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知识范例

嫁接知识

嫁接知识范文1

市政工程设计的领域和项目相对较多,除了地铁、桥梁、道路之外,还包括了与人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电信管道铺设、电力管道铺设、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等,由于市政工程的整体特征和施工建设要求不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开展市政工程设计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市政工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考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预估。在确保整体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地缩减设计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2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具有高专业设计能力的人才不够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程度不足,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很少引入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使市政工程设计中出现较多的设计问题和技术问题。另外,有的企业还会让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相关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这部分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受到自身的管理和综合水平的限制,虽然能够解决设计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但却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一些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管理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后续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风险【1】。

2.2管理力度不足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工程建设资格,部分企业出现谎报工程造价的现象。在预估成本相对较低,而实际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之下,将会对后续的施工和管理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的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实际的招投标和项目决策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而是根据以往的工程造价控制经验来对设计图纸进行常规检验,从而确定工程设计所需要的成本。一旦工程设计图纸出现错误或大量的变更,就会使得整体的设计成本超出预算范围。在后期的投入和前期的投资预算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的情况之下,还会使得整体的施工成本大幅度提升。

2.3设计缺乏经济性

设计人员十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会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理论论证和技术论证,但很少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而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方案的审核过程中,也没有从经济的层次入手来进行有效的评估。有的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美观性和创新性,会在设计过程中引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全新的建筑材料对生产的供应要求相对较高,这就使得该部分材料的市场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而新技术的过度使用,就意味着相关的施工部门必须要大量地采购全新的施工设备。这就会使得市政工程的整体工程造价大幅度提升。

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3.1提升相关人员职业素养

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企业必须要让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对整个市政工程进行全面和透彻的了解,充分地掌握各阶段的建设要求和设计目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设计和管理。企业还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招聘一些具有较强专业水平和设计功底的优秀设计师,或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工程造价管控人才【2】。另外,需要定期组织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使设计人员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以期能够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市政工程设计中。也可以为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安排专业培训,并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2全面加强设计管理力度

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以往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充分了解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超额问题,并全面引入限额设计方案。参考工程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的建设目标来制订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规划,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设计成本进行预算,并要求设计人员在投资限额之内来进行相关的设计。针对工期相对较长的地铁、公路等市政工程,可将工程设计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阶段性的造价预估成本来对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成本进行管理。然后,再由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各个方案进行有效的对比和筛选,最终选定具有较高经济性、规范性的市政工程设计方案。针对设计变更的情况,相关部门的其他人员需要及时地与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及设计人员进行协商,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来进行工作造价管理方案的调整。在设计阶段进行变更,设计人员只需要根据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来进行图纸修改即可。若涉及材料设计变更,除了要对图纸进行修改之外,还需要对该施工方案中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变更,甚至可能要重新采购一些与全新方案相适应的材料设备。而在施工阶段进行变更,除了要对图纸、材料、设备进行变更之外,需要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拆除。相对而言,施工变更的时间越晚,所造成的整体损失就越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工程设计方案变更控制在初期阶段。此外,工程造价控制人员还可以在整体的管理过程中引入BIM技术,从决策阶段入手来开展造价管控工作,利用该技术对工程造价变更和图纸修改中所涉及的造价变动进行系统的计算,并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化和全面化的管理。

3.3制定完善监督管控制度

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工程造价监督管控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首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全新的前期准备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要求管控人员对实地考察、设计说明书制作、材料设备统计等环节进行监督,对由设计师编制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审核,有效地排除可能引起工程造价提升的不良因素。然后,还可以建立初步设计概算管理制度,在投资范围内,根据整体的市政工程要求完成初步设计概算工作,由相关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概算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后续的工程图纸设计工作。还需要建立施工图纸预算管理制度,对初步设计、工程量核定、施工技术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计变更、施工图纸审核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报告和汇总【3】。此外,还需要建立与工程造价控制有关的责任制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并将与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设计有关的内容纳入绩效考评中,安排专业人员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考核、监督。这样才能够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

4结语

加强对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影响工程的总体投资,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地树立全新的工程造价工作观念,对以往的工程造价控制案例和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工程设计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从不同层次入手来对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的研究,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整体施工进度来进行相关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每个设计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限额设计为主要标准,对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概算和审核,严格地对工程设计变更成本进行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为市政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平.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居舍,2019(18):87.

【2】李堃.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2):55-57.

嫁接知识范文2

【关键词】框架结构;模板制安;钢筋制安;混凝土;质量控制

1节点核心区钢筋制安

1.1梁柱节点区的箍筋绑扎

按照设计和图集的钢筋绑扎安装要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加密设置,但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由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的钢筋分布较密集及钢筋直径较大,在进行节点箍筋加密时存在较大施工难度:①柱子主筋直径较大;②框架梁钢筋直径较大且排布密集;③柱钢筋绑扎与梁钢筋绑扎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即在柱钢筋绑扎至节点处梁底模板需安装完成会造成在施工梁钢筋过程中破坏柱节点处箍筋的安装质量。因此会给现场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总结梁柱节点施工经验,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市某公寓楼项目上采取“梁柱节点箍筋框架梁骨架整体施工”的方案,有效地控制了节点处钢筋制安的施工质量,具体施工流程如下:(1)首先在依据设计图纸上框架柱钢筋配表下料加工的时候,就依据方案柱箍筋的四个面分别增加一根钢筋,钢筋的规格牌号与设计图纸上的箍筋大小牌号一致,额外增添的钢筋长度由图集及规范要求框架柱核心区箍筋加密高度确定,接下来将这两种材料利用点焊的方式链接在一起,在箍筋每边点焊即可,将梁支座处通长的钢筋按图纸排布好穿到箍筋骨架内。(2)把制作好的箍筋套入柱纵筋并用木方作支撑架在楼板模板面上以方便梁箍筋的绑扎安装,安装梁剩下的纵筋并绑扎梁支座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箍筋,完成梁钢筋绑扎后取出梁内的支撑木方,节点区箍筋骨架连同完成绑扎的梁一起下落且不会造成箍筋间距破坏的问题。采取这种工艺可以保证框架柱加密区箍筋的安装质量还可以保证梁支座处加密区箍筋的绑扎质量,实施效果比较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1.2梁下部纵筋净距控制

