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培训总结范例

市场培训总结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1

一、国内教育培训行业背景

发端于国家教育产业政策松动,教育培训市场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的多元主体办学格局的发展。尤其是在新东方、文都教育等培训机构成功上市,实现了“教育家、企业家与资本家”三位一体的融合后,诸多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各教育培训机构风起云涌,发展路径大都是“扩张”、“融资”、“上市”、“兼并收购”等。

二、国内教育培训行业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教育行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教育行业,同时教育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也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2018-2023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蓝皮书指出,未来10年内,教育培训行业将是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依然会受到资本的强力青睐。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教育培训机构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也正是由于政策松动和制度的缺失,教育培训市场在发挥着重要市场作用的同时,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在行业的不断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不少中小型的培训机构迎来了相当大的来自同行的竞争力影响,市场不当竞争、运营混乱、管理缺失等问题层出不穷。

三、新时代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属性定位模糊

教育培训机构具有“学校”与“企业”两个面孔,是基于商业的教育,还是基于教育的商业?这是一个不容易说清的话题。教育培训机构是以教育为产品换取合理的商业利润,还是以商业为手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家对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明确的定位。教育本身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功能和不寻常意义,如定位于“投资教育”的培训学校,那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公益和非盈利的。而一些人因为发现了教育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商业机会而投身教育,戴着“教育”面具大肆豪取资本,由的甚至剑指“融资”与“上市”,如新东方、华图教育、文都教育等,这些打着教育事业的优雅旗帜,实现了其资本的增值,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意义。商人做教育,赤裸裸的市场投机,可笑的是“教育家”的称号仍让社会充满敬意。

(二)政策松动,准入机制低,市场混乱

国民对教育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增大,而国家教育政策的松动促使教育培训行业无明确的准入机制。成立学校须经教育部门审核审批成立,准入难度较高,而国内市场大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以工商登记注册的形式成立运营,有场地和注册资金就可以到工商局注册包含“非学历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资质。诸多企业打着“教育咨询”的旗帜做着“社会培训”业务。使得“教育咨询”与“非学历培训”两个经营范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更有甚者,部分培训机构未办理任何教育和工商登记手续,寻得场地即开始招生。因为有市场,师资、设备、教学体系等方面不再成为重要必备要素。与此同时,在市场的优胜劣汰局面之下,其培训内容的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格局,较低的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使很多经营者对教育培训的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师资上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效果自然无从保证,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对教学质量的漠视。最终的结果就是其越做越小,质量越做越差,名声越做越烂,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三)监管缺失,行业重“利润”轻“服务”

国家对教育培训市场进一步开放,教育培训领域的广阔市场和丰厚利润,使得更多社会力量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不应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那些“只要敢忽悠学费随便收”的乱象必须加以整顿。

(四)行业教育理念落后,推崇“技能本位”教育

改革开放40年间,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热情高涨,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亿万人民为教育发展慷慨解囊。如今,知识在改变着国家命运的同时,也改变着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命运。

四、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的思考

(一)政府加大教育投资,缩小社会培训市场份额

市场的形成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对其有需求。各类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事业,社会培训机构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国家在教育的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倘若学校教育能够发挥教育本职作用,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规范成熟,社会教育培训市场必将萎缩。如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存在,充分彰显中小学教育的缺失。

(二)完善行业准入机制,规范行业运营标准

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在规模上参差不齐,注册资本从3万到千万不等,年营业额也是千差万别,经营手段五花八门,有“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队,也有踏踏实实稳步经营的正规军,各有生存之道,各有营运之法。

(三)清晰定位教育培训属性,严格把控教育资本市场

政府应清晰定位各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属性,所谓培训学校应当发挥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社会作用。政府可以引导行业,利用雄厚的资本,在教育创新方面做出更多探索,为整个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不否定社会力量对教育工作的贡献,也欢迎各类资本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我更欢迎的是“投资教育”,以商业为手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摒弃那些打着做教育旗帜豪取资本的投资行为。

(四)重视“软技能”,培养全人格的人才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而社会教育培训旨在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单一的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风范品格、团队合作等“软技能”的教育与引导。

五、总结

抓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好机遇,从当前职业培训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行业职业教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胆创新,不断改革,灵活机动,因材施教,努力奋斗,再创佳绩。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升华,才能适应新常态,真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宁,杨东平,周大平,周作宇.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教育导刊,2003年第6期.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培训;技术推广

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总产值,就要利用科学的农业技术,将科学技术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农民素质较低,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还不充分,所以现阶段对于加强农民技术的培训和深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值得深入探究。

1加强技术培训的措施和方法

1.1根据农民情况开展培训

了解农民的需求是提高农民技术培训效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民需求来确定培训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采取村干部汇报、群众集体会议等方式对村民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初步掌握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水平、对政策了解程度,以及当地的农业要素后,合理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培训时间做出合理的调整。由于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根据当地的季节和不同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模式,从而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培训效果。

