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生论文范例

社区医生论文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1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一项适宜性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有一个统一的适用性技术规范。而现状是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即使是同一地市也很难有统一实施的技术层面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笔者走访过不同区域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社区的村卫生室),当问及管理高血压的理论依据时答案各异,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2009年12月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制定了基层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式,是我国第一部面向基层的部级实用性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是基层医生培训的统一教材,我国先后制定了1999年版、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但研究表明这些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师中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一直不理想。而2009年基层板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明扼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易为广大基层医生掌握和应用。以往国内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多选用140/90mmHg作为控制达标的标准,根据基层指南,不同高血压人群的血压达标应有所区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血压达标获益。因此,全科医师团队在进行社区高血压管理前技术培训均应该以此基层版指南为理论和操作依据,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区域化管理,区域范围内全科医师实施高血压管理的适宜性操作技术的理论依据上也应当是统一的,便于客观评价管理效果。

2高血压患者的发现和血压的测量

随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逐步建立,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施行的首诊测血压、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诊断和发现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制度保障,另外、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随机就诊、单位组织的员工年度体检也是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途径之一。患者的检出需特别注意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诊断标准,方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2005年初,美国心脏学会(AHA)了“人和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建议”,该建议再次肯定了水银汞柱血压计、袖带听诊法是目前间接血压测量法的“金标准”,该法虽有100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然而建议明确指出:血压测量是执行的“最不准确”的测量之一,故全科医师在发现和检出新患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准确获取血压值,研究显示,如果高血压诊断中收缩压从140mmHg调高至141mmHg,将使患病率由25.9%降至13.3%,可见血压值的获取准确与否,哪怕是1mmHg都将极大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诊断分级,同时也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治疗决策和疗效判定。因此全科医师应加强对高血压的测量和记录的质控意识,指式或腕式血压计可能不准确,应避免使用,建议使用水银汞柱血压计,并注意定期监测和更换老旧的血压计,对肥胖的测量对象使用加宽加长袖带血压计,应当认识到为血压计配备多种规格的袖带的紧迫性,以尽量减少袖带规格不当带来的血压测值误差,记录血压值时尽可能避免血压值尾数偏好的发生,鼓励动态测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减少白大衣高血压被纳入慢病管理。筛查中对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3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群组干预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存在临床与预防分离,管理不连续,患者缺乏主动性,未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得高血压的管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高血压是该项目中重点管理的慢性病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不局限于六位一体的工作职能,各地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国内外实践表明,在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的控制情况,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组建全科医生团队进行群组干预管理以及实行家庭医师签约制服务是目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一种集高血压诊疗与管理、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为一体的新模式,是对传统的临床药理学、护理、公共卫生等条线分块式的工作模式的梳理和整合,有利于同一管理小组成员就高血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相互支撑,群组干预管理也强调了患者的主体意识,通过注重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疾病的管理,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主动,进而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更能体现效率和效益优先。同时这种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随访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依从性。为了提高高血压管理的控制率,美国的慢病保健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美国高血压控制率已达50%,美国的管理群组由家庭医生、护士、临床药师或其他保健人员组成。我国慢病管理群组大多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及全科医师助理(社区义务社工)组成全科医生团队,实行网格化管理。因此,全科医生团队和患者都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主体,全科医生在管理高血压患者过程中要充分调动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依从性,利于管理和干预,管理才能更有效率和效果。但目前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相当的农村社区高血压等慢病管理仍有村医承担,如何弥合城乡高血压管理中的短板,进一步扩大干预范围,整合资源,形成新型更富成效的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仍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4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治疗

就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而言,90%的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就诊,有些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了对高血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并提出了高血压的管理率、控制率的相关指标,而社区医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急于达标凸显出的不合理用药、降压过急过快、短期不达标盲目转诊等问题。应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由于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引发的心脑肾等血管事件、让高血压患者最大受益而非一味盲从达标率,是全科医师在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根本出发点。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慢病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全科医师要注意到:在药物干预过程中,无论那一种类型的高血压,无论用什么药物降低血压,低盐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等改变生活方式都是有效治疗的基础和根本。研究显示,若膳食钠平均减少77mmol/d可使收缩压下降1.9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1.1mmHg,长期限制食盐摄入,可使高血压脑卒中死亡下降14%、冠心病死亡下降9%,使血压正常的患者分别下降6%、4%,说服管理对象日控制食盐量在6g以下(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的食盐量约是6g)。通过运动和科学饮食控制体重,力求将体重指数(MBI)控制在24kg/m2以下,体重每增加10%收缩压将增加6.5mmHg,血压和体重指数直接相关,体重每减轻1kg,收缩压可降低1.0~2.4mmHg。鼓励高血压患者进行并坚持体力运动,体力活动自然、易行、成本低,已成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早在1933年,就有人注意到经常运动者的静息血压低于不经常运动者,收缩压约低3mmHg,以后证实,在中度和临界性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科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6~7mmHg,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药的非药物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述高血压相关危险因子调节,高血压基层实用规范和高血压基层版指南都做出了明确描述,是很好的参照,全科医生团队更要对不同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生活环境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实施门诊、随访时的或群组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实现有效地知信行相统一。对于非药物干预不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要本着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及个体化的原则指导患者用药。选择药物干预要综合考虑患者全身及其他情况,比如与患者在服治疗其他病症药物之间互相作用,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应当注意到有些患者同时服用的非常规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比如他汀类贝特类调酯药、硝酸酯类等;针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首选药物之一,与硝酸酯类合用可进一步降低收缩压(SBP)而不降低舒张压(DBP),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多见于年轻肥胖高血压患者,应选择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CB)、α受体阻滞剂,除非心率快者一般不选择增加外周阻力的β受体阻滞剂;老龄高血压患者应考虑药物经济学和该药能否改善其预后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利尿剂和ACEI均符合合理选择的要求,笔者工作中注意到,有些高龄记忆力差或者自理能力不足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有重复或漏服抗高血压药的风险,选择长效控释药物剂型、固定时间点服药以及取得监护人配合是切实可行的;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同时要重视那些血压达标但脉压增宽的人群,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宽脉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2级及以上的高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并伴多种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在高血压的随访和治疗过程中,全科医生还应当警惕那些血压明显升高且有症状的患者,极有可能为高血压急症,要加强监测,必要时及时安排转诊,若发现降压后肾功能恶化者要考虑肾动脉狭窄的可能,高血压患者出现胸痛合并无脉要考虑夹层动脉瘤的可能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低钾血症除了考虑是否使用利尿剂以外,还要考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醛固酮增多症,低钾血症是这类疾病的特点也是诊断依据之一,此外还要留心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有45%合并高血压且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于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临床情况活靶器官损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颈部及腹部有大血管杂音、可能有白大衣高血压需明确诊断等情况的应向上级医院转诊,随访患者中规律药物治疗2~3个月,降压效果不好、血压平稳后再度波动且难以控制、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症状或靶器官损坏、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对于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合并急危重症的患者应现场边做紧急处理边联系转诊。