根据混凝土规范要求,梁下部纵筋水平方向净距必须大于25mm及梁钢筋直径的二者中较大者。在结构的中间部分,不同方向的梁柱与钢筋穿插摆放,通常来说会将同样高度的梁的下部筋安置在指定点的同一水平线上,但这样摆放的钢筋会导致混凝土内出现通直内缝,节点的刚度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考虑到结构的抗震性,由于刚度低于实际设计要求会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还有一种做法是,下部钢筋采用一端直锚固,另一端“翘起”锚固,但这种做法在实际施工中不便于操作,特别是当梁底部筋有多排时,故很少采用此方法。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尝试将其中一根贯穿中间,但大部分钢筋长度不能够满足,所以下部纵筋应该在怎样的位置相连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遇到梁的底部钢筋无法在框架柱内锚固时,应取得设计方同意,允许在核心区外采用搭接的方式连接,若连接的直径不同时,首选较小直径的一边,同时需要注意梁下部与支座之间的距离保持在Ln/3范围内。故当结构图中未明确说明时,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出该问题,要求其明确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合理的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

1.3顶层端节点钢筋制作及绑扎

部分施工人员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不到位,所以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偏差累积后易出现顶层梁柱钢筋互锚长度不足,钢筋绑扎混乱等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如下:(1)在施工前应仔细看图,结构图中有顶层端节点做法的应按图施工,16G101-1给出了两种类型做法,第一种是柱筋锚入梁内,伸入外侧部分的纵筋需保持在一定比例,其中D节点是用于B节点或C节点未伸入梁内的柱外侧柱筋锚固,不能单独使用;第二种是梁筋锚入柱内。(2)对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把控质量关,在应用部分技术例如“柱锚梁”时,需要对柱筋材料的长度进行提前预估,考虑到在接下来的加工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在具体应用技术时,可以提前进行柱筋的放置,预埋筋竖直长度为1.71abE和1.71abE+20d两种的L形梁锚固钢筋,接下来在指定位置放置混凝土,在梁底位置预留缝隙,然后捆绑钢筋,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将不同位置的柱筋相连接,连接时注意把控两种钢筋相覆盖的长度。

2节点核心区模板施工

梁柱节点支模一般比较麻烦,工效低。木工在施工的时候通常会现场切割制作模板,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模板拼缝大小不容易控制、切割面不标准,影响混凝土成品外观。如果在模板完成后发现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进行安装,则较为麻烦,产生的杂物不容易排除,有的问题也难以纠正。针对此类问题,宜采用预先制作定型模板的方法,具体制作及安装方法如下:(1)检查时特别注意不同节点之间材料的相对位置,注意模板的尺寸大小,可以为节点编号以及时区分。(2)在完成第一点内容后可以进一步确认模板方案。通常来说,矩形框架,除去梁宽度后,还应该包括4个侧面中的部分矩形板,在对模板进行固定时,搭接长度控制在50cm,保证结构的稳定。在得到具体模板的尺寸后,给出具体的编号作为区分,然后开始绘制方案图。(3)现场选择技术较为熟练的木工制作模板块,制作完成后进行编号标记。模板材料可以选取厚胶合板,用40mm×90mm木方做背楞,其间距控制在300mm,在不同柱体之间利用双钢管等材料相连接,起到稳固的目的。(4)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铺设模板。在此之前将相应的柱设置好,然后放置好模板,检查模板的水平与高度,用调节丝杆进行进一步调整,设置完毕后,再一次检查模板高度以及水平,最后将模板固定结实。

3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施工

3.1节点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混凝土浇筑

梁柱节点本身也是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时通常会采取强度等级相同的材料。如果设计对材料的强度等级有不同要求,但范围不超过5MPa,则在图纸会审时可提出将强度差忽略,统一与柱的强度相同。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注意振捣环节,必须保证将每一部分的混凝土都进行了充分振捣,排除内部多余空气。

3.2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区混凝土浇筑

部分高度较高的结构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抗震因素,依照具体高度的轴压比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要关注截面不宜过大。通常情况下框架柱相对比梁板混凝土强度更高,在这一部分对节点区进行浇筑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强度等级。浇筑混凝土前,在距柱边Max(h/2,500mm)自梁顶沿135°方向斜向梁底采用快易收口网分隔,作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分界。浇筑时,先浇筑节点区以内混凝土,节点混凝土稍落出楼面,暂不振捣,再浇筑梁板混凝土。场地内的实际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可利用的施工设施和相应的浇筑时间,对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浇筑量进行区分别处理,合理安排不同等级混凝土的用车量及各自的浇筑时间,规避两种混凝土之间冷缝的产生,避免对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3.3控制梁柱节点混凝土裂缝措施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容易在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界处出现一定数量的细微裂缝,这些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必须对施工质量从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这类裂缝的出现。

