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范例

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范文1

 

一、引言   湿地(wetland)通常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国际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湿地在逐渐退化,具体表现为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因此,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洞庭湖湿地作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中国仅7个),具有国际性地位。它不仅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有重大作用,对长江中下游其它地区的生态平衡也产生重要影响。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充足,调蓄能力巨大,湖洲滩地面积辽阔,加之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使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具备了自己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1]。但近百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逐渐萎缩,已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目前,人们虽然早已经认识到了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但仍然以最先进技术、最大强度向洞庭湖索取着使用价值,使得洞庭湖湿地开发朝着破碎化、陆地化的趋势发展。注重湖区的资源价值,忽视湿地的生态价值,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长久的发展,洞庭湖的资源日益枯竭,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加强湿地保护迫在眉睫[2]。   二、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   有“中华母亲湖”之称的洞庭湖是“世界大湿地”,是地球的“氧吧”和“粮仓”,是中国最著名的大湖之一。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地质地理于一体的知识宝库。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对该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是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丰富。以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为特色的自然景观优美;以名人、名楼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景观独具特色[3];二是区域内经济状况良好,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在湖南省经济总体排名中靠前,洞庭湖区域面积广阔,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粮油基地,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区域内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岳阳是“湘、渝、豫、鄂四省的物质交流中心”,是“武汉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洞庭湖区域规划逐步趋向合理,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发展为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三是区域内城市交通便利。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常德、岳阳、益阳自古以来就是交通与战略要冲。湖区水运优势明显,铁路贯穿南北,京广、石长、枝柳三线呈H形围绕在洞庭湖四周,桃花机场联通国内各大城市。此外,区域内各县交通也十分便利,互通性较好,洞庭湖区的立体交通使游客往来方便,可进入性强。四是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洞庭湖湿地比邻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群,国内客源市场前景良好;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将有越来越多的美、日、俄、法、韩、新等国外客商来洞庭湖区观光游览。   (二)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常德、益阳、岳阳三市的旅游资源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它所拥有的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和湿地旅游资源将成为湖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带动整个洞庭湖区域经济的发展。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应积极整合名湖、名楼、名人、民俗等优势资源,形成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旅游产品[5]。环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有利于区域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形成,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此外,还有利于优化湖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增强湖南旅游经济实力。从华中大旅游区的视角来看,洞庭湖湿地旅游区北接长江三峡、神农架风景区,南接长株潭旅游区、南岳衡山风景区和湘中旅游区,西邻大湘西旅游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总之,开发、建设洞庭湖湿地旅游有利于湖南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整合旅游资源,有利于推进洞庭湖环湖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构建洞庭湖环湖生态经济圈的健康发展[6]。   三、目前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一)行政分割,缺乏统一规划   洞庭湖湿地行政区划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三块水面,分属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管辖[4],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在对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略市场需求、盲目发展、三市重复开发问题,最终造成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现象。此外,洞庭湖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建立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导致在管理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较多漏洞,很难形成区域发展合力。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加大了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的难度。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各自为政,缺乏区域协作,会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整体优势丧失,市场占有率降低。[5]   (二)旅游产品单一,地域文化特色不浓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也很单一,主要以传统的湖区风光观光为主,度假、休闲等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十分匮乏,对游客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以及个性化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湖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则更加稀少。以中部纯湖区旅游产品为例,受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纯湖区景观非常单调,豪无层次感和立体感,唯一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项目———洞庭湖观鸟也明显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p#分页标题#e#

