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论文范例

生态道德论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但由于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以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劣,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更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生态道德的教育。对于部分专业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对于生态保护的课程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对学生生态道德层面的教育;对于全校范围的学生,高职院校更是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导致无法向学生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不仅无法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对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因此,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化,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意识到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重视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单纯讲授生态保护知识,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也无法指导学生将书面化的生态道德知识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保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更为专业的生态环保知识与生态道德修养,而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授课教师普遍存在自身生态环保知识较少、生态道德修养较低以及生态教育能力较差等现象,并没有受到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仅凭自身学习及环保知识难以有效教授。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也会影响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浪费水资源、浪费纸张等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因此,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教师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实践基地、辅助网站、图书馆资料专业性很强,主要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基地、网站、资料少之又少,无法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影响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4.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生态道德教育滞后、教育体系的缺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知识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很好地将生态道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没有意识到浪费的坏处,在生活中不自主地表现出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行为。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导致这些不良现状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没有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压缩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课时,无法确保有足够的课时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生态道德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呆板的理论知识上,单一乏味,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生态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滞后。其次,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仍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更多倾向于各专业设备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较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甚至没有相关教材,只能靠教师课上的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的内容,大大缩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范围,不利于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同时,由于教学资金投入少,高职院校无法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无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影响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根本目的。最后,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投入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加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不重视的散漫学习态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1.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职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种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热点等,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专业课教授的过程中,融合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本专业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第三,高职院校应开设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第四,高职院校也要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或是环保名人来校为学生做生态道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

2.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成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机会,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震撼学生心灵,转变观念,从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加强生态道德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让生态道德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高职院校还应该利用网络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制作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网页,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3.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充分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资,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完善教学计划,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确保课时充足,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专项经费,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社会经济有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衡量尺度。在我国,大学生群体有着很重要也很特殊的地位,他们文化素养较高,年龄较为年轻,理念比较先进,勇于追赶时代潮流,也更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笔者认为,要想提升我国生态建设的水平,从培育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观念入手较为可取也更有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教育有着较为突出的意义。

一、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与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几年,我国政府和民众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充实和丰富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体系,充实最为明显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相关的理论体系。经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实践,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也都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很多,同时也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并且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十八大形成的这些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具备更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时要以这些科学的理论成果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伦理教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生态伦理学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其不仅仅是伦理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伦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因为其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关道德问题的科学。生态伦理学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以伦理学为依托逐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国际: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

多数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的都较有成效。其中,以德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最具特征。德国之所以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突出的成果,笔者认为,这种结果和德国的生态文明伦理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笔者将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首先,在德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有许多的强制措施,这些强制措施在生态文明保护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德国社会中社会群众也具备了较高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素质和理念。政府推行的强制措施和民众的自觉环保意识相结合,造就了德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德国有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有关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也相当健全。例如,德国有专门的危险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也有详尽而又完备的关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强制性,也对相关环境违法行为有了较强的震慑性。因此,这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的存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德国的生态环境,也在引导社会公众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德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形成,不仅仅得益于上述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得益于德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体系。德国具备完善的相关教育体系。从学校到社区再到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教育,这就使得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进而使社会公众实施环保行为成为常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从幼儿有了认知能力开始,德国人就要对这些幼儿从各个方面进行环境相关教育。这也是德国生态环境教育较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德国之外,日本和美国的相关环境保护教育体系也较为完备,值得我国相关人士借鉴和学习。在日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也逐渐恶化,这就使得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相关教育的发展。日本为此专门编制了环境保护相关教材,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开设进了课堂,这对于日本国内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和日本一样,美国也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开设进了课堂,并且注重培养具备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人才。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生态伦理教育地位没有得到提升

2003年,教育部开始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加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在我国的中小学,绝大多数都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例如自然、科学等学科。在长期的生态文件基础教育下,我国青少年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呈现出逐渐向好的趋势。但是,与基础教育中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课程较为完备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中仅仅有很少一部分高校在非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中开设了有关环境保护类的选修课程,也更少有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入高校大学生必修课列表中。这种情况体现出的是我国高校对于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教育工作者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生态伦理学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还有待加深。

(二)生态伦理教育缺乏系统性

生态保护相关课程及相关生态伦理学缺乏体系性,这一点是我国生态保护教育体系和部分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重要体现。在生态保护相关课程开展较好的国家中,该类课程分为多个阶段、多个种类、涉及多个方面,课程的开设分布于各个教育阶段,这样就能使得人们保护环境的理念和意识在不断强化、逐步深入,这样有助于保护环境的理念植根于人们心中。但是在我国,该类课程的体系性还不够明显,相关教育也没有普及到各个教育阶段、各个社会群体中。这样不利于环境意识的普遍接受,容易在社会群体中形成“断层”,不利于在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学生生态伦理知识缺乏

如前文所述,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缺乏系统性,存在“断层”,这样就必然导致了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缺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群体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网络,而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以及听取相关讲座等途径获取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少之又少。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大学生群体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还不够,只愿意从网络渠道获取一些碎片化的知识,而不愿意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获取到有关环境保护的整体性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相关教育体系的不成熟、相关教学教程的不齐备。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到,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相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渠道,避免出现学生想学而又找不到途径和方法的情况出现。

三、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现状的成因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由于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较为淡薄。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只知道要去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不知道如何具体的去行动。同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不但从自身的每一个行为关注环境保护,而且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相关的志愿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他们仅仅关注自身的行为,在自身行为的同时会关注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是否会遭受别人的谴责,出于自尊心和其他心理选择不做污染环境的事情。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第一种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他们其实关注的是外界对自身的道德评价而非自身的行为是否污染了环境。还存在第三部分群体,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既不关注外界对自身的道德评价,更不关注自身的行为是否污染生态环境,而直接作出污染环境的行为。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情况来看,第一种学生群体只占少数,更多的是第二部分学生群体。这个现状,要通过长期的生态文明伦理教育来逐步扭转。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在我国高校中,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这类志愿活动也有很多学生报名参加。但是绝大多数报名参加的同学不是因为想保护生态环境而参加,而是为了“加分”,获得更高的学分绩点,以在评比奖学金等相关奖项中获得优势。这种现象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大多数学生的环保意识还非常欠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的这种心理,不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逐步扭转学生的“功利心”。

(二)高校: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落后且不完备

虽然我国近些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教育体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已经形成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特别是相对于已经发展了相当长时间的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相关教育体系更是有不小的差距。笔者认为,生态伦理相关教育体系和制度主要有以下不足。生态伦理教育内容贫乏。内容的不足之处在于三个方面。第一,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并未将生态伦理教育设为全校范围内的课程,这导致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便对生态伦理不甚了解;第二,高校对于相关的活动的不重视;第三,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太少。生态伦理教育途径单一。现在的生态伦理教育主要以理论灌输和必要的校园活动为主,教育过程中缺乏高校学生自我教育、榜样示范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另外,教育载体运用少,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当前主要运用活动载体;最后,教育方式分割化,理论学习与校园活动没有相互融合。生态伦理教育环境弱化。校园内物质环境氛围缺少;校园内文化环境氛围不足;教师、管理部门、后勤集团等主体的生态伦理知识内容有限,难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三)社会: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低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面貌和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焕然一新。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向前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引发了一部分社会大众对于金钱的狂热追求。这部分人为了追逐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让我国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例如,利用偷排污水污染河流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利用违规处理垃圾、违规处理工业废弃物获取巨大的非法收入等。这部分人在社会上引导了不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这部分人的错误的营利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错误的价值观,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让一部分年轻的学生群体误认为这是正确的价值观,误认为“金钱至上”,这极大的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从网络上接受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以后,会变得一切行为从利己出发,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和环境利益。因此,扭转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会极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群体相关生态文明伦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当高校的积极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发生摩擦和矛盾时,仅仅依靠单一高校教育活动将会力不从心。因此,不能仅仅从相关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着手解决问题,尽力扭转社会群众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也是环保教育、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也要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支撑和帮助,发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合力,才可以开展好当代我国大学生生态伦理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胜蓉.生态伦理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高教论坛,2016(10).

[2]陈烈荣.“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3]张晗.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道德建设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8.

