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程范例

日语课程

日语课程范文1

关键词:日语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1课程改革背景

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初,我国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高校仅有10余所,在校生数量总计不超过700人。而后,中国的日语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期,高等学校日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日语专业的迅速增加是最近十年的最大亮点。据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的最新统计,现设立日语专业的大学已达680余所。不仅如此,日语专业硕士点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已由20世纪末的22个增加至如今的60余个,博士点数量虽然仍不多,但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这种背景之下,日语专业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冲击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次,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日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日语人才不仅仅要会日语,更重要的是要能用日语去工作,即“日语+X”人才将更要受欢迎;再次,学生学习行为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代学生从小学阶段已经逐渐习惯数字化教育,获得知识的渠道广泛而迅速,更迫使日语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更新教学理念

新国标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对日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1基础日语课程中的道德导向

日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精神。在现有基础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对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在外语教与学当中“中国情怀”的培养有所缺失,体现在对日本社会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但是一谈到本国历史就“哑口无言”,这就要求在基础日语教学阶段适当与高中阶段历史人文教育有所衔接。

2.2基础日语课程中的文化导向

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日本国情相关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现有基础日语基本停留在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学习层面上,大部分教师更注重日本国情的介绍和导入,但是在中国文化知识方面往往提及较少。基础日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在基础教学的同时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

2.3基础日语课程中的能力导向

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现有的基础日语课堂,可以说仍旧停留在传授知识,教师主宰一切、学生一味聆听的层面,近年来高等院校在积极推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一言堂”现象仍然普遍,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学生的“从属性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是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能力,遵循切实“以学为中心”的原则,开展互动式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高年级阶段各种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3教学实践

本着以上原则,笔者以零起点的日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基础日语Ⅲ》为主要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3.1转变教师角色

在《基础日语Ⅲ》的课堂上,学生已经有一年的日语学习基础,能够进行初级的听、说、读、写,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继续传授基本语言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以及进行语言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上设计讨论时间,使用对分易进行随机分组,指导学生使用刚学过的单词句型进行课文内容的相关讨论,并且教师随机加入某个小组,不仅只是聆听学生的发言,还可以随时作为组员带动讨论,深化讨论内容,提高讨论水平,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地交流,促进相互学习,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对日语以及日本文化探究的渴望。使教师在课堂上向学习的引导者、语言交际任务的设计者进行转变也成为可能。

3.2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基础日语Ⅲ》课程中,教师不应过度强调语法理论知识,而应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同时也要强调输入和输出并举,以输出为驱动,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下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能力。引入任务教学法,设计多样化的真实语境交际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对语言的兴趣、成就感和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每节课的开始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1分钟演讲,演讲内容自由,但是要求具有时效性,跟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关,要有思考、有感悟,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就演讲内容进行随机提问,这就更加考验学生的即时应变能力。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钟发言时间,但是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要有写作能力,要有清晰的发音让别人能够听懂,同时也要听懂别人的提问,临时进行语言组织进行回答。作为听众,更是要求能听懂并且能思考才能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受到了大多数同学所欢迎,并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以上的学生乐于进行这种学习方式,表示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锻炼了听、说、写的综合能力。

3.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目标语言国的文化就没有办法真正学好这门语言,而不真正了解本国文化更是无从谈跨文化交际,在此过程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每段语言的背后,都要让学生感受、了解另一文化的特征,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语言和思维上的真实表现,适当发起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思辨能力。选用的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经典日本语》(第三册),其课文大多节选自名人名作,内容有深度、有意义、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启发性,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得非常有兴趣,乐于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并且还有学生主动进行对原著以及相关文章的阅读,表明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可以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

3.4探索立体化教学方式

在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外语学习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便捷。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移动平台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老师、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与学平台。除了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外,还积极利用专用微信群、对分易教学平台、电子邮件等进行教学信息资源的,并及时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发现不足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意见。使每位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5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基础日语Ⅲ》的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期末笔试比例下调至40%,而其余60%则分配到平时课堂表现中,实施多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作业(占总分15%):教材习题以及配套习题。(2)课前1分钟演讲(占总分10%):内容可以自由选择但必须为原创。(3)课堂讨论(占总分15%):以小组讨论为主,个人发表为辅。(4)调查报告(占总分10%):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堂发表。(5)参加各种形式学科竞赛(占总分10%)。(6)期末考试(占总分4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考核。通过这种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擅长口语的同学在课堂讨论中踊跃发言,不太擅长口头表达的同学则能在撰写研究报告上显示出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参与此次课程改革的课程班的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比赛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平行班,平均参赛次数均超过1.5次。

4总结与反思

从总体上来讲,此次针对《基础日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可以说获得了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以往同期学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积极思辨,逐步向探究型学习迈进。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作进一步探讨:首先,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但是对于少数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或者胆子小,不敢发言,在改革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需要有更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最后,这种课程的改革和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摸索、实验以及更新观念方法,使课程改革得以进一步地深入。