  (三)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   环洞庭湖区湿地旅游投入非常少,有限的资金大都投入到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的建设,致使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面逐步减少,滩涂大面积增加。大量种植的芦苇和杨树替代了自然湿地景观,降低了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洞庭湖水底植物基本消失,湿地植物也开始向单一优势物种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湿地已有近40种珍稀植物灭绝,植被优势种群日趋单一,沉水植物大面积消失。围湖造田垦荒破坏了湖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致使大量鱼类产卵、繁殖场所消失,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品种几近绝迹。大量种植芦苇和杨树、过度放牧等使候鸟栖息地大面积减少,但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水体污染逐步加剧,环境逐渐变差,湿地景观简化,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尖锐。   (四)管理水平较低,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生命湖,是湖南、湖北的名牌湖。“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湿地生态景观、珍稀濒危动植物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湖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很多资源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也都存在管理水平低、设施设备落后、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低、服务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此外,洞庭湖旅游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旅游宣传投入少,宣传技巧不高,对洞庭湖区特有的湖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挖掘深度,特色不明显,使得洞庭湖旅游品牌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效果。   四、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策略   湿地生态旅游是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的方向。对洞庭湖湿地的旅游开发要实施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采取退耕还湖措施,恢复湖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促使湖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逐步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7]。   (一)选择适合洞庭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根据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现状,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复合型的生态旅游模式,即将洞庭湖湿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加上人工湿地的旅游开发,形成整体开发优势。近些年来,国家在洞庭湖区多次进行了重大考古活动,开发出了旧石器遗址、澧县八十垱稻作遗存、城头山古城、西汉长沙王室墓、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铜官窑窑址等古遗迹,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洞庭湖区还是湖湘文化的摇篮,应在突出洞庭湖区山水秀色的基础上,重视对洞庭湖文化的深入挖掘,塑造地域特色。把文化旅游因素引入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   (二)从战略高度做好洞庭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湖南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尤其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这一背景下,从战略高度做好发展规划。旅游业既是动力产业、引爆产业,也是弱势产业;既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又需要社会的支撑。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与相关规划的互动与协调,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湿地的开发经验,做好具有国际视野的湿地旅游开发规划[6]。要坚持开发、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洞庭湖湿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开发区,在不同的地域开展不同的旅游活动,核心区内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加强湖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保护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确保生态效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开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提。一是建立统一的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应加大经费投入,增大湿地保护区的范围,严格管理措施,消除对洞庭湖生态系统发展不利的因素,尽快恢复已退化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健康地发展[8];二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建立健全湿地生态研究网络,加强对洞庭湖区湿地的监测,不断完善保护区系统,全面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核心是保护南湖、柳叶湖、洞庭湖水体资源不受污染,同时要根治血吸虫病害,抓紧血防灭螺工作,重点保护东洞庭湖湿地候鸟、花岩溪白鹭等生态资源。   (四)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首先是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或者是联合管理机制,改变洞庭湖区以行政界限划分东、西、南三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成立一个省直辖的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四区合一、化零为整。同时适当调整有关管理权限,改变同一个湖管理却政出多门的现象,集中力量保护洞庭湖湿地。进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在湖区范围内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促进不同地区间、不同主体间的经济发展权平衡,缓解湖区湿地保护资金匮乏等问题。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开发商、旅游者和社区居民进行湿地生态旅游教育。在遵循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和旅游观光。加强社区管理,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分享机制、信息管理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更多地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环境,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9]。   (五)设计富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明确生态旅游形象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选择构建湿地生态公园、构建国际科普文教基地的路径,借助洞庭湖旅游区上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将洞庭湖湿地建成部级生态旅游精品,打造成国内外生态旅游品牌。洞庭湖是文化的大湖,也是精神的大湖,应不断整合洞庭湖所有文化资源,系统探讨研究、认识其地域特色,开展湿地形象标识设计。在确定洞庭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设计洞庭湖区湿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参与旅游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明确洞庭湖湿地旅游形象。做大湿地旅游产业,做强经济发展“绿色引擎”,使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充分发挥洞庭湖湿地的文化优势,以国际观鸟节为平台,加快东洞庭湖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洞庭湖“中国观鸟之都”的生态品牌、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让洞庭湖走出湖南、走向世界。#p#分页标题#e#   五、小结   环洞庭湖区的历史文化悠久,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开发水平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较差。环洞庭湖区湿地旅游开发应突出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特征,坚持合作共进的理念,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实行广阔而有效的行业联合和区域合作[10]。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为保护性生态旅游开发,应保持一定面积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策略上应加强湖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实施湿地生态旅游的品牌发展战略。

旅游开发范文2

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运用科学定量的评价分析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对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充分体现湿地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应充分考虑艾比湖湿地特点及各个指标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一)建立目标层次结构A层为总目标层,B层为综合评价层,C层为项目评价层,D层为因子评价层。(二)建立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权重系数与结果分析表-1中筛选的每个评价因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需要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以已建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两相比较的矩阵,然后将其设计成问卷,邀请有关政治部门、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旅游者根据各自的认识对各因子之间的重要程度(即权重系数)做出回答(发放30份,收回25份)。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将计算过程在EXCEL中编写成计算程序,再运用计算机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系数。从旅游资源评价系统B层排序结果来看,对于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这个研究区域而言,在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保护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三个影响因素之中,生态环境和保护条件的权重值远远大于其余两项的权重值。

这表明生态环境与保护条件在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具有决定作用,环境保护观念的统一为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有利于生态性开发原则的贯彻。在旅游资源条件、开发建设条件二者在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比较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资源自身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比重也不是很高。这说明对于本研究区域的旅游开发,开发建设条件将起到较大的限制作用,在开发过程中需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以克服博州经济整体较为落后的现状。根据表-1的权重排序,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每个因子进行赋值,赋值标准采用5级模糊标准,满分10分,从而得各景点的具体分值。

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处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综合值为2.66分),距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目标相差很远。制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1)资源的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较差,环境对人为活动较敏感,制约旅游开发的力度和规模。(2)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品种丰富度一般,内部自然环境舒适度较差,但原始性、稀有性程度较高,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尚没有设计和整合出丰富的旅游产品线路。(3)旅游软、硬件建设缺乏力度。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服务、娱乐设施几乎为空白,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4)该区域知名度较高,但主要是因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出名,其旅游价值尚没有被多数人认识到。同时,该地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较差,所在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开发与发展。可见,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价值还未真正显现出来,应针对以上旅游业发展阻碍因素,使艾比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利用之路。

