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教育范例

农业与教育

农业与教育范文1

清代康乾之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已发展到了顶峰。然而人口的激增也为此后的中国社会埋下隐患。据宣统年间统计,我国从康熙五十年(1711)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131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占地面积从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0.4593hm2降到光绪十三年(1887)的0.1606hm2。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粮食供应成为严重问题。因此,中国传统农业面临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亩产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外,清代中后期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也增加了传统农业的压力。丝、茶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丝至光绪六年(1880)达到82201担,次年丝的出口量逐年减少,至光绪十一年(1885)仅为57984担。茶的出口量起伏比丝更甚。光绪十四年(1888)出口量达到210万担。此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茶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受到日本、印度、锡兰等国的挤压,出口量大大缩减。光绪二十六年(1900)时仅出口138万担。以九江口为例“,九江开埠之时,以出茶甚多,曾谓之茶埠。嗣以美国用日本茶,英用印度茶、锡兰两地之茶,九江茶商遂不振。今则出口较多,似不难复昔时之盛”。出口的萎缩导致大量茶商、茶农损失惨重。丝、茶对外贸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产技术的落后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机器胜于手工。中国的小农生产是不能与印度的大茶园竞争”。蚕丝业也是“咸同以来,蚕种受病,出货日少;缫丝守旧,成色日劣;遂到出口锐减,价格日低”。可见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对外贸易的衰落。此外,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起,也使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在经历工业革命后,进入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业革命时代。19世纪后半叶,美国人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光绪四年(1878),英国人托马斯将钢铁厂废渣制成“托马斯磷肥”并出售给农民;光绪八年(1882),法国人发明波尔多液防葡萄霜霉病,且及时地用于生产实践。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等。这些先进生产力让传统农业望尘莫及。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西方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施肥技术,又保证了农业收成。从此,西方农业技术开始真正超过中国。19世纪末,中国传统农业已失去其领先地位。

2科教兴农思潮的炽盛

中国传统农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播农业知识和发展农业生产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教育被当代学者称为“经验农学”。在这种农学体系下,农业知识主要靠经验的代代相传,即《管子》所谓“农之子常为农”,其“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然而,面对现代新兴的农业技术,这种言传身教家传世袭的教授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的教育需求,专业的农学教育机构的建立已是势在必行。清末,中国部分有识之士已注意到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与西方农业技术的差距,开始呼吁继承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并引入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教育,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光绪二十三年(1897),梁启超在《农会报•序》中指出“:秦汉以后,学术日趋无用。……学者不农,农者不学,而农学之统,遂数千年绝于天下,重可慨矣”。二十七年(1901),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朝廷:“大凡农家率皆谨愿愚拙,不读书识字之人,其所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查外国讲求农学者,以法、美为优,然译本尚少。近年译出日本农务诸书数十种,明白易晓,且其土宜风俗与中国相近,可仿行者最多。”张之洞、刘一坤等还提出了兴农学、办学堂的具体方法。即:在京师设立农务大学堂;鼓励学生留学日本、欧美学习农学,并奖以官职;各省广印农学书籍,分发各州县“体察本地情形,劝谕绅董,依法试种”;每县设劝农所,邀请各乡绅董来讲学;在省城设立农务学堂,“选中学校普通学毕业者肄业其中,并择地为试验场,先行考验实事,以备分发各县为教习”,等等。此外,罗振玉与梁启超还分别办了《时务报》和《农会报》,鼓吹师法西方、科教兴农,重农兴学之风一时炽盛。

3现代农业教育的兴起

农业与教育范文2

农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我国人们生活的基础模块。而农业科技则是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工作”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

我国发展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创新人才身上,而创新人才的科学培育离不开青少年的教育模块。即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可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够确保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农业科技推广是科研发展创新的拓展延伸,也是培育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借助农业科技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发展农村青少年科技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主力军作用。

1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是我国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包含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情信息,为我国青少年带来充足的科普条件,把农业知识有机贯穿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青少年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农业科技的内涵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观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增强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有效培育其科学创造精神、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与探求欲望,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影响。

2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进展

开展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是落实农业部和共青团中央“十二五”《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开始认定,在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中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实际进行科普工作过程中可以借助很多机构,如:科技展示园、农业嘉年华平台活动、农场大观园、农业科普基地等,其中休闲农业科普基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农业科普基地不但能够向我国青少年普及农业的技术知识、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养殖感官认识等,还能够让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环节,增添了解、学习的趣味性与探索欲望。下面我们用深圳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内容,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案例】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既可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又满足休闲需求,增进青少年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的体验,达到农业科普的目的和作用。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根据功能分区可开展的科普资源活动如:经济动物养殖区,其建有生产区、亲牛园、自动挤奶大厅、通过展览、示范讲解、品尝等形式,开展奶牛生产、饲养、挤奶等科普内容,使青少年实地了解奶牛生产概念和技术、奶牛饲养营养搭配知识、奶制品生产链及自动化生产的优势等;瓜果蔬菜及花卉区,通过展示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技术、基质培养等让青少年了解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现代生物育种知识等;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展示,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学习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3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

