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素描教学问题

中国画素描教学问题

摘要:素描是锻炼造型能力的基础性手段。在“五四”运动之后,徐悲鸿引领了用西方写实造型改良中国画的运动。从那以后,人物画走了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一直至今。人物画是造型与笔墨的结合,素描对于人物画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人物画的创作很活跃,而在中国画的素描教学方面,却走着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对于中国画专业素描的学习,现在和以前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契斯恰科夫素描方法不适合中国画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技法适合但是由于技法较为单一导致能力提高效果不佳的矛盾。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素描的教学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中国画;素描;线性素描

素描属于舶来品。在以后,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欲望,一些进步青年把目光对准西方,走出国门远赴重洋学习西画,希望用西方绘画来改良当时比较因袭守旧的中国画坛。作为西方写实绘画的基础,素描被逐渐引进到中国。

一、“五四”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素描教学情况

新中国成立前,能够开设素描课程的学校不多,集中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几个城市里,是由留学生教授他们从欧洲,主要是法国带回来的素描方法。法派素描注重感觉,崇尚个性,追求表现,放笔直取,对画家天赋要求较高。徐悲鸿通过留法的学习,掌握了很高的素描造型能力,他的作品师承普吕东、达仰,活泼生动,整体与细节并重,践行“尽精微,致广大”,将素描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和吴作人等人把法派素描带到了北京,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新知识结构的美术人才。历史的车轮往往不按照人们预想的轨道来前行,法国素描的优雅与率真并没有在中国一直延续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1942年,在延安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方针定了基调,即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而契氏素描注重对象的全因素描写,重视共性而忽略个性,适合大幅主题性绘画,正符合了这一方针。而徐悲鸿先生于1953年逝世,这一旗帜性人物的离去对法派素描的暂告退席有很大影响。到了50年代中期,中苏建交达到巅峰,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表现在绘画方面就是全盘引进和吸收。国家特意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华授课,选派优秀年轻教师去苏联学习和深造,来帮助中央美院建立契氏教学系统。而全国的美术学院又是以中央美术学院为样本来进行教学建设,这样,契氏素描就在我国确立了下来。可以说,中国通过引进契氏素描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结构相对严谨与完善的美术教学体系,这对我国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的教学影响很大,也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日后大多成为各大美术院校和美术出版部门的骨干力量。到了20世纪60年代,德国留学生从东德带回来了讲究结构并具现代意识的素描造型新观念,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冷落。直到1980年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索描教育座谈会”上,才初步推翻了契氏素描的垄断。那么契斯恰科夫是一种什么样的素描教学体系呢?它的主要观念就是把客观物体分成大大小小、不同透视角度的面,然后根据光线变化把每个面的明暗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形象就展现在眼前了。契氏素描的效果是很逼真的,这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尤其是明暗层次感很好,虚实处理得有艺术味。但是恰恰是这种客观效果,或许会把它的学习者带偏了,远离了道路,花力气对明暗效果的模仿,而忽略了物体结构——这一契氏素描本来最初要表现的。而对于一张白纸的中国,学习西方素描是一个门外汉往门里走,被效果吸引这是不难理解的。这或许就像“地心说”那样,在认识的道路上历史给我们开了个玩笑。

二、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历史

(一)中国画自身审美习惯

那么中国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呢?艺术发展的轨迹在最开始的阶段中西方是相同的,都是追求真实为目的的。可是到了中国的宋代,也就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方艺术就分道扬镳了:西方在追求真实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而中国,却渐渐远离了写实,走入心境。画过画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体验,在传达真实方面,色彩的贡献是极大的,色彩的逼真对于展现真实有着强烈的效果。西方人发明了油画这种载色量更大的画种。而中国的宋代,重文抑武,文人的喜好注入绘画逐渐掌握话语权,更加强调内心意境,水墨画成为了主流。而苏东坡著名的画论:“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临”(意思是画画如果追求逼真,这跟儿童欣赏水平差不多)。这一句话不要紧,把能工善写的院体画家都归到了匠人行列,画家大都不敢往这方面靠拢,原本写实的能力在唐代达到高峰却逐渐被忽略,文人画逐渐兴起,对写实要求最高的人物画日渐衰微。既然主观选择离开写实,那么,自然地,色彩被逐渐地从中国画里抽离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抑扬顿挫、具有品质的线条,以及有变化、韵味的墨色。也正是因为中国画不是那么自觉地追求真实,所以基本上不描绘物体的明暗,只是在写实的路子里适可而止,而以线立形——这种既概括、又本质、又适中、同时又具有书法味道的表现方法一直自然的沿用了下来。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契氏分面素描为什么难以和中国画相结合了。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素描教学

