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我们的教学实验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更直观、立体,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强大的交互性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强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出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3.教师应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的终极目的还是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进程中教师要尽到导与演(示范)的责任,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去优化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导引从观察开始,对每一个实验现象都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于实验操作体现出来的表征,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科学地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阻碍、困难,教师仅需适当提示,不可以直接告诉其问题症结所在,更不可越俎代庖。对于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教师不要简单草率地一棍子打死,或者引用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定理去“修正”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应引导学生冷静思考,深入钻研,多提几个为什么,换个方式和角度思考一下,探寻合理解释,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或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三、方向与期许

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完善的过程,需要更多学校、更多老师的积极配合。力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的内容,努力拓展实验教学环境,摒弃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和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从而在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海智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三篇

一、前言

一般的生物化学教学理论与实验课时之比为3∶1,这样的学时安排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然而由于学时限制,学生的实验动手机会太少,严重偏离了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实验内容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数量有限,实验技术与方法单一重复,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具体实验项目与理论讲授严重脱节,甚至出现理论还未讲授,已经开始做相关实验的本末颠倒现象。实验考核过于随意,成绩评定主要以理论考核和实验报告为主,缺乏对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客观评价。实验室资源分配不合理,上课时间安排不自由,造成忙时实验室不够用,闲时实验室没人用的资源浪费现象。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这些不足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因此,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化学实验改革与实践

1.精选实验项目,优化上课时间。我校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理论课一般都为54学时,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调整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安排。如一般的农学类专业,实验学时为18学时,精选4个实验项目,包括了生物化学主要的实验技术: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主要学习比色法的原理与操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学习电泳的原理与操作;氨基酸纸层析,学习层析技术的原理与操作;酵母RNA的提取,学习核酸提取与鉴定的原理与操作。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增加到30学时,精选了6个实验项目,在上述实验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蛋白质含量测定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两个项目。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则增加到40学时,精选9个实验项目,在上述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植物DNA的提取,酵母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等三个项目。在实验时间安排上,一方面将理论课程讲授和实验课操作有机联系起来,首先在理论课上先讲授相关章节,为实验奠定理论基础;而后再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将实验课分成若干个时段,除了实验操作的时段外,在实验操作的间歇进行实验理论讲授,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不仅讲授该实验项目的具体原理与技术,而且讲授与该项目相关而又没有学时安排的实验技术,做到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做氨基酸纸层析这个实验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验室的柱层析系统,把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亲和层析等相关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层析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2.注重实验操作环节,改革学生的考核制度。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成绩评定要采用以实验操作环节为主,以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整个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开始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报告)三个主要部分,课程成绩按以下比例进行分配:课前预习(20%)、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30%)。实验开始前,学生要进行认真的预习,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主要操作步骤等;通过预习,使学生对实验项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其中发现问题,从而在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预习的考核主要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要求步骤合理有序,仪器使用规范。在实验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遇到问题要进行分析和解决,试剂器皿等的使用要规范安全,注意实验室秩序与卫生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与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试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主要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与讨论、思考题等。无论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偏差是大还是小,都要忠实记录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分析该数据产生的原因,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写作能力等。对实验报告的考核主要通过课后批阅的方式进行。

3.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效率。一方面,生物化学实验所需时间长,在规定的2~4学时内难以完成相应的实验过程;另一方面,实验室资源有限,上课的班级与学生数目多。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满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生物化学实验室采取资源共享等多项措施解决实验室资源有限的现状,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效率。首先,实验室全天开放,包括晚上和周末,每天早、中、晚都可以开课,这样,一个实验室一周内最多可以开21个班次的课程;其次,每个实验项目在实验室连开2~4周,这样,学生可以在14~28天内的任意一天来进行这个实验项目;再次,实验室同时开2~4个实验项目,这样,学生可以选择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验项目,也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

三、改革实践的成果与展望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6

1.1高校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个性特征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一方面,许多高校数学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习经历,由于硕博阶段所选的专业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及对知识处理运用的偏好。比如:理学出身的数学教师注重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善于理论推导;学出身的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捕捉理论知识到应用转化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及才华情趣,这对于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催化作用。性格活跃的教师喜欢制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格沉稳的教师踏实认真,注重课堂落实,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凝练性等方面。以上这两种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其本质特色,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打上独特的烙印。因此,教师应该扬长弃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不能盲目模仿他人,扼杀自身特色,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个性。