农业科普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即其活动的具体内容,其内容的优劣能够决定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为了不让农业科技科普活动变成形式化活动,我们要对活动的展示内容进行完善改进,根据农业科技的各种发展特点,进行各种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1)我们可以举办观察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试验过程或者成果进行观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研究兴趣,加强其观察能力。(2)我们可以举办体验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到农业的具体管理生产工作中,结合农时农事的不同管理阶段,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田间管理并了解现代农业设备的简单操作,激发其动手操作兴趣。(3)我们还可以举办探索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某一内容进行探索,如:做实验、查资料、做记录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思考能力。(4)我们还可以举办应用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选择蔬菜、花卉、畜牧小动物、鱼类等的种植和领养。培养其参与农事活动的兴趣,提高对农、牧、渔等不同领域的了解和基本管理技术特点,提高应用的实践效果。总之,有趣的体验和科普活动,传递的不仅是每一份“农产品”都来之不易的理念,也是影响青少年爱惜粮食,珍爱生命的教育主题,更让他们发现、经历农业科技背后的精彩,实现科学素质潜移默化的整体提升。

3.2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行完善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与我国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设相应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组成具备专业农业知识、能进行科学传播的队伍,让其发挥三种功能。(1)第一项需要发挥的功能,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需求,规划出与其能够实现有效结合的科普活动形式。该农业科普活动需要具有专业代表性,同时还要契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需求。(2)第二项需要发挥的功能即其联动效能,该机构可同时担任组织宣传活动的任务。(3)第三功能,即可以充分发挥该机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广、宣传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相关农业专业技术信息等。

3.3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力度能够对其科普教育工作最终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想要对我国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这样才能够将农业科技理念与成果向大众进行展示传播。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媒介,即:期刊、电视、网络、微信、报纸杂志等等。如此我们才能够增强农业科技科普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

4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关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该科普教育工作的详细进展。同时并针对其有关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工作的建议,如: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推广有关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冯兆滨,余传元,申琪凤.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06):28-31+34.

[2]傅新红,李君,许蕾.农业科技特派员继续从事特派员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25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58-66+76.

[3]梅旭荣,王济民,汪飞杰.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掌握农业科技竞争主动权,迎接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J].中国农业科学,2013(13):2821-2832.

农业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迎来农民受教育需求与自我提升的机遇

云南边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拓展了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云南边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闭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留守在农村的中老年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调查结果显示:近50%少数民族农民群体的初始教育不足,继续教育欠缺[5]。此外,文化水平和技能相对较高的青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虽然国家提出诸多针对乡村的好政策,但仍不能真正解决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不能真正满足云南边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职业教育新开辟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云南边疆农民对自身农业技术提高与创业致富等的需求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新发展的有力推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全覆盖,云南边疆农民对提高自身技能与创业致富有了急切的需求,如边境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与养殖,土特产的储藏、精加工与网络销售,边境乡村风景旅游及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展示等[6-8]。而要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与技术,农业职业院校必须开设专业课程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将职业教育资源与农民受教育需求紧密结合,让田间地头成为农业职业教育课堂的实践基地。这不仅能满足农民受教育的需求,而且可以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整体实力。

(二)迎来边疆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对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的机遇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据调查,全国乡村建设普遍缺乏人才,云南边疆地区的乡村建设人才尤为紧缺,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幼儿与基础教育人才、生态环保人才等[9-10]。云南边疆地区乡村对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本需求量较大,更需要精通各种农业技能,又懂农业二、三产业服务与销售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云南边疆地区严重缺乏关于乡村地区人才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在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农村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这使农业职业院校迎来了人才供给的新机遇。

(三)为服务“一带一路”沿边农村乡村振兴与发展提供机遇

云南与诸多国家(如越南、老挝、缅甸等)相邻。这些国家与我国边疆地区乡村的“一带一路”合作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这些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相对较为薄弱,其基础设施、师资能力、人才质量不能支撑起本国沿边乡村的发展,需要引进较高质量的农业人力资本。我国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与沿边国家的农业职业教育开展有效合作,既可以对接当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也可以结合当地办学实际设立职业教育中心或分校,运用云南边疆教育资源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师资派遣、招收留学生、课程交流融合等方式为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援助。

(四)为边疆乡村文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机遇

目前,云南边疆农村文明程度相对较低,表现为农民生活比较懒散,贪图安逸;部分少数民族农民信仰原始,受教育水平较低,文娱活动单一;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卫生条件差等;农村生态基础好,但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村民胡乱开采与乱砍滥伐现象普遍,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边疆农村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与道德素质,而农民的文化与道德素质需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另外,边疆农村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等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与专家。只有在边疆本土培养这些人才,才能长期、稳定地保障边疆农村生态系统良好发展。对职业教育而言,云南边疆农村文明建设与生态保护难题为其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五)边疆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机遇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与当地农村脱贫联系密切,是推动当地农村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边疆农业职业院校不仅派出了专业教师和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技能传授,寻求与引导校企合作单位投资兴业与经营销售,推动产业发展,而且利用自身在党建工作上经验丰富的优势,做好示范,创新党建工作手段,与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使村级党组织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觉悟,加快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的步伐,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边疆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受教育的意识淡薄,教育制度不完善