自宋代以来,中国画就被分为两个路子:一个是被文人贬为匠人的院体画(包括人物画),另一类是文人画。文人画是形而上的东西,而人物画自古以来就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这是和社会紧密相接的,这种要求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主题性创作的作用是一致的。人物画的这种功效要求其能被大多数人看懂,那么写实的面貌就顺理成章了。在引入素描以后,人物画走着和山水、花鸟不一样的路子,注重能够刻画出对象形状结构、扎扎实实的本领,这种本领就是文艺复兴的本领,它一半是体力活,一半是天赋。作为传统中国画的画家,对于素描很难理解,因为素描并不能表现笔墨精到这一传统审美,这就是为什么在初始阶段,中国画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争论,也就是要不要上素描,以白描代替素描的说法。①现在,随着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人物画家基本达成共识,素描对于人物造型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争论基本上没有了。但是素描教学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也是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一开始,中国大地对于西方绘画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而短时间内契氏素描帮助中国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全国的风格都是一样的:契氏分面素描。在50年代的美术学院里,素描是公共大课,统一接受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这给当时中国画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契氏素描运用块面调子的方法塑造物体和中国画用线立形的思路相矛盾,学生容易注重一些光影明暗效果而缺乏对形体本身的理解。这让老师和学生进行中国画写生和创作的时候束手无策,分面的方法和中国画用线之间的矛盾好像难以调和。就在这个时候,一本美国出版的解剖书②让一位聪明、善于思考的浙江美院的年轻教师眼前一亮,改变了局面,他就是方增先。方增先率先尝试的结构素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学术难题。从那以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似乎找到钥匙,能够既解决了造型能力,又能跟中国画笔线造型相结合。后来方老师在《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一文中,更全面的阐明了这个问题,指出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是注重结构的,可是契氏素描分面法是一种临时分析法,并且随着学习会对线条形式感变得迟钝。应该抛弃光线,从本质结构出发,用线造型。这样,素描与中国画的笔墨就可以结合了。之后,结构素描辐射到全国,经过几代老师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来一套适合国画专业的线性的素描教学方法。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方法仍在沿用。

三、对于现阶段素描教学的思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以及后来的“八五新潮”,中国画前行的脚步磕磕绊绊,传统和造型都在某一些方面缺失着。回过头来看,中国画素描教学的主要矛盾似乎在发生着变化。在以前,针对契氏素描不适合中国画的现象,1954年中央美院重建国画系之后,系主任叶浅予先生曾提出以白描取代素描的说法;蒋兆和先生也提出素描教学改革。在浙江美院,方增先引领的结构素描也改变了学术难题。但是面对当下的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结合笔者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我觉得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记得方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讲过,当时他们几个人(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在学校学的是西画,也准备报油画专业,但是当时学校重建国画系急需人才,便把业务最好的学生分配到国画系搞重建。那时,方老师已经对法国素描三面无调和契氏素描掌握理解得比较好,也具有良好的空间体积意识,只是后来到了国画系,对素描方法进行了改造。周思聪,人物画大家,她也是在中央美院附中先扎实系统学习了西画的造型基础,后来到了国画系,延续发展了徐蒋体系,受到了卢沉先生的影响,同时受到黄胄和浙派人物画的影响,逐渐形成个人风格。刘文西,早先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基础,后来去了陕西开创了黄土画派。这些例子反映了一个现象:一些比较优秀的人物画家,他们往往早期学习过西画,或者说学习西画的过程中掌握了再现真实的能力。他们具有了空间和形体结构的造型意识,后来进行中国画创作时,发现所学习的方法没法用于创作,于是换了一种方法,悟性较好的画家掌握起来还是比较快的,素描方法一经改良立马见效。这是因为他们能力是有的,只是绘画语言进行了转换,改用线了。我想这就是50-70年代的素描教学的主要矛盾——素描能不能和国画结合的问题。可是现在,不存在语言转换了,因为以线为主的素描早在几十年前就确立下来了,一入学就是这么要求的。那么,问题就应该解决了吧?其实,问题还是存在的。随着书画市场的出现,学术大环境不如以前踏实了,学术氛围和学生水平也不如以前了。而这些出生在80-90年代的学生,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从小学国画的学生,往往并没有很好的空间体积意识,这样,他们在学习线性素描的时候,往往容易从线到线,流于语言,流于简单,缺乏体积空间的理解。虽然能够完成线性面貌的素描,神态姿态等感觉也还可以,但是未必真正具有空间形体结构意识,而且形越准确,这个问题就越有隐蔽性。明暗对空间体积的表达还是要更直观一些,而线需要暗示,所以一上来就用线,其他方面没问题,唯独空间体积意识可能不太好建立。通过带有一定明暗的素描对于空间体积的理解相对简单一些,先有这个意识是重要的。方增先也曾说过:学一点明暗的素描也是好的。当然,如果从线性的素描作为起点,同时又能很好地建立好空间的立体结构意识,那更好,但是从经验上看,有些单一,可以尝试多一些的素描方法。我记得我在美院上学的时候看到过一张模仿巴巴的素描令我为之一震,那种体面分量感是很足的,而这种素描在国画系是没有的。中国画素描最终是要落脚到用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便于理解,方法丰富一些也是有益的。现在的素描教学还面临大环境的一些问题。“八五新潮”以后,历经90年代直至新世纪,能够培养出执着于传统艺术的画家的土壤在减少,各种当代艺术冲击着传统艺术,没有进行基本功训练就成功的艺术家挑战了美术学院的权威。面对这样的环境,艺术的道路可能更加多元,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但是针对造型问题,素描是需要好好学的,其贯穿着很多艺术道理。我们也有必要通过素描这条路,探求造型艺术的高度。

作者:张小磊 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