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教育范例

农业职业教育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1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顶层设计,着力补短板、激活力、提质量,以尽早破解职业教育痛点问题。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先后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多个旗帜鲜明的行动方案,更是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足见,新时代背景特别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面对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如何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找准发展的着力方向是农业职业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超越是不同时代教育的共同属性,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应首先发力人才价值的充分实现,即带动学生的自我促进,使他们通过收获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自我获得感,赢得上进心和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乡村建设需要大量基础性人才和高级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参与,农业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也要引导青年学生关注乡村发展现实,实现从教学到认知再到实践的跨越。农业职业院校要深度开发人才培育系统,变革综合型农业人才培养理念,推动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向纵深拓展,培养大批农林技术“土专家”和种养殖能手;开创思政教学大空间,用蓬勃的实例坚定学生的信念,促使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投身乡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今年8月,100多支来自不同院校的包括农科大学生在内的实践队伍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全国上百个乡村切身感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使命。青年学子农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但对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职业院校利用暑假将思政课开到乡村生产生活一线,既能引导广大学子关注乡村建设,发现并尝试利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又能提升思政课的感召力,坚定青年学子信念,激励他们将职业理想实现融入到乡村建设洪流中,从而推动了学生自我实现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理应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作为自身“工具价值”的基本取向。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互动融合发展为农业职业教育注入了紧跟乡村发展趋势和建设需求的发展优势,把握优势,传递农业产业信息,推动农业产业链增值,提高农业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人员及电商、文旅、康养、体育等新兴业态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推动农业农村向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一是要做到教学紧贴乡村需求,并根据乡村发展的真实情况大力实施各级各类科技推广项目,将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要畅通“政校行企”合作渠道,将农业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共同培养主体,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乡村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持续为乡村输入专业知识过硬、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青年人才;三是要面向农民招生,破解农村产业一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且总量不足等问题。针对各地农业从业人员现状,创新“半农半读、农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农村人才提供系统化培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1907年该校设立以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育成天农、清农、清山、甘育系列小麦品种69个,天亚系列胡麻品种27个,获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1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干部和农业企业家,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农校。特别是近10年,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对接乡村振兴,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与中国农科院兽药研究所、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垦集团等校地行企合作,走“产学研创用”融合办学之路,在带动乡村地区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开创富农兴农新局面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业是知识型产业,各类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尤为关键。乡村振兴是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农业职业教育为解决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组织管理等多维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找准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的着力方向,方能带动农业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大有作为”。

作者:兰翔英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职业教育篇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2021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表达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其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增强适应性,优化类型定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从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不难看出,农业职业院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和广阔前景。农业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农业农村发展培养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农业农村领军人才。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应在重视农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农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农业职业教育应向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革新,应持续扩大专业涉及范围和学科应用领域,并有效引导农业职业教育面向更深层次改革,为我国抢占农业科技革命制高点造就一批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人才,让更多农业专业人才成为乡村产业振兴道路上的“大国工匠”。以河南省内乡县为例,内乡县将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不断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目前已通过开展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输入大量实用性技术人才。其中,依托养殖、机电专业,通过开展内乡职专与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牧原集团深度合作,实现了农业学科拓展、优化提档升级。这一举措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现代生猪养殖业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为当地乡村振兴输出了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专业型领军人才。

以创新能力为导向,培养精益求精的农业农村复合型人才。过去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被动适应性人才,欠缺系统型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入“十四五”时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战略方向。农业职业教育应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使教育链、创新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与社会需求融合互动发展。广大农业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系统专业集群建设和课程模块整合,有选择性地摒弃滞后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实现专业和课程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面向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农业职业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广大青年成就有意义人生。“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职业教育应带领学生用大历史观看待和理解“三农”问题,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社会责任、时代洪流相统一,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农业职业院校应从根本上触发发展方式和育人机制的系统性调试,用当前“三农”工作的新定位和新举措拓展教育空间,并将“十四五”期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民生各领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发展诉求融入到农业职业教育系统的动态调整中和各关键结构要素的教育功能定位中,以彻底扭转农业职业教育效能不理想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阶段“三农”发展对高质量技术型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助力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规模、结构及功能一直在动态发展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是重大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抉择是确保农业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大潮中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作者:费汝海

农业职业教育篇3

农业职业教育是“三农”发展的驱动力和创新力,可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人才供给,不仅有助于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减少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摩擦,还能为优化乡村人力资本、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2022年8月20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明确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职业教育倾斜,积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强劲职教力量。找出钳制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配置问题的合理途径,提升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确保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总量稳步上升。教育对公共财政依赖性较强,尽管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民务农的负担大大降低,但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失衡导致地方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不仅造成基础教育发展受阻,农业职业教育整体经费投入规模和增速也无法跟上时展步伐,农业职业教育各类资源严重不足。对此,各级政府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尽可能消除农业职业院校的制度障碍,为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扩充提供坚实的制度及政策保障。探索建立农业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扩充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来源途径,从根本上改善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2022年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和代表建议基层政府特别是财政状况不佳的地方政府,针对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制定统一规划,科学测算职业教育经费缺口,建立与农业职业院校培养成本、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机制,从而确保对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总量投入。

