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论文范例

环境监测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1

1.1对象

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气体、水质、土质、光热能和声音等,并使用现代的化学学科、地质学科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对这些对象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监测区域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定;利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开展严格的科学实验,计算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以及该成分在污染物中的比重,实行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还能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发展;根据当前区域环境情况,需要监测对象包括:气体环境、水质环境、土质环境、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声音和光的检测等,并使用高科技的监测手段进行检测,判定该区域的环境污染程度。

1.2技术

开展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的检测技术,首先要对环境监测的区域开展标本的采集工作,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样本,得出检测数据结果后,与原来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出影响到该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数据分析结果具备科学性,要求监测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实验操作技术;同时还需要监测人员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运用较高的物理学科知识、地质学科知识和生物学科知识等进行工作,环境监测收集的数据分析需要结合这些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应用,才能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进而对该区域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判定,其中包括污染涉及范围的测定和污染造成危害的评估。

2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进行环境监测过程需要落实环境质量的评价、环境质量变化走向的分析、考核环境管理的结果和环境综合质量的措施等工作,并选用能够代表整体环境治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评定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污染环境的污染源分布的区域和地点;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走向,充分做好防范措施;实行环境监测过程还要对污染物给该区域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判定,根据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观察,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监测得出的检测数据进行前后比较,结合当下的环境保护法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保护条例。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任务主要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该区域存在的环境污染,对污染对象进行标本的采集,通过标本的传递和分析,最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防治措施。而监测环境工作开展的目的则是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充足的理论依据,通过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平衡、稳定发展。

3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不仅能提升环境治理技术,还能起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3.1监测的针对性

在实行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存在的不同问题实行不同的监测方式,只有应用合理的监测方式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即利用分类的方式对环境进行监测,能对环境的治理起到促进的作用。3.2分区域对待性对环境的监测主要分为厂区环境和区域环境两种,因为不同的区域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同,污染源也应区分对待,因此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区域对待性十分必要。通过不同区域的分别监测,可以根据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实行针对性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环境防治水平,提升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然而监测过程还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监测人员分清工作的轻重点和难易点,重点对危害性较强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才能有效提高环境防治水平,进而实行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措施。

3.3合理开展监测工作

在实行环境监测工作前,需要制定出严密的监测方案,并要求监测工作按照一定步骤实行,因此,合理、有序的开展监测工作,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有序性,进而提高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3.4重点监测人为污染

造成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人为污染,主要指的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有些工厂为获取更多利益,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胡乱排放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还有污水处理厂的日检能力较低,无法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无节制,养殖废水未经过处理便随意排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质造成污染。

4结语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2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环境监测工作为专业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环境质量反馈数值,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主要包括:接受任务、现场考察、收集资源资料、检测计划进行设计、合理布点、采集样品、运输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估等。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的分类有多种鉴定标准,根据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我们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目的性分类。

按照目的性分类,环境检测主要分类特定目的性检测、研究性检测、检测性检测三种。目的性检测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来执行,研究性检测往往属于环保科研方面的应用范围,检测性检测针对的主要是一些特定环境下的检测工作。

(二)按照检测对象来分类。

按照检测对象来分类,主要分为震动和噪声检测、固体废弃的物品检测、水质、土质、空气、热、光等检测。通过细化的检测对象来确定本次检测的目的,根据这些检测对象反应出来的数据来鉴定环境的状况。根据时代的发展,随着一些新物种的出现,环境监测的对象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三)按照检测的场所来分类。

按照检测的场所来分类,主要按照检测区域面积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厂区、单位、部门等的检测,这种环境监测主要用来监督企业单位的环保工作,以此来颁发排污许可证和征收对应的排污费。也可以对较大的户外场地和环境进行检测,比如海洋、城市水体、大气、个别景区等,这种环境检测工作综合考虑的是整个地球的环境变化因素,比如近期比较热门的北极冰融化的现象等。

三、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是一项细致繁琐的检验过程,通过环境检测可以尽快得知环境变化的趋势,依靠专业的数据来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严格环境管理的制定标准。

