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范例

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范文1

(一)目标构成由单一到多元

从1916年到改革开放之初,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比较单一,能否正确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否准确地读、写是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则是将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当时所秉承的是静态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对既有经验的传承,只要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就达到了英语学习的目标。英语工具性的特征被无限放大和绝对化。而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小学英语目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过于单一的教育目标被现在的五维目标所取代。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与当代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潮是一致的。同时,目标中所包含的这五个维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对适应社会发展的全人的教育,英语教育目标多元化的过程不仅是教育目标的完备化的过程,也是英语教育不断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二)目标性质由工具性到人文性

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民国初年的英语教育目标是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学生能够读懂、看懂英语是当时语言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语言的工具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属性,即语言的有用性,也是语言在任何一种历史环境中首先被利用的属性特征。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样的目标要求是不无道理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属性,即人文性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满足了工具属性之后,语言的人文性被凸显出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是语言的两个共生的属性。语言的人文性是指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两种属性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孰前熟后的区分和顺序。当代教育逐渐由原来的工具性属性向人文性属性过渡,或是将两者共同强调。曾经的“工具性的错位”和“人文性的失落”广受诟病,现如今,两种属性的和谐共生受到人们热议。《标准》(2011)中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目标的转向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发展是基于人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真正地教学的出发点。

(三)目标指向由本土到国际

建国前的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指向知识和学生本身,视域是向内的,而不是外展的。略识外文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用,广设外语学科,是通过外语这个语言工具,去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能来立命和安身。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建国初。1978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为建国后的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力量。但78年的《大纲》中仍是将英语教育的目的限定在为“三大革命运动”斗争的基础上。此时目标的设定仍是本土化的,被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要求所裹挟。而从2001年开始,《课标》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开始出现了“向外看”的趋势。尤其是在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多次提及国际化的概念。《标准》(2011)开篇指出“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学习英语能“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国际化是社会和时代所趋,外向型的教育目标也是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目标演变的原因分析

教育活动背后展现出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和各种历史因素的交融。作为教育的最终指向,教育目标演变的背后同样包含着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需求的不断转变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左右英语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向。二十世纪初,国势衰微,英语教育被动开始。鸦片战争之后,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过程中,急需一批精通外语的人才,英语的实用性、工具性在此时最先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建国后,社会政治局面又出现波折,基础英语教育几乎完全被搁置。在政治形势转向之后,英语教育又被重新放在了外语教育的首位。而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后,课程的人本位意识受到社会的重视,体现在英语课程中就是基础英语教育中人文性被社会所强调。所以在讨论社会需求时一定要坚守人的发展这一原则,这是讨论外语教育目的应坚持的基本立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即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基于现实的社会背景而进一步强化的。当今社会,原有的强势文化、新兴文化,以及古老文化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博弈比政治、经济和军事之间的博弈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在文化比拼中获得胜利,其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历史性的。在现阶段,英语的意义已早早超过了其工具性的内涵。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一个国家公民英语水平的高低,折射出这个国家公民的国际意识和现代化意识;而这里所指的英语水平更多则是指其英语人文素养的高低,而远非指英语知识和技能。

(二)学科基础的变化:语言学向教育学的转向

基础英语课程目标的不断演变体现了英语教育中语言学向教育学的转向。二十世纪初期,英语教育与语言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英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引导着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所倡导的“听说法”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曾经占据主流地位,这便是语言学家对英语教育重要影响的佐证之一。Campbell于1980年提出的语言教学的模式便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从属于语言学理论家和应用语言学者。随着英语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教育学日渐成为英语教育研究的主导者。学科教育不再仅仅是以学科的发展为目的,对人的素养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加之教师地位逐渐受到重视,教师越来越能在教育中掌握话语权。教师发挥具有“实践性”的优势,从教学情境出发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代表的“教育学”视角成为外语教育的中心,教育目标的重点也随即从语言学转向到教育学。

(三)学科内部的变化: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英语教育目标的演变是英语教育学科本身内部变化的体现。教育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事物,其运动和发展必然由其内部矛盾推动发展。由于教育研究缺乏主体性,造成了“只讲课程决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儿童身心的特点,却很少探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事件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急需改变。任何一门有生命力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地科学化和实用化的过程。教育目标的改变体现了外语教育学科内部在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自我调适的过程中,有诸如政治、经济等外因的影响,同时也必然有学科自身“自我求发展”因素的影响。这种向上的力量推动着学科在历史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前进,并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初的教育目标只集中在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之上。这样的目标过于单一,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科自身也在寻求目标的多样化。而发展到现在,英语教育的目标已经被扩充到五个维度,目标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目标的内容描述也越来越详细。这些都是一个学科不断科学发展的表现。

