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浅议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浅议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和财政预算管理,也会对高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新要求,最后,分别阐述当前时期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案,希望借此不断提高国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2019年年初,新政府会计准则在国内全面施行,对高校固定资产提出了新要求———计提折旧。和之前的情况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处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计提资产折旧以及摊销等方面均产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帮助高校尽快适应政府会计制度且在此期间提升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重要性

1.满足学校财政预算收支管理需求,并便于领导了解学校固定资产价值结构。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被纳入其中,这就让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发生了新变化,这有益于深度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并且也相对满足了学校财政预算收支管理要求,使得学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后续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开展。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固定资产处理方面增设了新内容,这就会让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工作流程得以简化,相关条例更为清晰明了,如此就方便了高校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实现了对外透明,便于上级部门了解高校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

2.权责发生制确立后能真实反映高校相关成本。原有会计制度运行期间,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这是国内绝大多数院校都通用的一种会计制度。但处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其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和新准则。资产折旧和摊销方面的计提处理,会对学校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等产生巨大影响。高校会计核算基于权责发生制去操作,便可有效处理收付实现制所带来的固定资产虚增矛盾。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可以全面反映固定资产全程消耗情况,便于财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单位固定资产实际剩余价值,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新内容

1.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升。所谓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达到规定标准,使用期限大于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高了固定资产价值标准。该项制度的确立让高校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固定资产属于高校国有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便是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更能满足新时期高校发展需求和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需求。

2.计提折旧发生变化。处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工作变得愈加具体化和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变更层面,计提折旧需设置为“累计折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等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类别以及年限进行计提折旧时,需要编撰如下会计分录: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可根据固定资产类别进行科目细分,便于学校在后期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中全面清查账目,同时也会对固定资产消耗予以全面测量和准确预算,这些都会帮助学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固定资产核算中引入折旧。折旧引入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是为了便于后续折旧工作顺利开展。折旧工作开展过程中使用的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新政府会计制度,这是对传统会计制度的革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权责发生制的作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节点有三种详细规定:第一,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需要当月开始进行计提折旧。第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该月份无需计提折旧。第三,固定资产折旧提足之后,无论可否继续使用,都不能进行提取折旧操作。

4.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处理做了详细规定,明确要求要保障每笔业务都要记录在册,便于后期进行统一化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处理工作提出了科目细化要求,这会帮助会计工作者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按照新制度,国内各大院校需要将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划分,如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器材等,在固定资产归类后去确定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一旦折旧年限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

5.关于固定资产盘盈计价的规定。针对资产盘点过程中出现的盘盈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会计处理时,首先是要明确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根据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去入账,当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无法确定时,一律根据名义金额入账。盘盈资产录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后,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折旧要求进行折旧计提。

三、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现存问题阐述

1.无法有力反映出固定资产真实价值。当前时期,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因为原有高校会计制度应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还有就是与高校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划分没有做到位。具体而言,高校固定资产极有可能随着时间流逝、科技发展而贬值,而恰恰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就忽略了这一点,不去计提折旧,依旧坚持现金支付的模式去进行资产管理,那么固定资产的价值必然会被过度高估,最终造成高校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符。再加上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科目分类不细致,也会造成账面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情况。

2.使用年限的确定方法未能明确。高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方法未能明确,这将会阻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进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传统会计制度下,关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固定资产使用性质、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等因素作为参考。归结来看,此类确定模式相对模糊,未能形成一个清晰化、固定化、常态化的体系和标准,最终必然会造成高校资产折旧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不能全面掌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因此就不能有效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3.固定资产范围太过宽泛。除了固定资产真实价值难以反映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确定方法未明确这两项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固定资产范围太过宽泛,学校进行固定资产入账的过程中需要对资产予以确认,根据固定资产定义,对于单价大于1000元的资产,学校都要将其纳入固定资产范畴,这就会造成固定资产范围过于宽泛,并且单价即使低于1000元的同类批量资产也被纳入固定资产项目中去执行统一化管理,这些情况的存在均增加了折旧管理工作的难度。

4.固定资产分类口径不一致。在高校固定资产分类中俗称的“财务六大类”是指财政部制定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固定资产十六大类”是指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大多数高校财务采用“财务六大类”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记账,而资产管理部门则采用“固定资产十六大类”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因此资产分类口径不一致,给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会造成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的固定资产分类总账不一致。