环境监测工作的各种检测都以人类生态居住为标准,各项环境检测都是为了人类身体的健康打基础,通过严格的环境检测工作可以督促各种环保部门,在实现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中可以更积极主动的依靠真实的数据分析来制定环保工作的标准,进而制定一些更有效、更实际的环保制度和规定,减少以往盲目操作的误区,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环境检测工作可以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通过各项环境监测工作,相关的环保部门会得到一个真实的环境变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掌握近期本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进而明确这些排放物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可以根据事实来限定一些企业单位的日常排污量,并且对一些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单位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些排污量的分析,对一些需要审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核定,发放排污许可证。

(三)环境检测工作在排污统计和排污费征收中的作用。

环保部门给予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在领取允许生产命令的同时,也开始每天的排污工作,因此这些部门每天的排污量需要一个专业的统计工作。环境监测可以根据详细的仪器检测和实地检测得出这些企事业单位每天固定的排污总量,这样环保部门就可以有明确的收取排污费的执行标准,根据不同时期排污量的变化收取相对应的费用,便于环保工作的展开。

(四)环境检测辅助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

定期的环境检测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本地区的企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作进一步的跟踪统计和分析,实行当地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可以督促这些企业单位时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法规和法律条文,杜绝恶性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减少环境污染给地球造成的损害。同时环境检测还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环境状况,是否属于被污染的状态,还是属于自然和谐的环境状态,这些信息提供可以为当地的居民生活提供借鉴,便于居民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手段。

(五)环境检测在纠纷仲裁中的作用。

环境检测工作可以就地取样,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的信息,为仲裁机构提供最终裁决的依据,同时环保部门也可以根据环境检测的结果来实行及时补救的环保工作,并且对这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相对应的经济处罚。

(六)环境检测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作为环境检测也不例外,做好相对应的高科技环保方面的环境检测工作,对于环保工作的革新以及环保新产品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与时俱进的掌握最先进的环境检测仪器和内容,才能将科技转化为劳动力,对于推动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减轻环境资源的破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3

(一)环境监测的含义。

环境监测指的是通过专业仪器对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测定,通过各项测定的检测值来确定测量环境的质量,以及环境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环境监测工作为专业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环境质量反馈数值,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三)环境监测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主要包括:接受任务、现场考察、收集资源资料、检测计划进行设计、合理布点、采集样品、运输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估等。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的分类有多种鉴定标准,根据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我们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目的性分类。

按照目的性分类,环境检测主要分类特定目的性检测、研究性检测、检测性检测三种。目的性检测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来执行,研究性检测往往属于环保科研方面的应用范围,检测性检测针对的主要是一些特定环境下的检测工作。

(二)按照检测对象来分类。

按照检测对象来分类,主要分为震动和噪声检测、固体废弃的物品检测、水质、土质、空气、热、光等检测。通过细化的检测对象来确定本次检测的目的,根据这些检测对象反应出来的数据来鉴定环境的状况。根据时代的发展,随着一些新物种的出现,环境监测的对象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三)按照检测的场所来分类。

按照检测的场所来分类,主要按照检测区域面积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厂区、单位、部门等的检测,这种环境监测主要用来监督企业单位的环保工作,以此来颁发排污许可证和征收对应的排污费。也可以对较大的户外场地和环境进行检测,比如海洋、城市水体、大气、个别景区等,这种环境检测工作综合考虑的是整个地球的环境变化因素,比如近期比较热门的北极冰融化的现象等。

三、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是一项细致繁琐的检验过程,通过环境检测可以尽快得知环境变化的趋势,依靠专业的数据来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严格环境管理的制定标准。

环境监测工作的各种检测都以人类生态居住为标准,各项环境检测都是为了人类身体的健康打基础,通过严格的环境检测工作可以督促各种环保部门,在实现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中可以更积极主动的依靠真实的数据分析来制定环保工作的标准,进而制定一些更有效、更实际的环保制度和规定,减少以往盲目操作的误区,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环境检测工作可以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通过各项环境监测工作,相关的环保部门会得到一个真实的环境变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掌握近期本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进而明确这些排放物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可以根据事实来限定一些企业单位的日常排污量,并且对一些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单位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些排污量的分析,对一些需要审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核定,发放排污许可证。