1.2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当农业技术培训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开展的时候,农业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求农民有一定的农产品加工、市场预测知识。因此,对农民进行单纯的技术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培训的技术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帮助农民在学会技术之后,可以对当前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有效地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例如,农民在节能型温室内种植蔬菜,科技人员除了指导农民如何应用科学技术种植高产的蔬菜外,还要传授蔬菜采摘、运输、储藏等方面的知识,以减少蔬菜在采摘、运输中的损失。为了满足当前多变的市场需求,对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培训人员要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自主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全面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增长,并尽可能地改变其传统的重产轻销思想,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不能轻视质量,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1.3结合当地情况安排培训

农民往往是现实主义者,如果培训的技术华而不实是不会得到其青睐的。因此,相关培训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要给农民带来真实的利益。如面对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的山区,培训人员就应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准备资料和数据,让农民眼见为实,有效解决当地存在的问题,先使其对新鲜的技术感兴趣,再组织培训。而面对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展培训时,要了解当地农业情况,对于采摘、运输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帮助农民全方位地发展和进步,培养其创新的思维理念。

2深化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培养农民的开放观念

农民的传统思维理念是阻碍农科技术传播推广的重要因素。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存有保守封建的思想,在面对高产技术和高产经验时,通常独自享用,拒绝分享。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很多农民怕别人学会了高产技术对自己的经济收入造成冲击,也有些怕对方操作不当失败后对自己产生埋怨,因此,推广农业科技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民保守落后的思想,可以在技术培训时宣传国家政策,导入市场经济等知识,让农民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明白共同致富的深刻内涵,将高产的技术和经验多总结交流与大家分享,实现农业经济整体全面地增长。

2.2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做好宣传

事实证明,想实现高产技术的普及,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面对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政府需要进行干预和支持,为了防止个别地区农业自生自灭的困境,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大力支持势在必行。除此之外,在培训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价,将培训过程中推广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分析结果传达给农民,让农民明白某项技术应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以便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3建立农民学校

有关部门要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当地村民成立科技宣传中心。将种植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进行及时总结和分享,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农民进行二次培训和指导,学校由当地的农民组成,在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里,农民通过亲身体验对科学高产技术进行言传身教,使农业技术传播取得最大的效果。

3结语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3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可以采取广告、公关等手段,企业产品需要品牌建设获得顾客认可,以不同的销售组合实现销售活动。企业销售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品牌建设活动,企业销售管理活动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销售管理活动可以实现企业在市场中的持续发展。企业销售管理关系到品牌建设的效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关系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销售管理工作决定着企业效益,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2现代企业在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销售团队缺乏团队精神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团队管理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相应的团队管理制度,也没有激励团队合作的相关规定。另外,很多销售人员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销售业务,他们认为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导致在销售管理工作中销售人员独立完成销售业绩,较少沟通合作完成任务,存在销售分工过于明确、销售工作不互补、团队销售信息不对称等状况,导致未能有效利用企业销售管理资源,企业销售管理缺乏团队精神,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

2.2管理层级缺乏有效沟通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层级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企业管理制度规定销售执行者定期以工作汇报的文件形式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工作汇报总结,但是却没有规定销售管理者要针对销售执行者的工作汇报给予相应的工作信息反馈,导致销售执行者存在工作问题未更正,影响销售工作效率。管理层级缺乏有效沟通还表现在销售执行者的工作汇报内容倾向关注于业绩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未能有效反映销售工作难度以及销售执行者工作能力。

2.3忽略销售人员培训工作

据美国一项研究统计,企业员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将获得工作收益50美元。企业销售管理打造一支专业化销售团队,可以推动企业在市场中持续发展,是打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备要素。现代企业销售员工培训工作,可以提升销售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销售员工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忽略队销售人员的培训,使得销售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优秀的销售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些离不开企业对销售员工的培训工作。

2.4销售考核制度不合理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制定的销售考核制度存在不合理,如在确定企业销售指标时,没有结合具体的销售人员以及销售市场环境设置相应的销售指标,即在销售目标设置时,为充分考虑销售考核的公平性,有的销售人员在付出一样努力情况下,获得考核结果不尽人意。另外,企业销售管理工作中存在对销售考核结果执行不力现象,即存在随意修改考核结果的现象,使得销售人员出现销售考核的抵制心理或侥幸心理,导致销售考核存在混乱。

3现代企业销售管理的控制性策略

针对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不改变企业销售管理框架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整体管理业务,给出销售管理的控制性策略,希望对企业销售管理水平提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1强化销售团队意识

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应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强化销售团队意识。优秀的销售团队应是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团队,优秀的销售团队应在共同目标指导下,以明确的团队角色定位,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实现成员资源的互补,搭建共同学习平台。销售学习型销售团队应及时总结销售经验,吸取销售工作教训,销售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总结,将自身利益和销售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参与销售管理问题。现代企业销售管理日常工作应灌输团队精神,强化销售团队意识,以团队工作获取最大化团队效益。