5关注社区失访漏管的高血压患者

由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高血压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的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号公报指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接近0.4亿人。这部分人口多以青壮年短期居住为主,居留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人员流动性大,且管理并未真正纳入政府行为的管理轨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也是按照居住地户籍人口数补助,加上现阶段居民医保异地结算渠道仍不通畅,各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仍不能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编号如同个人身份证编码,具有唯一性,不可异地重复新建等,这部分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成为高血压管理失访或漏管最主要因素之一,还有不乏因疑虑基层卫生服务服务能力而拒绝全科医生者、特殊职业群体如船民等也是社区高血压漏管或失访的关键因素。因此全科医生更要本着高度重视的职业责任感,关注这些失访或漏管的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到失访不失管,是各级各部门值得关注的问题,全科医生要将此作为问题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尽快实现网络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利用尽可能的通讯方式交代流出的高血压患者如何异地管理血压,对于同区域内流动的高血压患者要积极做好慢病档案的迁出、迁入交接。按要求管理好外来人口的高血压患者也是全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6管理好高血压,全科医生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2

1.1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对于居民来说,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们感到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居民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空间设计是为居民区创造一个绿色活动的空间,而且,根据景观环境空间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居住群体,这也是当今居民区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需求。可以利用花坛坐凳、树木花草、山石小品等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化的绿色空间,为居民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使居民区绿化达到多样化、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

1.2因地制宜的布局设计

居民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不能进行统一设计,要结合地区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对景观布局进行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要考虑到地区的原有地形地貌的形态,例如,水体、山地、绿化场地、活动场地等景观建筑的布置,以及各个形态界限的划分,同时要注意山石小景和景观小品的点缀、景观照明的布局设计、室外家具的格局设置等,要充分体现出原有地形地貌的特色。要考虑到地方民风、气候、生活习惯、周边环境、民俗等特点,同时,还要了解地区的发展现状、历史文化等,综合地区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再对居民区绿化景观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另外,还要考虑到地区居民区外部自然景观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外部的自然资源直接对城市居民区景观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分配情况进行绿化设计。

1.3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首先,在进行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时,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增加植物品种,稳定生态植物的群落,打造多样性的景观色彩、植物品种,全面提升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其次,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主要以植物为主,通过植物的规划设计来进行点、线、面的形态设计,逐渐形成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层次性,丰富居民区景观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次,要增加居民区景观设计的绿化量,全面提升景观设计的生态效果,对居民区绿化景观设计实施立体绿化,针对居民建筑物的不同结构进行不同的绿化效果,例如,墙面的绿化、居民楼屋顶的绿化、阳台和窗台的绿化、居民小区的棚架绿化等,而且,从这几方面的绿化形式来看,都是不需要占用地面的绿化方式,在节约用地的情况下,又能提高居民区的绿化效果,将建筑空间与绿色空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从而有效的提高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效果。

2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构成元素

2.1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主要指的是居住区内绿化景观设计中除了植物景观以及自然景观因素之外的因素,也就是居住区的主要居民建筑,如居民楼建筑、小区内的凉亭、走廊、休闲活动建筑场所、居住区道路景观建筑、雕塑、标志、花坛、假山、水景观、照明景观等,这些都是属于居住区绿化硬质景观构成元素范畴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硬质景观的特征,以及能够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协调居住区的整体景观系统,不仅为居住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更能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相互协调,达到功能、生态、观赏的效果。

2.2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主要指的是居住区绿化中需要的物质因素、精神元素,也就是自然环境与植物环境因素。所谓精神元素主要指的是居住地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居住者对景观环境产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另外,软质景观主要从植物入手,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软质景观也可以说是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核心。

3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创新

现阶段在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过于传统,将以往园林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应用到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中,整体格调与居民居住区的建筑物缺乏相互融合性,虽然有着绿化性,但是却让居住的居民感到分离个体的绿化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应对景观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要多方面考虑居住区的特点,例如,建筑设计、整体规划、绿化生态、活动设施等,对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全面提升居住区的绿色景观效果,为居住区的人们创造休息场所,为人们提供更有融洽性的外在美观,当然,在居住区绿化景观创新的过程中,应将人作为最终的主体,绿化不仅是为了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更是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另外,在居住区绿化景观创新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要尽量与居住区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融入到一起,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愉快的居住环境。

