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销售论文范例

农业销售论文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期刊的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向数字化经营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加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的单一经营模式开始逐渐向数字化出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1]。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期刊发展须紧跟时展,形成满足读者消费需求的数字期刊形式[2]。期刊数字化出版是期刊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没有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限制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传统纸质期刊的萎缩使农业科技期刊不得不探索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以拓展期刊盈利渠道。

一、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

(一)平台合作

平台合作指农业科技期刊与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运营商合作,签订出版版权合同。读者在这些平台上可以下载浏览论文,平台按照下载量和浏览量向期刊支付一定的版权费用[3]。

(二)网站出版

网站出版目前越来越受到农业科技期刊的重视,它是期刊数字化的一个重要传播渠道。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网站都不能提供全文阅读,用户无法下载期刊论文,有的网站长期不更新,远滞后于纸质期刊[4]。

(三)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读者从未使用过开放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学术传播,开放存取在充分保障作者权益的前提下,供作者学术成果,为读者免费提供论文信息[5]。

二、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一)广告盈利模式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采用广告盈利模式,是通过向第三方收取广告费盈利,即期刊利润主要来自广告商。农业科技期刊免费或者低价为用户提供期刊内容,以内容吸引大量用户关注,从而获得广告商的青睐。据统计,201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9881.43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4341亿元[6]。对农业科技期刊来说,用户主要包括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等,用户特点鲜明,都与农业相关联,因此,其可以吸引相关的农业类企业投放广告。影响广告盈利的因素包括网站点击率、文章下载量、用户浏览时间等,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要详细了解用户数据,才能获取良好的广告效果。

(二)内容盈利模式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采用内容盈利模式,是通过网络手段销售期刊内容,向期刊用户收取费用的一种模式[7]。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可采用直接销售和平台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盈利。目前,大部分农业科技期刊都有官方网站,其把纸质期刊内容推送到网站上,免费为用户提供期刊每一期的目录和论文摘要内容,用户全文浏览或者下载期刊文章则需要付费。这种直接销售内容的形式虽然没有与第三方分摊盈利,但是期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许多农业科技期刊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三)服务盈利模式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采用服务盈利模式,是通过向用户提供一些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而盈利的模式。农业科技期刊社通过官方网站后台监测系统,获得用户的下载量、阅读时间、阅读偏好、广告停留时间等信息,建立用户信息库并分析用户行为,实行按需服务。农业科技期刊社需要定期更新与维护用户信息库,如用户点击量减少需要及时分析自身原因,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8]。

三、当前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黏度低,限制盈利拓展

当前,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出版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农业科技期刊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于数字出版的技术开发,仅仅把数字出版当作纸质期刊的附属品,其发行时间也滞后于纸质期刊。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的流程一般需经过前期选题策划,待作者投稿后进行三审,最后组稿、排版、校对、印刷发行,整个出版流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对农业科技期刊的用户来说,其希望了解国内外农业科技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当前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内容与效率远远达不到用户的期望,用户体验差,从而导致期刊盈利降低。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盈利结构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主体包括农业科技期刊社、数字技术供应商或者平台运营商和网络销售商。农业科技期刊社可通过发行和版权转让等盈利;数字技术供应商可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或者二次开发数据盈利,也可赚取广告费;网络销售商主要通过提供论文的延伸性服务盈利。数字出版的产业链结构较为复杂,比传统纸质期刊出版环节多,产业链的各个主体都在努力开发新的盈利点。农业科技期刊社主要依靠数字技术供应商对纸质期刊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再由网络销售商销售。很多农业科技期刊选择与中国知网或者万方签订合作出版协议,借助这些数据平台扩展期刊的传播范围,以此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数字技术供应商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在技术上形成垄断局面,占据了整个期刊出版产业的大部分利润份额。农业科技期刊社和网络销售商都不断强调自己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以增加盈利分成的筹码,利益分配不均也导致传统期刊对数字出版处于观望状态。

(三)版权问题未解决,制约产业盈利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但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版权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盗版期刊网站增多,用户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会出现很多相似的网站。目前,在网络上用户可以轻易搜索到期刊文章的电子版,而这些文章并没有获得原创作者的网络授权。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平台运营商很难做到一对一核实版权归属,其把版权问题的解决寄托于期刊社。期刊文章的版权按道理说应该属于作者,但是作者要想文章正常发表,就需要与期刊社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包括网络传播权,所以文章的数字版权应属于期刊社。期刊社虽然拥有文章完全的版权,但是在实际网络传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数字技术供应商则期望获得文章的网络发表版权,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盈利。

(四)同质化现象严重,束缚盈利模式

期刊数字出版的初衷是把传统的纸质期刊用数字化技术展示,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文章。而目前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单一,盈利渠道基本一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农业科技期刊依托数字技术供应商期刊,期刊社只提供每期期刊内容,基本不参与后续的数字出版。数字技术供应商虽然在技术上是信得过的,但其对文章内容的把控能力远远比不上期刊责任编辑,在进行网络推广时不能精准描述内容,无法吸引用户阅读。数字出版企业将重点放在技术的提升上,内容把关和营销能力明显不足,以致严重束缚盈利模式的发展。