3.2确保管理沟通效果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制定销售管理者和销售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制度,以制度保障销售管理实施,解决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销售任务分配、销售指标制定、销售成本确定等问题。具体而言,应结合销售管理工作不同阶段,针对性地完成销售管理工作沟通,如每周一次的销售管理者和销售执行者工作汇报反馈会议,销售执行者像销售管理者进行工作汇报,销售管理者针对销售执行者的具体工作进行点评总结,针对销售管理工作内容提出相应的修正和改进办法,在会议中形成管理沟通机制,对销售管理工作进行情况说明。另外,销售管理者也应及时对销售执行情况进行说明反馈,笔者建议将涉及销售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纳入到工作汇报会议参会人员范围。

3.3完善销售培训体系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结合销售工作内容和销售工作对象的工作需求,从销售管理实际问题出发,设计相应的培训体系,定期为销售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还远远不够,销售人员需要继续接受工作培训。企业销售人员大体可以划分为销售管理人员和销售执行人员两大类,不同类别的人员应使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指导其工作。如销售管理人员可以进行销售任务分配、销售指标制定等销售工作日常管理培训,销售执行人员可以进行销售礼仪、销售实务、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销售具体工作培训,不同销售人员之间还应进行沟通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销售培训体系,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

3.4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结合销售市场状况和销售任务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在不同的销售工作中尽可能地体现销售人员的工作量。完善销售绩效考核体系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适当对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权重进行调整,对销售人员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客观体现。在销售绩效考核中,应避免销售人员短期行为导致的资金回收周期长、发展利润率低和资金垫付大的绩效结果,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对销售人员的新客户挖掘和新市场拓展等长远行为进行考核,恰当设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考核权重,以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激励。

4结语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新教改;基础教育;教育培训;培训市场

一、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难以管控。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也处于难以管控的状态。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随处可见,除了较知名的大牌培训机构(如新东方、新思维等),其他各大、中、小型培训机构也是并列存在的。甚至许多私人老板看中这片红利,自主进行工商注册,聘请各学科的教师,也就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这样看来,目前我国的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太低,许多地方并未严格审查是否合规,就允许开办培训机构;有的教师并未注册,私人开办培训班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市场具有自发性,若国家不提高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当培训市场变得失衡,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必定会逐渐失控。2.品牌定位较模糊,市场竞争残酷。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开放后,各类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小型甚至私人开办的机构也争相出现,基础教育培训市场逐渐泛滥。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打课程还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冲刺班等常规课程,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品质服务不清晰,只是开办了课程却对自身的定位和品牌竞争力不了解。这样一片市场必定是很残酷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将难以在这片市场上立足。3.培训机构逐利性太强,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予学生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学习搭建起他们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弥补学校内基础教育的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拓宽他们的眼界,或者帮助学生们去突破他们的薄弱知识点。但就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大多对利润的追求超过了对教育质量本身的追求,很多培训机构单纯为了盈利、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他们的教学质量急剧下滑,使得培训机构的教育变得无意义,这是目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二、“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前瞻

1.加强市场准入规范。由于市场存在自发性,因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导致资源失衡,想要提高基础培训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们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国家需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对培训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准入规则,提高基础培训机构的成立门槛,筛选出一批有实力的、有质量的师资力量来成立培训机构,将市场风向标引导向教育本身,才能真正提高基础教育培训的质量,使得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变得有序。2.培训机构应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除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想要长远发展,培训机构本身也应该花更多精力去思考和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思考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通过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和教育质量来来吸引更多的客群。培训机构在成立前要清楚自身针对的学生群体定位: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是为了拔高中等学生?还是为了帮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只有做好了品牌定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也更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品牌口碑。3.培训机构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培训机构的最终竞争力,还是其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内基础教育的补充,课外的基础教育培训班,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为了教育本身,因此想要更长远地发展,各大培训机构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不仅仅应该涵盖基础课程,还应该多多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类课程,将多类型课程纳入各学科的课程体系之中。培训机构还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优秀视频、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学课件、邀请教育专家为老师们进行培训,引导教师们将学到的新知识、小亮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从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基本素养。老师要将“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通过观察和总结学生们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方式,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学,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础教育培训市场是一片蓝海,培训机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好市场定位,才能在这片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兰芸.“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前瞻[J].现代营销,2018,(09):239.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整合持续加速的背景下,随着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当下长期低油价的大环境下,能否培育一批可以同时开展国内和海外业务,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一流公司同台竞技的国际化人才,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旨在分析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依据国际工程特点,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培养方法,培养出一批适合国有企业特征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工程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国内油气产量的逐年递减,各大油公司都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也都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生存的选择。然而,这部分企业往往存在有项目,没人才的问题。所以,挖掘、选拔、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开拓型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活力和经济效益。