云南边疆农民群体呈现老龄化特点,居住地信息、交通闭塞偏僻,小农思想严重,受教育的意愿不高,因此,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接收、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弱等劣势。对他们的培训如何做好先从思想上解放,再到因材施教,给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较大挑战。此外,培训对象的选拔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单一、僵硬等,也直接或间接地打击了边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云南边疆农村信息传递相对落后,政府、乡村干部与教育主管部门农业职业教育的意识迟滞,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招生和培养目标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教育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发展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的职业教育。近年来,云南边疆地区政府对农民的职业培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与宏大的发展目标相比,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仍严重缺乏,存在经费不足、投入较低等问题。目前,云南边疆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农业类课程开设极少,专业课传统单一。当地农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专业人员配置不足,行政工作及科研任务较繁重,难以负担起当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虽然也陆续推出了一些培训机构与项目,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体受教育的需求。培训资源十分匮乏,亟待补充。

(三)教育理念落后,网络教育欠缺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农民职业培育方面的理念落后,支撑不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缺少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等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相配套的课程专业设置与开发。虽然有个别农业职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职业教育供给较粗放、专业不对口、知识陈旧等,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受教育的需求。云南边疆职业教育在农民职业培育的网络教育方面存在不足。首先,边疆农业职业网络教育的设备和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农民接受网络教育的需求。其次,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缺乏,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近1/2的边疆少数民族农民对互联网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最后,云南边疆农业职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存在专业性不强、知识安排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可学性不强。这给当地乡村振兴的进程造成了较大阻碍。

(四)农业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有所偏颇,评价标准不规范、不科学。首先,边疆农业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主要由当地政府部门评价、省级高校评估体系、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组成,主要是针对相关师资、设备、学生规模与课程、专业设置等的评价。仅从政府与学校层面进行评价,而没有第三方,如农业企业(公、私)机构、农业技术人员、教师、学生等多视角参与的全方位评价,必然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客观,有失偏颇。其次,各利益相关方对评价目标的认识与理解不统一,导致评价体系编制不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最后,云南边疆农业职业院校在完成各种评价的过程中,为了提升院校竞争力、影响力等,对数据的填报缺乏客观真实性,不够规范,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云南边疆农业职业教师专业发展严重受限于传统教师评价和职称评审制度。相关的指标不能客观地反映职业教师队伍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目前,云南边疆职业学院很多“双师型”教师在评价指标上都已达标,但实际上,他们仅具备专业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较欠缺。此外,由于学院实行职称评审制度,部分教师将精力长期投入科研之中,疏于一线教学。云南边疆农业职业学院课程体系设置目标的评价不够明确,涵盖内容宽泛,致使其课程体系目标的设定与学生的培养和当地农村建设与发展不匹配、不平衡;针对实践课程设置与实际授课方面的评价比较主观和粗糙,不能动态、有效地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永宁.农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程伟.农民职业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于玲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4]曾庆川.南阳市农村妇女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5]缪翼,孙眉.振兴乡村需要培育职业农民[N].农民日报,2019-03-09(6).

[6]房基,闫广芬.近十年有关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7(16).

[7]冷碧滨.基于系统思考的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9).

[8]李辉,任华,罗敏.“互联网+”视域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2).

[9]蒋文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J].人文之友,2018(7).

农业与教育范文4

我国农村文化源于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它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大自然生态法则的烙印,因此,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但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这种农业文明日趋衰微,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需要向前发展也就需要建设,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和综合化的热潮,许多农业高等院校演变或并入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于是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总体被削弱的趋势。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涵义及建设现状

研究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文化生态”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1902—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20世纪6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渗透到文化学领域并由此导致了文化生态学的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人运用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与斯图尔德着重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同,拉帕波特等人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

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人类学者偏重于对文化的研究,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提出环境是文化建构的观点,深入研究自然、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生态学仅限于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后文化生态学发生了变化。1994年,芬兰总统首次使用“文化生态”来表述由信息传播技术造成的严重问题。中国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虽没有外国早,但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已表现出早期生态思想的萌芽,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若干合理成分,对面对文化生态危机的后工业时代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至当代,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生态进行界定:“文化生态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2]。

他将文化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并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彼此之间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它们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种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3]。这样,他便完成了对“文化生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使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时限上包容人类文化的全部过程,在研究对象上贯穿文化的所有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本来就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文化生态的界定具有多么的不确性,但其研究范畴都离不开“文化”这一关键词,而“文化”又总是内在地指向“人”这一“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生态”:指人在进行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

农村文化生态则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古老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关系是在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态持续建设中形成的一种双向互动式关系,它不是纯粹单一指向关系,既是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关系,亦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的关系,处于建设关系中的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

(一)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

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的社会活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来服务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直接输送到农村,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拓展农民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以其特有的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种作用表现在高等农业教育对农村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批判、创造等功能上。而对农村文化的选择、尤其是对农村文化的批判和创造,则是高等农业教育较之其它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对农村文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的方面。#p#分页标题#e#

具体而言,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服务活动和通过各级种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业培养农业人才,直接作用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思想观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乡社会发展人为地设置了一条鸿沟,由于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城乡文化生态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思维范式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它们的和谐发展。而保持城乡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在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和商品化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瓦解、散落、消亡,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发挥传承和保护的文化功能,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高等农业教育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设立民间文化研究所从综合、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民间传统文化,进而保存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持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整体结构。农村文化生态具有自我保护和抵抗的潜能,主要在于防止腐朽落后文化因子对农村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而高等农业教育则通过文化批判功能来增强农村文化生态拒绝、排斥任何有损其平衡的有害文化因子的功能,以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潜能,实现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面向农业发展的许多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则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创造了宝贵的资金条件,因此,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的科学技术研究可以说间接支持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价值实现平台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人才,而高等农业教育正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两者处于互惠共生建设关系的前提,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刺激和推动着高等农业教育迅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能有效地刺激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化发展,能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配置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来,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农业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农业高校必须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整合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农业高校的发展,面向农村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不断改革。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也是农村文化生态的自我构建的需求,“文化即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是人的建设,是农村人(农民)的建设。

