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自查总结范例

师德自查总结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1

[关键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路径

一、工作机制创新:完善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德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师德建设直接关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这个根本问题,直接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这就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强化政治领导和制度建设。

(一)完善组织领导

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同时又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学校结合上级精神,于2018年2月,正式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原人事处合署),专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整体统筹落实师德建设各项任务。同年5月,学校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将其作为师德师风建设专门议事机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校领导、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2018年12月,根据全校机构改革统一安排,学校将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与党委组织部合并组建党委组织人事部,全面打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建统战、教师发展、教师考核、奖励激励等的藩篱,使学校师德建设真正有了抓手。新部门的组建,为建立健全和深化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发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考核评价、思想动态分析研判及教师入职、聘岗、培育、考核、晋升、评奖评优等各环节师德考察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学校在全面深入自查、调研、梳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弱项基础上,连续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实施意见》《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师德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修订)》《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师德考核实施办法》8个专门文件,建立起校院两级师德建设组织机构、师德状况调研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制度等。系列制度的出台,使学校构建起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全校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贯穿融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各项工作,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制度和机制保障。

二、学习教育创新:构建宣教体系,营造崇德氛围

(一)抓实政治理论学习

学校全面强化教师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教师每周二下午2个小时集中政治理论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半天)学习,推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主体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深刻内涵,增强行动自觉。2018年7月以来,学校为全体教师配发多本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主题教育书籍,编印了四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资料汇编》,领导干部集中学、带头学,各级党组织带领全体教职工讨论学、研究学,不断深化全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认,切实发挥了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

(二)构建师德宣教体系

为推动师德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建设上线了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网站———“翔宇师德网”,设置《工作要闻》《院系动态》《师德先锋》《师德警钟》《规章制度》《学习资料》等栏目,目前,已打造建设成为全校师德教育、宣传、警示与监督的重要阵地。网站聚焦弘扬践行高尚师德,更加注重多形式挖掘展示师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营造出全校崇德敬德的良好氛围。学校充分利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师德先锋评选、教师节表彰慰问、新教师入职宣誓、青年教师导师制拜师仪式、退休教师荣休仪式、翔宇教学奖评选、翔宇盛典、年度十大人物评选等活动,选树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强化师德教育引导。如学校2018年教师节“‘快闪’感师恩、‘拜师’传帮带”系列庆祝活动,获得北京电视台、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师德宣教体系的构建,校内外媒体矩阵的广泛宣传报道,展现了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全校教师崇教爱生、潜心治学,争做师德典范。

三、培训体系创新:注重价值引领,融入专业发展

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为依托,坚持贯穿结合融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将师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着力解决部分教师对师德教育“敬而远之”的问题,推动教师师德水平与业务能力齐头并进。

(一)加强新教工入校教育

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引领全体新入职教职工签订师德承诺书并做入职宣誓,强化新教工对师德标准的认知。将新教工入校教育扩展至两周,书记、校长讲授“入校第一课”,作开班讲话,同时注重通过真实动人、震撼人心的红色教育实践强化新教工立德树人责任感、使命感。

(二)强化全员职业素养

学校面向全体教职工制定分类分层的系列培育和提升计划,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学法提升培训、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以及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素质拓展类沙龙、讲座中,并注重通过解决教师发展问题解决教师思想问题,切实提升师德教育效果。

(三)开展专题培训实践

通过探索实践,学校形成了“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宣教活动品牌,开展了相关专题教育报告会、师德先进人物宣讲会等,组织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广大教师“走出去”了解国情、市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实现“四个相统一”。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学校开展校级层面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活动30余次。

四、传承培养创新:关注青年教师,完善支持体系

学校深入分析师资队伍结构发现,40周岁(含)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50%,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抓好抓实青年教师培养,对学校未来发展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着手探索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将师德建设融入“传帮带”和后备培养支持体系,引领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一)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制定出台《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传承弘扬学校优秀教风,充分发挥老教师师德师能“传帮带”作用,以推动新入职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尽快融入学科队伍,全方位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一杯清茶飘香来,三味人生感师恩,请向导师敬茶!”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隆重举办青年教师导师制启动仪式,在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拜师仪式上,来自15个教学单位的34位青年教师与32位导师正式达成“传帮带”结对培养师徒关系。同时,学校专门为来自英国、白俄罗斯的两位外教配备中国传统文化导师,为中外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青年教师导师制启动仪式,营造出全校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系统化“传帮带”培养体系为我校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中国网、千龙网、《北京考试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二)强化青年教师后备培养

学校着眼于师德建设与能力提升相结合,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骨干培养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着手制定《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配套文件《新教工入校教育管理办法》《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实施办法》等,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为教师全方位发展提供制度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青年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考察、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选拔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校内外多渠道挂职锻炼,搭建平台、建立基地,着力强化青年教师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探索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发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干部后备人才,构建后备人才库。

五、监督考评创新:强化工作督导,完善考评体系

师德建设能否脱虚向实,关键还在于是否有针对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工作督导,是否有针对教师全员的科学考评体系。学校不断强化对二级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与督查,不断推进师德考评体系的科学性、实效性,强化结果运用,切实推动师德建设落实落细。

