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有丰富的精神道德营养。本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就其与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中华传统文化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不仅能确保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还能借助其中精髓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逐步完善。以下,仅从个人德育教育实践出发,就两者的有效融合渠道与策略发表粗浅见解,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诱发更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工作的共鸣。

一、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亘古以来不变的德育教育主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此,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挖掘与利用,以在润物细无声处使得学生具备爱国情感,并能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奋斗。我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从传统节日入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渗透。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屈原因不忍目睹国破家亡而怀着一腔爱国热忱投身汨罗江,以身殉国。可以说,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有感于屈原对楚国最深沉的爱,世人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目的在于让鱼龙虾蟹吃这些东西而不再去咬屈原的身体。端午节由此而来。借助这一解说,不仅使得学生清晰、明了地知道了该节日的由来,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还使他们明白了爱国主义这一端午节最为本质的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为现实、具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再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习惯在这一天祭祀祈福。这与传统文化中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可以由这一传统文化入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巧妙渗透。我在教育实践中就经常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并在该过程中对学生讲述这些烈士在战争期间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自此,学生不仅明白了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油然而生对烈士的敬佩之情、对建设强大国家的豪迈之情,与此同时,还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厚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了解。

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们只有讲究文明礼仪,才能与他人进行融洽、和谐的相处,也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小学正处在行为习惯的关键养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恰当科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交际观,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成长。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礼仪教育素材,我在教育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利用。例如,国学经典著作《弟子规》中就用大量的语言描述了待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在带领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会向他们详细讲解其含义:父母呼唤我们名字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其回应,千万不能磨磨蹭蹭好久才回答;父母要求我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要尽快努力完成,而不能有意拖拖踏踏,迟迟不予行动……无论是吃饭用餐还是行走,都应该坚持长者优先的准则,年龄小的后辈则应排在长辈之后……不能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更不可以当着长辈的面炫耀自己的才能,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应当始终谦虚有礼……通过传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学生不仅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更能将其运用到自身平时的社会生活之中,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由此形成,德育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品质意志教育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条件日渐好转,在这种安逸的生活状态中,人们抵抗挫折与困难的能力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小学阶段的学生亦不例外。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对学生进行顽强品质的意志教育提升到日程之中,且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大量歌颂人或事物顽强品质的古诗词,其含义隽永,读来令人口齿生香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的教育。对此,我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描述相关古诗词。像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陆游的“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苏轼的“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刘禹锡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古诗词的引入,不仅脱离了以往教师死板说教、学生被动聆听的尴尬状态,使得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德育教育的环境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真正从中汲取到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品质意志教育,效果一举两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作为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开拓思路,合理且科学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运用在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这既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客观趋势所在,更是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真正推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当引起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作者:黄艳丽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