旅游开发范文3

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茶文化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已初具成效,但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意在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人们就把茶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艺术的享受活动。在茶叶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茶文化。要了解与茶相关的一切,最好实地堪察一番。正如王勇先生在《游走茶乡》一书中所说,想要了解一种茶和一种茶的文化,人们必须得走进出产这种茶的那片土地,了解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或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世界。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包括茶叶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它们推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包括茶叶的生产流通形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式、茶政设施;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质文化在人们记忆中的反映,包括人们有关茶的知识、手法、礼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茶文化是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研究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茶的精神以及在各个阶层人民中表现出的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旅游业中的一支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旅游产业群。茶文化旅游属于旅游产品分类中主题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枝,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开发,是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总之,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茶园参观,茶古迹浏览,茶叶鉴品,参与茶叶生产,观赏茶艺,茶药用功能听讲等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形式集地方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养生主题旅游于一身,使茶、茶文化、旅游成为一个体系,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茶与茶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旅游的兴盛反过来带动茶文化的发展。当前,把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茶文化的双赢策略之一。

2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茶文化旅游内涵丰富多样,涉及上百种产品及多个特色地区。它们都具有和其它旅游形式相同的特性,如休闲性,消费性,参与性,暂时性等。而与此同时,茶文化旅游还具有其它旅游类型所不同的特征。

2.1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茶树是一种经济作物,但同时又是一种可观赏植物;喝茶可以满足人的身体基本需求,又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与升华。以茶为客体,不同的人为主体,不同的审美主体具有不同的感受,其层次多样,内容多彩。游客在观看茶艺、茶道表演时,五官得到充分调动,看、听、闻、品———清香醇美的茶食带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一并给游客带来细腻而多彩的美感。这种物质形式上的享受增添了旅游的乐趣,同时又有不流于世俗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内容,因此,茶旅游又常常被称为心灵之旅,感悟之旅等。

2.2特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茶的受众性十分广泛,自古就倍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茶是平民百姓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解渴又提神;茶还常常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以茶为诗为文的作品不在少数。茶是王宫贵族待客的主要载体之一。茶具有普通大众都可以享受的群众性,又有文人贵族的高雅性,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

2.3观赏性与体验性相结合

我国的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观赏和体验的多重需求。百年的茶树、万倾的茶园、琳琅的茶窑、异彩纷呈又神秘的茶事活动都成了茶文化旅游中的人文资源。这些与茶相关的资源具有极为丰富的观赏性,同时又非常适宜观赏者参加到活动中去,与当地人民一起感受、感知茶的内在文化,精神得到升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休闲意愿的加强,茶文化体验旅游在国内消然升起。游客不但可以到当地的茶馆品茶,还可以观看当地特色的茶艺表演,参加当地人茶田的劳作。这种观赏与体验并重的特征吸引了许多爱茶人士的参与。

2.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

茶文化旅游以茶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茶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人文资源等融为一个体系,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相互参与渗透的产品。我国的茶园茶场为数甚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茶文化古迹、茶俗行为、茶歌茶舞等人文资源多,都可以被用以旅游开发。茶文化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多门科学,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领略到茶文化的人文魅力。

3茶文化旅游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一度成为旅游业的一枝独秀,迅速拉动了茶区地方经济的提升。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或典型或普遍的问题,如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各地方茶文化旅游相似甚至雷同、文化色彩不够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1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性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市场中茶文化内涵及应用的力度不够,大部分茶文化产品还仅仅是停留在鉴赏、保护、研究等基础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与市场接轨和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茶文化旅游形式,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浏览、参观的层面,因为时间、费用等问题很难让游客静心领悟这一独特的文化,最终能真正达到让游客感到修知养性、享受精神层面感悟目的的还是少数。另外,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茶文化旅游中的导游绝大多数都是从其它旅游线路上直接承接了茶业旅游的导游任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更谈不上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一些茶艺师在给游客表演的茶艺茶道也只限于艺术本身,其茶业的文化背景很少被触及。

3.2茶文化旅游中文化内涵的缺失

任何一种旅游都应该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吸引游客。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形成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和核心。我国现存的茶文化资源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初步具备了形成特色吸引力的条件。但是游团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机制将游客从快节奏的工作中吸引到田园劳作、品鉴观赏、静心参茶等慢生活上来。更多的茶文化旅游只是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没有涉及茶文化精神形态和文化内涵。更有一些旅游团社打着茶文化的幌子吸引游客去指定地点买茶的行径。

3.3茶文化旅游中的原本茶文化遭到破坏

市场上的少数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没有对茶文化的宣传和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破坏了茶文化底蕴。如有的商家为了起到销售茶的目的,对茶文化的宣传只是商业利用,没有对茶叶本身真正的文化做认真研究,造成一原本茶品牌、茶文化大相径庭的效果,损害了参观者与旅游者的利益,更让原本茶品牌受损。还有地区为了吸引游客,故意打出吸引眼球的旅游主题,只是哗众取宠,没有达到让人们真正了解茶文化的效果。

3.4茶文化旅游破坏了原生态环境

随着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茶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有些茶农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多卖茶叶,在缺乏发展规划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扩大再生产,使得本来可以持续利用的茶园茶田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在开发过程中,新的技术和节能技术应用不足。要保护茶叶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茶文化旅游,低碳的旅游形式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4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课题。各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努力使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能够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以促使我国茶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1多方开发,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特色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特色地区。一些经营成功的旅游案例中的茶园、茶庄、茶田对茶原有的内涵保护和宣传做的都比较到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老茶庄在进行改造升级,以期达到文化与经济双赢,当地与游客双赢的效果。当地政府应该重视该方式,借鉴成功案例,采取符合地方特色的方案,对当地茶业旅游进行升级改造。

