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必要性

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必要性

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民族地区高校应发挥区域优势,深入推进“以多学科协同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为理念的英语教育改革,聚焦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服务地方发展。民族节日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中适当融入优秀民族文化和打造“少数民族文化(英)”在线“金课”,能够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译介能力。

关键词:“新文科”;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改革;民族文化;译介能力

一、“新文科”视野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外语教学挑战和机遇并存。按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最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在夯实学生语言技能基础上丰富课程设置,持续推进通识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将语言应用与传播中华文化相结合,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2018年,“新文科”建设的启动进一步提出构建“多学科协同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强调将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最新的成果应用到文科建设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1]。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发挥区域优势,深入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改革,同时积极应对“新文科”建设带来的转型挑战,是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少数民族节日是民族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译介和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针对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失语现状,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尤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新模式,贯彻“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主动求变,担当民族地区对外友好交流的先导,在教学中适当融入民族文化,扭转中华民族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不平衡状态,“以平等的文化意识来构建我们的话语权”[2]。

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异彩纷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节日在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载体和功能。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域之一,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文化,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寨不同俗”的民俗文化格局[3]。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以饮食、服饰、宗教、语言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播的最有力的工具,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功能可以跨越民族,走向世界。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展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生活习俗和审美文化特征。“传统节庆总是以其约定俗成的节日活动,一年一次的重复,周而复始地强化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它们以其自身的历史以及对历史的记忆叙述着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从而将一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构建成绵延不绝的统一体。”[4]云南作为“一带一路”中连接东南亚国家和走向世界的新窗口,其特色的民族节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桥梁,也为云南地区高校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新使命。高校英语教育是提升学生宣传地域特色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在“一带一路”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以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文化译介能力十分必要。

三、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译介能力培养

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国内各层次的外语教学过分增大西方文化含量、忽视中华文化导入这一缺陷,从丛[5]提出了文化失语的不良后果:“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在对外传播中,民族传统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应重建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在文化交流中坚持平等、双向的原则,适时培养学生少数民族文化的译介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文化自信与少数民族外语教育融合

云南各个民族的节日绚丽多彩,是向世界集中展示和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独特魅力的窗口。例如,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在沿袭千百年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民族歌舞、服饰、书画等不同载体多角度展示了彝族的悠久文化,吸引了国外媒体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和报道。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民族节日的名称与相关术语凝结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一定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

在进行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译介时,学生应充分了解其名称承载的文化涵义。“三月街”是白族的一个重要节日,起源与宗教拜祭活动有关,后来演变成为集商品交流和民俗文娱活动为一体的盛会。根据这个节日的历史文化渊源,译为“TheThirdMonthFair”更为恰当,其中,“Fair”(市场)揭示了这个节日的内核。翻译时要避免采用各类旅游宣传册中“SanyueStreet”等望文生义、易造成对外传播失效的“音译+直译”的译介方式。为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对外传播,对民族文化中节日术语的译介应从受众的立场出发,给出能让受众理解的对等译介。以傣族泼水节(TheWater-splashingFestival)为例,节庆期间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娱项目,如划龙舟(dragonboatracing)、泼水(watersplashing)、丢荷包(embroideredpouchthro-wing)、跳象脚舞(elephantdancing)和放孔明灯(theskylantern)等。云南网(英文版)的一则英语新闻将“孔明灯”直译为“KongmingLanterns”,且未补充任何文化背景信息,易造成傣族文化对外输出的失效。因而,作为民族文化的推介者,英语教师应肩负起时代责任,重视网络媒体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影响力,指导学生采用源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信息对等的译介方式,将“孔明灯”译为“SkyLantern”(参见ChinaDaily一则新闻“Skylanternsreleasedtocele-bratenewyearofDaiethnicgroupinSWChina”中的表述方法),以加深西方读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移情”。少数民族节日因有着特有的庆祝形式和地域色彩,完全异化的译介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信息的损失。作为一种文化补偿,音译加注释的方式能够保留源语中的物质文化特色[6]。以傈僳族节日“盍什节”为例,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词汇在目的语文化中没有对等形式,“音译加注”能保留这个民族节日的文化涵义,如“HeshiFestival:theSpringFestivaloftheLisupeople.TheycelebratetheNewYearbysinging,dancingandholdingwonderfulsportsshows.”此外,拉祜族的“扩塔节”(TheKuotaFesti-val)和独龙族的“卡雀哇节”(KaquewaFestival)等均可采用这种补偿性的译介策略。在源语言与目的语存在较大文化差异的前提时,音译加注的译介策略能最大限度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因此,在民族地区英语课程体系(如翻译和旅游英语等)改革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辨识中外价值观念,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要在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文化译介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民族文化“走出去”培养更多高层次的译介主体,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

(三)打造“少数民族文化(英)”在线“金课”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技术在外语教育方面也产出了丰富的成果。民族地区院校英语教师应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各类优质学习平台来打造“少数民族文化(英)”在线“金课”。延边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与区位优势,开设了“特色多元文化通识课”,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通过师生与族际互动、课内外贯通的混合型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英)”在线“金课”,首先,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在课程设计中同步融入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生态思想;其次,把握“金课”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内涵,重视学生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融通性能力培养;最后,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让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获得更多的受众。总之,少数民族文化的“金课”建设有助于改善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性,弥补民族文化缺位,服务地方发展,实现学生国际化培养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改革导向,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应对挑战,完成转型发展。通过思维体系的重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聚焦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开发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材,为构建和谐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对外推介提供更多和更有效的民族智慧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5-20.

[2]赵凤玲.对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反思[J].中州学刊,2009,(4):239-243.

[3]张保华.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4]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J].天府新论,2008,(2):124-127.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09.

[6]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13-20.

作者:郝会肖 任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