[4]牛文浩,李玲,王娟.略论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中的生态道德思想[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62-64.

[5]廖福霖.生态道德[J].绿色中国,2019,1:44-45.

[6]李志强.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困境与改进路径[J].高教论坛,20181,3:122-123.

[7]江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6.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3

(一)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自然景观内涵

当下餐饮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餐厅虽然仍占据餐饮行业的主导,但新兴的生态餐厅也迅速席卷着餐饮业市场。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已然不仅仅局限于果腹,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餐饮的享受和审美之上,于是独特的餐饮空间室内景观设计成为招揽客户的焦点所在。在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人们急需有一个自然的生态景观空间来放松一日的辛劳。因此,在餐饮空间中加入景观陈设,为客户提供一个自然宁静的生态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大型景观绿化不仅在精神层面,而且在人文文化层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存在让餐饮空间呈现出神秘感与宁静感。在不大引人注目的空隙、墙角等处利用绿色植物进行掩映装饰,比如摆放适合角落空间的小型植物和花盆,同时合理进行人工光源的布置,可使得餐饮空间呈现柳暗花明的独特意境。

(二)餐饮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餐饮空间相对于其他休闲类消费场所,更容易给人们营造一种别具风格的生态意境和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只满足于在家用餐,而是选择步入餐厅。随之而来的人们社交聚会的活动也日益增多,许多休闲餐厅的就餐环境也开始突出温馨、浪漫情调,使客人流连忘返。餐饮空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方能吸引顾客来访,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家尤甚。近年来,传统餐厅渐渐式微,主题餐厅成为时代的主流,人们根据自己对于主题的喜好而进行选择性用餐。主题餐厅通过创造性的构思进行餐饮文化的设计,将人们带入期望的主题情境,譬如亲身体验电影或生活中浪漫的场景,感受世界别样的乐趣,重温生命中某段经典的历史,了解一种异域新奇的文化等。在主题文化的OPEN设计上,借助独具风格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来强化主题是常用的手段,例如云南过桥米线餐厅就通过讲述一个不思进取的书生在妻子的提点之下发愤图强,后衣带渐宽,妻子很是心疼,于是熬制了过桥米线补其身体,同时书生也考取了举人的故事。利用这一故事主题,进行餐厅内部小桥流水和绿叶掩映,书生伏案的陈设进行生态装修设计,让室内设施焕然一新。三国英雄火锅也采用了还原三国文化吸引食客的来访,同时采用应景的生态装修设计实现了文化与环境的有机融合。由此可见,在餐饮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建设上,室内空间设计与装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客户就是通过对餐饮空间外在设计来认识其主题文化内涵的。因此,唯有对餐饮空间设计进行推敲,不断挖掘其文化底蕴和生态内涵,方能带来完美的餐饮体验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二、餐饮空间设计的生态审美观构建

餐饮空间设计的生态审美观作为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具备多种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解是指构建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及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这是一种符合当代存在论生态规律的餐饮空间设计生态审美观。

(一)餐饮空间设计作为诗意栖居场所

“生活世界中的一切都始于欲望及其实现”。餐饮空间设计的初衷不是为了食欲的满足,而是诗意的居住,所以在这里只有关注内心的安宁,方能构建和谐的生态审美观。餐饮空间设计作为诗意的居住住宅建筑本身,首先是一种艺术。一个和谐的餐饮空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它融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于一体。餐饮空间设计在新的时代被人为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就餐场所打破传统餐饮空间的千篇一律和陈设一般,而追求不同人群所独有的个性,追求给人美感的视觉体验,这些都逐渐成为餐饮空间设计普遍的准则。现在的餐饮空间设计,决不仅仅是餐饮本身的需要,也体现着不同阶层人群独特的审美需求。但到底什么才符合餐饮空间“诗意”的要求,答案不是唯一的,不管是奢华还是朴素,不管是恢弘壮阔还是体贴入微,不管是西洋流行还是东方古韵,只要布局适当而新颖,陈设合理而别出心裁,都有可能使空间诗意盎然。

(二)餐饮空间设计作为精神家园存在

以往的餐饮空间设计可以说只是没有创意的摆设。在当下,很多餐饮空间则是刻意追求风格的同化。人们认为奢华享受是其真正的设计思路,没有体现出中国古典、端庄的风格,而是现代风格中强硬地融入了欧美的流行风格、日韩的清新风格,呈现出赤裸的物欲压抑,而寻找不到精神的舒适惬意。现代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但是精神居所却越来越少。人们对一个餐饮场所的记忆和感情,源自于那个场所的空间文化、陈设、地板、墙壁的装饰物。因为,人们在那里消费的不仅仅是饮食,而是对于一种家的情感和精神的寄托。这种原生态的精神家园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餐饮空间设计作为四方的游戏

海德格尔提出“天地神人四方自由平等相处”。当代餐饮空间就应该为人们提供这一场所,人们接触餐饮空间提供的人文文化,感受着一种文化氛围和礼仪状态。在这里,人们不仅与知己、家人、客户、朋友等进行交流,同时也与场所进行文化和心灵交流。在创造出来的设计氛围中,与天地、人、神进行着本真的心灵交流,让人们如痴如醉地进行着四方的生态审美游戏。

三、餐饮空间设计的生态实用功能

当代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筑起的铜墙铁壁当中,很多人身在闹市却与世隔绝。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节奏使人对自然生活更加向往,向往自由的气息和氛围。因此,只有在餐饮空间设计上体现生态实用功能,方能带给人们心理上对绿色、生态的向往和期盼。

(一)清新空气,改善就餐环境

餐饮空间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人来人往,其空气的净化就显得特别重要。配合人文环境,在餐饮空间设计上加入一些空气净化装置来调节空气质量显得特别重要。对环境空间空气污染进行整治,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就餐环境,增进人们身心健康。

(二)合理绿化,改善用餐心情

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绿化配置在现代化就餐氛围中给人带来的心理愉悦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绿化分为植物盆栽、墙体攀绿、屋顶吊挂、材料镶嵌、绿色瓶插和装饰壁挂等主要表现形式。在配置绿化植物时,大小与高矮、常绿植物与风景花卉的搭配,点缀与群芳之间以及室内灯光环境效果的协调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一般在一些大的餐饮环境中,适当可配以一些大的盆栽观赏绿叶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空间,还能起到阻隔视野,增加空间深度和私密性的功效。而小的用餐环境不宜使用大的植物,辅以瓶插的鲜花和室内墙壁的攀绿装点能带给顾客一份好的心情。同样加入自然的元素,让人和山石植物的亲密接触,多采用木质结构和仿真的手法处理,其中仿原木和人工塑石的艺术手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做到情景交融,突出生态效益。真正为人们营造出温馨、舒适、回归自然的就餐环境,改善顾客用餐心情。可见,良好的就餐环境其生态实用功能的潜质是无以比拟的,不仅在环境设施上能给空间带来意想不到的独特意境,同时也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心灵愉悦的用餐空间。

四、关于餐饮空间设计的生态导向改进措施

生态导向是当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关于生态导向的合理化改进将会促使餐饮空间更加安全舒适地发展。

(一)生态餐饮空间的安全性导向

作为公共用餐环境,生态餐厅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安全性。餐饮空间结构设计上应根据餐厅风格和功能分区的需要进行统筹设计。室内主要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结构和材料对餐饮空间陈设的贡献,以及场所内环境对人的适宜度。同时,合理利用温度和气候调节设施来进行户外采光和室内照明的利用,进行分区隔断设计,合理设计自然通风降温系统,以降低日常运行能耗,树立餐饮空间设计绿色节能新形象。

(二)生态餐饮空间设计与景观艺术的相互交融

随着餐饮生态化的高度发展,在室内空间引入景观设计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多不可忽略的价值。生态餐饮空间也逐渐意识到景观设计能为其带来全新的改变。生态餐饮空间的景观设计要注重与餐饮文化内涵相结合,观赏性植物的选择与布局要与餐厅功能相协调。风格迥异的生态餐饮空间都会选择能与自身文化风格相互融合和适应的景观形式来增加其设计的内涵,并且尽可能为在里面就餐的人们提供各个方位的美轮美奂的景观艺术,这更加体现了生态餐饮空间的真正意义。