(三)环境检测工作在排污统计和排污费征收中的作用。

环保部门给予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在领取允许生产命令的同时,也开始每天的排污工作,因此这些部门每天的排污量需要一个专业的统计工作。环境监测可以根据详细的仪器检测和实地检测得出这些企事业单位每天固定的排污总量,这样环保部门就可以有明确的收取排污费的执行标准,根据不同时期排污量的变化收取相对应的费用,便于环保工作的展开。

(四)环境检测辅助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

定期的环境检测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本地区的企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作进一步的跟踪统计和分析,实行当地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可以督促这些企业单位时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法规和法律条文,杜绝恶性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减少环境污染给地球造成的损害。同时环境检测还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环境状况,是否属于被污染的状态,还是属于自然和谐的环境状态,这些信息提供可以为当地的居民生活提供借鉴,便于居民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手段。

(五)环境检测在纠纷仲裁中的作用。

环境检测工作可以就地取样,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的信息,为仲裁机构提供最终裁决的依据,同时环保部门也可以根据环境检测的结果来实行及时补救的环保工作,并且对这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相对应的经济处罚。

(六)环境检测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作为环境检测也不例外,做好相对应的高科技环保方面的环境检测工作,对于环保工作的革新以及环保新产品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与时俱进的掌握最先进的环境检测仪器和内容,才能将科技转化为劳动力,对于推动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减轻环境资源的破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质量管理

国家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环境工程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是作为关键的环节,为了能够确保环境工程质量,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环境工程价值和作用,确保环境监测质量非常重要。相关部门以及质量监测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完善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环境质量监测时效的发挥。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

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环境监测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预测,根据预测、监督情况,对污染源进行治理,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专业的团队、专业的组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分析、监督、监测,并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以确保环境保护的作用,也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最终也不能保障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可行性。

2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2.1构建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信息化时代,环境工程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加大力度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战略方针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但是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情况来看,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虽然有所成效,但是与环境工程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强化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尤其是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通过构建全面、严谨的资源信息库,为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网络监测平台具体包括: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构建、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环境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2.2坚持完善机制,增强监测网络运行实效

一是完善监测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全面推动环境监测服务落实机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测管协同、异常数据处理、沟通协商、24小时值守、考核预警机制,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服务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数据。二是完善监测点布置机制与生态补偿监测网络。完善服务监督价值,将环境质量达标率纳入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依据全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县域环境质量考核,并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三是构建环境质量预警机制。采用月分析、旬分析、专题分析等方式,及时预警信息,为相关环境监测提供参考和依据。四是做好环境监测认证考核。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构建全面的认证考评机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监测管理措施可以有效落实。将全体工作人员都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明确监测人员责任,监测数据传递要规范、有序,监测质量管理要贯穿于整个整修工程之中。同时,上级监测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灵活、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效得到充分发挥,保障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

2.3构建全员参与的监测体系

环境工程中的环境监测是一项非常系统、非常庞大的工程,环境监测的范围大,内容多,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和支持。环境监测不仅仅是部门领导、干部的事情,还需要基层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基于此,构建全员参与的环境监测体系很重要。全员参与环境质量监测管理,需要部门全体人员,包括部门领导、基层工作人员等,全体人员参与监测工作,明确监测责任与监测目标,将工作人员落实到人头,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马上联系到负责人,以最快速度解决和处理问题。监测人员要具有责任心、自觉性,能够重视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监测工作中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的落实,另外,对于参与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来说,其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技术方面的水平对整个环境检测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相关的人员管理部门还需要组织高水准的技术培训,让全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关于环境监测方面具备足够专业知识贮备,具备独立处理问题、协调问题的能力。

3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工程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数据分析,以确保环境工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渐严峻,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测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旨在助力于我国环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件】

[1]魏锋,钮剑锋,温跃龙,等.质量控制措施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9(06):142-143+148.

[2]陈禄祺.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03):191+193.

