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全国养老保险密切相关。在人口的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发展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各地区养老金缴费差异、监督模式、养老保险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事业实现有序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监督;法律;政府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87%,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老龄化的趋势显著增加。在这种状况下,我国社保养老体系发展愈发显得困难重重。如何评断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社保制度的发展状况是很重要的评断标准,要使得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病有所治,都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保险制度也应当随之完善。故而,我国开始了对养老保险制度更深入的探索。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应保尽保”,继续扩大低保保障范围,为城乡的困难家庭提供“应保尽保”的政策服务,同时将符合政策要求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也纳入享受政策范围之内的群体。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不仅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形势,同时也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概述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条文规定和行政手段,在社会筹资这种方式下,对劳动者因为年老问题不能从事工作,退出劳动领域,需要国家给予帮助、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照顾,从而使其能够正常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1.城乡一体化理论

早在十九世纪,城乡一体化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1516年初,社会主义科学家托马斯•莫尔就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最终的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城市化的过程是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打破城乡自主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人民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动,并将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使城乡互动发展,统一规划。

2.社会公平理论

社会正义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人们都在寻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认为“公平”和“正义”发挥着维持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他则提出一种观点,即人们在收益面前,不仅只会关心自己的工资,还会在乎别人的收入并且与自己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有差异,人们就会感觉到不公平,而社会矛盾大多来自这种不公正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真正的公平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中,其标志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消失”。

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养老金缴费率差异明显

以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率只有80%左右。全国平均养老金缴费率一直在不断下行。后来,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领取养老金的比率增加了。虽然地方政府积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提高我国养老金的征缴率,但由于企业通过隐性工资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生活中的公积金征缴仍存在较大差距。现如今,各地区间的征收率极其不均衡,有些省份的缴费率普遍较高,而有些省份的缴费率却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各地养老金缴费率明显的差异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二)监督模式

1.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的部门较多

在监督过程中,以行政监督为主体,各部门的监督程序也不同,监督的重点也不同。行政监督部门越来越多,容易出现重复监督的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严重的干扰了日常检查工作,而且社会资源还会被极大的浪费。

2.基金监督队伍不专业

基金监督队伍基本都是由政府部门的行政人员组成,他们的日常工作事务繁杂,有些人员只是临时被借调过去执行监督工作,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运作、收集、支付等过程不够了解,大大降低了监督效率。而有些被监督单位和部门,疲于应付,不重视,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撇开了重要的环节,结果可想而知。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

1.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工作进度缓慢

各地政府关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行政政策规划稍显稚嫩,立法工作发展得还较为缓慢,同时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和布局,在时效性和全面性方面没有达到统一,故而政府难以进行全国统筹,导致零散化现象出现。因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保障职工群体利益的最有利工具。

2.行政法规制定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好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千差万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亟待改进,政府是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其制定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制度的不合理和公平危机。不同区域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同,从而使他们的受益程度不同,也就引发了合理性和公平性等社会问题。

四、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策略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来保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具体的措施诸如:在养老保险制度改善的过渡时期,政府应当承担起过渡的费用,在退休职工无力支付养老金的初期阶段,政府应当勇担职责,使老有所依。而且,我国国有资产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尽职工的现有消费能力和未来消费能力为代价而发展壮大的,为此,政府也应当努力使退休职工不受退休无钱之苦。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这样才能在政府的引导下,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二)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

社会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保险的问题,促进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和社会大众的沟通。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从群众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想,谋人民之谋。发挥社会监督的全天候、多层次、范围广的特点,并且和专业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监督机构形成上下两层的监督网络,推动养老保险监管的透明化、有效化。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大多来自于个体缴纳和企业缴纳,因而明白基金的收缴、运作和分配也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必须建立政府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切实做好基金宣传运作和资金平衡,积极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三)加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建设

事实证明,经济发达国家他们在制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都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用以规范引导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然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缺乏法律法规的指导,使其无法在立法层次上获得保障,单单凭借行政层面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来促进引导其发展是没有效果的。事实证明这样是无法推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长久健康发展,因而,在当下,关键就在于从立法层面对其进行支持和保障,使其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灵活地调整自己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四)延长退休年龄,鼓励延迟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时确定了男性的退休年龄是55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0岁。在过去,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能达到42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当下,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已经突破70大关,达到了72岁。社会现状不断变化,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应当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相应的调整自己,以便于适应变化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老龄化问题面前,提倡延长城镇职工退休年龄,鼓励他们延迟退休,能够有效缓解这方面带来的压力。为了避免因调整退休年龄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适当性考虑同一年龄段的男女的相继退休措施,用此办法来缓冲因退休导致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问题。

五、结论

通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其发展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起步晚,发展慢,并且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项制度也会逐步完善,只要我们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相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点。

参考文献:

[1]容国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J].人力资源,2020(04).

[2]邓大松,余思琦,刘桐.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财政负担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8(02):3-15.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中国经济周刊,2017-10-30.

[4]左倩倩.我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5]罗羚.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魏娅.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

[7]张鹏举.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8]胡必坚.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制度演进[J].安顺学院学报,2009(01):52-54.

[9]马红鸽.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6):128-132.

[10]吕博,刘桂芳.浅谈养老保险基金监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03):28-29+32.

[11]邓大松,杨晶.全国统筹条件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精算评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作者:董雪 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