(一)强化师德建设工作督导

学校结合上级要求,统筹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5个方面21项具体内容及相关活动时间节点、牵头部门、协办部门等,同时推动各二级院系全部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并制定符合院系实际的《实施方案》。活动开展后,学校先后开展多次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督查并逐渐使工作督导制度化,推动各二级单位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师生座谈会、研讨调研等形式,自查总结本单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好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科学化有重点的工作督导,使学校各项师德建设举措得以迅速有效落地,同时,各单位全面深入的自查总结和意见反馈,为学校摸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现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2019年7月,学校根据上级最新精神,修订颁布《师德考核实施办法》。该规定明确了师德考核对象、原则、等级、方法、程序和结果运用,将师德考核明确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实行个人自评、学生测评、教师互评、单位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同时,科学量化各等级测评指标,避免考核形式化、随意化。早在2018年5月,学校出台的《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实施办法》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聘任管理办法》中就明确提出了“师德前置审核”原则;《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则进一步统筹师德考核与年度考核的关系,将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作为评优评奖的首要依据,明确“师德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教师,其年度考核结果不能评定为合格及以上档次”,“师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其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师德考核实施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师德考核主体责任和标准流程,将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于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强化了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了师德考核引领作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面向新时代新使命,学校将继续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用心用力、抓细抓实,引领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一代又一代有国际视野、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01).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对策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高职院校通过制定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理想,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于祖国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德育管理队伍。

1)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高职院校引导全体辅导员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辅导员忠诚于教育事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做一名合格党员和合格辅导员紧密结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2)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高职院校要把师德教育工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师德建设目标,把师德建设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教研室,落实到每个辅导员身上。增强辅导员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3)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校要平时德育工作中,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要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

4)提高辅导员心理调节能力。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国”良好气氛,切实提高辅导员地位,尊重劳动成果、理解苦衷、减轻其过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荷,创设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小心理症状出现率。

5)开展“双评”活动,组织辅导员进行自查、自纠和自改。通过学生评老师、教师评教师的“双评”活动,让辅导员自觉接受学生和教职工的监督。通过辅导员自评总结和分析,主动查找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6)完善辅导员考评机制,实现师德“一票否决制”。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与辅导员的评聘职称、评先推优、绩效考核相挂钩。对违反从教行为和职业道德缺失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2树形象,铸师魂,做学生行动的标杆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辅导员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热爱学生是核心,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找到学生闪光点并放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钻研,加强自我学习,勇于创新,不断进取。还要在工作过程中找出更好更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接班人。

2)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软实力”。辅导员“软实力”是指思想道德品质的感召力、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人文素质,也就是师德、师魂、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很容易受老师为人处世的影响。辅导员如果具备以上良好的“软实力”,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的形象也将永远留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3)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好榜样。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既软实力)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所以,作为辅导员必须要当好榜样,这样才不会给学生造成一些错误的影响。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一个旗帜,一个学生们心中学习的旗帜。

3结论

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才能培养和造就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辅导员一定要随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要志存高远,洁身自好。有一句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受老师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彻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面提高高职辅导员整体素质,努力创造德育队伍新形象。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保留老一辈人的优良品质,兢兢业业,认真踏实的工作,还要有新一代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在成功中提炼,在失败中总结,把自己的工作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妤,江红,毛先华.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52-54.

[2]曹泽芳.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浅谈[J].时代教育,2015(7):280.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3

以活动为载体,紧扣师德教育主旋律,进一步夯实师德教育

加强领导,组织部署到位。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以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各大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教育工作方案,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确保了系列教育工作和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运作高效、成效显著。注重舆论导向,宣传动员到位。学校要将宣传动员作为突破口,明确师德教育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具体要求,让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历史赋予教育和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认识到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塑造高尚的师德形象,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我校倡议全体教师努力践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以德修身,以德树人;———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乐观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国育才。我校重视师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和社会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橱窗、活动简报、办公室阵地建设等形式广泛地向学生、家长、社会作宣传。全校教师对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和目的的认识不断得到强化,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参与师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习,培训认识到位。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提高认识。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书记对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四点”希望和《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各种法律法规;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学习《学会赏识爱满天下》、《向生活微笑》、《欣赏给人力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用生命理解教育》、《态度就是竞争力》、《论责任》、《致加西亚的信》等一系列精品文章或书籍。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广大教师认识: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明晰的法律常识,还要有广阔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学会在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去寻找快乐、发现快乐,提升职业幸福指数。此外,以活动促学习培训也是我校重要的教育方式。学校举办师德教育讲座、师德论坛,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习培训。教师在参与和互动中体会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活动有效地引导广大教师以“德艺双馨争做人民满意教师”为自己追求的个体发展目标。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了认知,指导了教师的师德行为实践。

将师德教育与学校常规工作相结合,有机推进师德教育活动,求真求实,注重质量

一是将师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理念相融合。师爱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我们积极倡导教师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诠释师爱。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我们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大力倡导“教育从平等对话开始”,激励教师努力做到“不选择、不挑剔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教学力争“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在实践中,教师们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师队伍的师德认识在不断提升。“快乐是孩子的心理维生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爱生奉献已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二是将师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开展师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扣住以师德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这个主题不放松,密切结合团队的建设、教师专业化培训、校本研修、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学校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展开,使师德教育与教育教学每一项工作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师德教育也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了高起点和高目标。三是将师德教育与学校党建和民主评议行风相结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我们注重引导教师不断总结反思,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师德修养。抓党员带头。要提升教师整体的师德素质,党员教师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支部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教育活动,制定了《党员目标管理细则》。党支部要求每一个党员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自觉地对照自己,认真剖析,及时整改提高,达到“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教育效果。