参考文献

[1]郝慧敏.高校日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

[2]张琴芳.基于日语能力考试改革的日语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

日语课程范文2

关键词: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导入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以后,教育部等部门不断发文要求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工作,全国高校也陆续号召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笔者所在的云南大学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多次举办相关讲座,要求教师参加学习,提高育人意识,同时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就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挖掘,课堂授课中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等问题,组织教师多次研讨,并开展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组织教师学习。

二、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日语是主要学习对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日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摄取日本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也在传输日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文化气质、价值观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能从中日文化比较的视角进行讲授,而是单方面进行日本文化介绍,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就会很容易忽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一味崇拜日本文化,崇洋媚外,甚至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从国家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号召和日语学科特点出发,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中导入课程思政元素非常有必要。

三、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导入路径

(一)抓住入学和节假日节点,选择适当时机导入

大学日语课程的学生来源于全校非外语专业,并且从大一入校起就开始学习。学生们初入大学,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并且彼此之间互不认识,日语课程也是零起点开始授课。因此,开学第一堂课,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此时,教师应适时将思政元素穿插其中。教师可抛出问题,如“为什么要上大学?”“青年一代为了什么而读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刻苦读书,努力奋斗,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此外,在各种节假日前后,可以发起有关节假日的话题讨论,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下基础。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9月18日,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爱国影片和纪录片,引导青年一代了解历史,勿忘国耻,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严选精选导入内容,优先结合地域特色资源

各个高校所在的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以笔者就职的云南大学为例,它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云南作为边境大省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其自身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云南是“一带一路”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丽江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同时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教师可在开学第一课中,为学生简要介绍丽江乃至云南的区域特色,使学生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同时加深对国家“一带一路”及民族政策方针的把握,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态度。流经丽江境内的金沙江,到了石鼓镇后因山崖阻挡便掉头急转东北而去,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转弯,长达数十公里,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选取“长江第一湾”进行简单拓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长江和黄河的认识,增强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丽江境内的石鼓镇有红军长征纪念馆,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教师可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的时候,就丽江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利用教材辨析中西文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1.以名词入手,辨析中西文化异同

笔者就职的云南大学大学日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八课单词表中有“桜(さくら)”一词,该词意思是樱花。提到樱花,必然会让人联想到深深渗透着樱花气息的日本文化。日本人酷爱赏樱,可以说日本人都有“樱花情结”,樱花作为日本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那么反观中国,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最喜爱的花是什么?这些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它们反映了中国人的哪些精神特质?如中国人喜爱梅兰竹菊,因它们清雅淡泊,品性高洁,具有君子品质。中国人也喜爱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高贵。中国有哪些关于花的名诗名句?这些名诗名句又体现了该花怎样的高贵品质?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寓意是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是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通过以上探讨,使学生认识到高贵品质的养成必须靠自身不断磨炼,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品质。同时,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只有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增长本领。从而培养学生勇毅笃行、艰苦奋斗的品质。在讲到“相撲(相扑)”一词时,介绍相扑是日本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同时引导学生与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作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在讲到“歌舞伎”一词时,可以对歌舞伎中的舞台、服装、化妆、音乐等进行介绍,同时将中国的京剧与之作对比,引导学生就歌舞伎和京剧的异同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以句型入手,引导学生头脑风暴

《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十九课语法部分中有“~たり、~たりします。”这一句型,该句型在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时可以使用。教材中在此处设置了“日曜日はテニスをしたり、映画を見たりします(星期天打打网球,看看电影)。”这一例句,教师在讲解完该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该句型描述自己的周末生活或者寒暑假生活。学生必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回答之后,可对大家的假期生活进行简单总结,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如何健康快乐地度过假期。比如,运动、阅读、学习等活动也应合理地安排进自己的假期生活中。读书明人智慧,运动强人体魄、坚人心智。通过思考探讨,无形中使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生活观,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成为一个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人。在讲到句型“~ことができます(能……、会……)。”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自己具备的能力。在学生描述完自己的能力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身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弥补。使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能力。从而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十五课课文中的会话主题是“ご家族は(您的家人呢)?”,文中木村讲到自己是三口之家。此段会话折射出现代日本主要的家庭形态,即“核家族”,指只有父母亲和孩子的三口之家。教师在讲授该会话中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应注重对文中“核家族”的现象进行介绍,进而分析日本家庭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过渡到对日本社会少子化、老龄化等现象的介绍。在此过程中,注意与中国的家庭形态、人口变化等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二胎政策出台的背景。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分析中日家庭观的异同,培养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和爱国爱家情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讲到会话文“祇園祭はどうでしたか(您认为祗园祭怎么样)?”时,介绍京都的传统节日祗园祭的同时,可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重阳、七夕等,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从而思考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以习题入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日语课程范文3