一、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的特点

(一)国际工程的特点

国际工程是指一个工程项目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阶段或全过程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并且按照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管理的工程。国际工程项目比国内项目制约因素更多,工艺流程复杂,撬装化程度强,工程建设周期长,受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尤其是材料的运输清关和资源国法律,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和干预。主要特点体现在:1.国际工程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2.国际工程是跨文化的国际经济活动。3.国际工程要求非常严格的合同管理。4.国际工程市场风险与利润并行。5.国际工程市场基本由发达国家垄断。6.国际工程市场总体上是一个持续稳定不断发展的市场。7.东道国对用工制度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二)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国际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化环境,除了项目本身具有的一次性、独特性和唯一性之外,国际工程管理又是一门跨多个专业和多个学科的新学科,这些特性的综合要求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综合能力要求国际工程项目远离本土,施工可变因素多,往往具有语言障碍、文化风俗差异、技术标准差异、安全环保限制、资金紧张、材料短缺、劳务限制等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工程中涉及到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众多业务,这些都对项目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敢于开拓市场应对市场风险并善于转化风险为收益;熟悉国际工程成本构成,善于策略编标报价中标获取项目;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够运用FIDIC合同条件进行合同管理获取经营效益;有坚实的工程技术,会应用国际技术规范处理工程实施中难题;对市场及费用敏感,实施条件变化对经营收支影响能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沟通与谈判,能促使合同各方合作并维护本公司利益等能力素质。总之,对于企业来说,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应是基于爱岗敬业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创新型,能按国际标准创精品工程的高级管理人才。2.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工程基本知识和国际工程专业知识结构两个类别。(1)工程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工程技术理论基础。一般指在一个专业领域具有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这个领域可以是土建,也可以是机械、石油(油气储运)、化工、水利、电力、通讯等。②管理学基础。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估价以及有关法律知识等。③经济学基础。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险以及公司理财等。(2)国际工程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基础理论部分,即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法律、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等基本理论知识。②项目管理理论部分,即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HSSE(健康、安保、安全、环境)管理、项目合同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开试车管理等。③专业技能部分,即国际工程专业英语听力、国际工程实用英语口语、国际工程专业英语阅读、国际工程信函写作等。

二、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经过对所在企业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一般有:1.招聘知名高校“(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2.利用内外部师资资源进行国际工程管理方面的系统和专题培训;3.借助国外或中外“联合体”承包项目培养国际工程管理人才;4.利用现有国际工程项目,内部师资采取“技术服务+现场培训”的方式解决海外项目管理人员不易集中培训的问题;5.积极引进第三国和当地优秀的人才。

(一)引进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

该方向的毕业生在学校已经完成了技术和管理相关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程学习,并且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是企业补充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来源。该专业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便可上项目实习锻炼,辅以现场实践指导,会很快适应各专业管理岗位的需求,特别是对合同管理、索赔管理等商务方面有很大的补充效益。

(二)针对大项目组织国际工程管理培训班

国际大项目需求的人力资源往往很庞大,企业通常的做法都是集中优势力量组建项目经理部执行项目任务。此时,对拟派往项目经理部的人员进行6个月左右的专项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能够收到良好效果。培训内容通常包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课程,还应注意外语强化训练和有关应用软件学习。这类学员需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所以要经过选拔,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的“产出/投入”比是非常高的。

(三)举办短期专项培训班

此类培训班主要是针对部分人员的特需需求进行的专项培训,这部分人员可以按照专业进行划分,比如合同管理、投标报价、风险管理、索赔管理、FIDIC合同条件等。培训班的特点就是时间短针对性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实践证明,聘请业内专家以咨询研讨的方式进行座谈式培训效果最佳,能够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四)在中外“联营体”项目中培养人才

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和资源国公司或是国外公司组成联营体承揽项目是经常性做法,能够达到取长补短,获得双赢的效果。在以“联营体”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也是向国外公司学习提升的良好机会。企业可以在自身能力偏弱的方面选拔优秀人才参加联营体的工作,进入核心部门担当一定的职务,这样可以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决策,达到在工作中培养人的目的,切忌只是在联营体中充当劳务分包的角色。实践证明,在联营体中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学习先进,赶超国际领先的有效途径。

(五)在工程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

在实战中学习提升本身就是人才培养最好的方法和途径。每个人在现场都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因而不应该只要求他们只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要求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写成论文或报告,他们在撰写论文或报告的过程中必然要去学习有关理论、整理有关数据,才能总结出带有指导性的经验。一个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陆续出版一批论文或报告,供大家交流学习,在竣工后则应编印论文集或工程总结(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