四、优化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建议

(一)打造精品内容,突出盈利重点

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对传统纸质期刊的发行造成一定的冲击,传统纸质期刊正在逐年缩减发行量,近年来有的高校只订阅电子期刊。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为农业科技期刊提供宣传渠道,虽然纸质期刊发行量有所下降,但是电子期刊发行量呈现上升趋势。总的来说,期刊发行市场因为新媒体的传播而有所扩大,并有效提升了期刊的知名度。为了吸引广告商,农业科技期刊社需要认识到期刊内容才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内容一直是期刊的核心,农业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主要还是依靠期刊内容去打造品牌。农业科技期刊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了解用户的基本需求,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出版经验。农业科技期刊社应牢牢把握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借助数字技术对内容资源进行加工重构,深度挖掘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在期刊数字化中掌握主动权,不断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盈利思路

在现有的机制下,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的盈利分配是不均衡的。农业科技期刊社虽然是内容供应商,但是在规模上无法与数字技术供应商相抗衡,在利益分配谈判中基本没有话语权,无法充分调动各个出版企业的积极性,导致其难以发挥在数字出版中的资源优势。数字出版是传统纸质期刊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只有齐心协力,在合作中达到共赢,才能促使数字出版得到更好发展。农业科技期刊社、数字技术供应商、网络销售商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各自在产业结构中的利益分配,形成良好的分配机制,实现出版产业的利益最大化。此外,农业科技期刊的盈利模式还应向多元化发展,不再只依靠广告费和发行费盈利。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用户线上线下培训活动或者提供咨询服务,多元化经营更有利于农业科技期刊的快速成长,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明确版权归属,完善盈利环境

为鼓励作者创造更好的作品并且继续发表在本刊上,农业科技期刊应该改变传统的授权方式,在与作者签订版权协议的时明确告知作者授权范围和报酬,支付作者数字出版的稿费。目前,我国大多数期刊用户并没有形成付费阅读习惯,大多是从各个盗版网站上下载资源,因此,数字出版的盈利空间大大缩小。数字出版资源比传统期刊更容易复制,传播范围更广,技术的发展导致侵权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给期刊的版权保护带来困难。国家有关部门须修订有关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数字出版的版权管理,对版权的归属进行细致的划分。此外,农业科技期刊社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加密技术,对期刊文章采用内容加密、数字水印等技术进行加密。解决数字出版的侵权问题迫在眉睫,只有完善反侵权的法律法规,改进加密技术,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把握盈利趋势

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利用其在农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海量的内容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积累的人脉资源为一线农业生产者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也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搭建用户与专家、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平台,使其共享农业信息资源;在期刊网站上提供一些学习视频、音乐的链接供用户浏览。农业科技期刊应主动思考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服务。期刊与手机的结合是期刊发展的方向,手机终端更适应现在快节奏的阅读需求。2020年,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9.86亿人[9],手机的普及给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知网、万方等平台已经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吸引用户安装使用。运营期刊微信公众号和期刊App的开发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应建立微信公众号、开发期刊App,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阅期刊内容,实现手机在线付费阅读和下载。

五、结语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2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运作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类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中一般强调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生分类培养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习实践环节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避免模仿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容易、实际培养环节与生产应用结合紧密以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往往长于专业硕士,从而导致学生和社会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低于学术硕士,有些学生不愿报考和接受调剂,工作单位接收研究生就业时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使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环境的形成,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知。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种业领域作为新增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都市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农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主要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技能侧重应用型的特点。应该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主干课中开设的《种业产业化》课程,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我校修订的种业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农业推广实践或实验室实践工作,突出了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要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2014年北京举办世界种子大会期间,北京农学院积极赞助、支持并全程参与了会议的召开,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强化了对外协同和服务行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会议期间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会场志愿服务、展台布置、宣传资料设计展示以及与国内外不同类型种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实践了专业知识,并锻炼了实践能力。

(三)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和种业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种业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推广销售在我国没有合理的整合发展,造成种业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种业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要能反映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种业领域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从国内知名高等农业院校和研究单位引进高级人才,加强师资团队梯队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树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遴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推广教授系列的导师指导农业推广的硕士。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教师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并与相关基层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鼓励申报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提高实践经验,为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的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五)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交流合作。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从基层或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选聘,担任专职或兼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协同培养,选择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和校外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在校外与众多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北京市各级种子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六)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3

一、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2、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低,知识结构落后

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后。对于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使其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比较优势低,具有高素质的农民均进城务工,真正务农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农业推广内容单一,主要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其内容主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推广重点,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忽略了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三、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重建的对策建议

农业推广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公共物品,在进一步优化农业推广体系时,应该强调政府在农业推广上的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价格补贴等形式激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推广中。

1、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建设,鼓励经营性农业推广组织发展

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的有机结合,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做好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工作,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保证老师教授的知识、研究员确立的课题都是以市场需求和农户需要为导向,以便农业人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农业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化使用。同时,借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借助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更好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推广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对农业推广的投资应以公共财政为主,不断提高市场资金的参与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在农业推广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支农资金的投入结构。政府主要投资公益性和基础性农业推广项目,市场主要投资回报率高的经营性项目。

3、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农业推广

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或公共部门直接提供,还可以是政府通过向市场购买后提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等形式,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向农业提供农业推广服务。间接实现向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4、建立有效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

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推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牵头,加大对农民及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创新农业教育方式,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比重,采用讲座、夜大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教育。