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农业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育资源投入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农业职业教育优化资源配置的现实路径应转向提升现有教育资源利用率,并通过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全方位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面对当前参与农业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较多的现状,各地应突出教育相关牵头部门的主导作用,做到在农业职业教育应有的办学场域内排除各部门各自为政的掣肘,借力多元化利益协调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现有存量资源的最大效应。2022年8月5日,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137号(农业水利类26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将继续指导各地相关部门统筹用好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并进一步提升各部门资源配置的质量与效益,实现对主要办学主体的资源辐射效应,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可见,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存量和资源增量两个方面,而资源配置的协调和资源利用的提升恰恰强化了资源存量和资源增量的衔接。一直以来,管理过程的条块分割与市场机制的弱化僵化并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外流动,农业职业教育的现实出路唯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但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往往显得有心无力。统筹谋划资源配置整合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农业职业院校内部专业结构及资源配置结构失衡,才能摆脱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总量不充足困境;横向协调地区、纵向协调城乡间优质资源,弥合供需错位,改善资源流动不畅,缓解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间的配置矛盾,才能充分激发宏观政策和政府投入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应。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职业教育;改革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毋庸讳言,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弱,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应对农业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更好促进农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1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1农业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弱

为了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像对报考农业专业的学生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以便提高农业专业的报考率等。但是,即使有这些优惠政策支持,由于农业学校社会影响低,农业学校仍存在招生困难情况,加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数量不足,质量差,造成难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1.2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

在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且在很多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与创新,像无人机技术、影像技术、3D打印技术等[1]。但是,在当前的农业职业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却并没有随着农业发展的进步而创新改变,还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老旧、教学内容落后的问题,使得农业与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脱节,致使农业教学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农业发展的需要。

1.3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在当前的农业职业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首先,在农业职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过多,而真正的实践操作教学则比较的少,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的农业实践技术,从而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2];其次,我国当前专门培养农业技能的机构比较少,除了学校之外,很少有专门的渠道可以进行农业方面的学习,而学生在进修完学校课程之后,就很难再接受比较系统的农业培训,这就造成了相关人才很难再进行自我提升,致使农业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2现代化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加大农业职业教育政策支持,深化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政府和社会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支持非常重要,为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具体方法如下:1)加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可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宣传,以改变人们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认识观念,并让人们意识到农业职业教育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解决农业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问题;2)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农业职业学校的资金支持,使农业职业学校能够在引进教学设备和强化师资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3)政府拓宽农业职业教育的途径,不仅使学生能够通过深入学习来提高自身农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使学校能够培养出更高学历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3]。

2.2改革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农业教育教学方式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还要改革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向学生输入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且还要创新农业教育教学方式,以增加学生对农业学习的积极性。1)从改革教学内容方面来说,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内容,将更多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引进职业教育的课堂,像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学习现代农业的知识技术,又能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技术灵活运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当中,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4];2)从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面来说,学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将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实习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农业知识,还能在实践实习中提高自身农业的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总结

农业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找寻合适的方法策略,积极的进行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使农业职业教育能为国家储备更多农业方面的职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拥民.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12):97-98.

[2]刘延军.现代化背景下的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4):276+278.

[3]杨勇.“互联网+”视域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38):46-47.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3

首先教学与生产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方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性特点。大部分江苏省各农业职业院校仍然以传统农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缺乏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课程内容。其次,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部分涉农专业的教师往往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对土地、对农业的感情不深,对农业生产实际不太了解,上课时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对于教授涉农专业的老师来说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场所,但是田埂间更应该是涉农专业的教师应该涉足研究的场所。农职院校培养目标有别于农业本科大学,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是农业职业院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要求学生去进行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求学生会实践、会操作。再次,各院校的领导过于考虑生源数量,过于考虑招生市场需求,重复跟班地进行着一些非农专业的建设,对涉农专业鼓励发展策略不够多,无法形成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解读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正规的日本农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和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中职)。农业大学校在日本共有42所,还有15所短期大学设有农学系。

(一)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日本对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政策较多

在新修改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规定,国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教育,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日本农林水产省管辖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其经费来源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拨款。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包括农业专业教师都需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业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尊重

学生的主体角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日本农业大学校和日本农业短期大学学制分为两年,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分为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较为广泛,有农产、畜产、林产、作文、外语基础、时事等综合课程。一般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基础课中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国际农业市场、国际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思维能力。专业课程中分为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日本农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每所学校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农场,面积最大有250亩,最小也有50亩。学生是学校实习农场的主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经常在实习农场帮忙,到大二时他们会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他们亲自在实验室或是农场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论文答辩过程中各专业老师会针对数据等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三)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最大的亮点就是专业课教材比较多样化

任课教师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没有统一的教材,全部由教师自编教材。这些兼职教师的聘用,有利于发挥兼职教师的潜力,给学院教学和科研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各农业学院采取灵活的实践学分制,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学生在外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实践都能得到学分。