1.2数学教师风格的多样性和多侧面发展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每个教师教学风格是独特的,一个个教师独特的面貌构成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为进行有效教学,任何一个风格成熟的教师又不仅仅固守于一个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相应地变化教法与风格,也就是说教师个体教学风格是多侧面发展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大学里几乎每个专业都开设一定学时的数学课,各个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同一本教材的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数学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和个体教学风格的多侧面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对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高水平特色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而教师的特色是创办特色大学的根本保证,有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的教师才会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得到认可,其主体作用必然得到发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必然会空前高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自然能够不断提高,如此必然会产生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数学教师如何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与创新形成的。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2.1学习名师名家,博采众长

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有教学热情,但是缺乏起码的教学经验,仅凭自己摸索教学规律从而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很缓慢且困难的事情,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则是一个最简捷有效的办法。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身边的优秀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本学科的外校名师。不仅学习他们的备课方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及重难点处理的技巧,还要学习他们的举止、眼神、语调等教态,通过分析综合,发现每一位教师教学风格独特与精华之处,有机融合,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2.2立足于自身实际,独立探索,不断形成并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些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通过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反思,并且对他人经验不断整合,基本上能摆脱单纯模仿的束缚,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此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如下几方面完善自己的风格。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材是授课的蓝本,是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发展规律编写而成的。编写者的出发点是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认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熟悉课本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如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笔者在学习了矩阵一章中的行阶梯型矩阵以后,把教学内容直接调整到线性方程组一章,学以致用,利用行阶梯型矩阵的化简方法以及矩阵的秩来解线性方程组,判断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这样做不但节约了学时,而且及时将知识进行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教材编写周期比较长,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一些新的内容及方法不能及时编到教材里。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了解前沿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时给学生予以补充,以对教材中某些滞后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弥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通过对名师的模仿和自己的摸索,初步形成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教学方法。而高等数学内容丰富,涵盖代数、几何、概率多个科目,并且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所有专业所有内容的教学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在一些数学基础好,对数学要求低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采用自学辅导法;在偏重数学应用的专业,比如化工专业、放射专业,采用优秀学生轮流充当老师,教师指导点评的授课方法;在偏重数学理论的专业,比如信息专业、统计专业,采用启发式或讨论法进行教学。所有这些方法的选择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过长期的锤炼,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还将MATLAB、Mathematic、Excel等软件分别引入线性代数、立体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相关内容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教书育人,让情感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风格是教师学识水平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统一。教学作为艺术,应充分运用情感,以情感人,没有感情的教学就没有教育的人性化,也不会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首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尽量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另一方面,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契机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自己以及身边优秀同事的学习成才经历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一个给学生关爱和梦想的教师就是最有特色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喜欢和爱戴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心驰神往的圣地。即便是学生毕业很久,他精彩的点拨、深情的鼓励、谆谆的教诲仍然在学生脑海里像星光一样闪烁,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实践升华,常教常新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教学进入比较稳定的个性化阶段,教学工作步入正轨。同时,教师也进入职业倦怠期,工作缺少新鲜感和激情。此阶段教师在教学上容易形成一种保守的惰性,固步自封,不再接受新的经验,教学风格也不再与时俱进,而是日趋老化。为防止这些现象出现,教师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思想,否则就只能天天卖旧货,不但学生不感兴趣,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要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是要多观摩别人的教学,别人的长处要吸收,别人的不足恰恰是自己引以为戒的地方;二是提高理论水平,把自己在平时获得的实践经验和灵感甚至失误之处及时记录下来,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整理归纳,形成教学论文,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这些理论将会指导自己的教学风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

3结语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7

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旨在教书和育人的并轨。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过多地重视分数和对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学成了书呆子,缺乏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对事物缺乏辨别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德育是五育之首,是一个人成才的根本。而人的德性的养成不同于知性,往往是不好量化的。历史考100分的学生,他的道德素质未必就是100分,一个把《中学生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可能把打架骂人当作是家常便饭。

媒体报道的马加爵等一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中学生自杀,杀害父母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学校不能再漠视学生的德育建设了,要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内容。所以,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历史课程是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基础上,受到思想的熏陶。教师切忌用单一的说教去教学生,只有依附于教材,才更有说服力。

