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范例

基础医学课

基础医学课范文1

【关键词】:转化医学;内分泌系统;课程改革;体系

自美国西储大学(CaseWsternRserveUiverGeensity)医学院在1952年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代表的整合课程以来,医学整合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并得到了广泛应用[1].目前,各高校吸取国内外经验,先后在整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已经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3].如何在临床本科基础医学教育中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避免知识脱节[4],并且有效提升医学生转化式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吉林医药学院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教改组在转化医学理念下对内分泌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3年多的整合实践证明,学生在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知识的整体性方面,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课堂效果好评率达到98%,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5G6].

1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总体设计和目标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精神,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教改组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7],创建并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整体上重新构建内分泌系统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内分泌系统模块认知、能力、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认知教学目标方面,让学生掌握内分泌及代谢病临床实际问题所折射出的基础学科知识(如内分泌系统正常解剖、组织学结构和反馈调节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以及该系统常见药的药理学知识;在技能教学目标方面,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病例讨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及对内分泌系统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读能力;在职业素养教学目标方面,在理论课堂及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相关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转化医学理念下重构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课程

2.1教学内容改革

2.1.1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该课程首先对内分泌系统及其相关疾病作一简介,然后对内分泌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结构、内分泌激素的功能、体内葡萄糖平衡的内分泌调节及其机体钙平衡的调节逐一讲解.内分泌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讲解后,选择重要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内分泌疾病、肾上腺内分泌疾病、胰腺的内分泌疾病),按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治疗药物药理作用的顺序进行讲授,这一阶段课程改革主要把«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有关内分泌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使学生掌握人体内分泌系统异常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及治疗药物,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最后,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基本的内分泌系统理论体系,在整个课程结束前进行典型临床病例讨论,以加强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知识.教学中部分章节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内分泌病及代谢病学专业英文词汇,以使学生顺利阅读有关内分泌疾病的专业英文文献.

2.1.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教改组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8].例如: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及其调节,这部分内容在讲述内分泌组织结构及机能调节时重点讲述,而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学和药理学部分将这部分省去,教师可在授课前给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在知识整合设计过程中,为便于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将生化部分的血糖、钙调节内容引入内分泌系统生理部分的体内葡萄糖平衡的内分泌调节和钙平衡调节中,并适当扩展临床糖尿病实验室诊断.

2.1.3注意密切联系临床后续课程

如在讲到内分泌功能及调节时,把甲状腺素及血糖测定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并布置自学内容(如糖尿病实验室诊断标准以及各种甲状腺疾病实验室诊断指标);在讲到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特点时,把内分泌系统影像学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后续临床课程学习的兴趣;在讲述到内分泌系统疾病时,把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开始接触疾病时,就知道对于疾病应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并使他们一进入临床实习就能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例如:讲授到糖尿病时,把«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通过网络平台介绍给学生.

2.1.4注意使学生尽早树立疾病预防理念

“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指出:医学生应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要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因此,应注意使学生尽早树立疾病预防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充学生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基本要求”指出医学生应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讲述内分泌系统药物时,让学生清楚疾病的治疗不单纯有药物治疗,还包括营养、心理和运动疗法等,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班级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

2.1.5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

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课程组教师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授课过程中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有关内分泌系统知识讲座,布置一次综述写作,将优秀学生纳入到教师科研团队中,然后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科研指导,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

2.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启发式、情景式、提问式、自主式、讨论式教学),并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模块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如甲状腺疾病(病理学部分)采用CBL教学(以病例为基础);糖尿病(病理学和药理学部分)采用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利用学生第二课堂时间采用TBL教学(以小组为基础).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辩证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2.3评价方式改革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为考试课,教改组通过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给出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实现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模块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即围绕“培养学生内分泌系统模块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测定.形成性评价具体方式包括课堂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语等.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3课程实施体会与经验

3.1学校给予课程整合大力支持

为了使基础医学优化整合改革顺利实施,学校派送教改组部分成员到其他兄弟院校进行PBL模式及课程整合教学学习,并在教学准备、实施阶段给予软硬件配套支持.

3.2基础整合课程组由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组成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教改组由基础医学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多名教师具有相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科研研究背景,这样可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该学科的科研前沿.

3.3构建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形态学部分实施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教师先讲述理论部分,然后学生观察标本验证,这对于强化所学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3.4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分泌系统整合模块教改资料

教改组按照学校整合要求制定内分泌基础医学整合部分教学大纲,编写内分泌系统PBL案例(教师版和学生版),授课前集体备课逐步完善讲稿和多媒体课件.教改组教师利用网络及电子资源的优势,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开展网络教学,如网络答疑、布置作业与网络指导学习、网络测试等,实现与学生的全面课程教学互动,并集思广益,建立内分泌课程模块自测题库.