4结束语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3

一、生态移民的缘起

在当代,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一些地区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以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代表,人类开始了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工业生产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分开发与索取固然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变迁也使整个人类社会不仅付出了诸如失去碧空蓝天、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的良好生态环境,而且也带来洪涝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沙漠化的扩大、沙尘暴的不断增多等沉重代价。日益严重的生存现实迫使人类在反思自己历史的同时,也在重新评估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无疑已经成为人类在当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通过生态移民则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二、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境

1.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缺乏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在生态移民新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之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重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发展经济,以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为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对社会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社会建设研究不足,对社会建设投入不够,积极主动推动社会建设力度不够。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生态移民新区和谐社区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同时也影响当地扶贫工作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社会管理创新手段单一

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乃至个人的共同参与,全面推进。但目前社会管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由于政府的能力及精力有限,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社会事务的大包大揽,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作为发挥社会的自治功能、中介优势与社会减压阀的作用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但目前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组织数量偏少、而且规模小,尤其是承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更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管理手段的单一无疑会对生态移民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社会管理创新效果可想而知。

3.社会管理创新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减少经济性支出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普遍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生态移民新区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与财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对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当地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薄弱,进而严重影响了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与实现。具体而言:一是教育公平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欠债严重,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别较大、部分农村儿童失学现象严重;二是卫生公平性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医疗资源缺乏,社会医疗保障不健全,农民大病重病看不起;三是公共文化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公共文化活动缺乏,公共文化经费偏少。

4.社会心理建设比较滞后

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度要求来看,生态移民新区社会心理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一是一些因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容易与宗教、民族、甚至政治问题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形势较为敏感、复杂与棘手。二是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在整个社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其家庭矛盾、社交障碍、个人挫折全靠自己消化。三是社会心理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则。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弱势群体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心理预期不抱多大希望而导致社会心理失衡时,势必对国家政策与政府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必然给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5.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从实际情况看,生态移民新区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普遍严重滞后,主要承担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工作,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大多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老化、素质不高、甚至没有受过严格科学的专业培训。这样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的需要。另外,社会工作这一新型职业至少在欠发达地区尚未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其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现象。

三、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也是移民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家园的关键之所在。“十二五”时期是生态移民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既要聚精会神抓生产、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普惠制时期,每个人都受益不浅,但是某些阶层比其他阶层受益更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和游戏”的色彩愈加明显,在一部分人迅速暴富的同时,另一些人则成为相对意义上的贫困者。中国基尼系数接近0.5,贫富分配差距为建国以来之最,而且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差距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社会不公现象明显加剧,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受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在社会上悄然蔓延。因此,为了实现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生态移民地区各级政府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置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利益的调整与分配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民众的和谐安康。社会管理创新除了要谋划好顶层制度设计以外,更主要的是积极做到基层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创新与实践。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情况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克服政府职能中的越位、错位及缺位的现象,科学厘定政府职能。政府在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转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上来。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弥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足,继而实现生态移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逐步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联动机制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由国外引入国内城市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根据属地管理现状以及方便管理基本原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城市社区进行详细分类、编码及定位,并标注在统一的数字地图上,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通过社区“块”的协调和部门“条”的管理相结合,对城市辖区实施分层、分级的全区域管理,以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并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现代社会为解决城市中复杂性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与应用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构建一种宏大的有机管理系统。该模式注重并强调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充分运用,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的采纳。与传统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相比,网格化管理通过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的充分结合,对城市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网格化管理这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特征的全新城市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生态移民新区各种社会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而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做到在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要进一步拓展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容与领域,充分发挥社会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效益,丰富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3.加大新老社区整合的力度,增强民众社区认同感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有序推进,大量新社区不断出现与重组,在这种复杂的社区运动过程中,由于新社区成员之间往往普遍存在着民族差异、文化差异、行为差异、职业差异以及素质差异,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具有“天然性”和可持续性,存在新的社区成员的“重新开始交往过程”。因此,在新的同一社区,社区成员之间不论是在在文化与行为上都需要各方的相互适应、相互学习和相互妥协,如果各群体之间不能形成这样的关系,社区冲突就极易产生。因此,要加大社区的整合力度,增强社区成员社区认同感。一是社区组织的整合。要通过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村委会及居委会)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社区自治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必须反映出社区成员的结构,将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代表或领袖人物按比例纳入到村委会或居委会中,加大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充分反映与体现各方代表的利益诉求,在社区重大发展事务决策中能达成一个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体现、各方意见都能被采纳的共识性方案,以体现社区管理上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从根本上做到抑制社区冲突。二是社区文化整合。文化的差异是产生社区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在生态移民地区的社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文化特征,也呈现出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特征,由于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因而对环境适应性也明显不同。当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人们组成一个新的社区时,社区文化冲突就会产生,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民族接触中形成的民族矛盾,有日常交往行为差异导致的人际冲突,有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的相互间的否定性评价,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导致的日常生活中的疏离等等。因此,要大力加强社区的社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开放性、适应性和反思性的新型社区。以此促进不同群体成员的接触,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了解,将不同群体文化的合理因素融入到社区管理制度中去。

4.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因此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因此,我国现有的政府职能应该进行有序转移,让社会组织更加充分的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让社会组织承担一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管理者与社会的“共同治理”。这就要进一步培育非政府组织。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真正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坚决防止像因郭美美事件使百年老店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及公信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整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的不良事件的重现。二是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唐斯曾经说过,与政府组织一样,社会组织也有其自利性特征。在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有偿服务的事实,因此,要规范社会组织收费标准并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同时要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由政府指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诚信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要通过完善招募动员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志愿文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志愿组织。要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社区工作者引领志愿者拓宽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者加强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的新的发展模式。

