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困境和对策论文

建设工程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困境和对策论文

【摘要】

建设项目如何体现内部审计增加值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不仅有助于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减少支出,直接增加价值,而且可以培养后续发展能力,从内部增强综合实力。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分析建设项目审计价值增值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实现建设项目审计价值增值路径。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内部审计 增加值 困境对策

一、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含义

传统的内部审计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作为内部审计领域的权威机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在2001年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首次强调了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功能。随后,IIA在2009年的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简称IPPF)中保留了对内部审计的经典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对内部审计新的定义表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价值增值阶段,主要强调内部审计工作应从风险管理、控制、公司治理入手,通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的效果,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从而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目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已经扩展为综合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功能。内部审计工作介入建设项目全过程所产生的经济增加值(简称EVA)作为一个量化的指标也可以对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作出更为直观和准确的评价。因此,探索如何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实现增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减少支出,直接增加价值,而且可以培养后续发展能力,从内部增强综合实力。

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表现形式

内部审计并非生产经营系统,强调的是管理制度建设、执行以及风险防范,它是企业价值链上一项辅助活动,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方式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审计建议,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监督其执行,帮助企业减少或者避免损失,当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的损失大于内部审计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就相应地增加。现代内部审计应全面转变审计观念,不增值的审计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业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在于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建设工程内部审计中,在建设工程立项决策、前期设计、施工建设以及竣工决算等各个阶段,内部审计都实现相应的价值增值。在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内部审计对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情况、各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风险,并达到缩短投资回收期、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目的。在项目前期以及施工建设阶段,对施工图预算进行事前控制,参与选择最佳方案,能有效避免返工,对设计变更、签证进行审核,直接减小损失;在竣工决算阶段,对造价进行决算审计,核减工程量和各项单价,从而减少项目建设成本,达到控制项目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2、间接体现

内部审计的间接价值,表现在内部审计的威慑作用。无论内部审计是否发现了问题,但因为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中有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会对企业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潜在的威慑作用,因为他们知道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经常性存在的监督部门,要对其他部门、人员的业务活动(包括总经理和其他高层管理者)进行监督。由于要不断地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检查,他们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绩效。在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中,审计围绕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全过程展开,对所有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跟踪、咨询和控制,能够有效地预防风险,增加价值。

三、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困境

1、重点关注点建设项目的事后控制,缺乏对事前、事中过程的审查

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往往注重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及财务管理等事后审计,而忽视对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决策、设计概算、招投标等及事中建设施工中隐蔽工程、设计变更项目等过程的审计监督,而现有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往往采取的是固定单价模式,也就是说招投标时核定的分部分项项目的单价,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内容没有变化的话,在最终竣工决算时单价是不允许更改的,这就对所编制的建设项目标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造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隐蔽工程等项目,由于其时效性等特点,对于该部分的造价控制也是事后审计无法做到全面和完善的,仅仅关注事后的竣工决算审计,只是抓住了对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比较小的一部分,而绝大部分处于失控的状态,不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加价值作用。

2、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产生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做的相对比较完善,而对于建设项目经营来说是个新概念,现有的绝大部分建设项目实施工程中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比如,建筑材料的采购员和保管员有时往往是一个人,而且由于人员成本原因,往往只由一人负责材料的采购,这样大大增加了舞弊的风险;建设项目分包给各个不同的工种,各个工种各自为战,之间缺乏相互的监督和制约,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比如土建施工单位搭建的外墙脚手架一般不肯给幕墙施工单位使用,幕墙施工单位需要重新搭建脚手架,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周期,而且这笔脚手架搭建费用最终是要纳入建设项目成本核算中,这样就相应地增加了成本支出。

3、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强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的重要前提。现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还是财务为主,对建设项目审计方面的工作并不精通,而且建设项目的专业涉及广泛,有土建、装饰、安装、市政、暖通、智能化等各个方面,就苏州市公安局审计处而言,现有专门从事建设项目审计的人员有四名,真正科班的只有一人,而且只是其中的土建一个专业,其余人员中还是从原财务审计人员转化过来的,这就使得我们现阶段只能从事相对简单、规模小的项目审计,制约了审计触角的延伸,影响了这部分内部审计增加值的提升。

四、建设项目审计价值增值路径分析

1、要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事前、事中的审计控制

我们要加强对投资立项、设计勘察、招投标、合同签订、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等阶段的管理,加强审计力度,对各个环节“深挖、深扣”,努力“挤出”效益。以苏州市公安局审计处为例,该单位第一个完整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是省厅布置的“****道路监控网项目”(简称“3.20”建设项目),该项目具有跨时长(2009年12月至2013年9月)、地域广(包括市区所有不同道路及咯口)、规模大(仅苏州市区共计投资28857.74万元)等特点,内部审计人员克服困难,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制定了完整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案,配备了专业技术强的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最终该项目结余资金2513万元,其中属于事前、事中审计结余的资金为1303万元,占51.84%,事前、事中控制的效果可见一斑。

2、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针对各个项目的特点,完善和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方案,最好首先在单位范围建立完善建设项目办,其成员应当尽可能是各个专业人员,各司其职,相互控制和制约,对于数量众多的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根据特点集中起来,用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来管理,这样能减少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对于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则必须建设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同时对该制度进行测算,要使得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所产生的价值大于设置该制度的成本,这样出现的正值,就是我们所说的增加值。

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任何经济活动中人都是关键因素,在内部审计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也是做好增值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定期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获得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同时审计人员也要有危机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考试,提升自身技能。其次,完善专业人员实施轮岗制度,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思想容易僵化不前,不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制度,定期对从事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轮岗学习,建设项目审计和财务审计工作某种地方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尝试这两个大专业的轮岗学习。第三,建立健全审计专家库及资料库。建设项目领域在不断地产生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材料,而内部审计人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光靠我们自身无法完全吸收、适应新生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借助外部条件,可以聘请国家审计机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及社会专业人士建立咨询专家库,同时借助外力不断完善和更新建材资料库,只要我们借助外部条件对建设项目审计所产生的效益大于我们支出的专家费用和资料库成本,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个差值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内部审计增加值。

五、总结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如何实现经济增加值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目标,它和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侧重点不同,但两者又有不可分割、相通的地方,本文从内部经济增加价值途径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努力使得内部审计经济增加值比较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内部审计将来努力的目标,也是立足之本。

作者:邹春霞 单位:苏州市公安局审计处江苏苏州

【参考文献】

[1]张培: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问题探析[J].审计观察,2012(2).

[2]周兵、赵小平:内部审计新思维———内部审计引入EVA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22).

[3]王宝庆、张庆龙:基EVA原理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