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以标志设计课程为例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展开研究,从教学目标、翻转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几方面来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可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性,对标志设计的实践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标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标志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提高学生创造力、想像力、理解力、判断力等全面素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只关注在标志设计的方法上,而向客户进行标志提案的表达上和对实际项目设计的过程认识上不够重视,缺乏对标志设计的准确分析与定位,导致难以设计出符合企业或产品真正需要的标志。而翻转课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与学模式,转变了师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成为辅助学习的配角,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最终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1翻转课堂的缘起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西点军校的塞万努斯•塞耶尔(SylvanusThayer)将军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课前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互动交流,教师则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组织训练。翻转课堂真正的兴起是在21世纪初期,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将演示视频上传到网络,以帮助因事而缺课的学生补课。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1]。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因此得到了美国各个学校的广泛推广,为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翻转课堂变革奠定了基础。

2翻转课堂教学法基本特点

2.1教学过程颠倒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而翻转课堂则恰恰相反,教师在课前学习任务单,提供教学视频,供学生在课前根据任务单的内容提前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对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老师请教,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2.2师生角色互换

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前主动学习,教师在课上辅导答疑,解决问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2.3传授方式更新

传统的传授方式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课前提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这种传授方式使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用担心会漏掉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学习一段时间后,也可以重新观看视频进行复习和巩固。

3标志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3.1明确学习目标

最早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布鲁姆等人,他们将教育目标分成3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2]。20世纪90年代布鲁姆的学生在其研究的成果上将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修订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与创造”6个层次[3],见表1。课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要是培养其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因此课外学习的目标更多的是针对低阶思维技能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具体的,如在每次的课外学习中需放入学习任务单,以标志设计课程的第一次翻转的线上学习目标为例,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标志设计的形式法则,熟悉标志设计的设计流程,并能正确回答在线测试的问题。不同于上述认知领域学习目标,课内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以互动讨论、讲解与实践的形式体现,因此课内的学习目标应更偏向分析、评估和创造的高阶思维技能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则更倾向于情感领域学习目标,即我们通常把学生具体言行看成是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来间接推断其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标志设计翻转课堂的课内教学目标确定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标志设计的实践之中。

3.2选择翻转内容

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后,就要开始选择适合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ILI针对如何选择翻转内容设计了一份表格,可供教师填写以明确和选择适合翻转课堂的学习内容[4],见表2,右侧一列斜体字部分是为标志设计课程选择适合翻转课堂学习内容而填写的概念、主题或活动。翻转的内容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去选择。认知领域中关于低阶思维技能的知识可放到课外自主学习完成,关于高阶思维技能的知识可放到课内进行,更好地完成知识的二次固化。

3.3准备教学资源

翻转内容确定后,可开始准备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在线测试与交流共享等。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具有快进、快退、暂停、播放等功能。一般会采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即一个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样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碎片化学习。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间短,因此在教学上应注意主题切入要迅速,学习目标要清晰,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标志设计微课的制作过程,首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制作相应的PPT,之后使用苹果系统自带的录屏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再使用苹果手机中的视频录制工具拍摄一段有教师出现概括本次微课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视频,最后通过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合成剪辑,见表3。学习任务单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明确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流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问题设计、学习测试等,一般以表单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在微课中用半分钟左右时间进行说明。标志设计课程采用了在微课开始前约半分钟,教师全屏出现布置学习任务,并搭配轻柔背景音乐,这样可使同学们感受到教师的存在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并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进入学习,之后音乐淡出,屏幕切换至主讲知识的PPT,开始授课。课外教学资源的使用还需要通过操作平台来实现。目前可提供用于上传教学视频、设计学习测试、分享交流探讨和可分析学习数据的操作平台有很多,本课程选择了学校提供的moodle平台来进行。课内的教学资源也包括PPT的制作,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制作一些教学道具和可供游戏使用的卡片,如将标有“重复、放射、旋转、对称”等代表标志设计可运用的形式法则的卡片,与给出的10个具体标志相对应,找到该标志设计所运用到的是哪一个或几个形式法则。

3.4设计教学活动

课外教学活动一般表现为线上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任务单或收听学习任务,观看教学视频,思考知识内容,参与在线测评等行为自主完成课外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活动为课内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可实践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时间,同时帮助学生完成第二次深层次的知识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内教学活动可分为个体学习活动和小组学习活动。(1)个体学习活动设计主要有课堂实践,标志设计提案等。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主题展开标志设计,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与教师沟通,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设计提案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上台讲解自己设计的标志含义,而在座的各位同学则扮演客户的角色,帮助提案的同学选择适合的标志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与改进的建议,教师可参与评价也可选择旁观。(2)小组学习活动在翻转课堂课内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学习活动是以合作的形式展开的,评判标准也是以团体的成绩来评判。如标志设计前期的调研和定位,小组成员通过收集、共享、分析、论证、协商与反思等一系列的交流讨论活动,对设计主题的调研和标志设计的定位形成整体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比任何一个个体原有的认识和理解都要全面和深入,小组成员之间可取长补短,达到对知识理解的整体升华,也为接下来每一个人的个体实践活动提供了清晰的设计方向。如在学习标志设计形式法则(在课内教学资源中有准备教学道具)的活动中,小组合作参与“找朋友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将课外学习活动中第一次获得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游戏的形式获得知识的第二次内化,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标志设计形式法则(见图1)。

3.5确定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有所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及学生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5]。由于标志设计课程属于文科偏向创造性的课程,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设置评价方式时,主要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设计了moodle平台的在线测试,小组评分表和同伴互评评分表。在线测试采用的是一种低风险的评价方式,即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成绩评比,而仅作为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一种评测方式,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与学习计划;小组评分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做出评价,各占50%,见表4;同伴互评主要是由小组合作的成员根据每位成员对小组做出的贡献、小组活动参与情况和与小组讨论问题的情况等方面做出的评价,见表5。总结性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标志设计作品的效果做出评价。评分标准可依据标志设计的准确性、识别性、审美性和适用性等原则来评判。

4翻转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内容移到了课外由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的可控性降低,需要教师课前布置好学习任务单,并设计相应的在线知识测试,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要保证视频录制的质量,做到短小精悍,知识点传达准确易懂。最后,由于学生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习惯了听讲,不善于言谈,在课内的活动表现上可能存在金口难开与不愿参与的情况,需要教师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与鼓励。

5结语

翻转课堂因其课内课外教学过程颠倒,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的特征,充分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表达与协调合作能力。但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分、逻辑是否合理等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达到了因材施教、认知升华、知识深化的效果。对标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旨在完善标志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环节,翻转课堂理清思路,指明方向,也为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9-21.

[2]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分册: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

[3]L•R•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李巧楠 单位:温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