因此,对农民的培养,不仅是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更是通过提升农民这一文化生态因子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质优化了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使其趋于平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新型农民的需求促使高等农业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思路和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应根据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教育思想,合理定位各类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就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也是其应遵循的建设原则。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农业高校科研提供实验基地

农业与教育范文5

为了促进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揭示了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培训教育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与供需脱节、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资金不足及法制建设不完善等方面;最后提出应建立完善的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及完善的法律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农民;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云霄县

目前,漳州市云霄县在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坚持把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二是落实农业推广责任制。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所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根据各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和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发挥农业人员的专业特长,使每名农业人员包干2~3个村、5位科技示范户担任技术指导员,并量化工作任务与目标,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升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三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技术提升培训战略,制定年度农业人员培训计划。实行了“每周一课”的例行再培训学习制度。轮流邀请全县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当讲师,发挥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召集全县的技术指导员进行集中岗位轮训,努力提高全体技术指导员的知识层面、优化其知识结构,这些举措构成了云霄县创新基层农业推广培训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

1调查与访谈方案设计

1.1问卷调查设计

以云霄县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了云霄县及所辖的火田镇、下河乡、莆美镇、云陵镇、陈岱镇等11个乡镇的农业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共120人。对农业推广人员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3%。对于科技示范户同样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1.7%。调查结束后,将问卷调查所得到的全部数据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整理统计,然后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并采用逐层分析方法,对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和农民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因素。问卷共设11道题: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面的问题5题,问题涉及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满意度、新技术难以落实的原因、相关政策等;关于培训教育人员方面的问题5题,问题涉及培训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面临的困难、技能如何提高等;还有1题关于被调查人员的背景问题———针对农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大题下设计了10小题,问题涉及农民的知识技术来源、培训的方式地点、新技术的采用及政策等。

1.2访谈方法设计

这一模块采用的方法是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是云霄县乌石村一名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张某种植的枇杷品种主要是“早钟六号”,共种植1.1hm2左右,每年产值约28.5万元。访谈内容共包括五个方面、六个题目,主要涉及当地的劳动力现状、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情况以及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对农民是否有所影响等。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农业推广人员的调查结果

2.1.1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调查显示,在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机构编制内人员中,拥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2%,初中学历的占40%,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1%(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的学历),可见编制内农推人员的学历水平总体上还有待提高。此外,在基层农业人员的专业构成中,63%的农业推广人员的第一学历为农学类,4%为理工类,19%为经管类,14%为其他专业类别。由此可见,机构编制内人员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二者不相协调,存在不平衡现象。

2.1.2农业推广人员急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

调查发现,农业推广人员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很高,他们急想通过对新的农业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农业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学习。此外,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农业推广人员所希望提升的短板之一。农业推广人员目前急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按占比大小排序依次是:新成果新技术的培训达64%,专业技能培训达44%,市场信息与行业动态培训达34%,农技推广方法培训达33%,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达24%,学历提升培训达20%,政策法规培训达15%。

2.1.3农业推广人员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满意度

针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9%的农推人员表示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一般、不太令人满意;31%的人表示满意;10%的人则表示培训教育效果很差、非常不满意。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推人员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大多数人持保守态度,甚至有些人表示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缺乏监督机制,使得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制度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培训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2.1.4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原因调查

通过对农业推广人员的调查反映,农业新技术之所以难以落实到农村基层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比例高达56%),而“农民文化素质低”所占的比例为30%,“政府组织不力”则占到10%。可见,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调查结果

2.2.1农民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农民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满意度很低,这与农业推广人员对自身进行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效果满意度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是相符的。其中,75%的农民认为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效果一般,10%的人表示不太满意,12%的人则表示非常不满意,只有3%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很多农民吐露了“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理论性太强、不实用”“培训过程中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导”“集中上课几天,上完课就结束了,之后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仍然解决不了,又没有专业的农业推广人员进行指导”等诸如此类的心声。

2.2.2农民获取知识技能的来源调查

调查认为,农民获取的知识技能主要来自于亲戚朋友,其次是自行摸索。而作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里的农业技术人员则没能在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发挥作用的农技人员仅仅占到3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仍不尽完善,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2.2.3农业技术培训地点及方式选择的调查

调查显示,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培训地点的选择结果为:支持农业推广培训人员直接到农业生产现场进行指导的占到89%;支持在田间学校开展培训的占到76%;希望能在附近的农业学校开展培训的占到53%;支持在涉农企业进行的占到28%;支持在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的则占到15%。而与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培训方式选择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则是:农民最为希望农技员能到农村进行个别指导。但这与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十分匮乏的现状相冲突。