三、相关启示

根据以上对英语教育目标演变的历史趋势的整理以及原因的分析,对我国当前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以下可行的建议。

(一)英语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历史视域

“理解一种传统无疑需要一种历史的视域”,理解一种语言的发展也需要一种语言教育发展的历史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一定是发生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的。当代英语目标的修订是建立在整个教育目标演变的历史当中的。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演变中有着深深的历史印记。在制定和修改英语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通过总结英语教育历史的发展,将历史的经验作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尤其是当前我国英语教育改革面临着诸多问题与疑惑,基础英语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指向现代,但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许寓于过去的历史发展之中。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到现实的共性,为英语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历史性的建议。

(二)英语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国际目光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一定是国际化的,英语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有国际意识、世界意识。“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在教育方面的体现”。全球化推动了资源、人才、知识、技术、商品等多方面跨国界的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理,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此时,教育已不是囿于一国的社会活动,教育必然与世界各种资源、各种活动之间都产生互动。教育目标设定所体现的世界意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课程标准》(2011)的“前言”部分便已指出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英语教育目标的指向一定是向外的,是国际化的。这种语言教育的国际目光不仅仅是通过语言学习和了解国外世界,而是要利用语言这个工具,在认识国外社会和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本族文化的认识,促进本族语言和文化的世界发展。

(三)英语教育的发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英语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内在意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学生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工具,而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完整的人。英语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基础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之中的。在当代英语教育中,注重学生整体人的发展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克服当前英语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的趋势,并扭转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的倾向。语言是人的发展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语言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这门语言,而是要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其潜力,健全其人格,使其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人。

四、结语

教育目标范文2

 