[3]邱旭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44.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监测水平

0引言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依托高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各方面监测信息的实效性与精准性,对于提高环境监测成效有不可忽视的效能。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期间,有关监测工作者应当深入掌握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提高监测能力。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

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不仅要明晰环境监测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流程,另外还应当细化管理,全面实行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内容,确保监测数据更具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尤其是伴随《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实行,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具有了参考的根据,对有关质量管理工作加以规范,确保监测布点、采样、样品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以及监测报告等各个环节都处在可控状态下。在实施环境监测时需要增强流程的细化管理,并且要对其进行全过程管理。另外,要增强环境监测中收集数据的调查分析,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

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2.1案例基本情况概述

某硅业有限责任公司2台6300kVA矿热炉环境设施(旋风+脉冲袋式除尘)技改项目,改造位置涉及环境设施旋风除尘和箱体式脉冲袋式除尘设施及其北侧的空地,该项目所在位置西侧属于靠近乡村公路,公路对面有2家农户,项目南侧靠山,东侧临近一条小溪,北侧为空地。变革为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箱体式脉冲袋式除尘工艺,该项目运用双除尘工艺。项目主要是对箱体式脉冲袋式除尘进行改造。项目完工后的除尘系统包含硅微粉收集系统、加密系统等等。生产生活废水中主要包括pH、CODcr、BOD5、SS、NH3-N,为了监控污水达标情况需要在厂区总排口位置设置取样口进行污水收集监测[2]。

2.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参数不够准确。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相应数据信息和相应参数来分析环境情况,所以这些数据、参数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的质量,一定要确保监测所得数据具有代表性,一旦数据发生失真的问题就会造成环境监测质量的下降。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受到对环境监测重视程度、技术水平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参数准确性不足,对于环境监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对环境监测结果的剖析与处置缺少透明度,目前许多监测单位运用的剖析方式是单因子分析法,即把监测的信息与管控标准进行剖析,且采用对照的方式核查监测结果超过有关标准与否,然而未进行深层次剖析,也未发掘监测信息的运用价值,无法全方位体现环境质量。(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各方面运行效率,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也是如此,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动态化管理,可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相对有限,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较为落后,从而造成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和监测机制之间的失衡。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缺少创新性,没有建立起动态化的信息管理机制,这也是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3)管理机制较为滞后。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是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顺畅实行的前提,是有效提高监测能力的保证。尽管近几年国内在持续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然而立足于当前维度而言,环境监测全过程质管工作在管控机制、组织机制、协商机制等层面存在缺陷,较易导致资金、设施、人员方面出现不足,比如监测设施难以达到有关标准、硬件设备不健全等等,此些均会导致监测信息不准确,妨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很多质量管理人员缺少较为系统的培训,部门人员是从其他岗位借调而来,缺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专业性不足,质量意识不强。另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相关人员并不明确自身职责,认为只是技术人员的责任,从而造成参与积极性不足,同时各方面的配合协调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最终效果。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相应策略

3.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如表1所示。

3.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相应策略

(1)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会涉及很多内容,属于综合性工作内容,所涉及的每方面监测内容都要具有环保机构所认证的质量管理文件,以此为基础所实施的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公平性。想要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要从根本上意识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日程管理当中,从而为实验室环境和相应部门的运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相应管理人员要利用定期质量监督管理来不断形成较为系统的评估质量管理机制,要通过完善的机制促使全体人员参与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当中。通过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意识,能够进一步推动管理工作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3]。(2)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机制。近年来我国技术水平有了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在环境监测方面完善网络机制也会进一步推动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环境监测的信息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无论是环境监测的软件还是硬件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这可以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环境污染监测水平,进而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但现阶段某些监测站的信息化网络布局相对落后,缺少较为完整的技术融合,并没有建立系统性的环境网络监测机制,对监测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制约。因此要在遵照相应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力度,积极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现代化水平。(3)加大现场环境监测质管力度。对于环境监测而言,全过程质量控制是主要组成部分,另外还是提高监测能力的重点。对于全过程质量控制而言,现场监测是较易产生问题的过程,对于最后的监测信息精准度有很大程度地影响。尤其是监测工作者的技术能力低下皆会导致环境监测出现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数据误差。为此在现场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增加采样频次、加大监测质量控制力度,以保证样品采集具有代表性。此外,应当保证现场所使用仪器设施的领先性和实效性,可以达成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有效利用现场质量控制手段。比如在样品采集、布点监控、样品输送、流转等方面经过现场监测质量控制避免监测不科学从而导致监测信息不精准[4]。(4)加大监测数据的审核力度。数据审核是确保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合理性的基础,想要确保最终监测数据信息符合环境监测标准规范,需要利用较为谨慎的统计检验和审核工作来进行样品质控的管理,从而提升数据处理效果,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有毒有害物质,重点针对区域性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来分析环境污染程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和环境污染值相接近的情况就要对质控样品进行分析,并且将审核机制落到实处。