3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服务难以到位

3.1.1管理体系不顺,条块分割

在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横向联系乡镇政府,纵向联系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由此构成了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一些乡镇领导误以为农业站是其下属的一个部门,致使上级农业推广部门对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管理形同虚设,形成了条块分割。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63%的人认为是“上级主管部门不明确”,从而导致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窘况。此外,根据对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的访谈得知,起初张某在试种“早钟六号”时不懂得如何使用套袋技术,导致试种的结果并不理想,产量不见提高,他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后来他到乡镇农业站咨询后才明白,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套袋技术。于是,推广人员向张某详细介绍了“早钟六号”套袋技术。而在采用了该技术后,来年试验果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值由原来的25万元上升到28.5万元。于是张某便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大面积推广。从张某的事例可以看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存在及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对农村农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理顺基层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3.1.2监管机制不严,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云霄县已建立了效能督查反馈机制,对全县的10个基地建设、100名技术指导员队伍建设和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实行逐月进度汇报、逐季效能督查、半年自查反馈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是一次性、单一性的,其机制形同虚设。据调查,农推人员对这种培训方式的不满意程度高达56%,他们普遍认为应有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机制流于形式。此外,云霄县在同高校进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们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培训过程中对地域差异、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考虑不周全,难以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3.2.1机构编制分配少,存在不平衡现象

部分地区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后编制数量急剧缩减,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力量不足,业务难以正常开展。对于不同专业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有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人数偏多,相对而言工作就较为轻松,甚至无事可做,而对于那些只有一两个技术人员的专业而言,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据调查,云霄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构成中,全部人员所学专业共有12个,其中农学类专业比例高达63%,其次是经管类专业达19%,理工类专业达4%,其他类型专业则占到14%。加之在乡镇工作的农业推广人员本来就很少,因而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工作难度明显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机构编制与专业需求二者的不相协调,存在不平衡现象。

3.2.2推广培训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偏低

据了解,有些农业推广培训教育人员被下放到基层后,没有转变好心态,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导致作为一个农推培训人员本应具有的“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等优良品德消失殆尽[1]。当被问及“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满意”时,有59%的农推培训人员表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推广的效果一般,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另有10%的人觉得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农推培训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薪酬待遇低、服务对象困难等,致使培训教育人员无心于做好本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推广磨损。而在农推培训人员学历构成方面,调查发现,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机构编制内的人员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2%,初中学历的占40%,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7%,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1%,且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的,因此农推培训人员的受教育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3.2.3培训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有脱离生产的倾向

调查显示,云霄县的农业推广机构中,编制内农技人员在30岁以下的占6%,30~39岁的占29%,40~50岁的占39%,50岁以上的则占到26%。由于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缺乏吸引人才的相关机制,近几年来新引进的毕业生数量日益减少。当被问及“您的部门里是否有人会跳槽,出去自己搞技术经营”时,58%的人选择了“有一些,但不是很多”。而且,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在推广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推广人员上。

3.3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3.3.1闲暇时间不足,组织培训难

根据访谈了解到,云霄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外流,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其大部分时间是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生产,使得剩下的村民几乎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而外出务工农民回到村里的时间多为年关或农业生产时间,这就导致需于日常开展的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受阻。

3.3.2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云霄县现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使得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3.3.3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新技术采用率偏低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怀揣着“自给自足、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遇到难题总是倾向于等待政府来帮忙解决,而不愿大胆尝试采用新技术来化解出现的问题。

3.4基层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供需脱节

目前,我国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做法主要是对上负责,至于研究的课题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则与研究人员无关。这就造成了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农户农业技术需求不相配套、不相适应,农业新技术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传播和到达率来看,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知识和技术来源于哪里”时,“亲戚朋友”和“自行摸索”则是他们的首选,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技术人员”,这与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的经历不谋而合。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与农业发展日益强烈的时代需求,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3.5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所需经费不足

农业推广培训教育资金是否到位、是否合理分配,关系到培训能否有效落实。通过对云霄县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013年度经费运作情况进行统计。云霄县农业推广的经费主要用于发放工资福利,该数值达到142.5万元,占到全部经费的72%;日常办公、交通差旅则分别占到3.4%和1.8%。这三部分费用占到总经费的77.2%,是维持各乡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业推广的基本资金,而真正用于进行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费用却只占到总经费的22.8%。此外,从各镇的金额上看,技术推广经费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乡镇一个也没有,经费最高的仅为5.5万元,其他乡镇推广经费均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而最低的乡镇全年的推广经费竟只有1万元。而这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业推广任务日益繁多、推广人员培训日趋强化所需的资金需求。据调查,有67%的推广人员认为国家在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收效甚微”,导致部分推广机构不得不将一部分公益性服务转变为经营性服务。

3.6法律制度保障不健全

国家鼓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教育。然而,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时,相关部门对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往往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而《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也没有明确指出针对此类现象的相关惩罚措施,导致这种不良行为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推进。虽然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本质上具有公益性,但在《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也提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技术指导与物资供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这表明了基层农业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经营性的范畴。而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所需的资金不足,导致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都往经营性方向倾斜,违背了初衷。

4促进云霄县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4.1建立完善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