关键词:旅游日语;项目教学;优化措施

一、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在旅游工作环境下的日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的旅游服务技能,需要把日语与旅游专业结合起来,组织一系列有实务性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日语实用能力的目标。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当中。项目教学法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在典型性的旅游交际情境当中,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项目教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基于旅游交际场景深入实际的解决日语应用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和应用已有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运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主要采用课堂与现场教学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日语语用技能,是在学以致用原则下组织开展的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促进学生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学习的基础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对项目活动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根据项目任务需要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学生收集项目的背景信息,了解旅游项目活动的基本情况,制定具体的交际活动方案,首先,由教师主导成立项目活动小组,对组员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其次,根据项目的特征研究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行动方式,着力在教育信息技术的配合下分析学生开展项目实践需要做好的具备准备工作任务。第三,还要完成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的日语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适当的分组,从而保证所有学生在日语场景练习项目中均可以参与其中。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扮演双师型的角色,既要在理论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又要优化教学活动的方式,注重融入学生的职业生涯体验,以学生的具体工作为参照设置课程任务,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保证课程任务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的限制。课程活动必须与工作任务匹配。教师应当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中编制课程活动的项目内容。着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履行工作义务的机会,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时应当涵盖所有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涉及的所有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效果。教学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应当保证项目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做到以典型的工作场景为素材,选择与学生专业兴趣相符合的项目内容。项目还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应当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教师还要促进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环境,达到锻炼学生语言技能的目标。项目教学的关键在于有一定的参与性与启发性,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日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作为提高学生日语技能的教学手段,项目教学还要达到可以评估的效果,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评估,达到构建日语教学体系的目标。根据《旅游日语》课程特点,可以教学时设置一完成一次旅游活动作为总体项目任务,根据活动的特点分为机场接送、酒店服务、购物服务、餐饮服务与景点导游等几个项目。每个项目双涉及到景区、酒店、行车途中等不同的场景,涉及到具体的预约登记、酒店入住、景区导游等具体工作任务。教师在组织这一系列活动时还要形成良好互动空间,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辅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第三阶段(评价阶段)

应当根据日语课堂实施情况组织开展项目教学的评价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与测评的重点进行量化考评。在考评的过程中注重运用生成性评价的方式,强调围绕着语音、语言准确性、规范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进行评价。并且重视考查学生表现出的合作能力与组织创新力进行考评。

三、教学反思

(一)教材

教材应当具有典型性、场景性、创新性,强调根据旅游工作的业务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新颖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应当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进行教材优化,进一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自编教材。

(二)教师

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对教师的沟通、指导、组织与应变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能力。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设置典型性的项目任务场景。项目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双师型的导师,做到教有较强的实践表达能力,能够设置丰富的旅游操作场景。教师还要发挥能动性,对教学活动给予良好的指导,促进师生有效沟通交流。

(三)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的关键在于优化考核标准,重新审定考核的目标,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立体化的考评体系。应当保证项目的真实性,体现项目的引导性,做到留意学生的创新需要,达到有效查证资料的目标,帮助学生及时的找到答案,促进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获得创新性的成长空间。

四、结论

项目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所有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参与项目活动,基于典型性的旅游活动场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典型场景中学会分析、应变与合作,从而在职业化场景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有效适应职业场景,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育东.我国项目学习研究:问题与趋势[M].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日语课程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日语;课程设置

一、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原则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仍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因此旅游日语教学也主要是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旅游日语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提升学生与人沟通能力,让学生得涉外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具备更好的接待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用性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以职业为导向,因此旅游日语教学必然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进程相一致。那么,在旅游日语课程设置就要合理调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对旅游管理知识有明确的认知,也可以自如的运用日语为客人提供有质量的服务。经过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旅游日语课程设置为了贯彻实用性原则,并不会开设过多的专业理论课程,更多的是实际操作课程。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将传统理论教学比重不断缩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实践氛围,这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性

在高职院校不断改革进程中,不仅强调要凸显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要与时展相结合,确保课程设置的发展性。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的外语语言基础较弱,在学习旅游日语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日语课程设置必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可过于急躁,而是应该循序渐进,为学生日后进行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过于重视日语等级考试,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切实对学生将来就业有一定帮助。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早强调等级考试的重要性,不仅会使得学生在筹备考试中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较强,而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为了确保坚持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发展性原则,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等级考试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形态,将提高自身沟通与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考级辅导,这样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之后,便会大大提高自身的通过率。所以,在旅游日语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应在坚持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将理论课与拓展课相结合,确保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三)延伸性

高等职业院校相比于本科院校,其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既要考虑教学的全面性,也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针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在较短的周期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旅游日语知识,但这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将学生送入到企业一线工作中。因此,现在高职院校都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两年专业且系统教学的教学,剩下一年深入到企业对口岗位进行实习。通过两年学习,学生具备了基础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后,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才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高校在开展旅游日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外延性原则,这样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奠定稳固基础。

二、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活动开展需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并且要充分考虑教学环境的复杂化,并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其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针对此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最后不断完善旅游日语课程设置体系,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反复修订,从而确保课程设置过程不断完整。