(六)利用国外资源开展“工作式”人才培养

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赴国际知名工程公司开展为期1-2年的工作式培训是国际化人才成长较为快速的通道。工作式培训可以在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初期大力推动企业国际化运营和管理体系的快速成熟。在工作式培训过程中,不仅学习技术知识和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学习处理各类问题的新理念和工作作风,并且可以快速提升外语水平。随着企业的发展,工作式培训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可以从初期的专业技术培训逐步扩展到项目管理、HSE专项管理、费用控制等;培训方式从跟着干,逐步延伸到现场学习和老师上门送教的“走出去、请进来”有机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有效实施工作式培训,可以为企业培养一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国际化人才,实现国际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此外,应重视属地化管理和当地管理人才引进。一般国家都对本国承包商提供各种方便与支持,而对国外承包商设置一些障碍,这就要求承包商要属地化,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和政策法律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规避风险。这就警示企业要努力采用管理人才属地化策略,尽量利用当地管理人才,同时可以相互学习。既可以解决国际化工程管理人才不足的矛盾,也可以利用国外资源培养人才。

三、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1.战略层面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旨在推进国际化发展的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本”的理念,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要建立、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形成整套体系,为国际化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充分解放思想,深入到人才市场中,挖掘、发现有能力的人才,为企业所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新活力,注入新生命、新血液。企业的领导者还应更加注重对职工和新人才的培训和使用,做到按能力分配岗位,这样才能为企业形成良好的工作结构,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优势。只有不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投入,通过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培养方法、强化业务实践、打造特色文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2.战术层面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

在使用人才之后,还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规划。人才的成长要经过“培训——使用——再培训——再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培训时做到因才施教、实事求是,分层次、分批次的培养。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特点,并能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训要做到制度化和多样化。制度化是指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在培训工作中,要有一套相应的培训制度来组织人才培训,这样才能做到有序、有效率的进行。对综合型人才的培训课按照这样的方案,一是岗位培训,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二是送出去培训。可让培训对象到对口的高校、大专院校或者是其他企业去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组织等优秀经验、好方法、好技术,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三是轮换培训。把要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划分,分层次、分批次的进行培训。

3.制度层面建立完善的成长机制。

一是要有评价机制。培训有无效果,人才培养是否见效,关键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企业员工的考核分成等级递进模式,由初级上升到中级再上升到高级。结合职工的自身情况和职业生涯,制定培训计划、考核目标,给予员工鼓励,激励员工的工作绩效再上新台阶。二是要有激励机制。要建立员工绩效与政治待遇、工资分配、职业生涯发展等挂钩的激励制度。在对员工考核时,根据员工不同的工作绩效给予不同的政治待遇。还可以根据员工在工作中努力与否,绩效好与否,在工资、酬劳分配时,可以相应地提高奖金,这样能够激励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三是要有共享平台。项目的管理水平是靠参建的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来体现的,优秀的项目管理思维、理念和经验是随着人才流动而传播的,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共享平台,在企业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不同项目之间促进人才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经验座谈会,组织海外项目回派人员向国内人员传授海外工作经验。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只有在战略层面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才能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执行好。同时,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有实战经验的需要补充系统理论知识,有理论知识的必须参与实战锻炼,这样才能打造出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综合性优秀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大量的实践和案例反复表明,知识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往往是新理念的创建者、新技术的创造者、新市场的开拓者和新途径的引领者,也是企业抓住市场竞争主动权,占领新业务发展制高点的必备利器。企业只有抢先取得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和制胜权。

作者:王振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焦莹莹.企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基于胜任力的学习与培训[J].大众科技,2008,(01).

[2]孙玉芝.浅谈企业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J].山东劳动保障,2007,(08).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职;市场营销;应用;学生;体验感

引言

高职院校相较于本科院校更加重视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将体验式教学广泛应用于所有科目的教学中。市场营销的体验式教学着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同时也留意着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并且教学的质量相较于从前也有所提高。这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有趣,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1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1.1情景模拟法。在情景模式法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模拟设定的主体是该专业教师,教师需要完全熟悉教学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将教学的主题设计出来,在进行情景模拟时能对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够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将营销的链条展现出来。比如说市场营销专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将教学的任务设置好,在进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授课教师分配的产品全部出售,同时需要解决情景模拟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营销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营销知识和实践营销进行有效结合,进而能够深入了解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加强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

1.2实验法。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授课教师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性“教学器材”,利用实验的环境和器材,使得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利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劳逸结合,给学生推荐一些营销类和沙盘推演类的游戏软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娱乐的时候,能够将自身的营销能力有所提升。通过进行模拟实验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进行实际作业的能力,毕竟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的灵活程度和实践体验是同样重要的。[2]

1.3案例教学法。高职教师在市场营销授课过程中,通过列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营销案例,让学生对营销案例进行手段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案例教学法。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能够对整合营销的手段和实际运用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教学也能够使专业知识由抽象变得具体,使学生能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真实的体验,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例当下最火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与片段广告之间加入某些产品的广告,这种营销方式就是典型的整合营销,教师可以通过对广告进行分析,了解一些营销手段。同时,影响力较大的营销案例还能够有效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2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设计

2.1注重体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的体验式教学相较于传统形式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传授专业知识方式方法的接受程度。[3]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对教学结束后的教学经验总结也比较重视,教学经验总结在体验式教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通过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回顾,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散,从而提高教学的成果。

