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下球类体育用品产业探究

产业经济学下球类体育用品产业探究

[摘要]通过梳理体育产业、球类体育用品消费的现状及问题,利用产业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融合形态、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球类体育用品产业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为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经济;体育用品;球类运动

体育产业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增长点,而球类运动以其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体育用品产业的生力军。总结现有的体育产业、体育用品消费现状对我国球类体育用品及整个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在现有体育产业中,通常根据参与度的高低分为观赏性体育市场、参与性体育市场。我国体育产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参与性体育市场:消费者自身需求观念的转变以及观念转变带来的消费升级;国家政策对全民体育健身事业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其中当年增加值占当年GDP增加值的0.9%。2015年之后体育产业增速明显的提升,由多年的14%增加到20%以上,与其他各国在现阶段GDP占比进行横向对比,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还在较低的养成阶段。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两大总特征就是成长速度快、发展空间广阔。通过对世界上的体育大国现有的体育产业进行梳理,人均收入增高会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当人均GDP超过一定数额时,享受型消费在总支出中比例升高,而在整体的享受型消费中体育健身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身体健康的受重视程度成为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行体育健身就需要购买体育用品,因此我国体育用品消费以每年3%-4%的增速递增。

(一)我国球类运动发展现状

在国家的重视下,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予以财政支持(包括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知识的传授,扩建、增建场馆,开放场馆租赁,增加场馆租赁时长等)。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调整了竞技体育发展思路,采取各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改革试点当中不断创新。球类运动因其固有的特点,导致发展呈现相对封闭、质量不高的特点。首先,由于运动主体的偏好稳定,所以进行球类运动的人群相对固定,即运动主体会在某一类球类运动上倾注时间和精力。其次,专业程度的不同限制了球类运动的发展。专业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健身人员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前沿体育科学的认识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即普通健身人员虽然数量庞大,但在运动的过程和方式上有待提高。在比赛规则、基础急救知识、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认识不足或缺失,使得普通运动健身人员在学习体育运功相关知识时存在学习成本(时间、金钱等)。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体育场馆数量不足、体育用品价格相对昂贵、运动科学知识普及率不高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球类运动发展。

(二)我国体育用品消费情况分析

随着消费人群消费的多元化,消费结构亟待升级转型,因此属于享受型消费的体育健身支出逐渐增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也会相应得提高产量。除制造业之外还有对体育用品所包含的服务业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本文主要研究非观赏性体育市场———参与性体育市场,参与性体育市场在体育产业总产值中占比很大,可达到80%以上。在整个参与性体育市场的份额中,体育用品及辅助设备的生产占比将近80%。就我国体育产业中各细分产业的占比情况来看,当前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够成熟,主要还是依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资本和市场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对体育服务业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产业的结构升级与调整进行得也比较缓慢。根据张林、刘炜及林显鹏(2008)关于《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分类标准》,球类制造业作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在力量,主要包括可充气球类(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水球、橄榄球等)与其他球类(如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门球、棒垒球、保龄球等)。而从陈颇(2011)《我国球类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测评》一文中可知,我国球类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具有绝对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仍很少,大部分企业竞争力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球类运动的经济特征

球类运动属于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部分,且种类繁多、规则复杂、受众广泛、参与度高,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广泛的运动种类。在我国,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市场化程度低、政策导向性明显等特点。

(一)球类运动的经济特性

球类运动是指在特定的场地中由一人或多人进行的对球体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击打的各种运动的总称,根据运动中使用球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种,常见的有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等。球类体育用品产业主要包括球类的制造、销售,体育器具的制造、销售,相关场地的租赁、专业人员的服务(包含聘请专业教练、讲解专业知识)等。由于种类繁多,球类运动的经济特性也不同,例如与参与者直接身体接触的球类运动对所需球类、场地、服装、服务的要求相对低(注意这里所指的对场地要求低并不是对场地无要求),即运动准入门槛相对低。而与参与者非直接接触的球类运动对体育用品、场地、服装、服务(专业课程、私人教练等)的要求较高,相应的个人支出也高,对参与者的要求与直接接触类的球类运动不同。虽然二者经济特性不同,但其创造的大部分价值都在投入品的生产上,因此体育用品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较大。一般来说,购买球类体育用品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达到其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球类体育用品产业提供给消费者的就是最终产品,这些产品不再参与其他产业的各环节。