5.强化社会心理疏导,优化个体心理素质

要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实现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强社会心理建设,创新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心理具有安适感。政府应该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志愿者积极投身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建设。在农村和街道,必须有专人从事家庭、社会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如村委负责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有威信、有能力、有热忱的优秀村民等。政府的公安、司法、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全力配合“小巷总理”的工作,从法律政策上给他们提供支持。政府应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组织,及时向公众提供心理治疗和疏导。另一方面,要优化个体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德国学者齐美尔在其社会形式理论中认为,人类具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交谊的冲动”,通过这种游戏形式,人们通过与他人联谊,从而消解孤独,愉悦心情。这对我们社会管理改革很有启发:应积极鼓励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以及社团组织的各类聚会、娱乐、读书、体育及休闲等活动,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鼓励在文学、艺术、审美、伦理等领域的讨论与交流,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谊、结社等。如果民间交谊活动逐步增加了,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必然也会大大增强,身心愉悦、健康快乐,从而会有效降低对金钱和商品的依赖程度。

6.加强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个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变革都是由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诱发和统治的。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也能有效地降低社会制度变迁的成本。因为,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一方面为制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人事社会制度现状与制度需求的认知的框架,减少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花费在信息搜集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与监督的框架,以指导制度的推行,减少其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因制度扭曲而带来的社会成本。如同革命、变革一样,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也会碰到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问题。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论支持,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文森特•奥斯特洛姆所言:“要了解一个体制如何运作,在体制中修正或者变革如何影响其绩效,一种适当的理论是必要的”。就社会管理的创新而言,无论是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基层实践创新,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的分析,目前社会管理理论总体上还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研究领域及成果仅限于一般性经验提升和规律总结,缺乏前瞻性、高端性、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有鉴于此,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只有从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出发,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究,才能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才能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深入推进。

作者:魏向前 单位:宁夏行政学院

第二篇

1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问题

1.1.1户籍管理混乱。具体表现为迁出县提供户籍资料不全,超生人员未入户、一户多人无法安置、户籍信息与迁移人员实际信息不符、重户等问题,导致部分移民户籍迁转尚未办理,影响土地分配、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户籍信息迁转周期较长,导致移民农村合作医疗、扶贫帮困救助、就学援助等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劳务移民户籍核转周期过长(政策规定劳务移民搬迁安置5年后迁转户籍),导致搬迁后不能及时享受当地的社保、医保等优惠政策及办理证照、贷款等方面的困难。

1.1.2传统生育观念与生育政策变化的矛盾。宁夏生态移民主要来自山区八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海原县、同心县和盐池县),迁入区则主要在川区。由于宁夏川区和山区执行不同的计生政策,移民从山区迁入川区后,按照移民政策,要执行川区计生政策。由于生育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使得许多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和纯女户移民很难适应,政策外生育时有发生。人户分离现象也加大了计生服务与管理的难度。

1.2自发移民管理问题

自发移民是没有纳入政府有组织移民计划之中的自愿移民。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宁夏自发移民人数接近移民总数的40%,在有些移民安置区,自发移民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政策性移民。在隶属关系上,自发移民既不属于迁出区行政管理范围,也不属于迁入区行政管辖范围,属于无人管、无法管的“无政府状态”。

1.2.1政治民主“边缘化”。以银川市西夏区的西马银移民安置区为例,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自发移民无法参加地方基层民主选举,政治民主生活处于边缘化地位。

1.2.2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他们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权属也没有等到当地认同,耕地和宅基地都没有保障。已形成的自发移民区因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属于粗放松散型,导致人户分离、有房无地、房屋私自买卖、乱搭乱建等情况十分严重,给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2.3无组织化现象。因自发移民无当地户籍,因此难以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惠民政策(灌溉、供电、社保、子女上学、就医、宗教场所、农业直补、良种补贴等),同时也拒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拒不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逐渐呈现随心而为、无组织、无政府现象。

1.3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弱化,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

宁夏生态移民实行的是“整村集体搬迁,多村集中安置”的方式,在移民安置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移民集中居住在一起,导致管理上干部责任不明确,干劲不足,再加上“公众参与”缺乏,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一是部分移民安置区管理迁出乡镇和迁入乡镇责任不明,遇到困难推诿扯皮,管理制度很不完善。二是基层干部有松劲畏难情绪,部分村干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发现很少,讲困难的多,说具体事情的多,说措施办法的少,讲长远发展的少。三是缺乏“公众参与”。目前由于移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畅通,平等对话协调机制的不完善,无法调动移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导致村民难以对安置区公共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移民自我管理主要表现在移民参与村民自治及参加社会组织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宁夏生态移民的迁移人群中,有40%的人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但其中有18.8%的人只是偶尔参加,上有流程的人根本没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另外,参加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移民比例仅为5.3%。

1.4宗教与民族管理问题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传统社区出现了分化与重新整合,居住模式由聚居逐渐走向杂居,随着迁入区的民族构成比例的改变,原有的宗教教派格局被打乱,出现了不同教派的村民混杂居住的状况,这既为增进安置区各民族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历史舞台,也使得各民族在社会历史角色的扮演中出现了自我冲突及与其他民族的摩擦。由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移民安置区文化氛围的变迁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安置区内的宗教教派之间的关系必将出现由平静到冲突再到平静的一个动态过程。一是回族内部因教派(门宦)之间在宗教仪式等上的细微差别导致的回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也因缺乏管理和协调出现很多内部矛盾纠纷。如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滨河家园移民村的移民都是来自彭阳的回民,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教派,其中200多户回民信奉哲合忍耶派,有108户回民信奉依和瓦。在移民村的规划中,这里只能建设一座清真寺,提倡不同教派的回民合坊礼拜。但这一政策在回民中激起了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另外清真寺的选址也较靠近汉民的居住地,这引起了回民的不满。清真寺迟迟没能动工修建。二是回族与汉族因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在调研访谈中发现由于回族在宗教习惯方面严格恪守伊斯兰教教规,饮食上有特殊的禁忌,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少数汉族对回族既有不甚了解、心存胆怯,亦有排斥和歧视。三是宗教场所管理混乱。有些移民安置区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宗教、民族活动环境,清真寺的建设用地以及回汉民族墓地的安排等没有规划到位,存在很大隐患。另外,在一些移民区的清真寺内部管理中,由于尚未组建民主管理组织,未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教职人员聘任、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也容易产生矛盾。