4.2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在任何一种旅游形式中,吃、喝、购物都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地方推出的茶文旅游中都含有茶宴这一特色项目。与茶相关的各种饮料、食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茶叶的衍生品如茶具、茶艺,正在成为游客越来越青睐的产品。而名茶更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应适时抓住游客的这一正常消费心态,开发更多样饰精美,又具质量上承的茶文化礼品,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

4.3与地域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

我国产茶地区众多,如云南、浙江等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知。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独有的地域特色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与深度开发。如名茶的发源地、茶业建筑、茶礼仪等与当地的古建筑、特色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旅游形式,这不仅在整体旅游开发上达到以一带多的经济市场效果,还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4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研究

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专门研究的文著还十分鲜见,较多的文章只是涉及表面探讨而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事实上,茶文化可研究的课题非常多,研究者不但可以研究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可以与境外的茶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参照、对比,逐步就能得出符合我国特色茶文化旅游的形式来。例如,台湾和日本的茶文化旅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新加玻、泰国更是将其视为重要的旅游经济来源。

4.5加强对茶文化旅游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

我国多年前就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一书,这是从事茶艺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越来越多的茶业相关学校开始应用更多更专业的书籍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茶文化看重的是茶对人精神层面的熏陶,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素质以外,还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养。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在旅游当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他们将茶文化的内涵传递给游客,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游客信息接受的完美度。我国的福建、安徽等地都陆续开办了茶校教育,这为我国茶业人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裕光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

旅游开发范文4

 

一、海洋旅游的概念   海洋旅游包括海滨观光、海滨休闲、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钓鱼、海底探险活动等等,主要是享受阳光、沙滩、海水、海鲜和新鲜空气等大自然的赐予。关于海洋旅游的基本内涵,许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被大家所一致认可的意见。董玉明认为:"所谓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以海上旅游、滨海旅游和海底旅游等方式来吸引旅游者,使其获得娱乐、健身、消遣和休闲等目的,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过程"。   二、天津市海洋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   (一)天津市海洋资源现状   天津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33公里。所辖海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天津海洋资源可分为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两大类。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滩涂、海洋生物、海水、海洋油气及海洋能等类别;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水运资源、海港、海岸带及滨海旅游资源等。   (二)天津市海洋旅游资源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其内容也随着现代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海洋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和海洋人文旅游资源。   1、天津市的海洋自然旅游资源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渤海之滨的官港森林公园旅游区内的官港森林公园是天津市唯一的湿地型森林公园,其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这里有大量的野生珍禽栖息,体现出明显的平原森林特点和海陆交替带的独有景观。坐落于大港区的大港水库也是鸟儿们欢乐的海洋,吸引近千只天鹅来此觅食和嬉戏。渤海湾西岸的贝壳堤作为古海岸遗迹,保存完整,为国内外罕见。还有著名的部级自然保护区牡蛎滩和七里海湿地,以及黄港一库、二库等重要景点。   2、天津海洋人文资源   天津市海洋人文资源也极其丰富,有大沽炮台、大沽船坞、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国际游乐港、响锣湾海滨旅游度假区、海河外滩公园、"基辅"号航母公园和滨海渔家风情(渔人码头)等。   (三)天津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滨海旅游区旅游规划   根据天津市政府的规划,将天津市的海域分为九个功能区,其中就包括旅游区。旅游区是指为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需要而划定的海域。旅游区包括:一是风景旅游区,是指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区域。风景旅游区有7个:大沽炮台旅游区、北塘旅游区、潮音寺民俗旅游区、海河下游观光旅游区、盐田风光旅游区、上古林贝壳堤旅游区、官港森林公园旅游区。二是度假旅游区,是指具有度假、运动以及娱乐价值的区域。度假旅游区有2个:八卦滩滨海旅游区、东疆东滨海旅游区。   2、滨海旅游区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天津中心渔港项目,将依托港内休闲港湾区1000个游艇泊位优势,努力形成游艇制造、游艇会展、游艇俱乐部三大产业共同发展的游艇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成为北方游艇产业中心。天津极地海洋世界项目位于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包括极地海洋馆、酒店式公寓、城市旅游大道等。官港生态游乐园是一个时尚、生态、动感、现代的复合型休闲旅游综合体,主要包括国际风情区、科幻体验区、机械游乐区、水上游乐区、总统农场区、生态绿地区、高尔夫社区、康乐疗养区、湖色观光区等12个功能区,是国内领先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汉沽特色农业项目:汉沽区将通过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嫁接",打造滨海葡萄观光带和休闲渔业观光带两条旅游农业产业带。滨海葡萄观光带围绕茶淀葡萄种植业,发展葡萄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模式。休闲渔业观光带围绕杨家泊水产养殖业,以杨家泊水产科技园为核心,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休闲渔业发展模式。   三、天津市海洋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基础条件不好由于地理原因,天津海岸属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和周边的大连、秦皇岛以及青岛等地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二)可供开发旅游产品种类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天津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的产品品种还不够丰富,开发程度也不够深,海洋旅游产业链还没有形成。   (三)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够与周边地区相比,天津市的海洋旅游开发尚处初级阶段。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海洋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管理一体化,行政不分,政出多门,各部门之间没能相互协调,造成海洋旅游资源的流失。   (五)海洋旅游资源优化配制不合理,缺乏总体规划和总体方针由于许多海洋部门对海洋旅游资源管理缺乏管理意识,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加上长期在计划经济运行的模式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旅游资源的创新和发展,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天津市海洋旅游的对策分析   第一,克服海洋基础条件的不足,建立属于天津的黄金海岸,关键就在于功能定位。将资源整合开发,确立旅游重点,建立一条具有特色的海滨休闲旅游带。   第二,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是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需要多种设施的配套。加快滨海大道的建设,规划建设宝坻至宁河、汉沽的高速公路,将天津市中心市区、蓟县和滨海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形成大三角旅游架构。同时,还要加强宾馆和商贸设施建设。#p#分页标题#e#   第三,提高海洋知识体系教育,加强海洋旅游资源管理观念。发展海洋高等教育,优化海洋教育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专业人士,并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士和管理人才,充实海洋系统的力量。   第四,进行统一规划开发,避免资源无价、无偿或低价使用。海洋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保值和增值的资源,合理的开发可以更新和再生资源,延长海洋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   第五,借助国际邮轮母港的建成,深度开发天津的海洋旅游资源。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市场。邮轮经济将给城市带来全方位的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将为天津市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五、结语   天津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以目前的国际趋势来看,海洋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笔。海洋是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依托,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重新审视并重视海洋旅游资源科学开发,从长远看,既是对"近代中国看天津"主题品牌建设的补充,也是最大限度发挥邮轮母港经济作用的必要路径;"海陆并进"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也是天津旅游资源开发观念拓展的重要体现。天津应抓住契机,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海滨休闲名城。

