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性城市建筑设计策略

在地性城市建筑设计策略

摘要:工业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主义建筑顺应“理性”“功能”的要求成为时代的主流,与此同时,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也造成了城市建筑缺乏地方特征与传统文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在地性的思考,分析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一系列在地建筑实例,并从建筑与时间、自然、人文三个方面总结出建筑设计的在地性策略。

关键词:在地性;建筑设计;黄声远

引言

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却也使城市建筑的特征造成不可避免的趋同现象,现今,人们不仅仅是需要基于生存需求的建筑形式,更需要的是建筑与自然和情感等因素之间的探讨。而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的一些当地建筑师以“在地性”来面对现代工业化的冲击并取得不错的进展,台湾日常词汇“在地”于大陆语境中因陌生化而产生的间离效应,让我们得以摆脱语意惯性的局限,在地性作为一种新的批判性的思考随之产生。

1城市建筑设计在地性的思考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批判地域主义这个概念由希腊建筑师亚历山大•左尼斯(Alexander Tzonis)首次提出,此后,不少国际建筑大师尝试以自己的角度建立并丰富建筑与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情感联系。其中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流水别墅就是实现建筑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典型案例。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注重材料的质感、光线的运用以及多样性的因素,推动现代主义的同时又保持着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对芬兰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国内也兴起了一系列地域主义建筑设计的浪潮,但同时新的浪潮也暴露了新的弊端,大量的地域建筑注重视觉的冲击却缺少了人文的关怀,对文化元素进行重复复制和仿古却缺乏对时下文化的关注以及当地居民的真实感受,背离了地域设计的初衷。而在此标准下,台湾本土设计师如黄声远、谢英俊等人,立足于某地,执着于对公共空间的坚持与使用者体验的坚持,融入居民切身感受当地文化与人文关怀,创建出居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穿梭其中的建筑项目,从而获得建筑设计的在地策略。

2与时间做朋友

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回国后,将事务所“田中央”定在宜兰,以这座小城市为根据地进行了长达20年的在地实践。以宜兰社会福利馆为例,作为一座大型公共建筑,看起来却并没有与周围其他建筑比例相差太多,这也是因为福利馆本身运用了错落凸显的红砖体量,与周边区域会出现的历史建材与质感相协调,从视觉上进行了碎化。而以这个建筑为生长核心,建筑以南,有光大巷一路打通与之相连,从福利馆的二楼平台又延伸出一条步道,穿过西堤屋桥直至宜兰河畔并经由梅津栈道将两岸连接。黄声远用了近十年时间,把项目“拆分”,进行分段构想、分段实施,将他在这座城市的建筑项目串联,形成宜兰河畔的旧城生活廊道。在黄声远的建筑作品中,时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打破了公共空间的定义,一直保持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在地性表现在建筑与“时”的关系中,这些建筑总像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历史文化不断对话,不断演变出相关联的建筑场所。所以在地性城市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中,建筑的时间性应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新旧元素的运用。不同地方的传统建筑材料与元素都有其一定的独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交织的方式,将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进行加工,在结合时下新元素的同时要不断发掘和积极保留传统建筑形式的价值。第二,注重建筑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关联,指的是对在地建筑的文化感知,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部分和城市节点应起到连接城市脉络的巨大作用。

3与大自然学习

云门剧场是黄声远建筑师不在宜兰的作品,它并没有展演空间中所谓的大厅,只有沿着屋檐而入的长廊,一路延伸至户外的日光平台。这一设计手法也让云门剧场不仅在入口具有实质的穿透性,也带来了更多视觉上的穿透。从剧场的每一面看,很多地方都分不清室内、户外。不同于传统剧场的“黑盒子”,整个剧场都健康通风、拥有自然光,这也成为了云门剧场与自然相呼应的焦点。对于不得不大尺寸的建筑,田中央团队希望减少或碎化大量体,运用不完整的“弱系统”来化解建筑对环境的冲击,使建筑不完全规矩。因此,建筑的在地性要求建筑师打破固有的思维,向自然学习,不把建筑处于太过于绝对的状态,让建筑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无法生存。所以在地性城市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中,建筑的自然性应表现在:第一,建筑空间互相渗透。打破固有的空间形式,实现视觉与结构上的通透性,弱化室内与户外的界限,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统一,拉近自然与建筑的距离。第二,建筑与自然相呼应。适当的运用采光、通风等形式,并利用天然原始的拼凑材料,将建筑融入更多自然元素。第三,尊重环境的历史遗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冲击与破环,一方面保留原有的自然聚落状态,另一方面以新建筑来弥补已经失去的天然地景。

4寻找丢失的人情味

丢丢当森林是黄声远在宜兰火车站前创造出的一座带有“温度”的建筑。这座造型夸张的巨大金属棚架已经成为一代宜兰人的共同记忆。他的高大超越了一般的房屋高度,这样大跨度的设计使得空间更加自由,人们的视觉更容易穿透过去而不太能感受到构造物的存在。虽是钢铁,但却并没有生硬感,田中央团队将钢柱的直线调整成为多变温柔的曲线,耸立的树形钢架与新旧树木一起合而为一,形成了一座不淋雨的森林。而这座巨大的“森林”也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遮雨棚的设计最为适合多雨的宜兰,不论是对游客还是本地人而言,都是既能遮雨又能自由进出的保护伞。设计者结合了旧城改造营造出充满感性的环境氛围,在广场中设置了大量具有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座椅、框景等物质载体,对使用者心理与情感上给予的关怀与照顾。使得丢丢当森林不同于普通的火车站广场,这座建筑就好像父母为子女遮风挡雨的大伞,总是宜兰家门口等待着。所以在地性城市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中,建筑的人文性应表现在:第一,注重建筑的近人性。建筑的尺寸、形态、细节等因素都应该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以及使用者所处建筑时的空间体验,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更多可能进入其中的人。第二,注重建筑的传承性。我们应该将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放在首位,结合传统的建筑元素,在建筑中体现历史的印记,通过建筑传递情感引起使用者心中的情愫。

5结语

黄声远建筑师长期的在地实践作品无疑是对新材料、新技术下的现代建筑的反叛,也是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另一种思考,他将建筑对使用者的关怀渗透到每一处细节,体现出建筑的无限可能。也许只有我们真正注重在地性设计,尊重建筑与时间的关系、与自然的统一、与人文的呼应,才能够进一步探寻建筑的“永续”,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田中央工作群.黄声远.在田中央[M].大塊文化出版社.2017:48-50

[3]罗时玮.当建筑与时间做朋友:近二十年的台湾在地建筑论述[J].建筑学报.2013:01-05

[4]罗时玮.批判的田园主义[J].建筑学报.2011:60-61

[5]周榕.建筑是一种陪伴——黄声远的在地与自在[J].世界建筑.2014[6]陈柏琳.步行化城市策略[J].城市营造.2017(11):163-164

[7]林正豪.建筑思想的传承与转译[J].建筑师.2018:28-33

[8]侯志强.基于在地性的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9]刘征宇.中国建筑设计在地性策略初探[J].山西建筑.2107(03):11-13

作者:齐佳珺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