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政府或公共部门在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是,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的评估农户对农业推广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偏好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需求,提高农业推广效率,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程度。

作者:赵玉婷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二)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1)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明白农村技术推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此外,还要要求技术人员时刻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参加科研学习和交流活动。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意识,努力认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标准是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以及建立良好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能实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解技术推广的优势和最终获利的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道路,在农民中找到领导先锋,由农民自己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如,农村选举出来的村长,是农民信赖的对象,因此可以先转变村长的思想,发挥村长的带头作用,农民之间的互动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方法。

(5)不仅是农民带头作用,还要对乡镇进行试点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的辐射性推广方式。对个别乡镇进行推广试点,并且要保证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只有看到实际收获,农民才会主动学习农业技术。

(6)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推广需要引进新技术、开设公益设施以及优先购买重点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问题是一个工作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政府部门若要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真实地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利益。

(7)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从农民抓起。农民要转变思想,主动接受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改变农业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培训和辅导,开设学习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实现推广目的。

(8)完善基层配套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村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指导,产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的优质服务。

二、结语

综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技术推广人员要明白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业经济产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它还能随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晓荣 单位: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

一、创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生源选拔优质化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为例,高校要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控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吸引优质生源;要选派高素质教师到各林业局、林场、科技推广站、林业种苗繁育中心等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宣传,提高基层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从而吸引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报考;在招生复试的笔试和面试过程中,要聘请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企业方的专家参与考核,重点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和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这有利于避免研究生复试阶段的笔试和面试走过场、走形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二)培养方案实践化

1.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例,高校要根据林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与企事业共同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生源单位的需要。

2.根据林业技术前沿、生产发展急需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例,要重点设置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经营与高效利用等领域的课程,并强调所设置的课程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增设选修课模块,将个性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难题相结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要遵循理论教学与林业技术前沿、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增设选修课程模块,并要求学生按照模块选修课程,从而保证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同时,要将相关的科研成果纳入教材和课堂教学。

4.强化案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要深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例如,在“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学报论文、课题申请、课题鉴定或验收、成果报奖、研究报告等的写作方法,以使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发表。

5.逐步完善网络化远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为例,要初步实现部分课程的网络化远程教学,构建网络自学、网络自测、网络考试、网络答疑等互动平台,在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的同时加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三)基地实践全程化

1.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互利共赢联合培养产业化人才。北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特研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搭建了校企共同培养高层次产业化人才的平台。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该中心参与项目研究。

2.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北华大学与吉林省林业厅共建了吉林市二道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还与吉林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吉林市林科院、吉林市绿化管理处等多家企事业共同建立了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并与这些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协议。这不仅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而且强化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过程,探索了课程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3.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互动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则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校内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3个省级平台的良好条件开。展研究式教学。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企共同建设的基地开展。目前,北华大学已经拥有分布于吉林省东、中、西部的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实践基地、二道基地、乾安基地等多个校外基地,覆盖了吉林省东部的森林区、中部的农牧过度区、西部的荒漠草原区以及吉林省的整个植被类型。布局合理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师资队伍“双师化”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应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外实践基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从校外基地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师,通过开设讲座和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有利于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2.实施“双导师”制,保证全程指导。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高校应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配备“双导师”。一方面,要严格遴选学术水平高、职业背景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另一方面,要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校外实践基地认真遴选具有高级职称和一定学术背景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兼职导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校内导师为主体的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重点负责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践过程和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从而保证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化指导。

(五)考核评价制度化

1.课程考核。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安排在寒暑假集中授课和研讨,并辅以平时的网络课程远程教学。因此,高校应采取课堂理论测试、网络课程远程自测、撰写课程论文和专题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成绩。2.实践考核对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情况的考核主要由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师进行,高校主要是通过建立“重能力、强实践”的考核体系,强调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六)论文督导全程化

1.选题多样化。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多样化,可以是校内外导师正在主持的产业化课题,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发现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而提出的自主课题。高校应通过学科导师组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进行督导,以实现选题的最优化;同时,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应允许师生双向选择。

2.中期检查。高校应组织校内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首先,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阶段,学生应向自己的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其次,由校内外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应对学生学位论文的实践环节和实验过程以及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论文进程进行分类指导。

3.论文答辩。高校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制度,由学科导师组(包括行业内拥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答辩。首先,学生在答辩前应提出申请,经导师推荐并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方可进入正式的双盲论文评阅。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可以采取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申请、应用基础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其次,学位论文的评价应把重点放在论文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上。最后,对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要按照10%的比例实施论文抽审,以有效地保证论文的质量。

二、“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会了撰写课题申报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大幅度提升了科研成果推广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持的课题有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研究专项1项、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和吉林省教育厅等立项的省级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项,在核心期刊或研究简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有近49%的学生毕业后得到单位的重用,获得了职位升迁,其中1名学生毕业后成为2012年省级拔尖创新人才,2名学生毕业后晋升了高级职称。这与他们的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与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4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1994年我国首次应用互联网,1997年之后互联网在国内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0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发展至2600万户,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一)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是通过没有体积、没有重量的比特完成[2]。海量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便捷的传播,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滞后、单一的传播方式,随之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出版物的“厚重”,一个小小的闪盘、移动硬盘或者阅读装置就可以承载成千上万本书籍内容。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出版物的发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二)广泛性