(三)生态餐饮空间设计要确保餐饮质量的最优体现

生态餐饮空间设计的核心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因此,其设计必须符合餐饮经营的流程。中国人讲求饮食文化,热爱美食,所以,餐饮空间设计的本源是要能激发人们的食欲,同时赋予饮食一定的文化内涵。生态餐饮空间提倡环境舒适、优雅的生态文化,如空间内使用生态建筑物料,提供生态健康有机食材,空间内使用可降解原料和餐具,使用非毒性洗涤剂和杀毒剂以预防各类污染,对残羹冷炙、废弃包装等进行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等节能措施;制定绿色服务规范,倡导绿色消费等。

五、结语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术道德教育;道德培育

十八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刻阐述了做好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各高校要把“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育德与育才贯穿于高校全部工作的始终。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往往片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关注,导致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诚信问题凸显、学术道德急剧滑坡。仅2019年继当红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后,湖南大学研究生刘梦洁论文被指抄袭,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董岚的学位论文被实名举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章胜玉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全文抄袭,复旦大学医学院女博士李敏的期刊论文被质疑造假……以上现象充分反映了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死角”,即学术道德的培育和塑造。

1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所谓学术,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其定义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的论述”,即在各自学科专业研究范式下对某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解释和论证,从而归纳其特征、总结出规律、最终指导我们的实践。而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准则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只关注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培育始终不够重视,以致形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局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学术研究“市场化”

近些年,各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优,如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其中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学生评优,乃至保送推免或考博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较于论文的质量,论文的数量显得更为重要,“批量生产论文”自然也就成为研究生评优决胜的法宝。然而,毕竟受个人精力、学识所限,短时间内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做到“大量产出”。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此情况下“淘宝论文”“”和“”则应用而生。于是,部分焦心于论文写作的学生便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将自己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而“”和“”也采取“抄袭”这个最低限度的精力损耗为成本达成论文刊发的目的从而获利。因此,论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双方看似“交易互利”,实则却严重侵蚀了学术生态,玷污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极大损害了学术声誉。

1.2学术研究“功利化”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以各学科独特的研究范式全面考察社会发展从而指导我国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却是一个漫长的孜孜不倦追问真理的过程,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研究生真的能够耐得住研究的寂寞和枯燥。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他们为快速刊发论文而选择篡改数据弄虚作假,“一稿多投”、粗制滥造、重复刊发已有研究,甚至剽窃他人观点,形成大量低质量无建树的“垃圾论文”,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政府采纳较少,无法做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2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

2.1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滞后

恩格斯说过:“每个阶段,甚至每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的,它嵌入于其所在时代的结构性背景之中。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进而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堕距”让人们无所适从,行为丧失准则。在学术领域,我国传统学术探讨采取的多是“群学”的方式,即五湖四海的学术同仁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辩论,不断明晰概念、理顺逻辑,最终达成共识汇集成文集或诗册。例如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传统,又如宋代岳麓书院朱熹和张轼的“朱张会讲”等。当今,时代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智慧成果具有了专有属性,学术研究的成果具有明确产权。然而,我国对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2018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正所谓“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在此期间虽然教育部也出台了有关学术道德建设的文件,但对学术不端行为却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

2.2学术道德培育长期缺位

在学术领域,学术自由被经常提及,而学术的社会责任却很少被关注。在大多数研究生眼中,学术研究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私人事务,学术研究的成果则是个人脑力劳动付出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学术研究沦为了世俗追逐私欲的一种手段,“追问真理”只是一个获取学生评优的一种方式。当逐利演变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学术生态内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就变得不再匪夷所思。那么,学术研究是否真的只是个人事务?针对上述问题,马克思如实回答道:“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也是社会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说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可见,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复杂脑力劳动过程,更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学者“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情感和职业前途利益所损坏”,学术研究“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高校研究生多数醉心于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在于改造世界,增进社会福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学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无法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3将“三全育人”融入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借鉴上海“三圈三全十育人”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隐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尝试优化研究生育人结构、扩宽研究生育人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3.1“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高校组织机构复杂,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各机构协同起来以发挥出“1+1>2”的作用。而其中高校研究生院则是建立协同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应当建立起学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及时联络人员、沟通信息、获取反馈、统筹资源,不仅利用好课堂也要利用好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更为广泛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3.2“全过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应当以“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建立常态化的研究生思想动态反馈系统、组织周期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研或测试、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并促进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为辅助的全过程育人体系。

3.3“全员育人”的实现路径

全员育人工作的实质在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动员高校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立德树人。高校应充分为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创新提供养分,为各个专业课程的思政渗透创造机会,在以研究生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辅助以通识选修课及专业课为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当中实现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7.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17.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3.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术生态;科技期刊;科研诚信;出版伦理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者获取最新学术成果的主要平台,是我国科研成果面向国际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科研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快速发展,出版内容的可见度大幅提升;同时,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不断出现。因此,重视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制度建设和学术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加强期刊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对提升科研诚信水平、净化学术生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而言,一方面应做好学术不端行为的守门员和防火线,主动探测、防范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自身过硬,恪守出版伦理与职业规范,认真履行科技出版的责任与使命。同时,科技期刊编辑也应积极参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1科技期刊应对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有效规范与监督

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包括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等环节,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对科研诚信问题的核查与监督。科技期刊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应对常见问题高度敏感,尽量主动发现,提前排除。

1.1对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进行规范说明。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做不到熟知诚信伦理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不同研究领域往往还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习惯。因此,科技期刊可在投稿指南、稿件处理流程等公开信息中提炼出本刊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与规范,供作者比对、参考。这是科技期刊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较为薄弱的环节[1]。以生命科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中文名为《生物化学学报》,创刊于1905年)为例,在投稿指南中,除了期刊特有的出版政策,还包括编审流程、科研成果共享原则、医学伦理政策、数据可获取性要求、版权要求、撤稿要求、图片处理要求、利益冲突说明、署名标准等等[2]。可以看出,这些往往是科研工作者最困惑、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作者能够理解并遵守,期刊能够有效监督,通常可以满足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期刊可要求作者必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科研图片必须反映原始的结果,不得过度处理;图文版权转移、再使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作者必须申明论文所涉及的学术工作没有利益冲突,著作权人需要从书面上对科研诚信做出保证;论文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材料、软件数据等要与所有科研人员共享;科研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学术伦理规定;涉及人体的研究需要提供相关的审查文件;作者署名和排序要符合相关标准,通信作者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享受应有权利;等等。

1.2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高度警惕并主动核查。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出版全流程,主动探测、挖掘潜在的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信息进行排查。同时,学术不端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隐蔽的趋势[3],期刊编辑应积极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对新老问题都能保持熟知与警惕。在出版过程中,需要集中核查的问题包括重复发表、抄袭与剽窃、不合理引用、非正当署名、违反出版法律相关法规、未完成实验伦理审查、政治问题等。对于每篇投稿,重点问题都应至少排查1次,且力争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后期的无效投入。目前,已有多种软件和支撑数据库来帮助期刊完成这一过程,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以及国外检测系统CrossCheck、eTBLAST、PaperFree等。国内外大多数主流期刊已将软件核查作为文章处理的必需流程,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投审稿系统EditorialManager的标准流程中,甚至包含了对每篇投稿进行科研诚信方面的人工核查,只有核查通过的稿件才能送达编辑部手中。对于存疑的稿件,期刊编辑部应及时通过多种方法确认,如对于稿件,可参考业内专家总结的方法进行识别和防范[4-5]。确认存在疑似学术不端行为以后,期刊编辑部应尽量进行退稿而非退修,退修往往会使初次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为编辑部带来更多隐患[6]。