3.5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改组要求各位教师重视自身各项教学技能的提高,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展现教改班的改革示范功效,同时,通过教研室教学讨论会、集体备课等途径,交流和推广教改班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在其他平行授课班中积极推广和实行教改班的最新教改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玉侠,倪芳,卢海妹,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54G356

[2]赵丽晶,滕博,李杨,等.基础医学课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整合的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167G168

[3]崔高宇,郭海涛,刘刚,等.神经系统临床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重庆医学,2012,41(34):3674G3676

[4]林寒,徐茂锦,陈剑伟,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课程整合在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315G318

[5]钟秀宏,任旷,骆晓峰,等.转化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对推进转化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下):237G239

[6]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6,45(26):3732G3733

[7]邓云,薛松,方丽,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102G104

基础医学课范文2

【关键词】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授课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达到合理的师生比例,在高等医学院校,越来越多的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并即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中流砥柱。相比中老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精力充沛,对工作充满斗志;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对扎实和前沿,思维新颖而活跃,包容性和创新意识强;此外,青年教师应用新技术方法的能力更强,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1]。

1基础医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青年教师在具备优势之余,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经验欠缺,不清楚应该怎样讲好一堂课,目前针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多是泛专业化的培训[2],高等医学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虽然很全面,但实际应用亟待深入。青年教师在取得培训证书以后,离真正走上讲台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决定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入门与进阶,却常常缺乏明确的导向,处于培训的真空地带。在既往的教学听查课和学生反馈调查中,结合调查报告,青年教师最常见的授课质量问题主要有:①教学准备不充分,容易紧张,课件和教具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②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控力较差,节奏紊乱,逻辑不清,举例不当,互动无效;③重难点知识不明确,教案书写不规范,课堂思政不突出,不能激发学习热情;④课后的教学反思不够深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⑤实验课尚可完成,理论课则困难较多[3]。以上问题缺乏针对性方法,发生频率高,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为困惑而产生种种误解,降低了成长的速度和质量,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入校初始就要学习的内容,它们的特征主要是知识点多、机制复杂、记忆困难,也是学生医学道路上的第一重关卡,更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验。大学本科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单纯的照本宣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唯有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遵循合理的教学逻辑,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4]。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基于近年来医学院校庞大的招生规模,青年教师一方面承担了较多的教学时数,一方面缺乏导向性、支持性的培养,迟迟难以实现“量”到“质”的蜕变。因此如果能够切合实际地探索一套教学活动流程,让青年教师能够在规范化培训后安稳着陆、熟悉教学环节、摸清教学规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快速而有效地成长,将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提升授课质量的方法与实践

高校医学生是一群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成人,而与他们只有10年左右年龄差距的青年教师,要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教会学生知识,就必须从接受教学任务的一开始,对教学活动做出规划并严格落实。但是,这样一个规划过程在国内外教学培训体系和理论研究中都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指导,作者在既往文献报道的基础上[5],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学科特色,创新凝炼出一套适合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规划流程,首次提出“切磋琢磨”四字范式。我们认为:教师通过课堂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如同制作一块美玉,有规矩有流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个步骤缺一不可,循序渐进,方可成器。我们将以《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将四字范式进行具体叙述:

2.1做好教学准备——“切”玉

恰如识别一块玉璞,青年教师首先应该对所要讲授的课程有正确的认知,并对学情有精准的分析。以《人体解剖学》中最难以理解的神经系统知识(或单独做为《神经解剖学》课程)为例:我们需要讲授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结构基础,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人体形态结构和相关基础课程,能够对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融合,但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复杂而隐蔽,学生难以建立空间的位置关系,更难以理解结构的生理功能,由于缺乏相关科研经历和临床实践,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特点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6]。此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对课程的大纲进行深入的领会,仔细分析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找到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将诸多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主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一堂课上展示的内容,往往要经过10倍以上素材的浓缩。首先,课程的既往教学课件就是一个重要来源,青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先打开知识面,了解常见的教学模式和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次,可以在前辈的基础上拓展资源,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手段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7],例如课堂APP、视频动画、慕课、全息影像等;此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应注意积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教学的实用案例;最后,青年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授课风格有清晰的认识,练习使用适合的语言[8],契合个人的授课风格,规范教姿教态,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2.2凝炼教学目标——“磋”玉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最终达到的效果。如玉之形,是厚是薄?是圆是方?与成品直接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3方面:①知识目标,即在记忆医学名词的基础上理解机制,这是对知识点学习的统一要求。②能力目标,即锻炼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思维、空间想象、哲学思辨、逻辑推理、科研探索等),在不同的课程内容中可以有所侧重和区别。③思政目标。按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课堂思政应当具备6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将师德风范、政治立场、专业伦理、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润物细无声。以教学目标为引导,着力打造“金课”[10]。在“高阶性”方面: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以达到低阶学习(知道、领会、应用)向高阶学习(分析、综合、评价)的效果;在“创新性”方面:教学设计应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形式互动性强,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个人潜能,培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青年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线上线下多途径地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11],丰富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而不仅仅是前人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在“挑战度”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多进行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不断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使教学具有“自我纠正能力”。并在终结性评价中,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设置适宜的难度,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6]。

