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

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居住需求,也为了更加节能环保,我们在注重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别就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更好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打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强化节能环保理念的践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改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理念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为了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注重建设质量的控制,提高建设的成效。

1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在日益注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今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居住社区环境的完善和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而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生态宜居社区环境的营造,切实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因为建设的内容和生态环境问题较多,所以需要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对建设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才能确保评价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科学客观性,进而为城市居住社区环境的改进和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建议。尤其是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破坏和损失,而这就会对人居环境带来影响,使得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切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1]。

2城镇化建设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暴露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又暴露出了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强化对其的处理,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梳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生活垃圾和污水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镇人口数量正在不断地加大,且每年的城镇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而正是由于大量的人口增长,引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问题,对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口激增后,城镇垃圾处理和废水净化等措施水平较低,就会导致其得不到及时处理,进而对城镇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例如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的前提下就随意排放,就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带来影响,导致农田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而目前很多城市在城镇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又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对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2.2在农业污染方面的问题分析

在城市化建设中,不仅在生活垃圾与污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农业污染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而这同样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当前,农业污染主要体现在农药和化肥使用不隔离这是导致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乡镇农村在农业种植中,因为在科学种植理念上由于缺乏,忽视对农药化肥的合理利用,导致农药化肥被过度利用的情况较为突出。而这就可能导致土地发生板结,进而对农作物种植和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加上还有城镇化进程中养殖场的污染,这主要是基于技术原因,导致养殖场的很多粪便缺乏规范处理,进而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影响,使得人民生活品质下降。

2.3在水土流失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在乡镇农村方面的开发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建筑集群和公用设施以及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利用带来严重影响,加上忽视对植被的保护,进而引发大面积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尤其是植被、森林植被破坏的情况较为突出,使得裸露出来的地表在雨水的冲刷下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最终对乡镇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此外,由于大面积的城市建设,使得传统的生态环境在抵抗能力上下降,加上对生态调节忽视,使得水土流失情况突出。

2.4在乡镇企业污染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在城市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大量的工业企业开始搬迁到乡镇,不仅乡镇的土地资源便宜,而且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自身的治污意识较差,以及在技术力量上较为薄弱,使得这些乡镇企业在工业污染防治能力上相对较差,形成的工业三废处理不当,降解不及时,加上企业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最终对人居生活环境带来巨大影响[2]。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我们必须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保护成效的提升。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城镇化建设步伐必须做到稳健,既要兼顾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做到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地布局,尤其是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只有确保其得到可持续的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凡是人类已经利用的,以及未来可预见的可能被利用的土地均属于土地资源。其涉及范围较广,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的属性,其中经济方面的为社会属性,而自然方面的为自然属性。但是均属于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的基本对象。所以,土地资源具体的就是能供农业、牧业、林业以及其他行业所利用的土地,其可以从“质”“量”两个方面来定性,在具体的利用中,按需强化对其的改造。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地区,或者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经济技术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其包含的范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其具有时空性。例如在小农经济时代,大面积的沼泽地,因为渍水的治理难度较大,所以不能在农业中利用,一般不将其作用农业土地资源。但是如果放到现在,不管是治理技术,还是在开发条件上,都已经十分完善,通过强化处理,就能将其变为农业土地资源。就因为土地资源属性有自然、经济两个方面的属性,所以需要我们对城镇建设用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3.2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就必须在城镇化建设中切实强化公众的环保教育,不断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为污染源的防治加大经济、法治和技术上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城镇垃圾的分类处理完善,为了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应借助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办法、目的和意义,才能更好地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得到高效开展。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使垃圾分类长期做下去,加大各方合作和宣传力度,确保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实现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需要环卫部门带头,加强先进经验和做法的推广,才能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得以常态化实施。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垃圾分类处理上进行投资:首先是在硬件设施上加强完善,从硬件上为分类处理奠定基础;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管理,比如对所有的垃圾处理设施根据类型和区域等进行编号,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巡查和防护,确保设施得到有效保护,这样才能为分类处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静.探究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03):34-35.

[2]曹加杰,阮宏华.城市山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刍议[J].江苏建设,2016(04):42-50.

[3]史亚楠.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06):105.

[4]肖红,王朝阳,胡月霞.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03):156.

作者:郑显鹏 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