1.3严格遵循同行评议的原则与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沿用数百年的核心规则。同行评议既是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本身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例如,2017年4月,国际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所发表的107篇来自中国的文章进行一次性撤稿,其原因就是作者推荐了虚假的审稿人,得到了虚假的评审意见。然而,在此过程中,《肿瘤生物学》编辑部并没有对审稿人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研究指出,对于高质量科技期刊来说,编辑部审稿制度结合同行评议制度可大幅提升期刊的运行效率[8]。期刊编辑部在组织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制度上维护审稿的独立性,合理确定评审模式(单盲、双盲、单双盲结合、开放评审等),合理制定审稿的流程和审稿人规范,保证其他各方(包括主编、编委会等)不进行非正常的干涉。其次,期刊编辑应仔细评估审稿人资质与质量,慎重对待作者推荐和回避的审稿人。再者,期刊编辑对审稿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应高度敏感,比如过快过慢的速度,过好过差的质量,可能存在的偏见,等等[9]。最后,期刊应该尊重同行评议的结果,不随意删改评审意见,并帮助评审人与作者进行适度沟通,同时合理地处理申诉。当前,同行评议的公正与规范已经成为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2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本身应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在已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例中,涉事主体除了科研人员以外,有时还包含了期刊编辑,其中有些是期刊编辑有意为之,有些是工作中的粗心与失误。可见,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应洁身自好,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2.1加强对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期刊编辑的工作往往难以被读者、作者所直接了解,工作量和质量也难以进行量化和考核。对来稿的核查标准更多地依赖于编辑本身的精益求精,这也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和敬业态度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应重视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科研诚信的捍卫者和防火线。加强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牢记自身岗位在科研诚信共同体中的责任使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投稿论文严格把关。第二,严格遵守期刊制度,崇尚道德自律,按照期刊标准处理稿件,拒绝利益稿、人情稿、关系稿等[10]。第三,严格遵守科技期刊出版在过程中的“第三方服务边界”[11],不与中介公司、等不合理、不合规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第四,编辑稿件严谨耐心,一丝不苟,严格遵循我国现有的编辑出版相关标准与规范,实现内容的标准化、精品化,切实为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

2.2对涉及的失范行为谨慎而积极地处理。之后,将由广大读者监督并反馈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对于此时暴露出来的潜在失范行为,期刊不应消极回避,而应该谨慎核实其真实性,积极面对,按正当程序及时严肃地处理,必要时可与作者所在机构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出现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撤稿。撤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证据显示文章内容不可靠(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内容在之前发表过;构成抄袭;研究过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者一致主动要求撤稿。撤稿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编辑部而非作者,对于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期刊应按撤稿规范妥善处理,在所有版本上撤稿声明。撤稿声明应单独成文,免费开放,并在网络版本上与原文互为链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不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撤稿,而应采用关注声明或更正声明[12]。其中,关注声明主要针对以下情况:存在疑似但无法确定的学术不端行为;作者的解释相互矛盾,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对于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需要时间较长,等。更正声明主要针对论文中存在的少量非主观性错误。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多种伦理问题,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简称COPE)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建议,尤其是COPE流程图[13-14],是实际工作中期刊编辑的有益参考。

2.3积极主动地履行传播科技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保证内容真实和符合法规,科技期刊还应关注自身在科技传播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实践中促进研究内容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分享。这不仅是出版伦理的延伸,也是科技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首先,论文内容应按照既定模式保证文章内容的可获取性。获取模式主要包括订阅、开放获取和延迟开放获取。这由期刊所有者、出版机构等共同商讨决定,一旦确定就应遵守,无论是作者、期刊还是第三方,不得对订阅论文擅自进行免费传播,也不能对免费的论文进行收费售卖。其次,论文的获取模式也应尊重相关规定,促进科技论文的开放与共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6~12个月后应在国家平台上免费开放获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规定,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出版1年后,应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知识库并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应支持并监督这一投放过程。第三,期刊应监督文章支撑数据的妥善存储。国际上科研共同体建立了多个公益性开放数据库,专门存放期刊无法直接发表但对后续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如蛋白质数据银行、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等,期刊出版者应监督作者按照已有规定提供相关内容妥善存储。

3完善学术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界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相关研究成果增长明显[15]。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科研数据真实性检测难度较大、学术不端相关问题反馈渠道尚不清晰、联防联控机制尚不完善等。这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利用大数据系统助力科研诚信问题的探测与审查。在科研诚信方面,除了较为熟知的比对系统之外,国内外还开发了多种大数据系统保障科研诚信的监督与管理,可成为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有益参考工具[16]。例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RCID)、全球科研人员交流的网络社交平台ResearchGate等。在这些数据库中包含的学者任职、论文、基金、审稿等信息,不仅全面、公开、透明,而且多为第三方导入,保证了学术名片内容的真实性。针对作者定义贡献不清的问题,国外科技期刊服务商开发了作者贡献度角色分类法(ContributorRolesTaxonomy,简称CRediT),将作者贡献分为较为清晰的14类。目前,ORCID、CRediT等已经得到了很多投审稿系统、出版系统的支持,并已加入Crossref元数据中。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协助探测和排查科研诚信问题。

3.2有效整合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信息。在实践中,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出版工作者,往往都难以系统、详尽地了解所有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而这些内容又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因此,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整合,言简意赅、定向高效地传播给科研工作者,可对学术生态系统建设带来较大帮助。此外,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案例,尤其是常见的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撤稿信息等,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体系。美国已于2010年建立了国际撤稿监测网站(RetractionWatch),监测跟踪撤销学术不端的论文。我国期刊也进行了相应尝试[17-18],目前还应进一步推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可见度和实用价值的撤稿数据库、学术不端案例数据库等[19],从而达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供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借鉴参考。

3.3加强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制建设。当前,我国在科研诚信方面的法制体系尚不够健全,使科技期刊在反馈、核查、处理相关问题时低效且被动。如,根据对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207篇撤销论文进行的统计,明确提出对作者进行处罚的仅16篇,其中仅有2篇提供了所有作者的姓名。责任认定、处罚依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20]。这一数据与之前类似研究的结果相比,并未有所改善[21]。对于一稿多投、抄袭等其他常见的学术不端现象,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2]。此外,科研诚信相关法律尚存在较多真空地带,如对等行为如何定罪,对相关机构如何取缔等。在缺乏有力法律保障的情况下,期刊编辑部、科研院所相关机构等的职能和权限非常有限,实际承担主体职责时遇到大量困难。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明确的反应机制和健全的问责制度,将是科技期刊工作者提升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问题处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研诚信;生态

科研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体系[1]。其中,科技期刊是促进科学知识传播、积累与增长的重要媒介,包括审稿人、编辑、编委、出版社、期刊行业协会学会等在内的科技期刊界是科研诚信建设的一方重要力量。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4958种科技期刊,不仅在国内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也正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2]。科研诚信建设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日显重要。2019年,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论文作者及期刊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查处机制,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3]。因此,深入分析科技期刊与科研诚信的关系、明确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角色与任务必要且重要。

1科研诚信与科技期刊

1.1科研诚信。讲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中的“诚信”表述一般用“integrity”。该词除了“正直、诚实,不搞欺骗、权术、虚伪和各种肤浅的手法”等含义外,还有“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或其他价值准则办事”的意思[4]。同时,该词也包含了公正负责、可信的含义,高于所谓的“底线”,符合如哈格斯特龙所强调的“专门职业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强烈地承诺于更高的价值观”[5]。科技领域的诚信一般被称为科研诚信或学术诚信,是诚信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但目前国内外对科研诚信的认识无论是学术界、政府还是社会团体、公众都未见形成统一的定义。科研诚信的概念内涵随不同主体、地域和时间都有相应的改变[6]。狭义的科研诚信仅涉及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诚信。广义的科研诚信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相关人员和单位、学会协会等,还包括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和机构等,涉及的行为活动除科学研究活动外,还包括对科学研究的管理、服务活动中的诚信。科学研究管理、服务诚信强调合规合宜,遵循科研管理与服务、科学传播与运用等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职业准则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根据Martinson等(2005)和经济合作组织相关报告,将科研诚信涉及的领域总结归类为数据管理、与人或社会的联系、作者与出版、研究资助、研究方法等5个方面[7]。其中,包括科技期刊在内的“学术出版”是科研诚信涉及的重要领域之一。