2.3精于教学设计——“琢”玉

教学设计如同玉的纹路,是课堂(玉)美丑的关键,青年教师相比于高年资教师,在同理心上的优势更高,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可以更加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听懂一堂课?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精密和巧妙的设计,将教学逻辑贯穿始终。以《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知识为例,教学设计主要包含6个方面:①课堂引入:问题、案例和病例都是比较有效的引入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临床疾病,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12]。②讲述名词:针对重要的核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三维模拟的方式,多方面加深学习记忆。③分析环节:知识点需要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将大脑的空间结构“形象化”、核团的纤维联系“直观化”、结构发挥的功能“生动化”,在学生的脑海中进一步巩固。④阐明机制:通过教师示教、与学生互动和启发独立思考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神经机制。⑤结合临床:分析与知识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建立医疗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3]。⑥归纳小结:主要包括总结授课内容、进行课堂测试、提供课程资源和布置课后习题等内容,其中总结授课内容是重中之重,更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能够再一次加深理解记忆,同时解答课堂中的困惑。在教学设计的同时,可以进行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教案的书写,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支撑,并检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有效教学的7原则,即:①鼓励师生联系;②促进学生同伴间的交流合作;③鼓励学生积极学习;④给予学生及时反馈;⑤强调学生花费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⑥寄予学生高期望;⑦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学习方式。

2.4细致打磨加工——“磨”玉

如同玉的抛光,这一步决定了课堂最终的呈现形式,也包含4方面内容:①严守教学逻辑、前后一致。若能应切实做到课堂的开头切题精练、开门见山,课中丰富生动、易于消化,结尾首尾呼应、总结简明,就能够大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②注重课堂思政、培养情怀,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③增强互动,遵循教学规律。课堂互动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当控制课堂节奏,通过科学数据把握学生注意力曲线[14],熟谙学习效率的金字塔分布规律(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15]),努力向高阶教学迈进。将互动设置在重点、难点内容,做到有效、适时、有预案,不做无谓的提问。同时应当设计简洁、美观、有逻辑的教学板书,全时程展现教学逻辑,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具(模具、平板、模型、挂图和自制教具等)辅助教学,但应当避免画蛇添足或使用不当。④懂得取舍、打磨完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去粗存精,取舍有度,在保证教学体量的同时,维持课堂的生动。最后在个人努力和集体支持下,熟悉教学内容、校准教学语言,精雕细琢、自洽全面,打造一堂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优质课。

3“四字范式”的相关成果

基础医学课范文3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远程教学;肺炎

医学教育(medicaleducation)是指按照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其中基础课程教育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以来,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面授加实践操作训练”的方式进行[1G2].2019年12月爆发肺炎,因为疫情防控的需求,学校推迟开学时间.但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是所有高校师生共同面对的挑战.伴随疫情的发展和防控需求,大批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赴救治一线,社会对医学的需求、公众对医疗手段的期待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做好医学教育,组织好教学、培养好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远程教学”是指利用通信、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技术等所进行的系统教学、通讯联系等教育形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的不足之处逐渐改善,而其具备的优势,如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能够满足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进而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功效等,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3G5].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利用远程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以“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工作为例,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进行总结,以期为高质量地完成医学教育贡献力量.

1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防控的需求,2019—2020年第二学期不能如期开学,但教学工作不容耽误.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对课程教学“应开尽开、能开尽开”的总体要求,基础医学院提前部署、统筹安排,迅速形成“基础医学院实施远程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于开学前10天启动新学期远程教学的准备工作,62门次课程全部完成在线课程建设,并于2月17日开学首日,顺利完成1300余名医学本科生的23门次在线课程教学任务。

1.1准备

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防控要求,提前谋划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打无准备之战.学院、学科及教学团队,团结一致、积极配合,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学院负责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保障信息畅通,制定各项工作预案、提出工作要求,指导学科系完成教学安排.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教学副主任负责协调工作,组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搜集整理在线教育资源;教学组长/教学秘书负责联系教师,落实教学计划;授课教师提前学习远程教学软件,准备教学内容和试讲.

1.2测试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经过对在线课程资源的摸排和不同远程教学软件的调研工作,选定即将使用的教学软件.基础医学院开学初即将开出课程62门次,全部选择“雨课堂+远程会议”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针对教师对教学软件的熟悉程度,成立相应工作组.①课程落实小组:负责和授课教师建立便捷的联系方式(如授课教师微信群等),提醒并协助教师完成授课任务;②技术支持和课程助教:主要负责帮助授课教师学习并熟练应用远程教学软件,开课后以助教身份随堂听课,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以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③专家指导小组:主要由教学督导、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对试讲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软件的使用和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

1.3实施

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展开各有特色的活动.2月10日起进行在线试讲,同时进行在线课程建设,课程相关信息,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参考资料、预习内容及拓展训练等内容,上传至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习平台(思源学堂),2月13日起学生可以登录网络平台,与授课教师团队互动,完善网络学习平台内容;2月17日全面启动在线远程教学,1300余名低年级本科生接受远程教学;由于网络或软件等困难没有能及时进入课堂的学生通过课后回放、与授课教师在线交流等方式完成学习内容.远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积极投入,利用“基础医学院教师群”“教学工作群”及“授课教师群”等相互切磋、相互鼓励、互通有无,老教师认真负责、年轻教师积极主动.开课首日,教学管理人员及授课教师实时沟通、群策群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比对各种软件的优劣,大部分课程选择多个软件联合授课,如“雨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QQ直播”“雨课堂+钉钉会议”,留学生教学以“雨课堂+微信会议”等方式进行,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1.4反馈

