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安排微观经济学论文

教学内容安排微观经济学论文

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内容的安排不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也能反映出如何培养人。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不少工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广,面对的学生多,其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关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乃至思想的形成,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合理安排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思考文/广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熊冬洋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体现课程思政不够,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无趣、困惑,以及不同专业间教学内容差别不明显等问题。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把握好数学运用的难度,并融入前沿经济理论思想,突出不同专业的侧重点。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安排存在的问题

1.体现课程思政不够

高校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保证取得持续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仅靠思政课,以及学生思政工作,而是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所有课程教学中,即实施课程思政。微观经济学不仅涉及专业多,授课对象广,而且是一门含有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宣传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理论成分的课程,其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在该课程授课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课程思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师仍像以前一样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无暇顾及或不能很好地结合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思政。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理性人假设,继承和延续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强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当授课教师在讲到像这种宣扬个人利益至上的理性人假设的相关内容时,并不会给学生做过多解释和思想的正确引导,而只是简单把课本上的这些观点和假设向学生陈述。这样,极有可能会使学生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2.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无趣、困惑

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主要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萨缪尔森、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受边际主义革命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呈现出公式化、数学化和模型化趋势。这种趋势,尽管有利于经济学自身的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学理论发展成了一门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学科。这种基于自然科学思维,过于强调数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中,价值判断被最小化甚至摒弃,而且也导致其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数学模型构建和分析过程中,鉴于数学证明的方便或保留其认为的主要矛盾因素,往往排除在新制度经学、行为经济学等看来对经济事件具有影响,甚至是有重大影响的个体之间、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中的随机和偶能因素。尽管凯恩斯主义革命强调不确定性因素,但其后的新古典综合派却抛弃了凯恩斯主义关于不确定性、风险,以及预期等革命思想。也正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派这些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充满了无视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假设,使其难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越来越遭到后面经济学家们的质疑和批评。同时,囿于课时、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因素,较多微观经济学授课教师不能根据本校的学生层次和数学功底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难易适度的涉及数学公式推导和模型构建的相关内容,也很少介绍更能反映实际社会人的行为方式的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非前沿经济理论的思想内容。繁难的数学推导和脱离实际的苛刻假设正是导致学生对有些教学内容越来越觉得无趣和困惑,甚至认为是无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教授一门课程,有效的方式就是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获取知识。

3.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差别不明显

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乃至思想政治觉悟的形成。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市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同专业开设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内容应有所区别,既要体现各专业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上的共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性,还要考虑各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数学基础等。但是,由于经验缺乏,或者说是因师资有限等方面的原因,除经济学专业、工科类专业因课时的明显差别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外,有不少高校同一教师给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微观经济学授课时,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差别,无法突出各个专业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同侧重点,以致于有些授课内容对本专业学生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没多大帮助,也不能体现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安排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建议

1.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课程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托,不仅要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也应担负思想引领和人格塑造的作用。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具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知识,也还含有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成分。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排斥和抵触,但也不可以不加批判地完全吸收,而是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借鉴。在该课程教学中,在重视一般经济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要注重课程思政。教师一定要根据立德树人的严格要求,从现实问题入手,结合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值观的思想内容融入教学过程。

2.把握好数学运用的难度,并融入前沿经济理论思想

学习微观经济学,其目的是要能够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解决经济社会实际问题。而相对于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前沿经济学理论更贴近现实。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是三大传统柱石,制度或是作为一种“自然状态”被剔除,或是作为一个影响经济的外生变量加以考虑,而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这个影响人们经济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看成内生变量,并作为第四大柱石纳入经济理论分析中;在人的行为上,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新制度经济学假设人是有限理性,而作为一门把心理学研究成果融入经典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更是使人们对理性的认识从有限理性发展到了非理性层面,如人们的从众行为、情绪冲动行为等非性行为普遍存在;在交易费用上,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交易费用为零,对于企业,只考虑生产成本费用,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为正;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目的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中提及的只是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是也强调利他行为,并主张以幸福最大化取代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财富最大化。然而,由于师资和课时等原因,经管类专业中,除了少许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开设有这些课程,大部分没有该课程。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使得学生更易理解和相信理论,适当增添这方面的知识很要必要。当然,考虑到课时问题,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繁难而有无趣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分析做适当删减。

3.突出不同专业的侧重点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教师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基,做到因材施教,各有侧重。既要能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又要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授课的主要内容。例如,对市场营销专业,消费者理论中的偏好理论、效用极大化理论应是其中授课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根据客户的消费选择和偏好来做出营销决策;对于财政学专业,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应该是侧重点,因为这些相关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后续财政学学习过程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的理由,财政的职能等的理解很有帮助;而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而言,生产者理论中的成本理论应是侧重点。当然,对于经济学专业而言,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经济理论应该更全面,难度也应该更高。

作者:熊冬洋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