三、艰难中寻求生存

(一)各院校要进行有效深入的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实训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以农为特色的院校需对现行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发展壮大符合现今经济产业化结构的涉农专业课程,不符合的需大胆摈弃,在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尊重社会事实,要将专业的发展紧紧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涉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环境的好与坏。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公平灵活的评价系统

无论是对待老师或者对待学生,都要尊重他们。在统筹规划学院涉农专业的评价系统时,对待实践内容的传授,对待实践内容的演习与实践,给予老师充分的肯定,给予学生充足的学分。只有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会乐于带学生去展开实践,学生会乐于参与实践,社会会给予学院一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三)形成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和农学文化

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不是空谈,更不是“作秀”。它要成为鼓励全院师生爱农敬业,奋发努力的精神支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终身奉行的宗旨是“学为农民,生为农民,造福农民”。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到了。当科学实验与经典理论相悖时,他更是敢于大胆怀疑与创新。当代农业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学生不能认为袁隆平离我们很遥远。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曾经也很平凡,最初他也仅是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的农学老师。因为他志向高远,因为他爱岗敬业,所以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每所农业院校都要将像袁老这样的老一辈的农学家作为学院的楷模典范去景仰,要逐渐形成自己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体系,老师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热爱农学,关心学院的发展。

(四)加强对外科技指导

自2009年开始,江苏省涉农学校专业教师直接被派到县(市,区),驻在村,实现学校与地方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教师与示范户对接,实施“三对接”政策。这是农业职业院校发挥传统专业的办学优势,集中人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科技指导,教师可以借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增强在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这种类似的科技指导活动要多开展,而且要有更为实效的对接普通农户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研究成果,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四、结语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全自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教育

农业的现代化指由传统种植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将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在大力生产的前提下保护环境、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随着农业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在各个发达国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近些年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的育种领域和其他的技术领域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途径进行发展与管理,但目前,我国的农业距离完全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产能配比三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差距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所弥补的。本研究首先对三方面差距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然后分别对技术、经济、配比三个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分析,根据所做的相关调查和实地考察,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率与现代化程度的建议与意见,为实际应用做出了贡献。

1农业产业存在的差距

目前,农业产业和现代化之间的差距主要有三方面:技术应用、经济分配、产业能源配比。

1.1技术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耕种、育种、灌溉的管理,元分配的安排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并为育种灌溉提供更精确地时间,但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也是对农民要求最高的技术领域,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才能得到实现。技术是使用机械进行更高效率的培育和种植,主要是对农药喷洒机、收割机等基础机械的驾驶与应用。

1.2经济分配

经营的不足在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数农产品都是经过转销的方法出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进行商品运输和买卖再次出售。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就被大大的削减,而减少的利益还会造成更大的环境资源损失。

1.3产业能源配比

产业能源配比的方面是针对整体产业的改变而产生的差距。这一方面的问题除了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提升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

2基于现状提出的相关建议

2.1大学可以开展相关课程,面向农民普遍授课

提供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所以农民无法接受教育资源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高门槛,学生需要在通过义务教育经过高等教育考试才能获得大学的专业教育。对于农民而言,所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农业专业知识,所以部分地区农业大学可以开展农业课堂,让农民从乡下走到课堂中来,让教授从课堂走到乡下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既可以为农民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又有助于让新理论的提出更贴合实际。

2.2开展相关讲座,为农民接触新技术提供途径

地区与相关教师协作开办讲座也是让农民接触新技术的重要方法。可以由地区或学院举办相关的农业讲座,召集农民进行听取,还可以和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引进该讲座所涉及的技术和农民进行交易。调查情况显示,农民缺少获取技术的途径,也没有学习的环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民技术水平低和没有学习技术方法的问题。

2.3当地政府机构开展农业技术知识竞赛

当地政府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展农业知识竞赛或分享会。旨在农民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倾向于使农民产生获得新技术,学习新手段的兴趣,针对的是部分闭门造车型的农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更感兴趣。

2.4国家制定相关政策

国家需要强行规定农业的产业结构,并对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宏观调控。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以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农业现代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地区性和专业性,农民作为生产第一线的主体,很难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故需要进行农业职业教育来对现有农民进行改造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所遇到的困境,提出建议,给出了相关结论,以期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任玉霜.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戚后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3]夏金星.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60-263.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涉农专业

农业职业教育以服务“三农”为使命,担负着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农业技术进步的责任。由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办学深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职业教育育人机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不匹配。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可见,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全面发展道路,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链的必然途径,是实现职业院校良性持续发展和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与有效举措。

1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

1.1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自2016年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省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就2018年而言,吉林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作物种植面积608.09万hm2,粮食总产量3632.7万t,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在350亿kg以上,位居全国前列。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3.6万t(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5252个,超亿元企业达到290户,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从事农林牧渔业行业人员达到478.68万人,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不能满足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办学定位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吉林省农业大省、松原市农业强市的实际情况,学院建院之初就创建了涉农专业,培养适应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开设涉农专业的5所高职院校之一,办学较早,目前招生的专业有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是吉林省开设涉农专业最多的高职院校,其中畜牧兽医专业群是吉林省唯一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尽管涉农专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限制着专业发展,存在与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程度不够紧密,服务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范围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与农业产业紧密融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对接产业发展,优化“订单”培养