2.2真实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内容。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感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换句话来说,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典型案例,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多媒体的应用,而是将实践与多媒体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这样才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我,并能够有更多进行实践营销的机会,将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营销过程中综合运用出来。[4]

2.3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职学校的各科目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是相互协调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位置,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越来越被重视,教师在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中处于“辅助位置”,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能够更多。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增加学生对营销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地接收知识转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对授课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增多。现如今,市场营销的专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产生了局限性思维,使得其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将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培训出的学生也就无法达到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限制教学成果突破的重要因素。[5]

3.2营销教学的课程安排不太合理。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对营销的课程过于重视,而对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简单培训却比较忽略,营销教学的课程安排不太合理,这使得市场营销的教学课程并不完整。日常教学中,营销和营销课程的培训一样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如统计学、商法、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都有所涉猎,需要传授给学生相关课程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系统性更强,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市场营销综合型专业人才。

3.3教与学出现本末倒置。从当前高职市场营销教学的状况来看,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恶性现象———教与学的本末倒置。本末倒置这一现象在高职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是不利因素,教学需要同时重视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高职市场营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其对学生的教导,但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比较忽视,这使得教学的成果达不到预期,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而专业营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达不到平衡。

4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4.1模拟相关的营销情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市场营销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在营销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施营销情景的模拟,通过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来模拟真实的销售场景,从而锻炼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将学生分配成小队,并进行产品分类发放,然后要求每一个小队根据产品类型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并进行市场调查。之后小队成员根据调查报告制订营销计划和销售地点,最后开始在选定地点推销产品。教师在推销过程中的作用巨大,需要观察学生的推销方法并及时对每个学生的销售方法进行指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销售出自己的产品,从而让学生在模拟的营销情景中锻炼实践能力。

4.2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在高职各科目的体验式教学中,尤其是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在学习与传授的过程中得到实践锻炼,知识的运用也变得更加广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综合专业实践型人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自愿拿出投资金额,并在教师的陪同指导下,进行产品的批发和销售。实践教学的销售是针对于生活中真实的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教师的相对指导下,完成批发产品的全部出售,并将所得利益按个人投资比例分发给小组成员。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进行推销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有的可以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但也有些不常见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交易失败。从总体上来说,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

5结语

授课教师需要重视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教学素养要求较高,但其教学的成果相较于以往却更好。高职院校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出理论知识过硬、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悦.浅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9-71.

[2]朱惠玲.基于高职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探析: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售后服务》一课为例[J].纳税,2019,13(6):297.

[3]杨莲芳.浅谈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J].才智,2019(4):16.

[4]蔡巧燕.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探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77-81.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7

(一)提升高校创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高校创业指导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对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等进行系统了解,对目前学生的创业需求进行分析,对创业指导涉及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掌握,对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其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学校需要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适合的创业教育类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的普及必然会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对创业指导工作有更多需求,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必将提高创业指导教师对创业学生的指导能力,促生更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推动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

通过培训,能够使受训者增加创业指导的知识,提升创业指导的能力,提高创业指导工作的热情。通过创业指导师素质的提高,帮助高等学校创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创业指导平台的建设,以及创业指导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四)促进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创业指导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而且可以通过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唤醒,使学生能够主动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理解创业的艰辛,从而增强其对就业单位的理解和理性期待,通过学生主动就业观念的强化,提高其就业的概率;同时,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创业成功率的大大提高,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难度,相对提高就业率。

二、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而且还是践行“以创业带动就业”,拉动中国GDP新一轮增长的有力保证。

(一)经典创业模型对创业要素的界定

蒂蒙斯的创业模型将创业的要素归结为创业团队、商机和资源,威克姆(Wickham)模型则将创业因素定义为机会、创业者、资源和组织,萨尔曼(Sahlman)模型的创业因素包括人和资源、环境、机会和交易行为,国际劳工组织将成功创办小企业的关键因素总结为动机和决心、能力、想法和市场、资源以及创业者五个方面。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创业的核心要素应该包括人的要素、机会的要素和资源的要素,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理性认识在中国创业指导中起着统驭的作用,而市场是项目产生和据以存在的根本,只有销售能够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因此,态度和市场应该是创业要素的基本构成部分。

(二)大学生创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大学生是中国最富有也是最贫穷的创业青年。其拥有大量的时间、充沛的精力、丰富的创业知识、先进的创业理念,从这一点上说,大学生是中国最富有的创业群体;但是,大学生没有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不了解身边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又是最贫穷的创业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会对其他群体的成功创业有一定激励和促进作用,不但可以在其他创业群体中树立创业典型,大学生创业成功也有利于良好创业环境形成,从而对其他群体的创业成功有一定帮助。因此,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指导重点和解决对策,必将有利于对全体创业者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笔者在多年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中的观察,以及多次的各种层次创业大赛的评委经历,发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上的困惑