旅游开发范文5

关键词:云南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旅游餐饮业

1云南饮食文化特点

1.1民族性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且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格,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和特色小吃,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佤族的“鸡肉烂饭”,傣族、基诺族、景颇族等民族的“竹筒饭”,怒族的“荞砂饭”,等等。此外,人数较多的彝、白、哈尼、壮族等云南少数民族都形成有自己的小菜系。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菜肴使滇菜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大菜系,滇菜大系体现着云南26个民族的大团结。[1]同时,各个民族饮食文化的不同风格,形成了云南菜系种类多样、海纳百川的特点,奠定了云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基础,增加了云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吸引力,赋予了云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更多的市场价值。

1.2多样性

云南饮食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例如,以大理为代表的滇西地区,其饮食主要以乳制品、水产品为主。以丽江、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滇西北地区,其境内海拔高、温差大,高原饮食特色明显,知名饮食有“牛肉干巴”“酥油茶”和“青稞酒”等。以德宏和西双版纳为代表的滇南地区,气候湿热、物产丰富,傣族分布广泛,当地人饮食口味多以酸辣为主。云南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是由云南的地形、气候等多种自然条件决定的,在云南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既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形,也有海拔较为平缓的山间坝子和河谷平原。既有像滇池、抚仙湖和洱海等这样的大型湖泊,也有像滇中平原这样的相对平缓的地形。地形的多样性是决定云南饮食文化多样性的地理因素,不同地理条件下生活的人们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有着极为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且随着海拔、纬度的变化,云南的气候特征包含南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等多种类型。气候的多样性为云南饮食文化的形成提供丰富多样的生物基础,有多种多样的食材选择。受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云南生态环境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此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派生出复杂多元的民族成分以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2]多样性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涵盖了云南众多区域特色饮食文化特点,奠定了云南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为云南旅游餐饮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

1.3原生态性

原生态饮食在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上追求绿色天然,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云南地处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汇地带,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们与大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的联系,表现为云南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性。云南少数民族先民不仅食“水产”“陆畜”,也食山果野菜,举凡鸟兽,虫鱼,花果草木无不在觅食之列。[3]例如云南文山壮族的名菜“三七炖鸡”,是利用文山当地特产三七为食材原料做成,体现了云南当地饮食的“医食同源、药膳合一”的原生态饮食理念。云南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食物种类的繁多创造了条件,而食材的丰富为云南饮食的原生态性提供了保证。此外,云南饮食在烹饪方法上,更显原生态性,有烤、烧、炖、煨、熬和石烹等多种方式,烹饪方法原始古朴,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是古老饮食文明流传至今的文化活化石。

1.4融合性

在地缘上,云南地处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汇地带,是中华文明同南亚文明、东南亚文明的交汇地带,三大文明在此汇聚,其饮食风格也深受这三大文明的影响。云南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域节点,历史上商贸云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习惯,通过商业贸易被带到这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了云南饮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于饮食文化上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其次,多个外来民族的迁入,也将其民族特色饮食习俗带入云南,促进了云南地区饮食文化体系的丰富。例如,云南大理白族的饵块闻名遐迩,正是借鉴了汉族的糯米食品“糍粑”的制作方法,并融合进自身民族特色。在云南饮食文化发展的上千年历史之中,云南饮食不断融合了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饮食文化特点,推陈出新,形成了云南饮食文化体系自身海纳百川的风格,这正是云南饮食文化融合性的体现。