在原有校企合作“大北农订单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先后与华西希望集团(松原德康牧业有限公司)、正邦集团、中粮集团长岭分公司、松原市善德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订单班培养,使畜牧兽医和园艺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升级。“订单班”采取平时专业课学习(教师)+企业课程学习(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企业跟岗实践方式进行学生培养,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知识素养的学习的基础之上,全面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状况、员工职业素质,为学生以后更快地融入企业做好准备。另外,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定期到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基础技术和基本素养方面的培训,为企业解决员工能力水平提升的难题。通过校企合作,成立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共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有效融合。

2.2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合作企业开展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打造企业工作的真实环境,实现“校内师傅和企业师傅、校内学徒与企业学徒”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突出学生双重身份,双导师教学,即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由专业教师担任校内师傅,由企业资深技术员工担任企业师傅,共同研制学生教学方案,进行联合培养。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依据学徒成长规律,注重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在重视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将职业认同感、营销策划、交流等职业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保证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完成学生到员工的快速转型。

2.3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

通过农业行业企业调研,对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各涉农专业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融入行业标准,形成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专项模块,淡化学科界线,将执业兽医师考核培训纳入第二课堂教学,开发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岗位课程体系。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能力项目系列教材”7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涉农专业教学需求。

2.4深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院在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训中心、动物美容与诊疗中心、葡萄与葡萄酒实训中心等,借鉴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为学生创立真实岗位工作环境,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引企入校成立土壤检测和农残检测中心、动物疾病检测与技术服务中心,拓宽学生职业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现有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农业企业进一步沟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创建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

2.5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松原市各行业企业,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科教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建立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广泛开展企业员工和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训,为“三农”服务。同时把学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校企共同进行技术开发、新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研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校企合作申报获批了“松原市休闲农业科技示范核心基地建设”“吉林省优质肉羊经济杂交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松原地方品种猪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利用”等省市级科技项目,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语

通过对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与区域内农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责任共担、互惠互利的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上取得很好的成效,有利于涉农专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吴薇,王云江.农业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05):7-10.

[2]李永洙,王鑫,韩照清,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以农林科学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4):199-200.

[3]陈熔,桂文龙,胡海婧.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9):49-53.

[4]王富国,陈熔.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02):21-24.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迎来农民受教育需求与自我提升的机遇

云南边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拓展了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云南边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闭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留守在农村的中老年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调查结果显示:近50%少数民族农民群体的初始教育不足,继续教育欠缺[5]。此外,文化水平和技能相对较高的青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虽然国家提出诸多针对乡村的好政策,但仍不能真正解决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不能真正满足云南边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职业教育新开辟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云南边疆农民对自身农业技术提高与创业致富等的需求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新发展的有力推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全覆盖,云南边疆农民对提高自身技能与创业致富有了急切的需求,如边境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与养殖,土特产的储藏、精加工与网络销售,边境乡村风景旅游及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展示等[6-8]。而要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与技术,农业职业院校必须开设专业课程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将职业教育资源与农民受教育需求紧密结合,让田间地头成为农业职业教育课堂的实践基地。这不仅能满足农民受教育的需求,而且可以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整体实力。

(二)迎来边疆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对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的机遇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据调查,全国乡村建设普遍缺乏人才,云南边疆地区的乡村建设人才尤为紧缺,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幼儿与基础教育人才、生态环保人才等[9-10]。云南边疆地区乡村对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本需求量较大,更需要精通各种农业技能,又懂农业二、三产业服务与销售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云南边疆地区严重缺乏关于乡村地区人才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在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农村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这使农业职业院校迎来了人才供给的新机遇。

(三)为服务“一带一路”沿边农村乡村振兴与发展提供机遇

云南与诸多国家(如越南、老挝、缅甸等)相邻。这些国家与我国边疆地区乡村的“一带一路”合作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这些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相对较为薄弱,其基础设施、师资能力、人才质量不能支撑起本国沿边乡村的发展,需要引进较高质量的农业人力资本。我国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与沿边国家的农业职业教育开展有效合作,既可以对接当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也可以结合当地办学实际设立职业教育中心或分校,运用云南边疆教育资源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师资派遣、招收留学生、课程交流融合等方式为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援助。

(四)为边疆乡村文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机遇

目前,云南边疆农村文明程度相对较低,表现为农民生活比较懒散,贪图安逸;部分少数民族农民信仰原始,受教育水平较低,文娱活动单一;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卫生条件差等;农村生态基础好,但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村民胡乱开采与乱砍滥伐现象普遍,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边疆农村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与道德素质,而农民的文化与道德素质需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另外,边疆农村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等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与专家。只有在边疆本土培养这些人才,才能长期、稳定地保障边疆农村生态系统良好发展。对职业教育而言,云南边疆农村文明建设与生态保护难题为其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五)边疆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机遇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与当地农村脱贫联系密切,是推动当地农村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边疆农业职业院校不仅派出了专业教师和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技能传授,寻求与引导校企合作单位投资兴业与经营销售,推动产业发展,而且利用自身在党建工作上经验丰富的优势,做好示范,创新党建工作手段,与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使村级党组织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觉悟,加快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的步伐,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边疆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受教育的意识淡薄,教育制度不完善