(一)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来战旅游日语教学的前提,其使内部只是相互关联,最为重要的是在发展进程中会相互制约,这样才能保证各要素之间会更加协调。合理的课程结构主要从三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开设的课程合理,在旅游日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不仅要掌握旅游专业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一种语言,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校必然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要合理安排旅游课程与日语课程,不仅要开设旅游概论。导游服务与技能与政策法规,也要开设与酒店服务及管理类的课程,例如:餐饮。客房等,这些都是旅游专业基础课程。学校在开始日语类课程时,就要充分考虑语言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译能力,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日语与旅游知识相结合,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导游日语类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酒店日语类知识,这样对学生掌握日本概况有着很好的帮助。其次是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学校应该根据旅游日语岗位的人才需求调整课程顺序。现今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先开设旅游类概论这类课程,而后在学习后半段加入酒店管理这类内容。在开设日语类课程时,学校往往都是先开设日语基础知识教学类,而后在日语学习的后半段加入旅游的内容。最后是促进各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加有序,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学校就应该协调这些课程的关系,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内外部衔接均更加有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大大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影响学生对旅游日语知识的正确认知。现阶段课程内容的丰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确保课程开设的多样性,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公共基础课,可以将培养学生旅游日语兴趣类课程放在这里,这提高学生学习日语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是专业基础课,就像是旅游概论以及日语读写类课程都属于这类,这是学生深入开展后续内容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前提。第三是专业核心课,旅游与日语结合类课程为教学的核心,这是保证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课程,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第四是专业选修课,学校应适当的为学生加入一些日语演讲类课程,这类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这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五是公共选修课,虽然高职院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同样也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添加一些文化相关类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也可以加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这样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是要确保课程开设的实用性,无论是任何一个模块的课程,高职院校在开设的过程中都应坚持实用性原则,保证这个模块之间的内容相互补充,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避免教材与当前社会发展脱轨,从而避免人才的培养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学校应合理丰富课程内容,这对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设置体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旅游日语课程设置不仅关乎教学有效性,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语言功底不扎实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也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时间有限这一问题。因此,在旅游日语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学校首先应建设完善的教师队伍,为课程设置提供师资力量的保障。其次应调整教师、学生与家长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在旅游日语课程设置中不仅要保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行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能融会贯通。当前阶段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感受到旅游日语的魅力,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子卉.高职旅游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103.

[2]周宁.关于开设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2):52.

日语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承担着对我国接班人和社会主要建设者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进行思政教学都是一种单一的形式。在高校中思政教学和通识课程教学以及专业课程教学,都是处于一种单一教学的存在,在进行教学中并没有进行一定的结合。所以,根据这种情况,高校在教学中都努力将思政教学向教学思政的方向进行有效的改变,并努力地将思想政治教学以及全方面的素质教育以及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日语专业可以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结合,并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2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2.1通过讲述语言文字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在高校进行日语专业学习中,主要是进行语言教学。日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日语的起源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尽皆知,在公元3世纪以前,日本所拥有的语言并没有进行保存的方式,人们只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讲解来进行深入了解的。例如,在“古事记”的文学作品中,里面的文字都是用的汉语进行描写。在公元3世纪之后,汉字和汉文化才逐渐在日本进行流传,日本人才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对日常的事物进行描写。他们主要是通过将汉文进行拆分,或者是对文字进行删除来变成日语。通过教师对日语来源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民族自豪感。所以,高校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中,学生需要保持则善从之的心态来进行学习。除了在日本文字当中,还有较多的词汇也是从中国引进到日本的。学生在进行近代日语学习中可以看出,如今日本常见的文字,大多数都是来源于中国的汉语,例如,“笨”“事”等多种字,还有部分是日本对中国汉字的模仿,从而出现的,在日本文字中还有部分是对中国汉字的简化。当然,我国除了语言之外在其他较多的方面对日语也有着加大的影响。其中较多的日语都是对汉语的模仿,所以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中,往往有较多的文字的意思和中国的汉字有着相同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汉语与日本文字的影响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并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其他语言所具备的影响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文字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语言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学生需要尊重每一种语言。

2.2根据案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中,包含着一定的中国上海发展情况的文章。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资料查询,并根据自身成长相关的事件来进行举例。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的生活来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变化,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成果。教师在进行“北京オリンヒツ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所获得的成就,并眺望2020年的北京冬奥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申办奥运会中出现的难处。还有在中国进行这一赛事举办中,遇到的政治压力以及西方的舆论。使学生明白,身为外语学院的学习,需要重视“颜色革命”,并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国家信息的保密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国家安全能力,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爱国情怀。

