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改革

【内容摘要】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应符合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此前提下,应进一步思考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文章分析了在素描、色彩和构成等传统美术基础类课程中植入环境设计专业特性的对策,希望借此对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有益作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美术基础;课程设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型专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超过600所。环境设计建立在对现代环境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环境设计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专业,它涉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人类工程学、设计美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环境生态学、文学、社会学、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美国环境设计学者理查德•多伯(RichardP.Dober)曾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设计专业兼具艺术性与工程性的双重学科特点,是典型的交叉学科[1],其专业应用性强,与就业市场结合度较高。

一、改革背景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采用“先美术后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即学生在低年级进行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再进入环境设计的专业学习。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优点在于:第一,有效衔接了高中与大学的美术知识,让学生可以温故知新。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审美。然而,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当学生完成美术基础课程学习、进入专业学习时,角色转变有些困难。例如,在环境设计类课程学习中,无法清楚理解环境设计(空间特性)与美术创作(二维或三维特性)之间的差异。第二,低年级美术基础类课程与之后开设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知识断层,课程衔接度不够。学生在学习环境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如工程制图)时,仍旧延续绘画思维,以至于绘图规范一再出错,思维方式转变缓慢。第三,高年级学生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时,对低年级设置美术基础类课程的必要性产生质疑。学生普遍认为,在低年级设置美术基础课程对艺术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益处,但对专业学习的实质性帮助不大。第四,学生认为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延缓了进入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时间,导致专业学习时间较短、课业压力大。基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进行了基于大学教育实用主义的改革与创新[2]。

二、改革思路及内容

(一)改革思路

笔者在调研全国多所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深入剖析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设置的优点和局限性之后,从课程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改革思路: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艺术特性,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设置是必要的,应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求进行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上的课程规划设计。

1.明确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环境设计人才,而不是美术绘画人才。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课程应紧紧围绕环境设计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行设置。传统的素描、色彩和构成类课程是基于美术绘画类人才培养制定的,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环境设计专业存在差异。环境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类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进一步明晰:美术基础类课程属于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应定位于专业基础课程,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类美术基础课程。

2.加强课程逻辑

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程设置应着眼于人才培养全局,课程之间要体现出知识节点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性。准确定位素描、色彩和构成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担当的角色,充分挖掘和发挥美术基础课程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是关键。环境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类课程在使学生从“美术生”转变为“环艺生”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课程设计应思考素描、色彩和构成课程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基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如果有,又该怎样体现和加强这种逻辑性。

3.重构课程内容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强化课程逻辑之后,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可谓是水到渠成。环境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类课程需要更多地强调其专业属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十分必要[3],课程内容要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要求进行专属订制。

(二)改革内容

1.素描类课程改革

素描,指的是使用单一颜色的绘画工具在画面上按照一定绘画原则进行的有意识的形体塑造美术活动。以往的素描类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为结构素描(StructuralSketch)和明暗素描(Black-whiteSketches)。可将素描类课程内容与环境设计的空间思维相结合,将环境设计专业的素描类课程改革为静物素描→场景素描→建筑素描课程系列。静物素描(StillLifeSketch)延续传统静物写生素描课程内容。课程主要完成对某些特定物体的单一色彩绘制。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基础绘画及造型能力,帮助学生进行高中和大学知识的顺利过渡,缓解其在面对新环境和新专业时的紧张情绪。场景素描(SceneSketch)课程主要让学生对某一特定场景空间进行素描绘制,并正确理解空间透视。场景素描是在静物素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场景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场景空间意识,用空间设计的眼光观察自然和表现生活。课程目的是逐渐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空间的存在,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去发现、分析、表现空间的美感和个性。建筑素描(ArchitecturalSketch)课程是学生对空间感知力的再一次提升。在场景素描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空间结构、空间秩序、空间透视、空间质感和空间光影等进行感知和表现。建筑素描课程可以为之后空间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

2.色彩类课程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类课程改革呼应素描系列课程改革,将色彩课程分解为静物色彩→场景色彩系列课程。静物色彩(StillLifeColor)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完成对某些特定物体的有色绘制。课程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美术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提升色彩分析和搭配能力,对之后开设的专业课程起到过渡作用。场景色彩(SceneColor)课程是让学生对某一空间场景进行色彩绘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场景中的色彩,使其初步具备运用色彩知识进行色彩设计的创作能力。色彩类课程除了静物色彩、场景色彩之外,在后续课程中还将对色彩知识进行延伸。环境设计专业色彩系列课程由此形成了静物色彩→场景色彩→色彩构成→软装陈设设计(空间色彩设计)的完整序列。

3.构成类课程改革

构成教学始于世界第一所设计专门学校包豪斯,构成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课程,常规课程设置为“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ThePlaneConstitution)、色彩构成(TheColorConstitution)和立体构成(TheThree-dimensionalConstitutes)。构成教学主要讲授设计的构成法则,让学生在理性设计与感性表达之间寻找途径,实现设计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平面构成主要研究的是二维图形构成,色彩构成研究的是色彩的搭配构成,立体构成研究的是三维组合构成。在构成类课程改革中,将立体构成知识调整到空间构成课程中,即环境设计专业构成课程改革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立体构成),以此实现环境设计构成类课程的有机整合。除了在美术基础类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之外,学生的作业方式也由以往长时间完成一幅作品改革为完成多个限时作业。限时作业群总体呈现出专业知识程度逐级递增的态势。这种课程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更加符合环境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情况。

三、改革成效

课程改革之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占比12.7%,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14.8%。素描类和色彩类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构成类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知识构造具有阶梯性。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的改革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试点试行,并对改革措施的成效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第一,专业任课教师的反馈。一线专业教师普遍认为改革具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生在专业过渡上(知识过渡、心理过渡)更为顺利,课堂氛围更为轻松和愉快;其二,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提高,教师授课的阻力减小;其三,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并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效果得到保障。第二,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从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反馈来看,8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度逐渐加深,86.3%的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明确所学知识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热情,愿意并期待进入高年级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

四、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行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法,这是确保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态度。从学科发展和专业进步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需继续保持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和常态化的改革意识。教育工作者的“质量自觉”意识是促进教学健康、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4],也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罗恩•理查德,马克•丘奇,卡琳•莫里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4]谢武纪.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大学质量自觉——基于对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6):58-65.

作者:万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