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寒地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实践运用系统,生态一词在不同领域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生态园林景观更多出现在资源环境这个领域内,其次就是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多次提及,反而在生物科学领域应用研究较少,也未取得过多的理论成果。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在资源环境、建筑规划,中对于生态景观的相关研究是比较多的。而且应用性研究总结性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景观不单单是一门理论科学,更是紧密联系应用领域的一门学科,且应用技术领域基本上的理论都已经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得到了大量的真实数据。这里面的生态园林景观研究,应用成果价值最高的就体现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其中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更是代表性的研究理论成果。

关键词:寒地城市;生态;园林;景观

生态系统的构建,生态景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这种整合方式和过程,被我们定义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在深圳,曾在2005年召开过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重要的三个概念:生态景观、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在大会上一位资深的专家认为:生态景观是自然人及人创造的社会环境,通过设计整合而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在自然规律中有其基本原理、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都是基于这种原理而进行的人工化操作。

1水生态环境景观系统的重要性

水问题是寒地生态园林景观的又一个核心理论,在当今中国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运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危机,其现在水质污染、水资源不合理运用、洪水泛滥、水质污染、地下水位在不断的下降等,情况十分严重。水生生物栖息地严重的被破坏,直接造成了物种间不平衡,生态系统一时间难以恢复等问题。水问题不是水利部门或者国家相应的水资源控制管理部门的问题,它是一个生态系统里的重要的环节,解决问题也不能笼统的抛给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需要一个更为全面和综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应该从整个环境系统出发,人为引导,使整个环境系统排水、蓄水和净水能力增强,通过人为的干预,引导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2绿色生态景观是寒地城市景观系统中核心组成部分

绿色景观是由其本身已发展当地林地、植被景观为主,由于植被本身具有调节环境气候的能力,故通常被林业和植被的相关专家应用来实现生态景观的构建。生态学研究景观形态,通常是一种模型景观,这种景观不单是不是单纯的模型的构建,而是通过模型构建来实现生物、人文情况的景观分析,来获得相应的生态数据,并以此来研究生态景观的人们动态分布,把握基本规律并引导生态景观的系统的形成。经过大量调研,经过生态规划和设计,使景观本身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性,这种更多为城市区域规划设计者使用,来规划调整区域间景观主体之间的景观影响,这种景观主体往往脱离了以往的灰色建筑,而是大多通过绿色主体景观形态服务其生态功能系统,而进一步达到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自洁和再生能力。通过区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景观的植被总共可以分为五种:(1)山地森林;(2)山麓灌丛;(3)沿海峭壁灌丛;(4)沟谷灌丛;(5)多种用途植被林。在保证其系统的相互之间的接续以及因地制宜的情况下,五种植被各有其形态特征和特有功能。比如山地森林体系可以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水土的保持特性。山麓灌丛,主要是一种过渡式植被景观,他作为山地森林的缓冲区而出现,把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行相应的过滤,滤除其不良部分。沟谷的灌丛一般是一种吊带式景观,沟谷景观本身就可以作为保持生态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体系,一般用来建设景观生态网络。沿海峭壁灌丛,植被通常具有保持海边峭壁的功能,多用途种植林,除了可以保持水土和地下水位也可以作为保持景观延续性条带式景观带入整个系统,又可以融合居住,牧业,农业相关用途。

3近年来生态景观生成模式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在城市的快速发展道路上逐渐认识到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了一些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概念,在实际案例工作中都有体现:(1)用地方面比较灵活的地方建造生态景观作品:这样的景观规划可以更加的服从于自然和人文地貌,利用山谷、路边、河滨这些景观生态已发生变化的区域,开发其生态价值,并保证生态景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2)生态景观在近几年来形成了多种功能的形式,景观设计师更注重景观多功能的表现,比如景观带有浏览游览观光和休息功能,除本身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外,也同时具有生态意识和培养教育功能。同时生态景观往往是一个比较大的体量系统,故其园林景观本身也兼顾着城市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要有经济技术指标的要求。比如我国国家的东北虎西迁政策,很多林区生产贸易活动都将被废止,那么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同时如何能保障区域居民收入等相关利益,这又是近些年来生态景观系统中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地政府也在通过一些政策的扶持来解决此类问题。

4结束语

寒地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在最大化节约资源基础上进行,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资源包括水资源、植被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如何向这些资源保持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了生产生活领域、人文领域知识、法律领域等,但是建立起来这样一个生态平衡体系又会有益于整个环境内的人和其他物种。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以时间规律为导向、人的行为为导向、功能性与造景相结合来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时[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49.

[2]肖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3.

[3]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黄磊 李微微 单位:绥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