党员带教示范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抓民主评议行风。我们以“开放日”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将学校管理的各方面呈现在家长面前,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听取家长对学校师德、教育教学、学校建设、校务公开等多方面好的建议和意见。征求意见力求范围“广”,覆盖面“宽”。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认真梳理,严格进行剖析、评议和整改。重点抓好五个环节。(1)征求意见。采用多种方式征求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教师反馈。教师个人主动征求学生、家长、同事的意见。学校领导做到率先垂范。征求意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2)相互谈心。在教师之间、学校领导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诚恳听取意见,交流沟通思想,找出自身和学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分析其主客观原因,明确个人努力的方向。通过谈心活动,达到了找准问题、交流思想、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3)对照检查。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照《教师行为“十要”和“十不准”》、《八条禁令》及有关教育法规、制度和要求。联系教师个人在师德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写出自查自评报告,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同时拿出今后的整改措施。(4)自我反思。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反思,才能将师德教育实现个体内化,从而真正激发教师提升自我师德修养的主动性。要求教师们以“德艺双馨,争做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写出师德随笔、师德言论、师德反思,并将教师爱岗爱生的心得、经验汇编成集,发动教师交流、借鉴,达到共同提高。(5)积极整改。我们在召开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师德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好问题,开展好评议,制定好整改方案、措施,及时整改。措施力求“实际”,整改效果力求“优良”。#p#分页标题#e#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师德建设工作顺利、高效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4

一、2019年教育工作成绩突出

1.中、高考成绩显着。2019年,我市中、高考再获大面积丰收,教学质量继续保持了在的领先地位。我市中考成绩总分700分以上的有35人,全市最高分七中朱宣丞737分。我市今年高考一本上线537人。中、高考均排在同类学校前列。

2.教研氛围活跃,活动形式新颖,指导全市各校教学教研水平得到提升。一是教学教研形式丰富多彩。教学教研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我市一中、二中、四中、八中每年都与省内外名校举行联考。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活动暨2019阅读育人高峰论坛活动中,我市共有36人次在国家、省级获奖,教育局教研室和第六小学共同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奖”,第六小学何仁松作为全国唯一一位中小学校长代表发言。二是教研帮扶活动多。六小?亚东希望小学(亚东希望小学小考进步24名)二小一乐园学校(乐园学校小考进步20名),铜城学校一肇陈中学(肇陈中学中考进步17名),实小一范镇小学(范镇小学小考进步17名),七中一洪下学校(洪下学校中考进步9名),五小?白杨小学(白杨小学小考进步6名),帮扶成效显着。三是教研成果丰硕。2018年度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再创辉煌。我市获部级优课5节,省级优课28节,在各县(市、区)位列第一。在第二十五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中我市获省级一等奖4个、省级二等奖11个、省级三等奖12个。在2019年初中语文教师说课比赛中,第四中学王子群荣获一等奖,第六中学丁利华荣获二等奖。在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智能机器人项目中,我市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第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技能提升活动省级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第十八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省级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今年我市教师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已立项省级课题16个,已结题省级课题6个,已立项级课题8个,已结题级课题6个。

3.依托活动载体,注重德育为先,倡导学生争做新时代的青少年。开展好文明校园的创建评比工作,高丰中、小分别获得“省级文明校园”称号;积极开展河湖保护教育,为贯彻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保护美丽河湖,创建文明城市”主题书信文化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启动了“保护美丽河湖,创建文明城市”的主题书信比赛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国学百家经典”展评活动;积极发挥团、队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希望工程1%捐助活动,加强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了“寻找团员回家”活动,认真做好纪念“”100周年、“六一儿童节”及“12.5”国际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了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集中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积极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完成了“新时代好少年”的推荐和评选,我市八中王佳欣同学被评为“江西省新进代好少年”;积极开展了“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实验小学被评为省级“三项文化”教育先进学校。

4.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素质教育,学生艺术、体育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体育工作: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第二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和校园足球校际联赛;积极组织参加田径运动会、啦啦操比赛、足球精英赛、篮球锦标赛等系列赛事,在省中小学生校园足球总决赛、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取得了全省第五名和全省初中组第四名的好成绩。艺术工作:开展了2019年第五届中小学合唱节瑞昌选拔赛和首届学生器乐(管乐)节瑞昌选拔赛;组织教师参加2019年合唱节展演现场观摩活动;认真完成中小学生合唱节节目录制工作,并获得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及省一等奖1个;积极做好我市四所学校“五个一百美育工程”的复查验收工作。

5.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校园建设,城乡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完成政府列入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第七小学、投资1200万元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及投资1200万元扩建武山学校工程三个校建项目将于今年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3000万元新建码头中学项目已按进度完成,计划2020年春季招生。完成了农村闲置校舍摸排调查工作并形成处理意见上报市政府,截止目前已做好了农村闲置校舍处置工作。争取政府投资230万元完成城区七所学校的食堂改造建设工作。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项目三个,争取中央资金411万元,完成了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储备2020年中央预算内申报项目。完成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充建设,储备项目规划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启动城区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启动投资20000万元新建第三中学建设工作。做好上级专项资金建设工作,2019年下达上级专项目资金1550万元。督促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实施工作。做好城区学校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摸底、设计、预算、招标工作做好全市中小学智慧平安校园设计、预算、招标工作。配合学前科做好城区幼儿园布点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公立幼儿园项目的建设任务。