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理念日益得到普遍接受,并且经过若干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然而,为什么实施职业教育,应该实施怎样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毕业生……,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必须给以明确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普通职业教育目标形成过程的反思,来加深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思考。   一、对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反思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自从1866年创办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船政学堂,至今经历了百余年曲折坎坷的路程。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艰难曲折的经历,也让人们看到了今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就是在这百余年的动荡变化当中逐渐明确、清晰起来的。考察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还要有具体的目标作为指导方针。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职业教育社和黄炎培先生曾经先后就职业教育目标问题发表过很有见解的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其基本精神与我国的教育目的完全一致,也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78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此举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和单一化。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们充当了近2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认真反思起来,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自有其成功之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弊端。首先,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普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就业以后普遍表现为后劲不足,难以适应职业结构和技术行业的变动。其次,由于他们没有完整地学习普通高中的一般课程,因此难以考取各种类型的成人高等院校,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再次,职业技术学校因其教育目标的单一性,课程设置必然更加注重职业技术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j世界各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进程当中,大都以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力图彻底改革目前这种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专门技能为目标的单一目标职业技术教育,转而更加注重普通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时候,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注重经济效果,单纯从经济目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而是更多地注重“人的发展”。   《学会生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发的。书中指出:“为人们投人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条件,而较少的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着重号系笔者所加)。   在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偷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过早的和过窄的专业化应该避免:(1)原则上应该把巧岁作为开始专业化的最低年龄;(2)在选定某一特定行业分支前,所有学生都必须有这样一个学习阶段,既学习每个大的职业部门都需要的基本能力”(着重号系笔者所加)。   由此观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仅仅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技术农民为目标,那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结果,就只能培养出仅仅适应今天生产力水平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生产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日新月异,不断更新自己的纪录。   如果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他们的职业技能过于僵死,不善于变通,适应范围又过于狭窄的话,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由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人才就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惨遭淘汰。   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今天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升学与就业只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培养的人在升学和就业之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从长远的观点研究问题,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就业。倘若我们没有从长计议来考虑一下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也没有想到过我们这种以单一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走向,甚至把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只是为了眼下一时的就业,其结果必然是在培养了许多今天的就业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未来的失业者。   现代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现代人,而现代人的实质是未来人。由此观之,我们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自然应当深人的研究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研究它们的品质特征,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并且以此为据,进而确定今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j在今天,这样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有充足的理由: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成为具有多方面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成为对祖国今天和未来有用的人,成为一生幸福的人。#p#分页标题#e#   二、对“特殊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   现在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通常是依照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的。那么同样的思路,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通常也比照较普通学校来制定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乃至由教育目标决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上,必然也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样,实行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存在同样的弊病。然而更加不幸的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显然在不利的竞争环境当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他们的残疾使他们的劣势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   三类残疾儿童,尤其是智力残疾儿童,在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下,他们的目标或者远远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或者明显高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最终将无法达成。而视力残疾儿童和听力残疾儿童,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智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伤害,然而视力和听力的残疾使他们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十分重要的两个通道。其结果,由残疾引起的信息通道受阻,必然对这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效果乃至就业,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也形成阴影。   研究表明,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并不十分在意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该项技术达到何种水平,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养,特别是“一技之长”以外的“长处”。〔‘0]这当然并不能够说明,特殊教育学校或者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的残疾人已经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而是用人单位一般把着眼点放在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的周边能力方面,这些能力是非技术性的,然而更加重要。用人单位对残疾就业者的表现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在弱智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思路必须及时调整,代之以使学生提高从容就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职业素养。   我们积极提倡生涯教育,主张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普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重新明确以下几个概念的内涵,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在新的历史时代进程当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而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改革,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一般职业教育。“一般职业教育”亦称“普通职业教育”或“职业和技术教育的人门教育”。   指在普通中小学当中,为使学生了解劳动世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是为青年人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施的,而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除少数具有中级(或者初级)资格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外,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的劳动教育或职业教育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一般职业教育”或者叫作“普通职业教育”,而不是旨在单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狭义的技术教育。   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行为举止方面反映的基本倾向。一般情况下,态度的选择与确立,取决于一个人对职业价值的认识。职业态度是构成职业行为倾向的稳定的心理因素,它们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心境,个人健康状况;客观因素包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管理措施。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推动人们去钻研技术,掌握技能,提高职业活动的忍耐力,接受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职业态度,将会使人在上述几个方面表现欠佳,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职业态度,无疑应该是特殊教育学校普通职业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根本性任务。   现在来考察“职业成长”。职业成长是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及其准备从被动状态逐渐转人主动状态的过程。职业成长成热的标志是能够独立地作出职业价值的判断,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支持性就业模式应当将职业成长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职业适应”。职业适应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和性格特征与其正在从事和将要选择的工作相适合。职业适应既表明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乃至所受的教育与训练对工作及其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刺激能够作出协调的反应,同时又表明职业性质,职业条件和职业类型和工作条件与个人需要,价值目标相融合,能够引起个体心理上的满足。   以上是从由主观到客观和由客观到主观两方面来阐述的。从业人员对职业的高度适应常常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努力追求的目标。关于职业适应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包括适应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它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职业适应能力受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健康,知识技能的影响。   “就业技能”。个人寻找工作和获得工作,并且能够在特定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它包括:善于收集信息,分析职业质量,善于推荐自己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劳工组织也设立青年就业指导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以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技能。这种考虑适合职业技术学校,也同样适合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   认真研究上述几个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概念,对我们重新思考,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问题会有许多直接的帮助。   三、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思考   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问题在近期提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可能过于急切,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关乎至少三类残疾儿童,每类残疾儿童又在致残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加之南方与北方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六年制与九年制乃至于更高学历的差别。然而,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经过对这个问题的认真研究和冷静思考,逐步形成一个客观务实的总体思路,作为目标最终形成的准备。#p#分页标题#e#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怎样的前途,将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将形成何种模式,类似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所共同关心并且正在积极探讨的核心。本文就此提出尚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够对于我们共同关心的主题有所帮助。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基于本文此前三节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分析,以及对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现状的估计,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将会向着强化一般职业教育的方向发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技能的训练,一技之长的培养,将会日趋淡化,代之以通用型职业技能的养成课程。   (二)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将包含以下八个主要方面:   1、职业认知。职业认知包含职业种类、工作价值、工作意愿等三项内容。   2、职业技能。这里指的是从事任意一种职业的基本技能,它包括:(1)平衡与协调;(2)手部灵巧:(3)力量与耐久;(4)感觉辨别能力。   3、劳动习惯。(1)要在劳动以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劳动结束以后清理劳动现场:(2)选择、使用和存放劳动工具;(3)选择、使用和维护保养交通工具。   4、劳动质量。它包括:(l)工作速度;(2)工作品质;(3)工作方法;(4)工作持续性。   5、劳动纪律。它包括:(1)守时;(2)守规;(3)接受指示和监督;(4)能够不受监督地独立作业。   6、与人相处。它包括:(l)与他人一起工作;(2)和同事的关系;(3)和监督人,的关系。   7、劳动安全(自我保护)。这一项不但包括工作环境因素的人身安全,而且包括维护在职业法规范围内的个人利益。   8、求职指导。它包括:(l)个人职业兴趣与职业性向;(2)职业选择的一般技能;(3)获得特定的职种。

教育目标范文3

 