2.3渗透中国传统礼仪,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高校进行日本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国文化,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我国本身的文化自信。教师在进行“挨拶の言葉”和“元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前和课间以及课后的时间,来通过较为隐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我国传统的文化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挨拶の言葉”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我国相关的文化进行一定的教学,从而使学生通过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来对如今生活中的礼仪来进行反思,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教学的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这样可以有效的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弘扬。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有着较为悠久联系,所以学生在进行日本文化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在日本文化中加入中国文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如,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日本的新年主要是我国的元旦,日本人并没有春节,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有吃年糕和压岁钱的文化,这种文化与我国的文化是一致的,并且在日本的饮食中,拉面也是在我国拉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从而更加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通过对日本文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日本语言,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使学生拥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2.4通过解析社会现象,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中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良诱惑,这种诱惑对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受这种情况的影响,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拜金情况。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教师在进行“连休”教学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因为一个不良商家为了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在学校中出现“校园贷”这种违法情况。而高校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校园贷”,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并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养成正确的人身观。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以后更加有效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充分地在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高校在进行日语专业教学时并不能只是为了进行思政教育而进行思政教育,如果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中过于单一的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那么将无法有效地起到育人的效果,严重的话还会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日语课程中包含课程思政教学的元素,从而适当的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日语教学当中,并帮助学生在进行日语知识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提高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策略

3.1提升授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一,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有效地提高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需要明确教学中的育人目标,所以,在以上问题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的质量,并保证学生受到专业性教学。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教学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改正,使学生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并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学习。第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使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以具备创新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引导,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可以主动的融入学习当中,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第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还需要充分地发挥出学生主体的作用,并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并且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自身为教学主体的方式,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3.2注重“课程思政”的素材收集

教师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日语专业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思政教学素材的整理和完善。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进行知识的掌握。教师在进行素材整理中,不能过于简单和过于困难,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我国专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在进行教材的选择中需要选择活的教材,选择真的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不能只是依靠文字来进行教学。他认为,学习和生活应该拥有一定的共同性,是不可进行区分的。同样,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在学习中的情况来对家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进,并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这样可以通过将生活中进行素材的整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进行教学内容搞得选择上,教师可以从论文和期刊中进行文字资料的收集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进行整理,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安排,并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从而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中,并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用日语进行思考表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互动,并帮助提高日语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婧.“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途径探究———以“日本概况”课程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7):98-99.

[2]董海礁.高校日语专业簿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9):87-88.

日语课程范文6

关键词:日语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1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对人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高校的教育水平也是衡量人才培养高低的标准之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缺乏多元化思辨创新意识能力等。为此,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其中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关注。所谓通识教育是19世纪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在大学学习中共同学科的广范围学习是学生未来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需的。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应具备四种能力:一是思考能力;二是沟通能力;三是判断能力;四是认知能力[1],而大学是培养健全人格和民主社会公民的地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全世界有近100个国家已经开始了在高等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文科类通识模块课程更多地提倡人文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多元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人文厚重感,提高学生多元化思辨能力。它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专业教育来说更加全面与多元化,与专业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文科类通识模块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其多元化、各种角度的文化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拓展知识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通识教育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末才开始[2]。而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建设与实践研究起步则更晚[3],日语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研究更是很少见到。本文主要以鞍山师范学院日语通识模块建设与实践为例,对日语通识模块设置的必要性、模块设置的内容、课程设置的特征及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提高日语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2日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日语教育多以日语专业教育为主,忽视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即使有日语公共选修课,在公选课过程中,也存在课程资源不足,授课方式不灵活,学习方式较固定等诸多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知识经济对教育创新的要求[4,5]。日语通识模块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多语言沟通技能,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理解意识。学习了一门语言就相当于学习了一种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时打开单一的思维方式,开拓性地达到快速解决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日语通识模块课程不只是传授传统的语法语句,而是在这些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国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厚重感,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明晰的语言表述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择业技能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21世纪初,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各高校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创办了一些新的专业。鞍山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原有的第二外语、公共外语等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一步一步组建起来的。但日语专业在组建之初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了多元化、多语种广泛的涉猎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除了扎实的理论教学外,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选择了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实习基地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几年来,对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对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各个方面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方面要求后,结果显示,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具备多元化的思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必须依靠通识教育来实现。

3日语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建设的探索

3.1树立通识教育的观念

通识教育的观念是培养具有知识整体观念的学生,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将教学课程与就业需求相互融合,达到提高学生多元化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课堂教学中要以实际应用为重点、要让学生成为教学主导的教育观念。

3.2日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日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学习日语入门的初级枯燥期学会相应的单词和句型,通过视听说训练,将在国内接触不到的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以视听和现场表演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演练,达到在学习日语入门期即可以记住基础日语的单词和句型,又能让学生感觉到日本文化与我国的差异,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代入式地去阅读和理解日语。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还是张不开口或不敢张口,无法通过学到的知识进行正常的会话交流。所以日语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实用日语视听说”课,此门课程注意体现表达能力和实用性原则,力图通过各种场景内容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规范、自然的口语表达能力。课程以情景会话的方式,选取日本风俗人情的内容,使学生敢张口,张开口,顺畅地进行交流。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日本习俗相结合,逐步减少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因语言和习俗差异所产生的摩擦与误解,并激发学生对日本的社会、经济、习俗等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兴趣,可开设“日本社会のしきたり”课。课程内容包括日本社会常规惯例、文化风土人情等,授课形式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求教师授课时以情境教学为主线,全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3.3日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