德育教育的实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以身立教,作为承担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应该身教重于言传,身体力行,为受教育者做好表率。教师要把握历史学科的特点,融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中;教师要关注道德教育的主体,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如组织参观博物馆,听老一辈革命战士的演讲等。二是历史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很多,可以借助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族文化等等。例如,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

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历史教材中,具有坚强意志、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形象比比皆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继续战斗。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教育中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8

(一)校内教师技能实训与教师技能课程缺乏有效衔接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实习之前多会进行教师技能的测评,而这其中暴露的问题更多以分数或等级进行量化,并没有有效地进行优化或解决,这实际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技能类课程(书写、教师口语、教材教法等)如何在课程教学之外构建体系完整的小学教育教师技能实训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师技能。另一方面,即使有以上的教师技能实训体系的设计,在学生的技能实践环节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而使得学生教师教育技能(如教师语言、三笔字等)的提升不足。

(二)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经验积累向实践反思的跃升空间不足

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很容易发现问题,但不能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找到教育智慧生长的有效途径。这样,学生在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经验的积累,而无法综合运用已学的教育理论,在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教育智慧。因此,如何提升实践教学的效能,并帮助学生在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智慧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认知,是当下实践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实践环节缺乏有效指导,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受限

以小学教育专业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为例,实习班级指导教师可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或交流学习,但对于实习的师范生来说则面临着缺乏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的问题,这样,在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实习生经验层面的自我积累,如何基于所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来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实现教育智慧的递升,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实习中院校教师和基地教师的协同指导的方向。

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单一

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多是从教学研究型高校毕业后到教师教育院校工作,学科专业背景单一,基于小学教育实践的课程融合度不足,对小学一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的综合取向及教育教学实践相当陌生,这使得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之间的隔阂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所“教”非所“用”。

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缺乏一线小学教育实践的经验,没有构筑起教师教育的职前课程与基地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缺乏小学一线实践基地的支撑。教师多是从高校的学科专业理论学习到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授课模式,学科占主导的专业学习使得教师缺乏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基于小学教育实践取向的专业发展路径,所授课程内容不能与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形成紧密的联系,使理论与实践事实上成为两张皮。学生听课觉得枯燥乏味不说,且与将来的教师教育实践缺乏直接的联系,从课程实施的角度会形成“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的困惑。

2.所“学”无以为“教”。

一方面是教师学科主导型的强调专业精深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小学一线教育的实际经验,多教育学、心理学等“老三样”纯理论的堆砌,少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案例呈现。这样,不能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足够的基于实践的教育反思和教育智慧的浸润。由于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主流仍以“讲授法”为主,基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炼不足也影响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性,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在学了很多的专业理论进入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时,却面临着不知如何“教”的窘境。

(二)教师技能课程与实训缺乏统筹

1.教师技能课程与教师技能实训缺乏统筹设计。

例如:教师口语类课程与课外的教师口语技能训练与测评、口语类活动的开展如何有效统筹,书写类课程教学与课外的三笔字技能训练、三笔字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如何统筹等。

2.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

教师技能相关课程中的方法习得不能通过课外的训练和学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得到巩固与提升。学生课外的教师技能训练,例如教师综合语言表达,教师书写技能与板书设计,说课与片段试教等多处于自发的状态,个体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在师范技能的训练和提升上面临瓶颈。校内教师技能实训重测评、轻反思与学习指导。教师技能课程、教师技能实训及学生日常的技能训练不能有效衔接。

(三)教师教育实践体系缺乏层次递升,理论和实践融合度不足

1.能力递升的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

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平面延伸的多,而理论与实践融合度高、基于反思的教育实践能力层级递升的实践教学体系少。

2.基地教师和院校专业教师之间联系不紧密。

现有的小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和教师培养院校的联系较为松散,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和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基础上的“共同体”的关系。基地指导教师更多是发现问题,由于理论层面素养的匮乏及职前职后衔接的不畅,很难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后能力递进的方法。教师教育院校教师由于缺乏小学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面对实习中学生的实际问题,也不能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教学及时进行优化解决。这样,学生在教师教育实践环节就较多地停留于经验积累层面,而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研习和实践的循环中实现教育教学能力跃升和教育智慧的有效生长。