云南边疆农民群体呈现老龄化特点,居住地信息、交通闭塞偏僻,小农思想严重,受教育的意愿不高,因此,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接收、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弱等劣势。对他们的培训如何做好先从思想上解放,再到因材施教,给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较大挑战。此外,培训对象的选拔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单一、僵硬等,也直接或间接地打击了边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云南边疆农村信息传递相对落后,政府、乡村干部与教育主管部门农业职业教育的意识迟滞,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招生和培养目标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教育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发展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的职业教育。近年来,云南边疆地区政府对农民的职业培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与宏大的发展目标相比,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仍严重缺乏,存在经费不足、投入较低等问题。目前,云南边疆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农业类课程开设极少,专业课传统单一。当地农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专业人员配置不足,行政工作及科研任务较繁重,难以负担起当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虽然也陆续推出了一些培训机构与项目,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体受教育的需求。培训资源十分匮乏,亟待补充。

(三)教育理念落后,网络教育欠缺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农民职业培育方面的理念落后,支撑不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缺少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等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相配套的课程专业设置与开发。虽然有个别农业职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职业教育供给较粗放、专业不对口、知识陈旧等,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受教育的需求。云南边疆职业教育在农民职业培育的网络教育方面存在不足。首先,边疆农业职业网络教育的设备和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农民接受网络教育的需求。其次,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缺乏,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近1/2的边疆少数民族农民对互联网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最后,云南边疆农业职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存在专业性不强、知识安排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可学性不强。这给当地乡村振兴的进程造成了较大阻碍。

(四)农业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有所偏颇,评价标准不规范、不科学。首先,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主要由当地政府部门评价、省级高校评估体系、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组成,主要是针对相关师资、设备、学生规模与课程、专业设置等的评价。仅从政府与学校层面进行评价,而没有第三方,如农业企业(公、私)机构、农业技术人员、教师、学生等多视角参与的全方位评价,必然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客观,有失偏颇。其次,各利益相关方对评价目标的认识与理解不统一,导致评价体系编制不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最后,云南边疆农业职业院校在完成各种评价的过程中,为了提升院校竞争力、影响力等,对数据的填报缺乏客观真实性,不够规范,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师专业发展严重受限于传统教师评价和职称评审制度。相关的指标不能客观地反映职业教师队伍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目前,云南边疆职业学院很多“双师型”教师在评价指标上都已达标,但实际上,他们仅具备专业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较欠缺。此外,由于学院实行职称评审制度,部分教师将精力长期投入科研之中,疏于一线教学。云南边疆农业职业学院课程体系设置目标的评价不够明确,涵盖内容宽泛,致使其课程体系目标的设定与学生的培养和当地农村建设与发展不匹配、不平衡;针对实践课程设置与实际授课方面的评价比较主观和粗糙,不能动态、有效地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永宁.农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程伟.农民职业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于玲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4]曾庆川.南阳市农村妇女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5]缪翼,孙眉.振兴乡村需要培育职业农民[N].农民日报,2019-03-09(6).

[6]房基,闫广芬.近十年有关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7(16).

[7]冷碧滨.基于系统思考的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9).

[8]李辉,任华,罗敏.“互联网+”视域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2).

[9]蒋文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J].人文之友,2018(7).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7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借鉴