通常日语专业教学以掌握日语基础知识和取得各类能力证书为目的,基础阶段以满堂灌的封闭模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思考,培养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往往不能胜任社会需求。采用通识模块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把学生带入情景学习中后,教师要先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自主讨论欲望,这样学生才会参与到创新性的讨论中。同时,授课时不能偏重基础日语的单词和语法训练,而应该在热门话题或中日问题的自由思考和辩论中穿插进基本的单词和语法训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自发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沟通技能,激发其创新精神,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3.4日语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学校的师资队伍因年龄、资金等多种因素接触到实时的日语环境较少,所以在日语通识模块课程的实时授课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日语通识模块课程的授课教师及时、快速地与日本现实社会环境对接。要做到这点,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出国研修的支持力度,以开阔教师的综合性视野。也可以长期聘请海外优秀学者来院校为老师授课和讲学。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深造与继续学习,以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3.5日语通识模块课程自主教材和选用

日语通识模块课程要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往的课程教材,多偏于书面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尚未成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学院根据日语通识模块课程培养目标和方式的要求,选择了人文知识厚重、更多元化多角度、内容丰富的优秀教材。在以日语语言为主线的前提下,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合理补充教学内容。

4日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征

4.1注重实践性

日语通识模块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所以,无论是在教材的选用还是情景教学的讨论题目都要以实践性为重。教师可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在教学前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发展动向,特别是与中国相关与今后相对应的用人单位相关的知识。

4.2注重实时性

实时的日本社会环境和实时的日语语言交流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学习日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老旧的影音资料和不能体现当代日本年轻人的流行语言是无法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日语通识课程在选择实时教科书时,可以考虑从日本网络媒体获取最新的流行资讯和语言表达方式,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4.3注重能力提高

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是在以BPO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改革。开设的基日视听说、日本社会のしきたり、实用日本惯用语会话、日语能力语法与实训等课程,也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创新视角。同时,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前要准备好与学生互动讨论的题目、情景对话等提高进学生应对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日语通识模块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面的拓宽,培养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理解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无法否认的是部分学生尚未正确认知此问题,而部分教师的授课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师范院校日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日语通识课程所营造的宽松氛围,加强学生的国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6]。

参考文献:

[1]沈文钦.通识教育的观念与模式在“二战”后的全球扩散[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92-94.

[2]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4):84-88.

[3]彭蜀晋.师范院校开设通识性跨学科课程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4):41-45.

[4]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130-133.

[5]彭红梅.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管理,2008,(7):85.

日语课程范文7

由于对科技教育诸多方面现况的探究都必须从其所属的“课程标准”入手,所以在对日本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概况作出介绍之前,有必要先对日本整体的学制及其各学段“课程”的标准作一了解。众所周知,同我国一样,日本采取的学制也是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高中以上的学段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以,这之后的学段存在着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院两条轨道。另外,日本的教育体制也是采用中央集权制,其最高的教育主管部门———文部科学省会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分别制订出专门的课程标准,也即前面提到的《学习指导纲要》。日本的《学习指导纲要》(后简称“纲要”)通常会每隔10年修订1次,最近的两次修订就发生于如前所述的1999年和2008年。2008年最新版的“纲要”自2011年起,在日本各地的公立小学中全面实施,初中及高中则将分别从2012年和2013年开始实施。

在日本小学学段,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纲要”中科技教育的课程内容,仅涉及绘画、制图、模型制作等,这类似于在我国小学学段所开设的美术、手工以及劳动技能等课程的内容。相较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标———将这一学段的科技教育划归“物理”、“化学”、“美术”等相关的学习领域,日本初中学段的科技教育则被划归为“技术•家庭”的学习领域。对此,可以参见日本2008年初中“纲要”关于“技术•家庭”学习领域整体课程目标的表述。“了解生活当中基本的、必要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生活与科技的关系,培养具有创造力、实践力的生活技能和态度。”“技术•家庭”学习领域关于“技术”课程的“纲要”目标陈述,则更加可以佐证以上的论断。“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式的制作学习活动,了解,掌握‘材料的加工’、‘能源的转换’、‘生物的培育’,以及‘信息科技’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科技、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养成能够正确使用、评价各种科技的能力和态度。”十分明显,日本初中学段的科技教育极为强调科技教育与日常生活科技的关联性,及其教育成果的实用性。

由前述可知,日本高中及其以后学段涵盖着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所以高中“纲要”中的课标也就分成了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其中,在普通课程中包含有语文、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外语、劳动技能、信息以及综合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中部分被设定为基础必修课,大致占高中毕业学分的一半,其余学分则可由各校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开设各科目程度更深的选修课程。诚然,日本的普通高中并无类似于其初中学段的“专门”科技课程,当中只有科学、信息(情报)类课程,包括“物理科学”、“信息社会”、“信息科学”等有关科技的课程⑦。较于我国高中学段的课标来看,其课程的总体规划,在与生活的关联性及其本身的实用性方面无疑是“略胜一筹”的。