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新闻网页、微信、微博及各种推送信息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人文地理、舆论焦点等任何自己想关注、想了解的信息,对于信息的采集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没有地域的限制,人们只需打开手机、电脑,海量数据、信息可以随意选择阅读。较之于传统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传播信息的手段而言,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范围更广、受众面更大,信息的传播介质也不再单一。

(三)超时空性

传统媒体无论是纸质的杂志、书籍,还是以照片、录音录像方式呈现的媒体资料,其传播均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突破了空间的界限,将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信息跨越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地球七大洲。比如在地球的某处一则发现新物种的消息,最初看到消息的人数有限,但是经各大媒体、新闻平台推送,阅读数量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全球数亿人民在短时间内都会阅读到这一信息,真正意义上消除了信息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四)交互性

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海量信息,而互联网在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这些海量信息提供了可以双向交流的通道。比如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博客、论坛、微软MSN、聊天室、ICQ、电子邮件等信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与信息者互动,陈述自己的观点及意见建议等,实现信息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改变了长期以来信息采集、传播的被动模式,转而变换为一种全新的主动模式。信息的者能在信息后看到别人的反馈意见,信息的接受者能在看到的信息后将自己的感受发表出来,实现了信息的交互性。

二、制约因素

(一)体制因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大多刊物目前都是依靠财政投拨款艰难为生。即便到了大数据时代,期刊社还是按照传统出版方式发展,仍将重心放在编辑印刷刊物上,对于发行、销售仍然通过邮局订阅或期刊社自办发行,并没有借助互联网,做新的尝试。传统销售方式,受众面小,刊物能销售数量很少,期刊社效益变差,导致期刊社难以为继、人员流失严重,尤其是年轻编辑人员,纷纷跳槽。分散办刊和重复办刊导致农业科技期刊数量虽然众多,但总体实力很弱[4]。我国大部分农业类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是政府、高校、单位,期刊社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行政干预。比如在农业系列职称评审过程中,各地区、各单位很自然地将期刊划分成不同等级,但是在等级划分过程中,往往划分标准不一。国内部分农业科技期刊社为了跻身核心,并没有将工作重心放在期刊质量上或是没有找准农业刊物的定位或没有找到正确的办刊宗旨,一味模仿、参照,导致重复办刊,造成资源浪费。

(二)人才因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5]同理,农业期刊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是人才。做编辑原本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而农业科技期刊社往往附属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在职称评聘、职业收入方面比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一般的科研人员机会少,造成了编辑队伍大量年轻编辑非正常流动。再次,高校和科研单位重学历,促使年轻编辑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攻读学位上,对编辑工作敷衍了事。最后,大数据时代期刊社需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谙熟数字出版规律,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需要,具有分析和解决数字出版运营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数字出版、媒体传播、影视制作等文化创意相关行业从事创意策划、多媒体信息表达、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跨媒体运营管理、出版流程控制与质量分析、数字出版规划与推广、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专业人才[6],而这类复合型人才目前奇缺,这是农业期刊社乃至全国大部分期刊社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文章质量因素

我国很多农业期刊一期动辄两百多页,刊登的文章越来越多,当然这其中也有几篇有创新、高水平的文章,但是总体质量却与页码数不成正比。据有关部门研究,刊登文章内容雷同,作者写作能力有限、刻意拼凑,文章无创新、可读性不强,编辑校对质量不高都是造成期刊文章质量不高的原因。对于文章拼凑问题,因我国大部分考核规定文章数量,而对文章是否具有价值、是否有创意没有考察标准,这就为拼凑文章提供了生长的动力,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期刊社,大部分要以刊养刊,通过收取编审费用以生存,这就为拼凑文章发展壮大提供了沃土。对于编校质量不高,去除编辑个人能力,编辑人员对编辑工作长期存在懈怠心理、缺乏责任感是首要因素。出现这种现象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并不能归咎于某位编辑个人。但是作为编辑,在编辑岗位一日,责任感是一定要有的,保证编校质量,是作为编辑最基本的职责,而且是作为编辑一定要坚守的最重要的职责。

(四)出版周期因素

文章出版发表周期是指从收到稿件到刊印所需的时间。据曹淑华2004年对11种农业科技期刊调查显示:双月刊文章平均发表周期在160天以上,月刊基本88天以上,11种期刊平均发表周期为205天[7]。大数据时代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大数据时代,信息可实现实时传送、接收,这为缩短文章发表周期提供了最好的工具,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文章发表周期仍以百天、半年为计量单位,而Nature重要论文经常在收稿后1个月内发表,有些论文在收稿后2周内发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从投稿到接收的平均时间为42天,从接收到刊出的平均时间为33天,在线接收和刊出时间分别17天和18天。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5

1.1专有性农业技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明文规定,植物新品种凡是经过人工培育具有新颖性和稳定性等特性的并符合条件的,都享有排他的专有权。此专有权主要体现在生产权、销售权、使用权等方面。国家也严格规定,凡是未经许可,以商业目的进行生产、销售的,全部要负完全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国家对其专有权的保护力度。品种所有人还享有许可他人生产的权利,并可以通过许可获得相关的经济收益。除了植物新品种权,专业性农业技术甚至还享有专利权和商标权。这样的做法可谓将专有性农业技术进行了严密的保护。但事实上,尽管国家对专有性农业技术进行了周到的保护,但由于农业产品的公共属性,这类产权或多或少还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专有性农业技术的公共性例子。笔者试举例说明专有性农业技术其中含有公共性的例子。在我国有关法规中,规定了植物新品种可以被用作公益性活动,例如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可以不经过品种权人员的许可,并有不向其支付使用费的权利。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审批机关还有着实施植物新品种强制许可的权利,但需付给品种权人合理的使用费。由此可见,即便是专有性农业技术,也存在着公共性的性质。