农业职业教育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其“二流教育”形象根深蒂固。即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也难以获得社会同等的价值认知。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技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各国的教育政策又将职业教育置于显著的地位。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德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职业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职业教育现实发展地位的低下与国家政策的热烈期盼是矛盾的,两者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张力。而农业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本身就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上述矛盾的张力更加突出[1]。因此,不仅要追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在何方?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给出了答案。由于世界各国在教育传统、教育政策、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发达国家的农业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就当前学界对农业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大部分学者较为注重对某一个国家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或特点的研究,鲜有就不同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与总结。基于此,本文在回顾世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对发达国家的不同农业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比较,以总结其共同的经验,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1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农业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在欧美兴起了以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畜牧养殖技术改善、铁制农具代替木制农具以及蒸汽动力应用于农业的技术革新,这些技术的革新,刺激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农业生产从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化,技术革命也推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加刺激了农民、农场主寻求获取或提升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的途径与渠道。于是,农业职业教育成为农业生产者寻求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其实早在18世纪初期,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促进新型种植和养殖技术的交流,欧洲的一些农场主就开始成立以促进技术交流为目的的农民专业组织。到19世纪时,欧美各国普遍建立了以农业科技推广为己任的农民专业组织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出版农业刊物、定期举办农业培训、农业新技术展示等方式来推进农业技术的应用。19世纪后半叶以后,一些大型农场的农场主开始创办农业技术传播学校,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1866年阿尔伯特在英国创办的泰尔农业技术学校和1918年舒尔茨在德国创办的和恩海姆农业技术学院[2]。这两所农业院校的成功创立,吸引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农业职业教育开始进入了正规化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学校在传播农业技术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这种私人办学的方式在教育公益性方面的不足开始凸现。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积极创办农业技术学校。泰尔农业学校在1884年就发展成为英国皇家农业技术学院,由私立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变成了公立的农业技术学院。法国政府也于1887年创立了法国第一所公立农业学校———吉戈隆国家农业技术学校。到19世纪末期,欧美各国政府创立的各类农业职业学校的数目达到了17所,其中最多的是德国和法国[3]。随着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分化,从19世纪末期开始,针对农业领域技术要求的普通教育开始得到发展,农业普通教育成为各国公立、私立大学的一部分,这类教育体系逐渐从农业职业教育中分离出来。进入20世纪初期,针对农民职业的技术补习教育和学徒教育开始发展,并从农业职业教育中逐渐分离,由此使得农业职业教育、农业普通教育和农业学徒教育开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教育的发展,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规范农业教育发展的学制体系、经费来源方式等法律法规,使得农业教育的发展日渐规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以及人口的增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变革,欧美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使得各国政府开始进一步完善农业教育体系,此时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开始凸现。欧美各国开始改革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如德国农业企业、农场与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教育的双元制模式、美国以农业专科教育取代农业中职教育等。这段时期内,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职业学历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职教体系。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开始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提升办学质量和普及入学率两个阶段,农业职业教育模式逐渐形成。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发达国家无论是农业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能培训,已经形成了各国的独特模式,适应了各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农业职业学历教育上看,比较典型的模式有欧洲各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美国的赠地学院制度;在农民技能培训方面较为典型的有日本住校制研修、欧洲农业学徒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较为典型的有政府与农学院合作模式、法国政府与农协合作模式等。下文以发达国家集中典型教育模式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差异和相同点,总结其相关经验。

2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

2.1德国:农业实践和农业理论并举的双元制模式

客观看,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能够迅速恢复,并成为欧洲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1968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培训所有德国人”的口号,为此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每个联邦德国公民必须经历的教育形态。农业在联邦德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为1.5%,但政府仍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2001年德国教育部了“21世纪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要建立和完善一整条面向未来、机会均等、办学机制灵活的高水平农业职教体系。德国《农业教育法》规定,任何德国公民必须接受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才能创办农场或农业企业。这就是德国农民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法律渊源,即农业实践和农业理论培训必须是同时进行。即便是对于那些有着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的农民而言,要想创办农场或农业企业,也必须经过2年以上的系统学习,通过考试并取得农业资格证书才能够创办农场或农业企业;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青年人,必须先到农场、农业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再到农业职业院校接受3年的农业技术及理论学习,通过考试取得农业资格证书,才能独立创办农业企业或农场[4]。正是因为德国这种高准入的门槛,保证了德国农业生产者的高素质,大大促进了德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联邦政府、各州农业部门、农业协会、教育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其中,联邦政府主要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供给;各州农业部门是农业职业教育的实际管理者,主要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农业协会对于农业职业教育也承担部分管理职责,如教师培训、资格证书发放等;教育机构则主要负责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施。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发达,教育形式和类型丰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教育机构、农业协会、联邦和各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支撑作用,使得学习者能够保证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理论学习的充分结合,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双元制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以农业生产实践为指导,边生产边学习。学习者的生产实践必须是在各州农业部门认定的农场或农业企业中进行,教育机构通常是中等职业农业学校或专科农业学校。双元制的农业职教模式,保证了学习者在充分掌握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农业创新的思维能力,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场、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2日本:学校教育主导模式

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不同于德国的双元制,日本农业职教体系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日本政府为了解决饥饿问题,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建立了完善的农业职教体系。日本农业职教体系是在日本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大力促进农业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国家主导体系。日本农业大学是日本农业职教体系的主要机构,各类农业职业学校是其辅助机构。日本政府将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与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结合,保证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性、学术性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教育应用性的发展。同时,日本政府为了培养农业接班人,也积极通过农业大学、农林水产大学、农业职业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年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农业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提升青年农民的素质。在具体运作中,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是主管机构,都道府县的农林局是具体的执行机构,两者分别为日本农业职教体系提供政策供给和经费支持,各级农协在此过程中发挥支持配合作用。日本在积极推进国家主导式的农业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的同时,也极为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将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进行结合。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从中央到都道府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日本各地农业改善机构和农协共同负责。农业大学、农林水产大学和农业职业学校对其进行配合。这些教育机构将最新的农业技术研究成果借助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传授给农民[5]。农民将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反馈给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再将这些问题传递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改进其相关技术和推出最新研究成果。可见,日本农业职业教育尽管是学校教育模式,但学校教育模式并非是死板的理论体系,学校教育同样可以借助于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将其最新的技术成果传递给农民,保持了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步发展。如此,既能够提升教育的效果,又能够提升推广的效果。