1.5移民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问题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除少数是原建制村整体搬迁外,大多是移民新村。移民来自不同村庄甚至不同乡镇,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相互之间有一个融合的过程。一是移民搬迁至安置区后,生态条件、语言、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礼仪、生产(生活)观念、生育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都开始发生变迁,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二是移民区的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移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移民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偷盗、打架斗殴等事件常有发生。三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的社会排斥、歧视、误解现象。四是劳务移民的自我排斥。据笔者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劳务移民认为自身在现居地的社会地位比在原居住地低,处在社会的中下层或下层。

1.6社会管理人员紧缺问题

建设大村庄是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突出特征,由此,社会管理人员紧缺就成为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在2011~2012年宁夏全区130个生态移民安置区中,1000户以上的村庄19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52.94%;300~1000户的中等村庄30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26.27%;100~300户的村庄57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18.32%;100户以下的小村庄24个,人口仅占移民总人口的2.47%。适度集中居住,虽有利于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但因生态移民规划中对社区管理和公共事业的从业人员的来源等未做具体规定,原迁出地的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和警察等社会管理人员均未纳入随迁计划,人员编制也未做相应调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造成迁入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员紧缺。

1.7新老移民政策不一问题

自1983年至今,宁夏移民实现了由单纯的扶贫移民即“吊庄”移民向扶贫与生态修复并重即生态移民的转变。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移民其政策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移民工程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给予移民的优惠条件越来越多,老移民和新移民享受的政策反差较大。老移民,尤其是“吊庄”移民阶段,移民政策主要支持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政府每户补贴400元自建住房,移民初期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简陋,能源设备更要自筹购买。新移民,主要是生态移民搬迁时,政府在移民住房补助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公共服务方面,政府为移民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为3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区建设医疗、计生、文化、科技、劳务服务室等村级活动场所。移民新村于旧村在生产社会环境上的巨大差距,导致老移民产生“相对剥夺感”,引发老移民的不满,影响了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加强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合理规划移民安置区,减少和避免因资源有限性引发的社会矛盾

“人口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首先,移民安置区的定位、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综合体,是对一个地区带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在布局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应是多元化的,应当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要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做好移民搬迁规划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移民的大量迁入引发新的资源、生态及其他矛盾。其次,加强土地执法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建议由迁入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移民(包括自发移民)开发并种植的土地进行丈量,核实准确面积,明确土地性质和权属。在加强对乱占、乱开发、私自倒卖土地及违法违规乱建房屋等的整治清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再次,促进移民安置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逐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新建水源延伸工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集雨补灌农业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宁夏山川少数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完全相同,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传统。特别是宗教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渗透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又具有维系社会稳定、民族内聚、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对社区重构、关系整合和发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态移民安置区规划与搬迁、重建时,必须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予以充分考虑。必要的宗教设施建设应予满足,民族传统和习惯应予保留。

2.2加强人口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移民安置区人口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以“人口服务”为宗旨的移民人口基础管理。所谓人口基础管理,包括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规划、人口监测及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等。在移民安置区,应构建以人口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方式,推动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的人口基础档案,整合人口出生、婚姻、流动迁移、死亡和选举等登记管理职责,形成简约、有效、统一、动态的人口登记制度。着力于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信息跟踪,有效衔接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相关公共服务。通过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校核、存储和共享,有利于解决移民(尤其是自发移民)户口管理混乱、人数不清、迁移手续繁杂等问题,有利于形成人口信息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基于人口基础档案的人口信息服务机制。二是强化人口专项管理职能,如治安管理、选民登记、兵役管理、民族管理、特殊人群管理等。三是完善人口公共服务职能,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计划生育等。

2.3培育多元管理主体,强化移民自治能力

一是明确移民安置区各级政府职能定位,逐步加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要高度重视对移民安置区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移民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积极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依靠社会组织的自治方式,提升移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促进安置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二是健全、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强化基层民主自治。推进村委会、社会组织、企业和移民参与安置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培养移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三是逐步提高移民自我管理能力。

2.4加强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一是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自觉树立“文明和谐论”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动摇、不走样,以“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为宗旨,依法加强和创新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二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严格把关,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扩建和翻建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区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宗教职业人员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制度,并对场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宗教渗透活动。

2.5加强移民安置区公共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移民安置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后续建设,强化对移民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移民的社会保障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还包括医保、社保、低保、子女就学等待遇问题。”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移民安置区教育体系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齐教职人员,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尽快解决移民子女上学的问题。四是加快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移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6加强文化建设,增进移民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工作,而是加大了对疾病的预防和防治等方面的关心。医学的宗旨是预防疾病,保障人们的健康,可大多数人却认为医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治疗疾病,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总体来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治愈,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可见,加强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临床医学不仅要关注治疗还要实行为病人讲解预防知识等相关服务措施。在公共卫生方面,由于其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不够导致公共卫生的人才较少,缺少了对公共卫生工作普及,同时医务人员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对临床医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不能有效的将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相结合。