随着历史的推演,日本中小学科技教育在课程方面经历过两次较大的改革,这里主要以初中科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作出说明。在日本1989年版的初中“纲要”中,技术课程包括有木材加工、金属加工、电气化、机械基础、信息技术、植物培植,等等。此时,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修满70个学时方可获得学分,三年级的学生则必须修满70~105个学时。到了1999年,“纲要”中的技术课程将过去的木材加工、金属加工、电气化、机械基础、信息技术等整合成为“技术及制作”课程,并且把原来列为选修项目的信息基础课扩充为“信息与计算机”课程。此时,一、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必须修满70个学时才可获学分,但三年级学生的学时数则大幅度缩减为35个。2008年版的“纲要”则又将1999年被整合成技术与制造的课程给予分割,重新划分成为材料与加工、能源转换、生物培育,以及信息相关技术等四大主题。

从1989年到1999年,技术类“纲要”的变化比较明显,其课程架构除了由传统工艺教育转变为偏向科技素养教育的内容以外,也对信息与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给予更加清晰的阐述。同时,还对其学时数给予相应的增加。这样的改变,是由日本整体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加之“双休日”政策的实施,宽松教育理念的普及,及受到当时美国科技教育思潮影响而导致。日本2008年“纲要”的修订,则是基于对宽松教育理念及其结果的回顾和反思,把原本被缩减了的“技术及制作”课程内容重新拾回、拆解,并扩充为“材料与加工相关技术”、“能源转换相关技术”及“生物培育相关技术”等三大主题课程。“信息与计算机”课程也整合了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等基础认知的课程。针对网络时代的要求,而加入信息伦理及数字化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由此,凸显有关信息通讯伦理等方面的议题在当今科技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综合上述对日本科技教育课程在不同年代的比较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其课程改革的三个特点

第一,课程改革把工业技术取向转变为科技素养取向。很明显,日本科技教育“纲要”修订较大的一次转变发生于1999年,由重视技术及职业培训的工业技术教育,转变成为以培育国民科技素养为目的的科技教育,传统的实际操作活动比例大幅降低,课程内容也变得较为宽松和浅显。到了2008年,“纲要”虽把原本被整合的技术与制作课程比例再度提升,并修正出较为具体的课程架构,但主课程内涵与精神却没有太大的变化。#p#分页标题#e#

第二,科技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日常生活实践技能的养成。目前,日本的科技教育还是以培养国民日常生活必备的科技素养为主,这一点由其所设计的材料加工、机具使用、作物栽培与信息运用等课程主题即可明确,这样做旨在使学生具备生活必备的科技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此种教育并没有特别强调科技课程与科学、数学等领域课程的连接,而是强调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各种具体技术的训练,对于科学技术学理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似乎不大强调。

第三,科技课程规划以初中学段为主,没有与小学以及高中学段连贯起来。日本的科技课程以初中学段为主。小学学段虽也有绘画、制图、模型制作等相关课程,但并未开设独立的科技课程。高中学段在普通高中仅设科学、信息课程与之关联,没有连贯的科技“专门”课程。所以,小学、高中学段除了一些零星课程外,学生仅能通过在“学和时间”中的研究型课程来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

前述就日本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其课程的改革以及特点进行了叙述和简析,以此可以对我国中小学学段科技教育的实施、改革和发展萃取出以下几点启示。

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目前,我国的科技类教育课程中充斥着一些晦涩不易学或者与学生社会生活脱离较远的内容,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日本中小学的科技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实践紧密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会成为科技大国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其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和课本为唯一知识来源的状况,让课堂变得更加社会生活化。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尽量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家庭、大自然等各种本真的生活场景中,去获取“实际”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在某一学段建立较完整的科技教育课程“标准”。借鉴日本的科技教育改革,我国的科技教育改革也应有计划地进行科技教育内容、课程标准及能力指标的相关研究,以建立起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日本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前,相关部门都会对适合于国家整体情境的课程架构作出一定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作微小的修订,但国家整体教育及课程架构却不会轻易地大幅度变动。我国科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定需要经过长期且严谨的教育改革研究,由此找出真正适用于本土情况的科技课程架构,进而在软、硬件等配套条件和措施方面进行有效调整。

日语课程范文8

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相对于已经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而言,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正在探索中发展。本文主要根据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分析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及现有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课程设计;培养方案;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莫言在两会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提出的改革方案必定又会掀起另一场风波。由此可知,对于基础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那么对于发展国家的高校来讲,这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于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来讲,课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着自己的前途,作为一名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Nunan(1988)曾提出课程设计具有决策、实施、检测与评价、研究和创作等五个方面的意义。束定芳(2004)也针对课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国在课程设计和大纲制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对待课程设计、大纲制定以及培养方案。罗尧成(2006)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本质很难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无法将知识结构进行内化,课程体系陈旧老化、经验化等问题。在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Long首次提出在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肖燕、吴念(2006)也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置入学习者母语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在课程设计尤其在外语类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李虹(1998)认为,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改革热”,课程逐渐开始转向一个可观的趋势,但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结构分析