理念上的困惑表现为要不要创业的问题。具体来说:很多大学生在接触了创业概念,学习了相应的创业课程之后,其对创业的理解或看法,可能会跟其家长、同学的讨论结果不一致,与其从小学习的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发生一定冲突。于是对要不要去创业的事情感觉迷茫,对自己是否能够创业成功心存疑虑,因此不敢贸然下手,从而迟疑不决、错失不少商机。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此类问题,高校教师可以采用创业动机诊断、创业者特征测评、创业技能测试等方法分析学生的创业素质,对其是否适合创业进行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项目的选择

项目选择上的困惑表现为创办的项目类别、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以及项目的持续性等方面。在解决了理念上的问题之后,准创业者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和确定创业项目,即创业项目的筛选与定位问题——其产生的一些创业想法是否能够实施,可否成为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如何来识别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如何对未来的创业项目进行描述,如何分析创业项目的风险等是学生们经常困惑和咨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创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询问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分析问题,从宏观环境入手,对学生项目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长期持续地给创业者带来收益;进而进行中观环境的分析,可以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分析创业项目所在行业的现有竞争者、未来可能进入的竞争者,创业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情况等,对创业项目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可以继续分析项目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判断其进入时机;并结合创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分析项目可能性;最后,结合创业项目的市场情况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其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学生一起对创业项目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3.创业资源的分析和整合

在创业所需资源上,大学生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不知道需要哪些资源、以及从何处筹集这些资源等方面。很多拟创业的大学生虽然能够分析出创业大致需要的资源类别,但是对于创业项目需要的不同资源的特征,以及详细的资源项目,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对于从哪里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虽然从各种场合得到的信息中有所了解,但是针对具体项目的可能的资源筹集渠道又缺少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创业指导教师帮学生一起进行创业资源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所需的详细资源以及具体的资源项目,向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计算的方法,以及资金筹集的可能渠道,和学生共同探讨创业资源的使用方法,以便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创业市场的调研和营销

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面临的第四大困惑是不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市场,缺乏适合的市场调查方法,不会设计规范的调查问卷,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使用,对于创业企业未来的营销方案没有思路,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心里没底。常见的表现是,不知道团队应该卖什么,怎么卖,以及准备卖给谁,能够卖多少,不了解如何细分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因此,需要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方式开展市场营销工作,使创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走向市场、实现销售,以收回现金进入再生产过程。

5.创业计划的编制

创业计划不但是创业者对创业项目全局性的战略思考,是创业团队成员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的手段,也是创业企业的象征和代表,是创业者与企业外部的组织及人员进行良好沟通的媒介,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措施,更是其对外融资的主要工具。在校大学生创业基本都是首次的创业尝试,因此,尽管会对其创业项目进行思考,但是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即便是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对于创业计划的编制也不甚了解,不熟悉其编制方法。虽然网上可以找到标准版的商业计划书的格式,但是对于每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以及在编制时的注意事项却知之不多,需要创业指导教师依靠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创业计划书各个部分编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可能考虑齐全,理性看待拟创业项目,规避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取得期望的收益。

(三)适合中国高校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基于对经典创业模型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思考,笔者构建了适合我国高校现状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简称为APREM模式,见图1。其中:

(1)Attitude态度。态度观念的转变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统驭的地位,积极的创业态度和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对于创业成功和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Project创业项目。主要包括企业想法的来源——对发展趋势的把握、对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等,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商业机会的识别——如通过价值链分析和市场结构分析等,从众多的企业想法中辨识出真正适合的商业机会,并对可以形成创业项目的商业机会进行描述。

(3)Resource创业资源。利用PROFIT模型,讨论创业所需的物质(physical)、组织(Organizational)、财务(Financial)、智力(intellectual/human)、技术(Techological)和声誉(Reputational)资源,鉴于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筹集的难度较大,可以将培训重点放在财务资源上,侧重于资金的计算和筹集。

(4)Entrepreneur创业团队。包括创业团队的组建和运作。创业团队的组建包括核心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创业者评价,以及团队创业成员的构成、优劣势等;团队运作主要依据5P模型——任何团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purpose)、有明确的计划(plan)、有适合的人选(people强调理念)、有明确的定位(place)、和适当的授权(power),对团队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5)Market市场。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二是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前者用于甄别企业想法的可行性,后者用来保障企业生命的持久性。运用APREM培训模式,通过创业指导师的培训,可以重点提升高校教师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学生态度的观察和辨析、创业商机的产生和识别、创业团队的组建和运作、创业市场的调研和营销、创业资源的整合和使用等,帮助其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业成功。