4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现代环保机制的主要构成内容,本论文着重剖析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管实施过程中存有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方法,经过本文的叙述可以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对于提高监测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生丰.如何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监测水平[J].能源与环境,2020(4):15-17.

[2]汤艳峰.简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2020(4):18-19.

[3]王博,王冬,赵若楠.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2):88-91.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具体对策

环境监测的内容是环境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被无限开采,从而导致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工作也因此压力剧增。为提升工作水平,要求环境监测部门对目前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使其准确性和有效性更高,以便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1]。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实地监测和管理目前已经被破坏的环境,并分析监测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在环境调查分析后展开,监测指标有大气、水和人文等,只有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才能使监测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进而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一环,环境监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的发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一般情况下,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研究分析的重点应该是空气污染物,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方法,以便有效控制和管控污染物,进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和相关报告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以便严格治理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控制住污染源头。为了有效落实环境监测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污染物,并据此制订解决方案,以便改善环境质量[2]。

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及监测水平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快速推进了城市化,这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许多环境监测部门仍采用传统的监测手段,这就导致整体监测水平不高,从而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监测部门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所获得的的监测数据不够准确。目前,许多监测部门过分重视环境监测结果报告,不重视环境监测过程,也会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整体降低[3]。

2.2缺乏健全完善的监测制度。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整体性。想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就要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保证其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才能依据完善的监测制度,从整体上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水平。目前,许多监测部门没有完善的监测制度和体系,这严重影响了监测结果。因为监测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形式化。此外,监测制度和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脱节,工作人员缺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4]。

2.3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行业都引进了信息技术手段,但环境监测部门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无法引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加重,目前的监测设备过于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的工作需求。此外,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大量收集数据,但目前的设备无法完整且安全地保留所有数据,这也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包括《质量手册》等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规范了环境监测单位的工作。但是监测单位自身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采集样本、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制定一套针对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后续的工作必须按照这些体系和标准展开,以便有效提升自身工作质量。

3.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环境质量检测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所以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监测的技术和能力,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监测工作。监测单位还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讲座和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环境监测知识和职业道德。同时,提升应聘门槛,并利用高薪吸引高精尖人才[5]。

3.3对样本采集进行质量控制。在展开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采集样本,需要保证样本质量。首先,做好现场勘察工作,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展开审核,根据环境要素制定采样的方案和技术细则。此外,在采集样本期间,需要对采集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开始采集。为了保证样本采集的效果和数量,还需要根据时间展开操作。采集样本时,设置一定的位置和高度,不要接触到污染源,否则样本将会被影响,最终导致试验结果不够准确。

3.4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保存。样品采集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检查采样的容器,确认其是否完整且密封,一旦容器不完整,就会导致样品出现遗漏,从而影响获得的测量数据。同时,还要预防在样本使用前被污染的现象,所以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容器或化学剂严格对样本进行封闭保存。

3.5对试验检测进行质量控制。全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试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因为这项工作涉及了多项内容和项目,十分复杂,所以必须从实验室内部重视并做好试验检测的质量控制。通常来说,控制方法主要是分析法和相应的规范。此外,不同的实验室有各自的质量控制方法,需要统一测定标准、样本及加了标记的样本,以免试验结果出现偏差。