1.2科研失信与不端。与科研诚信相对的概念是“科研失信”,但长期以来,我国在名词使用上相对集中于使用“科研(学术)不端”。不同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学者等对科研不端的含义解释各有不同,并存在同时使用科研(学术)不端、科研(学术)失范、科研违规等不同概念的情形。国外对科研不端有按照故意行为、疏忽职守、粗心大意等不同类型的区分,以及科研不端行为、有问题的研究行为、不良研究等不同实践的区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科研诚信的负向行为提法是“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2019年,科技部等20个部门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制(试行)》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将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简称为“科研失信行为”,并将其定义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同时,《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制(试行)》明确列举了科研失信行为的6种具体类型和1项兜底条款,包括了情节较为严重的不端行为、违规行为,也包括情节相对较轻的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科研失范行为,以及相对独立的违背科技伦理规范的行为等。《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制(试行)》囊括的行为类型范围较宽,但涉及的主体则集中于科研人员和单位。涉及科技期刊的不端行为既包括科研人员,主要是作者的科研不端行为,也包括编辑、编委、审稿人和出版社等多方面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相关主体和行为类型都较为广泛,可与广义的科研诚信相对应。

2科技期刊诚信政策规范

2.1国外政策规范。国外科研诚信的政策规范有多个层次,包括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学术团体层面、科研单位层面等。诸多科研诚信既包括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政策,也包括科学共同体的惯例和指南等规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政策。有的国家对科研诚信进行了法律规制,如丹麦科研不端委员会(DCSD)的一切行动都有法律依据,挪威颁布了《科研伦理和诚信法》等。德国、法国等虽然没有专门的科研诚信立法,但在《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多种法律法规中明确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处罚[8]。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是国际期刊界最重要的诚信规范制定者。2017年,COPE推出了10个方面关于出版伦理标准的“核心实践”[9],帮助期刊、出版商等多方面主体共同维护和促进科研诚信。COPE还为作者和期刊提供了编辑行为准则、文章撤稿指南、科研机构与期刊合作解决科研诚信案件等多种指南、流程图和信函模板等。此外,国际科学编辑委员会(CSE)、国际医学编辑委员会(ICMJE)、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ASE)、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ICLAS)等多家组织和出版商也制定了综合或专业领域的出版伦理指南规范,涉及“重复发表、一稿多投、剽窃、未公开的利益冲突、作者署名、数据造假、科研伦理”等[10]。

2.2国内政策规范。目前,我国对科研诚信没有单独立法,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7年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科学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的条款,同时规定了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规中也明确提出了科研诚信相关要求。与科技期刊相关的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政策主要包括: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1999年的《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2015年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和《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以及行业标准CY/T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等。近几年,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步伐显著加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术期刊出版等单位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2019年,科技部等20个部门联合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指出,“的期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有义务配合开展调查,应当主动对论文内容是否违背科研诚信要求开展调查,并应及时将相关线索和调查结论、处理决定等告知作者所在单位。”

3科技期刊是维护和培育科研诚信的重要力量

3.1科技期刊是科研诚信的重要守门人。科技期刊是传播科研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是维护科研诚信的重要守门人,对科研人员的诚信管理可以贯穿学术出版的全流程。首先,在论文投稿环节,科技期刊应重点关注作者的贡献确认,主要体现在署名方面。有时论文作者会要求文章署名排序的变更或增减,如修改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的并列作者等,这种时候就要引起警惕。其次,在论文审稿阶段,科研诚信问题主要出现在文献引用、数据和图表不当使用等方面,科技期刊可通过使用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软件等技术支撑,检测稿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科技期刊应当审慎对待可能涉及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或拆分发表等问题的稿件,必要时可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和有关证明材料。第三,在环节,科技期刊主要是确认稿件是否为作者自己撰写、投送和修改,避免、。近年来,新型科研失信行为是所谓的“学术黑中介”操纵出版过程,其中最突出的做法是操纵。这一现象较典型的案例是2017年《肿瘤生物学》的集中撤稿事件。第三方在过程中大量伪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造成了逾百篇中国作者论文撤稿。2020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联合撰写的《学术出版第三方服务的边界蓝皮书(2020年版)》[11]正式。该书就可接受服务与不可接受的第三方学术出版服务提供了指南。最后,在后的诚信管理环节,主要涉及后的问题查处。对此,COPE提供了非常翔实的对各类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流程指南和样表,以及与作者沟通的信件模板等,为期刊和出版社提供了细致的指导。国内已有期刊在COPE流程图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制定出所在期刊科研不端调查的工作流程。

3.2科技期刊是科研诚信的重要建设者。科技期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科研诚信生态环境的完善。回顾国际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期刊对论文涉及人或实验动物伦理审批的强制性要求,这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就整体促进科研诚信建设而言,科技期刊一方面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防范科研诚信风险于未然。例如,期刊界可对论文致谢提出要求;对使用第三方服务的,要求作者在论文中说明;可实施学术规范承诺制,要求作者就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合规进行承诺声明,特别是对贡献进行说明,且所有作者对贡献和署名顺序等确认签字,以防止后期论文署名的各种争议和变更。期刊界应在公布的投稿指南中明确合理的审稿周期并认真执行,避免作者因担心不能及时获得审稿意见、延误而选择一稿多投、拆分发表等情形。另一方面,期刊界也可以采取惩戒性措施,增加科研失信的成本代价。如建立对科研失信行为的查处制度,明确若发现已错误或存在问题行为时,及时勘误更正、关注或撤稿等,并及时告知收录论文的相关数据库。对查实的严重失信作者,期刊应采取适当的制裁措施,如取消责任人一定期限内在期刊的资格、告知责任人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告知论文相关资助机构等,以形成震慑。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完善数据共享政策和提供相关工具、明确不同类型学术论文的诚信标准要求、使用作者身份和数字文献标识、采取措施激励优质审稿人、提供科研诚信宣传教育资源等,促进科研诚信水平的提升。

3.3科技期刊自身的诚信建设不容忽视。要做好科研诚信的守门人和建设者,完善科技期刊的内控和监督机制十分重要。除了对稿件严格审查把关以外,科技期刊自身的诚信建设也必不可少。期刊可通过公开评审意见等提高透明度的举措促进评议合理合规,通过签署保密协议等方式严惩擅自透露或公开讨论或抄袭、剽窃投稿论文等行为。出版机构应制定实施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管理利益冲突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编审程序、审稿标准和稿件处理过程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组建科研诚信和伦理管理团队并定期对编辑等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当方式公开出版费用、自身经费来源等信息[12]。科技期刊相关社会团体应制定推广出版伦理与科研诚信规范、指南、标准,完善期刊从业人员诚信管理等。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设专章论述了期刊编辑和出版者的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涉及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评审、编辑加工,以及论文出版后的获取、科研失范处理、合理勘误等,是良好的示范。同时,仍需强化期刊编辑的专业协会等同行监督、专业学会组织监督、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机制[13],督促科技期刊提升诚信水平,顺应国际共同治理“掠夺性期刊”的潮流。2018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14],相关机构已积极落实。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7

1我国科研诚信问题现状与原因

学术诚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素养的基本标尺,可以说,“无诚信,无学术”[1]。科研诚信是学术道德的底线,也是学术管理的根基。科研诚信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本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的核心科学精神,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2]。近年来,科研诚信问题事件屡屡曝出,学术论文“剽窃、抄袭,一稿多投”,实验数据篡改伪造,虚假论文代办,无学术贡献作者挂名等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对整个学界的学术氛围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学术的权威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剖析我国科研诚信问题现状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等3个方面进行。

1.1社会因素——缺乏科研诚信管理体系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秉承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的价值观总和[3],这既是科技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相关监管部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科研诚信所涉及的层面远不止于对科研人员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约束,其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制定和落实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上。制定和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管理办法和体例约束,规范科研人员在科技活动中的行为,这需要管理工作者、政府监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然而,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化、同行评议制度缺陷、科研管理人员失职等管理环节的欠缺与疏漏[4],导致目前我国科研诚信管理体系的不完备,对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有力打击与惩戒,在造成论文泛滥的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1.2环境因素——对科研人员的过度评价