三、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的方式方法

大部分高校负责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没有创业经历,对于创业的研究也不深入,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其有一个运作创业项目的经历,切身体验创业过程,并通过思考、以及对创业指导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对创业活动有所感悟。因此,高校创业指导师的培训可以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项目引领”是指培训过程中以参训学员(高校教师)的团队项目为主线,由参训学员以团队项目为核心,根据培训内容对项目进行推演。“任务驱动”是指每一个模块的培训中学员都是带着任务开始,通过学习和对项目的推演,在模块结束时完成该部分相应的推演内容。学员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的实施过程中,在每一个模块需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作为项目参与者对团队项目进行逐步推演——对项目进行选择、论证(市场分析)及实施(资源及团队组建),使参训学员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流程;二是作为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重点掌握指导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指导能力。培训师扮演教练的角色,将每个模块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及指导方法进行梳理,使参训者能够在日后的创业指导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下,通过学员团队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亲自完成项目的逐步推演,可以使参训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丰富创业经历、了解创业流程、以及创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参训学员对团队项目不断论证和完善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团队观点的分享,以及培训师的现场指导,提高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创业指导能力。

(二)参与式培训方法

创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创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创业者及其指导者能够对以上学科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因此,传统的课堂教育方法很难满足需求,需要创新创业指导的培训模式。笔者认为,创业指导的培训应该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法,使受训者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分享、讨论、推演等,加深对相应内容的理解,以将其熟练地运用在工作中。创业指导师培训的参与式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推演法、新创企业课堂的现场学习法和实地观测法。

(1)头脑风暴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产生想法的技术方法。在创业团队产生创业项目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来保证团队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

(2)小组讨论法是培训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就某一特定的题目自由交流知识、想法和观点。学员进行项目推演的时候更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项目推演法是团队成员针对团队项目按照创办企业的思路进行逐步推演。这是项目引领制采用的核心方法。

(4)新创企业课堂法是让接受培训的教师亲临创业第一现场,通过参观新创办的学生企业,和创业者进行座谈的方式,对创业企业面临的困难或者竞争优势进行思考判断,在观察和问答之间对创业活动有所感悟。

市场培训总结范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挖掘品种增产潜力,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米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以良种推介为突破口,宣传主导品种,开展技术培训,以种粮大户为载体,培育良种示范户,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题培训协同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二、目标任务

统筹整合企社户资源力量,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集成推广优质稻绿色高效技术,建立良种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推动优质稻绿色高效技术应用,使全镇优质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总体目标。

三、实施内容

(一)精选品种。要想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品种的选择是关键,既要保证品种的优良性,也要适合的生态环境、种植习惯等。通过市场调研,着力推广野香优莉丝、井冈软占、桂野丰等既适合种植环境也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稻品种。

(二)订单收购。实行镇村企户四级联动,农户通过与粮食加工收购企业签订订单合同,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由粮食加工收购企业根据市场行情保底价负责收购,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三)技术支持。由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联系县农技中心、县农机局进行技术推广、指导培训,让实用的技术家喻户晓,真正落到实处。

四、示范推广

​示范基地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是推广工作的主要抓手,利用基地引、示、推的作用,达到群众跟的效果。为达到预期的基地引导成效,通过实地考察、交流会商、研讨论证,确立在培育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2个综合示范基地,示范展示2项重大技术“三位一体”上下功夫:

基地引:依托稻虾基地和建丰村稻鳖基地分别创建一个200亩以上和一个100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稻核心示范基地,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田间对照试验示范,实行全程机械化,按原粮达绿色以上标准进行种养管理。在稻虾基地种植早插二晚,品种为井冈软占、野香优莉丝,稻鳖基地种植一季晚稻,品种为井冈软占。

示范推:通过各村委会的引导,基地的示范,种粮大户的推广,使种植户充分认识实施粮食生产主推品种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生产到位。

群众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送科技下乡、出科技墙报等方式,加强对粮食生产主推品种、技术的广泛宣传指导。同时,办好粮食生产主推技术培训班,促进广大农民真正掌握科技实用技术,使广大农民能正确应用粮食生产主推技术来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收。

五、任务分工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技术推广,各村(居)委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粮食收购平台为协同推广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各农村工作片根据任务分配表(附件1)负责各村(居)的宣传动员、基地打造和群众引导等工作。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

2019年11月-2020年2月,印制宣传单,制定稻谷收购订单合同和良品良种宣传彩页,明确稻谷品种、种植模式、收购方式等信息,充分利用“美丽”公众号结合农民课堂积极宣传,各村(居)要在11月中旬前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彩页发放到每家每户,确保宣传动员全覆盖,群众知晓率100%。

(二)组织实施

2020年3月与7月,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农户根据与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自行选择稻谷品种、种植模式和种植面积等。

2020年3-6月与7-10月,开展技术示范、对比试验、指导服务等工作,确保推广措施落实到位。通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合理种植。

在完成水稻收割,经农业综合服务站随机的测产测效之后,由粮食收购平台按照和农户的订单合同进行收购。

(三)总结经验

2020年11-12月,按时进行有关材料收集整理,完成企社户对接,并对全年试验示范和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自评,及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各村(居)书记为成员的优质稻米产业重大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协调和督查指导等工作,强化行政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