(二)球类运动的市场特征

我国的球类体育用品市场需求非常大,但供给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球类制造企业大多分布在华东、华南等地,各地区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球类体育用品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下,即众多厂商在生产、出售不同质但相似的球类或球类运动相关商品,各厂商会根据其他厂商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从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即买方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大,而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限制着整个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供给侧的数量、质量都未能跟上需求。因此,我国球类体育用品市场极具发展潜力,球类体育用品市场的价值还在逐步摸索、开发的阶段。近几年随着体育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很多大型球类体育用品企业对体育市场的发展十分看好,投资也逐年提高。就呼和浩特市来说,自从被列为足球教育示范基地后,与建筑业、教育业、旅游业、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大大加强。被设立为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知名度,对于后期建设、招商引资、优化服务都有重要作用。

三、我国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市场结构

在分析某一特定产业时一定要确定该产业的核心和起点,即该产业的市场结构。在经济学中,市场结构通常被定义为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格局和市场集中程度等。前文中提到我国球类体育用品市场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点,即商品存在差别、厂商数目较多、市场进出较容易、厂商对该商品的价格略有影响力,这与球类体育用品市场的现实相符。就球类体育用品市场来说,因为每种球类运动所需产品有其规制,所以球类物品本身应该是无差异的,但现实中由于用料、做工、技术等等条件所形成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产品的差异化主要是来自现实因素;其次由于参与制造、销售、服务的厂商数目较多,厂商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比较小,所生产的产品同属一类,所以任意厂商的产品都可以被替代,即厂商间无法相互勾结形成垄断;市场内各种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对于球类用品相关厂商来讲,劳动、技术、资本都可以轻松获得,进入限制少;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微乎其微。通过对球类体育用品市场结构特点的分析,我国的球类体育用品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应该注重差异化发展。在进入该行业前就应该对整个行业的需求规模、消费偏好、产品服务、主要厂商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有清楚的定位。在后期对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要把厂商自身独有的特色灌输到产品中形成差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其次,要做到集群化发展。为了实现集群化发展的目标,必须聚集起相关企业、相关部门并在共同的目标下协同发展。企业必须抓住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布局产业链,整合自身所需的上下游资源。

四、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产业融合基础

球类体育用品产业内原有的产业分类和分工是体育用品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产业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其边界也在扩张或者收缩。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篇第一章谈到的那样“社会化分工”促使经济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增大;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的社会化分工使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产业间相互渗透、融合,直到出现新的产业。球类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销售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在全民健身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下,一些分散的加工制造业、销售服务业被统一到专门的体育项目中进行,以适应参与型体育需求的生产销售活动。现在的球类体育用品业还在不断发展中,聚合了包括电子商务业、大数据产业、快递运输业等新兴产业。

(二)产业融合优势

1.成本优势

球类体育用品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吸引资本、革新技术、优化市场,通过融合可以完善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形成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从而为每个微观企业降低成本。在融合过程中,各个企业不能再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市场规模的扩大,迫使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经营管理、推广销售上纷纷进行创新。融合不代表没有竞争,两者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体现,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经历了“融合加深———成本提高———创新———节约成本———更加融合”这样不断发展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商业因信息传递方式增多、速度加快而变得高效快速。产业融合后不同产业内的企业打破了原来的信息壁垒,各个企业都处在紧密的信息链上,这对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十分有利,厂商可以更快得对其他厂商的经济活动产生决策,这样就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或滞后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2.协同优势