从教学准备开始,随时听取授课教师、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根据远程教学软件及教师试讲效果的反馈,预判会出现网络拥堵问题,制定出应急预案,根据授课运行情况对授课方式进行补充调整.开课后对教学运行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研,截止2月27日(开课后10天),2019级、2018级以及2017级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共367名学生(临床医学为主)参与调研,其中2019级226名(占61.58%),2018级105名(占28.61%),2017级(宗濂班)36名(占9.81%).调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雨课堂”教学,优点是方便学生回看,但是因网络卡顿等问题,只有59.09%的学生表示满意;采用“雨课堂+腾讯课堂”开展教学,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到71.90%;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教学,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到80.48%.由于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软件联合使用的策略来保障教学的实施,学生对授课过程中的网络拥堵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师生共同面对挑战,迎难而上,顺利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2医学基础课程开展远程教学带来的思考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的挑战,全民动员,积极应战.在这场全民战“疫”的过程中,也引发我们对教学组织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的思考.

2.1教学组织管理

综合性大学的医学教育在组织实施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挑战.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教学工作亦是如此,接受大学教务处和医学部人才培养处的双重管理.在该次应对疫情、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组织管理的机制还有待提高.原有的“逐级上报—等待答复和指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平面化”“网格化”的管理越来越凸显其有效性.基础医学院本学期教学准备工作和远程教学的组织和安排,尝试以微信工作群为基础,开展在线实时交流,保持各级管理组织之间的沟通顺畅,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课程”为单元分工合作.减少了问题讨论的往返次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但这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一次尝试,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2.2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力军,教师的教学使命感、责任感和教学能力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疫情防控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课程的在线建设,加上对原本不怎么熟悉的远程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这对于很多教师都是极大的挑战.软件、网络、教学辅助工具带来的困难,加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使命感,使得很多教师处于焦虑、甚至恐惧等负面情绪中,这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该次远程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和很多高校一样,我们同样存在着“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的现象,该次的疫情防控形成的“倒逼”机制,使我们不得不强行改变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手段,而且要用好,把学生教好.经过深入调研,积极组织各教学单位形成“教师组”,将资深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年轻教师先进灵活的教学手段和乐观积极的教学热情密切结合起来,没有旁观者,争做参与人,很好地保证了远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2.3教学内容

基础医学课范文4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研究,使得人类对于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人体的正常机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并给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在此背景下,生物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的理论、方法来阐述人体结构和功能及其生命活动本质的学科,可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也可以看作是连接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2]。在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课程,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的医学和其他方向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3]。为此,我校已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为部分非医学专业试验开设生物医学概论课程。针对开设本课程的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医学特色的体现,本校开设的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为主体框架进行整合和设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生物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有机整合了各部分内容,确立了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建立了综合性、以课程结束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评体系,为我校建立适应学科和特色人才培养发展的生物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在生物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承担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在此文中,我们将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突出一个“概”字,力求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整个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挑战。以生物化学基础为例,目前医学专业类似课程的理论学时为80个。而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中,需要在不到20个学时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课程设计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本课程和授课专业的特点,我们将该部分内容分为五个章节,保留基本的骨干内容,压缩、删除过于繁琐的理论,插入联系实际的案例,尽可能使内容“接地气”,使学生乐于接受[4];同时合理引入课堂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5]。

1.1生物化学绪论

对于生物化学绪论部分,之前类似课程仅做简略介绍,学时一般为0.5个学时。在本课程中,将此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内容扩充为2个学时,让学生在一开始对生物化学的总体知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同时插入实例和最新进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之后内容的学习。在讲解生物化学的概念后,重点讲解了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叙述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中,穿插了可溶性催化剂-酶的发现等案例,激励了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在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内容,着重介绍了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即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历史故事;同时也介绍了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等新进展,以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发展中的贡献,如吴宪提出的血糖测定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tRNA、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然后,再结合研究历史,介绍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在第三阶段阐明);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是物质代谢(一些代谢的调节和合成代谢在第三阶段讲授);第三阶段的研究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一个主要内容。三个阶段正好对应生物化学的三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再介绍生物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的促进作用。

1.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相关内容,共5.5学时。其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将其压缩为2个学时。介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时,重点介绍蛋白质氮元素的含量特点,即平均含氮量为16%,由此引出定氮法,并结合三聚氰胺事件引导学生讨论。对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只介绍蛋白质的四个结构层次的定义和稳定的作用力,删去肽平面、模体、结构域等部分。对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着重指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的空间结构,并举镰刀形贫血症、血红蛋白变构和疯牛病的案例加以阐明。对于内容较为类似的氨基酸、蛋白质理化性质,删去前者,只介绍后者中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对于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同样安排2个学时。其中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双螺旋结构要点、生物体主要的RNA的种类和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作为重点介绍。其中核酸理化性质的部分,可结合介绍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较新且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对于酶的内容,安排1.5学时。重点讲解酶的概念、特点、酶的分子结构、活性中心的概念、同工酶、酶原激活的意义、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等内容。其中同工酶部分可结合临床检验的案例,酶原的激活可结合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讲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的部分,着重介绍米氏方程的意义,并结合磺胺类药物等案例讲解竞争性抑制剂的内容。