3.3.1裂缝产生的原因

(1)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组成材料不同,所以在完成浇筑后,收缩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若材料的等级差距较大,则很有可能在收缩过程中出现裂缝。(2)一般情况下,柱子的截面大,梁截面小,因而刚度不一,混凝土的收缩系数不一样,这样容易造成裂缝。(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偏高,其他各项指标与低强度混凝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所以两种强度的混凝土交界处容易产生裂缝。(4)现场的混凝土养护习惯往往也会造成裂缝产生,一般板面养护较为容易,后期的养护差,所以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材料不同部分也会在后期产生变化,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3.3.2控制梁柱节点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建议混凝土搅拌站改变配合比,在不影响材料集中强度等级等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含量,加入更多的石子,也可以适当减少其中的水分,其他种类的添加剂用量也随之进行调整。(2)节点部分增加振捣次数,初凝阶段开始前再次重复振捣过程,使得交界部分的材料更加密实,减少其收缩空间。(3)对坍落度进行把控,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可以借用塔吊,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坍落现象。现场施工时需要时时注重对坍落度的检测。(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其中特别注重对梁的养护,在后期养护中可以用喷水的方法,拆模时间也可以适当延后。

4结束语

嫁接知识范文3

关键词:商业性历史街区;价值评估体系;影响因子

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一直是建筑类专业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而从商业角度去研究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研究较少。历史街区动态保护设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商用,在保存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促进历史街区经济发展,使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依赖专家的建议,尽管专家的意见通常比较权威,但没有具体量化的数字依据更科学与直观,在快速城市化建设中,使得历史街区合理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不尽人意,所以构建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刻不容缓,量化的结果作为制定保护性设计方案的科学理论基础,是对整个城市历史的尊重。

一、层次分析法研究过程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春市历史街区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提取影响因素指标,再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次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结构模型。图中目标层表示长春市商业性历史街区综合价值评估。准则层表示解决问题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表示影响长春市商业性历史街区综合价值的指标,然后再细分,直至最终解析出的指标可以量化。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综合国内外现有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以长春六大历史街区:人民大街街区、新民大街街区、伪满皇宫街区、南广场街区、第一汽车制造厂街区、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街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五方面对长春市商业性历史街区综合价值进行目标层次化,分层次的进行影响因素分解,最终形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目标层(A层)。本次评估体系的最终目标是“长春市商业性历史街区综合价值评估”。

(二)准则层(B层)。目标层(A)分为非物质文化价值(B1)和物质文化价值(B2)两个准则层。“非物质文化价值”是指商业性历史街区体现的历史信息,重点指精神层次价值。包括历史价值(C1)、社会价值(C2)和学术价值(C3)。“物质文化价值”是指商业性历史街区本身承载的价值,包括艺术价值(C4)和实用价值(C5)。

(三)次准则层(C层)。准则层由5个次准则层构成。历史价值(C1):历史街区的发展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历史变化,因为单体建筑的建造时间是有具体建造年代的,而历史街区的形成则是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建成的。所以历史街区所呈现的使用功能和历史文化氛围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有十分的促进作用。社会价值(C2):社会价值是指通过自身的价值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价值,同时对人们的精神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能较完整的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学术价值(C3):在历史街区建造技术、艺术风格等方面,能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价值(C4):从历史街区的风格艺术性和历史街区设计手法的创新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实用价值(C5):是重点考察部分,包括产生经济价值和增加商业功能或辐射商业功能的可能性两方面。

(四)指标层(D层)。指标层由15个指标构成。1.建造时期(D1):由于长春市各个时期的政治变化,长春历史街区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以中东宽城子车站历史街区为代表的沙俄时期历史街区、以新民大街街区为代表的伪满时期历史街区、以一汽制造厂历史街区为代表的工业时期历史街区。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形成于长春建制至伪满前期(1800年—1932年)的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街区历史价值最高。2.长春市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影响(D2):不同的历史街区的形成代表着当时城市规划的理念,在未来城市规划格局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长春沦陷,日本根据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圆广场+八条放射路网”对长春进行规划,南广场历史街区、人民大街街区、新民大街街区就是典型的代表,至今仍旧延续伪满时期的城市格局。3.保存完整度(D3):根据实地调研,可以发现长春市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建筑整体现状较好,大部分都在使用中,仅有少许历史建筑拆除。例如伪满八大部中的伪满文教部旧址、伪满兴农部旧址。4.标志性事件和重要人物(D4):长春市历史街区记录了各个时代的政治变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段的开启。例如伪满皇宫历史街区是日本统治长春时期建造的,傀儡皇帝溥仪执政的旧址,现在是旅游景点,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后人。5.历史街区的情感归属度(D5):历史街区是每个时代的经历者,它承载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录,使人们有时代情感寄托。例如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前苏联援建的项目之一,街区内部的建筑展现着苏式建筑风格,记录着那个时代工业的红火,那时的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长春被称为汽车城。6.历史街区的宣传教育作用(D6):长春从前是带有殖民性的城市,很多历史街区的形成都是由当时的统治者规划的。例如新民大街当时是伪满时期的政治中心,在新民大街附近建造了伪满八大部即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建筑风格中西结合,但新民大街历史街区的存在对现代人们具有重要教育意义。7.旅游观赏性(D7):有些历史街区由于保存完整度高,整个街区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形成的周围的气氛适合人们观赏,有的已经成为城市的中心,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例如人民大街历史街区现在已是长春市的城市格局的中轴线,是长春最代表城市形象的历史街区。8.对于民俗的延续性影响(D8):有些历史街区的建筑不仅是商业性建筑,例如银行、公司等,其周围还自发形成一些商业行为聚集地,例如南广场历史街区,周边是商业区和居住地,在南广场周围自发形成露天市场。9.典型建筑风格的代表(D9):长春历史街区风格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的建筑成为某种文化的代表。例如新民大街两侧的官厅建筑群以满洲式建筑为主,是典型“满洲式”风格的代表,并在日伪时期的街区风格具有代表性。10.建造技术水平的代表(D10):反映长春历史建筑在建造方面的水平与技术创新。例如中东宽城子车站附属建筑主要是以俄式建筑为主,第一次出现了红砖,水泥、钢筋和混凝土等新的建筑材料及其施工技术。11.保护级别规格(D11):根据国家、省或市的保护政策法条、规范进行分级保护。2010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将人民大街街区、新民大街街区、伪满皇宫街区、南广场街区、第一汽车制造厂街区、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街区批准为历史文化街区。12.历史街区的风格艺术性(D12):历史街区反映长春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特性。例如伪满皇宫历史街区将中国古典园林、日式园林和东北地域特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宫廷建筑群。13.历史街区设计手法的创新性(D13):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例如原满洲国国务院(现为吉林大学医学院基础教学楼),建筑设计风格仿日本国会大楼,为兴亚式建筑,以帝冠式屋顶为主要特点,同时结合西式与东方建筑美学特征。14.产生经济价值(D15):历史街区本身能够产生经济价值,解决自身经济维护费用。例如伪满皇宫作为旅游景点收取门票作为本身的经费。15.增加商业功能或辐射商业功能的可能性(D16):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过保护性设计,探讨把原本不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历史街区增加商业功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可能性。