基层农业推广培训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前沿阵地。云霄县应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责任制度、多元化农业推广服务机制等制度;应在明确领导部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县乡双重管理,建立以县管为主的农业推广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农业推广机构;而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云霄县可建立以农户系统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纽带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农业推广培训组织的功能[2]。其中,这类培训组织可包括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以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3]。而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可建立“农业推广员”制度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并由相应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4.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建设是基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教育的基石。第一,从外在因素考虑,云霄县应在坚持现有良好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颁发奖金等),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技术人员以充实农业推广队伍,而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专业的协调性。同时,应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全面推行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的考核办法。根据技术指导服务协议落实完成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对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和量化绩效综合考评。第二,从内在因素考虑,据调查,推广人员想学习和提高的农业知识或技能的占比分别为:接受新成果新技术的培训达64%,专业技能培训达44%,市场信息与行业动态培训达34%。此外,由于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意愿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不切合实际、讲授水平不高,所以云霄县农业推广机构应据此对症下药,以期提高培训队伍的整体水平。

4.3强化培训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培训教育水平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效果不大理想,而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动机理论的观点出发,农民虽有内在需求,但由于其生产经营规模小,难以承受农业生产的失败,所以很多农民对农业新技术采取观望的态度,且多数农民不愿意花钱使用自己不熟悉的技术。因此可以从外在刺激入手,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加强农业推广的培训力度;第二,正确使用期望理论、激励理论等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使推广活动成为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民互相学习的过程,由此促进现代科学知识在传递中不断转化,并最终为广大农民所理解、接受和应用[4]。

4.4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矛盾

农民是农业推广体系的运行核心,是推广培训教育的主体对象。向农民和市场提供其所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教兴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解决科研供给与农民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上,各乡镇农推机构应更加注重农民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现在在全国推行的“岗位专家制度”就是非常好的解决措施之一,该模式通过邀请国内一些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专家,并按照其所研究的作物类型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组成团体,直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其可以专心地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需求矛盾。

4.5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筹资渠道

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各项投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推广人员的工资、组织培训费、印刷材料费、成果示范经费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因此,作为推广培训教育的主体,云霄县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经费投入,以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顺利进行。当枇杷种植专业户张某被问及“您是否享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否定的,所以政府应加强对这类大规模农作物种植户实行相应的补贴,以促进农民对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此外,国家与地方要协调好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经费的比例问题,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应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其逐步完善。

4.6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培训教育的顺利进行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把基层农业推广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独立开来,并加强基层农业推广的建设。为此,云霄县可成立农村科技合作社,与县农业推广中心一起,分别履行农业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应对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目标、体系、投入、具体操作流程、农业推广培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等进行详细地说明,促使农业推广培训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证农业推广培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柳俊义 陈佳丽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简小鹰.农业推广服务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农业与教育范文6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培养模式

摘要: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意义,承载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的重任。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品格、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提出“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来袭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人才储备库和资源库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向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中多次提到创业及其重要意义:“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可见创业不仅能够缓解新形势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创造工作岗位、转化创新成果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指导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农业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教学经费投入偏少、专业思想不牢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一直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一份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中,运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3.56(单样本检验值t=3),处于中间值偏上水平[3],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值得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1创业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参加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锻炼提高的过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政策、企业运作、市场竞争、企业文化、资本经营、团队意识等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采取的比较多的形式———企业家进校园讲创业活动,学生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直面企业家的风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遇到的困难,也必然要去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思考、积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1.2创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企业,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农业高校的一份针对学习自主性的问卷调查中,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2.78(t=3),其中学习态度仅为2.38[4]。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加强。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找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与办法,大学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与解决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良性循环,积累实践经验,为成功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业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没有按部就班的理论,更没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从创业计划、创业要素、创业类型、创业过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创业者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审慎斟酌与思考,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求同存异、启发思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形成的过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每个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提供平台,为其铺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显现的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

1.4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本身与社会实践、基层一线结合紧密,需要随时关注动态发展、变化趋势、信息更迭等。通过创业教育将脑海中的创新点转化成实践成果,每个环节中都考验着创业者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将抽象的创新点和思维逐步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1.5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所有创业教育必须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会带来1+1>2的效果。在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个体各自发挥所长,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与任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通力协作。团队协作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与共观念、互相帮扶精神和顽强拼搏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较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

2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5]。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理论体系教学、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创业实践训练、后期追踪反馈为四个基准点,实施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三种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2.1四个基准点

1)以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讲授是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播,特别应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系统理论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课的安排,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和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尝试,拓宽知识面,培养敢于批判的自由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主要形式,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以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创新研究项目、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作、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与刻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以创业实践训练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二次创造的过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学校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型项目的基础实践设计和基础性实践实训,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加大实践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走进基地和一线,走进企业内部和核心,通过最为直接的感官进行学习的再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4)以创业教育后期追踪反馈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完成大学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应该继续进行后期追踪、加强反馈、统计分析。通过后期追踪形成人才培养报告,以此来指导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提高。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温思美对国内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调查,其中“三低”(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和创业成功率低)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战,其中“大学教育对创业帮助”观测点在10分制的评分中还不到3.0分,为所有观测点的最低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学教育阶段,更要注重终生学习和后期持续培养工作,这种倒叙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三种路径

