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究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究

摘要:“三农”改革一直是国家致力于探索、解决、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新时代,为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综合布局、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速,扩大农村经济社会贡献率,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战略蓝图。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着力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索,突出强调了科学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村经济管理长期依赖经验、缺乏理论体系构建、问题不易发现、结果反馈滞后,致使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经济思想落后、经济法规不完善、专业性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为此,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索,必须基于这一基本现状,从思想、体制、人才、科技等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挺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风貌建设的具体要求,指导和扎实推进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经济职能的发挥,对农业生产中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对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供给平衡、农业增长级扩增、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农民充分就业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核心推动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交汇期,农村经济管理日益步入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推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深水期、攻坚期,各区域政府部门应加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出与落实,加大“三农”建设投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各区域政府部门对“强农惠农”和“支农护农”体系机制设置的相关政策、举措制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基层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弱,未能建立起对农业经济管理发挥效用的的经济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的强化,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再者,农村的农业作业建立在小规模、小作坊式的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效能的发挥。基于此,分析我国现行农业经济发展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提升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面貌改革和国家产业整体布局以及人民幸福感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一、制约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

制约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从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现有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归述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农业金融体系和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效能虚高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动能不足三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探析农村经济管理建设无法有效发展的内在根源。

(一)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其一,传统小农的农业发展模式与现代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要求相互矛盾。受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发展需求的影响,从事农事生产的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由青壮年劳动力向老弱妇幼的弱劳动力转变,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人员短缺。引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形式转变、专业化人员稀缺根源在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需求的脱节与分化,现有模式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影响颇深,传统农业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生产经营以小农式、家庭式的农业生产为主,未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随着我国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范围的扩展,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人员其身份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身份演变,从而大面积的农村土地因生产劳动力的不足被搁浅、闲置甚至荒废变成无人耕作、无人问津的废地和大量的农业资源闲置浪费。同时,受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在土地流转与权益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的制约,农村土地难以通过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零散、闲置的土地转移到部分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农业人员或帮扶乡镇企业发展的农民企业家手中,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被大力扶植的农业龙头企业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彻底形成,对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作用还不突出。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程度较低,未形成国外大规模、集约化的经济农场。区域性的农业龙头企业也存在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来增强企业效益和带动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引领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难以与当地农户形成较高业务关联度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维联合机制、体制。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户利益输出的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因双方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容易导致农户与企业间的信任危机,极大地降低了农户与农业企业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周边农业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约化、精益化模式、体系的有效应用与推广。

(二)农业金融体系和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的实施效能较低。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对农业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足,未能使其为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发挥有效的服务和促进作用。受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步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野蛮式发展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方向转变,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农产品附加值的创造、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支撑农业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外引急需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但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缓的影响,作为“支农惠农”基础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的资金功效难以发挥,反而成为其他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资金吸纳、转移的中间工具,从而导致了农村资金的严重流失以及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资金链断裂。其二,农业经营管理者所建立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与实际情况不相切合。当前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障碍在于农业经营管理缺乏对农业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的远期科学规划,难以将农业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的管理能力、管理体系转化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际效能。换言之,农业生产机构与农业产品的销售流通机构的条块化分割和组织管理水平低、能力弱附带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的效率。销售环节中的农产品消费者消费信息与农产品生产的脱节,对农业生产者基于农业产品消费信息制定销售终端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农业产品产销联结机制与农产品实际市场需求不符,严重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使之滞后于农业实际发展的需要。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动能不足。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农产品生产率提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具体而言,各区域地方政府部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度低,投入力度不足和决策不果断,导致资金投入量与应用项目实际需求资金量的冲突,形成严重的资金缺口,有限的资金应用到多项的农业生产项目中,导致覆盖面广、资金分散、投资效能低下等内生性问题的产生,严重制约农业经济项目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二,农业生产科技创新能力低落,严重制约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农业的生产发展也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引领支撑。但就国内形势而言,我国虽然在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制度优势,农业科技研究和队伍建设也初具规模,但各区域地方政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应用资金投入未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导致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难以发挥,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业科技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同样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政府资金投入的有限,导致高强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的研究工作难以展开,只能固步于原有科技水平农业的创收和基本情况维系,从而导致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的流失,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措施的针对性提出,应基于我国现行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现状,在分析、把握农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新型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科学技术的强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性论述。

