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美术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美术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的艺术美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建立时间较短,没有形成一定的艺术知识理论体系,为此我们要改进教学目标,创新艺术方法增加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其次要调整其内容,以反映其效用让学生更结合市场上的人才,满足社会上的需要。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及艺术教学活动创新,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创作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艺术培养。

一、改进教学目标,创新艺术方法

(一)扩大主流教育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不全是职业教育,每个学生都不可能掌握艺术创造技能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通过老师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灵感。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巩固成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已获得有效成果。由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缺乏对艺术的感受能力,没有扎实的艺术基础,有的学生对艺术缺乏兴趣,但在各种压力下无法选择。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有选择地进行。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宽中国画的教学知识,适当地补充落款、问题知识、等相关知识,熟悉中国传统绘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绘画大师的独特特点,虽然他们不是传统画家,然而,这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成功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时代,中国艺术作品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在活动中观察认识客观事物,这对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起重要作用。

(二)调整其内容,以反映其效用。学生们最终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职业,但还是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市场上的人才及时的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高职美术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活化形式提升效率,注重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是教学发掘的重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并且注重学生之间合作培养以及因材施教,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党美术创造能力。通过实践,为离校后更快适应社会生活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及艺术教学活动创新

(一)培训专业艺术教师。会影响着教学都效率。因此,要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育和教学的创新,就必须致力于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培养正确的艺术教学理念。最后要培养一批研究型人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逐步实现传统艺术教学的改革。

(二)创建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改善学习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知识需求,要通过开放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更多机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艺术课程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参与和艺术活动实践来培养学生创造力;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美术的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美术专业技术,还要加强对学生美育思想的传递,尊重学习成果。

(三)增强学生艺术培养。在当前我国的情境下,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成功地进入了各种管理系统中企业,以及互联网本身的平等和开放,显示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基于此,在审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而且要在日常美术课程中巧妙地整合思维和关怀意识。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开始重视个性的公共性,对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学生绘画的培养,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检查和识别那些美丽的人,艺术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有技能的学生而开设的,自身的艺术气息和丰富的内涵是学生心灵净化和情感化的优秀因素。作者认为,美术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美术作品的背景、创作元素和作者介绍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有情感与作品和创造者产生共鸣,把学生带入自然,开拓视野,激发创造的热情,从而热爱和向往大自然和祖国的大江山。最后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引进各种先进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本文就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冉冉.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探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66_68.

[2]唐香花.探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6.(23);146.

[3]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徐龙鹏 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