1.3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等内容,共5.5学时。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一些临床疾病联系紧密,但在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具体的代谢过程和调节内容较为繁琐,课程难度较大。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将代谢过程和调节的内容大幅简化,重点讲述各个代谢的概念、生理意义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力求学生在总体水平把握物质代谢的内容,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对于糖代谢内容,安排2个学时。以血糖的生理意义及其来源和去路为中心,讲解糖的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糖异生的概念及其在糖代谢总体中的生理意义。强调糖作为营养物质最主要的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其中正常情况下,各个器官组织的大部分能量以及脑的全部能量来自糖的有氧氧化。缺氧和剧烈运动时,肌肉和一些器官可以通过糖的无氧氧化供能。磷酸戊糖途径可以给人体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原料和还原当量。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为各器官组织持续稳定提供能量。在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殆尽,此时身体使用生糖氨基酸、甘油、乳酸等为原料进行糖异生,维持血糖浓度恒定。其中生糖氨基酸主要来自机体蛋白质的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短期饥饿会导致机体蛋白质流失的原因。脂类代谢安排1.5个学时,主要讲解脂类的分类、脂肪酸分解、酮体的生成、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以及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减肥话题来讲解。脂肪是人体的储能物质,也可以分解给人体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分解,其进行必须要在有氧条件进行。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有氧运动可以减肥的科学原理。结合人体的解剖特点,给学生讲解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脂肪酸不能直接给大脑使用。但长期饥饿身体不能无限制分解蛋白质提供生糖氨基酸进行糖异生。此时,机体可大量利用脂肪酸在肝脏生成酮体,酮体可穿过血脑屏障,给脑等器官组织提供能量,因此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但酮体大部分为酸性,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因此长期饥饿对人体危害很大。糖尿病人代谢紊乱,对糖的利用存在障碍,酮症酸中毒也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6]。对于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主要讲解其原料大部分可通过糖代谢得到。因此大量进食糖类,会导致肥胖以及胆固醇增高。以此教育学生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胆固醇可作为胆汁酸、类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的合成原料。但高浓度胆固醇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上升,而修饰的LDL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胆固醇过高会危害健康[7]。蛋白质代谢即氨基酸的代谢,此部分安排1.5个学时。此节内容以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为主线,讲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消化吸收、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和氨基酸的其他代谢。先指出氨基酸在人体的最主要去路是合成新的组织蛋白质,由此让学生理解合理摄入蛋白质的意义,同时也可为讲述后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蛋白质合成内容打下铺垫。消化吸收中的腐败作用,即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受肠道细菌的分解作用,产生的物质大部分对人体有害,虽可通过肝脏解毒,但也加重了其负担。膳食中蔬菜、粗粮中纤维素可促进消化产物排出,减少腐败作用。由此可以让同学理解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的科学原理。脱氨基作用中,穿插讲解血清转氨酶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实例。氨的代谢中,联系氨的来源和去路的知识,让同学讨论导致氨中毒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氨基酸的其他代谢中,我们主要讲解一碳单位的产生,可为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同时结合讲解叶酸缺乏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因。核苷酸代谢安排0.5个学时。我们强调虽然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但与糖、脂类、蛋白质不同,核苷酸不是营养物质,因此不需要从食物摄入。人体所需核苷酸都是自身通过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条途径合成的。由此教育学生,对于国家也是同样如此,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装备要依靠自力更生,不能一味依靠引进。对于核酸分解的内容,主要讲解嘌呤核苷酸在人体的分解产物是尿酸,尿酸排泄障碍会导致痛风症,并由此结合介绍痛风症的治疗方法。

1.4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DNA的生物合成(复制)、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共3个学时。本章围绕中心法则内容展开,即DNA复制遗传到子代、DNA为模板转录生成RNA、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NA的生物合成主要讲解DNA复制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过程和DNA的损伤与修复。DNA复制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解半保留复制,同时结合讲解证明半保留复制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在DNA复制的酶学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拓扑异构酶,可以例举亚历山大剑砍戈迪乌斯绳结的故事,既讲解了酶的作用机理,又培养了同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在讲解导致DNA损伤的因素时,指出很多污染物都是致癌物,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RNA的生物合成中主要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转录的基本过程以及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在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将其与复制的基本特征加以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时回顾这其实是物质代谢中讲到的氨基酸的最主要去路,帮助同学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可以看成是核酸语言和蛋白质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又称翻译。这样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够由表及里。这部分内容中,遗传密码的概念和特点、肽链合成的过程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最后,再介绍一些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使学生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医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5分子医学专题

在学生学完前四章后,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自学生物化学与医学相结合产生的分子医学知识。本章内容包括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通过此章的自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之前所学知识,同时理解生物化学理论在医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前景,了解医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教学体会

在近年的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合理分析、团结协作,基本均得到满意的解决,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同学的反馈表明,大部分同学对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2.1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本课程开设之初,我们基本还沿用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尽管已对所授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删减,但由于学时的不足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反映课程难度较大,内容不易接受。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非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高中学习的生物、化学知识不足,甚至有一些是文科的同学,缺乏适当的理科知识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较难的知识点,通常会将背景做简略介绍,然后再讲解知识点内容。例如,讲解氨基酸结构时,我们会先将羧基和氨基的结构和性质加以简要介绍,再讲解氨基酸的具体结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加强了科学史方面以及与日常生活结合实例的介绍,穿插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2.2利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专业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弱。为此,我们试验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雨课堂的实践较为成功。该平台具有预习课件、课堂点名、课堂弹幕互动、随堂测试和课后测试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记录教学过程、即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到课率,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间互动、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利用雨课堂进行在线教学,课后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反馈加以分析,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

2.3推进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成绩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往课程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课堂教授,学生学习成绩只通过期末一次测验决定。这导致了很多学生课堂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形成性评价的制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练习、论文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确定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验成绩加权确定。最近,我们结合问卷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对教学效果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生物医学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各学科的互相协调、联合,合理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避免了知识点重复教学造成的学时浪费,也提升相关学科的教学水平,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之前的设想。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对本课程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会,不仅对本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改进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长仁,何发忠,周宏灏,等.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2):1629-1632.