(一)建立适用于新农村经济管理的新型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其一,基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减少和大量土地闲置、农业资源浪费的基本特情,依托地方实际情况,对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符合农村土地特点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当前而言重要且紧迫。立足于我国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大城市、城镇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基本现实,各区域地方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在努力落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确权与土地登记、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土地流转承包制度新体系、新框架、新模式。同时,底层政府部门应积极构建相关土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农村征地与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对部分被纳入城镇或城市化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项目加以严格的规范与管理。各区域各级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推进对土地承包、流转、征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用信息技术体系的优越性、先进性着实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规范化利用、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演进,为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保护加上一重有利的砝码。其二,各区域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探索和创建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化、精益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在符合农村土地法律规程和农户自己愿意的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规范地引导土地承包权由农户向市场的流转,以增强土地流转、激发土地活性的方式,增强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规模化、扩大化、现代化,实现对闲散、闲置、荒废土地资源以及农业资源的集约化汇聚和综合化管理,推动高层次人才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基层的转移和下沉。基于单个农业生产人员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和生产效能低下的问题,各地方政府部门应成立和组织农业合作社或农业生产小组,统一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指导,促进农村分散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效应。

(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优化调整。其一,农业生产经营者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农业生产偏重于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产出水平的管理,这种单一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对于农户生产收入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者的持续增收,农业经营管理者应积极的投入到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转变的探索中,深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各个环节,构建多元化的科学产业结构体系。各区域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地方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借助农业资源先天禀赋、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各项自然优势,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多元产业机构优化调整,通过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独特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地域性特色农业的自身潜在优势。其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应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附属产业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溢值空间,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针对农业生产者出售初加工农业产品的获取收益低以及收入不稳定的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应深入探索,增加农产品生产附加值,推进农产品生产地深加工农副业的发展,运用仓储、保鲜、运输、挑拣和包装等一系列现代化仓储技术,有效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和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为确保农副产品深加工价值链的构建,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投入力度,引进专项技术人才和各项生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一体化加工工序的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产业进步,并以提升农产品产业聚集度的手段,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集团企业。

(三)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强化建设。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国农产品生产率提升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以及老化。对此而言,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产配套体系,如农业道路运输网、防护网、供电网、输电网等,为实现农业现代机、械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设备支撑。对于部分农田存在水利设施不完备的问题,农业经营管理者还应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备的一体化农田水利设施,推行现代节水农业产业化建设,构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保障水利设施的平稳运行,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平稳发挥。其二,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加强现代机械化农业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能力。基于农业产品种植与收割的人力耗费成本大,用时长等问题,应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者机械化耕作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机械装备建设总量和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机结构,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模式。对于部分机械化应用难度较高的农业产品,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增强对其机械化应用技术的探索和研发,提升各类农业产品的机械化应用水平。为确保机械化农机的安全使用和规范性操作,农业经营管理者应从农业机具安全鉴定、规范性操作和农机具维修等方面,制定与之相关的安全鉴定制度、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和维修体系,请机具供应商或专门技术人员对机具使用者进行各方面性能、操作规程的培训,构建专业化的机具维修机构。其三,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加强对先进农业技术和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升级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新进的农业技术和科研人才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为此,农业经营管理者应秉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国家发展的态度,加大对农业技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以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农产业的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性创新农业。

三、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新时期,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具有了新内涵、新特征。为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政策引导,打破农业产业发展的传统性制度制约,挖掘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导向,从产业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的角度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规划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李虹贤 单位: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