陈坚林(2011)认为,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依赖于课程的结构设置。

(一)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对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向复合型素质人才方面发展。从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当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为了成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同时也应培养学术兴趣,这就需要将学科知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课程结构来看,其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模块,且对应学分分别为12、10、6、8分。其中,实践教学是唯一一门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课程,不可或缺,这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总之,课程结构的设置以全面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导向,不可忽略其合理性。

(二)课程与学习需求

对于课程设置者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需对学习者的目前知识水平和需求方面加以考量。就目前课程设置而言,李倩(2014)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但仍有近40%的学生认为这两者不太一致。应培养目标要求,学习者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实际上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之间却出现了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上。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实践性课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短;同时还指出目前的实践性课程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实践性课程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石慧(2010)认为,对学习者需求方面而言,教育体制应包括四个模块:知识学习需求、能力需求、授课方式需求、教学实习需求。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可知,学生最终将成为一名教师,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自然成为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学科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均与未来工作有紧密联系。“改革热”后的授课方式应多样化,以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与技能。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课程主要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及目前课程设置结构与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然而,课程设计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从这方面着手,在发展中寻求进步。

三、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课程设计受诸多因素影响,归结起来为以下两个方面:课程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课程环境

当代社会对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课程设计的目标,进而决定了跨学科课程综合设计的必要性。因此,课程目标、跨学科综合、社会需求等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起着制约性作用。课程目标不仅对教材的选择,甚至对老师的教学设计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目标成为基础内容之一。合理的课程设计必须严格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显示,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是一个集众多学科为一体的培养或教学体系,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课程作为驱动学生掌握技能、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该培养目标,创设有意义的学科。另外,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具有专业指向性,未来会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众所周知,作为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特点。因此,课程设计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打造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新的课程观对以往的课程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大部分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本科所学的都是英语专业,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前者调查数据显示(李倩,2014)40%的同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贯通。对于英语专业的教育硕士,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好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其中也反射出认知科学的观点。王寅(2007)认为,我们应该在认知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感知需要的技能,进行学习和推理,与其他领域事物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因此,课程设计需要关注学科发展,适当地将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整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控制技能,这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计。目前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体现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该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不能顺应社会需求。实践性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时间短缺且只是流于形式,对英语专业教育硕士而言,这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实践课程的形式太单一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知,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社会需求,保证其实践机会。高校可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加教学实践,使其真正接触课堂教学与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授课教师不仅应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了解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课程设计除了提高英语教育硕士的社会实践外,还必须考虑不同时代对英语教育硕士需求的差异。作为高校的英语教育硕士,必须有其不可替代性。除了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以及教育能力。现在中学中普遍存在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并偶然。为什么在中学中仍然会存在教师学识渊博,学生一无所获的现象?这样看来,我们的英语教育硕士继续深造似乎显得很有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着重关注如何培养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教育中的缺口弥补以往课程观存在的不足。

(二)人文环境

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人文环境也是重要的考查因素之一,其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课程设计者。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课程设计还必须遵循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作为英语师范专业继续深造,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汪洁(2014)认为,课程设置者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多样性,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特点,确定课程需求和该门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计划,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习能力不同,满足学生就业、继续深造以及个人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锻炼政治思维。另外,学生的个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课程设计应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对将已学知识进行内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的教学观已全面深入到高校,模拟教师角色、自主学习、多种观点讨论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贴近教学过程,全面感受并将知识进行内化,转换生成自己的经验,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讲授还是主要的习得知识的方式。虽然新的教育观推崇多样的学习方式,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适应并乐于接受教师讲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不断学习,知识储备不断丰富,教师对课程知识和课程能力的把握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教师通晓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除了知识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现代教育旨在培养多方面的复合人才,尤其是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研究证明,教师虽然对所教的课程理论研究很到位,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欠佳,这说明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课程设计要想提高其价值,还必须创建有潜力的教师团队,帮助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某一个群体或者个体手里,高校的管理也不例外。何小微(2007)认为,在课程设计的规划和设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学校的管理层,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苍白。一方面是管理层人员并非一定是该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他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专业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层对课程设计改革的执行情况会出现偏差。各高校管理层的传统观念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他们一开始接受改革,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现实条件以及经费等问题而中停。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何以能制定较好的课程?

四、结语

课程设计对学校以及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在认识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并能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改善,对我国的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各方面需求的培养;以学科发展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全面考虑在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综合水平,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受益,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

作者:唐莉瑶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3]陈坚林,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4]何小微.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与对策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6]李倩.全日制英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7]李虹.论高等师范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J].Ed-ucationExplorationNo.3,1998.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