1.2半公共性农业技术

从字面上解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些农业技术只能获取一半的产权。实际上,通常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只有一部分人共有其产权,但其产权却对其他人具有排他性。按照相关的专业叙述,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个群体所获得的共同利益,而生产成本、成员特点都具有排他的性质。可以说,半公共性农业技术与全公共性农业技术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范围的量化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是指在有限范围内共同享有的农业技术,而公共性农业技术则在“范围”内的基础上进行了无限的扩大。

1.3公共性农业技术

公共性农业技术也就是农业技术中最基本的级别,直接为农业技术的开发和进行商业活动的措施进行基础的技术知识提供。公共性农业技术的主要形式是以学术论文、著作为根本的农业著作权。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性农业技术虽然具有知识产权的特征,但这些技术知识不能直接进行商业化活动,因此不能申请专利。这就导致了其根本特性,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的使用该知识。公共性农业技术不能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它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很少从事这类技术的研究。但是,公共性农业技术虽然没有很强的利润可图,但是其公益性是其他农业技术所不及的。

2农业技术的研发主体

2.1专有性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分析

专有性农业技术由于其几乎没有公共性,往往能够带来较大的效益。因此,企业就成为它合适的研发主体。特别是比较容易获得专利的领域。在我国专有性农业技术的现状下,大部分研发主体都是私人企业。

2.2半公共性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分析

半公共性农业技术,是指有限范围内的共同享有的农业技术。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公共性,因此,立足于现状,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应当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性机制。一些符合国家农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就更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也应该给予扶助。一些时而特殊地理位置的半农业共性技术在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条件下,更能发挥其特殊优势。

2.3农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主体分析

由于其并不具备有丝毫的排他性,因此,对于私人企业来讲,没有利润可图。因此,政府应该成为其研发主体,这不仅能填补企业研发投入的空白,还可以趋近专有性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利于农业技术发展。

3结束语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6

1.1戴庄模式

1)戴庄模式发展历程。2001年,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镇江农科所科技人员在镇江句容茅山老区最贫困村之一的戴庄村,探寻科技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途径。经过10多年发展,戴庄村建立了有机农业示范园,改变了贫困村面貌。2)戴庄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做给农民看。镇江农科所4名科技人员每年有280天左右驻扎戴庄。科技人员在生产一线提供指导服务,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科技人员在戴庄指导推广农业技术达60多项,其中,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等技术和项目都获得巨大成功。年培训当地农民1000余人次,培养出农业技术能手20多人,并组织其赴日本学习,邀请日本农业专家到戴庄村传授经验。二是带着农民干。2006年在科技人员帮助下,戴庄村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兼任副理事长,带领农民一起干。在他们帮助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申请项目经费等途径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大米加工厂1座,引进日本大米生产线1条,兴建农作物秸秆炭醋厂1座,引进高校专利技术多项。三是帮助农民销。科技人员帮助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设计并申请“野山小村”商标,帮助其做大做强。科技人员带领该合作社在周边地区开设农产品销售专柜,建立产品直销配送系统,积极结合句容市茅山、九龙山和戴庄村乡村旅游,直销有机农产品,并努力开拓上海市、苏南地区市场。3)戴庄模式帮扶效果。科技人员引领农民发展有机高效生态农业、加工流通业和观光旅游业,大幅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是2003年的5倍多,高于句容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村集体收入190万元,是2003年的10倍多,村固定资产1300万元,有42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全村达到小康水平。

1.2仰徐模式

1)仰徐模式发展历程。2007年6月,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沿海农科所整合科技、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在盐都区仰徐村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此后仅用3年多时间,就引导仰徐村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成为盐城市现代农业、城乡统筹、乡村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地方名片。2)仰徐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科技团队下乡入股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2007年年底,沿海农科所派出科技人员驻村,在仰徐村流转46.7hm2土地,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集体、科技人员和村级企业按3∶4∶3投资比例投资200万元合作创办仰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服务平台运作科技兴农项目。科技团队下乡入股,承担驻村专家和公司股东的双重角色,使创新成果直接转化成富民成果,打造一支长年驻扎农村的“不走的科技队伍”。二是帮助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团队帮助仰徐村发展高效农业,培植草莓、葡萄、番茄和优质稻米等多个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千亩设施葡萄园、千亩设施草莓园、千亩设施蔬菜园、千亩景观园林园和千亩优质稻米园,培育出175个科技示范户,帮办6个合作经济组织,注册7个果蔬产品商标。积极开拓“农超对接”,缩短“从田头到灶台”的流通环节,开辟了专家下乡服务新思路。三是帮助开拓市场。驻村专家协助创办“兴民草莓专业合作社”,并申请注册了“采红”牌草莓商标和“仰徐”牌葡萄商标,积极引导果蔬种植户走向市场,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科技人员还多方争取资源投资兴建果蔬贮藏低温库,使当地果蔬产品特色产业形成生产、包装、加工、贮藏和销售一体化,延长保鲜和销售时间。3)仰徐模式帮扶效果。2013年,仰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743元,高出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99元。盐都区番茄、草莓和葡萄产业迅猛发展,2013年农户增收22.38%,位居盐城市前列。科技项目实施有效壮大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种植户普遍得到实惠,辐射并促进整个盐都区果蔬品种和栽培方式的更新换代。

