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对地方经济发展机制探析

创新生态系统对地方经济发展机制探析

摘要:成渝经济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点区域。宜宾市作为连接成渝经济圈两大增长极的重要节点城市,率先做出了“打造科教强市,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文章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后通过研究宜宾市发展现状,引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机制的思考,在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所需的同时,又能优化产业组织方式、推动城市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地方经济发展;“双城”建设;成渝经济圈

一、引言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在川南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副中心和开放合作先行区,2020年2月18日,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正式批复设立。近年来,宜宾大学城和科创城建设投入较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初具规模,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省经济副中心对宜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双城”建设推动宜宾大学城、科创城、政府、企业、高校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地方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

(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地方传统产业更加追求以“价值经济”为导向的互联网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长效化发展体制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城市与区域内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服务体系存在较大差距,仅靠单方面资源拉动吸引和培育人才收效甚微。因此,地方政府亟需有效补齐人才流出的“短板”,保证创新型人才的输送,推动人才培养体制长效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依托创新型人才培养长效化发展机制带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创造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我国地方经济建设初期,区域范围内资源有限,经济效益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初具雏形,政府通过为区域内科创企业提供产业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带动周边高校内化人才培育模式,在解决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同时可以引导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企业通过生产链创造剩余价值,并以技术反馈、隐性资源的形式回归基础教育事业,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证分析提供实用性参考,形成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打造的可持续性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创新文化,促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完善和动态性良性循环。

(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旧有创业模式难以孕育高增长企业,亟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拉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本地的区位因素、产业优势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借鉴三螺旋理论,风险投资、专业性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要素是科技创新中心持续稳定创新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是不断孕育创新的土壤。依托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平衡好高校建设、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条,实现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快速高效完成,保证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宜宾“双城”建设发展优势

(一)“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地理枢纽位置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金沙江与岷江汇入长江交汇点、国家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和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是连接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的重要枢纽城市,拥有北起自贡,南缘昭通,东至泸州,西接乐山、凉山的广阔腹地。宜宾市距离成都市直线距离约277.4公里,铁路运程约1.5小时;距离重庆市区约207.8公里,铁路运程约3.5小时;在地理位置上与成渝呈三角形分布,是构建“三核”城市群的良好范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的不二选择。打造成渝经济圈内的“第三极”城市,提升人才、产业、科研成果、服务等多方面的承接能力,寻求新的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关系,为带动成渝经济圈整体城市群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成熟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

宜宾市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配套完善,有4条高速铁路和12条高速公路交汇,地面交通网络发达;有通往全国17个城市的空中航线,是川滇黔区域的航空桥梁;有四川最大内河综合枢纽港之一的四川宜宾港,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长江航道1500吨级船舶常年昼夜通航、丰水期可达8000吨以上。宜宾市航运优势明显,将宜宾港口打造成为四川内河港、长江生态港,完善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布局,同时依托陆上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潜力

宜宾市2018年常住人口455.6万人,占成渝城市群总人口的4.79%,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6.37亿元,占成渝城市群的3.5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604元,同比去年增长8.7%。宜宾传统产业体系主要由白酒、能源、化工、轻纺等产业构成,目前智能终端、汽车、轨道交通(智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不断发展,拥有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级平台,以及宜宾南溪经济开发区、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省级平台。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城位于宜宾临港新区,总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签订项目落地协议的高校共计15所,共建实训基地120余个。

四、“双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培育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城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长效运转不断输出创新人才和知识成果。宜宾市通过点对点地与各方高校积极洽谈,以地方自身优势招引科研院校和研发团队,将教育水平与知识成果的提质增量落到实处,同时创新实施“三个一”模式,围绕大学城和科创城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医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依据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理论,区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分为“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其中“人力”要素创造、激发和控制4个“物质”要素: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内部需求。积极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发展渠道,将区域内分散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为人才资源优势,创造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源要素,为科技创新城中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校地协同治理环境“协同治理”

这一理论是由多纳休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通过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权力共享,以此实现公共目标的管理方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对于科学技术研发和实证理论创新提供了显著的体制机制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协同其他社会主体共建创新研发工作制度,通过向各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创孵化园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帮助科研机构和企业找准产品技术创新方向,制定和调整产业战略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双城”建设是宜宾发展百年大计,政府、高校、企业、专业性服务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协同联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形成专业有效稳定的协同治理结构,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三)推动“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进程,打造产业集群共同体

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向创新创业产能优势的转化,构建以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实践体系,充分发挥“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平衡好大学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商业产业建设的资源配给支出,稳步推进“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进程。促进高等教育、科教产业、社会资本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打造文化、教育、科技、产业、城市融合式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基准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聚集,不断培育创新动能优化创新创业结构,扣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链条中产业链、服务链、技术链、资本链和空间链,发挥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教园区的多方立体化的联动,实现域内产业的去中心化和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四)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县区,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地方市级政府既是“政治人”,又是“经济人”,应当从行政区整体利益考虑,实现辖区共同发展。“双城”建设初期离不开区域范围内优势资源集中供给,随着“双城”建设持续发展,其所凸显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及经济文化优势将拉动周边区域人才聚集,周边区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而言拉力不足,自身人才资源大量外流。为避免引发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在立足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基础上,借助科技创新城产业优势打造地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增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区的空间联系和区域范围内各个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优化职能分工,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周边区县借助专业化产业技术,优化基层治理和产业招商环境,围绕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发展共生价值品牌,提升内在驱动力和外部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雨萱 张维昌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