2社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公共卫生方面主要是通过预防为主,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落实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实行。对于整个卫生事业来讲,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是一体的,单纯认为预防是公共卫生的范畴,治疗是临床医学的范畴,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为了加强人民的保健措施,我们要将公共卫生的知识融入临床医学,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近几年来,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其主要内容主要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以上服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真正的为患者解决了许多难题,可见在公共卫生中加入基本的医疗方面知识,能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加入少量的预防知识也能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将社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进行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讨论

3.1增强社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作用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相关机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成立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使社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功能,我们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措施,可以在医院、社区等各个地方加强人们对公共卫生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等,我们要在社区内加强各种慢性疾病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并知道如何做好预防。让人们意识到医疗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

3.2加强全方面人才的培养

一直以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教育存在分离现象,所以很多人的知识具有局限性,不能满足现状,为了将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更好的结合,可以加强全方面人才的培养,充分开拓医务人员的眼界,增加对公共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让医务人员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多方面提高自己,培养出具有综合性的医疗服务现代人才。

3.3加强卫生应急能力,构建综合性卫生体系

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各部门同时发挥作用,医疗机构作为核心机构,是控制突发事件防控的关键。为了实现综合性卫生体系的构建,我们进行信息收集、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处理站以及现场处理等公共卫生应急平台,所有部门均可从此平台获知最新消息,实现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的浪费。

3.4加强社区的管理,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很多慢性疾病我们不能一下根治,只能暂时的缓解症状,为了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加强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整合,实施社区综合性管理。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定期为社区老年人进行血压和血糖的测定,开展老年人俱乐部,加强老年人的锻炼,增强其免疫力。定期开展讲座,为老年人讲解某些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4小结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5

1医学期刊服务领域的不断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要求,选择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多维一体生活方式疾病防治体系;研究慢病防治技术筛选评价标准,开发慢病防治技术并在全国试点城市推广;建立集体检、诊断、预防、管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和评估监测模型;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个人家庭检测为手段、中心医院(或医学中心)为支撑的慢病分级防治网络和网络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和促进慢病防治科技资源科普化,集成开发慢病防治信息资源包、健康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而社区医疗对疾病诊疗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刊开展以疼痛为例的专题论文,专栏刊发慢病防治的论文,疼痛患病率极高,且给患者、家庭、社会医疗等多方面造成巨大的负担,每年全球用于诊疗疼痛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3%。多数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社区医疗机构对疾病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诊疗现状不容乐观,诊疗水平有待提高,诊断符合率约10%,提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环节薄弱。所以未来要深入推行科学的社区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诊疗水平。只有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了,患者才愿意到社区门诊看病,只有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了,才能逐步实现三级分诊的原则。提示社区医生继续教育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例如我刊在重视学术传播的同时,时刻不忘科技传媒的职责,2017年10月27-28日在全国科普日“健康一生”宣传活动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预防疾病为主旨,卫生健康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专家一对一义诊,邀请武汉协和、同济的名医专家开展慢病防控讲座,切实将学术殿堂的理论知识落地,使医学期刊既能惠及到社区医生,也让公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受益。

2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群的培养

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人才培养,为此,杂志的主编联合编委会的专家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及诊疗指南。通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实力,推动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基层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和基础,强化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对慢性病的高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既包含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包括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有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升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意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严峻,而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基层,这既是我国医改的重点,也是心血管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展示我国的医改重点工作,我刊专门约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策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全球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等。为此,还设立了继续教育项目、基层论坛、专家面对面专场等形式,把心血管病的最新诊疗规范、指南、技术、进展、理论传递给广大的基层医师,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医院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对广大基层医师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保障疾病筛查及治疗干预的效果,切实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协助医生高效管理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长期监测和自我管理,助力“科学就医”的目标实现。医学期刊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推进糖尿病防治的社会化宣传和引领工作。呼吁各方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协作,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倡导“5公里健康跑”活动,以倡导公众更积极地关注健康、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而持续多年的糖尿病经典活动“蓝光行动”,将继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推进,将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3对期刊数据的深度挖掘,作好学科引领作用

3.1利用期刊的引文数据

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状况和需求评估,为循证决策、恰当应对、有效风险沟通,找寻学科动态,引领学科发展。

3.2依靠专业优势搜集数据

其专业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国内医学期刊资源目录,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分析、传染病监测报告、损伤中毒监测报告、地方病监测报告、卫生健康危险因素、卫生应急监测报告,数据采集主要依靠ERP、CRM等期刊系统,保持期刊信息通畅,了解疾病控制工作架构,找寻下一步工作要点。

3.3常规工作的实践分析

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流脑、人感染H7N9、霍乱、高温中暑、救灾防病、食源性疾病的毒理学研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疾病谱运行的问题与变化,做出分析与应对措施,同时这些分析结果,也是专业学科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重要来源。当有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医学期刊要行动,这个行动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科研人员“了解你所需要的最新医学研究动态”。

4办特色专栏,关注疾病防控

抓好杂志质量管理,继续打造品牌期刊。专家论坛栏目为我刊的特色栏目,且一直是我刊的推存栏目,大部分刊出的论文为专向约稿,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的最新学术前瞻性报道,具有很好的专业学科引领作用。为此,我刊每期均有重点专题栏目的论文刊发。近期刊发的肝病与代谢疾病专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新进展》、《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肝脏与多器官对话》等研究前沿内容。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连续性报道,尤其关注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在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对医疗卫生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刊发的诊疗方法专题论文,定量超声方法不仅可以定量诊断脂肪肝,而且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向基层医院推广并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已将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技术在社区人群及全国多中心研究中进行了验证、应用与推广,并在大样本人群中获得了肝脏脂肪含量与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脂肪肝和代谢紊乱这个医学健康问题的深刻关注,公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6