2.3美国:社区教育模式

美国农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自1862年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之后,确立了赠地学院的法律地位。此后,美国政府又通过了《哈奇法案》《莫雷尔法修正案》以及《史密斯发展法案》,这些法律的出台,为美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农业职教体系。在具体的发展中,美国将农业职业教育融入社区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及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其中,农学院、农业试验站、农业推广局是该体系的主体部门,每个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相互配合。在实践中,农学院教师和农业试验站的技术人员是相互交叉任职的,农学院教师绝大部分参与农业试验站研究工作,而试验站的大部分科研人员也参与农学院的教学工作。而农业推广局的服务人员,在推广过程中与农学院、农业试验站的教学、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这种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职教体系有着明显的优势。具体而言:第一,在农业推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农学院职业教育的学生参与到农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第二,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提升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效性。第三,促进了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者的沟通效率,提升了教育、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可见,美国的农业职教体系有效地整合了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了教育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农学院的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为了普及农业知识和科技,美国还在一些普通中学中设置农业课程,部分州还设置了独立的农业中学[6]。同时为了满足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中学毕业生或是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美国在社区大学或职业技术高校中开设了农业学科,这些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学校的农业学科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除了公立农业中等学校之外,美国政府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来,如农场主协会、农业企业家协会等机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美国这种集合推广、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社区教育模式,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4加拿大:农业资格证书教育模式

加拿大是一个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有着丰富的农牧业资源,还有极其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但加拿大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均不相同,其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以项目制为基础的资格证书教育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农业大省艾伯塔省的绿色资格证书教育[7]。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政府为了促进农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为各类农业资格证书专项教育提供培训资金,此后使得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化成为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的激励下,加拿大各省的农业资格证书教育制度日渐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加拿大的农业资格证书专项职教制度获得了世界诸多国家的认可,被很多国家所借鉴。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学生农业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专项的技能培训来帮助其获得相关农业知识。从运行机制看,加拿大的资格证书专项教育是由各省农业厅来负责实施,而教育主管部门与农业行业组织也在其中承担重要责任,教育部门负责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师资培训,农业行业组织负责教育资金的筹措。

3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

通过前文对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分析看,各国政府均极为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农业职业教育被视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模式,形成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与发展模式。这些模式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3.1共同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述发达国家无论是哪种模式,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均坚持以人为本的学习者至上的理念。为此,各个国家在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层次清晰的农业职教体系格局。职业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保证了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学习效果的显现。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突出了学习者的农业技能实践和农业技术、理论学习的结合;日本的学校教育模式,也突出了职业学校教育与农业推广的统一。(2)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供给。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上述4个国家尽管农业职教体系的模式不同,但是各国政府均为其提供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保证了其发展的规范性和法制化。如德国专门有《农业教育法》,美国有《莫雷尔法案》等法律。日本是政府主导的学校模式,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为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加拿大联邦政府及各省政府也为其资格证书专项教育提供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供给是保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规范了其发展方向,促进了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3)坚持办学体系的开放性。农业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农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普通教育,其办学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持,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因此,各国在农业职教体系发展中,坚持办学体系的开放性,保证农业生产者能够随时参与到职教体系学习中,为学习者设置了较低的门槛[8]。此外,在办学过程中还坚持职业前、职业中、职业后的无缝衔接,进而保证了教育效果的连续。农业生产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并非坚持理论教学或技术传授就可以达到效果。因此,在办学体系与农业推广、农业试验等科研体系保持衔接可以扩大其办学的开放性范围,提升其培训的针对性。

3.2不同点

上述4国的模式,在办学侧重点、运作机制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4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4.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从上述4国的农业职业教育运作机制看,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各国政府极为重视,将农业职业教育视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是提升农业生产者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各国极为重视法律法规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支持与规范,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方式。如美国《莫雷尔法案》确立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层次、课程体系、资金来源,确保了美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化;德国的《农业教育法》确立的双元制体系,规范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教育内容、资金保障等;日本的《农业改良法》也确立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办学模式、资金保障等内容。就中国的情况看,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极为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但在法律体系规范化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中国目前只在《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部分涉及农业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此外,这些法律条文内容多为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甚至部分内容有相互抵牾之处。正是如此,导致了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日渐边缘化,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不够。故此,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出台《农业教育法》或《农业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明确教育部门、农业部门、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及办学模式,切实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2构建多元化的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

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该承担投资及经费保障的主要责任。上述4国政府就是如此,在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各级政府的投资。按照相关学者的研究,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中,各级政府的投资占到了其经费来源的50.3%,美国也占到了55.6%,日本更高,约占80.1%[9]。归纳来看,上述4国农业职业教育来源有3条渠道:第一,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这是主要来源;第二,农业协会或行业组织的经费支持;第三,农业企业或农场的经费支持。当然,除了这些渠道之外,各国政府还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相关企业或其他的社会主体参与到农业职业教育投资当中,形成了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体系。就中国情况看,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而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等投入较为有限。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地方财政状况的制约,对于一些财政拮据的地方政府而言,其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是较少的,由此导致了经费投入的不稳定。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当借助于WTO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确立专项财政经费支持渠道,确保专款专用,确保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同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情况下,支持多种形式的筹资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私人主体对农业职业教育经费进行多元投入。