三、结语

立足于长春的商业环境,根据其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建立长春市商业性历史街区的价值评价体系为其他城市商业性历史街区价值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有助于政府规划部门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与时俱进,评价体系能客观的对历史街区各种价值做出评估,使规划师们不仅了解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而且更能明确改进的方向,赋予历史街区合理的商业行为,指明有效的改造方式,科学选择再利用措施,避免资源浪费,节约社会成本。

参考文献:

[1]聂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嫁接知识范文4

关键词:使用阶段;质量控制;建模

0引言

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基础。目前,许多新型装备部署部队之后,可靠性低,故障率高,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与发挥。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对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进行控制,已成为装备质量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1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

装备使用阶段是装备固有质量表现和发挥作用的阶段,它始于装备交付给用户,终于退出使用,主要包括接装、运输、部署、动用、储存(保管)、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而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是指在使用阶段装甲装备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经济性等质量特性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等不同任务剖面需要的程度。装备“先天的”质量特性是论证、设计、研制时提出,按规定的要求生产实现,在使用阶段通过部队一系列使用技术与管理活动表现出来的。装备在使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质量特性是对装备质量状况的描述[1,2],其内容如图2所示。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反映了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价值大小,它取决于使用环境与使用条件是否合理、使用规范的符合程度、使用者的操作水平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有效性等。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是指在装备接装、运输、部署、动用、保管(储存)、保养、修理等过程中,为保证装备质量,运用管理和技术手段进行指挥协调的活动。它通过收集和分析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特性数据,找出质量波动的规律,确定出主要质量影响因素,并消除其引起的异常波动,将质量变异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充分发挥、保持、恢复和改善装备特性,满足部队作战和训练需要。

2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要求

质量概念的关键在于“满足要求”,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即发挥装备固有质量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需要。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要求是指对“部队需要的表述”,或将“部队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产品或服务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具体来说是将质量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需要这一模糊的要求转化为针对装备质量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指标要求,使其在平时满足战备完好性要求,随时能执行作战任务,并在作战使用中满足作战持续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3]。装备使用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保持技术完好状态,这种性能包括在装备质量特性当中,即作战性能和保障性能。要使装备具有较高的任务成功性,必须使之具有较强的作战任务能力,或者说具有各种性能以满足任务需求。充分发挥、保持、恢复和改善装备的作战能力(作战性能),具有较高的执行任务能力(保障性能),是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要求的主要体现。其中,执行任务能力是装备保障性追求的目标,通常用战备完好性、作战持续性、保障机动性、保障共用性、保障C4I能力和保障费用承受能力等描述。

3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质量的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同一型号不同装备使用阶段的质量状况各不相同,同一装备不同使用阶段的质量状况也各有差异。为了保证装备在使用阶段具备良好的质量状况,满足训练和作战需要,对反映装备质量状况的指标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影响使用阶段质量的因素使控制指标达到规定的要求。装备使用阶段质量作为一种过程质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与装备论证质量、研制质量、生产质量等固有质量有关的因素;二是与使用过程有关的因素,如装备的动用质量、修理质量以及人的工作质量等,其各环节又受到使用环境、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前者具有先天性,后者则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管理活动加以控制[4]。在使用阶段,装备、环境、各种保障资源等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满足装备使用阶段的质量要求,既要控制好系统的过程质量,也应控制好系统的输入质量以及环境因素,形成综合性的质量控制体系。

3.1系统输入质量因素

系统输入质量是导致装备质量状况波动的根源,主要包括输入的装备的质量和人员(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等保障资源的质量以及环境(Environment),简称“4M1E”,如表1所示,有时也包括测量(Measurement)因素。它们是导致过程质量变异和装备质量状况波动的根源。根据波动特性划分,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

3.2系统过程质量因素

过程质量是影响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的直接因素,各阶段质量水平综合反映了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状况的好坏。按照装备使用阶段的划分以及QFD过程规划结果,过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储存质量、动用质量、保养质量、修理质量等。影响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的因素在持续的装备使用过程中始终变化,因而导致装备质量状况随之变化,并通过衡量装备质量的质量特性值和质量控制指标的波动表现出来。通过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明确质量控制的起点,即对于装备质量特性值、控制指标的波动应首先考虑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从“4M1E”出发,分析波动根源,有针对性地实施控制措施,使质量特性值和控制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波动,从而保证装备的过程质量,其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如图5所示。