一、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过程应体现这样的要求,满足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关于这样的要求,在国家的权威政策文件中已有明确阐述。   由于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或者理论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方法和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型调整,传统高职法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重阐述、轻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发显得不够适应,唯有重新“洗牌”,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地设置专业,借助工程学科的平台,与工程学科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寻求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生机勃勃,所培养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实现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工程法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1“.专业+产业”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正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尤其是特色专业,一般要与当地行业、产业特点密切联系。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特征,应该以一定学科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来设置专业,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规格不同,同时体现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规格必须要体现出对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工程法学教育实现了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两大学科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利于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育成长,使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具有深刻的必要性。   (二)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然性   1.工程法学的学科属性。工程法学是一门边缘性法学学科,是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以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这一学科将工程领域中的规范、标准问题法律化、制度化,使各个工程领域都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应是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工程领域属于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规范的范畴,其调整的对象涉及工程领域中多重法律关系。工程法学是各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促使工程思维与法律思维有机融合,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   2.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弊端。科学发展观是工程法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谋求法律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律教育要是钻在象牙塔里搞“经院哲学”,或者只搞理论上“空对空”的繁琐论证,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不可否认,传统法律教育为我国培养出了包括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更,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以及工程文明的繁荣兴起,这种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主要依据的法律教育模式,已越发显现出教育力的不足和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适应。   工程文明的兴起以及繁荣、健康、和谐发展,呼唤传统法律教育与其同步伐、同进程、同发展,要求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更新换代。在工程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工程法学教育自觉地适应了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在工程法学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专多能,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满足了工程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了我国工程事业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实践证明,法律教育只有与具体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与工程事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健康、科学、和谐地发展。高职法律专业建设亦应摆脱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束缚,自觉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自强图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三、强化职业教育学生的规范、诚信和责任   意识: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文化对人具有持续而深刻的塑造、引导、规范功能,职业教育应在文化传承、育人育德、培育行业新风上有所作为。《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能引领职业教育学生规范、诚信、责任意识的养成,引导毕业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建功立业,奉献社会。#p#分页标题#e#   (一)优秀企业文化与和谐工程文化的对话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企业领导层提倡、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和工作作风的体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形态,其核心就是培育员工的规范、诚信和责任意识,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工程文化是一种和谐、美丽、生动而具有久远历史的秩序文化形态。工程文化是工程事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社会现象,是工程文明的产物,在人们心里产生了深刻、不易变更的印记。和谐工程文化,应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工程学科与人文学科,工程思维与法学思维,工程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一种良性有序状态。工程文化演进的过程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织、对话、交融、共赢、和谐运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法学思维、法学理论应渗透到工程思维和工程理论中,两种思维、两种学科的相融沟通、相得益彰,促进和谐工程文化的不断进化。优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对话,正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工程文化价值与工程法律意识教育   工程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价值教育。工程法学属于工程文化中构建和谐与秩序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没有文化的工程是浅薄的工程,没有和谐文化的工程更缺少思想内涵与价值。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这样情形,搞工程的人不具备法律知识,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这必然会潜伏着巨大社会风险,比如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工程成本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还有很多法科出身的人包括法律职业者在内大多不懂得工程技术规范、标准、流程,法律职业者在涉及工程技术纠纷案件面前,总觉得无能为力、望而却步,丧失了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导致这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特别是法学学科教育的渗透影响,不注重科际资源的整合,把法律教育看做是一个附属产品,置其可有可无的地位。同样,在文科类院校尤其是单一学科院校的学生,缺乏工程文化的熏陶与培育,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工程思维的锻炼。工程法学教育正是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所以,工程文化教育与法律文化教育应相互融合、充分沟通对话、统筹协调发展,不能将二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极。工程文化教育为法律文化教育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为法律教育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法律文化教育为工程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准备,促进工程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思路对高职法律专业改革与发展而言极具借鉴价值。   四、彰显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工程法学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培养一个人、一代人,更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尤其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一)和谐社会亦是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中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应是工科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工科各个领域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展法律意识培养与教育,法制建设是工程事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就要大兴土木工程,筑楼、建桥、修路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以公路交通工程为例,公路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它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管理各环节,都有自身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通晓这些规范和标准,保证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规范标准的设立和法治文化的培育。   (二)提高法律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   法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环节。在工程领域应大力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既精通工程技术、工程实践,又知晓工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工程法学教育做出相应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回答,将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到最适合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最有利于工程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来,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法律素养较高的工程领域专业人才,这既是公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使然。   尽管我国在工程法学教育上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但仍处于初级化、粗放化阶段,没有把工程法学教育思维、思路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目前,对工程法学教育理论这方面的研究,零散单薄、不成体系。所以,站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高度上,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程法学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传统法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症结,试图把工程思维、工程文化移植到法律教育中来,期待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如我国法律硕士、工程监理等新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更有意义的是这一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必将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专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现实而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管理者应用心体会,抓住机遇,勇于实践,积极作为。