4.3构建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上述4个发达国家为了提升农业职业教育的效果,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如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职教模式,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德国的双元制更是如此,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培训网络;日本针对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了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就中国实际情况看,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职教体系,整合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职业中专、农业电大、成人农业技术学校、农业职业培训中心等多种资源,开展农业职业学历教育、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形态的教育内容。最终要形成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体,农业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能够全面覆盖各个乡镇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4.4突出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较为实用,既能够满足农业企业发展的要求,还能够满足个体教育者提升自身素质的要求,并形成了政府—市场互动的教育内容调整机制。可见,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中国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应该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实用性课程的比例,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在具体内容上,也应该改变当前以实用技术传递为主的方式,实现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内容体系。在教育对象上,不仅要针对在职农民,也需要注重培养潜在的农业接班人,并由农业生产者向农村相关从业人员扩展。在教育方式上,不仅需要注重学历教育,也需要注重非学历培训和单项技能培训,致力于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斯科特•弗拉纳根,卓泽林.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间的张力———访美国埃奇伍德文理学院校长斯科特•弗拉纳根[J].全球教育展望,2016(9):3-10.

[2]谷莘,杨世彦.国外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2009(12):62-64.

[3]苗晓丹,刘立新,刘杰.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J].中国农村经济,2015(6):85-95.

[4]隋瑞歆,张亮.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85-87.

[5]葛晋纲,李振陆.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石川县农业短期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06(8):61-64.

[6]王辉,刘冬.美国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0-83.

[7]殷际文,徐虹.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8-50.

[8]高原,陈海涛,闫秀清.论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7-59.

农业职业教育范文8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很多优秀的农业文化,这些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智慧。茶叶作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入手,谈论分析茶叶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茶叶农业教育在互联网+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网络教学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茶叶作为其中一种,若能利用好互联网+,在当下茶叶农业的职业发展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茶叶农业教学模式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进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趋势。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适应互联网+新趋势。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为祖国培育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茶园建设。因此,只有利用好互联网+,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茶叶农业职业教育。

1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符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实现传统茶叶到社会教学的转型。社会越是发展,我国对于茶叶精神、农业信仰、学习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利用好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学术文章已经越来越多,社会正逐步重视茶叶农业教育。从85年的几篇论文逐年增长到上百,直接反映出我国对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都需要相互连接和沟通。要想创新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只有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在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中将其传承和发扬。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探究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把握住互联网+的核心,有效带动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水平提升。总之,茶叶农业技术以一种创新形式在延续着传统的精神,换句话说,茶叶农业技术是不会消亡的,它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会变得更好。

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茶叶农业职业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我们对于相关茶叶农业的人们做了一个调查(如表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真正懂得茶叶农业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大多都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教育,相较城市,利用互联网+模式学习的茶叶技术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对于茶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并缺乏茶叶播种实地操作。

2.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缺失

缺乏专业茶叶技术知识是影响农业职业教学的一大因素。作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要想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对于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当下,诸多农业职业学校没有重视人才的管理,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种资本来投入。只是一味地让职业教师给学生讲道理,重复一样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茶叶的专业知识已经革新,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若农业职业学校依旧遵循传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欠缺互联网+茶叶技术的最新知识。这将会增加农业职业学校的流失,影响互联网+下教育模式的全新定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掌握茶叶农业技术,就必须要寻求复合型人才,指导职业学校。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

3.1加大支持力度,更新互联网+观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原有的茶叶农业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首先要提升茶叶技术上的课程设置,而不能纸上谈兵。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是我国农业教育价值的体现。茶叶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同时应当强调实践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否则很有可能遇到实际的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在这当中,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从增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入手,制定相关条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资金的投入,充分保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才能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往前发展。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让教学更加有趣和高效。譬如利用互联网+课程的形式,扩散覆盖面。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形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重新设置教学时间,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走出校园,去茶叶农业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提升上去。

3.2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教学和以往不一样了,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没有好的师资就没有一切,所以学校要切实提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对教师来说,要让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课程更加规范化,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师,应至少有茶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经验,严格招聘流程。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茶叶农业技术。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茶叶农业职业教学中,真正的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有利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互联网+引入农业职业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茶叶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职业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挖掘传统茶叶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巫建华.互联网时代农业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1):16-19+24.

[2]唐春根,胡永盛,吴加权.“互联网+”下农业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58-59.

[3]吕莉敏.“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45-49.

[4]沈健,郑宁国.开放教育强化“互联网+”创业型农民信息技术技能教育的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5.

[5]王红光,王红,王彦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J].民营科技,2016(2):247.

[6]陈国胜,沈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6):38-42.

[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5-12.

[8]张国政,杨磊.慕课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123-126.

[9]教育部专项研究课题组,席东梅,李新宇,陈红.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