健康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是促进科研人员保持学术诚信的基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社会上也逐渐出现了对科研高度关注的局面,其中对医学相关研究的关注尤为明显。然而,在现有科研大环境下,“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四唯评价层层压迫,科研人员的情况不仅与职称评定、绩效奖金直接挂钩,还成为了制约科研学生毕业就业的关键因素,这不仅增大了学者的教学和学习压力,而且容易催生一些学术诚信危机。现行学术评价导向存在“重量轻质”、“以刊评文”和“行政主导”等弊端和不足[5],由此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利益熏心,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快捷的学术成果,最终导致“学术失信”层出不穷。1.3个人因素——科研人员学术诚信意识淡薄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主动恪守科学价值准则,进行负责任科学研究的行为规范,这要求科学工作者具备较高的道德信仰和自律能力[6]。然而,一些科研人员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摒弃学术诚信职业操守,千万百计钻空子,为迎合现行评价体系,渴望通过以较低的利益获取较高的科研回报,不惜以身试险,触犯道德底线,最终导致各种科研诚信乱象。此外,高校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教育是防范学术不端的重要举措,科研道德素养教育缺失是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国内开设关于学术规范教育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7],超过40%的学者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8],高校及科技工作者科研诚信问题屡禁不止,也与相关学术诚信教育的缺乏关系密切。

2科技期刊编辑在科研监督与诚信建设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工作成果的重要展示途径,是体现一个国家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科研诚信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说,科研诚信建设的好坏与科技期刊的监管作用密不可分;然而,在科研诚信建设这一事件中,期刊编辑占据核心地位。参考新形势下,党中央及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科技期刊编辑在科研监督与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2.1做好导向把关作用,杜绝科研垃圾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学科领域的信息传播者与扩散者,应当具备敏锐的信息感知与捕获能力,了解和学科学术前沿,对学科领域知识具有导向作用[9]。科技期刊编辑在处理审理稿件时,需“独具慧眼”,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稿件:对于目前存在的剽窃抄袭行为,要善于运用诸如“中国知网”建立的学术论文系统及反剽窃软件判断相关论文的相似性及学术价值,扮演好“守门”把关角色;对于稿件作者挂名等现象,要通过完善相关作者贡献度公开上报等制度,做到文章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让文章的每一位作者亲自签署文章“贡献状”,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同时规避利益冲突;对于文章数据可能存在的伪造与篡改,应配合相关科研管理部门,监督作者完成相关原始实验数据的上报与备案,做到数据可查可依[10]。

2.2做好论文第二导师,编辑出色文章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研文章审查的一线人员,对科研文章担负着“首诊”责任;在文章撰写的规范及体例方面,期刊编辑有着比科研工作者更为直接而丰富的经验。目前由高校研究生组成的科研群体在科研工作者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部分科研导师由于业务繁忙、各种事务繁重而对学生有关科研文章疏于管理和查看,此时,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文章的“第二导师”,无论从体例规范还是从内容上,都应主动帮助作者,引导监督其完成出色的科研论文[11]。对于编辑无法深入涉及的内容,诸如文章实验数据的部分缺失等,应督促作者或者与作者导师联系,客观规范地将实验数据完整呈现。虽然期刊编辑对所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背景,但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深入推进,期刊编辑应手握一份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联络图”,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不盲目评审,应交由行业专家进行评议[12]。

2.3做好开放科学计划,促进学术交流

在现代学术交流活动中,科技期刊编辑不仅担负着科研论文的编辑出版活动,而且应当肩负起促进文章的学术传播与交流的任务。借助SAYS(ScientistatYourSystem)系统工具,以全媒体思维给每篇论文配置的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scienceidentity,OSID),目前在为实现论文的在线互动交流和精准知识服务做出突出贡献[13]。开放科学计划不仅使每篇论文具有独一无二的身份,也同时赋予了单篇论文知识互动交流的载体平台。OSID将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被有机联动:作者可通过此平台上传尽可能多的支撑材料,以帮助论文审稿阶段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论文的原创性和客观性;审稿专家则可通过扫描OSID查看作者的补充材料,在线给出的文章的评审意见、建议或提问,帮助提高论文质量,同时提高同行评价的透明度;后,读者可通过扫描论文内置的OSID,在线提出对文章疑问,与作者共同探讨相关学术问题,并在不断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未来的论文写作提供思路与灵感[14]。可以说,OSID平台有利于创造一个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符合国家重视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新形势;各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积极投身开放科学行列,结合媒体融合的新思想,通过利用OSID平台,在促进学术论文交流的同时也践行科研监督和诚信建设的职责。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8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不断更新和发展。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就强调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任何时期,都是围绕着党的宗旨和中心任务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的上升,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大必要性。生态道德教育不但扩展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增强自然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更自觉地参与建设和谐社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生态道德教育一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重视不足。一是认识不足。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的价值所在。甚至有的地区或部门领导干部,为了谋取私利,盲目上工程,搞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整个社会对生态道德教育关注比较少,多数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只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人才的道德素质。二是流于形式。目前,一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不浓,重视不够,流于形式,没有渗透到教育理论观念中。传统道德教育侧重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即使在一些专业课里涉及到,但只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三是资源匮乏。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匮乏,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师资队伍薄弱。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一大批教师团队,但是生态、伦理学专业教师相对稀缺,这也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而缺乏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甚至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相关教材。在一些高校中生态、伦理学方面的教材比较少,只有在教育学和自然环境类的相关书籍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即使有一些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也只是强调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

(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偏低

大学生作为未来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趋势,但是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仍旧偏低。一是意识淡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追捧,却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酗酒抽烟等不良现象时常发生。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一些环保知识,但是在行为上却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还有些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上所承担的责任有所疑问,他们认为“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忘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是知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只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一些大众媒体宣传中获得,因而生态道德知识普遍偏低。除了少数伦理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生态道德知识多以外,其它专业的学生掌握比较少。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对生态环境知识的理解有限,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相对匮乏。三是能力不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往往通过大学生在生态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践行中表现出来,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者的能力有关。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以及专业限制,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育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生态素质时存在着不足,导致大学生生态环保能力缺乏,尤其在遇到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良分子,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走进课堂,贴近生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以“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践行生态文明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从生态道德教育的层次来看,首先,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觉接受生态道德知识,在心中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客观地对待生态问题,并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相反,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生态的发展。最后,生态文明行为不但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明白在社会生态发展中他们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把课堂上学到的生态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榜样,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参与环保当中,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二)优化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积累和沉淀,对于优化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今,一些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如组织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讲座;鼓励社团或者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的作用,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在校园广播中设立“生态道德”专栏节目,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专业水平,定期进行生态知识培训和考核。

(三)完善社会和家庭保障,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社会活动作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社会工程,通过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为载体,对大众进行生态知识的普及,公开表彰环境保护的好人事迹,进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还可通过各种生态环保纪念活动,如“植树节”、“国际环境日”等进行生态道德宣传。此外,家庭是大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们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为子女树立了典范。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出发,引导子女在点滴的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的好习惯,并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作者:王新想 胡方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测光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

一、主体性德育和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需求,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确立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道德教育意识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为受教育者道德素质提升提供无限的自身动力。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自主需求和自主教育,在面对道德情境选择时,能理性思考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抵制诱惑,积极主动地履行道德规范,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和结果负责。在主体性德育语境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就是把学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外在的道德命令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自我要求,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主体实践途径强调实践活动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师生的主体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其本质是通过师生主体实践性的外显,让大学生在现实实践中不断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认知、自我内化和自我行动,实现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术道德品质。

二、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反映学者的理想、信念、情操、价值观和道德观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独立不羁的自由精神、勇于进取的献身精神、敢于批评的无畏精神和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等。学术精神是学术活动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学术储备人才,从踏上学术研究之路开始,就要内修学术精神。然而现实中,为了拿到学位而无视真理的追求,学术研究媚俗现象盛行。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侵蚀、功利思想的盛行虽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不足造成的。

(二)学术责任

进行学术责任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学术责任意识。大学生虽然处于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自觉内化为强烈的学术责任感,在学术研究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为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行为后果担负责任。其次要明确学术责任的具体内容。学术责任主要包括“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诚实的责任、技术转让的责任以及社会变革的责任”等内容。最后要自觉承担学术责任。当学术研究从纯粹的探求真理变成一种可以获取荣誉、权力和福利,能得到社会广泛资助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职业时,学术研究就具备了利益性的特点,初入学术研究行业的大学生难免在权力的介入、利益的诱惑面前放松学术责任心。因此,抵制诱惑、自觉承担学术责任是学术责任教育的根本。

