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低碳经济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认知水平的提升,逐渐认识到低碳、环保、绿色等理念的重要性。当前,低碳经济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发展新视角,即在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前提下,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既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也能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能够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如何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改变社会经济现状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人们新的关注点集中在低碳经济发展。作为企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能够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环境的时代背景下,是所有企业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低碳经济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理念,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多元化的改变手段,比如:创新制度、产业转型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使得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达到双赢的状态[1]。低碳经济产生源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的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发展的背景。低碳经济是人类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手段,改变经济发展传统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新策略。其核心理念是提能降耗,基本特征是创新。低碳经济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与以往粗放型为主的高消耗、高成本的传统经济相比较,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制度、模式等创新,实现提能降耗,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传统经济的高投入相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因此,低碳经济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根本要求。

1.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即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融入“绿色”理念,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而此理念提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创造和谐的企业内部氛围,与生态环境、员工的生态共同达到和谐的状态,以此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员工共同成长,持续发展的目标[2]。在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融入研究环境、消减内耗、开发潜能、循环运用、保护环境等全新的“绿色”管理理念,遵循经济、健康、成长、和谐、民主、个性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实现心态和谐、人态和谐、事态和谐、生态和谐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之一。

2关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特征的分析

2.1生态性

无论是人类的生存、活动都无法离开生态环境。为了能够让人们在进行活动中“有迹可循”,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诞生了各种制度,使活动进行愈发规范。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提升的当今时代,依赖科技、重视环境等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快生产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想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然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路线、管理方式是否与环境、社会等具有一致性[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其应遵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突出和强调人类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和促进。

2.2绿色性

环保、降耗、节能等是绿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建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应当以绿色思想为核心,在建设过程中遵守其基本观点,降低消耗、节能、环保。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即优化内部员工结构,降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消耗[4]。换句话说,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否成功建立,可以从企业文化是否具备绿色理念;员工是否具备社会环境责任;办公方式是否低碳环保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2.3和谐性

和谐是“绿色”概念中的根本内涵。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两大和谐”:一是系统与环境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必须要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成长协同演进,否则将制约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二是要素与结构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在企业内部实现人才的多样性、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企业而言,和谐体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中。企业与企业、市场、政府、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探讨,应当从人与人之间脾气、认知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出发。在低碳环境中,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建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市场、社会、生态、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沟通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在企业内部实现无纸化办公等,以此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生态压力。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可以充分的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企业发展中只注重员工创造的效益,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员工心理状态变化上,满足员工内心的真正需求,以此创建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

3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创建和谐的内部关系,降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损耗。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企业内部现存的不和谐、非绿色因素,同时实施各种有效手段,达到低碳、绿色的目的。

3.1环境绿色化

首先,绿化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在当今时代下,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政治环境等。想要外部环境达到绿色化,靠着企业自身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推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绿化企业外部环境,才能更好让企业在良好的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5]。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利用政策引导各个企业调整内部结构,使其发展路线能够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工作,使绿色、和谐、低碳成为文化建设中核心发展理念,并极力引导企业积极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意识,以此完成社会建设。不仅如此,鼓励具有研究性质的企业,多创新绿色科技、工艺,为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提供措施。其次,绿化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的绿化工作完成,要从改变企业当前的企业文化开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为企业内部员工实现自身家价值的引导方向,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企业内部环境绿色,首先要改变企业文化。另外,在资源配置、生产经营、客户维护等多方面工作中,都要以低碳经济为依据完成,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外部的生态环境相符。

3.2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人力资源人员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即创建和谐的内部员工关系,而创造和谐的内部关系首先要注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此促进企业持续、全面、协调的发展。对此,在进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将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放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做好真正关心员工成长,认识到只有员工不断成长,才能促进企业成长,加速员工成长速度,相当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6]。

3.3实现员工绿色管理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管理工作都是具有系统性的,因此,想要完全实现绿色管理,就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在招聘时,招聘人员需要具有环保意识,尽量减少纸张简历的应用,可以通过让应聘者填写电子简历的方式,记录应聘者的基本信息。筛选应聘者,在传统招聘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对其环保意识进行考量,优先录入环保意识较强的应聘者。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要不断的向未上岗人员灌输环保理念,多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其进行演示。培训完成后,对其环保理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签订正式上岗合同。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环保意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其个人利益相结合,对于日常工作中环保意识良好的员工,可给予年终奖、假期等奖励,对于环保意识较差的员工,给予扣除年终奖、降职等惩罚,以此提升员工在绿色管理中的参与度。

3.4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调整,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均具有较好的环保理念。另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绿色理念作为考核中的重点内容[7]。

4结束语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中,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时展下的必然,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企业需要加以重视,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促进企业内部向着绿色发展方向改革,以此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保然.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6):280-281.

[2]程许先,宁玉波.建筑企业的低碳经济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33).

[3]汪伟.低碳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6-117.

[4]宋英杰.低碳经济语境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提升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43-144.

[5]吕照光.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7(6):158-159.

[6]任艳玲,RenYanling.低碳经济下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3-56.

[7]刘洋,刘婷婷,周卿钰,等.浅谈工业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江苏省工业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6(28):133.

作者:裴新明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