2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2.1对云南饮食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不够

云南饮食文化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身,但是对于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云南饮食文化系统所包含的要素种类繁多,体量庞大,同时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是云南旅游餐饮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云南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对滇中汉族饮食文化的开发、整理、革新的系统工程尚未实施,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掘更处于拓荒阶段,这些都严重束缚着云南旅游餐饮业的发展。[4]2016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26.25亿元,人均消费1096.1元,巨大的客源涌入云南,带来了数量众多的旅游消费人群,也为云南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可观的市场利润空间。但相对于其他旅游资源如自然风光资源、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云南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显得相对缓慢,旅游餐饮业向前迈进的步伐相对迟滞。

2.2云南饮食文化品牌知名度不高

云南饮食文化体系支脉众多,内涵丰富,但在全国,除了“过桥米线”“宣威火腿”等少数几个著名品牌外,云南饮食在全国的知名品牌很少。众多因素导致云南饮食在全国知名度较小。首先,云南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菜品体系,云南菜系广而杂,烹饪方法和技艺多种多样,成套、成体系的饮食文化体系尚不完整,导致云南饮食文化品牌影响力不够。特别是缺乏像川菜“宫保鸡丁”、湘菜“剁椒鱼头”等在全国较为知名的菜肴品牌。其次,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自古对外交通不便利。在历史上,云南地区处于中原文明的边缘地带,是“蛮荒之地”,这就限制了云南菜知名度的对外传播,导致外界对云南饮食的认知和了解不多。相对于川菜、鲁菜、粤菜等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而言,云南饮食还远远没有取得像八大菜系这样的中国主流菜品的社会认知地位。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云南以其区域内聚合着特色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等众多旅游资源而逐渐闻名全国并走向全世界,其客源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成为许多国内外游客向往和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知名饮食文化品牌的缺乏与云南省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现实地位不符,促进云南饮食文化品牌建设,是云南省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提升游客在云南旅游消费活动的满意度,提升云南作为旅游目的地对于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2.3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体验感设计不足

旅游是满足对异地文化想象的一种体验,是始于游客有对他者生活的向往,并满足这种向往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旅游活动总是会伴随着游客的体验感而发生。旅游体验是消费者在亲自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旅游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过程,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今社会是体验经济社会,旅游者通常情况下对异地饮食文化都充满好奇,从而产生“趋向他乡、品尝异地美味佳肴和欣赏异地饮食文化并借此满足或实现自己心境平衡的持续性愿望和情绪”[5]。云南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比较滞后,在针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体验感设计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游客对一些菜品的制作过程好奇,想亲自参与制作过程,而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很少有满足游客的此类体验服务。在很多古城和少数民族街区,大量外地风格的快餐食品充斥着大街小巷,而那些能反映当地民族特色的体验感强的菜肴和餐饮服务往往处于弱势,难以为游客所知。此外,随着游客越来越注重在进餐时的精神享受,对于饮食背后的故事性发掘可以满足游客在进餐时的生理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但是,很多云南当地特色菜品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表达,游客无从感知,未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

3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3.1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菜系整理

政府作为旅游政策的制定者,对于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肩负着引导者的职能。首先,政府要不断加强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政策扶持,对于云南一些旅游餐饮业龙头企业发展,要给予政策方面倾斜。其次,政府要牵头不断加强对于云南饮食体系的调查和梳理,促进云南特色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申遗和保护,以提升特色餐饮品牌的知名度。再次,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云南旅游餐饮业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加强对旅游餐饮市场的引导和监督,减少无序竞争,制止餐饮市场“欺客、宰客”的不文明行为,提升游客对于云南旅游餐饮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3.2发掘文化内涵,拓展开发深度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核,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附着在旅游产品上的文化意义,延伸了旅游产品的价值边界,扩展了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关键在于文化。必须讲究挖掘吃中的文化内涵,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实现以吃的方式,达到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6]云南饮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多样的文化背景和众多的社会礼仪等方面的文化内容,例如大理南涧跳菜,这种发源于母系社会,盛行于唐代,流传至今的饮食舞蹈艺术,将饮食、舞蹈、音乐融为一体,极具观赏性,是云南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杰出的代表。文化和饮食二者的融合,使饮食资源开发的内涵更加扩展,从而摆脱了单纯满足游客果腹需要的早期旅游餐饮业发展模式。挖掘出饮食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增强游客的感知度和参与度。

3.3增强游客体验,促进游客感知

旅游六要素包含“吃、住、行、游、娱、购”,吃是任何一个游客去异地旅游所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方式。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亲近当地文化,体验当地文化。而在旅游目的地品尝当地美食,感知当地饮食文化正是满足消费者旅游体验的重要方式。云南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中,可以将少数民族歌舞演绎等文化元素融入游客饮食就餐的氛围之中。云南被称为歌和舞的海洋,当地少数民族有“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的”说法,例如云南大理白族在招待客人时有“三道茶”的习俗,其祝词是以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有“以舞佐餐”的习俗,将歌舞演绎融入游客就餐的环境当中,可以为游客创造亲身体验的情境。同时,在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发展中,也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烹制菜肴的过程,拓展游客体验的深度。借助区域饮食文化为旅游者规划设计饮食文化体验大舞台,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并以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形象,以人为本进行饮食文化旅游系统的综合规划设计,使旅游者在味觉、触觉、视觉和嗅觉上得到全身心的享受和满足。[7]

