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音乐教育论文

关于小学生音乐教育论文

一、凸显唱歌教学的独特魅力

(一)挖掘歌曲的题材优势

把握歌曲的题材意境,通过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启发学生对诸如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领袖和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题材的渗透,使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和谐统一。譬如学校每周一都要升国旗,可让学生从听《国歌》做起,每听一次,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国歌的内涵。使学生能理解歌曲内涵,从而达到引起情感共鸣。

(二)利用歌词的人称优势

儿童歌曲歌词多采用第一人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在演唱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这样的经历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能,使学生在演唱中情感积极投入,快速达到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的目的。譬如《粉刷匠》歌词为“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们的田野》中“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在如奥运歌曲《我和你》“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等等。这些一人称歌曲,有着快速使歌曲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让儿童达到入境、共鸣的氛围。

(三)发挥与生俱来的兴趣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哼哼几句,对唱歌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唱歌的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因此每个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完全投入到歌唱中去,学得轻松,并能保持一个持久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采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方式,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四)激发爱国精神和故乡情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历史悠久的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人民在长期劳作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反应现实生活的优秀歌曲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民歌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及故乡情绪。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民歌多数不受学生所喜欢,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给予一个学习民歌的环境,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民歌,正确表现其情感,并领会民歌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培养歌唱能力

(一)形象模拟训练发声

在训练时,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可采取学生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像闻鲜花”一样做深呼吸联系;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吧等。另外,还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并在要求歌唱时,要求注意声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达到培养学生会唱歌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训练音准和节奏

歌唱是一门艺术,稳定的节奏、准确的高音时唱好歌曲的基础。训练时,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简单的听辨和模唱练习,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初步培养学生的调试调性。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歌唱的和谐统一,促使学生唱好歌。如7-2大六度音程,学生一时难以唱准,这时教学生用唱音阶的方法从7音找到2音(中间被填空的音只能默唱),再直接唱7、2两音,并让学生记住音高位置,如此反复练习几遍,学生自然就易唱准音符了。

(三)利用独唱和表演展示学生才艺

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新课标,各种合作形式的存在与学生的个别表现不相矛盾,而应是相辅相成、灵活应用。就拿齐唱来说吧,三分之一可以滥竽充数,而独唱就不一样了。不应忽视让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以促进更好地学习音乐。譬如在独唱歌曲《草原赞歌》,由于音乐本身节奏感较强,有些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由发挥,以拍掌、跺脚伴奏,还有的学生用哒的声音、用弹舌模拟马蹄声为歌曲伴奏。在这样的创作学习中,学生既关注了歌曲节奏、旋律的进行,展示了学生临场发挥的才艺,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掌握乐理知识与提高识谱能力

识谱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学习读谱,重在节奏与音准的练习,只有解决了歌曲的节奏与音准,才能算作是初步比较准确地完成了对歌曲的表达。为此,教师要富有耐心地教授学生识谱,不要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对识谱认识难就忽视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今后学生进入初中、高中等阶段音乐能力的更好掌握。同时,歌曲很完美地表达好,还要解决音乐中的许多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力度和速度等,它们在歌曲中都有自身的不同的意义。如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用稍快的速度、轻快的旋律演唱,如果速度、旋律不合适,就会影响音乐形象的塑造。

(五)显现歌唱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多数小学生在唱歌时都喜欢“喊唱”,这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目标还滞留在音准和节奏上,忽视了歌曲中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价值,这种无内涵的演唱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声带,而且还会使学生以后难以对唱歌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用一系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真情实意的歌曲内涵与审美价值,注重情感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其内涵,并科学发音保护嗓子,从而达到杜绝“喊唱”,注重“情感体验”。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与参与的表现形式。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唱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且真正让学生了解音乐、融入音乐。同时对教师来说,要摆正歌唱教学的位置,既要重视歌唱教学,又不能以它替代音乐教学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