1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树立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的问题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模式优于A模式,其它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对实习内容效果的评价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C模式优于B模式,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在使用统计软件上三种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模式优于A模式,见表2。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培养21世纪新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临床毕业实习,逐步深化和提高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和技能[3]。根据表1结果,A模式、B模式、C模式这三种模式学生树立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B、C模式优于A模式。认为在实习中能确立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以B模式最优,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的B、C模式优于A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较中A模式(89.1%),B模式(92.3%),C模式(88.2%);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掌握B模式最优;综合比较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中B模式为最优模式,C模式次之。原因基于B、C模式的实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区或社会调研中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模式中实习学生进入社区,面对面接触居家住户,预防观念整体较强烈,C模式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调研,也比A模式中学生单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感受明显。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也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B模式的实习学生能以社区为范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明显。

实习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4],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从内容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预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三种不同模式的实习,普遍树立了预防为主观念和主要的预防医学基本技能。根据表2结果,在实习内容效果的比较上B模式、C模式比例明显较高,参加C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中对学生作用最明显的是能基本进行课题设计达97.10%,这些差异可能与C模式的学生,一方面投身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加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教老师通常以日常工作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带教老师以疾控工作为主,在课题的指导时间低于专职教师,锻炼了这部分学生自行设计课题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生能基本进行与疾控相关的课题设计,更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软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B模式在参与社区实习,到人群中去实践之后这跟学生参加了教研室实习或自身所选择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课题密切相关[5]。到社区后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加之在教研室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其收集资料的方面也有其优势的一面。社区或社会实践方式,必然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给学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掌握重点就有所不同。参加实习后,学生了解和熟悉最多的内容是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达90.60%,其次是学会撰写科研论文88.60%。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效甚微的是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技术[6],原因如下:(1)学生是根据已有数据来进行课题设计和选择的,在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中基本不会涉及到与课题相关的现场调查内容;(2)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因学生没有接受过调查员培训或不具备相关素质故由指导老师亲自代劳;(3)由于部分卫生单位对学生科研课题的不了解和对科研工作的不支持,现场调查工作艰难重重。通过访谈,学生普遍认为急需改进的方面有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分别为加强语言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其中,在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一项强烈要求改进的是参加过B实习模式的学生,这表明社区预防医学专业合格带教老师的严重缺乏,也体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实习这种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参加B实习后,除上述急需改进的方面外,学生希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设案例讨论课。进行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一项,A模式做的及时完善,其它两种模式都需要加入此实习内容并及时改进。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7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意见》紧紧围绕“一个大厦、四梁八柱”,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制度。随之公布的《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2009~2011年期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5年-2011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探索讨论、奠定基础到确立实施,始终围绕着“基本”、“均等”和“公平”,那么,四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是否有效地保证了患者合理就医?如何根据患者就医需求和就医行为调整各项制度的发展路径?这是本文通过综述2009-2011年的实证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卫生政策角度的就医行为

麦克拉夫林德互动理论模式指出,政策的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手段作出的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两者的相互调适的程度。研究政策执行的有效关键在于研究政策对受影响者的影响有多大,以及受影响者对政策的认知、评价[2]。卫生政策对患者的影响直接表现为患者的就医行为,以及患者对卫生政策的认知和评价。就医行为是医疗卫生制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因,全面掌握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才能针对性地改革和完善卫生制度[3]。具体分析框架有Andersen(1968)医疗服务利用的行为模型、麦肯尼克的就医行为通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制度”、“医疗保障”、“药物”、“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就医行为”等关键词组合,检索维普、CNKI、和万方数据库,共搜到2005-2011年期间相关文献69篇,09、10年共36篇。其中,56篇涉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影响,30篇涉及新农合合作医疗制度影响,10篇涉及基本药物制度影响,34篇涉及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影响,16篇涉及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影响,5篇涉及政策组合影响。从论文数量我们可以看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与就医行为的关系较密切。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医疗保险政策是作用于居民就医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刘国恩指出,当个人资源约束条件改善后,人们的行为可能随之改变,包括居民的就医行为和医生的行医行为[4]。换言之,居民就医选择对医疗保险政策敏感。居民是否就诊主要受家庭收入、健康状况、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和是否有医疗保险的影响[5];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高于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6-8]。就医机构选择主要受医疗费用负担形式[8]、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就医方便程度(距离)的影响。单蕾在深圳的研究表明,51.46%首诊机构选择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因为价格便宜及就诊方便,参保人就医意愿明显增加。选择综合医院则主要考虑医院医疗技术较高,大型医疗检查设备有利诊断[9]。PhilipH.Brown和CarolineTheoharides(2008)采用巢式Logit模式分析了25个县的家庭调查数据,发现寻求治疗的条件、医疗费用的报销计划和平均日消费严重影响着人们对医院的选择[10]。

目前,基本医保制度存在报销范围小、补偿比例低、配套不到位等问题。郭文芹发现,参加新农合的受访者中,84.9%的患者表示慢性病的就医无法报销,导致患者选择就近药店买药治疗[11]。而熊巨洋的研究表明,慢病的综合管理,医保政策向小病、慢性病和常见病倾斜,可以将社区居民引导到社区医院,提高社区门诊量[12]。陈玲(2008)新农合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就医行为研究指出,新农合对农村老年人影响较大的是大病住院时的就医行为,而对就医中其他医疗需求影响较小,尤其是预防、慢性病患者、康复照顾[13]。庞国华发现,构成不合理就诊意向的因素主要是医疗保险制度调控效果不佳:新农合对参合患者的补偿比例与患者的期望值相差较远,以及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较差。另外,新农合实施后,由于乡村卫生设施落后、技术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看病和住院趋向高一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住院治疗[14]。周毅的研究也发现,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对患者住院或应住院未住院不具有影响,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医生要求住院的疾病通常是比较严重的[8]。在发达地区广东,农民认为各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对其选择医院没有太大影响,医院服务的质量是农民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医院的收费标准[15]。重庆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70.62%的居民不去医院看病的原因是“怕医疗费贵”或明确表示“没钱看病”,而城镇医疗保险对是否去医院看病影响不大,具有显著影响的是经济收入、疾病严重程度[16]。