3.6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在完成试验后,还需要处理收集的试验数据。为了使其更加科学精确,需要建立数据处理相关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该体系严格审核、复查数据,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一旦发现数据有失真的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出现问题的数据混入试验结果。

3.7实现环境监测的数据共享。环境监测单位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向网络平台传输监测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以便可以共享环境监测的全部数据,使环境保护行业有一个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公布监测数据,还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并且保证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3.8加大质控工作力度。为了提升全程的质量控制,质管部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质量手册全面进行质控。在内部来说,需要制订质控实施计划、空白样和加标回收等;在外部来说,需要制定协作定值等活动。对于其中的潜在问题,需要主动进行发现、解决和分析,监督提升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先进的仪器定期进行校准核查,确认监测报告记录的完整性,对日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全面保证可以满足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

4结语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7

[关键词]ICP-MS;生态环境;监测

1前言

1978年,Houk实验室搭建了全球第一台可以从ICP中提取离子的ICP-M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1980年,Houk教授发表关于ICP-MS的光谱测定论文[1]。迄今为止,ICP-MS已经问世近四十年,以其低检测限,多元素测量时间短,样品消耗小,线性动态范围宽,同位素分析能力强受到广泛好评[2],并在材料、食品、核能、医学等多个领域中都被视为用于多元素(超)痕量分析的杰出技术[3-5]。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ICP-MS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ICP-MS工作原理

在ICP-MS中,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是MS(质谱)的高温离子源(5000K~10000K),ICP和MS由采样锥和截取锥相联接,MS质谱部分为四级快速扫描质谱仪。其工作原理为:首先,液态样品在雾化器中转化为极细的气溶胶雾滴后被载气Ar(氩气)带入ICP等离子体,在ICP等离子体的中心通道通过蒸发、解离、原子化、电离等过程,气溶胶雾滴形成离子;然后,ICP等离子体中由气溶胶雾滴形成的离子通过样品锥进入高真空的MS质谱系统,经离子透镜作用后发生聚焦和偏转,离子与光子、中性粒子分离后进入质量分析器;最终,离子通过高速双通道后按质荷比分离,根据元素的分子离子峰进行元素分析[6]。

3ICP-MS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常见监测包括:水与废水、土壤与固废、微生物方面的监测,环境样品中常常需要监测痕量元素含量,ICP-MS在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1水、废水监测。Pb是有毒的蓝白色重金属,矿山开采、冶炼、橡胶生产、电缆等行业的生产废水及废弃物中常常携带Pb元素,该金属对人的骨髓造血机能、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及人体其他功能都有明显毒害作用。对水体中Pb元素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原子荧光法和ICP-MS,孙仓[7]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ICP-MS检出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更低,多种元素可同时测定。河湖底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缓慢扩散至水体中,故对水源地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是人们饮水安全的保障。王晨等[8]应用ICP-MS对保定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样品中Fe、Mn、Ni、Co、Tl等17种重金属进行监测,结果显示ICP-MS对水体中重金属的监测精密度高,准确度及质量控制均能满足《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00-2014)标准要求。另外,ICP-MS对水体中生物毒性监测比传统方法精确度更高[9]。

3.2土壤、固废监测。对土壤中Cr6+浓度的监测常用的监测方法有FAAS(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ICP-MS,唐爱玲[10]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及灵敏度进行比较发现:ICP-MS的检出限比FAAS法低2个数量级,对于低重金属含量的土壤样品测定更具优势;用ICP-MS法测定土壤中Cr6+可以得到与FAAS相当的测定结果,采用ICP-MS法测定无需制定工作曲线,分析效率更高。对重金属的监测是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的重要步骤,张文良[11]应用ICP-MS测定固体废物中Cr、Ni、Cu三种重金属元素,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为0.9999,检出限均为0.10m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1%,标准物质测量值的准确性在不确定性范围内,符合标准《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66-2015)要求。

3.3微生物监测。我国是食用菌消费大国,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对微生物体内对人体有害的元素进行有效监测能够保障人们食用菌类的安全。陈绍占等[12]监测食用菌体内Hg结果表明ICP-MS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与LC-AFS(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一致,结论表明ICP-MS适用于食用菌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测定。