1.3宿迁模式

1)宿迁模式发展历程。宿迁市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经济最薄弱的地区。2011年,该市被列入全省新一轮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的农户有99.5万人,占全省的24.2%,省定经济薄弱村360个,占全省的23.5%。宿迁的扶贫开发是江苏省“两个率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10年,宿迁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1年,江苏省农科院选派5名优秀科技人员到宿迁市5个县(区)挂职任副县(区)长;2013年,双方开展第二轮院地合作,该院又派出6名优秀科技人员赴宿迁市挂职。2)宿迁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帮助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挂职人员先后帮助宿迁编制《宿迁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规划》、《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沭阳县高效花木产业发展规划》、《泗阳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宿豫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对于宿迁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二是带着项目下乡做给农民看。挂职干部围绕宿迁市粮食、水产、畜禽、花木、果蔬和食用菌6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地实施科研创新和示范推广项目近60个,总经费3000多万元。挂职干部精心选择项目实施地点、实施载体,制订实施方案,全程参与指导项目实施,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建议。三是积极为宿迁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决策中,挂职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受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例如,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把握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保障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能、探索传统农业大市新型城镇化路径及探寻农业大市乡镇特色化发展之路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被采纳后,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积极搭建研究和转化平台。通过挂职干部牵线搭桥,江苏省农科院先后在宿迁市成立了宿城蔬菜研究中心、沭阳花木研究中心、苏北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泗阳蔬菜研究示范基地和泗阳博士服务工作站等研究平台,将该院科技人才优势与当地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该院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以便更好地支撑当地农业发展。3)宿迁模式帮扶效果。挂职干部在宿迁市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引进了上百个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难题,带动了一批地方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187亿元提高到2013年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6975元提高到2013年10703元,有56%贫困人口脱贫。

2三种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戴庄模式的不足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主义现象偏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合作社成员种植有机水稻,无论其产量如何,均按3.75t/hm2、4.1元/kg兑现收益,对于管理得好、产量高的社员,缺乏激励。二是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偏小,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全村220hm2水田80%以上为分散种植,户均经营面积0.33~0.40hm2。三是有机农产品营销难度较大,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机农产品销售途径更多地依靠在大中城市摆摊设点、口口相传等传统营销模式,农超对接、网络营销手段还不发达。四是有机农业的旅游功能有待深度挖掘,目前效益尚不显著。

2.2仰徐模式的不足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不明显,农户对合作社信任感不强。各专业合作社没有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和干起来不划算的事承担起来,“统”的功能体现不够,缺少订单式购销服务、深层次加工开发和走出去联合发展等措施。二是单个作物设施面积偏大,市场风险大。葡萄、草莓等作物设施栽培面积均有千亩,产量大,如遇销售不好年份,往往出现滞销、赔本销等现象。三是本村农民参与高效农业经营的人数偏少,外来农民承包经营是主体。四是示范推广的科技成果来源渠道单一,需要广泛拓宽成果来源。

2.3宿迁模式的不足

一是科技帮扶工作面广量大,缺乏整村推进的典型。该帮扶模式以产业为基础,以科技项目为纽带,项目到哪里帮扶到哪里,没有固定在一个村或一个镇集中帮扶、长期帮扶,与前两种模式相比显得不足。二是科技项目实施载体多是企业或专业大户,为数众多的农民得到科技帮扶实惠不多。该模式下培育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星罗棋布,但是相比宿迁近280万农民而言则是极少数。三是科技成果集成效应不明显,往往靠单一成果单打独斗。四是挂职科技人员兼做地方行政事务,分散精力。

3科技促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3.1科技人员扎根农村是促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的最有效途径

三种模式的一个重要共性是科技人员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和培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打造“不走的科技队伍”。对落地的科技帮扶项目,科技人员精心培育、打造,保持项目的延续性,没有出现帮扶结束项目就结束的现象。地方政府也为科技人员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提供广阔舞台,使越来越多的人才和项目成果在农村找到落脚点。

3.2促进农民增收是科技帮扶的最主要目标

对于经济薄弱地区的科技帮扶工作,不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只有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才能找到科技帮扶的落脚点。三种模式都将“实现农民富”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解决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中的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农民从科技帮扶中受益。农民对科技帮扶的态度由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配合,双方的联系合作在效益的实现中越发紧密。农民越是愿意表达自身的科技需求,就越有利于科技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

3.3因地制宜是科技帮扶成功的关键

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分散,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特色产业多种多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广大农民对科技帮扶需求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科技帮扶工作中,必须根据经济薄弱地区实际情况,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从地方农业特点和需求考虑,因地制宜,采取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要以企业为龙头、以科研单位为纽带,联合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建“产业联盟”,形成利益链,带动整个产业链条上下联动,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升级畅通渠道。

