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教学法的背影教学设计

主问题教学法的背影教学设计

摘要:在2018年开始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依然是被选定的重要范文。部编版本中不仅要求对《背影》进行有感情阅读教学,还要触及哲学思考、人生体悟等更深层次的人文性教育。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沟通,帮助学生体会、理解作者对父爱的感受和思考[1]。因此,在对《背影》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应当从情感主题领悟这一方面来有重点的选择教学内容,把握《背影》的教学价值。“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线索作用,连续牵动着学生阅读和深入思考,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能够明确关键问题,怀着探索的兴趣进行阅读,勾画批注,思考表达,咀嚼品评,继而激起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集思广益,深化认知[2]。本文基于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的“主问题”教学法,选择以《背影》进行教学课例设计,以期为《背影》及散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

关键词:《背影》;主问题教学法;说课;教学设计

一、《背影》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背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文章通过特定的角度“背影”刻画出作者与父亲在特殊背景下的有隔膜的爱,看似平淡,实际上有复杂的情感,耐人寻味。本单元专门学习散文,要求学生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父爱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本文在预习导读部分也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学生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情感世界日渐丰富,班级学生大都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从学生身心发展来看《背影》的教学,这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父母无疑成为青少年第一个叛逆的对象。《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矛盾、代沟以及最终如何和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体悟的重难点。通过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家庭关系,在文本中产生情感共鸣,用内心去感受父爱亲情,帮助学生理解父子亲情和正确处理与亲人的矛盾。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侧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背影》的特殊情感,对学生进行亲子教育,激发学生爱父母,理解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以及情感脉络,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特殊情感,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父子间“有隔膜的爱”,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教学重点:领悟父亲的来信意图和作者的忏悔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父子间有隔膜和矛盾的爱,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和理解父母。

(四)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上我将运用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法,并配合设计3个“辅问题”,综合运用朗读、质疑、探究、情感体验等多元学习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启发、积极引导、深层解读、读写训练”四步骤,指导学生紧扣文本关键段落和语句,并结合本文真实的写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体会理解文中的父子情与现实生活中的亲情。

二、《背影》教学步骤

(一)以油画《父亲》导入

39年前,著名画家罗中立就是以《父亲》这幅肖像油画感动了整个中国(屏显《父亲》油画)。他笔下那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庞,透露出对父亲深沉的爱与敬意。许多作家在刻画父亲形象时,都会用正面描写。可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却别具匠心地将父爱定格在了背影上。从此,背影似乎成了一个父亲的象征符号,几十年来,令无数的读者为之动容,泪流不止。那究竟是父亲怎样的背影?作者又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同感受那熟悉而又陌生、清晰而又模糊的“背影”,来挖掘和体悟他们之间特殊的父子之情。【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不同角度对父爱的刻画”进行思考和体悟,由此引入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特殊关系与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课堂氛围。】

(二)提出“主问题”,重点研读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紧扣文本重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探究,借助对父子经历与写作背景的梳理概括,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多元解读,感悟文学魅力:主问题:“故事发生在1917年,而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为何延迟了八年后才追忆父亲的背影,并为之黯然神伤呢?”为学生能够条分缕析的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又在具体的文本讲解中配合以下辅问题:问题1到底是什么原因唤醒作者沉睡的记忆?明确:直接原因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目的:引领学生学会结合真实写作背景,剖析作者的写作缘由,深入挖掘文本的特殊背景。)问题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什么“不相见”,是不能相见、还是不愿相见?明确:朱自清父子之间隔膜已久,多年以来矛盾与冷战。(目的: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写作背景注意到父子之间的隔膜之深,体会父子内心情感的特殊之处。)问题3作者细致刻画的父亲的背影是纯事实情况的回忆和再现么?司空见惯,极为普遍的情感经历,作者何以写的如此煽情?明确:背影不是事实的再现,而是以追忆构筑的文本世界,是作者主观加工和组织过的事实。(目的:让学生理解作品是作者精神产品的独创和意识的主动建构,充分激发学生的读者意识,激起思索的欲望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忏悔之情。)【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细心探究,培养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新课标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畅谈得到的独到见识与感悟,在情境中动情和共鸣。】

(三)总结升华,迁移运用

如果把全文用三个词语串联起来,我想最恰当的是用“死亡—忏悔—追忆”(配合板书)。是父亲来信中的那句“大去之期”,激活了作者沉睡胸中长达八年之久的忏悔之情,唤醒了父子之间曾被人生琐事遮蔽的爱。面临大限,世俗生活的烦忧都成为鸡零狗碎而微不足道了,唯有人间的深情至爱,显得弥足珍贵。泰戈尔有一首《我不能让你走》的小诗,表达出相同的生命感受:屏显:诗人准备外出旅行,家里一片纷乱,妻子、仆人匆匆忙忙准备行装,只有小女孩沉静地坐在门槛上,当他准备启程时,她说:“我不让你走”。——泰戈尔《我不能让你走》孩子的淳朴话语,不经意间却概括了人生的永恒悲怆。在朱自清的《背影》中回响着的正是“我不让你走”的悔恨与伤感。是“大去之期”,使生命有了意义。如果没有意识到死亡悄悄的脚步声,那么朱自清在八年前的那个冬天清晨所经历的一切,可能依然会是不以为意的琐事,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朱自清也不会在八年后为之流下三次悔恨和感恩的泪水。在人间至爱面前,曾经的隔阂又算得了什么?人生中有许多种“悔”,其中最常见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悔恨之情。但有多少人体验到的悔,是悔之晚矣之悔,无法弥补。而朱自清是幸运的,因为《背影》给了他倾诉、忏悔的机会。同学们,从《背影》里,我们应该懂得生活中的骨肉亲情。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亲子之爱,这份爱流淌在我们的骨血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再凡庸的生活也不要使我们的情感粗糙,不要遗忘爱和生存的意义。这是《背影》给我们的启示,也是《背影》真正感动我们的秘密所在。【设计意图:语文教育要兼顾好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这个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心理,进行恰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体会至爱亲情,学会理解与感恩,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读写训练,培育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本文特殊的父子之情,要求同学们试着写一篇散文,对父亲读到《背影》时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等进行联想。1928年,秋日的一天,朱国华(朱自清的三弟)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他手捧书本,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带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的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参考文献】

[1]鄢晶平.《背影》教学课例比较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8.

[2]余映潮.对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3):31.

作者:于喆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