教育目标范文4

自我教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定目标,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取得自我实现效益的社会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1],“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2]。可见,个体的自我教育,是各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自我教育实现的关键。然而,目前对自我教育目标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研究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尝试探讨如何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

一、新形势下突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只会吸收、接纳外来知识,接受他人教育已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了。在新形势下,更是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令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发展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维、多向、多极转化,呈现出利益多元性、价值选择多元化,它需要一大批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不需要也不可能将全部必需的理论、方法、技能灌输给学生,而自我教育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调节性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要求,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获取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3]。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将是那种自我教育能力低下的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必须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发和引导,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选择,自己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自己提出任务和要求,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在“关系全局的战略性课题———自主创新”的形势下,要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肯定学生的自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借此时机,进一步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把创新贯穿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注重开发大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受到鼓励与肯定后,更加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及在集体中的地位,能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学校的制度,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三)在高校“以生为本”的宗旨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高校“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学习的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4]。它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要理解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这种被尊重的要求更是强烈。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他们得到这种被尊重的满足,而且促使学生自我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5]。大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育成为大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在高校里,大学生一般都能简单地认识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却不能正确地引导自我发展,深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自我无情地压抑,承受着无名的痛苦,令人感到悲哀。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该总是想告诉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总想知道些什么,充分培养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由老师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需要,第一个去帮助学生打开一个缺口,让学生自我的水奔流而去,冲破盲目、无助、压抑的心理堤坝,从而调动学生对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高校招生分配制度“转轨”,实行一种新的机制,“学生必须自缴部分学费上学,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选课、自选教师、自选专业,毕业分配不再‘统包统分’,实行自主择业”[6]。这种机制,不同以往的“压制式”管理、“包办式”管理、“片面式”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主张,增强自我意识,体现大学生自我主体地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系统听课;系统读书,自教自学;边做边学;结交师友,相互交流等方法途径,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利用时间,主动地去索取知识、获得能力,学会能解决最有意义的问题,能掌握最基本的信息,而不必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同时,实行学分制后,更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选择相应课程和学习方式,深化、拓宽自己的技能。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自学性,提高其效率。

二、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特点之一,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人的本质特征。自我教育目标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自觉地为自己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前提。自我教育目标,决定了自我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规定在一定时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和考核自我教育成效的尺度。#p#分页标题#e#

第二,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自我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就能够使自我教育者自觉地按照目标要求去行动,避免走弯路,避免盲目性。“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是没有明确目标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自觉性与有效性是紧密相联的,自觉性越高,有效性越好,自我教育自觉性有了,它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所以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十分重要环节。

第三,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导向功能作用。这是由目标导向性特点决定的。在人行动进行的全过程中,目标通过对活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方向和完整的内容,目标为某个具体的行动导向,也为人的一生导向。自我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它就成为自我教育者的行动方向,指引自我教育的实现。在读小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自我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贯彻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中。

第四,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动功能作用。这就是说,目标对人的行动具有“引火线”的作用,启动作用。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行动,都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这种需要又推动着人的行动,而它的前提条件是自我教育目标的确立,正是这种自觉的目标,促使人产生行为动机。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自我教育者要以这种启动作用促使自己确立目标,形成有实际效果的行动。

第五,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激励功能作用。教育目标之所以具有激励作用,是因为目标反映了教育的价值,是人们期待获得的教育结果,它能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不只决定于需要、动机的动力状态,也决定于人对目标的期望,只是在“有盼头”的时候,人才会努力。而确立自我教育目标要有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分寸制定,即要有具体性、挑战性与可行性,才能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三、肇庆学院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现状

为能更清楚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我对肇庆学院政法系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有效卷55份,其中2002级学生有20人,2003级学生有10人,2004级学生有20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注:原论文附有相关的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结果)《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了解自己需求,教育目标较为明确,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义利观上,有100%的大学生赞同“正当的索取,积极的奉献”,完全不再是那种以前理想主义价值观所讲的“只讲奉献,不图索取”。另外,在大学里所做的事的动力方面,有40%的大学生是为了“完善自我”,有29.1%的认为最终的目的是要“成才”,有18.2%是为了“就业需要”。其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体现了社会与个体双重关注,但偏向于注重个体发展。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择业观上,有63.6%的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注重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而把“贫穷落后但又急需人才的地方”作为首选因素的大学生为“0”,作为第二考虑因素的有7.3%,作为第三考虑因素的有1.8%,作为第四考虑因素的有10.9%,不设为考虑的有80%。在设定个人目标上,有67.2%的大学生都考虑到“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但有60%的把“个人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上,32.7%的把“社会需要”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再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具有不稳定性。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有63.6%的大学生“有时改变”树立的目标,另外,有56.4%的认为改变目标是因为“自己思想不稳定”,40.0%的是因为“家庭”因素而改变目标。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所存在的问题———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笔者试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一,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目标取向方面,主要受理想主义价值追求的影响。他们认为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甚至服从于最高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普遍性、主导性大大减弱了。今天,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际、最为实惠,大学生应更加关注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应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对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负责,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本领,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所以,大学生制定自我教育目标时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