3.4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前提

在现有科研体制机制下,很多科研工作者忙于埋头实验室攻关,沉迷于网上查找文献,片面追求论文和成果获奖。我国一些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尤其是饲养动物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人员应当经常深入农业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从生产需求、现实问题和发展规律中寻找科研立项依据,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将成果送到生产实际中检验。当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无疑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4结语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

1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在“互联网+”时代,农业部门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农业经济发展中,认识到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予以优化,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2“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模式在不断创新、优化,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特点,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将其渗透到农业的发展中,既能够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1]。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正在大力倡导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农业经济发展中,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3“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1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传统农业发展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首先,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新型农业管理模式中的各项农业生产信息都具有公平性、透明性特点,有助于生产者明确现代农业产品市场行业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其次,互联网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很多的信息,在农业生产技术更新、产品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互联网具有创新属性,能够针对最新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进行传播,生产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生产技术的改革、创新,创造更多的效益。

3.2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升级。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生产已经改善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为农业生产技术转型提供支持。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能力、创新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济的升级、转型提供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3.3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互联网技术融入农业经济发展,既能够确保农业生产透明化,又可以引导生产人员及时了解农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运行的整体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生产模式有很大转变,可以节省更多的农业生产成本,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优化,确保农产品的流通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4“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农业生产模式单一。我国很多地区仍实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有些地区的信息沟通不够畅通,很难及时获取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农业生产技术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农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很多先进技术已融入农业经济发展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很多农业经营效益,但国内的农业生产模式仍需进一步更新、完善。

4.2农产品标准不明确。现阶段,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政府部门未针对农产品制定相应的标准,各种食品都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在农产品市场中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导致交易双方认知出现很大偏差。并且,农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品质、售价不够规范,顾客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无法针对产品的好坏进行辨别,普遍偏向于选购具备明确标准的进口产品,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3农产品销售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很难发挥出网络的功能,还有很多设施有待完善,缺少专业的销售系统,导致在农业生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另外,消费者和产品运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分辨农产品品质,不利于农产品销售、农业经济发展。