[2]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趋势与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1-4.

[3]何勇涛.中国生物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4]徐蕾,刘海军,吕俊,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更接地气—以物质代谢篇为例[J].生命的化学,2017,37(3):439-444.

[5]李红波.生化分生课堂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5):69-71.

基础医学课范文5

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从其职业性质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职业医生,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去路。他们从事医疗实践,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另一类是医学科研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医学科研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推进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实验依据或理论基础。医学生毕业进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医院后,发展成为两种类型的医生: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医疗工作的医生;另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而医疗工作却被边缘化了的医生。无论对于将来发展为哪一种类型医学人员的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的学习都是为学生长远的发展提供基石。基础医学的研究水平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水平决定了一所医学院的医学科学水平。因此,医学基础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对医学教育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学教育的水平[1]。由于向医学生讲授临床前课程的许多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缺乏兴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常常简单化及说教式的方法来讲授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使得学生对于人体结构、机能及病理生理反应的复杂性缺乏认识,这就造成学生在面临具体临床疾病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与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的简洁单一性不相一致,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的脱节[2]。医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科研素质训练和培养。

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成为哪种类型的从业人员,其扎实牢固的科研素质对于其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只重视教学,而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医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未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当代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3]。做好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工作应当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营造重视科研的学术氛围

1.1具备全面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

科研素质氛围的提高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吸引与稳定科研人才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4]。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发现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如高学历的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同时,加大本校教师的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出外进修、攻读学位或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优厚的任职待遇,如给予充足的安家费,解决配偶就业问题,这样抓住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心,才能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心为院校的科研工作积极投入和奉献。

1.2制定奖励政策促进高等级科研项目立项

科研项目的开展是科研工作的具体载体。对于成功申报获得立项的高等级科研项目,给予负责人和团队适当的奖励,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立项热情。如部级项目负责人给予重奖,省市级项目给予科研经费配套拨款。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解决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配套,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

1.3建立及运行科研实验平台

成立科研实验中心,集中资金购置大型先进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专人负责。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仪器使用率,充分发挥集中优势,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5]。

1.4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科研学术活动

以各学科为依托,利用各自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积极支持学科申请主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为学术会议的承办提供便利条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发动本校的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开展专题讨论,促进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2.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

基础医学教育中,其理论与实验教学都涵盖了各学科发展中的知识积累过程和实验技术进展。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中,重视绪论或导论中的医学史或学科发展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背景,使得学生对于每一门课程的学科研究进展有清晰的认识。注重学科研究进展过程中各种革命性的经典实验技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中适当加入名人典故的介绍,如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者及其贡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正确的操作手法是做好科研实验的基础,是良好科研素养的点滴积累过程。实验课带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手法,如实验用具和用品的正确拿取方法,样品和试剂吸取和加入的动作要领,目测观察时的角度等。同时,要强调实验室安全,教会学生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做好实验保护。

3.提供医学生科研实践的机会

3.1建立面向大学生的专项科研基金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采用公开辩论竞争的方式进行项目选拔立项。由学生自己完成项目的选定、实验方案确立、具体实施,实验结果获取和分析,并最终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立项、实施、结题全过程的机会。

基础医学课范文6

0引言

当前,医学研究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必须放眼全球,面向未来,强调整体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起始阶段,然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必须从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起[1-2]。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作风、提高实验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知识、开拓创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3-5]。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全新课程体系,形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特色,既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6]。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7]。

1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在培养医学生的基础阶段,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是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任务[8]。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基本沿用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虽然有严谨、系统的优点,但割裂了学科之间的固有联系,对医学整体知识的传授明显不足,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往往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存在,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普遍欠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摒除了以狭隘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设置[9],确保既传承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延续性,又汲取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10]。

2构建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

实验课程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石。为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融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构建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见表1)。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我们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主要对象,设计了形成“分离整合、协调一致”的改革思路[10]。“分离整合”是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整合原则遵循医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符合系统性、连贯性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协调一致”是指保持各自的整体性、系统性,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2.1机能实验学以生理学为主线,在阐明正常生理的基础上介绍异常情况下的机能状态。整合药理、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的实验项目,形成一门以实验课程为主的机能实验学,有利于学生以“正常—异常—药物干预”的观点掌握各器官或系统的生理变化规律。