(三)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等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各部委陆续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学术规范,对规范学术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高校不将学术道德规范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并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品德,仅仅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很难改善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整体情况。

(四)学术法制

法律法规是维护学术道德外在的强制手段,是学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普遍行为法则。宪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家法律法规都对学术研究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但由于全社会学术法制氛围不浓,高校本身对学术法律制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不够,致使大学生学术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维护学术研究的净土,高校应该通过加大宣传、开设讲座和专门课程等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学术法律规定,提高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和学术权益,自觉保护知识产权,减少和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学术道德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道德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引。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以培育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作为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也要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自觉维护学术秩序,抵制学术道德不端行为,为学术道德教育树立好的榜样。其二,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主体人格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是主体道德修养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学术研究中,只有具备主体人格,才能在实际研究中不惧怕权势的威胁,不受利益的诱惑,潜心学术,攀登科学的高峰。其三,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学术道德从来都是通过学术研究实践体现出来的,大学生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如果既具备主体意识,又形成了独立的主体人格,但没有超越客体的主体能力,就无法完成赖以体现学术道德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发挥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

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素质,做好学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高校在处理学术道德事件上,对教师和学术也应该一视同仁,给全体师生传递学术道德素质底线不可触碰的信号。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引导和学术规范教育,在课堂、定期见面会、科研活动和论文指导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传授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并明确提出学术道德应该达到的要求,对于学生在学术、科研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教育,甚至惩处。

(三)激发大学生学术道德内在需求,走自律之路

自律是指人们在无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法度,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道德实现的最高形式。社会和学校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引导,确保大学生逐步走上学术道德自律之路。第一,端正学术动机。高等教育不仅培养学术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其对自身的优势和理想有清醒的认识,选择适合自身兴趣的培养方向,杜绝功利性学术研究行为和动机。第二,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增强自身科研能力。虽然道德修养是学术道德失范的最直接成因,但科研能力的缺失却是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诱因。从实际情况分析,学术道德失范的实施者除了部分学术功利之人,还有部分是研究能力欠缺之人,因此加强科研能力训练也是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第三,自觉增强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制意识。高校极少有在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识主要从导师的指导和零星的学术讲座中获得。在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自修学术法律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的知识,增强法律和规范意识,把握学术道德的标准与尺度。

(四)健全学术道德保障制度,为主体性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1.健全学术管理制度,确立正确的学术研究导向。

学术研究受到研究对象、研究者知识范围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简单用数量来衡量。然而,毕业论文要求、研究生毕业资格对学术论文的“过量化”要求、项目申报结题对论文的要求以及高校对高等级期刊发文数量的追求等因素导致了高校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可见,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要想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减少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十分必要。

2.革新学术评价制度,营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

学术评价制度其本质涉及两个问题: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学术活动涉及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实验、毕业论文等,评价主体涉及任课教师、导师和专家组。对于不予公开发表的成果,高校通常将评价权力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是结合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受条件和知识的限制,一般不会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对于公开成果则是按照数量和成果等级简单评价,不十分注重成果实际质量,也没有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这样的评价方法纵容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而学术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在评价环节纳入道德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3.完善学术奖励制度,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合理的学术奖励对学术研究和学术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为使学术奖励制度能发挥良好作用,可以考虑以下激励方法:其一,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适量的物质奖励会激起研究的热情,但过量的物质奖励会误导研究的动机。其二,扩大奖励对象。可以适当考虑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勇于揭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其三,加强查新力度。查新工作是发现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毕业保送资格、评奖、就业、职务升迁和职称评聘中,对当事人的所有学术成果进行查新,并将其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4.加强学术监督和惩处力度,勇于接受社会监督。

学术监督和惩处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加强公民监督和惩处意识。中国人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公民学术监督和惩处意识淡薄。高校应加强学术道德意识和责任宣传,加强民众的学术责任意识,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学术道德的曝光意味着高校的家丑外扬,没有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高校很难做到不遮盖和回避。高校应该转变观念,从长远发展出发,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危害,不仅要定期在校内公布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也要定期在学术期刊、报纸上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逐步实现高校的学术自由。

作者:徐萍 单位:常州大学工会

第三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

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人本道德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已经体现了出来。例如“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庄子提出“人与天一也。”。董仲舒说:“以类和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可见,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阐述了天、人、地三者的和谐统一,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传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大学生主体的道德意识得到增强,中国先哲的人本道德对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枯竭这一系列生态危机要求我们重视生态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儒家思想包含着广泛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例如:“节用裕民”思想。“节用裕民”思想是荀子提出的,之后张居正将其进一步阐释“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无节则乏。”意思是说:“索取有节制,使用有节制,财富就会很充裕;反之,毫无节制地索取,财富就会匮乏。”这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节制的运用资源,才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儒家的这种思想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引领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提出了道德规范,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对这些观点也有所阐述。例如:

1.爱国。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诗经》中就提出“夙夜在公”的观点;《礼记》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西汉的贾谊在《治国策》中强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主张个性化的今天,爱国仍然是当今高校学生不容忽视的主题,甚至爱国成为一种时尚,追逐古代的先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爱国的激情。

2.敬业。

儒家的许多思想里含有敬业观,“忠勤”构成了其敬业观的核心内容,“忠”指的是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无私、崇敬热爱,《论语》记载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经》“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朱熹的“竭尽自己之心”“勤则不匾”(《左传•宜公十二年》)。其中都是阐述古人关于敬业的看法。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敬业已有明确的表述,联系中国现代的实际,高校学生更应该认真领会敬业精神。

3.诚信。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礼记、大学》中提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身修。”颜元在言行录《不为》中说:“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有假德则世不复有德矣,此孔孟所以恶乡原也”朱熹提出诚“须是表里铃实,无一毫之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明儒学案》中说:“凡为善,畏人非笑而止者只是为善之心未诚,若诚,自止不得。”古代对于诚信的要求如此之高,其中任何一种观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匿名的网络世界中能否做到诚信,需要主体自我诚信意识的提高,当诚信意识已经内化进我们的思想中,诚信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外化为我们的行动。

4.友善。

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这种友善的思想能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简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淡化。“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友爱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用中国古代优秀的仁爱观点来解决现代人际关系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南。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及原因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

1.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首先,在快餐式阅读习惯的影响下,大学生习惯被动的接受知识,主动对一种文化加以了解的积极性并不高。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但是内容确是纷繁复杂的,其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有选择的吸收网络信息内容。其次,近几年,由于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多优先选择社会需求大的、对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没有明确的加以规定和要求。

2.部分学生传统道德意识淡薄。

现在大学生多数是90后,这一代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具有明显的时展特征。尤其网络的发展,促使全球形成网上“地球村”。这种现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文化被淹没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之中,大学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缩小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

3.对传统道德的认知与践行脱节。

很多学生对传统道德有一定的认知,却没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往往是认知与践行完全脱节。例如《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其中的仁爱思想大学生都了解,但是往往体现在行动上却与之相悖。如坐公交车不让座、对父母兄弟不友爱等现象时有发生。知与行不一致说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有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真正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的特有心理。

首先,百年屈辱史造成的自卑心理使有些同学提到中国过去时,总是想起中国的屈辱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概淹没在历史中。这种自卑心理造成主观上的排斥,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其次,崇洋媚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国外的才是优秀的,认为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伍的,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模糊,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心理与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滞后有关,也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识有关。

2.多元文化的冲击。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报刊、影视。在这些现代传媒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也日益发展,这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了学习空间,但是也给一些非主流意识以可乘之机。我们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并存的情况,“思想道德领域的多元并存现象是一元主导的前提。它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寓于深刻的阶级阶层利益之中。社会上有多少经济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阶层,便有多少思想道德,而占主导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但是,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时期,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文化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各种思潮缺乏辨别力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导致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