各个产业在融合的基础上协同发展,可以优化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对于本身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使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充分涌流,增强行业创新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关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个性化需求,与体育产业互补。随着产业的发展,分工也会由一开始的企业内逐步扩散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大分工,对应的市场也会进行细分,市场规模扩大后又会吸引更多的厂商、企业进入体育用品产业,形成良性发展。产业间协同、企业间协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释放市场活力,增强了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作用,在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上起到重要作用。

五、我国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球类体育用品产业还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政府的政策、法规也对该产业进行扶持,但在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产业融合后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经营管理、服务标准、推销宣传的各个方面深入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竞争力,打造品牌优势。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正在依托新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过去的球类体育用品产业主要依靠制造业、服务业、运输业,面对时间空间的阻隔,产业之间联动性差,信息相对滞后。现在依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现实增强技术等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消费者们不必再挑选“过时的、不喜欢的货物”而是对货物进行定制,企业们通过互联网拿到订单进行生产,既避免了生产过剩浪费资源,也达到了产品差异化的目标。在选购货物,在商品生产、配送、销售、后期维护等方面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比如自动化生产、智能仓库、移动端支付、智能修复等。除了高新技术的应用,球类体育用品产业在供给结构上也在慢慢调整,要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比例问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在选择运动方式、运动种类时会倾向于中高端体育休闲活动,比如球类运动中的羽毛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等。此类运动对场地、服装、器具要求较高,对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较高。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我国球类体育用品产业规模逐年增大,发展增速较快,但发展的质量、效益与发展速度不成正比,大量的代加工企业效益低、成本高、经营管理困难;其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固守本领域,与其他产业的对接不积极,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他产业得优势进行发展;大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或者已有设计人员设计能力低,不能生产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潮流的产品;政府需要制订更加完善的监督体制。

(二)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准入门槛,建立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监督机制,以及对不合格企业、产品、服务的惩罚机制。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企业经过一番竞争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其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会带来一些资源浪费和效益损失。首先要对行业内的企业设定符合其自身规模的基本达标条件,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研发能力、安全生产能力等,在审查合格后予以工商登记和生产许可。然后是对企业所提供产品、服务的有效监督。在企业后期生产销售中,质量监督部门对所抽检的产品要进行详细的检验,工商部门应定期核检企业资质,执法部门应对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最后是对在上述检查中不合格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对于特别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处理。对于不能履行社会责任、法律义务的企业进行限制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处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作用。合理的处罚措施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行业内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

2.推进产业融合

球类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支柱,在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在融合发展中,体育产业内各方必须认识到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重要性,保证球类体育用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杜绝粗制滥造,实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可全球销售的运动商品,打造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减少地方保护,保证公平;营造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使人才、资本、技术可以在市场内充分涌流。

3.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更多的来自国外,面对具有先行者优势的国外知名品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竞争力稍显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产业优化升级是必由之路,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现有的产业上进行集群发展,利用组合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首先是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指设计型人才),要着重发展具有设计研发能力的人才,使产品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在资本方面,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放宽投融资限制,增强资本市场活力;把握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对各阶段、各层次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进行有效生产,满足不同需求;与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通过大数据平台的使用,紧密产业间、企业间的联系,使融合后的产业成为完整的系统。其次在政府方面,要从宏观处构建发展宏图,实施战略性发展,把基础建设、保护环境、政策引导有机地融入到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中去,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刘炜,林显鹏,等.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16-25.

[2]陈颇.我国球类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9-23.

[3]彭晶晶.中国体育市场研究———基于SCP范式[D].武汉:武汉大学,2012.

[4]孔令德.我国羽毛球产业链的组成与提升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5]邵如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体育旅游业的探究———以我国登山运动为例[J].西部体育研究,2017,(2):9-13.

[6]赵胜国,金涛.中小城市不同规模家庭体育消费的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6):43-53.

作者:方亚冰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