3.4促进菜品创新,打造特色品牌

云南饮食文化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多种多样的饮食风格和习惯,形成了云南饮食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未来在云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对云南饮食文化品牌的梳理,明晰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特色饮食品牌,促进菜品制作和品牌认证的规范体系建设,对于知名饮食品牌要进行及时认证。其次,要加强对菜品的创新,特别是对一些传统菜品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改进和菜谱更新,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要。还要加强云南菜健康、环保方面的菜品设计,融合游客的品位需求,促进云南菜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再次,在对云南菜既有菜品的创新和包装中,还要注重各个民族之间饮食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尊重不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禁忌和习俗,实现云南旅游餐饮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5嵌入相关业态,融入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聚合区域类众多旅游要素,促进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内旅游业的长足发展。饮食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资源的重要方面,与众多旅游资源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共生性。在任何一种旅游业态市场中,作为消费者的游客都需要解决“食”的问题,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具有普遍适应性。将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同其他旅游业业态的发展连接起来,将饮食文化的文化内核、体验本质融入相关旅游业态之中,有利于实现饮食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开发,能在释放饮食文化独特旅游价值的同时,促进云南旅游业各业态之间的凝聚力,驱动相关业态的联动发展。

4结语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消费需要。云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对于旅游市场客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云南饮食文化体系的整理,加强云南饮食品牌的建设,不断挖掘云南饮食之中独特的文化内涵,促进游客对于饮食文化的深层次体验,促进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融入云南全域旅游的发展中,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琰.基于旅游业发展角度的滇菜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2]方铁.云南饮食文化与云南历史发展[J].饮食文化研究,2007(3):37-48.

[3]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75.

[4]杨丽.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浅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2(12):116-119.

[5]张应平,别刊•哈纳哈提.伊犁哈萨克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汉文版),2008,17(1):14-16.

[6]曹水群.西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78-79.

旅游开发范文6

1.发展旅游文化的意义。旅游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持民族特色,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深入研究旅游资源文化,会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进一步发展、延伸及创新旅游文化。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城市旅游文化,它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2.发展、创新旅游文化的现实意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一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其成为一个有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系统;二是有利于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创造新的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设计出能吸引和激发旅游者的旅游产品,既具有民族特色,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又融入国外先进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创建和塑造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可提升旅游文化的精神品质;四是旅游文化的发展可改善人文环境,合理利用和配置文化资源,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从而把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优势。

二、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旅游文化的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发达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实践证明,政府对其支持起了重大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我国要打造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旅游项目,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完善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国已成立了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在设施建设、旅游环境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和规划产品的开发策略,精心设计产品的形态类型,认真构思产品的功能。

2.加强法律保护措施。建立一种相应的标志保护、宣传制度,以免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资源受到破坏。

3.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主打文化旅游,注重文化和经济的融合,让经济旅游转化为文化旅游,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升竞争力,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以城市文化推进文化旅游,营造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以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旅游文化的精神品质。

4.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创造经济效益,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和破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旅游开发应形、神、魂俱备,才能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景点吸引力并加以提炼和升华。人文景观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文化意义的旅游资源,经过人的改造,把人文景观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文化色彩的景观,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也提升了档次,更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无形中提高了文化素养。人的智慧是无限的,用文化孕育一般的自然景观,也能大大提升欣赏品位。例如,山东蓬莱的蓬莱阁因有“八仙过海”的传说而独具魅力,注入和融合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利用要有针对性,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并进行提炼、概括和浓缩。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一切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都离不开一定形态的文化,以实现跨文化交流。

5.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服务特色不仅体现在旅游的安全服务、后勤服务、导游服务,更主要的是要求服务人员本身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修养、文化底蕴,才能做好文化服务。文化服务特色应体现在服务的理念、综合服务、文明服务、恰到好处的礼仪服务及生动感人又有文化档次的导游词等方面。所提供的综合服务的文化品位越高,就越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扩大份额,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激发国内外游客的各种文化需求。不同的旅游者对文化有不同的需求,要善于分析,激发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的旅游动机。要体现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以节庆、习俗等来反映地方价值观念、气质。具化到物质的手段进行宣传、表现,与休闲、旅游等活动相结合,在休闲中寓教于乐。旅游产品对文化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以欣赏大自然,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7.体现旅游文化特色。要把城市风貌转化为文化旅游新产品,把新景点做成文化旅游品牌,树立新的城市形象,共造品牌,联动发展。同时加强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组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发展旅游文化纪念品生产,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8.加速和提升文化旅游板块建设,创造多元的文化含量高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者不仅要了解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追求的文化特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支持和鼓励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的创建与扩展,及时把搜集到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传奇故事等宝贵资料融入导游词,体现地域特色,自成体系,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品牌。丰富游览内容,提升导游水平,共同打造王牌产品。以大手笔和魄力打造旅游强市。