6.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新时代教师新形象得到充分展现。一是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学校做好宣传解读,坚持全覆盖、无死角,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要持续深入选树师德典型,发挥师德楷模引领感召作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局被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四小、公立幼儿园被评为师德师风示范校,一中徐新河等十位教师被评为师德师风标兵和先进个人。二是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们继续完成“国培计划”项目县培训任务,180名中小学教师、60名幼儿园教师参加了“送培到县”项目,798人参加了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2886人参加了全员网络培训,校长培训14人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14人次,工作坊研修、领导力培训、教学基本功一体化培训30人次。三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5月份市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工作量、绩效考核、职称评聘都制定了指导意见,要求各学校结合意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7.推进教育扶贫,维护教育公平,为贫困学生提供良好的就学机会。一是摸清教育扶贫底数,落实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保障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教育资助人员网络,组织了全市贫困学生大排查,加强了扶贫信息数据比对,摸排出我市共有在读建档立卡贫困生2490人,做到电子档案与资助档案一一对应。二是实现了教育资助全覆盖,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35.42万元,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028人。三是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零费用入学”政策,兜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校服、保险和教辅资料等代收费。四是关注特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教育帮扶,对11名重度残疾建档立卡学生,学校为其补建学籍,并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建档立卡形式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四是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建立完善了以乡镇为主体、相关部门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三线控辍”责任。在开学初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和信息清理工作,规范了操作程序,加强了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对象子女的信息标注和核对工作。加强了精准扶贫户子女的控辍保学力度,实现“零辍学”保底。

8.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校园育人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全年召开全市校长会12场次,专题部署校园安全工作;组织各类安全隐患排查12批次,有效整改隐患100余处;组织各类演练500余场次;开展了5轮防溺水督查,制作3000个防溺水安全警示标志和救生杆,联合蓝天救援队、卫生部门、妇联开展“关爱儿童、预防溺水”公益巡回讲座40余场;举办教育系统保安、护校队培训班两期,52名保安和66名护校队员参加培训;举办6期学校防溺水应急救护员培训班,培训教师560余名。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店外占道经营872家,暂扣店外违规占道物品276起,暂扣校园周边流动摊贩三轮车100余辆;劝导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3620起,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3422起;我市学校食堂总数159个,目前,达到明厨亮灶的学校食堂数153个,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96.2%,达到“明厨亮灶”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数150个,“明厨亮灶”覆盖率96.2%;检查校园及其周边的食品销售经营店374户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3份,完成学校、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自查307户次,自查出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21个,约谈21户次,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专项检查出版物零售店98家次,网吧105家次,发放“绿书签”1000余张,立案查处违规网吧5家次。2019年度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确保了教育系统的整体稳定。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5

一、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其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对人发生制约作用。学校应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有明确的制度的约束和保障。完善学校的监督机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内容。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育人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一种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道德风尚,净化行业风气。

(二)加强师德宣传,树立师德先进典型,营造高尚师德的校园文化,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那些思想道德先进、本职工作突出的教职工大力表彰,依靠舆论导向和典型榜样的力量,促进教职工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优良校风的形成,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提升教职工的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倡导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念,寓教于乐,促进身心健康,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二、师德师风继续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满足于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加强对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继续教育。教师可以自己参加培训活动,并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素质;学校行政机构、教育部门等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载体,通过组织教师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

三、强化社会监督力量

加强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还应注重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为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很多学校也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同时也应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例如:针对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就明确规定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的健康。”

四、在实践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师德师风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教育实践,它在实践中生存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立新的师德师风标准,使之能容纳有能力的、自主性强的、富有开拓精神的、作风民主的、敢于竞争的、思想开放的教师。市场经济更需要这样的教师,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思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上的探索和改革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人民对于教育行业的期盼。

作者:李洁 单位:重庆市实验中学

(二)

一、突出抓好师德师风教育,狠刹四股不正之风

要在全面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狠刹几股不正之风:一是要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学校领导、教师必须有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充分思想准备,坚决把讲排场、比味口、滥补助之风扭过来。二是狠刹以教谋私歪风,要严肃查处强行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有偿家教、利用职务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礼品礼金以及其他以教谋私行为。三是狠刹体罚学生之风,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差生,更不得驱赶差生。四是要狠刹纪律松懈、办事推诿之风,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坚守岗位,杜绝“有人无责负,有责无人负”的现象。

二、强化内外监督,健全约束机制

学校将针对教育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包括师德教育考核评议制度、奖惩制度、师德承诺制度、师德档案制度,逐步建立家长、社会对教师师德的监督约束机制。治乱需用重典,痼疾需下猛药,对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学生、抹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者,在评先评优、工资晋级、职称晋升以及教师聘任等问题上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各年级组要组织好“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活动,以问卷、座谈的形式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评议。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评议情况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突出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切实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每位教师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做到育人先育己,认真总结检查,严格自查自纠,搞好八查:查事业信念坚不坚定、查政策水平高不高、查育人意识浓不浓、查教学业务精不精通、查自身廉不廉洁、查组织纪律严不严明、查工作效率高不高、查工作业绩明不明显。学校将进一步从教育入手,弘扬正气,树立典型,规范行为,强化措施,做到四个结合: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推行新课改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教育与加强学校形象建设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教育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教育与创立教师品牌结合起来。

四、克服三种情绪,切实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工作

在师德师风教育过程中有如下几种情绪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是抵触情绪。可能有人认为搞思想作风、师德师风教育会冲击教学工作,耽误精力和时间,会影响教学质量,况且社会大气候如此,与社会阴暗面相比,教育战线上的消极现象如同小巫见大巫,何必小题大做,因而产生抵触情绪;二是畏难情绪。可能有的人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述种种不良现象是多年逐步积累形成的,积重难返,想抓抓不好,因此丧失信心;三是应付情绪。有的认为,现在崇尚实惠主义,搞师德师风教育只是闹形式,走过场,虽然有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一团和气,敷衍塞责。我们要以师德师风教育为契机,造就一支事业信念坚定、思想作风过硬、教学业务精通、开拓创新、务实的教师队伍,为教育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单位:陈兴福 单位:甘肃酒泉第五中学

