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简析及发展设想

探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简析及发展设想

摘要:辽宁省县域经济近年取得长足发展,在承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繁荣、解决城乡就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找出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今后发展设想。

关键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设想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2006年,辽宁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同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县域经济呈现大发展、快发展格局。2018年,县域经济战略被确定为辽宁省“五大区域战略”之一。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在承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繁荣、解决城乡就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2018年,全省41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26.8亿元,同比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3.9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72.7亿元,同比增长5.8%;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484.4亿元,同比增长27.1%。

(二)县域经济战略实施情况

1.省委省政府统筹布局。县域经济战略,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战略”之一。2017年9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出台了《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了省级领导联系县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省里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省领导对负责对口联系的县进行点评,强有力地推动了各县(市)加快发展。

2.开展层次清晰、主题鲜明的培训工作。一是在江苏昆山举办了2期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各市分管副市长和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培训,学员了解了先进地区的做法,相互交流了经验,拓宽了发展思路。二是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举办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对县(市)发展改革局、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抓县域经济工作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县域经济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辽宁省对各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2018年,共兑现奖励资金2.9亿元,县(市)平均707万元。2019年,共兑现奖励资金3.9亿元,去除综合奖6000万元,单项奖励县均达到804万元。对比两年考核情况,各县(市)党委和政府学习先进、不骄不馁、保持定力、鼓足干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

4.用好县域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出台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县域内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补助、以及入驻园区内企业生产性固定投资贷款贴息和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事企业生产经营贷款贴息。2018年至2019年,共安排4.23亿元资金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和园区交通、供水、供电供暖、污水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切实为县域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发挥重要作用。

5.大力推进“飞地经济”。出台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为部分不具备发展工业园区的县(市)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平台,并为符合条件的县域飞地园区提供产业项目资金扶持。“飞地经济”作为“兴乡强县”的重要抓手,有效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集约节约,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6.强调发挥县城与特色小镇的带动作用。鼓励各地发挥县城的集聚效应,在中心城区形成交通便利、批发和零售业态集中、住宿、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配套齐全,物流配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完备的服务业集聚区;加快中心镇、特色小镇建设,壮大中心镇并加快其由镇向城的转变,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商贸物流等类型特色小镇——海钓小镇、温泉小镇、箱包小镇、草莓小镇、河蟹小镇、文旅小镇、健康小镇等等,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周边功能。

(三)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态势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2.特色产业稳步提升。各地不断加大产业园区培育和扶持力度,完善产业园区软、硬件建设,加快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一园一区一镇”的发展格局。

3.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各地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和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互联网+”,推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4.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各地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飞地招商等方式,主动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对接转移,不断引进新项目。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辽宁投入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资金、干部人才等要素已经初显成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县域发展的潜力、活力不断增强,但是一些短板和弱项对比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各县(市)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一)县域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支撑不够

全省41个县(市)行政区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常住人口2100万左右,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0%,但2018年、201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28%和26.7%;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17%和18%;2018年有15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幅,2019年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0.4%,9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几个经济大县投资下滑较大。辽宁县域经济无论是从体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有很大差距,与先进省份县域经济对比差距更为明显,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县域与城区的差距仍然较大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来说,2018年,辽宁省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42元,同比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同比增长6.6%;2019年对应收入指标分别为39777元和16108元,同比增长6.5%和9.9%。从两年情况分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增速有所提高,但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却由2017年的21246元提高至23699元。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导致县域与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较大落差,对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也具有较大影响,同时也现实体现了农村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乡间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从县域经济考核结果来看,虽然2019年各县(市)考核指标较2018年有所提高,但从中显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不同县域间一览无余。一是经济发展全面性差距明显,全省只有凌海市、阜蒙县、彰武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等6个县(市)拿到了综合奖励,占县域数量比例仅为14.6%;二是部分县域发展冷热不均,各县(市)普遍存在指标完成差异巨大的情况。

(四)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顽疾有待摒弃

当前,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观推动力仍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能力与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驾驭和运用市场能力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想作为又存在本领恐慌、怕担当又不想失去职位等现实等问题,急需通过加强党建、学习引导、组织调整等方式方法解决干事创业中的思想问题,鼓励县(市)树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体量和质量的信心与决心。

三、辽宁县域经济今后发展设想

今后五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期,辽宁省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创新、改革、市场、开放‘四个驱动’,努力实现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民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新增长。

一要大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修订后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力度支持县域内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省本级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债券,以及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等手段,积极强化包括园区(开发区)在内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水、供电、供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要积极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用好用足县域经济发展项目贴息、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乡村振兴补助等各项政策和资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挖潜,因时因地发展县域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县域产业集聚水平和层次。

三要充分发挥县域办的平台作用。通过考核指标推动、县域重点项目调度等工作过程,加强对口指导服务,在资金筹措、政策执行、项目谋划等多项工作上凝聚力量、奋发有为,充分发挥县域经济考核及财政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鼓励县(市)树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体量和质量的信心与决心。

四要强化县域调研指导与服务。以服务创新理念为导向,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通过围绕乡村振兴、固定资产投资、产业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等重点工作,保持与市、县两级县域经济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加大县域实地调研频次,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重要性问题,适时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刘中秋 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