9.建立旅游信息反馈系统。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游客信息,可通过了解顾客的预定记录、游客信息记录、顾客的满意度调查等,建立顾客数据库信息;另一方面,可通过广告、信件、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反馈。通过信息反馈,以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更好地创建文化旅游品牌。

旅游开发范文7

一、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特征

(一)平民化特征

茶马古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商旅文化和平民文化。因此,平民性也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茶马古道的沿线和村镇,上至官员富豪,下至平民百姓,都离不开吃。由于沿线交通不便,民风淳朴,使当地的饮食具有便宜和大众的特征,真真正正融入和当地人的生活。

(二)味道的独特性

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小吃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味道独特,这显然与茶马古道兴盛时期商品与人员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有关,全国各地的商旅行人在此汇集,带来了不同口味的食材与烹调方式。当前,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口味就有香甜、怪味、麻辣、红油、咸鲜等十余种不同口味,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季节和菜品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三)饮食的休闲特征

休闲性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这与茶马古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联系。首先,茶马古道的兴盛促进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而饮食消遣是当时马帮商人的重要娱乐活动,这从一开始就为当地的饮食文化打上了休闲的烙印。其次茶马古道沿线交通不便,人们至今还存有追求恬静自然的思想意识,这种文化氛围使得饮食文化的休闲特征得到了长期存留。

二、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开发的起点较低且与旅游规划的融合度小

在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往往将目光投向本地市场,从而使饮食文化开发处于无序与零散状态,使外地游客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开发方式对市场的开拓极为不利,直接导致沿线的饮食市场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能力不足。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文化开发的起点也很低,大多数餐饮企业仅将饮食作为旅游的一个附属结构,仅以保障游客不饿肚子为目标。旅游开发者并不能全面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主打旅游产品进行推介,当然也就谈不上饮食特色旅游的研究和开发。

(二)餐饮企业分散且服务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川藏茶马古道旅游的火爆,沿线的游客人数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但是,当地的餐饮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各类餐饮店虽然遍布旅游目的地的大街小巷,但是分布分散,很难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外地游客很难集中品尝到当地所有的特色饮食,也难以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氛围。此外,由于餐饮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其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整体形象。

(三)缺乏宣传和创新意识

尽管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宣传语推广方面还比较内敛,宣传目的也并不清晰。目前来看,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发掘与宣传不足,不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造成了直接影响,长远来看还会进一步危及到整个茶马古道的旅游效益。

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饮食文化资源

就现状来看,川藏茶马古道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水平有限,政府与社会对此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要想促进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力度,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并予以相关的政策供给。首先,要组织力量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对沿线的特色菜、风味小吃乃至茶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对其中独特的饮食材料、烹制方法口味特点和饮食传说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书面化和系统化的成果,防止意外丢失。其次,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相关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避免投机性开发、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开发。例如,餐饮业的装修设计要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主题,形成自身的鲜明特征,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最后,川藏茶马古道沿线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对饮食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解决上述矛盾,就需要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塑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税收减免或奖励,提高个人和企业参与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情。

(二)发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文化品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餐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本地的饮食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就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文化的需求是无穷尽的。因此,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业的文化品位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许多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或传说。通过对上述饮食文化的充分发掘,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可以使游客在吃的过程中,了解这些饮食背后的文化,可以使游客在吃的尽兴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也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知名度,提高当地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树立饮食文化品牌,加强多样化宣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工艺技术的进步,当前饮食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面对激烈的饮食市场竞争,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才能有效保护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因此,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地方政府和餐饮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大旅游饮食文化品牌企业的培育,利用当地优厚的饮食文化资源建立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已经过时了。要想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高其品牌忠诚度,必须要注重产品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提高知名度,不仅需要加大饮食文化资源挖掘,提高文化品位,还需要外在的营销方式为依托。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餐饮企业加大营销宣传,拓展营销渠道。不仅要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还需要加大在网络等新媒体上的推介力度。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这不仅需要加大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资源整体规划与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提高餐饮业管理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顾客提供超越期望的优质服务。面对域外餐饮企业的强势竞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通过与时俱进达到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从而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品牌推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四、结语

旅游开发范文8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的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3处,列黑龙江省第2位,AA级以上景区19处,列黑龙江省第1位;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列黑龙江省第1位;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部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4处,部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部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1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6年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和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伊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修编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了《伊春风景观光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伊春市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把伊春规划成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的思路。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①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②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在巩固哈尔滨、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如参加2010年中国国内(重庆)旅游交易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等行业会展。③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10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明显上升。

旅游者结构改善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①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②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的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④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长。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长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伊春市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却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县、区和企业自行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在伊春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前期,景区建设是混乱无序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建设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考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的有314d,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d,2010年为252d,空气质量下降明显。随着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外来车辆和本地车辆逐渐增多,伊春空气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页标题#e#

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建立与服务的提供等形式体现出来,并不会以独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给市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且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9],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③本地导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素养不足。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④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发展对策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应立足生态旅游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设施配备与服务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并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经济条件制约生态环境的建设,但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注重体现生态理念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经验,生态展览馆建筑本身要体现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绿色环保的标准施工,并运用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减少能耗、水耗,展现先进的环保生态理念。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