2.2形态实验学以系统为主线,整合组织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及部分理论,实行实验携理论的授课方式。教学进程通过绪论及总论(含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重要器官、病理学总论),各系统正常组织学与常见疾病,传染病等,其中的重要器官章节着重讲授血管、肝、肺、胃肠、肾、皮肤等内容,以衔接病理学总论及实验机能学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机能实验学与形态实验学施按照“正常形态→正常机能→异常形态→异常机能”的主线进行。课程内容穿插进行,学科内容的讲授由融合前原教研室承担,如医学形态学中涉及正常形态的内容由组胚教研室完成,而异常形态部分则由病理学教研室承担。

2.3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保留部分基础性经典生化实验,增加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目的是加强生物化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实验内容,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2.4医学免疫及病原实验学以“病原体及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线索,融合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识别、检测病原体能力,了解病原体致病条件及机体对病原体应答的基本机制等,从而帮助学生从纵深层次建立“病原体→正常形态、机能→免疫学→异常形态、异常机能”的感染性疾病的学习模式。

3建立新实验课程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3.1编写实验学教材编写符合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求的教材是顺利实施改革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开发,提高学生全面地、动态地、连续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编写“医学形态实验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教材。这些教材在传承经典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科前沿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导向作用。

3.2建立新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评测实验效果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是否合理客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11]。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之后,规范的考核制度已成为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确定符合实验教学要求的考核大纲,着重考察学生综合分析、实践能力。新的实验考核制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考核基本实验理论、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形态结构识别、描述能力以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等,另外,参加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的可获实验成绩加分或相应学分,从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

3.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实验教学中“以生为本”角色转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综合运用现行的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数码互动系统和数字切片系统、图库、视频资源,精品课程网站等,此外,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12]。#p#分页标题#e#

3.4完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由院系、教师、学生形成的三级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估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以及实验教学督导制度等,组织教学督导小组,旁听教师授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

4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绩

我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从2006年酝酿论证到2010年全面实施,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散乱、重复、滞后”的局面。此外,随着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得以显著提高,实验室建设也从以往“单一、低层次”发展到“综合性”,能满足师生基本科研需求的“创新性实验基地”,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项目和社会实践,孵化了多个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5篇,获得专利3项。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我校推荐的5个本科生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4项。教学实践表明,我校通过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教学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

5存在的问题

虽然,伴随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及丰富便捷的实验教学资源的运用,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作用得到广大师生的赞同和认可,但新的课程体系自运行以来却也一直备受质疑和排斥。我们分析,除了对新生事物自然的抵触情绪外,新的课程体系运行后暴露出来的以下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并亟待解决。

(1)如何处理融合课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验证理论知识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使得实验内容在配置和运行上都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新的实验课程由于存在学科的融合性,加上运行上实验携理论的教学模式,什么理论内容适合在实验课程中讲授,学时如何合理分配,如何考核等,这些棘手且现实的问题无疑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2)现行的教研室体制增加了融合课程授课内容衔接的协调难度。目前,融合后的实验课程的授课均由原各学科教研室承担,各教研室的教师仍以服从教研室的工作安排为主,交流机会少,加上授课任务繁重,难以统一时间集体备课,在课程运行上,各学科间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整合,因此往往有各学科教学内容“分割”后重新“拼凑”之感,并为广大师生所诟病。

(3)没有系统的教材。由于学分制教学需要,我们编写了一系列的实验教材,但学科融合后的理论部分,仍缺乏相应的教材,因此会出现上一门课拿几本教材的现象,给学生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科融合交叉的整合优势。

基础医学课范文7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高效地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要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上遵循“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历背景、科研项目、学术影响力等多重标准,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导师队伍均满足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已遴选为硕导或博导的导师,每年也会定期考核,核查其是否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如博士生导师下一年度招收博士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及部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②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论文1篇。以此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导师基础。除满足学校导师的遴选条件外,我系导师很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定时定期的查阅大量文献,参加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清醒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宏观、转化医学的角度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和学术“生长点”。此外也极其注重自身的品德建设、学风建设和人格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探索,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努力营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环境。因此,学系导师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会让其了解各个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其阅读相关方面的文献,指导、提供实际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及实验平台,在整体实验理论规划和实践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上给予最大的保障。此外,导师对实验时间无强制性要求,允许学生自己合理安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一些临床医生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使得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男女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因此学系鼓励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的劳务费预算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学系导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来构建和谐关系,如对性格内向、被动交流的学生,导师会每周去了解其思想、生活、科研动态,对其出现的问题、困难给出指导、建议或帮助;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导师会选择性地给予文献阅读导向,将文献的难易程度逐渐提升,并在此期间认真讲解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出现过失甚至错误时,导师不会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先了解事情发展始末、了解学生出现过失的原因和理由,然后进行得当的教育,但不会迁就、姑息学生的过错,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谐的气氛才能产生,才有利于整体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3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

3.1校园文化、实验室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哲学课(如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老师要在教学中明理、实在、深透,切忌空洞无物,应改变板着面孔训人、课堂教学语言枯燥的局面,要强化哲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辨性;在此类公共课上应邀请校内外或省内外在该课程教育中受到研究生普遍好评的教师作相关方面的授课,而不是老师从头上到尾;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变单一教学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以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为形式,增设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哲学、艺术哲学等课程,从多方位的哲学熏陶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后,学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优势、公共实验平台,加强对研究生文学、哲学、社会学、转化医学等知识的修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并促进课题组内、课题组间、高低年级组间、同年级组间互帮互助、和平共处、和谐融洽的实验室氛围的形成,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实验室文化,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3.2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年级研究生,除学习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还要求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根据核心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不断寻根溯源,融会贯通,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设学科领域新进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必选课(如内科学进展、博导论坛等),聘请本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3考虑到当今的创新成果往往出现在复合、交叉学科的特点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应多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参加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全面提高创新思维。