4基于过程方法的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模型

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通常与质量监测、质量改进等活动结合进行。基于过程方法的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建模就是建立面向被控对象的过程模型,运用过程方法控制装备使用过程以保证装备质量。“统计”是过程方法的精髓,运用统计方法和技术持续地改进质量是质量控制的本质,即通过收集、整理装备使用阶段的质量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装备质量特性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减少装备故障的发生。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信息反馈、失效纠正、跟踪监测、闭环控制的方针,建立基于过程方法的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过程模型如图6所示。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过程模型依据PDCA循环思想,具体按照六西格玛的步骤方法实施,包括定义、监测、分析、改进(含“再监测”)以及决策五个阶段,从控制系统输入质量和过程质量的角度,通过实施各种技术措施、管理手段,经过监测、分析判断、改进与再监测、决策这一闭环过程,持续改进装备使用过程,从而使装备的质量特性满足质量要求。其中装备使用过程监测是控制的基础、分析判断是控制的依据、过程改进是控制的手段。

5结论

在装备全寿命周期中,设计阶段为装备质量奠定了基础,制造阶段保证了质量的实现,它们都是质量的增长阶段,而使用阶段是质量的下降阶段,且时间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复杂,装备维护费用高,其质量直接影响装备的训练和使用,因此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是保持装备战备完好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要求,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过程方法的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控制模型,为装备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装备在使用阶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支撑,对提高装备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性彬,胡鹏,王权伟,陈松.某新型武器系统使用质量综合模糊评判[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4).

[2]孙书鸿.装备质量与保障特性[C].第四届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研讨会论文集,2006,11.

[3]孔繁柯,王玉泉.关于装备使用阶段质量问题的探讨[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1,09.

嫁接知识范文5

关键词:设计阶段;市政工程;造价

0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是市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政府投资的项目,二三线城市每年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达上百亿元甚至达千亿元。因此,控制市政建设工程造价、提高政府城建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市政工程建设者必须努力探索和不断追求的方向。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突出,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75%,至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35%。因此,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1-3]。

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前期准备工作不够深入

前期工作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投资决策缺乏风险意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建设项目开始策划到开工建设以前进行的各项工作,是建设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决定了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好坏。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投资机会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项目决策审批、进行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通过招投标活动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投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一些项目建设单位任意简化和减少基本建设的程序和环节。有的项目规划方案尚未确定就开始进行设计,导致设计阶段产生重复设计,施工阶段产生大量设计变更,大大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设计单位重技术、轻经济,对设计文件的经济性重视不够,对后期施工阶段预见性不足,造成投资估算过高或过低,导致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效果不佳,造成立项批复与实际建设内容出入较大;建设单位明知投资有缺口,也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项目,造成立项仓促,未进行充分前期研究,乃至实际施工中发生缺项、漏项,造成建设方案不完整,实施过程中对超投资部分未按规定程序重新进行报批,造成既定事实,再要求增加投资;有的项目则根据个别主要领导的主观意愿,有意简化程序,形成了边规划、边投资、边论证、边设计、边施工的“五边”工程,很难做到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投资。

1.2设计周期短

在设计阶段未按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质量不高。传统的作法在客观上造成了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设计的安全性和先进性,而对设计的经济性不够重视。审核人员通常只注重对技术方案的把关,对经济因素考虑的较少,缺乏多方案同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造成市政工程投资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概预算人员不直接参与工程技术,也较少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压缩设计周期,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某些工程设计资料不齐全,甚至在地质勘探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搞设计,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工程变更,使设计预算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1.3各参建方造价控制脱节

目前,市政工程投资采取的是分段式管理,相应的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也是分段编制。咨询单位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决算,设计单位主要负责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这样就造成了造价控制上的两头不衔接,中间不控制的现象。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更新,其价格也在不断变化,而设计单位通常都不参与结算,缺乏信息反馈,造成预算和结算差距越来越大,很难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造价。加之很多项目实地勘测不细、设计深度不够,投资概算粗糙,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于开工,造成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变更。由于对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监督,对变更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很多项目存在以行政领导人或建设单位方的好恶为标准,有的为赶工程进度,不计投资成本,对正在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人为地增加工程项目,导致工程投资失控。

2设计阶段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的措施

2.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1)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中,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因而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控制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若在设计初期阶段变更如项建书、方案阶段,则只须修改初步设计图纸,对造价影响不大。因此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额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1/3。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投资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投资限额时,需慎重考虑造成的影响。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而只是增加工程量的变更。

2.2积极提倡实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和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①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②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促进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真正做到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它能有效的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投资。限额设计是按照投资或造价的限额进行满足技术要求的设计,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项目的下一阶段按照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项目局部按设定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项关键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以投资或造价为出发点,做出方案比较,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优化设计;造价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信息和合理建议,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即以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总额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将投资额分配到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保证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非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而是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从我国国情出发,体现“中等、适用,在适当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为保证限额设计,必须加强设计部门内部管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少投人多产出,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在提倡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要正确树立限额设计的目标。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目标。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目标至关重要,目标过高难以实现,目标过低会失去限额设计的意义。初步设计的限额设计目标是在初步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确定的;同样,施工图设计的限额设计目标是在施工图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投资概算确定的。

