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响应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而数字人文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数字人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简单介绍了我国数字人文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利用的现状,对数字人文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数字人文;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

1引言

数字人文,正在与世界上相互交织的各种生活体验产生积极互动。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交互性越来越被体现,成为了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数字人文和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传统的学术社群变得规模更大、互动性更强也更加的多元化。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发展带来的社交媒体低门槛便利,结合数字人文的特性,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提供一种更新的可能性。但时代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可能性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由各民族的历史交织、融合而成的,所以,历史的传承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发展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如今我们可以利用数字人文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应用,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2数字人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

数字人文中的许多技术和应用都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根据一些案例和经验看来,这些技术和应用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之前很多研究如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中的数字化不同,数字人文更加的强调图片和文字的排列组合、创建阅读的层次结构和建立理解路径的优化,追求将网格和模版部署到最佳效果,以及开发能引导有意义的、交互的导航模式。在《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一书中作者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数字人文研究和应用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中关于数字人文的应用等内容大多都是作者根据现实存在的项目想象性地提出的,旨在为团队构建、必要资源的汇集以及数字人文项目的启动提供一个描述性(而非规范性)模型[1],根据这些案例,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作一些设想。比如在案例“在新的世界相遇中绘制差异地形图”中提到的,通过差异地形图的调查,从土地、地点和空间等方面更立体和全面地描绘美洲原住民和欧洲人的相遇,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的河流和道路是一种地貌特征,而对于原住民来说它们是一个连续的交通网,想到土地,欧洲人往往关注海湾、港口、海岸线、边界或者进入未知疆域的方法,但原住民则考虑的是季节性的部落迁徙和扩张活动,在原住民看来,土地边界是社会秩序优先决定而不是物理标志优先决定的。通过建立和分析这样的差异地形图,可以得到较之前只能获得欧洲人记载的文本信息的地形图更全面的信息,可以从差异地形图中观察到关于“新世界”的历史观点的变化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记录和分析原住民和欧洲关于地形等信息的术语、词汇以及命名法的数据库,标记文本并将搜索结果与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进行对比,接受历史语料库中搜索术语和词汇的使用变化,再在这样的基础上使用地理—时间的数据库来创建原住民和欧洲地图的比照模型,展现出地图中的各种差别。参照这个过程,同样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异地形图,可以记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理信息并创建当地语言中的各种词汇、命名法的语言数据库,没有特有的民族文字可以采用声像等形式,建立汉语和科学地理信息观测记录和少数民族传统认知的对比模型,发现差异,并用大众熟悉的汉语和科学为尺度,来丈量和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和认知。利用差异模型,不仅可以利用汉语和现代科学来对比丈量和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信息,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礼仪习俗、民族天文历法等也可以被科学的观测比较,被较“通俗”的手法记录。这样的方法,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除了差异模型的建立,另一个案例“阿富汗难民营文化记忆的虚拟重建”也为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借鉴。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沉浸式仿真系统,在这个环境中以可控和不可控的方式再现难民营的情况,这个系统的建立,需要结合历史学、建筑学、政治学等学科来共同完成收集资料等环节,最后完成的系统可以是导航式的,也可以开发成人文游戏等,在这个案例中,用户的参与和反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系统可以通过扩大用户,利用交互性,来扩大“研究者”的范围,创建另一种形式的“学术社群”。结合这个案例与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来看,也可以通过虚拟重建来再现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内容,通过在高校等单位使用这样的系统,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参与性,促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记忆保存和传播。

3我国数字人文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3.1我国数字人文发展现状概述

数字人文作为一个舶来概念虽然进入中国只有大概十年时间,但是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基于这些成果,可以看到数字人文更广阔的可能性,但要实现这些可能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国第一篇有据可查且被广泛认可的介绍数字人文的文章是武汉大学的王晓光教授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数字人文”这个概念也迅速进入广大学者的视野,以此作为主题的文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学术期刊上。数字人文进入中国,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是从研究的自身需求出发的,王晓光教授在《“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一书中就曾提到“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将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和前沿集中介绍给国内的人文社会学者以加快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并且“中国与西方的人文研究相比,大陆的学者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并不算落后”[2],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有用数字方式来处理文本的相关研究,在“数字人文”这个概念进入中国之前,国家机构、高校、图书馆、研究者及商业公司已经在关注数字转向过程中所带来的知识生产问题,在现在看来,过去的很多人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和技术的交叉应用都属于数字人文的范畴。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我国的数字人文实践在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应用和数据库的建设方面经验比较丰富,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比较有限,首先在数据的获取和开放方面,由于资金和很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数据库都是付费使用的,这样一来,由于昂贵的使用费用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虽然创造了经济收入,但不能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其次,尽管在应用和研究方面数字人文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根据中国教育部社科司统计,大陆教育系统内有729家人文研究机构,在这之中没有一家将数字人文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和方向的机构,也没有以“数字人文”为主题的连续性研讨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也没有资助过任何以“数字人文”为主题的研究项,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目前数字人文发展面临的挑战。