第二,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是以社会和国家需要作为单一目标追求。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于是,青年大学生既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有利于社会需要,服从社会需要与社会利益的自我教育目标取向,动态地进行社会要求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又注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并积极地追求其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价值实现责任明显增长。但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简单地放在同等地位上,而是更偏向于关注个人的需求,注重个人的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树立的自我教育目标是为了社会和国家需要,愿意服从于社会,除非是社会发生动荡,否则,个人的思想变动是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多种所在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条件下,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维大量涌现,新旧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整个社会出现了过渡性的规范、价值“真空”现象,令不少大学在价值性准则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同时,在个人成长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追求自我发展,树立切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目标,因此,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影响下,大学生自身思想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改变个人设定的自我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五、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的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的问题及其成因,为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能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发挥高校的引导和管理的作用

1.在时间上,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为大学生准确定位自我教育目标打下基础。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刚进人大学的新生中有不少人认为考大学花时间,耗精力,牺牲了娱乐,苦了自己,因而产生了“高考冲了锋,大学松一松”的心理;另外,他们还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对于大学课堂讲授时间比中学相对减少的情况,不少新生误以为供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就是休息时间,不抓紧时间学习,而把许多时间用于吃喝玩乐、睡大觉。在高中阶段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进入大学后又怎么办?虽说大学应当提供“提供追求自己兴趣、发展自己能力,寻求自己目标的自由”[7],然而,因为绝大多数新生对大学将要学的专业了解也很少,还没来得及考虑,也无法考虑有关他们的目标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等,以便他们能思考自己的自我教育目标。

2.在内容上,除了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还有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作用。大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较少,对传统和现实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精华被认为是过时的、保守的,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却被当成了在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加强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其一,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矫正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学生要施行正面灌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我们并不反对正当个人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8]。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是唯心论”[9]。但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照顾个人利益时,不能忘记把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与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制订自我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二,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一方面,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事业、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从而逐渐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远离那种只求一己私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奉献精神,要帮助青年学生既看到自身优势,又看到社会的需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发展。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很好地统一起来,自觉地抵御对物质、权力、金钱的过分追求,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有正确的选择,才能使自我教育目标有准确的定位。

(二)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动性

1.自我教育目标定位要正确、难度要适中。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各种行为,如果对其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就会表现在行动上的积极主动性;反之,就会陷入盲目性和被动性。目标定位应定在适当高于估计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否则就会难以得到个人的进步。定位太高,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使不懈的追求,也距目标十分遥远,这不仅会使自己终生不能获得有深度的成就感,甚至会使自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定位太低则会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自己的人性不能得到尽情的实现。这样一来,轻易就能达到目标,本来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幸福,到头来觉得遗憾,感到悔恨。因此,“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在自我教育的具体过程目标中最合适的,这种目标不是完全不能达到,但决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从而它也能准确指导人的行为方式。当每个人对达成目标产生满足感时,就会有兴趣再设定下一个目标,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最后定能带来更美好的结果。

2.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不仅要难度适中,而且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兴趣、爱好、才智、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各人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小环境之中,受到的影响不同;各人所能动用的物质力量不同;各人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等等。这些都制约着自我教育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因而,确定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实现目标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体现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目标。每一个阶段,既是实现本阶段目标,又是实现下个阶段目标的步骤。由上至下分解阶段,由下至上实现目标,才能构成完成目标的实施系统,即积小目标为大目标、积下位目标为上位目标。这样,在实现各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总的目标才有保证。

教育目标范文5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

党的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培养要求——时代新人要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这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需要。回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同一个梦想永续接力的奋斗过程。强调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梦,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培养一大批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才能有发展的强劲动力;才能引领大众坚定自信、提升素质,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

新时代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基本要求:时代新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必须着力以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为基点,夯实综合素质基础,而培养时代新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价值观等因素在内的人的精神品质,表现为思想、习惯、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是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着重开展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修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帮助其完善人格,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这与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拟定、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相关文件精神