基本药物制度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药物价格和方便程度。李新泰的研究表明,山东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加成比例下降,参合农民报销比例提高,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就医次数明显增加,合理用药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17~18]。黄欢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社区居民在患小病、常见病和慢性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其实行的药品“零差率”政策,能够切实缓解居民“看病贵”问题[19]。赖春娣的研究表明,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后,基本药物价格下降30%,常见病多发病按照临床路径治疗,农民基本没有“医生乱开药”和“医药费昂贵”的担忧[20]。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的自我医疗比例都较高:济南市长清区56.1%的居民首选“自我医疗”,主要是因为自感病轻[21];北京市社区35岁以上慢性病人群40.67%选择自己买药[22];重庆市沙坪坝区城乡居民88.14%到药房买药吃,其中49.15%怕医药费贵[16]。周毅的个案研究发现,居民在选择药店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是因为:第一,该药店是医疗保险机构的定点药店,居民在消费时可以刷卡或报销;第二,自觉病情较轻,可以自我医疗;第三,药店的可及性较强[8]。魏来的研究表明,部分居民采取自我医疗的原因是医院药价较高,医院药品报销20~40%后价格还比药店高;基本药品目录一般是普通药、便宜药、范围狭窄,像新康泰克、斯达舒等稍贵药没有列入[7]。杨哲则指出,自我医疗比例的提高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加强药品经销尤其是零售的管理是大势所趋[23]。#p#分页标题#e#

基本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价格水平和可及性是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15,19,21,24-29]。赵文晓指出,长清区居民选择医疗机构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就近方便、医疗水平、设备先进、收费合理、医保定点和知名专家[21]。鲍勇等对上海市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受就医医院的医疗水平、技术水平因素影响。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不选择的原因是等候时间长;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便捷,其次是价格便宜,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够[24~25]。黄欢指出,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医生水平、服务价格、医疗设备和就医环境。“离家近”、“候诊时间短”、“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成为影响居民一般诊疗行为的首要因素[19]。贾清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江西萍乡市的农民就医行为,结果表明,农村医院的技术水平、就医方便性和医疗设备是影响农民就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26]赖洁莲发现,农民就医地点的选择受个人因素(农民收入、疾病的紧急情况、个人对医疗服务及其产品的认识)和环境因素(医院的距离、医院的服务质量、参照群体以及医保政策)的影响[15]。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导致患者趋高就医的主要原因。宋春燕的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指出,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中适合分流的有67.25%、住院患者中适合分流的有23.15%,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能够承接的只有48.45%和16.5%;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服务能力不足影响农村患者的就医[29]。倪茹新上海市慢性病就诊的调查中,社区医生判断94%的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机构接受诊治,实际为84.8%;社区医生判断有53.2%患者可以在家庭病床及一级医院接受住院治疗,而患者住院有53.9%愿意选2~3级医院;因此使80%以上门诊病人及二分之一以上住院患者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是必要而可行的[3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影响居民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治疗。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据知信行理论推断,居民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医行为的健康与否。目前,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普遍,农民健康投资意识淡薄,健康知识知晓率、体格检查率低和患者随访率低。姚兆余的研究显示,文化程度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显著[31]。冯海龙的研究发现,城乡中老年人中从未进行体格检查者占61%,患病后就医者占25.7%,自行买药治疗者占56.5%,就医意识差(尤其是农村中老年人)给中老年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32]。李德华(2009)的农村自报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及就医行为分析发现,患者空腹血糖最高值和目前控制水平的知晓率低:57.7%和45.3%;餐后2h的血糖最高值和目前控制水平的知晓率仅为10.9%和8.6%;73.68%能够按照医嘱按时按量长期坚持服药,仅有10.9%完全按照医嘱改变了生活行为方式[33]。曾丽的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后门诊病人对健康讲座及义诊等医疗服务的要求有显著的提高,希望开便宜、医师又认为合适药物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34]。

社区医生论文范文8

只有10.1%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12.4%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23.6%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0%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0.1%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开课后有95.5%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96.6%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

97.8%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8.9%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97.8%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毕业后择业意愿调查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的有75人(84.3%),主要原因是认为有发展空间。具体结果见表2。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是我国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医学生作为我国全科医师的主要来源,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就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将全科医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2]。医学生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开设全科医学教学课程的高等医学院校并不多,全科医学受重视程度普遍不高[3],尽管近几年我国在加大力度发展全科医学,但是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全科医学课程之前,仍然有43.8%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全科医学,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发展,因此,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有利于引导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就业选择。

本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全科医学的学习,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未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之前,只有10.1%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12.4%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23.6%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0%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0.1%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开课后有95.5%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96.6%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97.8%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8.9%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97.8%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医学生的观念转变显著:授课后,96.6%的人认为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47.2%的人认为全科医学应该作为必修课,有91%的人有兴趣进一步学习全科医学。84.3%的学生愿意毕业后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有发展空间、工作环境适合、就业困难等。

开展全科医学实践课,培养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技能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开展全科医学的实践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培养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4]。

本调查结果显示,96.6%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全科医学实践课程,对问卷中实践课的最主要形式这一调查项,49%的人认为应该以社区见习为主,18%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角色扮演,15%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