3、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式微。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教育部门迫于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往往优先发展经济、计算机等社会需求量大的学科,从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部门的学科发展导向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设置与大学生知识储备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需要教育部门体制的倾斜。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因为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现代性的特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长河中凝聚出来的精华,它具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加强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程。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的发展也使交往模式发生着改变。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在社会技术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达到了辩证转变的关头了,技术决不会限制我们的个性,却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选择余地,也就是大大增加我们的自由。至于人们是否有准备足以应付在物质和精神产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任凭选择,有时不但无补于个人获得自由,反倒因为过于复杂、困难,代价太高,以致走向它的反面。简言之,当选择成了不胜选择之时,自由也就沦为不甚自由了”。这种交往模式的转变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是现实的写照,网络社会也离不开网络道德。国家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例如隐蔽性、开放性等也使得传统的一些道德范式难以在网络社会中执行,这就需要网络运用主体自觉的提高网络道德感、自觉地提高网络道德习惯,维护好网络的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的错综复杂,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要以批判的精神对待海量的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只是灌输学生理念,更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生面对网络多元文化的交融、多样的文化资源,面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各种观念的汇集,以及网上无过滤的原始信息文化,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良好的网络习惯,使他们恪守网络道德,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律基础上才能他律,要增强网络主体的自律和自觉,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应用慕课课堂教学法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慕课的学习者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其中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网上在线学习方式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对于慕课热我们也应冷静的思考,找到适合中国课程发展的教育方式。中国高校也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共建中国“慕课”。同时,50多所地方大学也在打造自己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无论是中国名校的“慕课”,还是中国地方高校的“优课”,都是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网上在线课堂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优秀道德赋予时代的元素,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传统道德文化的途径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应用微文化等新兴网络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微文化的影响,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强高校教师对微文化的认识。应用微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首要的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当对微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利用它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通讯手段已不分时间、地点,时时刻刻都可以应用它来获取知识,这无疑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前提就是教育者要对微文化有充分的了解,需要了解微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特点,接受群体的反应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微文化进行扩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提高微文化传播者的素质。所谓微文化的素质,就是指适应微文化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学习精神;二是对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精神;三是网络知识、技能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四是媒介素养和批判精神。”微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现实中发生的情况往往很快通过微文化进行传播,这就需要教育者马上做出反应并加以应对;再次,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在微文化环境下造成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反而提高了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价值的探析。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教育者能够与时俱进。技术的更新速度在网络中是超乎想象的,与传统的技术不同,网络技术的更新是以秒来计算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状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后,微文化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日新月异的,其中的网络文化内容也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面对微文化的高速传播的特点,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时刻坚定正确的三观,保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为不良信息所左右,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快速分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高效的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能力。

(四)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敏锐度

网络的飞速发展,首先,要求教育者拥有正确的网络意识,不能一提及网络就只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手段,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主动地开发网络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适应网络的高速发展。其次,转变工作方式,能够利用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由于网络中新鲜事物的更迭比较快,要跟上学生的运用网络的步伐,运用新的通讯工具与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再次,转变工作思想。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网络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显性和隐形相结合的模式,带动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转变工作的思维、方式、提高网络教育意识。最后,要具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能力。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教育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守护自己的信念,不被不良信息所蛊惑,不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另外,教育者要具备全球意识,网络打破了区域的划分,地球村在网络上得以体现。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首先教育者要具备这样的意识。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而形成的独特的网络文化。因此必须进行国际化教育,要具有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和包容,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接纳。但同时更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培养,要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多国文化,既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开放的视野,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保持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又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将教育者的思想融入到网络文化之中,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教育中实现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功能。

作者:李丹丹 赵振 刘娜 单位:辽宁大学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重要性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增强高等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交流与探讨的重点。高等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要随着知识的信息化、开放化、全球化、产业化而不断拓展创新。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高校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物质财富创造者的同时,更需要输送用职业道德知识塑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高校在以培养“社会化的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职业道德自我内化,大学生择业、就业、敬业良性协调,这是时代赋予当前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也日益受到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影响,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人才市场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更需要就职人员具有公平正义意识、诚信法制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与纪律意识,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之“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风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职业道德建设极大程度推进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道德更高的社会化与公众化,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将职业社会责任同自身的职业道德相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强化时代使命。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内在需求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和愿望,他们渴望付出辛勤的努力获得回报,但是在美丽憧憬的背后,隐藏着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迷茫。因此,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自我内化的过程,使其明确将来在职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努力处理好个人利益同行业集体、社会大众、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自己在适应职业中得到发展。系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将来在职场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加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为其如何将自我价值与职业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提供了时代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几年前,南京邮电大学曾以江苏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多名“90后”大学生为样本,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总体上是创新活跃、独立自主、民主平等、热爱生活的一代,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下引导当代大学职业道德观建设,更具有时代价值。

1.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素养不断提升

(1)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地位日益提升。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职场的预备军,高校作为学生与职场的桥梁、纽带,提升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们的呼声。因此,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以各知名高校为例,西南交通大学专门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北京大学更是开设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道德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人文科学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升了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入职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较为显现。

首先,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独立意识,据以河南农业大学为对象展开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将近90%的人员就业渠道更趋向于网络新媒体和人才招聘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讲求实事求是,不愿意依靠家庭的社会关系。因此,“90后”具有公平、竞争、积极的优秀潜质。其次,职业选择时更趋向于人本价值,要求职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三方协议签署时,具有明显的依法维权意识。第三,具有21世纪的“钉子精神”,在恰投自我兴趣的职业领域上,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发掘时代新产品、时代新理论,将其用于社会生产,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但是职业道德教育领域仍然是高校德育中的薄弱环节,不可小觑。

(1)职业道德教育趋向“边缘化”。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没有进行有机的衔接。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只在毕业前开设,而讲授期间教师则以较大的篇幅集中于求职技巧、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相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高校的辅导员以及德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空泛化、格调化,缺乏社会性。

职业道德教育的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而内容设置缺少了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社会化的实践方略。教育致力于培养“道德人”,而忽略了大学生道德化的社会基础,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将在校学得的“高尚化”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讲授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稀缺的课外亲身实践,使早已疲倦于课堂讲授形式的“90后”大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不仅使职业道德教育效果降低,还会使该课程设置流于形式,讲与授脱节,甚至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消极抵制该课程的逆反情绪。

(4)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实践性系统网络体系。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衔接互动的系统性工程。而目前,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主要集中于高校,使教育网络过于脱节。

三、加强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国外,高校以学生人格自由而全面发展为重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公民教育的行业实践活动之中,注重校企结合,等等。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促使大学生以高素质的姿态迈入职场,采取科学的理念以及多样的教育形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思想观念更新,逐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1)提升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

强化专业课的职业道德教育设置,专业课老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系统地介绍本专业的职业纪律和规范、职业的社会潜力和发展、职业的社会价值等问题,比如,在为政治系学生讲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公务员制度课程内容的讲授,潜移默化地进行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等职业道德思想的宣传讲授。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性。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日常化,内容的丰富化、社会化。

第一,合理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贯彻于大学四年;高校辅导员与德育工作者专职化,将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列入教师绩效评估项目之中。第二,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界范围,不仅包括择业观、敬业观教育,还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令大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职业,践行职业道德;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拘泥于“知”的层面,纸上谈兵式空泛化、格调性教育,而要将“职业道德品质五个过程即知、情、信、意、行”有机地衔接。着力将“道德人”培养目标向“社会道德人”培养目标调整。

2.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多途径

(1)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第一,积极开展诚信法制教育,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诚信法制为主题的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将诚信法制观念内化为自我需求,外化为自律行为。第二,仿效德国建立公民诚信档案记录,将大学生在学校出现的违规违纪的行为记录于个人档案,以此作为督促大学生职业道德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2)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应用。第一,完善校园网站建设。

在校园网站中,增设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在线交流的专题,允许学生以匿名的方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第二,高校通过例如微信公众账号、微信群、QQ群、高校官方微博、人人网校园广场等形式,随时随地地以多种形式例如漫画、短视频、社会劳动模范采访、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信息等等,将隐形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第三,发挥同辈群体的感染效应。同学间建立讨论群、开办演讲活动,将丰富校园生活与建设职业道德协同发展。

(3)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形成合力,有机地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