2.3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的确定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业主委托设计的投资都偏低,这主要是业主为了能立上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偏低,而在立项之后又提高标准,结果造成概算超估算。因此,通常情况下,初步设计报批时,业主都要追加投资。由此看来,在投资决策阶段将投资打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也将给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确定的关键是要在方案设计阶段把方案估算打足,初步设计阶段把概算做全,施工图设计阶段把预算做准。目前,无论是计委、建委还是规委均未曾发文表示,取消设计概算,与之相反的是: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还成立了概算审查中心,加大了对概算的审查力度。国家早有文件规定: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之所以有些业主只委托设计院进行设计而不要概算,这一方面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投资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有国家投资也有私人投资,更有公、私共同投资的;另一方面说明造价咨询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设计单位编的概算质量有待提高。从有利于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出发,避免设计华而不实、出现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使有限的建设资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在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要使目标值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能使目标值和实际值相差太远,并且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各目标值要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以单一。

3结语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相应的外界环境还不太成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有效控制的手段,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沈云.市政改建工程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2):207-209,23.

[2]时国萍.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175.

嫁接知识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价值工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土木工程作为支撑,而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促使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又是典型的政府投资工程类型之一,且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国家还会继续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投资规模。因此,市政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其与城市建设发展密切相关,更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府资金的使用是否控制合理、使用规范。而从表面上看,市政工程的造价与费用是由市政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决定的,实则不然,因为从基本建设程序看,市政工程真实价格在项目前期就已形成。据有关资料统计,市政工程项目前期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度极大,高达95%以上。市政工程项目前期包括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一般是政府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更好的抓住市政工程前期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控制效率,使控制工作变得更主动,以便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从而更为显著的控制市政工程造价。

1市政工程建设特点

市政工程是指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工程。市政工程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给排水、绿化等工程,是国家的基本建设,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特点[1]:1)多样性。每一个市政工程项目都各不相同,它们的外形和结构形式独特,它们不能完全复制,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与特点成一套单独的设计图纸。2)单件性。市政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个市政工程建造的地理环境都不同,需要进行个别设计,这就是单件性的特点。3)单项投资大。一般而言,市政工程的建设投资额在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甚至几十亿元不等,建设投资额巨大。4)协作要求高。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涉及单位与部门较多,要完成好市政项目建设,需要各单位、部门的协作与配合。5)建设与使用周期长。市政工程项目的政府投资性及投资额较大,多样性及单件性等都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较长的建设与使用周期。市政工程建设的特点,又使得其兼具复杂性和系统性,对建设管理的综合要求很高。

2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2.1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内容

设计是把建设项目的计划、规划、设想通过具体形式表达出来的工作阶段。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决策方案和设计任务书,将项目进行技术分析和详细产出,形成设计图纸的过程。设计阶段是进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性阶段,其成果是施工的重要技术参数依据。根据我国相关文件规定,工程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阶段,即施工图设计;二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中,一阶段项目设计难度最易,二阶段项目设计难度一般,也最为常见,三阶段难度较大、技术复杂项目适用。工程设计中初步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形成相应的造价文件———设计概算,具体主要是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确定主要技术方案、工程总造价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初步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中是一个关键性阶段,形成的设计概算是工程建设的预期费用,作为造价控制的费用标准之一,经批准后,一般不得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允许调整一次,而且调整原因必须符合规定的情形[2]。工程设计中技术设计阶段也称为是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其任务是形成相应的造价文件———修正概算,具体内容就是使用更加细致的勘察资料和精确的技术经济计算来对初步设计成果进行非补充和修正。工程设计中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形成相应的造价文件———施工图预算,具体主要是根据前期设计成果确定施工图设计方案。

2.2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虽然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花费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比例非常小,但工程决策和设计的失误必将造成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大浪费。调查研究显示,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95%,它的设计成果决定了建设项目的工期、造价、质量及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可见设计工作的重要程度。一般而言,设计方案的各组成部分都存在可以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比如:1)地形地质条件直接影响设计方案。如软弱土层道路工程会比在优良地质条件下修建道路的造价高;山边修建道路的成本比在平原地区修建道路成本要高;淤泥层较深的桥梁工程的桩基础其桩长较长,造价也较大等。2)线形设计直接影响项目的占地面积、土石方的开挖利用和具体工程数量。线形设计主要是各市政工程的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线形设计,如道路工程采用不同的平纵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土石方挖填量等;实践证明,不同的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线形设计下,桥梁设计中长桥会更经济等。3)不同的结构设计计算出的工程造价大不相同。如桥梁工程,其结构形式多样,钢结构比混凝土造价高,预制混凝土梁结构又比现浇造价高等。4)选择不同的材料和设备,其效果和造价皆不相同。如道路采用的侧平石,不同材质,价格不同;照明工程中的配电箱和变压器,不同厂家的价格浮动相当大等。5)设计任务的委托方式、设计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等同样对造价控制有影响。设计工作应该通过设计招投标方式对设计方案的优劣、质量、深度和设计单位的人才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优选最佳设计单位。

3价值工程的相关理论

价值工程,又称为价值分析,是对产品的功能、费用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理论。价值工程的应用能节约资源、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从而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3]。价值本身与功能和成本有关,通过功能分析,找出不合理的过剩功能并剔除,从而降低成本,或者在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研究对象的成本,达到提高价值的目的。价值工程的研究工作需要由一个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实施,因此,价值工程是一种系统的、有组织的研究方法和工作计划。同时,价值工程研究应注重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不能仅考虑降低生产成本,而要使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低。价值工程是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以提高对象价值为目的,实现满足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或者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价值工程中研究对象的价值、功能及成本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V=F/C,其中,V为研究对象的价值;F为研究对象的功能;C为研究对象的成本,由公式可以看出,价值工程就是尽量处理好功能和成本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某一方面的降低或者提高[4]。