3.课堂教学改革中,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推进不够。

专业教师对小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隔阂,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基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和反思的动力不足,使得学生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基于反思和研究的教育智慧成长欠缺。

(四)职前培养与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构建未完善

从职后看,用人单位对职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介入不够;从职前与职后融通的视角看,院校和实践基地之间未能发展为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从职前看,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力量欠缺,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质量大打折扣。

三、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及路径

(一)改革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筑理论和实践融通的桥梁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取向为指引,改革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以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参照,以小学一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的综合取向为指引,改革教师教育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打破学科性课程之间的壁垒,构建基于学生教师教育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提升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比重,推进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实践化”取向。以教师教育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群和教学法课程为例:如何从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结合的角度思考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性和有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选点,而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法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融合,基地教学与校本教学的融合又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拓展的方向。

2.以“教师专业发展基地”为载体,构建体系完善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机制

通过到小学挂职、共同开发基地课程、参与基地课题研究、到基地听评课等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院校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小学特级教师、名师等担任教师教育院校的兼职教授,参与职前课程和实践教学。

3.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校本和基地教学互嵌

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与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将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融入教师教育的理论课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打通理论课程和实践学习之间的联系,教师积极与基地联合开发基于基地实践的课程。构建每周到合作基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走校”教育见习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搭建理论和实践融通的平台,实现校本和基地教学的互嵌。以理实一体的“班级经营”课程设计为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实现:理论设计与指导实践理想的构建→实践操作与运行→问题的发现与经验总结→回到理论并有更深的认识→新一轮的实践理想的构建。这样,课程内部以“理想→假设→实践→反思→理想”的微循环,拓展了课程的内涵,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现教师技能课程与实训的统筹,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1.构建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师技能实训体系融合的平台

教师技能类课程帮助学生习得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三笔字、教师语言、教学法等)提升的方法,日常的教师技能训练体系营造学生教师技能提升的“场”并与课程相呼应,校内教师技能实训进行阶段强化与检测,在此阶段发现的问题回到课程与日常训练进行提升和完善。

2.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指导,重诊断,促反思

以教师综合语言技能提升为例:课内学习教师综合语言运用的方法,课外以学习小组或社团的形式固定时间与场地进行学生的自主训练(自修时间和社团活动时间的有效利用),同时落实技能类教师的定时指导制度,使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课内的方法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技能强化。每个学期进行教师综合语言技能的展示(根据技能课程的进度,每个学期展示的内容也不同,从即兴说话—讲故事—朗读—演讲—教学语言综合运用等),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进行教师技能实训与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在课内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使教师技能课程与教师技能实训、学生的日常技能训练及活动形成紧密衔接的体系,共同实现教师技能的提升。

(三)构建教师教育能力跃升的实践体系,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1.构建教师教育能力层级递升的实践体系

以四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前五个学期以紧密合作基地为载体,以每周一天的“走校”见习为实践教学改革的抓手。专业教师利用“走校”把握基础教育师资的职业素养要求,充实来自一线的教育教学案例,解决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同时结合“走校”梳理出本课程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走校研习方案”,从研究性学习主题切入,落实学生在“走校”中知识、能力提升的落脚点。学生在“走校”中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小学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找到反思学习中能力递升的通道。在下一阶段,以短学期的形式,对“研习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总结梳理,对学生在“走校”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落实到相应课程中加以探索、解决,对积累的教育教学案例分课程方向进行专题研习。这样学生就在课程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循环递进中实现教育教学能力的跃升,达到以“走校”为抓手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第六学期的体验实习和第七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是在前期“走校”见习基础上教育教学实践的综合提升,期间仍贯穿了课程理论学习、教育研习环节,在“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反思总结”三者的螺旋递进中,最终实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的全面发展。

2.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引入“双导师”制

通过到基地挂职、代课、与基地联合课程开发、合作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将课程教学的专业性和师范性进行融合,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引入“双导师”制度,聘请基地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同时基地导师参与教师技能类课程及教师技能实训的授课及指导工作,全程介入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1.创新师范生培养机制

构建以教师教育院校主导,小学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师专业发展联盟”。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联盟将院校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学生基地实践、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和联合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科研提升等多方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实现多方合作与共赢。

2.完善实践教学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