(三)

一、从个人角度方面

(一)重视集体,淡泊名利。“重育人,寡安逸,淡名利”是无数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然而,某些青年老师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耐不住清贫,对金钱的占有欲望明显增强。人民教师应该讲理想、讲奉献,追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超凡脱俗。作为精神事业的高收入者,教师要用淡泊名利的精神影响、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当然,淡泊名利并不代表就不要荣誉,世界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二)为人师表,言语温和。同志曾经指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的劳动,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熏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授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要用温和的言语,教导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一个人要具备“言语温和”的禀性,必须首先培养“温和”与“谨慎”的心灵。当老师的心灵变得温和时,言语自然就会温和;当老师的心灵变得谨慎时,说话自然就会把握分寸,使学生感到温暖而体贴。

(三)严谨细致,严格要求。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严谨细致是一种工作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把做好每件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从一件一件具体工作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严格要求学生,“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爱学生,所谓“严师出高徒”。当然,“严”要与科学的方法相结合,做到严而不厉、严中有爱、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二、从学校、社会角度方面

(一)健全机制,正确考评。考核评价年年进行,评估标准满天纷飞,然而这些考评机制却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项目繁多,职能分散,指标模糊,评价单一,导向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县一些学校的现行考核制度有必要改变,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适当安排教学,具体应该做到评价指标的适应性、要素衡量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应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的考核机制,不能仅看是否完成教学时数,更要尊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而的付出,这样才能凸显教师师德。

(二)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方面,我县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甚至为他们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使教师体会到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得到学校承认的。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我们还要落实和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大力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需要百般努力,以身作则。教师是火种、是石级,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我们要用千百倍的耕耘,换取桃李满园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真心教育学生。

作者:任洪成 单位:忠县洋渡镇中心小学校

(四)

一、明确的管理制度是塑造师德师风的现实基础

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师德师风塑造过程中,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制度。

(1)完善师德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手段。要围绕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制定师德师风培训规划,实行岗前培训,全员轮训,并建立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实施师德培训在线网站建设计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为师德师风的塑造创造条件。

(2)建立表彰计划和奖励机制。师德的建设应从物质和精神奖励两方面激励并帮助教师完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校定期召开总结大会,奖勤罚懒,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择优资助计划,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快师德师风建设进程。

(3)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并结合校园网站、手机终端形成覆盖面广、效果明显的师德师风监督网,并将从多渠道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其纠正自身行为。还要注重从源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的监督态度,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此塑造良好的师风师德。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强调科学民主,从学生、院系主管部门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实现评价机制的动态性,切实完善师风、师德的评价机制。

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塑造师德师风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文化和职业意识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高低的判断标准是能否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不断提高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发挥职业道德素养的灵魂作用以高尚的师德示范学校、辐射社会。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2)职业技能素养是指从业必备的专业能力素养,是高校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应从高职的社会定位和其功能出发,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职业文化素养是指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持续的职业培训增加教师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并积极探索符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

(4)职业意识素养是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在社会转型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要求教师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具备强烈的、敏锐的问题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觉发现问题、跟踪热点问题、清晰阐释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思政教师更应该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目的是修德正己、教书育人,同时有助于师德师风意识的培养。

三、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及遵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伦理道德基础

塔尔科特•帕森斯指出“价值观可视作一常规象征体系之中的一因子,它能充当一准绳,人们根据它而在一定情况可供选择的各种行动方针中,作出自己的选择”。而此处的共同价值观是指高职教师和社会在文化层面上,对教师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和遵守,以及教师对自身在社会良性期望中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师德师风共同价值观的伦理道德基础。

(1)教师对高等教育目标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首先,它是“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是职业教育,这与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不同,要从高职教育的“正面”描述和“负面”描述来界定教育目标,找准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2)大学是研究与创新的学术文化组织,服务社会是其深层次的本质内涵,共同价值的根本在于教师对大学的精神实质和创新理念的认同和遵守。高职教师应改变“一次性教育”主导下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建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改变学生发展能力不足而“导致好用不经用”的现象。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6