5.会计人员工作素养参差不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会计从业人员连年增加,但会计工作者素养参差不齐,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的工作素养不高,工作能力不足,一般都是为了获取从业资格去学习,工作经验匮乏,所以在参与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工作时发挥不出作用。少数会计从业者利欲熏心,很容易出现做假账的情况,并且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会计准则了解不深入,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这将会对高校的经济效益、社会信誉造成严重影响。校内会计工作者缺少会计理论知识培训和会计实操技能培训,造成其知识结构不完整,很难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某些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偏低。会计工作者既要掌握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会计知识,并且应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但恰恰一些会计工作者就没有做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这就无法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工作的要求,继而严重影响高校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和日常折旧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方案分析

1.全面理解和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时,需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性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由此便可避免实际管理时和该制度脱节,如此方可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成效。若想全面掌握和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务必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高校应从财务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业务职员入手,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校内管理者可举办“新政府会计制度研讨会”等类似活动,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家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发表自己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独到见解,如此便可让财会工作者对现在的政府会计制度了解得更为深入。在整个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工作中,财务工作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校方要立足于实际,注重对财务工作者的培训,继而保障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去开展会计工作,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为高校谋发展的目标。另外,要严格规范财务工作者的工作行为,使其端正工作态度,细心、耐心地对待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工作。通过组织财务人员努力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特别是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中的诸多新内容、新方向等,避免以后的工作中滋生问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顺利开展。第二,要将现在的新政府会计制度真正融入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当中去,需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深度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工作,在此基础上选取优化之后的会计科目去投入运行,如此方可让相关财务人员真正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

2.优化高校会计监督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基于此去优化高校会计监督体系,如此方可进一步提升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成效。完成原始凭证优质审核后,可有效规避缺乏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虚假所致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符情况。与此同时,通过构建正规化、标准化的高校会计监督体系,深度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质量,让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若想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高校会计监督结构体系,需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对监督制度优化工作重视起来,如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效率和最终的绩效考评制度相挂钩。其次,重视专业人员工作能力评定,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如此便可循序渐进地提升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能力,让固定资产账面更加准确、更能说明问题。

3.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建设。当前时期,随着国家对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不断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多、价值高,少则上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要对数额如此巨大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就一定要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系统创建过程中,系统应和上级部门之间完成无缝对接,方便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学校资产情况。还要和学校内部相应部门之间达成对接。以和财务对接为例,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部门完成对接后便可促进资产管理部门和校内财务部门双方进行实时对账,从而减少账账不符的现象出现;再如和学校的办公系统对接,各个教职工都可以看到名下器材设备等资产,主管部门也会看到该部门的现有资产情况及资产报废情况,以及当月该部门的折旧计提费用等。这样一来,不单单会让全校教职工对学校固定资产情况加以重视,提高资产管理意识,也会间接助力学校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

4.统一资产分类口径。高校应首先明确“十六大类”和“六大类”两种分类方法的对应关系,由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公司在管理系统中增加分类对应功能,在每月初计提上月固定资产折旧时由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两种分类的折旧金额。固定资产折旧数据提供给财务,财务同时按照分类对应关系进行财务会计分录处理,从而保证资产折旧分类口径一致。那么财务固定资产账与资产部门固定资产账在总账“账账相等”的同时,分类资产账也相等,提高了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5.奖惩折旧机制建立。学校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的力度显著不足,所以学校主管部门需要及时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来不断提升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动力。第一,需构建奖励机制。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目标完成好的单位,可给予其一定奖励。第二,高校主管部门应考虑有贷款学校的融资水平,计提折旧会造成学校资产负债率上升,致使高校发展受阻,所以主管部门要给予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第三,关于涉及高校资产存有量的考核指标,主管部门有必要进行一定调整,如此才能有效检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继而发挥出高校资产折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而是为了学校自身发展而精心致力于固定资产折旧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给国内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固定资产管理难度骤然提升。处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现存问题,立足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新内容、新要求,通过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优化高校会计监督体系、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建设、建立奖惩折旧机制等,全面提升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继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莉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