3.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现状概述

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由各民族的历史交织、融合而成的,所以,历史的传承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发展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但在这之中,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存在许多难题,比如历史遗留的民族特色房屋建筑、民族雕刻绘画和民族手工艺品等难以修复保存;民族语言、民族神话传说、民族谚语、民族乐器、民族体育、民族饮食、民族礼仪习俗和民族天文历法等难以传承、传播,在这样的前提下,民族文化很难再得到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学者和各方面作过很多努力,比如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在做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项目,主要做少数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其最新成果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与文化研究》(2014卷)和《民国荔波县志稿》(潘一志著)两部著作整理出版,在馆藏方面,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了“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等,这些珍贵的古籍记录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历史、习俗等等丰富的内容,十分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古籍的特殊性,使得古籍中的内容并不能让大多数学者便捷地获得,这样一来,古籍的研究工作就有了很大的客观局限性,很难广泛地展开,古籍中记载的内容也就难以加以利用。除了古籍保护和利用之外,少数民族文化在生活中的保护和利用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云南沧源翁丁佤族文化的传承,地理环境的封闭使得翁丁村成为了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但同时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使得翁丁村的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都会选择外出工作赚钱养家,佤族没有文字,传承人对于佤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目前翁丁村佤族文化的传承人只有四人,均为中老年人,翁丁村的佤族文化无人继承,面临失传,没有传承人和文字,翁丁村关于佤族的文化将难以详细考证,长此以往,相关的文化保存和利用工作也将难以开展。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项目和云南沧源翁丁佤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个别性的,在一定意义上它们都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一些局限,学者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相关内容时需要获得数据和信息,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有传承人,这些问题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4基于数字人文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根据我国数字人文发展的现状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现状,笔者产生了以下的思考:第一,针对数据的获取、开放和利用率,可以建立更多公开或者使用价格更低的数据库,并且利用因为在商业应用中十分多见从而被大家熟知的的“词频分析”(一些购物网站通过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搜索词条来进行购买广告的“定制”推送,这样的广告据统计有效地提高了顾客获取商品信息的效率和购买率),来发现和观察许多数据资料中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总结出一些研究内容的规律性,利用分类等方法提高研究和应用等效率,在少数民族古籍的研究中就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数据库然后利用词频分析来得出一些相同或者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古籍内容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这样也许可以通过同一时期或者同一地区之其它古籍中的相关信息填补另一些古籍中缺失或者比较难以考证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用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古籍研究效率,还通过互相佐证、互相考证等应用提高了古籍的利用率,这样的数据库也使得学者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第二,关于数字人文的专业研究机构少和各种资金投入倾向不高的情况,无论是一类学术研究还是一种技术开发,它的价值和需求性永远都是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正如这篇文章提出的将数字人文运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如果数字人文获得比目前更深更广的运用,对更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数字人文就能够获得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更多资金的投入;第三,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除了建立数据库,绘制差异地图,还可以同样利用词频分析研究媒体对于少数民族的报道中的偏向性和媒体建构的少数民族在大众传播中的形象来传播民族文化并发展旅游业,比如在媒体关于翁丁佤族村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相关词汇是“原始群居村”其次是“保存完整”、“中国最后一个”等等,这些词汇都是媒体在报道中塑造的翁丁村的形象,这也几乎会成为人们印象中翁丁村的形象,在新媒体时代,广告的接受人群和效力都是十分可观的,那么在关于翁丁村旅游项目的宣传中,就可以利用这些高频词塑造翁丁村的特色形象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从而使得翁丁村的经济得以发展,经济收入提高了,自然就能吸引到一些年轻人留在翁丁村,学习和传承佤族文化,不仅如此,经济收入提高了,民族文化保护中所需要的资金就不用完全依赖国家拨款,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第四,除了上文提到的种种应用,数字人文中还有很多模块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可以利用可视化和数据设计来建模制作仿真环境等,在教学和宣传等各种活动中加强解释、分析和体验的效果,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和宣传效果;我们可以制作地理信息系统和体验式导航,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不再受到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一种易获得且体验感十足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制作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人文游戏来虚拟更有趣味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高度的用户参与性来提高用户对一些叙事复杂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的了解。利用可视化、数据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体验式导航和人文游戏的制作,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范围,加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效果,这样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保存形式,还是更高效的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方式。

5结语

在党的报告中多次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对于我国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是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研究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像数字人文这样的应用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和提供,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到很多新的思路和问题的解决办法,科学的研究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笔者认为,在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应用中,“数字”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一种实现人文学科和现代科研需要的手段,“人文”是不变的核心,我们利用这样的手段,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基于数字人文去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既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又响应了我们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题的。

作者:熊凌 唐伟鹏 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