1)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刘某某为例,该生为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后攻读动物科学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曾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该生硕士毕业时,放弃了高薪的饲料厂职位、体面的大学教师和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等工作机会,到珠海斗门农村,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业路上充满艰辛,靠着坚定信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摸爬滚打,勤奋执着,矢志不渝,愈挫愈奋。通过两年创业努力,已经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初具规模,创造千万财富,水产养殖事业也正以蓬勃的态势高速发展,成为了该校毕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2)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该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扶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红满堂”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刀阔斧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经费投入过300万。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103个,有55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有45个企业正式注册落地。学校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实体,推进校园创业环境建设,提高创业者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孵化园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高校自2011年起,与广东某大型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某创新班,针对该企业的农科专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入该班的学生,由公司从大二开始资助学费及住宿费,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毕业后,公司优先录用,为毕业生在集团发展提供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细化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人担任班主任,每1~3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在教学上,除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外,还涵盖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课程,力图打造该农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三种路径均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刘某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是学校主导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又博又专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这三种路径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组织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3.1保障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

机制建设是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院校可依托农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式人才培养,以其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强教学条件和资源平台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孵化基地、图书馆、高校联盟等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宣讲、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体平台和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型人才教育;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校友等资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认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队伍、硬件、环境、经费等多方面加以倾斜。

3.2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个体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能够对系统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调节,起到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恰当地运用机会均等、阶梯晋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对人才进行规划和培养,公平竞争、惟才是举,特别是对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以激励促成长,以激励促成才。

3.3约束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约束机制是为了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8]。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实情设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让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来,也能够让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真正使教与学融合统一,共同发展。

3.4转化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成果转化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成果展示能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发挥扩散效应,持续保持创新型人才新鲜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教研室、教研团队等资源平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成果、基地建设特点、学科竞赛优势、学术讲座成果、素质教育成果等进行互动展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对技术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结合创业教育理念,遵循创新培养规律,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4.

[2]马洪丽,杨道宇,温恒福.创业教育理念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45.

[3]李伟,陈雄锋,刘运春.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97.

[4]李伟,吴丽姬,崔芸,等.农业院校新生自主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对比分析:基于ERG激励理论角度[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2):70.

[5]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7.

[6]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2):133.

[7]陈长喜,卢秉福.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80.

农业与教育范文7

关键词: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

一、引言

所谓高等教育的教学法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条件因素,设计教学采用的策略、方法和组合。在课程内容确定之后,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高等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从农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讨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农业高等教育的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三农”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农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农业教学方法。立足本校,总结本院优秀教师的有益方法;纵观全国,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高贵经验;踏出国门,研修、探讨国外高校的教育规律及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颇具特色的常见教学方法,已开始被各大高校实践证明,并为大家广泛选用。具体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三、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农业高校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式”为主,即教师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该法作为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自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在教学法领域里一直扮演主角。到了当代社会,人类处理信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对自身能力研究的进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性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

(一)教学方法滥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例,其教学过程中多是单向信息传递,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有些问题应借助形象或视觉手段更为合适,如直观演示法、参观教学法等。如在此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完全依赖口头表达与描述,就会略显滥用之嫌。特别是现代高等农业教学,讲授法借助幻灯片、图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切不可完全依赖口头讲述,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避免“纸上谈兵”。

(二)学生未做好学习准备

在“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是被动式学习,智力活动的参与度较低,记忆参与度相对较高。如若教师匆匆上课,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的积极性均未产生共鸣。此时的讲授,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三)难以顾全局,平铺直叙较多

不同的教学方法均未能顾及所有个体差异,不能完全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常以不变的语速、语调讲授所有内容,疏忽抑扬顿挫、加重语气与重复强调等手段的使用,易使学生产生听觉、视觉与感觉等方面的疲劳,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四、主要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讲授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提出较多质疑,而“讨论式”教学法则倍受推崇。“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教材或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探讨,展开讨论,最终达到感知化与认知升华的共识。而“课堂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迅速提升到新的层面。据学者研究表明(如图1所示),学生在“课堂讨论式”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例达50%。从整体来看(如表1所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利弊半生。人们只能寻求在特定条件下较优的教学方法,而不可能找到一种在一切条件下都是最优的教学方法。美国教学专家布鲁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对于90%的学生有效的方法,对于10%的学生则是不利的或者不佳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两面性,运用得当,就能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就会事倍功半。“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很容易偏离中心,若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讨论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使用不得要领,反倒会适得其反。教师对文科学生讲授理科知识,或对理科学生讲授文科知识,尤其不宜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模式,适应知识面广、涉及内容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专业素养,传统的“讲授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五、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一)因学而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之前,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明确学习的方向,并建立知识的连带性。这一意图行为主要是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带入情景、激发兴趣等任务,精心的设计会触动学生的心弦;立凝建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能够使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课堂提问———问题是最好的引路人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就是“师者提问”与“生者回答”———教师提问,师生共同解答;学生自主发问,教师耐心解答。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者诱导学生质疑、发问,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等。因此,问题的艺术性与技能性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师生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有助于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的双面提升。

(三)反馈交流———互知互新、相互提升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要经常进行反思与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与关注度的变化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程准备期间,多问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怎么做学生才能更为有效的接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真正参与度,注重时间的分配与收到的可测性收益。加强交流与关心,适当“示弱”,或许为当前农业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智慧!