1998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素质工作的重心应落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文件提出对大学生加强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其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10年,中央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尤其是培养他们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要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培养目标

由于高职教育要直接服务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其人才培养长期以来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质量高不高只看就业。教育问题上的“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因而造成学校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育人工作。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教育,只要是教育,就意味着需要“育心育人”。否则,我们的教育又和培训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无法摆脱这种教育的困境,就很难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高职院校实践上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第二,培养学生规划职业和人生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技术水平。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高职学生特点和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高职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薄弱、思维单一、适应性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发展后劲。目前,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学生层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很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严重不足。同时,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学校层面的问题:顶层设计仍显不足,专业课程建设比重大,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公选课的设置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学生不重视,部分院校甚至流于形式。校园文化建设欠缺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等等问题。

三、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总体定位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以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为基础,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同时,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亮点,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增进个性,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

(二)具体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的个人境界和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举止,培养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修养。第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第三,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具有自律精神、自我悦纳的能力、调解情绪能力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信息处理能力,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

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行为习惯养成

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运用规章制度和规范,尤其是要创新过程性考核机制和方法,约束和管理,严格执行。促进学生变强制养成为自觉养成,形成规范、正确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学风。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应当包含职业习惯养成。高职院校倡导开展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要对接职业岗位,通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教学,以及学生下企业一线实训、实习,教学与学习的标准、要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流程和标准无缝对接,强化了职业习惯的培养和职业规范的习得。

(二)与其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文化教育

1.职业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热爱未来职业,实现角色认同、价值认同。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职业人,在入职前培养他对职业社会价值的认同是必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这个未来职业和自身有足够的认知和准确定位,以此为基础,通过实践增强对该职业的情感认同,继而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在未来职业中寻找到成就感、归属感。

2.职业道德教育

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责任和义务、职业纪律和作风。文化素质教育要旗帜鲜明,方向正确,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应体现“三全教育”的理念,因此,这不仅仅是思政课应该去研究、思考的问题,在重视技能培养的高职专业课教育方面,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重要性,在如今的高职教育领域显得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因为,对于大多数未来在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的高职生而言,越是工作条件、环境艰苦,越是需要有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3.职业核心能力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可以充分发挥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智育功能,与社会需要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接,包括基本的数字运用与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等,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职生的实操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培养高职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实操能力是基础,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关键。

4.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准确定位,指导学生理性择业;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其竞争力,以达到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

5.提高生活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

有品质的生活需要形成思想端正、人格完善、心智健全、性情和善、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实施通识教育,传授哲学、美学、历史、文学、文化等基本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方法论,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处理问题,防止思维出现片面性、极端化。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同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比如农耕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以及传承历史文化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健全人格,懂得欣赏,还要引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关注。这是为了克服培养“单向度”的人,消解高职教育过度“功利化”倾向的有效策略。与本科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区别,这些知识应当保持在更为普及的层面,而且应当保持企业文化特色。其中美感教育——“美育”,是进行感情教育(陶冶)、提升高职生生活品味的重要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艺术鉴赏和训练,强化学生美感意识。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具有健康的生活追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有审美的需要。对高职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包含感情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健康情感,提升对周边人和事物的关心和爱护的情感。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对人们感情的陶冶与疏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新时代高职文化的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思想道德和一定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的意识,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其次需要发展学生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健全人格,这两个目标共同决定了高职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美育的内容;最后需要发展学生职业素养,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智育的内容;也决定了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内容。总之,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过学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明确其目标和内容,对加强和改善整个高职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10-28.

[2].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05-04.

[3]庞作霞.高职院校视角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180.

[4]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6.

[5]罗宗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光明日报,2018-03-13.

教育目标范文6

小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立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育人为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

育人为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承担了教导学生的责任。小学德育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和生活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敬老幼、乐于助人、热爱祖国、志向远大等优良品质,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才能高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教师要富有责任心、爱心以及耐心

小学生较为幼小,心智都不是非常健全,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遇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要用自己的耐心去努力的教导学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急躁的心态,以免影响学生的心情。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要主动担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责任,帮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和教学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图片和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小学德育课本有大量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的主要功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利用课本插图,教师还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一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是让学生在理解插图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课本知识。例如,在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少年》的插图表述课本内容,然后再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有关青少年时代自立自强的故事。组织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自立自强的人和事并收集有关自立自强的名人名言。最后收集张海迪等有关自立自强的人和事制作成课件展示系列真情短片。