摘要: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出发,分析了高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评价结果汇总方式不科学,教学改进意见跟进难度大。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应实时评价,及时反馈,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全员参与教学评价,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于一体,进而利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实现了线上实时性评价,调动了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跟进,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实现持续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根据办学理念的定位和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对教学过程、教学主体和客体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以达到实现个性化自我评价的目标。   1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1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参与评价的主体包括督导、任课教师及学生这三类人员。督导和教师采用随机听课的方式记录听课笔记,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内容在阶段性总结时(如期中总结或定期督导总结)进行点评和评价;学生在每学期末通过填写纸质表格的形式集中对所有授课教师统一进行集中评价,因每门课程结束的时间不一致,在这个空档期中,导致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具体评价内容已经淡化,造成在评价打分时随意性强,基本靠主观意识打分,评价结果不真实、不准确,无法根据评价结果对授课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素质等内容进行有效评价,起不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落后,仍具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1.2评价结果汇总方式不科学   基于填写纸质表格的手段进行评价时,在对评价内容进行汇总时管理人员只能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评价分析,最后形成评价结果并告知授课教师。这种方式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存在评价反馈不及时、告知授课教师的时间链加长等问题,且在评价数据的积累、存储,纵向、横向对比分析方面较为欠缺[1]。评价结果无法体现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评过程,无法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法为授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帮助、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建议,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1.3教学改进意见跟进难度大   因督导和教师听课的评价结果是阶段性产生的,致使在提升教学质量中最重要环节的评价结果汇总延后,改进意见和主要问题在告知授课教师时,该教师的授课时段已经结束,只能在下一学期中进行改进,造成改进结果的跟踪难度大,反馈弧较长或中断,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发挥较低。学生的期末评价存在随意性,针对已经学完的课程,学生通常不会对授课教师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和意见,也不会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有效评价,部分评价主体存在应付、逃避等消极态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初衷[2]。   2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进对策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现线上实时性评价,做到评价主体全员参与,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在教学进行过程中随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跟进,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让教学评价真正实现评教和评学,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2.1实时评价,及时反馈   以教师职称为层级,量化各层级的评价指标细则,以评分法、星级评价法、文字描述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素质、教学方法、改进意见、学习困难点等相关要素,力争全面、科学且能反映“教”与“学”的真实过程。在每一堂课结束时,参与本次课堂教学的学生及听课教师均可用手机在线对授课内容进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汇总评价结果,将文字描述的改进意见和学习困难点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便于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考察教师的改进内容,真正达到“以评促改”的评价目的。   2.2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全员参与教学评价   在互联网平台上可对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维护,针对评价主体及教学管理人员对评价内容的需求,调研汇总后对评价指标进行个性化动态调整,以实现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准确性,覆盖教、学、管全过程,提升师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为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夯实数据基础。   2.3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于一体   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数据的汇总结果随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管,第一时间关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根据收集到的质量评价数据,进一步细化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监管与质量跟踪相结合,有目的地进行质量跟踪,充分发挥质量保障作用,还有利于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自查、自纠,促进教学监管和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3应用结果与分析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2021年秋季学期得以应用,应用范围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医学专业本科学生674人、授课教师215人、督导12人、听课教师246人。共发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512次,收到评价结果239616条,与2021年春季学期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看出,评价的随意性降低导致平均分值有所下降,但提出的文本性改进意见和学习难点明显增高,跟踪结果表示129条意见全部整改,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阶段性教学质量也显著提升。分析参与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避免了每班级选一名代表填写所有评价表的现象,提升了评价主体的评价态度,但对于如何调动评价主体主动参与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基于互联网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从填表式改为在线式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质量、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具有较大帮助,使教学质量和质量评价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马国勤.成果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1,37(05):62-69.   [2]孙金超.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02):44-46.   作者:孙坚 佟秀凤 卞德强 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7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现状;对策

一、当今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教育教学方面

一是重知识轻能力。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讲解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其它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二是片面追求分数。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后进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三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四是制约教学改革。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二)师资力量方面

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学校,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造成了当前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农村小学,这里管理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低,甚至相当部分教师长期在本地工作,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养成松散习惯,难以专心教学。乡村中小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不如城镇,生活条件苦,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所以,长期以来,乡村中小学校教师调进城镇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乡村与城镇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衡.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自己子女的前途着想,想尽一切办法调入城镇工作,这也是导致乡村的教师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乡村学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教师一旦出了名,就会被城镇的学校主动挖走,致使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无论骨干教师还是学科带头人,几乎都在城镇学校,只有个别的能留在乡村学校。再有-种类型的青年教师,刚刚在农村任教不久,由于父母和对象在城里,也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都想方设法调入城镇。二是因信息闭塞,学习、见识的机会少,造成教师观念落后,教法传统、简单。三是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因素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难贯彻落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四是因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差。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受到限制。五是因教师流动的单向性、教师分配政策的改变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的教师,特别是部分有技之长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六是教师队伍老龄化,导致农村小学校师资力量缺乏。

二、建议和对策

(一)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因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效率。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学校要求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在有效的时间内争取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全面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布置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提高教学质量要努力在平时,扎实在课堂,教师们要认真反思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校长、主任要经常检查教师的“教学反思”记载,严格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制度。要坚持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制度,校长、主任要每学期坚持听所有老师的课,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课,同时课后及时评价每位教师课堂教学。对于“学困生”,任课教师要在分析学生学业情况的前提下,建立学困生档案,制订学科补困计划,帮助制订学习目标,鼓励并提供上台表现的机会、发言的机会,开展“手拉手”活动,给每个学困生找一个好伙伴,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给予学业以及心理上的教育和辅导。

(三)重视教研活动

学校要激励教师奋进,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同时给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听、评课,主题交流等方式进行总结进步。提倡集体备课,实现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实行“多人上一课”的研究课模式,即几个教师合备一堂课,推荐一人上课,集体评仪。教师要用好现有的设备设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教育资源。

(四)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按照“领导当楷模教师树形象”的原则,在教师中围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怎样做一名学生满意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等开展了师德讨论活动,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此外,学校要求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等,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师德建设”和“行为规范”自查自纠活动。

(五)重视“检查”

师德自查总结范文8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出现的师德师风新问题

(一)师表意识淡薄,奉献精神缺乏

少数教师存在上课自由散漫、工作拖延应付、学术成果抄袭等现象,师表意识淡薄,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为人师表,应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日常工作、以及个人行为言论中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还有少数教师仅愿意完成最基本的工作量,不关心学生教育培养,重视个人需求和眼前物质利益,擅自离职离岗,轻校内教学重校外兼职,缺乏教师应有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