4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的特点是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集体智慧为依托,以创造精神为支柱,以系统观点为指针,以及价值工程活动的领域侧重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等。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各行业开发新产品功能成本分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我国市政工程行业中,也可以将价值工程大力推广应用,尤其是在市政项目设计阶段要注重价值工程的应用。原因如下:1)市政工程的单项投资大,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又高达95%,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在对象使用功能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使研究对象的价值达到最高,因此,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工程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前景。2)市政建筑产品由于其一次性的特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成本,甚至会影响功能的实现。将价值工程引进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可以有效的避免工程建成无法满足其功能等严重情况的发生。3)市政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市政工程的不可复制性,价值工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市政项目特点,分析其要达到的功能和花费成本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市政工程建成后皆可达到预期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4)市政工程的建设与使用周期较长,而价值工程是以最低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来满足对象必要功能的,也就是说将价值工程运用到市政工程设计阶段,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市政项目建设中的成本,还可以充分考虑市政项目建成后的各个功能及运行成本。5)市政工程项目在建材生产和项目建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此消耗占全国的35%左右,价值工程具有适应变化和创造性,如果运用价值工程对上述能源消耗改进设计,采取节能措施,就能更好的应对我国目前能源紧张的状况。此外,因为价值工程的适应变化和创造性,其也可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中完全体现,如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在确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在满足项目建成外形及未来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秀可靠地项目专业设计团队,以及最经济合理的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案,同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及设备,为投资经济合理的方案提供有益的优化思路。因此,现阶段我们要广泛推广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英.浅谈市政工程建筑中造价管理的财务运算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37.

[2]冯卡尔.解析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科技创业家,2014(3):64-65.

[3]杨义云.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9):14-17.

嫁接知识范文7

【关键词】工程管理;公路;造价管理;动态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公路项目投资额也在逐步增加。一方面是公路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另一方面是单位里程的成本。与此同时,高速公路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不完善和工程承包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为了控制并最终降低施工阶段的成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这些变量,以提高项目效率。

1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整个项目过程控制管理中最困难的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因为在施工阶段,项目施工过程繁琐,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而且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变化。

1.1按照人为是否可控来划分

成本控制有很多影响因素。从它是否可以被视为对照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两类因素:人为可控和人为不可控。成本控制的因素可以通过人为调整或实施管理来实现。我们称之为人为控制因素。例如,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来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后期验收过程中的返工等现象,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1]。其次,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可以与相关设计单位等进行沟通,以提高设计质量,避免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人为不可控主要受国家法律法规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由于工程变更导致项目变更,由此会引发更多问题。通过控制变化来控制项目成本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1.2按照时间因素划分

控制项目的整体投资是道路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核心任务。根据时间因素,施工阶段的舞弊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其中,设备和其他采购成本,建筑成本,建筑工程成本是静态因素,它们的价值不受时间的影响,可以适当放宽,对成本进行静态控制;涨价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等都是动态因素。它们受时间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

1.3不可预见的造价影响因素

施工环境艰苦、持续周期长、不可预测性大,这些都是公路工程实施中的难点。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①不可抗力的影响,造成造价的变化,严重时会影响项目的实现。在出现不可抗力时,只能积极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2]。②不可预测的地质灾害,公路施工项目占地面很广,包括许多桥梁、隧道建设的项目,这些对地质勘探方面的依赖性强,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进展。对于这类因素,可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2造价动态控制的主要原则

为了确定影响成本的因素,下一步是采取主动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公路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整个动态管理过程必须统一起来,才能做到少时间,多效果。动态控制过程中遵循的原则:(1)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说需要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这是动态控制造价的第一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安全跟保证质量。(2)科学性原则。知识动态控制过程的基础性原则,降低工程造价是目标,但是在整个降低造价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在施工环节确保质量,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质量。(3)动态性原则。大部分影响工程造假的因素与时间有关。所以,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需要受到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采集好目标实际值并对其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对造价的限制[3]。(4)目标控制原则。目标管理理论,为造价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细化实现多层次目标,以最短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资金实现最大化目标,并结合动态因素来控制它。

3造价动态控制的主要措施

在工程建设的时候,造价不一定能够受到很好的控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进行研究,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尽可能降低损失。同时,要注意影响因素的可变性,使用不一般的手段去控制造价过程。

3.1及时完成经济性核算

众所周知,经济核算的一般定义是比较分析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等实际使用的数量和计划使用的数量。并且及时能够洞察存在的错误,为节约实际资源有效地针对遇到的问题制定快速的解决计划。工作过程的成本取决于花费了多少成本。经济核算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最关键的是一个动态的双重比较分析[4]。这种分析方法擅长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实际建设预计费用与投标价格,抓住物资,劳动力,机械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率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快速解决它,提高造价预算的精度和准确性等。项目经济管理普遍使用的就是经济性核算,大大加强了成本管理的便捷性。接下来就是经济性核算的成本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分析和核算的主要目标是人力,机械和材料。根据两次计算的比较,动态会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例如,在建设过程中,各种消耗的分析应按周,十天,月等时间表进行,人员,物资和机器的消耗应通过分析和核算来控制每个阶段控制成本。