5“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5.1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农业资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针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尽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需要根据区域农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分析与农业种植相关的土壤、水文等要素,深入挖掘农业发展相关信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2开拓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现阶段,人民群众购物的主流方式是“淘宝”“微商”等,电子商务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可以实行农产品线上销售方式,将电子商务、农业生产进行融合,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搭建线上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宣传,既创造了更高的销售额,又可以大力推广农产品。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采取合作方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连锁超市进行合作,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减少产品滞销问题的出现,进而形成庞大的销售体系,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5.3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实行精细化农业管理模式,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益,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定位技术,提高播种、施肥等各项农业活动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兴的直接销售模式,完善互联网销售体系,利用信息技术针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追踪监测农产品质量,为农业生产、运营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5.4对农户进行相应的培训。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平台建立是其中的基础内容,有助于确保农业信息的共享。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也有利于农户加强对市场变化情况的了解,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农户需要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这样才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农户必须予以重视,针对农产品进行有效整合,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户的综合素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针对农户进行定期培训,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以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为农业生产、销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此外,农户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引进信息技术,将其渗透到农业经济发展中,形成“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针对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为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农业销售论文范文8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为我国培养各级各类农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国内各高校在认识及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1]山东农业大学建设了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把认识性实践、印证性实践、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探索出教学新体系。[1]北京农学院在原有农事实践课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在1997年形成了农事学课程。[3]山西农业大学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结合实践教学自身情况及发展水平,借鉴北京农学院已有农事学课程教学成果,在2004年开设了农事学课程。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农学专业唯一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农事学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以求适应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开设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一)传统农事操作课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老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完善。早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室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开设作物形态观测与农事操作课程,在第四、五学期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等实践课程。[4]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上述实践课程不断被压缩,最后只保留了农事操作课程。这一课程目前在全国许多高等农业院校中还在开设,并被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课程考核标准也很难把握。[5]在学生学习农事操作课程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在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作物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生物统计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特别困难。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同时,农学专业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对农业生产常识不了解,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差了,暴露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也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农事学课程的设立迎合了加强实践教学大趋势   1.设立过渡性实践课程作物生产技术   为了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在认真分析了农事操作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落后之后,在2002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取消原来的农事操作课程,开设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20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在农学专业第六、七学期开课。这次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增加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原来的农事操作没有理论教学,只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有了理论教学部分,有利于形成课堂知识交流和即时安排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课的重视。   (2)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用于农事实践的土地3300m2,保证了教学用地。   (3)成立了新的教学团队,用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自2002年春季学期开始上课,课程开设了三年。在实践教学中,每2~3个同学负责种植一种作物,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管理。在课程考核方面探索合理的考核方法,春季采用理论考核与平时成绩结合,秋季结合具体实践,撰写“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和“年终生产实践总结”两篇课程论文。   2.设立农事学课程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3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第六、七学期,学生既要参加农事实践训练,又要参加科学研究训练,这两个实践活动互相影响;考虑到农事实践是科学研究实践的先导课,我们认为课程开设应该提早一年进行,让学生尽早学习作物生产技术;又由于课程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还包括许多农事理论,因此对课程名称和学时数都作了调整。结合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借鉴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改革经验,[6~8]新教学大纲将作物生产技术更名为农事学,学时数54学时,开课学期设在第四、五学期,为跨学期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又设立了农事学实践课程,学时4周。农事学课程与农事学实践同步教学。   二、农事学课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从理论上学习基本的农事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史。在实践中认识作物,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观测记录作物生育时期、测定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从3月份开始,学生要完成作物从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及测产等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各环节的实践技能。并根据所学知识,编制农事月历。 #p#分页标题#e#   (二)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留种等理论知识,理论教学要围绕实践教学开展,与实践环节配合。如在理论教学中,要讲到作物的播种技术,作物播种技术理论教学时间与大田作物播种时间相同,学生可同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播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按照春播作物生长情况安排,分集体实践和小组实践两部分。从春季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集体实践中,每组学生15~25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一安排的实践活动,如作物播种、作物形态观测、作物田间管理等。集体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相同,使每个学生掌握作物播种技术,认识各种作物,掌握作物田间管理中如灌溉、施肥、中耕等技能。小组实践充分考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把实践项目分为3类;在实践课开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小组。   第一类创新创业类。这一模式适合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有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学生,愿意在生产中投入一定资金,具有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小组成员一般6~10人,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和方法,自主设计种植方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类为高产竞赛类。这类模式适合对大田作物特别感兴趣,有志于在作物生产中掌握作物高产原理与技术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3~4人,小组成员协商选择种植某一作物,学生可选玉米、棉花、大豆中的一种作物,采用同一品种,从作物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在年终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胜组。   第三类为基础实践类。适合对农业生产不太了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6~10人,由指导教师指定作物,每个组完成几种作物的种植任务,学生独立进行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整个作物生长生育周期的实践操作。   三、农事学课程考核体系逐渐完善   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9]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10]因此农事学课程在设立之初,就吸取以往教训,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体系。农事学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年,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实践任务不同,两个学期考核方法有所不同。   (一)春季学期考核方法   春季学期从3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实践环节,根据实践情况,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四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根据年度间实践教学内容确定。(1)平时出勤、学习态度。根据理论课上课和实践课出勤次数及在实践中学习态度评定。(2)农事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阶段性总结报告。对春季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要点进行总结,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内容包括作物生产基本的实践知识,最新作物生产技术动态及晋中地区生产实践知识。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等。   (二)秋季学期考核方法   秋季学期从9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收获、留种、测产、产品销售等环节。课程考核分3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2)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内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及测产。占总成绩的20%。(3)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5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   四、农事学课程在教学中形成的自身特点   (一)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   与农学专业设置的许多课程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相比,农事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农事学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为4周,通过一年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课程重点训练学生实践环节。   (二)课程教学环节与作物生长周期高度一致   课程完全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安排教学活动。如春季安排春播作物播种,秋季安排冬小麦播种,夏季安排冬小麦收获等。   (三)实践教学分散进行,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实践教学中,作物的管理要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如下雨后要及时中耕,有蚜虫危害棉花时要打药等。这些管理措施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灵活管理,实现了连续式教学。   (四)课程考核多样化   农事学课程重在实践,考核方式有闭卷考试、实践操作、劳动考勤、课程实践总结等,汇总为学生综合成绩。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   (五)全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会常见作物的播种、管理技巧;通过对作物的观测记录,可以训练学生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可以学会撰写科技论文,提高电脑办公软件应用水平;通过拍摄实践环节图片及视频,提高了学生视频制作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p#分页标题#e#   五、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   1.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农事学课程的发展是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产物。在开课初期,由于实践经验少,开课准备时间仓促,必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编写了“农事学实践指导”教材。目前,农事学课程理论教学已经使用多媒体授课,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已得到完善。   2.实践场所逐步改善   由于学校农作站合并到农学院,为农学院实践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用于农事学课程实践教学用地达到了6667m2,土地资源丰富,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实践机会;学院建有作物标本室、农事学综合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劳动工具,满足了学生实践需要。   3.实践教学分区更加合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原作物标本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下设6个大区。   (1)作物栽培测产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于测产实验。   (2)作物育种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育种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用于杂交授粉、留种等实验。   (3)作物标本区   种植各种作物不同类型,供不同专业学生识别作物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4)农事实践环节教学区   主要完成农事学实践教学任务,农学专业学生基础实践小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种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   (5)作物高产竞赛区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三种作物,高产竞赛组同学种植自己喜欢的一种作物,采用高产技术,进行高产竞赛。   (6)创新创业区   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最新设立的教学区。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十几个组的同学进行种植业创业实践。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建设要加强   从2002年开设课程以来,我们编写了“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指导”、“农事学实践指导”。由于课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教材建设也要调整,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更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教材就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事学1级”、“农事学2级”、“农事学实践”已经编写完成,“学生观测记录手册”正在编写中。   2.课程考核方法要不断探索   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考核内容中最难考核的是学生实践技能,如播种技术的量化考查。另外,考查内容比例安排也很重要,如平时成绩和理论成绩所占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课程考核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   3.教学中生产资料相对不足   (1)劳动工具简单   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学生实践时劳动工具极为简单;目前只购置了如锄、耙、开沟器等简单劳动工具,较先进的工具如脱粒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尚未购买。   (2)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   目前,“农事学综合实验室”只有电子天平、尺子、种子袋、种子瓶等简单设备,有数码相机一部。恒温培养箱、种子水分仪等常用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需要增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