三、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德育课堂中插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将游戏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时,可以编造一个情景,再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小明的爷爷家有一辆80年代末购买的自行车,服役多年“退休”后,由一台轿车取而代之,但至今使用时仍然感觉非常顺手。近年来,子女经常开导他们,现在谁还骑那么旧的自行车,多寒酸!换一辆高档的山地车多好!现代人的消费观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了,应该适应潮流,要学会享受生活。被他们这么一开导,老人感到有些困惑了。细细思忖,尽管经济上尚有换山地车的能力,但换了以后,这台好好的自行车该如何处置?卖了吧,三文不值两文,可惜!不卖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尽其用,这算不算浪费呢?如果属于浪费的话,那么与子女所说“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呢?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这辆自行车该不该卖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了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四、课堂教学与实际相联系

传统课堂注重知识的灌输,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创建课堂情景,将生活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由生活引入,这样德育课堂就不再显得乏味无趣、单调刻板,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教师有意识地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融入课堂中,贴近生活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授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这时,学生们会说想当老师、科学家、宇航员等,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梦想,告诉学生这些职业以后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将会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梦想的概念不再止步于想象中,而是走入现实生活,理解每个职业都有他们的伟大之处。

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弊端是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德育教师要积极思考,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开展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例如,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子,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不仅培育了学生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还让学生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爱心、耐心,担当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要注重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作者:吴寿海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景健.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教育目标范文7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教育事业迎来机遇的同时,教育形式日益严峻,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局面,新时期小学教育迫切需要具备新的特质与目标。因此,本文作者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特质予以了探讨。简单来说,所谓的特质是指特殊的本质。在新时代下,从小学教育事业各方面研究中,可以知道传统型的特质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中学、大学的教育,其研究需要从人的本质开始。和中学、大学阶段的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学教育是未来知识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初级知识层次中,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教育为基点,把学生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使小学生达到“行有余力”的状态。对于我国过去的教育来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只是以知识层次为媒介,来区分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使培育出的学生只是拥有高级知识的自然人。总的来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特质就是使人具有人的本质的教育。对于这方面,西方国家所追求的是教人成为有用之人。而我国教育所追求的则是使人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人。同时,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文化入门、性格养成这两个方面也需要成为其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科入门、专业入门分别是中学、大学阶段的教育任务。这样就把小学教育任务和其它阶段教学从本质上区分开。同时,西方哲学常说,性格即命运。而在孔子的《论语》中,表面人的性格具有其可教、可变性。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可以知道一个本质意义上的人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责任。不管中西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小学生“责任、美、方法”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特质。这种教育特质在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对教育本质规律的展现。

二、全球化条件下小学教育的目标

在小学教育特质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也具有其全新的目标。对于这方面,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第一、构建小学生最基础的人性:责任。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德性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而责任是德性最重要的方面。因而,在小学教育中,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养成养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更好地融入到复杂的社会中。比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事务的责任,自己叠被子、擦桌子、扫地。第二、构建小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方法。从某个侧面来说,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是在改造世界、发展自我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是以一种单纯的眼光在看待世界。因而,在小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去客观地理解、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是正确理解这个世界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便是一种方法。只有学生真正领悟这些知识后,才能更好地生存。在培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自主的方法。简单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铺垫。第三、构建小学生最佳感触世界的方式:美。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人类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世界的美丽。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正规教育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目标。而对于这方面来说,美感是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必经途径,还能使学生对认识、了解世界形成永久性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美感的过程中,教师先要使自己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结语

教育目标范文8

1.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根据市场需要,仅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岗位的变动。

2.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表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如“,动手能力强”“高素质人才”等表述。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我国教育方针的总体思想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劳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总方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以其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一方针概括了当前的科学、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时代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体现这一统一的教育方针外,还应将其具体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指职业导向性和社会应用性。在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这两方面特色,这也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是对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和短期的会计培训不同的是,高职会计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在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普通会计人员。作为职业教育,高职会计教育与研究型、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将很快面对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因此,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一线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中,为适应以后的岗位需求,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到会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会计工作而无需再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3.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发展。高职毕业生主要是在人才市场,通过简历投递、面试,得到企业认可后,才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完成了职业选择,其作为人才的价值才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由此看来,人才市场的选择,也可以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各个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面向基层,培养出用得上的会计人才。从横向来看,应当定位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从纵向来看,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会计、出纳、报税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发展岗位应定位在财务主管、税收策划师、主办会计、理财师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

4.体现知识的结构定位要求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知识的要求可知,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不是越多越越好,而在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看来,高职会计教育需要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配置。高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其次,应当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再次,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三、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

1.为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涉及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两个方面,包括培养内容方式体系、培养保障体系和培养目标体系。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培养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实施高职会计教育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