3.2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

公路工程施工的领导者一定要保证施工在投标期限内圆满完成,不过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影响施工的条件以及施工成本等有关条件不是固定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条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确定依赖于投标阶段的理论情况。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快速解决施工组织设计的现实情况和原始不符合情况。进度管理的实时管理,施工质量的实时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等方面构成了动态控制的人为控制因素。总的来说,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成本的多少,同时也影响了后期工程的验收结果。假如因为施工的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工程不合格,将导致返工,维修和加固,对成本控制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掌握质量控制,采用分级动态监督的管理方式,把控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同时,施工的进度也是管理成本的另一重大影响因素。施工期延长的时间越长,劳务和管理费用支出就越多。应该对时间表和实际进度进行权衡,并及时发现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迅速采取相应的进度调整措施[5]。工程变更这一关键因素组成了公路施工阶段失控成本。这一因素也是非常难以处理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涵盖了多个角度和多个单位主体(包括施工单位,业主,设计单位,监理等)。在施工实施过程中,施工方将按照计划严格实施,合理并合乎规定地实施变更策略。

3.3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在成本构成的构建阶段,资金动态投资部分的价值受时间因素影响,在动态投资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时间因素对资金影响。

4建立造价动态控制流程

在分析确定成本影响因素和成本控制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程序,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施工阶段的施工成本。(1)在确定影响成本因素和遵循动态控制原则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实时数据。这是动态控制的基础。动态控制对数据的及时性有严格要求,有必要积极收集实时有效的数据,为后续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进行动态计算。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和计量的结合来计算实体的理论消耗。通过理论消耗与实际消耗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找出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3)分析动态决策措施对成本控制的实际影响。如果它可以控制成本,那就实施它。如果不能,调整它直到做出合理有效的决定。

5结语

总的来说,影响施工阶段的成本的复杂因素影响了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影响因素多,时间多,项目进度动态变化等方面。因此,动态因素是我们在控制工程成本时必须要关注的点。在确定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成本动态控制的规则和方法,在PDCA原理的基础上,建立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夏冬媛.公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模式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16.

[2]常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5):41~43.

[3]王乐.如何在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195.

[4]王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意义及路径[J].居业,2016(5):170~171.

嫁接知识范文8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策略

一、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重要性

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造价动态化控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严格遵守招投标合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各种可能影响相关施工活动的因素,并从材料、技术以及合同等多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为提升资金使用率、避免资金浪费现象,最终为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奠定基础。在实际展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动态化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科学的动态化工程造价控制呈现出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特点,因此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将动态化工程造价控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有助于合理降低工程前期投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后期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我国构建规范化、秩序化的建筑市场,促使企业运行中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同造价控制措施进行紧密的联系,因此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较多,只有通过动态化控制,才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实现优化、调整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细节入手合理控制各个施工环节,为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奠定良好基础。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一)政策变化与市场变化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环境呈现出多变化的特点,同时受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较长的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里,建筑工程人工成本以及材料价格等因素都会产生一定变化,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二)人为影响因素

人工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当中占据较大比例。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实际施工中涉及多个工种以及各种专业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等都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等造成直接影响[3]。实际展开建筑工程建设中,当部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较低时,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还会浪费较多的施工材料,在延误工期的过程中,还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严重影响。

(三)材料设备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设备以及材料费用在整个成本当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因此材料、设备等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建筑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力度,提升设备、材料利用率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水平。

(四)施工工期影响因素

在实际展开建筑工程建设中,要想降低成本,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然而,工程进度容易受到返工以及设计变更等现象的影响,一旦产生这一现象,就会导致企业在人工以及设备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部分情况下还容易产生合同违约以及索赔等情况,最终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造价。

三、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策略

(一)明确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

制定明确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高效落实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要想顺利实施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就必须从企业自身运行管理特点、施工单位技术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等角度出发通过科学评估的方式,有针对性制定详细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设定科学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是实施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基础,也是企业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

(二)细化现场管理合理控制预算支出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造价控制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实施造价控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细化分析与管理,为加大预算支出的控制力度,创造良好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效果提供保障。一方面,相关造价控制人员应准确地把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项目变更情况,通过实时控制与跟踪的方式,完成工程预算工作。由于工程进度容易受到设计费用、设计变更以及施工材料供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针对设计变更进行详细的记录,将合同纠纷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为顺利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保障;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现场签证情况,只有得到现场负责人、设计代表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共同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够落实设计变更,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控制力度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及合同纠纷问题,为更加高效的展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各项预算支出提供保障。

(三)施工设计优化

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会受到施工组织设计的直接影响,在科学、合理展开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应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完善、优化建筑项目施工,科学配置施工设备、人力以及材料等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奠定良好基础。在不断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还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施工时间,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创造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四)采用先进的BIM动态管理技术

BIM动态管理技术是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得以产生并广泛应用的,在对这一先进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构建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技术全面搜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参数与数据,通过全面整合会计信息资源方式,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在实际展开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过程中,合理应用BIM动态管理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的信息信息的传递,并合理应用资源,有效传输财务信息的背景下,财务管理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同时,还应充分应用BIM动态管理技术,积极构建相应的共享平台模型,全面自动化采集、处理建筑项目信息,实现系统化搭建数据库模型的目标,实现高效传递、共享财务数据信息的目标,为创造良好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效果提供保障。

(五)高效展开索赔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的因素较多,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相应问题的处理,很容易导致各种索赔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索赔管理工作以高度重视,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法律以及合同展开工程建设,并从建筑工程特点的角度出发,优化索赔策略与方法,仔细检查相关施工环节,为从根本上保证索赔管理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建筑施工企业运行中,应科学控制项目成本,因此必须全面掌握材料了性质、价格等参数,采用科学的运输途径,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工程内部功能越来越完善,在实际施工中呈现出了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运行中采用动态化措施加大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干建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

[2]白冰冰.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6).

[3]赵玉凤.建设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1).

[4]张丽君,何野.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

[5]翟启茗.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投资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