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探析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探析

摘要:现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让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很多大企业出现了财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财务管理效率较低和机构冗余问题,如何优化现有的内部控制方案和节省企业内部的财务成本成为决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理论的支持下,应建设财务共享模式,通过财务中心的运营促进企业发展,并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共享;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改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加复杂。内部控制可以在抵御风险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制度能否贯彻落实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财务共享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内部控制也随之改变。

1财务共享

财务共享是通过专业和标准的服务对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价值服务。在财务共享后,企业可以采用更加标准的运营方案,简化复杂冗余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同时让企业了解市场发展的规律和动态。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创新,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而企业内部也改变了资源分散管理的状态,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核心业务。虽然财务共享具有明显优势,但企业在财务共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风险。企业在创立初期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业务完全由单独的部门负责,工作人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上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企业内部的合作关系。另外,合理的工作流程是财务共享的基础,如果工作流程的某一个部分出现弊端或是偏差,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企业一般都通过内部管理层制定的流程进行运作,在业务执行与业务改进方面难以作出合理调整,特别是缺乏支持机制的辅助,管理工作必然会出现弊端,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内部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1内部控制的发展目标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实现稳定发展,将内部管理措施划分为不同的子目标,促进总目标的实现。从战略角度出发,企业管理者会针对环境要求制定内部控制机制,保障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从经营环节来看,内部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促进资源增值,实现企业内部利益最大化。战略目标作为企业的总发展目标,会被分解为不同的业务目标,在组织结构、业务管理和权责分配方面更加协调完善,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在确立和实行内部控制时,企业要综合考虑5个方面要素,包括风险评估要素、信息与沟通要素、内部环境要素、内部监督因素要素和控制活动要素。

2.2内部控制的关键问题

一是内部控制流程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企业对业务进行了扩展,而为了满足这些业务的发展需求,财务共享中心会通过新的财务信息系统部署工作。但由于管理层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使得很多复杂的业务无法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之间的有效结合,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普遍较低。二是内部控制风险评估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传统工作模式下,信息在进行传递的过程中会得到层层验证,即便出现问题,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也可以快速进行更正,减少因各类错误导致的损失。但是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所有的财务数据都集中于共享中心,员工只负责自己权限内的一些工作,无法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大面积的数据信息缺失,产生风险。同时,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数量缩减,人均工作量增加,前端人员和新进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也会影响工作效率。三是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问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失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企业内部并没有设计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共享后,原有的工作方式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仍然比较滞后。此外,财务共享中心采取的流程化作业机制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复核部门进行凭证复核,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降低。

3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3.1内部控制流程的管理优化

要实现内部控制流程的管理和优化,一方面要做好对收入控制流程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例如业务部门在获取业务订单之后,与客户进行沟通,按照系统数据库中的内容获取信息和工作要求,在审核无误之后才会发回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业务管理人员也会对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按照签订合同的要求和流程规划确定业务信息。如果涉及到财务的初审和预审,就需要根据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计算,判定财务信息和部分金额是否会超出预算范围,否则就应等待资金计划的合理补充[2]。

3.2系统风险管理

系统风险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系统内部风险。涉及到企业内部业务规范工作时,要对管理框架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二是人员风险。标准化的流程设置可以发挥稳定效果,而且在谨慎化的要求之下,企业内部可以设置专门的公共服务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发挥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获取专业的信息,使财务信息获取过程更加直接、便利。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应加强工作联动和业务交流沟通。尤其是出现工作差错或业务问题时,要联络业务负责人员,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3.3监督机制优化

充分发挥审计模式的优势,利用系统内部的数据交互能力进行信息核查成为监督机制优化的主要措施。在实时监督模式下,很多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监控。在内部控制评价环节,财务共享中心应该发挥监督职能,将内部控制建设和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汇报,改变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控制的改进还涉及到财务信息的传递问题。财务共享本身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在内部控制中也可以考虑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展开财务合规性建设,预防财务风险的出现。

4结束语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作为转型发展的创新手段,在大型企业中已经实现了普及化应用,且越来越倾向于在中小型企业内部普及。通过对财务共享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旨在优化今后的业务流程,对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设性参考,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奥,吴梦佳.YH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问题探究——以公司为例[J].纳税,2018(21):101.

[2]孙苏玉,段红喜.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讨———以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8(9):119-123.

作者:江月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