3.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教学内容的主体放在研究生身上。

启发研究生的思维,适当引导和点评,给研究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题来调动研究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不断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激发研究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培养研究生基本的学术素养。

4重视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科研和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论文选题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选题本身作为一个创新过程,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地位非常突出。因此,在研究生开题前,首先指导研究生借助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广泛查阅有关文献,独立思考、大胆设想,通过查阅、评估和分析文献,找出以往研究中的谬误之处、不足之处和矛盾之处,抓住尚未有人涉足的空白点,引发新的选题设想;其次,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以较高起点把学生带入学科发展前沿,使得论文选题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与专业优势条件及学科长远目标一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找准国内外空白点;最后,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初步研究方案,通过开题报告征求同学科、跨学科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务必使研究方案既有可行性、创新性,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现基础医学的转化研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随时进行调整或修改,满足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

5加强实践环节

医学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践环节,可促使学生加深对自身专业方向的理解,加大学习力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动力,更要加强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抓住创新的要求、触发创新的灵感、验证创新的成果。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实验和技术平台。在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年,在学系内开设基本实验技术系统培训,包括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常规仪器使用方法(如移液枪、离心机、流式细胞仪、酶标仪、PCR仪、消毒锅、电泳系统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方法(如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蛋白浓度测定、RNA的提取、逆转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实验室已有的动物模型建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心肌肥厚模型、糖尿病模型、高血压模型等)。要求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使每个研究生尽快掌握必需技术,少走弯路,参与创新科研工作,为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实践技术基础。

6促进学术交流

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climatesforinno-vation)是产生高质量创新学位论文的前提。创新氛围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被视为一系列影响创新主体各种创新活动进行与组织创新性表现的环境因素,描述组织是否具有创新环境的主观体验,也就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系统、管理者工作方式及其他重要环境因素产生主观知觉后,形成成员本身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动机,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氛围。

6.1课题组每周进行最新文献的学习

引领学生体会学术论文精髓,采用辩证性及批判性的多角度方式阅读文献,既要指出文献中的不足、学术研究的局限性,又要能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最终挖掘有用的学术信息,为自己的课题拓展思路;通过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时与导师和同学沟通,科学调整课题思路;学系内定期开展大规模学术讨论,籍此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包括科研思路及科研技术的交流),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推进创新。

6.2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

如学校举办的博士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青年优秀论文比赛等学术活动,交流学术思想。利用我系是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的优势,定期举办院级、校级间的跨学科学术论坛,活跃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为研究生创新学术交流提供稳定的场所。通过优势互补,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6.3利用学系科研经费充足

师资力量优越的条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鼓励研究生在学术会议中与相关专业的教授进行学术问题的交流与探讨,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同时定期邀请校内外、国内外的同学科、跨学科名师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多视角、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6.4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

定期组织研究生及导师进行国外一流大学访学,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合作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邀请国外教师来实验室做学术讲座,介绍最新进展,并专门安排时间让研究生与专家面对面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互访、短期交流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以来,学系在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系共有8名研究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7结语

基础医学课范文8

在课程开始以及过程中,提出考试相关的要求,比如平时作业的成绩也纳入期末总成绩,使学生建立近期目标。无论理论和实验课,在每堂课的开始,说明要求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明确当堂课的目标。比如学习口腔解剖的根管系统内容时,要使学生明确,根管系统总论的概念是要求掌握的重点。这样使学生明确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使他们听课时,重点分明,详略得当。实施差异教学,为优秀的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为部分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太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觉得目标对自己来说有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又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3]。在教学中,教师向优秀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参照放大的牙体模型,讲解牙齿的形态特点。登台演讲的学生会得到奖励,主动要求演讲的以及讲解出色的学生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以问题和临床现象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导入作为打开教学思路的钥匙,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针对性是指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要求确切、精炼,一开始就把学生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启发性是指设计导入,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例如在讲解恒牙萌出顺序时,以一张微笑的露出“虎牙”的人像照片引出一个临床现象:即上下颌恒牙萌出顺序不同,尤其是上颌尖牙的萌出相对更晚,因此容易发生拥挤。另外,结合三维动画、教学录像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系统等,采取多样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供相关教学资料,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要时刻努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并非每门课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

有效应用表扬。对于刚刚进入口腔专业学习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经常使用表扬。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而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例如“你的支点运用得很好”,这些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明确、及时和经常的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牙体绘图作业或是组织病理学绘图作业不但给出评分,还用红笔对绘画做出修改,必要时给出评语。例如局部解剖学绘图作业和组织病理学作业是当堂课参照标本和切片完成大部分绘图,课后上交,次堂课返还学生。这种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最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动机。同样,经常向学生提问,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理解知识程度的反馈。另外,以分数作为诱因,定期举办竞赛以及适当的奖励,都可提高外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