(二)创新意识不强,不善于与时俱进

个别教师任教多年,但不注重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不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及时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观念老化,授课内容与现实脱节,用一成不变的老习惯,应付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和瞬息发展千里的信息化时代,难以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难以在专业学术上有所建树,难以达到现代化高等教育要求,更谈不上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三)法律意识薄弱,难以抵制不良诱惑

新时期,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不断加强,科研产业化日趋活跃,少数教师由于自身法律意识薄弱,难以抵制不良诱惑,有意或无意参与到一些违纪违法行为中,从中获取个人不当利益。如私自开展培训、私用或挪用科研经费、拿取科研设备经费回扣、侵犯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等等。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整体思想认识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教师头脑。帮助他们进一步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远大理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信念。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融入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融入到学校和个人的发展中,融入到实际的教书育人环节中。目前35岁以下青年教师约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5%,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是高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整体思想认识的重点对象。

其次,以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教育。高校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教育,要长期规划,分阶段、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内容要覆盖全面,能满足教师真实需要,既要有专业知识内容、讲课技能和创新技巧,也要有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另外,高校还可开展教书育人经验交流、讲课比赛、教学科研成果展等实践教育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再次,挖掘并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力弘扬正面师德师风。高校应积极开展“十佳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学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等各类优秀教师评选以及表彰活动,挖掘并树立教师先进模范典型,从而进一步感染广大教师,引导教师自律求进、倡导优良师德师风,弘扬先进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蜡烛精神,形成人人求上进,个个争先锋的比学赶超氛围。

(二)优化建设基础环境,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形成

首先,建设优良校风,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形成。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具有一种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有助于优良师德师风的形成。通过建设良好的校风,潜移默化影响教师,使其在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科研、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受到启迪,克服和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不良作风,养成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于学术、勇于创新、淡薄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职业品格,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其次,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关心教师个人发展。要使教师能心无旁骛,专心学术,专心教书育人,高校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办公、实验研究、学术科创等软硬条件和环境氛围,为教师构建好学术发展、专业晋升通道,使教师能够在专业专一、安定和谐的环境中专心工作,全心育人。教师是清贫职业,一般的教师生活都比较清苦,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面对收入、住房、社会等各方面压力。学校应最大可能地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三)加强建设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学校组织领导工作。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庞大工程。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要动员全校所有力量,全面布局、重点把握、全程推进,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各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营造氛围,落实工作,为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各基层院系、教研室等严格执行学校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建好环境、搭好平台,组织好教学、科研工作,认真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成立“教师教育管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中心”等实体或虚体机构,专门负责牵头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只有单一布置安排、不断的灌输教育和不停的要求落实,还应搭建起沟通反馈渠道,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沟通反馈机制,将学校的主体思想、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传达给教师、学生,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基本表现反映给学校、学生,将学生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教师。如组织“校长午餐会”、“教授学生面对面”、“妙语茶香”等交流活动或建立网上交流平台等。

再次,建立健全并落实好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正面教育、氛围营造的同时,还需加强各类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和奖惩激励制度等。落实监督制度,防止教师师德师风滑坡甚至违纪违法,促进教师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落实考核制度,客观评价教师教书育人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引导教师注重修身修德;落实奖惩制度,肯定优秀教师表现,处理不良师德师风现象。

作者:杨育鸿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纪委办公室

第二篇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师德要求的多样性

相对于提升教师的知识、教学技能而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更重要、更艰难,更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综合措施的重大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就是师德对于教师、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师道德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师德理论、信念、意志和情感等,教师为了满足学校、社会、教学对象和科研学术的需求而积极创新于教学实践的功效,此种积极效果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重要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不逊于教师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价值。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师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其效果对学生产生长期影响甚至终身的影响。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巨大、影响深远,所以社会对师德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1)教师要拥有健康和谐的身心素质;(2)教师要拥有稳定成熟的人格魅力,要具备谦逊、活泼、幽默、好学的品格以及高度的责任心;(3)教师要拥有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4)教师要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5)教师要拥有较高的创造精神,富有创造力。

二、当前师德与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师德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且取得显著成效,教师素质从总体上实现了新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相应的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师德师风败坏的现象仍然存在

当前师德及其师德建设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师德师风败坏甚至部分教师违法犯罪,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在师德师风方面,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极其不负责任。有的教师只管自己讲课,对于课堂纪律不闻不问,导致了课堂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教师擅自减少课时、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致使学生难以全面接受知识文化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却又在周末、假日大办各种所谓的特长班、补课班,学生必须缴纳一定的课时费,以此获利,无形中减少了课堂时间,也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投入。部分教师不遵守课堂纪律,无故早退、迟到等现象败坏教师形象,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部分教师为减轻自己的课堂负担,以录像、录音等音频视频资料代替上课,还美其名曰“现代化教学技术”,学生学习的效果受到明显影响。部分教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获得较好“成绩”,在考试前泄漏考试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教师在监自己学生考试时“闭着眼睛监考”,或者对学生作弊现象视而不见。部分教师在批阅学生试卷的时候不认真审阅试卷,而是根据学生平常时间给教师留下的印象打分,实际上就是打感情分、印象分,对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部分教师为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不认真批阅作业,甚至部分教师不亲自批改作业,而是由科代表代为批阅,或者让学生交叉批改,还号称这是教学改革,认为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