(四)“教”“学”互换———尝试课堂新氛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真正地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与参与,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学会“示弱”,甘于“退居二线”,将课堂这一主阵地还给学生。过于精明能干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是思想上的盲目崇拜,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情感。不要当学生一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就迫不及待地“铺桥修路”,彰显“知之者”的魅力,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五)实践出真知——源于实践,回归实践

“讲授式”教学方法以语言为载体,是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关键是讲授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曾在大量的研究中提出“三分之二律”,即课堂的三分之二时间用于讲话,讲话的三分之二是教师在讲话,教师讲话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这种抽象的描述与“纸上谈兵”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所记忆和收获的知识减少。将传统的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探索解决问题,“师之可取,行之可用”,践行知识的最初来源,源于实践,回归实践。

(六)其他方面———灵活运用,扬长避短

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今天,自然应把握分寸、恰当应用。根据知识、素质、能力发展的不同需求,使各种教学方法配合(复式教学法)使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新鲜感,有助于改善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根本前提应该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和原则。

六、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古为今用今为主,洋为中用中当先”。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或许才能找到最佳、最合适的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们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教学之法。

参考文献:

[1]陈家胜.“讨论式”与“讲授式”教学法之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22-123.

[2]邵世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徐长江,罗英姿.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美国农业高等教育特色剖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4):64-67.

农业与教育范文8

对于教育公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0年就指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它指出所有社会成员,不论经济地位和家庭背景有什么不同,都可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我国现行的《宪法》和《教育法》明文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由于公民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个体发展需求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在农村成为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所需要的教育类型。农村职业教育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指向的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与普通学校教育相区别,其实施机构主要是设在农村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但是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广大农村人口为了早日改变贫穷的生活,只能选择外出打工这条道路。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和用工单位轻视农村劳动力,不支付农村打工者相应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报酬,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讨工资难,维权更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广大农民阶层脱贫致富、获得谋生和知识、改变不利社会地位的一条路径,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给予未来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型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联性最为直接,职业教育在新农村人才的培养中比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更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和合理性的优势。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无疑是一项富有远见的国家重大战略。因此,大力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加快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公平对维护社会稳定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6.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32%。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人数为2200万人,只占农村总人数的约0.33%。一边是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另一边却难以唤起广大农村人口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部分政策法规脱离农村实际,实施不到位。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在职业教育领域由我国国情决定了必须优先发展城市职业教育,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少,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师力量薄弱,城市和农村职业院校教育出现很大差距。近几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开始制定一些政策法规,但在制定过程中,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致使一些政策只是“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往往简单服从国家政策法规,由于缺少实施细则,导致不同部门或院校对政策解读不到位,加之缺少对政策的实时监督和及时反馈,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形成应付公事、懒散懈怠、执行力不足的现象。

2.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知识传授、实践检验和强化环节共同组成的。但是近年来,一些农村职业院校相继掀起盲目改革的热潮,崇拜学历教育,忽视技能培训,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知识学习的特点。致使职教发展步入误区,与人才市场对技能的需求背道而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以及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要求农业发展必须现代化,农民急需相应的农业知识。但是一些农村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不经过市场调研和思考,盲目跟风,专业设置多而不精,缺乏属于自己学校的地方特色和实力的专业,涉农专业几乎没有,或者涉农专业并未与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读完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机会和职业生涯发展上并不比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直接就业的学生具有太多的优势,相反使农民感觉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明显的收益,致使人们对接受职业教育失去兴趣,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选择了弃学打工的道路。

3.院校教学管理环节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于学校老师和管理人员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解读不正确,形成农村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好管”、“学习能力差”等错误观念,在教学管理环节中缺少人文关怀。在教学环节中缺少对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工作时没有维权意识,不能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学校管理人员认为调换专业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所以就尽量把调换专业制度设置得极其严格烦琐,避免学生调换专业。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政策制度的不科学、实施不到位导致了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竞争力,更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形成恶性循。

三、加快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公平的建议

1.发挥国家政策的主导力量,创新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职业院校的学生一半以上都来自农村,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公平正义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应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建设之间沟通的桥梁,国家政策在制定时应深入企业、学校、农村进行调研沟通,了解企业、学校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听取多方的建议和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找出适合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推进农村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家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首先是对办学定位的政策引导,使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匹配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职教与经济同步发展、共赢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是政策的支持,对农村职业院校转型时专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引进,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扶持,放宽和简化专业设置的条件和审批程序等。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公平,在法规中明确阐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缩小城市和乡村职业院校、城市和城市之间职业院校的差别,统筹兼顾。对一些企业可以采取减税、免税的鼓励政策。及时监督扶持资金的使用,根据职业院校对政策的实施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与检查,及时发现和改正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当地政府应发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干作用,强化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感,健全政策执行的机构和制度,积极参与政策的执行;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职业教育对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作用,积极主动开展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职业学校;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满足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协调发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以扩张知识为核心的农村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目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学校定位的调整和专业设置的改革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转型升级是指职业院校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专业,不断摸索转型升级的出路。当前,在农村职业教育生源日渐紧缩的趋势下,当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又致使大批农民和低收入家庭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理当结合农村实际,抓住机遇,尽快回归职教本来属性,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技能培训市场,既要重视技术的成分,又不可唯技术至上。立足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需求,敞开职业教育的大门,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为广大的农村人民提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稳定就业。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学校的课程、培养目标都应该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有更强的适应性。任何单一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已不可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必须对农村职业教育市场进行细分,明确不同类型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创新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和后续发展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