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语文教学中创新素养

互联网+下语文教学中创新素养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并且发挥出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积极发展提供了支持。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育行业也需要紧跟时展脚步,基于互联网+教育全新背景,将培养小学生创新素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提升教育质量,保证创新素养的渗透效果,为更好的发挥出互联网+教育环境作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提供一定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渗透,能够起到一定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并且通过积极的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因此,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此保证能够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创新素养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全新教育模式,为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提供一定支持。

1转变传统思想,实现氛围创新

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创新素养渗透的两个重要切入点,并且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教育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获得较为成功的教育成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有必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创建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氛围,引导教师和学生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保证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创新精神,为获得更好的创新素养培养效果提供支持。例如在学习小学教材中《观潮》一课的过程中,已知本文是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主要描写了整个观潮过程中看到的壮观景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或者图片,结合可见内容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不利。因此,为了能够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首先,结合该课程的实际内容,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建出适合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多角度和多维度思考方式、创新实践能力,应该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如针对该课文来说,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描写方法,为后续的写作等提供支持,还需要鼓励学生多多使用计算机、网络等查找相关的资料,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创新学习方法和理念。其次,学校也需要积极的创建出适合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支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本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描述钱塘江大潮场景的语句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提出自己对于内容的质疑,指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了解文章内容,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培养。通过构建出适合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形成提供基础支持,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目标。

2结合学生特点,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备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但是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对于一些相对比较深爱的知识还无法做到完全理解,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影响了培养创新素养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培养,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特征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对应教学措施。以此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的过程中,教师在明确该文章主要讲解内容的同时,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学目的。首先,教师需要正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活动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在课前准备好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和声音资料,制作好教学课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创新思想学习语文知识,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培养。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讲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后,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查找讨论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内容。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实际要求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互联网+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

3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情感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来说,培养学生实现情感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仅仅是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利用外在因素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文章体会出的情感,主要是靠讲解的方式,硬性的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死记硬背。虽然学生在学习完成后能够理解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但是在无趣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难免会感受到枯燥无趣,造成教师无法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加上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共鸣感不强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出全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优势,走出以往的教学困境,为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支持。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出塞》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播放视频以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引导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首先,基于小学生年级比较小,无法通过简单讲解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前预习中先不讲解文章相关的内容,而是通过网络上搜索到的各种资料,将作者王昌龄的人生经历制作成“人物介绍”展示给学生,并且重点提示作者在写作该诗词时所处的环境、自身经历等,将作品的背景完整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分析文章内容。在展示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展示的形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出现的方式,包括视频、文字、图片等,保证学生能够充满学习的兴趣。其次,课前讲解结束之后,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按照预习过的作者背景,使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习诗词,体会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通过扮演作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4利用移动终端,创新学习方法

互联网+教育的全新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线上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出移动终端的优势,将以往学生只能够参与线下学习的模式进行有效转变,通过移动式的课堂,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提供一定支持。例如在学习语文教材中各种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清平乐村居》等,由于其自身在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学生一般无法通过自学的方式提前理解学习内容,这对于教学效果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能够辅助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学习文章之前,可以先录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微课,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传递给学生,包括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古诗词中文字上表达的特殊性。并且在学生预习完成后为学生留下“本文主要表达的使哪些情感?”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领悟文章的内涵。然后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详细的讲解文章内容,并且将所有讲解的内容录制成线上课件,在课程结束后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中,为后续学生的复习和课后学习提供支持。最后,按照一般的教学流程,教师在课程讲解完成后,为学生布置对应的课后复习任务,并且引导学生通过线下的教学视频、包括重点内容讲解的微课等开展学习活动。这样能够实现对传统课堂的有效延伸,重新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发挥出互联网+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培养。

5改变提问方式,提升求知欲望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师生互动行为,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重要方式。课堂中开展的提问活动,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会提出一些“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不仅无法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化,使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住。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教育背景下,需要进行有效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提问,才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并且积极的思考,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知识学习和探究中,进而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创新素养培养效果提供支持。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会涉及到一些识字教学内容,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基础的部分,也是重点需要考量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积极传递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展开思考,主动发表自身的意见。如壁虎的“壁”字,首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同音字,包括“避”、“璧”等,使学生了解同音字的特点。然后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难度对学生提出问题“壁虎的壁下面是土,玉璧的璧下面是玉字,这两个字从字面上分析分别有着什么含义呢?”、“是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有这样的规律?”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提问形式,学生能够产生非常浓厚的探究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思考,能够形成独特的见解。最后,学生思考完成后,教师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准确性进行验证,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学习文字,更加深刻的了解文字规律,这样学生的记忆也能够更加深刻,对于保证教学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6落实游戏活动,减轻学习负担

基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和思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设计游戏活动,营造出比较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的走进课堂中,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到《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不同季节之美,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到学校中的花园、草丛中收集各种植物样本,将其保存好。同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小组,开展一次“我喜爱的植物”知识竞赛活动,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种植物,利用网络、查找书籍等方式,将该植物的特点、外观、资料图片等收集起来,整理成一份专属该植物的档案。然后,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小组学生拟定本次讲解活动的内容,确定好每个步骤该讲解哪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路,如可以引导学生插入一些小故事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从创新的角度对该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此外,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对讲解中涉及到的一些重点文字、词语等内容做好翻译工作,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最后,每个小组需要派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前讲解制定好的内容,并由全班同学评价该讲解活动的价值,最终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活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确保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够实现有效提升。

7结语

互联网+教育是全新社会背景下衍生出的教育模式,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不仅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提升,保证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实现综合全面的成长,进而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建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法、改变提问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措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落实在实际中,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综合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吴亮 单位: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