4结论与展望

环境监测论文范文8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1引言

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不断地恶化,包括随意砍伐树木、向河流里排放工业污水、汽车尾气等,都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使得我国近年来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对人们身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环境的破坏也增加了自然灾难的发生频率,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环境监测带来了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监测策略,及时地反映环境情况,提升保护环境的效果。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为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改善,就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这是保护环境的优先选择,也是在实施环境管理制度时最为重要的保障和方法。在以往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料和技术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有效性,导致我国相关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也有所提升,网络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充足,使得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有能力取得良好的成效,也有能力来保护地球人们共同的家园。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不同的地区存在的环境和气候也不同。因此,在监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的环境监测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环境监测站的构建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提升,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实时地监控地区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站是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较为重要的监测机构。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并深入地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3当前背景下环境监测的影响因素

3.1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对于环境监测来说,监测点的设置是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监测点与环境检测工作的好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了整体环境监测的效果。监测点的科学性,也是环境监测整体水平影响因素。因此,监测点的设置,成为我国重点的研究方向。然而在实际的监测点建设和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客观因素,导致测量质量较低。例如,天气的好坏、排污口的设置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环境的监测需要在非常平稳的环境中进行,细微的影响因素都容易造成仪器数据出现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尽管在监测点建设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做好了可行性的报告以及科学性的调查,但是,仍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对环境测试的结果造成影响。

3.2监测仪器的选择。环境的监测仪器是进行环境监测当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所以监测仪器质量的好坏直接对环境监测准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很多监测点工作人员为了节省资金,在购买相应的环境监测仪器时,选择了性能较低的环境监测仪器。使得仪器在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数据不准确以及容易发生损坏的现象,对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阻碍。其次,很多仪器在出厂时,并没有进行测试,环境监测人员所购买的监测仪器存在很多隐患,例如,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得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仪器需要定期返厂维修和定期维护,这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度会造成影响,也会增加环境监测的成本。环境监测对于仪器的精确程度以及灵敏程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因数据的偏差影响分析结果,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3.3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环境监测的从业人员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执行人,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的高低,除了外界环境以及设备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会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高低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对职业的责任心是环境监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素养和能力,秉持对环境监测工作良好的责任心,才能更好地胜任环境监测工作,推动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4环境监测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4.1提高当地政府和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政府要提高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有效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4.2选择最佳的监测点。选择最佳的监测点对于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会对监测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如何选择较为科学且有效的监测点,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注意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要结合工作的需要以及监测的环境,确定监测点的设置数量和位置,来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其次,要结合国家相关的规定,符合国家的要求进行设立;最后,要对监测的环境进行实地的考察,主要是监测点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尽量避免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或者监测点周围的环境是容易控制的,符合环境规范的要求。考虑不同的方面因素进行监测点的选择,尽可能地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4.3加强仪器的质量控制和维护保养。在确立好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之后,就需要对环境监测的仪器进行购进。在选购监测仪器时,需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则进行选择:首先,可以对不同环境监测仪器的厂家进行对比,在保障仪器工作效率的同时,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其次,要求在监测仪器出厂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检查,保证购买的监测产品的质量以及符合环境监测的要求,进而使购进的设备更好地完成对环境的监测工作。环境监测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监测设备一般需要全天候处于工作状态,属于无间断的运行过程。基于此工作状况,监测设备容易出现故障,进而造成数据的错误以及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度,所以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4.4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因其专业性较强,涉及众多的仪器和设备的操作问题,并且精密度要求较强。因此,需要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进行操作,方便在设备监测时以及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的反映和处理,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选用具有专业素养的监测人员,并对专业性较差、能力较低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尽可能地减少因工作人员操作的问题造成的数据错误,进而有效地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4.5完善数据审核制度。环境监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出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数据的收集上,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于数据的审核,建立完善的数据审核制度,并依靠制度的规定,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确认,保存好相应的监测数据。在数据上传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核实,不能随意省略步骤,避免出现瞒报、错报、漏报的现象,提升环境监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此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当前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