2.教师贪污受贿的现象仍然存在

教师师德师风败坏导致的问题是学校教风、学风受到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师德师风败坏的问题是通过长时间的影响而对学生造成危害,学生受到危害的过程是一个较为缓慢和长期性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当前师德与师德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生、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的财政投入,教育经费逐步宽裕,由此导致学校领导的贪污腐败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学校领导行贿受贿、贪污学校公款,被法院判处刑罚。比如,重庆市酉阳县中小学校长贪污腐败窝案中,有11名校长被法院判刑罚,同时还有20多人受到了相应的处分。酉阳县的中小学校长们通过统一采购校服以及教师调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办理保险等各种方法贪污受贿,涉案金额上百万元,在当地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又比如,浙江省永康县教育系统贪污学生午餐费的腐败窝案中,涉案人员包括永康教育局局长及12名中小学校长、2名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涉案的总金额达400多万元。

3.教师针对学生的暴力犯罪仍然存在

极少数教师针对学生的暴力犯罪,给学生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侵害,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当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强奸、猥亵、体罚致残等暴力犯罪现象难以杜绝,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校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情形时有发生,给学生造成严重伤害。比如,重庆市荣昌县某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陈某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给任课教师罚做下蹲运动,陈某做了上百次下蹲运动,后来送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已经造成严重伤残,学校也被判决赔偿学生损失4.7万元。比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的是,极少数男教师以帮学生补课等名义强奸、猥亵女学生的现象不时见诸媒体。

比如,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校长带小学女生开房案”中,海南省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陈某以及万宁市的工工商局工作人员冯某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检察院以涉嫌强奸向法院提起诉讼。针对海南等地出现的几起教师强奸猥亵女学生的犯罪案件,2013年5月30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涉案教师的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给学生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打击。2013年5月29日,最高法院公布了3起教师侵犯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打击震慑犯罪分子,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防范保护意识。鲍某强奸、猥亵儿童案中,鲍某利用教师的身份,在2年多的时间内猥亵幼女7人、数十次,并且将其中的6人奸淫数十次,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法院核准后已执行死刑。最高法院表示,今后将继续高度重视对于未成年人权益刑事司法保护工作,坚持最低限度的容忍、最大限度的保护,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目前,最高法院坚持“少杀、慎杀”政策,每年核准死刑的案件大大减少,对奸淫幼女的教师核准死刑立即执行,反映出司法机关对此类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当前师德师风之所以失范,其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社会中道德失范、欺骗诈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诚信丧失、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某些教师的思想受到了侵蚀,尤其是西方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电影、碟片、网络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渗透,由于部分教师的免疫力较差,导致其精神空虚和不良欲念的扩张。第二,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重视学生和教师的智育、忽视德育,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对师德师风的严格管理,对教师的监督管理出现了盲点,导致部分师风师德败坏的教师产生了违法犯罪行为。第三,教师本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注重从思想上改造和提升自己,在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后,加之自身的道德素养的限制,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严重失衡,按捺不住教师的清贫、寂寞,严重偏离了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事业观、道德观。

三、当前师德与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关系我国千秋万代,关乎祖国前途命运。对于当前我国师德与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切实解决,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

针对目前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全国范围内定期、不定期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要自上而下进行,通过各级各类学校自查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查摆、整顿,教育行政部门切实督促各类学校认真整顿,对整顿不到位的学校及其负责人严肃处理,对通过整顿之后师德师风存在重大问题的学校负责人予以免职,促进学校的整顿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在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中,发现存在严重师德败坏问题的教师,要坚决予以清除出教师队伍,以免贻害学生、贻害社会。

2.切实加强对违法犯罪教师的法律追究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自身的违法行为导致学生或者学校产生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刑事追究。当前,部分学校出于“护短”、校领导害怕上级追究等原因,在发生教师侵害学生权益尤其是发生教师猥亵、强奸女学生等犯罪行为时,如果学生及其家长不向公安机关报案,少数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往往通过“捂”的方式不让事件进步传播、扩大,导致部分教师强奸、猥亵、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犯罪行为没能受到法律追究,从而让违法犯罪的教师心存侥幸,导致此类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为此,要建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制,对学校发生上述违法犯罪案件而“捂”住不报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予以严肃的法律追究。

3.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起社会其他一般民众要重要得多。导致教师师德师风败坏和违法犯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心理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盛行的当前环境下严重失衡,从而导致教师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导致了教师违法犯罪案件的产生。为此,我们要不断采取心理讲座、心理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教师掌握心理知识、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对于部分心理健康产生不健康苗头的教师,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及时缓解、消除教师心理问题。

作者:谭忠毅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发挥政治学习的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基础是学习。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学习这一主阵地和主渠道,建立教师学习的基本规范。对此,需要灌输理论,加强师德师风理想、原则、规则等方面的学习,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教师的政治学习还应涵盖社会热点与难点,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加强广大教师对师德师风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感,进而使政治学习成为师德师风修养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加强人化管理

人化管理就是以人为出发点,通过各种文化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激发教师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达到学校发展的目的。为此,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教师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二要构建文化管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是一种刺激,是一种行为动力,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这种程度则取决于施加激励者所采取的方式和被激励者的呼应程度。由于管理者无法精确地估算人的内在潜力,因而在采取激励措施时要注重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规范化的轨道,激发和保护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逐步形成高尚的师德师风。三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积极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积极推进教师民主管理,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

三、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

时代要求教师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因而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此,学校工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相应平台。首先,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争做知识型教职工活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升竞争力为努力方向,以广大职工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其次,定期召开师德师风研讨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教师的头脑,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职工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以各工会小组为单位,及时督察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从尊重、理解、关心、支持教师入手,将解决师德师风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特别关注自律性差、工作积极性低、心里困惑多等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在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改进工作、克服错误的同时,引导全体教职员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在学校和谐的氛围中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